Ⅰ 巴西的哪些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區
巴西的煤炭和鐵礦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Ⅱ 巴西的鐵礦石主要分布希么地區
1.北部的亞馬遜地區 ,煤炭,主要煤田分布在巴拉那盆地.
鐵礦,多分布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
錳,主要分布在阿馬帕地區、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主要礦區有卡拉賈斯地區的阿祖爾錳礦床
鉻,主要分布在巴伊亞州
鋁土礦,主要分布在亞馬孫盆地、米納斯吉拉斯州、波蘇斯迪卡爾達斯等
銅,分布在巴伊亞州和卡拉賈斯
鎳,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
金礦,幾乎遍及全國
2.淡水資源豐富的原因是因為 有亞馬遜河,已經熱帶的氣候,使期降水充足!
3.水污染主要是工業生產的污染,生活廢水的污染
4,在巴西東南角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和現在首都巴西利亞等地區
原因:1、東南部里約熱內盧、聖保羅等地區是巴西傳統工業區,經濟發達,各種工業都在此分布,同時這里有巴西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污染嚴重
2、巴西利亞是新首都,但是由於該地是世界上有名的超級大城市,工業聚集,人口過1000萬,同時位於巴西高原上,降水相對較少
Ⅲ 七大洲的地理范圍、地形特徵、河流分布、氣候特徵
1、亞洲
地理范圍: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地形:
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邊緣地區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又有世界最低的窪地死海和遼闊的平原。
河流:
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葉尼塞河、勒拿河等。
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
2、非洲
地理范圍: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維德角,北至吉蘭角。
地形: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稱為「高原大陸」。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
河流: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
3、歐洲
地理范圍:
歐洲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地形:
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3,主要平原有東歐平原、中歐平原(波德平原)、西歐平原;地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冰川地形廣布;山脈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河流:
歐洲流經數國的大河有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奧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還有法國境內的塞納河、盧瓦爾河、加隆河等、俄國境內的窩瓦河、第聶伯河、烏拉爾河、英國境內的泰晤士河、義大利境內的波河等。
氣候:
歐洲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也有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歐洲是世界面積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積為1017萬平方公里。
4、北美洲
地理范圍: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優越。
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南至馬里亞托角,西至威爾士王子角,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
地形:
北美洲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河流:
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內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
氣候: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
5、南美洲
地理范圍: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南至弗羅厄德角,西至帕里尼亞斯角,北至加伊納斯角。面積約1784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地形:
南美洲地勢西高東低,也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高大山系,東部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和波狀起伏的高原(呈相間交錯分布)。
河流: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
氣候: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
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6、大洋洲
地理范圍:
大洋洲跨南北兩半球,從南緯47°到北緯30°,橫跨東西半球,從東經110°到西經160°,東西距離1萬多千米,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
地形:
澳大利亞大陸也可分為三個地形區:東部山地,大分水嶺縱貫南北,海拔約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平緩;西部高原,是一片低矮廣闊的高原;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河流:
大洋洲河流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且水量較少,雨季水量暴漲,旱季有時會斷流,大多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有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支流達令河和馬蘭比吉河、羅珀河、吉爾伯特河、弗林德斯河、紐西蘭的克魯薩河、曼伯拉莫河等。
氣候:
大洋洲陸地面積不大,但有眾多的島嶼,散布在遼闊的太平洋海域上,南北所跨緯度因而各地氣候差異明顯,類型多樣。
7、南極洲
地理范圍:
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南極點。
地形:
第一,南極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第二,地表大部分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第三,冰層下面有各種不同地形,在羅斯海與威德爾海之間有一條低地,把大陸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是高原,西部分布著一系列褶皺山脈。
氣候: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南極洲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幾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
(3)煤主要分布在巴西什麼部擴展閱讀
七大洲的人文情況為:
1、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 41.6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2、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10.32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3、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28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4、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5、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6、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7、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Ⅳ 巴西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該國的什麼部巴西的天然橡膠主要分布在該國的什麼部
巴西的礦產資源是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所以如果看到的天然橡膠的礦產資源也是在這個方向,因為這個區都是巴西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
Ⅳ 巴西的礦產資源有哪些
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
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佔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5)煤主要分布在巴西什麼部擴展閱讀: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樞紐--伊泰普水電站。
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
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Ⅵ 巴西的哪些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區。
鐵礦,煤礦,鋁土礦,分布在平原。
Ⅶ 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什麼地區,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什麼高原一帶
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或東南沿海地區)。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巴西鐵礦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伊塔比拉露天鐵礦是巴西最大的鐵礦山。
Ⅷ 巴西資源分布狀況,簡略談談
撿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說,因為資源涵蓋面很大:
巴西的水利資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巴西天然氣儲量為 0.33 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坎波斯和桑托斯盆地;
巴西煤炭的特點是高硫分、高灰分、低熱量。主要煤田分布在巴拉那盆地;
巴西錳儲量 1.52 億噸錳,佔世界錳儲量的 8.2 % ,主要分布在阿馬帕地區、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主要礦區有卡拉賈斯地區的阿祖爾錳礦床;
巴西鉻鐵礦儲量為 1400 萬噸,主要分布在巴伊亞州;
巴西鋁土礦儲量 25.1 億噸,位居世界第三位,佔世界鋁土礦儲量的 7.8 % ,主要分布在亞馬孫盆地、米拉斯吉拉斯州、波蘇斯迪卡爾達斯等;
巴西銅礦儲量 1740 萬噸銅,佔世界銅儲量的 1.8 % ,分布在巴伊亞州和卡拉賈斯;
巴西鎳儲量 600 萬噸鎳,佔世界鎳儲量的 4.0 % ,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
巴西金礦儲量 200t ,佔世界金儲量 2.0 %。巴西的砂金礦幾乎遍及全國,但最重要的產地都集中在亞馬孫地區;
希望可以幫到您。
Ⅸ 巴西煤鐵石油主要分布地區
(1)讀圖可得:巴西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等,巴西的重工業多集中在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地區的原因是資源豐富、自然條件較好、人口集中、交通便利;
(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巴西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故答案為:
(1)煤、石油、鐵;資源豐富、自然條件較好、人口集中、交通便利;
(2)東南沿海;聖保羅;巴西利亞.
Ⅹ 巴西城市分布和礦產資源種類的關系 【 初一下地理】
巴西高原的鐵礦主要集中的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中西部地區,地形類型為高原
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坎波斯和桑托斯盆地
煤炭,主要煤田分布在巴拉那盆地。
鐵礦,多分布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
錳,主要分布在阿馬帕地區、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主要礦區有卡拉賈斯地區的阿祖爾錳礦床
鉻,主要分布在巴伊亞州
鋁土礦,主要分布在亞馬孫盆地、米納斯吉拉斯州、波蘇斯迪卡爾達斯等
銅,分布在巴伊亞州和卡拉賈斯
鎳,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
金礦,幾乎遍及全國,但最重要的產地都集中在亞馬孫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