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地形是三角形的國家
巴西,
有什麼可以自己看哈
⑵ 三角洲相
三角洲系指河流與海盆(或與湖泊)的匯合處形成的大型錐狀沉積物堆積體。在河流入海(或入湖)盆地的河口區,因坡度減緩,水流擴散,流速降低,遂將攜帶的泥沙沉積於此,形成近於頂尖向陸的三角形沉積體。規模可自數平方千米到幾千平方千米。依據河流匯入的蓄水體盆地性質的不同,有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之分。影響三角洲沉積的因素較多,包括:①河水的流速、泄水量、搬運來的泥砂數量和比例;②蓄水盆地的性質,尤其是水體密度的大小;③蓄水盆地的營力作用類型(波浪、潮汐、海流)、相對強度及與沉積物輸入量(即河流作用)的相對關系;④三角洲向海(湖)推進的深度;⑤蓄水盆地水體的底層水的性質;⑤沉積盆地的構造性質(穩定性、沉降速度、水體進退);⑥沉積盆地的構造性質,穩定性、沉降速度和水體進退規律等。
(一)三角洲的分類
按三角洲的發育位置,首先依據河流匯入的盆地地理位置劃分為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其次按三角洲的形成因素和形態進行細分,劃分方案目前主要有兩種:
1.斯考特和費希爾的分類方案
斯考特和費希爾(1969)劃分方案中,根據河流、潮汐、波浪作用的強弱及其對三角洲沉積的影響,劃分為建設性和破壞性兩種三角洲類型(圖6-10)。
圖6-10 三角洲類型與河流、海洋的相互作用關系(據斯考特等,1969)
建設性三角洲 當河流注入沉積盆地,在河口處由河流帶入的沉積物不斷堆積、不斷擴大它的堆積體積,這個時期稱為堆積期。在堆積期以河流作用為主、泥砂在河口區的「堆積速度遠大於波浪的改造速度」條件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積體,具有增長快、沉積厚、面積大、向盆地方向突出、砂泥比低和常成鳥足狀或朵狀外形的建設性特點 ( 圖 6 -10) 。湖泊三角洲幾乎都為此類型,在海洋三角洲中,大型河流入海的河口處多以發育建設性三角洲為主。
破壞性三角洲 由於河流入海的河口處潮汐和波浪作用強烈並而超過河流作用時,沿岸流活躍,海流的能量大於或等於河流輸入泥砂的能量,因此對河口三角洲堆積體有強烈的加工、破壞和改造作用,這個時期稱為三角洲的破壞期或侵蝕期。被侵蝕改造的三角洲稱破壞性三角洲 ( 圖 6 - 10) ,常具有形成時間短和面積小、外形呈鳥嘴狀 ( 波浪改造的) 或港灣狀 ( 潮汐改造的) 的特點。此類型三角洲僅發育於海洋三角洲中,多出現在中、小型河流入海處的海侵地區。
2. 蓋洛韋的分類方案
蓋洛韋認為河流、波浪、潮汐是直接控制三角洲的形成影響因素,因此,按三者的相對強度作為劃分三角洲成因類型的主要依據,提出三端員分類方案 ( 圖 6 -11) 。三角形三個端員分別代表了以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為主的三角洲類型,分別稱為: 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 1) 河控三角洲
海洋改造作用不強,是以河流搬運大量泥沙入海建造的三角洲,按形態分為: 鳥足狀和朵狀三角洲兩種。
鳥足狀三角洲 是因河流輸沙量大又發育有幾條較大而固定的分流河道,向海推進快,延伸遠,分支河道和指狀砂體向海伸展長短不一,形似鳥爪。以河流作用為主的極端類型,是最典型的高建設性三角洲,典型的河控三角洲為密西西比河鳥足狀河控三角洲。
朵狀三角洲 呈向海突出的半圓形或朵形,河流輸沙量較鳥足狀三角洲有所減少,波浪和潮汐改造作用有所增強,常將指狀沙壩改造成席狀沙,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屬於朵狀三角洲。
( 2) 浪控三角洲
此類型僅發育在海洋三角洲中,形成浪控三角洲的主導因素是由於波浪作用大於河流作用的結果,其成因與入海的主河道規模不大,分流河道小而少,輸沙量較低,被波浪改造後,沿河口兩側形成許多平行海岸的海灘、沙壩、沙嘴,在向陸一側可形成半封閉潟湖、沼澤,僅在河口區才有較多的砂質堆積呈向海突出的鳥嘴形。典型的浪控三角洲為巴西聖弗蘭西斯科河鳥嘴狀三角洲和尼羅河犁形三角洲。
( 3) 潮控三角洲
此類型也僅發育在海洋三角洲中,形成潮控三角洲的主導因素是潮汐的改造作用遠大於河流向海的建造作用,因而在河流流入河口灣或其他形狀的港灣中堆積的泥砂沉積物無法保持穩定,分流河口沙壩被潮汐改造成裂指狀向海擴散分布的潮汐沙脊 ( 壩) ,沙脊間有潮汐水道及潮坪島。但這類三角洲較少,典型的潮控三角洲為巴布亞灣港灣形三角洲。
圖6-11 三角洲類型劃分和實例
3.薛良清的三角洲綜合分類方案
薛良清(1991)在總結已有分類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河流、波浪、潮沙三種能量作用的關系、三角洲沉積區與物源區的關系、三角洲平原河流類型,以及三角洲沉積物粒度特徵,提出三角洲綜合分類方案。該方案首先按三角洲沉積區與物源區的關系和三角洲的平原河流類型,以及沉積物的粒度,將三角洲劃分為:近基的粗碎屑扇三角洲;短源的粗-中碎屑辮狀河三角洲;遠源的中-細碎屑正常三角洲三種主要類型,其中正常三角洲按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對強度再細分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此方案非常適合我國中、新生代廣泛發育的湖泊三角洲的應用。
