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索尼公司什麼時候關閉巴西工廠

索尼公司什麼時候關閉巴西工廠

發布時間:2022-08-14 16:57:18

A. 日本的巨頭企業索尼為何會敗走中國,關閉最後一家工廠

其實索尼手機產品還是非常不錯的,筆者還記得幾年前觀看索尼Z5Premium評測視頻時被驚艷到的那種感覺,不僅外觀無可挑剔,各方面硬體參數也都是當時旗艦機該有的水平,不過東西雖好,但是價格也一點都不便宜,雖然許多人有購買索尼手機的意願,但是往往因為價格而望而卻步,一直到今天,索尼的手機產品的性價比還是很低,許多消費者只能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而放棄索尼手機了。

它是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品牌之一,全球電子游戲三巨頭之一,在影視行業也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但唯獨手機部門一直在持續的虧損,這讓人很難理解。

B. 索尼公司的創始人是誰怎麼發展起來的

日本索尼公司創建於1946年,原名為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當時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資產,「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就是今天Sony的前身。

1955年,公司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又一次做出了偉大的決定,為了讓公司走向世界,製作了新的產品商標——Sony,並最終將公司名稱也改為Sony。這四個容易發音、世界通用的字母,繼承了井深在《公司成立主旨》中所表述的「自由豁達」精神。現在,索尼公司有72家子公司,4萬多員工,在7個國家開設了30多個工廠,在1999年《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索尼公司排名第31位,營業收入額531.567億美元,利潤14億美元,資產額531.829億美元。公司在截止到2003年3月31日結束的2002財年中的合並銷售額達到623億美元。公司主要生產電視機、攝像機、游戲機等1萬多種聲像器材和家用電器,其產品營銷100多個國家。現在的索尼公司,在數碼影像等電子領域都成為強有力的霸主,引領著時代的潮流發展。

索尼的自身發展和變革是經過幾代企業領袖的不斷追求和高瞻遠矚而形成的。

C. SONY的歷史是怎樣的

戰後初期
東通工時代

位於德國柏林Potsdamer Platz的索尼中心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都東京成為一片廢墟。井深大在東京日本橋地區的百貨公司倉庫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請之下加入共同經營,公司並獲得盛田酒業19萬日元資金,於1946年正式成立「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並遷址到品川區御殿山。
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書」(日文原文:設立趣意書)當中期望「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一個自由豁達、輕松愉快的理想工廠」,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
成立初期經營無法穩定成長,直到10年後的1956年發展當時不被看好的晶體管技術,開發出世界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TR-55」一舉成功,公司營運終於漸入佳境。
特麗瓏技術
1950年代,索尼的黑白電視雖然大賣,但其技術競爭力卻毫無優勢,其後所製造的彩色電視量產良率上的品質亦不甚理想,導致巨額虧損甚至公司已到達倒閉的邊緣。1967年,索尼發表了由井深大親自加入開發特麗瓏(Trinitron)映像管技術,這項技術使得索尼電視在全球熱賣,盛田昭夫自日本開發銀行借得巨額開發債務也在3年內還清。
快速成長
Betamax落敗

索尼的HDV產品:Sony HVR-S270U
1970年,索尼與JVC、松下共同發表了U-Matic磁帶錄影系統,正式為日後的錄像帶規格競爭揭開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發表了全球第一台針對民生用市場Betamax規格的SL-300,並一舉讓索尼成為全球的消費性電子影像大廠。
而日本JVC在1976年9月推出了VHS規格,而松下幸之助也決定加入了VHS陣營。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由於VHS針對Betamax最大的弱點(錄影時間只有1小時)作改良,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願意開放規格授權的情況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擴張市場。

