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的工業概況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貳』 巴西的資源和主要工業部門
巴西主要的礦產資源是鐵礦石,其他資源還包括水能、熱帶林木和熱帶經濟作物資源。主要的工業部門是食品加工、鋼鐵等
『叄』 巴西的工業主要分布
分布在東南部地區
原因(有利條件):
1、巴西東南部人口稠密,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2、東南部地區鐵礦和煤礦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3、東南部地區臨近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海上交通便利
4、巴西的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行列。
(3)巴西主導工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工業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2015年工業產值1.1494萬億雷亞爾,同比衰退6.2%,占國內生產總值19.5%。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
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自然資源
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
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佔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肆』 簡述巴西完整的工業體系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
目前,巴西已擁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汽車工業和飛機製造業已進入世界前10名,鋼材年產量居拉美之冠,鐵礦產量和出口量均為世界第二位。巴西水力資源極其豐富,列世界第二位。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260萬千瓦,堪稱世界之最。今天巴西已經成為「拉美經濟巨人」。
『伍』 巴西經濟主要支柱是什麼
巴西貨幣——雷亞爾
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2009年4月5日匯率1美元兌2.2095雷亞爾。2009年GDP為15740.39億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達到8220美元。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鈾礦、鋁礬土、錳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鎳礦和黃金礦。煤礦儲量230億噸,但品位低。石油儲量約36億桶,另有相當於15億桶石油的油頁岩,天然氣儲量133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52.2%。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糧食基本自給,但需進口一小部分小麥。畜牧業發達。 主要旅遊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伊瓜蘇瀑布、伊泰普水電站、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咖啡是巴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種植園50萬個,種植面積約220萬公頃,從業人口達600多萬,年產咖啡200萬噸左右,年出口創匯近20億美元。近年來,由於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巴西咖啡生產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愛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費量達5.8公斤。近二十年來,隨著其它飲料的出現,巴西人均咖啡消費量仍超過3公斤。在巴西,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各式各樣的咖啡屋隨處可見。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喝到濃郁芳香的熱咖啡。
當然不能靠足球,五大聯賽,假如設定20隻隊,那就是100隻隊,每隊30人!外援允許10人,1000人,平均價格200萬美元,產值20億,怎麼可能作為經濟支柱呢?
『陸』 巴西工業是什麼工業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柒』 巴西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這是一道填空題 三個空 已有一個農牧業 還有兩個空
巴西是農牧業大國,農牧業是巴西經濟的支柱產業.
還有巴西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工業.
紡織業.巴西是全球第七大紡織品生產國,絲線年生產量達130萬噸.
『捌』 巴西重要的工業是
巴西的重工業主要分布在聖保羅 ,里約熱內盧等地區
聖保羅鄰近的米納斯吉納斯州豐富的鐵、錳、鎳等礦區以及咖啡、棉花、甘蔗等產區,附近水力資源豐富,為聖保羅城市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外國投資增加,重工業比重增大,工業結構趨向多元化。傳統工業及新興工業得到擴大和發展,其中汽車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發展尤為迅速。在近海地區庫巴唐建立了大型煉油廠和鋼鐵聯合企業,城市周圍形成了一些新的工業區。
『玖』 (1)聖保羅發展工業的主導因素 是 什麼(2)區位優勢有哪些
(1)原材料導向型。因為巴西鐵礦主要分布在東南部,聖保羅也在東南,且聖保羅鋼鐵及機械工業最發達(2)沿海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殖民者最早開發),資源豐富,勞動力豐富價廉。
『拾』 巴西的工業部門主要有哪些
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建築、紡織、製鞋、造紙、食品等。民用支線飛機製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居於領先水平。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葯品、食品、塑料、電器、通訊設備及交通器材等行業發展較快;製鞋、服裝、皮革、紡織和機械工業等萎縮。
著名企業
1.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
1953年10月成立,負責國家在石油領域的壟斷經營。1997年8月,政府頒布法令,允許私人和外資參與該公司經營,打破國家對石油領域壟斷,但巴西石油公司仍為巴境內最大的石油企業。
2014年,公司擁有生產平台134個,煉油廠15個,輸油(氣)管道34679公里,各類油輪326艘(其中自有57艘),定點加油站7710個,火力發電站21座,風力發電站4座,生物燃料廠5座(其中自有3座),化肥廠3個。
除巴西本國外,還在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古巴、厄瓜多、美國、英國等17個國家經營業務。公司總部設在里約熱內盧。2014年,公司石油日均產量203.4萬桶。
2.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
世界第3大民用飛機製造企業和巴西主要出口創匯企業之一,在生產120座以下支線飛機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成立於1969年,1994年實行私有化。目前國家持股0.8%,但擁有否決權。
主要產品為ERJ-145系列和E170/190系列支線噴氣客機、「超級大嘴鳥」螺旋槳戰斗機等。總部在聖保羅州的聖若澤多斯坎普斯市,同時在美國、法國、葡萄牙、中國和新加坡設有辦公機構和客戶服務中心。
2014年,全公司共有員工19116人,當年交付飛機208架,營業收入149億雷亞爾,凈利潤7.96億雷亞爾。現任首席執行官弗雷德里科·弗勒里·庫拉多(Frederico Fleury Curado)。
(10)巴西主導工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經濟
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九位(2018年)。農牧業發達,是多種農產品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製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
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被譽為「巴西奇跡」。80年代,受高通脹和債務困擾,經濟陷入長期滯脹。90年代,巴西政府推行外向型經濟模式,經濟重拾增勢。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1999年發生嚴重金融動盪,經濟增速再次放緩。
2003年勞工黨人盧拉執政以後,採取穩健務實經濟政策,巴西經濟逐步走上穩定發展道路,2010年曾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