(二)三角洲沉積相劃分和特徵
三角洲是河流補給的濱、淺海(或濱、淺湖)沉積體系,由陸向海(或向湖),沉積環境發生一系列變化,因而產生了與各種沉積環境相適應的沉積岩。很早就有人把三角洲相沉積劃分為頂積層,前積層和底積層,即所謂的吉爾伯特三角洲。以研究非常深入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為例,海洋三角洲沉積相被劃分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緣和前三角洲3個亞相和眾多微相類型(圖6-12和表6-3)。
圖6-12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沉積相劃分橫剖面圖(據ColemanandGagiano,1964)
表6-3 三角洲沉相簡明亞相和微相劃分表
1.三角洲平原亞相
為三角洲沉積的陸上部分,范圍從河流大量分叉位置—海平面以上的廣大河口區,是與河流沉積體系在海濱區延伸(圖6-12)。其沉積環境和沉積特徵與河流相有較多共同之處,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決口扇及湖泊、沼澤沉積,有時還有風成沉積物。沉積物以砂、粉砂及粘土質為主,礫石及化學物少見,分選性較差。層理復雜,視具體沉積環境不同而不同,河流、湖泊、沼澤各有其層理特徵。層面構造有雨痕、乾裂、足跡等,河道沙體橫向變化大,常呈透鏡體狀。生物化石少,且多為淡水動物化石和植物殘體。分流河道與沼澤是構成三角洲平原沉積的主體部分,這也是該亞相與一般河流相沉積的重要區別。
2.三角洲前緣亞相
位於水下平原亞相之下(圖6-12),為三角洲的前緣部分,具一定沉積地形坡度,因此,又稱之為前緣斜坡亞相。在此地帶河流的搬運作用近於停止,海水的作用相應地增強,由分流河口沙壩、遠沙壩、三角洲前緣席狀沙和分流間灣等沉積微相組成,也是組成三角洲沉積的主體部位,具有成分均一、分選較好、分布廣和厚度大的特點。沉積物主要是細砂、粉砂及泥質和膠體物質。因前緣斜坡地帶堆積快,故典型的海生動物較少,但河流帶來的樹乾和植物碎片非常豐富,沉積物向海洋方向傾斜,當其傾角接近於和大於沉積物堆積時的休止角時,或有地震、海嘯等外因影響時易發生地滑現象,形成滑移枕狀構造、變形層理及氣脹構造等。如川西綿竹縣漢旺上三疊統小塘子組就有很發育的枕狀構造,伴生的沉積構造有重荷模、槽模、溝模、變形層理、火焰構造等。
需指出的是,在河流作用占絕對主導位置的三角洲前緣,圍繞在陸上平原外圍海平面以下的平緩部分,是在河流與海水兩因素影響下形成的沉積物,包括分流河道及天然堤在海平面以下的延伸部分,被稱之完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天然堤、水下決口扇,以及水下分流河道之間的間灣沉積微相,以沉積砂、粉砂及泥質為主,常混有較多的膠體物質,如Fe2O3、SiO2等,並可含有細礫石。其中由於水下支流不穩定、常改道,故形成的堆積物在剖面中總是呈大小不等的透鏡體,由較粗碎屑岩組成的透鏡體可代表古河道,河道間較細的砂、泥質沉積物表面常見波痕、小型交錯層理和含有混生的鹹水和淡水生物及植物,有人將此帶單獨劃出,稱之為水下平原亞相,但更多的研究者將上述以水下分流河道為代表的諸微相仍劃歸三角洲前緣亞相(表6-3)。由於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壩和前緣席狀沙體分選好、物性好、厚度較大,因此,其為三角洲相中主要的油、氣儲集層段。
3.前三角洲亞相
前三角洲亞相又叫底部亞相或三角洲底積層,它位於三角洲前緣的前方,是三角洲沉積環境水最深的地區(圖6-12)。沉積物大部分是在波基面以下深度范圍內沉積的,主要由暗色粘土、粉砂質粘土和膠體物質組成,可含少量細砂。層較薄,以發育水平層理為主,也見塊狀層理。可見海綠石等自生礦物,常見有豐富的介形蟲、瓣鰓類和軟體類等廣鹽性的生物化石。向海洋方向,正常海相化石增多,生物潛穴及生物擾動構造發育,是典型的淺海環境沉積產物。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機質,可作為良好的生油層。三角洲前緣砂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如地震、海嘯和構造運動等),可向前滑塌在前三角洲地帶形成滑塌型濁積扇,形成有利的儲集砂體。
(三)古代三角洲的鑒別標志
通過現代三角洲的研究,可歸納出如下幾點作為識別古代三角洲的標志:
1.剖面結構和沉積層序
在河流不斷向前推進的海退條件下可形成粒度向上變粗的進積型剖面結構和沉積層序(圖6-13),而在海侵條件下則形成相反的退積型剖面結構和沉積層序。一般以具有進積型剖面層序的三角洲保存較完整,其沉積層序自下而上依次為:底部為前三角洲泥;向上變為三角洲前緣的砂和粉砂、夾粉砂質泥;最上部為三角洲平原沉積,具有典型的逆粒序結構。除了分流河道砂體外,還有天然堤粉砂、分流間灣泥及沼澤泥炭等組合。
