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發現豬流感新變種已有人感染,進口肉現在還能吃嗎
目前新冠狀病毒的防控還未停止,巴西就又出現了豬流感。7月28日,巴西衛生部奧斯瓦爾多·克魯茲科研協會( Fiocruz )呼吸道病毒和麻疹實驗室主任瑪利爾達·西凱拉( MarildaSiqueira )接受巴西《環球報》采訪時表示 巴西專家發現早前未知的豬流感病毒突變,這種突變具有大流行潛力 。西凱拉稱:"自2005年以來共發現25種 A 型H1N2流感病毒變種。但我們在伊比波拉市發現的變種與早前發現的有所不同。"她指出:”這種病毒與豬流感其他病原體存在遺傳差異 而且具有很高的傳染性。 我想說的是,它引起 流行的潛力(與新冠病毒)相當。"與此同時西凱拉主任表示 目前已出流行的潛力與新冠病毒相當。"與此同時西凱拉主任表示,目前已出現1例感染病例,為當地一家肉類加工廠的一名22歲女員工。
所以現在進口的豬肉還是要少吃或不吃。避免發生不可避免的傷害。
❷ 巴西腐肉丑聞發酵是怎麼回事
巴西腐肉丑聞,也就是巴西「黑心肉」丑聞,是指:巴西警方17日證實,經過大約兩年的偵查,已經確認多家企業售賣過期變質肉類食品,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給過期變質的肉添加化學物質,用以掩蓋其不良氣味和改善色澤,給牛肉注水以增加重量,在雞肉里摻雜粉碎後的紙板,在香腸里加入豬頭肉等。涉案企業中包括巴西食品公司和JBS公司這兩大行業龍頭企業。有部分問題產品已流向其他國家。
巴西總統特梅爾(MichelTemer)淡化這一丑聞,他辯稱在巴西逾4800座肉品加工廠中,涉案的僅有21個加工廠。但巴西牛肉製造商聯合會的主管FranciscoTurra對記者表示,他們認為整個肉製品行業如今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努力獲得的優質肉品形象也因而被毀。
❸ 我國是豬肉生產大國,為何還要進口外國豬肉呢
我國是豬肉生產大國,為什麼要進口外國豬肉,看完才明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中國主婦的菜藍子里,最常見的肉類就是豬肉。正因為國人對豬肉如此鍾情,所以我國的豬肉需求量位居世界首列,同時也是世界豬肉產量最大的國家。佔全世界豬肉總產量的50%。可是,盡管中國的豬肉產量如此之大,卻還要進口大量的豬肉,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進口豬肉不但可以滿足我國對豬肉的需求,同時因為進口的豬肉比較便宜,還能平衡國內豬肉瘋漲的局面。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❹ 進口豬肉頻繁出事,為什麼還要進口豬肉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
這幾年國內豬肉的價格一直在大起大落,主要原因並非進口豬肉引起的,國內實際豬肉的產量遠遠超過進口的量,估計在幾百倍左右。
生豬養殖需要大約6~8個月左右的周期. 每年都有一次大漲及一次大跌。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國內養殖戶對生豬飼養沒有合理的規劃,價格一跌,他們就不養了,然後隔6~8個月就造成供應不足,然後就是瘋漲。肉價瘋漲直接導致生豬飼養群起而上,再然後6~8個月就供應過剩。如果沒有進口產品平衡之間的波峰和波谷,那中國不用多久就能看到60元一公斤的豬肉價了。
另外一點,進口豬肉的確品質比國產的有保障,尤其是幾個歐美大國的。中國的飼養太亂來了,激素,疫苗,飼料添加劑亂用,根本沒有保障。而且病死豬也敢賣,太缺德了。這樣的情況在歐美大國是0容忍的,所以他們那裡沒人敢這么做。中國法不責眾,看看新聞就知道國產豬肉的風險了。
❺ 為什麼中國要從外國進口豬肉
因為中國的豬肉需求量很大,國內生產的豬肉無法完全供給。
中國每年會從境外進口豬肉,今年肯定也會從國際市場進口豬肉調劑供需關系。
2013年,我國進口豬肉58.49萬噸,豬肉產品進口絕大多數是豬雜。對比龐大的消費量,不難發現,我國豬肉自給率接近99%,進口豬肉數量對我國豬肉的供需平衡影響很小。