索尼攝像機
索尼堅持以Betamax對抗由全世界公開規格的VHS聯盟,最後長達14年的規格主導之爭終於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陣營,Betamax全面退出市場而結束。單從技術上來看,Beta格式遠遠的強於VHS格式,但是松下通過靈活的授權運作獲得了眾多廠家的支持,因而統領了民用市場。Betamax格式憑借技術優勢進入了專業領域,成為專業廣播級視頻領域的主導標准,如今的眾多廣播級視頻標准都是基於這一起點的。
隨身聽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響部門把記者用的小型錄音機「新聞人」(Pressman)修改成體積更小的錄音機,在得到許多人贊美良好的音質評價後,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索尼在1979年7月開始,推出了Walkman(隨身聽),盛田昭夫將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場,並且強調年輕活力與時尚,並創造了耳機文化,1980年2月開始在全世界開始做銷售,並在1980年11月開始全球統一使用「Walkman」這個不標準的日式英文為品牌,直到1998年為止,「Walkman」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2億5000萬台。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國爵士,英國媒體的標題是:起身,索尼隨身聽爵士。
發展壯大
收購哥倫比亞電影
索尼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慘敗後,盛田昭夫認為有必要將最高檔的硬體與最先端的內容結合,才能掌握市場。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日本索尼陸續並購了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影與音樂部門,使它成為SPE(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日本經濟大幅成長,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

Sony Qrio機器人
地位,而美國的經濟卻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日本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敗給美國,許多日本企業為了民族自尊心,瘋狂的並購了美國的企業,而眾家美國公司卻無力反擊。
其中以三菱(Mitsubishi)買下紐約的地標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以及索尼以60億美元天價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並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
但是,這一日本歷史上金額最高的收購案也使索尼一度成為日本歷史上虧損額度最高的企業。1980年代末期,日本開始爆發了泡沫經濟危機,而索尼電影事業群也因為票房不佳,從此慘賠數年,成為當時索尼獲利的主要障礙。直到1997年,霍華德·斯金格主導改革,逐漸獲利,並於2004年11月並購了歷史悠久的米高梅電影公司。
PlayStation

索尼PSP
由於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紅白任天堂主機的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與任天堂合作,共同開發超級任天堂用CD-ROM主機。
1992年5月在任天堂的背叛之下合作破局,久多良木健向當時最高經營決策者大賀典雄全力爭取開發新一代游戲機計劃,大賀典雄在眾多的反對聲浪中,強力為久多良木健的游戲機開發計劃背書,1993年開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樂」成立索尼電腦娛樂(SCE),並計劃代號「PS-X」開發新一代的CD-ROM游戲主機,全力對抗任天堂所主導的游戲市場。
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2000年3月4日推出PlayStation 2(PS2),2004年12月12日,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2006年11月11日推出PlayStation 3(PS3),2011年12月17日推出PlayStation Vita(PSVITA)。2013年11月15日推出Playstation4(PS4)。至2012年3月31日止,PlayStation系列電視游戲機銷售量超過4億2300萬台,其中PS為1億425萬台,PS2為1億5580萬台,PSP為7630萬台,PS3為6485萬台,PlayStation成為繼Walkman後,全球最為成功的產品。
數碼夢想小孩
在大賀典雄的欽定下,躍過十四位資深董監事與資深元老,索尼1995年3月22日宣布由默默無聞的出井伸之出任社長,激起媒體記者一片「出井是誰?」的疑問,1995年4月1日上任,也開啟了10年的出井伸之數位夢想時代。自1995年擔任以來,在公司的內部改革中,出井伸之引進美國董事會的模式,將原內部董事會的成員大幅削減,並提高外部董事。 在公司的定位與經營理念中,提出了「數位、夢想、小孩」、「Do you dream in Sony」、「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等對索尼新的願景,出井伸之認為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我們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慾望,提供一種夢想。

Sony Cyber-shot DSC HX200V
他的結論是: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電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們不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我們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慾望,進入他們的生活,提供一種夢想,為了達到這目地,我們得保持充滿好奇和歡樂的赤子之心,給予人們一種像孩子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如果不發展出一個嶄新的業務模式,索尼將淪為網路操作者零部件供應商。新的索尼產品就應是娛樂、電子和情感的融合。」
以電子、游戲、娛樂、金融四大領域,帶進數位化、網路化。1996年後索尼陸續推出了CyberShot數碼相機、VAIO筆記型電腦、Clie PDA(個人數位助理)…等數位化的產品,並在市場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原本收益極差的電影事業群,找來了媒體人霍華德·斯金格,在其改革下營運逐漸好轉,而後推出《蜘蛛俠》、《卧虎藏龍》…等熱門影片,娛樂事業群成為索尼的重要獲利來源。在2001年4月公布的2000年財報,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熱賣,使它獲得成立以來的最高獲利25億美元。
面臨危機