2.沉積構造
在沉積構造上顯示有河流與波浪或潮汐流的共同作用,故常見反映雙向水流作用的楔形交錯層理。以進積型三角洲剖面層序為例,層序的下部以水平層理和沙紋層理為主,向上出現可出現較多的變形構造,如包卷層理、滑塌變形層理和枕狀構造,大型交錯層理和底沖刷構造出現在上部。
3.古生物標志
生物化石既有海相生物又有陸相生物,並有較多的廣鹽度生物。以進積型三角洲剖面層序為例,自下而上,生物化石由正常海相化石組合為主,可含有豐富的廣鹽度生物,向上逐漸過渡為海、陸相化石混生組合,至層序的上部以陸相化石組合為主,並可出現大量的煤層。
4.古地理位置
在岩相古地理圖上,位於陸地與海洋(或湖泊)過渡帶的河口位置。在垂向剖面上,位於海相地層與陸相地層的過渡部位。
5.沉積建造特徵
三角洲相沉積物往往很厚,自下而上由大套泥岩逐漸過渡為砂、泥岩薄互層至大套砂岩夾泥岩和煤層的陸源細-中碎屑岩沉積建造,厚度可從幾百米達幾千米。
圖6-13 進積型河控三角洲沉積序列(據孫永傳等,1985)
圖6-14 以潮汐作用為主的河口灣沉積相特徵
⑶ 有金三角,還有兩個三角是哪
四大毒品產地:
·金三角
「金三角」是指位於東南亞的泰國、緬甸和寮國邊境地區的三角地帶。
·銀三角
「銀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產量集中的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亞馬遜地區。
·金新月
金新月位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帶,因其形狀近似新月且又盛產鴉片,故被稱為「金新月」。
·貝卡谷地
黎巴嫩的貝卡谷地,沃野千里。然而,隨著國內動盪局勢的加劇,五顏六色的罌粟花開始在這片千里沃野上盛開。
⑷ 三角洲的分類方法
三角洲的分類依照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1)Fisher等(1969)提出了建設性和破壞性三角洲的二分法,強調了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對三角洲共同作用的結果。
(2)Galloway(1975)在收集了30個近代和古代海相三角洲的資料之後提出了以河控、浪控和潮控為端元的三角圖解。
(3)Reading(1978)在他主編的《沉積環境和相》中將三角洲劃分為河控、河流—波浪相互作用、浪控、河流—波浪—潮汐相互作用以及潮控五大類。
(4)有人根據沉積物的粒度劃分為粗粒三角洲和細粒三角洲(Gould,1960;於興河,1991)。
(5)有人根據受水盆地的類型劃分為海相三角洲和湖相三角洲(鍋谷淳和宮田一郎,1990)。
(6)另有學者根據注入受水盆地沖積體的不同類型來對三角洲加以概括,如將沖積扇直接注入受水盆地稱為扇三角洲(Megowen,Garner,1970;Gal-lowa,1976;Duton,1980;Miall,1984;李思田等,1988),將辮狀河注入受水盆地形成的沉積體稱為辮狀河三角洲(Mepherson,1987;賴志雲等,1991)。
(7)Nemec和Steel(1988)在Holmes(1965)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沖積物物源類型和沉積物特徵將三角洲分為二類6種,即沖積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辮狀河平原三角洲、沖積扇三角洲和碎石錐三角洲)與非沖積扇三角洲(火山碎屑三角洲和熔岩三角洲),該分類擴大了三角洲所包涵的內容和范圍。
上述幾種分類方案只是眾多分類方案中的一小部分,每一種方案都具有各自的優點,適用於某種特定的沉積環境。 Galloway(蓋洛韋)提出了三元分類方案。其中有三種極端類型的三角洲:
①河流作用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②波浪作用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
③潮汐作用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
河流作用為主,平面形態呈長三角形,泥砂輸入量大,砂與泥比值低。 天然堤發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趨於固定。分支流河口沙壩很發育,它們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狀沙壩」(長軸方向、沉積走向與濱線垂直)。 浪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大於河流作用,有一條或二條主河流入海,分支流不太發育,輸入的泥砂量少,砂與泥比值高,輸入的砂泥很快就被波浪作用改造,於是在河口兩側形成一系列平行於海岸分布的海灘沙壩,只在河口處才有較多的沙質堆積,形成向海方突出的河口(鳥嘴狀)。巴西聖弗蘭西斯科河三角洲為典型實例。