不過,當進口豬肉到港成本遠低於國內豬肉市場價格時,一旦有國家進口豬肉的傳聞,對國內豬肉價格會產生較大的市場心理影響。事實上,政策性豬肉進口已成為國家調控國內豬肉價格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國生豬養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得益於生豬品種改良的持續推進、飼料營養水平的穩步提高、飼養管理更加精細化、養殖設施和環境條件不斷改善等因素。
養豬業發展到今天,世界各國的具體模式雖然因地制宜有所區別,但都致力於通過持續改良品種、不斷促進營養均衡供給和大力推進規模養殖來保障豬肉供應,而不是通過大規模進口。
更應該關注的是國內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豬價並非越高越好,也非越低越好。肉貴傷民,肉賤則傷農。緩解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讓豬肉價格不暴漲暴跌,才是豬肉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❻ 國家為什麼進口豬肉
進口無非兩個原因:1、有需求,自己的產能不足;2、做好事,幫助別人銷售產品
❼ 為什麼中國會禁止從菲律賓進口豬肉
近段時間以來,受強勁需求提振,國內豬肉價格高漲不下。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豬肉進口量大幅增長了66.1%。為滿足消費者需求,中國正在加大對豬肉進口,而世界范圍內各大豬肉供應國也在紛紛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但此時,有一國卻遺憾地失去了機會。
據媒體9月11日報道稱,日前菲律賓發布緊急通告,稱本國近期發生了7起豬肉質量問題。隨後,為了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以及消費者利益,中國宣布禁止直接或間接從菲律賓進口豬肉及其相關產品。
而除了給海外達標的豬肉生產商開放市場之外,我國也為解決豬肉供應問題作出了重大計劃——將對國內大型養豬場提供補貼。據悉,項目補助金額將在50萬元至500萬元區間。這樣一來,後期國內豬肉價格有望回歸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說,為了應對豬肉供應,我國已經做好「兩手准備」,而因質量問題錯過時機的菲律賓恐怕會失去許多享受福利的機會。
❽ 中國明明可以自己生產豬肉為啥還要進口外國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中國主婦的菜藍子里,最常見的肉類就是豬肉。正因為國人對豬肉如此鍾情,所以我國的豬肉需求量位居世界首列,同時也是世界豬肉產量最大的國家。佔全世界豬肉總產量的50%。可是,盡管中國的豬肉產量如此之大,卻還要進口大量的豬肉,這是為什麼呢?
❾ 浙江一菜市場豬肉核酸檢測陽性,為什麼非要進口豬肉呢
豬肉一直是國人消費量最大的肉類品種,但國內的豬肉供應的確跟不上,除了餐桌食用外,還有肉製品加工企業生產需要,另外還有價格因素,各方面的壓力都要求進口適量的豬肉。
但是面對疫情的新情況,進口豬肉還是要加大控制和減少進口量的。
一、浙江玉環市菜市場豬肉檢出陽性樣本據「浙江發布」的消息,12月2日晚間,浙江玉環市在城關中心菜市場豬肉攤位對冷鏈食品進行日常核酸檢測,結果顯示一份來自於巴西的冷凍豬後腿肉核酸結果是陽性。
據有關數據統計,10月份豬肉進口量為33萬噸,環比已經下降了將近14%,但同比還是增長了將近86%。10月份豬肉進口量較此前幾個月下降了很多,除了1和2月份,目前是最低點。
由此可見,疫情對於進口豬肉的影響巨大,冷鏈食品已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熱議,市場銷路也在受阻,家庭購買的可能性變小,都去菜市場買鮮豬肉,冷凍豬肉主要還是飯店使用量大。所以後續豬肉進口量進一步減少的可能性在增加,但停止的可能性不大。
你會在菜市場買冷凍豬肉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