世界第一台隨身聽產品:Sony TPS-L2
PlayStation游戲機打敗了勁敵任天堂、逼走了SEGA(世嘉)、數碼相機領先傳統相機品牌、影像接收晶元獨占市場、VAIO系列個人電腦熱賣。但自2001全球經濟衰退、網路泡沫化;1994年發表至今PlayStation開發後已經有10年未再發表獨創性的產品;本身在電子領域中因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蘋果電腦的iPod數位隨身聽在全球熱賣,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
擁有自傲特麗瓏(Trinitron)技術的WEGA獨自開發高清影像技術而錯估液晶電視的發展,使得擁有液晶技術的夏普(Sharp)、三星([4]Samsung)取得電視影像的領導地位…一連串的決策錯誤以及電子產品價格不斷壓縮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卻嚴重受挫至今。
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財政年度報表,公司巨額虧損的消息披露後,索尼危機開始浮現檯面,引發了索尼震撼(Sony Shock),索尼股票連續2天跌停25%,並誘發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紛紛跳水,帶動日經指數大幅下跌,震撼了日本股市,高科技公司的股票紛紛遭到拋售。出井伸之遭受批判作夢做太久、不務正業聲音也不斷出現,從過去被評選為最成功的CEO淪落成最差勁的CEO。2003年12月出井伸之說明網路就像隕石墜落一樣,恐龍因此慘遭滅絕,索尼正有如此的危機存在。當月也發布了期望三年內電子部門盈餘可以達到10%的「轉型60」改革計劃。
中期與未來

索尼的第一款Cyber-shot相機:DSC-F1
在2006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索尼公司公布娛樂業務的未來發展相關的戰略:重點發展四大支柱業務,即高清領域、數位影院、游戲和電子娛樂,以強化其作為一家全方位娛樂服務公司的地位。
2006年10月1日起, 索尼集團將調整電子業務負責人以加強中長期發展策略,進一步支持核心業務,並重點加強產品開發和產品質量領域。研發和所有新業務職能將會集中在索尼總部,直接由中缽良治領導。
2008年索尼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12。
2012年平井一夫上任後,將移動設備業務,數字影像業務和游戲業務列為索尼電子業務的核心業務,同時努力扭轉電視業務,積極開發新業務。 同時提出one sony戰略,以期集合全集團力量。
2013年4月16日索尼宣布和醫療器械廠商奧林巴斯共同設立了內視鏡研發公司,將正式加入醫療器材行業[5]。

D. 全球晶元短缺殃及手機游戲機行業涉及哪些公司

全球晶元短缺殃及手機游戲機行業涉及汽車行業及手機電子行業,具體公司包括:本田、三菱、奧迪、高通、蘋果、索尼等等。

一、汽車行業

1、本田

近日,日本媒體報道稱,本田位於日本國內的一家主力工廠將於2021年2月上旬停工5天,馬自達在全球的多家工廠下個月也將減產。此外,豐田、日產和斯巴魯也都出現了減產情況。

2、三菱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家日系車企受晶元短缺影響減少了汽車產量。日本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稱,預計晶元短缺將導致日本車企減產約50萬輛,佔到全球減產總量的1/3。當下,不只是日系車企,包括大眾、寶馬、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在內,全球所有車企幾乎都受到了晶元短缺的影響。

3、福特

今年1月,福特公司已要求其設在德國薩爾路易的工廠停產一個月。這家工廠主要生產福特在歐洲最受歡迎的福克斯品牌,僱用了大約5000名工人。福特公司稱,這家工廠會從1月18日關閉至2月19日。在這之前,福特已被迫關閉了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一家SUV工廠。

4、奧迪

緊隨其後,奧迪也成為又一家由於晶元短缺而導致生產延誤的汽車製造商。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19日報道,由於未能獲得足夠的晶元來繼續生產汽車,奧迪已有1萬多名員工處於閑置狀態,其位於德國和墨西哥的工廠生產和換班方式將受到影響。

二、手機電子行業

1、高通公司

本周,高通公司的負責人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指出,晶元「全面」短缺,理由是該行業僅依賴於亞洲的少數參與者。

2、蘋果公司

高通公司的主要客戶蘋果公司最近表示,由於缺少零部件,一些新型高端iPhone的銷售受到了阻礙。

3、索尼公司

索尼公司周三表示,由於生產瓶頸,它可能無法在2021年充分滿足其新游戲機的需求。

(4)索尼公司什麼時候關閉巴西工廠擴展閱讀:

全球汽車行業陷入晶元危機,帶給中國的機會

從長遠看,汽車行業正邁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對晶元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而我國自產的汽車晶元只佔全球產能的4.5%,關鍵零部件進口比例更是超過90%。這是中國企業的缺位,也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全球晶元短缺殃及手機游戲機行業,不光是車企,手機游戲機行業的廠家也是比較發愁,晶元供不應求,必然會漲價,至於什麼時候能供需平衡,還需要看各生產廠家能否穩定生產,有充足的生產力。

E. 跪求sony 原ceo出井簡介!

出井伸之出生於東京。父親是早稻田大學教授,他則從早稻田高中直升早稻田大學,主修經濟學。畢業後留校任政治經濟系的教員。

1960年4月23歲那年他加入了當時還是個小公司的索尼株式會社。第一份工作是在國際部,確切地說是在進口部。

1979年2月四十齣頭的他任sony音響事業本部音響事業部部長。

1988年4月任sony家用音像產品本部本部長。

1989年6月任/b]董
1990年7月任sony廣告宣傳本部本部長。

1990年代起「官運亨通」。

1994年4月任sony產品創新與傳播部部長。

1994年擔任sony常務董事。

1995年4月任sony總裁、代表董事(至今)兼首席常務執行官。

1998年5月任sony聯合首席執行官。

1999年6月任sony首席執行官。

2000年6月至今任sony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至今。

「不像日本人」——這幾乎是日本企業家在海外所能得到的最高評價。出井伸之交遊廣泛,一年有180天在海外出差。他是通用汽車公司和雀巢公司董事,會講英語和法語,對保時捷跑車和義大利服裝情有獨鍾。

1960年代,他曾被派駐瑞士。

1968年一手建立了索尼的法國分公司,當時法國正發生轟轟烈烈的「五月風暴」。

在1998年10月的索尼技術節上,他在講話中斷定現行的硬體已經過時:「在網路時代,硬體將失去其一貫的價值。電視屏幕是否明亮或有美麗的解析度,已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內容,誰創造了它,誰控制了發行內容的網路。」

2000年,他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把「AOL-時代華納」 的合並總結為「網路革命」的最高階段。同年他提出要打造「索尼夢幻世界」。

2001年度提出要將索尼轉型為「個人頻道網路解決公司。」

2002年,他又提出索尼將成為「傳媒和技術企業。」

在2003年,出井伸之寄予厚望的三大業務都缺乏良好的表現:哥倫比亞公司僅僅收支平衡;PS2隨著微軟公司 XBOX的推出銷量開始下滑,利潤同比減少91.2%;網路連接卡倒是賣了幾百萬張,總銷售額也不過28億日元,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2003年10月28日,出井伸之制定了"轉型60"計劃:三年後(索尼60周年),集團的利潤率達到10% ,這是2002年度利潤率的五倍;三年裁掉約2萬名員工,關閉部分工廠,調整電子業務部門,批准在新型晶元研發上的4 5億美元投資。

F. 詳介sony

SONY公司簡介。[分享]創 始 人:盛田昭夫
公司總部:日本
http://www.sony.com
索尼公司創建於1946年。索尼的創立人之一盛田昭夫將其自傳命名為《日本製造》,他認為"日本製造"從輕蔑的用語變為一種稱贊,索尼功勞不小。在過去的50年裡,索尼已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其獨特之處在於,索尼品牌注重強調重點發展及樹立嚴謹的形象,索尼成功的原因可概括為:
對索尼品牌的無比熱愛;拒絕成為其他品牌的附屬品牌。
注重企業形象,將對品牌的任何傷害都看做是對整個企業的傷害。
明確強調一個生產領域------電子。
將創新產品迅速市場化的特殊技巧。
形成了一個自由思考、非官僚的環境。
及早重視國際市場。