潮控三角洲 低能河流和低能海洋,海岸帶比較平坦。潮汐作用強,對河口三角洲沙體作用,結果是,只能堆積成小型三角洲。潮汐雙向潮汐流和河流的沖刷作用,常將河流帶來的沉積物在河口的前方改造成線狀潮汐沙壩。沙壩平行於潮流方向分布,在河口的前方呈裂指狀放射分布。如果河流作用再弱,則不形成三角洲,形成海灣。潮汐流將砂帶到較遠處沉積,使河口形成特徵的喇叭形,並向海方向擴展為較開闊的海灣(河口灣)(如杭州灣)。潮控三角洲較少見,有珠江三角洲、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巴布亞灣三角洲、恆河三角洲。 Galloway的分類方案分出的是極端類型的三角洲,沒有說明三端元互相影響的類型。且這三種分類只涉及海相三角洲,而無湖相三角洲。中國學者從中國東部油氣勘探的實際出發,在對國內外現代和古代三角洲調研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中新生代含油氣盆地中三角洲的發育特點將三角洲分為海相三角洲和湖相三角洲。
【1】海相三角洲
海相三角洲的劃分主要參照Galloway(1976)的劃分標准,同時結合成國棟、薛春汀(1991)對黃河三角洲的研究成果,將海相三角洲劃分為河控、浪控、潮控和復合型4個亞類。 河控三角洲(見Galloway三元分類方案) 浪控三角洲(見Galloway三元分類方案) 潮控三角洲(見Galloway三元分類方案) 復合型三角洲 指河流、波浪、潮汐三者中兩種或三種作用共同控制三角洲的形態。復合型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波浪、潮汐中兩個或三個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河流/波浪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瑙河三角洲;波浪/潮汐/河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尼日河、湄公河、科珀河三角洲。
【2】湖相三角洲
受水盆地為湖泊時形成的三角洲,分為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和吉爾伯特型三角洲。斷陷湖盆和拗陷湖盆均有長、短軸之分,扇三角洲和辮狀河三角洲一般發育於盆地的短軸方向,而吉爾伯特型三角洲一般發育在盆地的長軸方向。 扇三角洲 沖積扇直接入湖形成扇三角洲,它一般發育於斷陷盆地的陡坡,可細分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緣和前扇三角洲亞相。扇三角洲平原與沖積扇中的沉積特徵相似,扇三角洲前緣類似於海相河控三角洲前緣的沉積特點,但其岩性較粗,相帶范圍較窄。我國中新生代盆地中發育有許多扇三角洲,如遼河西部斷陷下第三系的雙檯子扇三角洲(李應暹,1985),松遼盆地白堊系的英台扇三角洲(李彥芳,1993)。 辮狀河三角洲 辮狀河直接入湖形成辮狀河三角洲。它是在半乾旱—半潮濕的氣候條件下,在離物源區稍遠的地形坡度較大的湖盆短軸濱岸地帶,由辮狀河攜帶沉積物入湖形成的。分流河道、河口砂壩、遠端砂壩和前三角洲泥構成它的主體。我國內蒙岱海發育有典型的辮狀河三角洲,如元子溝三角洲及步量河三角洲(王德發等,1991)。古代辮狀河三角洲更加發育,如松遼盆地中生代斷陷中的辮狀河三角洲(李彥芳,1993)。 吉爾伯特型三角洲 曲流河從大型湖泊的長軸方向入湖形成的三角洲就是吉爾伯特型三角洲,亦即經典的曲流河三角洲。由於水體較深或波浪作用較強,曲流河攜帶的大量碎屑物在河口形成朵葉狀、鳥足狀或席狀三角洲。由於這類三角洲的研究起源於吉爾伯特(Gilbert,1895,1890)對波尼維爾湖(LakeBonneville)Provo三角洲、Fork三角洲和Logan三角洲的描述,並據此提出了前積層、頂積層和底積層的概念以及三角洲的三層結構模式,因而稱這類三角洲為吉爾伯特型三角洲。由它建立的模式為廣大的三角洲學者所熟悉並一直沿用至今。典型的例子還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小硫溪盆地中的曲流河三角洲。我國松遼盆地白堊系地層中曲流三角洲也相當發育,裘亦楠(1980)對此三角洲有相當深入的分析。此類三角洲蘊藏的油氣十分豐富。
三角洲的主要類型有尖頭狀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和鳥足狀三角洲。
①尖頭狀三角洲,如中國的長江三角洲;
②扇狀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羅河三角洲;
③鳥足狀三角洲,如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扇形 形成於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並經常改道、口外海濱水深較淺的河口區,由泥沙均勻地向海堆積而成,如中國黃河、灤河三角洲。在海水淺波浪作用較強能將伸出河口的沙嘴沖刷夷平的地區,常形成弧形扇狀三角洲。中國黃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條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點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變遷頻繁,有時分幾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積,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減小,水流不暢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斷流後,又受波浪與海流作用,沙嘴逐漸被蝕後退,形成扇狀輪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經時,這段岸線才又迅速向前推進。因此,隨著河口的不斷變遷,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進的,並在海濱分布許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線路略具齒狀。 舌形 形成於入海河流含沙量較高、汊道眾多的河口區,其河口沙壩經波浪改造連接而成,如蘇聯勒拿河三角洲。 弓形 發育於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區,由河口附近沙體堆積為向海凸的弓形,如非洲尼日河三角洲。 鳥足形 形成於入海河流含沙量較高、河流作用占優勢的河口區。所堆積構成的沙嘴,平面形態似鳥足而得名,以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為典型。
在波浪作用較弱的河口區,河流分叉為幾股同時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積量均超過波浪的侵蝕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積延伸,形成長條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鳥足狀。由於這種叉道比較穩定,兩側常發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著約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夠繼續向海伸長。天然堤一旦被洪水沖積,就會產生新的叉流。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個典型的鳥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見有鳥足形三角洲。如我國的鄱陽湖、滇池等湖泊沿岸發育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鳥足形三角洲。 尖嘴形 發育於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波浪作用較強的河口區,由主流河口堆積成突出於海中形成,如埃及尼羅河三角洲。 河口灣形 發育於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強烈的喇叭狀河口區,由河口灣被河流泥沙充填而成,如南亞恆河三角洲。
⑸ 歷史:什麼是金三角銀三角
金三角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總面積為19.4萬平方公里。
這個地區因在地圖上呈三角形而且盛產鴉片而得名,這里從18世紀法國人在這里推廣鴉片種植開始到20世紀60年代,這個地區已成為以盛產鴉片聞名世界的四大毒品產地之一,這里成了罌粟種植、提煉、販運和走私的黃金地帶。
長期以來,這里一直活動著多股反政府武裝和其他毒品武裝,故又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
銀三角是指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亞馬遜地區。這一地帶總面積在20萬平方公里以上,由於盛產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而聞名。
銀三角的產出基本就是美國專供,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古柯和可卡因產區,僅僅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三國可卡因的產量超過全球總量的98%,全球古柯葉的種植面積為22萬公頃。
(5)巴西的三角形是什麼擴展閱讀
金三角處於泰國、緬甸和寮國之間的三不管地帶,也可以叫「管不了」地帶。金三角地區叢林密布、道路崎嶇,雜居著泰、緬、老各國的少數民族,由於與外部文明世界聯系不多,這里生產方式落後,民風剽悍。
雖然金三角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由於地處偏僻,政府鞭長莫及,故而當地的百姓有著長期種植罌粟的傳統。盡管歷朝歷代政府都對鴉片種植深惡痛絕,但始終不能根除這顆毒瘤,好在當時技術落後,所以整個二十世紀之前這里的鴉片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不成氣候。