50年代 --- 創建索尼SONY商標,取代了公司自1946年開始使用的繁復日語商標;開發出小型晶體管收音機。
60年代 --- 通過激烈的品牌、質量和技術竟爭,在電視機行業建立世界級地位,例如,晶體管電視機和單槍三束彩色顯象管技術。
70年代 --- 連續以超過年銷售額6%的資金投入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開發出包括隨身聽和計算機3.5英寸硬碟等新型電子產品。
80年代 --- 主要投資於娛樂業,例如電影製片公司。
90年代 --- 被譽為多媒體行業的領導者;有可能發展成21世紀最具價值品牌。
SONY的由來 以發明隨身聽(Walkman)、單槍式彩色電視、8厘米手提攝錄放影機而贏得全世界聲譽的SONY,是日本在全球創立的價值最高的品牌。
SONY創業之初有一個不太吸引人的名稱「東京通信工業」,創辦盛田昭夫與井深大有感於RCA與AT&T這樣的名字簡短有力,決定將公司名字改成四五個英文字母拼成的名字。這名字要用做公司名稱與產品品名,所以一定要令人印象深刻。
經過長期的研究,盛田與井深覺得拉丁文SOUNDS(表示聲音之意)還不錯,與公司產品性質相符合.他們將它英語化,受到盛田先生最喜歡的歌」陽光男孩」(Sunny Boy)影響,改成Sonny,其中也有可愛之意.但是日文發音的Sonny意思是」賠錢」,為了要適合日本文化,把第二個」n」去掉,SONY的大名終於誕生.它念起來象英文又不是英文.
選用從字典里找不到的名字,後來證實是先見之明.一來其他廠商絕對不會使用,二來全世界都不會有商標重復的問題.
1986年,SONY在全世界的廣告促銷費用達1.88億美元。SONYR頭號競爭對手鬆下電器,在中級品使用「Panasonic」及」National」兩個牌子,在高級品使用「Technics」的品牌。類似地,東芝的高級品叫「Aurex」,三菱的高級品叫「Diatone」,其中級品則使用公司名稱。而Sony公司堅持單一品牌策略,因為SONY這四個字母就代表高品質的創新電子產品。
目標統一的品牌化進程
索尼的品牌擴展能力是一流的,當索尼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時,它就象一個強大的空間入侵者,去佔領行業領導地位。索尼公司進入作為移動通訊器材的手機行業,就是一個近期的例子。索尼「成為任何電子消費品領域的全球性公司」這一品牌形象反映其具有擴展力和極具滲透力。索尼公司在品牌管理方面做得出類拔萃的是:不斷增強消費者導向的品牌特徵;世界級的領導地位;品牌標識和品牌形象。
成為一個世界級領導品牌
公司的『核心』是將其提供的可見價值和企業文化整合為一個品牌,並不斷地回答:如果公司的品牌消失了,消費者將失去什麼?1946年一位公司創立者的發言表明了索尼公司創建時就確立的發展方向:
「如果能建立一種組織,組織中的每個成員都以公司的團隊精神而團結成一整體,每個成員都由內心深處渴望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那麼這樣的組織必能產生無數的快樂和收益。」
Akil Morita,索尼公司前半個世紀的領導者,解釋了員工創造性對公司的重要性:
「日本公司成功背後的秘密是什麼?這非常簡單。人天生具有好奇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好奇心日漸減弱。我的工作就是培養公司員工的好奇心。在索尼公司內形成一個開放的,自由的和相互信任的環境,有利於產生新的創意。」
著名的福布斯雜志指出,索尼公司的全球性遠見正致力於在多媒體產品的兩個消費終端形成世界領導能力。
「索尼公司把將信息/娛樂節目傳播到家庭的產品和信息/娛樂業本身合二為一,並將自己定位為這方面的領導者。無論在硬體方面和軟體方面都存在比索尼更大的公司,但還沒有哪家公司在整全媒體和信息方面比索尼做得更出色。」
「僅此一個」的品牌標識
品牌標識使其設計語言視覺化,並且選擇各類不同的傳播媒體以保持其品牌一致性,使品牌價值不斷增加。品牌標識系統的目的是使人們的思維在任何時候,地點,產品或事件中首先回憶起索尼。用D.奧格威的話說,「生命中的每一部分」都有索尼。索尼公司內部有關建立品牌標識的某些描述如下:
索尼從開始生產電視機的第一天起,就已經設計出了商標字。當你通過索尼電視機看電視時,索尼標識就一定會映入你的眼簾。一位索尼公司的工程師說,即使在看好萊塢的電影,對影片中轉瞬即逝的索尼電視機出現的鏡頭也不應該沒注意到。當年索尼公司非常擅長對其產品進行媒體曝光策劃;如今,索尼公司已擁有幾個電影製片公司,包括好萊塢著名的哥化比亞製片公司。
一些最佳的傳播機會來自於培養有影響力的顧客,藉助他們進行傳播,其中一個成功的事例如下:
「威樂士親王將要出席在東京70年國際展覽會,英國大使希望我們能為親王在英國大使館的住處安裝索尼電視。在後來的一次招待酒會上,我認識了親王。親王首先為我們的電視向我道謝,然後問我索尼公司是否有意在英聯邦投資設廠。我說公司暫還沒有這樣的計劃。親王對我報以微笑,說:「如果有一天你們有舉到英聯邦投資,不要忘了威爾士。」後來我們選擇威爾士作為投資英聯邦的第一站。……幾年後,伊莉沙白女王對日本進行友好訪問,我有幸在英國大使館與女王相識。她問我威爾士親王是否推薦過投資地點,我說確有此事,女王聽後十分高興。
從那以後,由威爾士商務發展委員會的許多文件可以看到,威爾士與索尼公司的合作一直十分重要。
隨身聽的影響力像其它單個產品一樣,隨身聽除了為公司帶來利潤,還應有助於提高的全球知名度。有趣的是,市場調查預測隨身聽並沒有市場前景。因此,隨身聽的誕生,得益於索尼公司以新產品引領公眾消費時尚的經營理念。正如盛田昭夫所描述的:「我們由一開始就請一些年輕在星期天漫步於東京的步行街,一邊聽著他們的隨身聽,一邊向別人炫耀。」
聯合品牌:出眾的公司+出眾的消費者
品牌形象將公司/產品的出眾標識傳遞給消費者。當他們購買世界級品牌時,他們會感到自身的出眾。並且在使用產品時,會使產品形象流行,讓自己成為最出眾品牌的使用者。事實上,品牌化不斷前進的過程比這復雜得多。由於索尼具有全球知名度,並且公司能快速掌握競爭對手的創新,有時某項新產品並非由索尼公司首創(如聽說一體的手機),但許多消費者卻認為是由索尼公司發明的。索尼致力於在它的每個市場成為領導者,表達這種信念最一致的方法就是將公司作為一個品牌,並與每個次級品牌相關聯,以品牌標識,品牌形象和世界領導地位這三個消費者導向的特徵為核心,是索尼品牌化的基本方法

G. 索尼CEO卸任,這會對索尼的未來帶來哪些改變

看幾句繼任者平田一夫評價吉田憲一的原話,大概就可以了解了~

自我到索尼以來,吉田憲一郎作為集團首席財務官一直支持著我的工作,他是一位重要的業務夥伴,同時也是一位可貴的朋友。我相信他有深刻的戰略思維和堅定的決心去完成集團的目標。

我在網上看到:

有財經人士認為,索尼在 2017 年財年的持續盈利呈現出可觀的態勢,讓投資者們重拾信心,他們(指索尼)也將可能在本財年實現 5000 億日元(約合 45.8 億美元)的盈利目標 。而索尼持續上揚的趨勢,也將會為平井一夫的 6 年 CEO 任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沒有企業一帆風順,索尼也經歷過大風大浪,不過都挺過來了,希望索尼越來越強~

H. 索尼生產廠家在哪裡

索尼中國的廠子太多了, 一共有接近30個, 我列舉其中重要的8個吧
1. 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
2. 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
3.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4. 上海索廣映射有限公司
5.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
6. 新索音樂(上海)
7.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中國)有限公司
8. 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廣州)

I. SONY的企業內部管理

你想了解SONY的企業內部管可以多看看它的官方網站。
http://www.wccep.com/special/List_96_1.Html
http://www.glzlw.com/manage/rlzy/xzgl/200511/manage_37186_2.html

2004年9月24日據一項調查表明:一般跨國公司的培訓費用是其營業收入的2%~5%。而索愛的培訓投資在這些跨國公司中位居前列。在索愛接受培訓的員工不是以「新老」來劃分,而是以崗位職務來劃分為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又分為兩類:技術人員和職能部門的職員。技術人員一般為售前、售後工程師以及研發工程師。職能部門職員一般為財務會計、行政文秘、人事等職員。索愛也把這部分員工劃分在專業職員的隊伍中。當然,...

2.索尼的人員管理和內部選拔

入庫時間:2004年11月22日有一天晚上,索尼董事長盛田昭夫按照慣例走進職工餐廳與職工一起就餐、聊天。他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以培養員工的合作意識和與他們的良好關系。 這天,盛田昭夫忽然發現一位年輕職工鬱郁寡歡,滿腹心事,悶頭吃飯,誰也不理。於是,盛田昭夫就主動坐在這名員工對面,與他攀談。幾杯酒下肚之後,這個員工終於開口了:「我畢業於東京大學,有一份待遇十分優厚的工作。進入索尼之前,對索...

3.索尼人力資源外包管理

入庫時間:2004年10月14日索尼電子有限公司在美國擁有14,000名員工,其中人力資源專員主要分布在七個地點。盡管投資開發PEOPLESOFT軟體並以此作為通用平台,但索尼電子仍在不斷追求發揮最佳技術功效。 索尼電子有限�救肆ψ試錘嘸陡弊懿肊d Cotter指出,「眾所周知,我們亟待更新軟體系 統。我們的預期狀態與現狀之間仍相去甚遠!」 此外,索尼公司的人力資源機構在軟體應用和文本處理方面...

4.索尼中國:激勵員工實現職業夢想

入庫時間:2004年10月28日索尼公司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這和其HRM戰略是密不可分的。而在HRM戰略中,對員工的激勵尤為重要。下面是記者就員工激勵對索尼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部副總裁張燕梅的采訪。 記者:公司對員工的激勵對於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很有作用,也能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人情味兒。你們公司對於員工的激勵包括哪些內容? 張燕梅: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而多種多樣——有直接的也有...

5.SONY用人策略:用人要看底蘊

2004年11月10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國際化管理理念下成長起來的外企,既有日本文化體系中的細致、嚴謹,又有深受歐美文化影響的「自由豁達」,同時,也有中國傳統理念當中的靈活與執著。索尼的用人策略是什麼?索尼對年輕人的發展又有什麼樣的建議?索尼(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部高級經理袁偉芬一解迷惑。 「學歷無用論」的倡導者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運的時代」。袁偉芬說,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許...

6.索尼品牌發展模式已經落後於現實

入庫時間:2005年3月16日最近,索尼迎來了公司成立59年來最劇烈的一次人事變革,索尼董事會任命具有娛樂業職業背景的美國業務負責人霍華德·施均格接替出井伸之,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霍華德·施均格能否把索尼帶到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上現在還難以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索尼以前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歷史。全球電子產業環境的巨變,需要索尼拿出新的營運戰術來克服自己在技術與成本上的失敗。 毫無疑問,...

7.索尼重視人才從校園開始

入庫時間:2004年4月25日 索尼公司有這么一種傳統,當部門里哪一個人獲得新發明或新創意時,整個部門都為他高興,而且其他人也感到很振奮,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索尼企業文化精神。 員工感於同事的創意,會更加努力尋找自己的目標,爭取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提高、有所創新。這就迫使每一個員工去進一步熟悉自己的領域,和同行、和對手相比較,找出差距,發揮余熱,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際操...

8.索尼公司營銷文化的變革

2004年12月7日一、背景材料 日本索尼公司創建於1946年,原名為東京通訊株式會社「,當時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資產。50年代,公司創始人井深和盛田昭夫把它改名為」東京通信工業「。現在,索尼公司有72家子公司,4萬多員工,在7個國家開設了30多個工廠,在1999年《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索尼公司排名第31位,營業收入額531.567億美元,利潤14億美元,資產額531.829億美元。...

9.索尼在中國如何進行績效管理?

發表日期:2004年11月2日自從SONY確定「把中國作為全球發展引擎」戰略後,那麼,它在中國是如何進行績效管理的呢? 據此,記者與SONY公司中國副總裁、人力資源部長張燕梅女士,展開了一場對話,就人力資源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記者: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十分強調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員工的關鍵業績指標,SONY的業績考核指標是什麼? ...

10.索尼:企業培訓讓本土人才國際化

「無所不在的索尼,無所不在的機會,喜歡做索尼人的感覺,因為索尼是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作為索尼(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部副總裁,張燕梅自己有著這樣一種觀點。 在對待人才的觀點上,索尼人力資源發展部的指導方針也很特別:「企業和員工是捆綁在一起的,就像人這個字,一撇一捺,相互依靠,互相支撐,只有兩者同時發展,人才能保持它的對稱性,才能立起來。」 企業文化自由豁達不斷奮進 說起索尼,我們並...

閱讀全文

與索尼公司什麼時候關閉巴西工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5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7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6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73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5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