可是歐美列強注意到這里之後一切都變了,因為西方世界對毒品需求的與日俱增,毒品的種植量也水漲船高。英、法、美等國先後到這一地區傳授種植和提純的技術,並定向對鴉片進行收購,因此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形成了第一個毒品生產的高潮。
此後鴉片的產量越來越多,到六十年代的時候從幾十噸飆升到兩百噸,到1988年的時候竟然升至一千噸以上,且三年之後就達到了不可思議的三千噸,足以滿足全世界兩年的毒品需求。不僅產量驚人,金三角地區海洛因的純度之高,在全世界也是「有口皆碑」。
⑹ 請問"金三角,銀三角,金新月"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啊
1、金三角: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
2、銀三角: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亞馬遜地區。
3、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帶。
金三角的范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寮國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總面積為19.4萬平方公里。「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金三角的地貌特徵:
此處交通閉塞、山巒疊嶂,總面積約15~20萬平方公里。高低起伏的山脈形成了立體性的氣候,山腳的人酷熱難當時山頂的人可能要圍在火塘邊才可以抵禦寒冷,相對來說高海拔地區的自然條件比較差,人們的生活要更困難。
氣候環境:
該地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氣候溫濕。亞熱帶的長時間的日照使這里有足夠的陽光促使各類植物的生長,東南亞的季風帶的變化使這里形成了干濕兩季,夏季西南季風從海上帶來大量濕熱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時形成濕季,東季北方乾冷季風帶影響時形成了旱季,這種周期性的變化調節著當地生物的節律。
生態河流:
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又一個重要地理原因,它從中國西北的青海徑直向南流去,穿過了中國、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及柬埔寨六個國家,全長4009公里的河道將東南亞的崇山峻嶺攔腰切斷,加上山脈之間眾多的深谷和湍急的支流,造成了無數的峽谷和絕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由於以上特殊的地理原因,金三角地區在經濟和文化方面與發達地區的聯系較少,相關國家中央在很長時間內難以對金三角地期進行深入或有效的控制。
⑺ 巴西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1、巴西議會大廈
巴西議會大廈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市的核心三權廣場上,建於1958~1960年,設計人是巴西建築師尼邁耶。
整幢大廈水平、垂直的體形對比強烈,而用一仰一覆兩個半球體調和、豐富建築輪廓,構圖新穎醒目。在巴西燦爛的陽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樂章,自由自在地歌唱著,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⑻ 有一張紙幣,上面是BABCO CENTRAL DO BRASIL,1000元的,上面還有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好像是額外印上去
「BANCOCENTRALDOBRASIL」是葡萄牙語「巴西中央銀行」的意思,你的這張紙幣是巴西紙幣。你的是巴西舊版貨幣:1000舊克魯扎多CRUZADO改作1新克魯扎多CRUZADONOVO。那個三角形是改值戳,原來巴西流通的貨幣單位是舊克魯扎多,但是後來這個貨幣單位作廢了,取而代之是新的貨幣單位新克魯扎多。但是巴西國庫里還有很多新的舊克魯扎多,為了節約紙張和彌補新鈔印刷時間的缺失,巴西就直接在舊克魯扎多紙幣上按新舊貨幣兌換比率(1000:1)來加蓋改值戳,於是這些舊版貨幣就改頭換面成為了新版貨幣新克魯扎多。
這是原1000舊克魯扎多紙幣
⑼ 巴西地圖是什麼形狀
巴西的輪廓形狀像個錘子或者三角形。
巴西聯邦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1]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2]總人口2.02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州下設市。
⑽ 巴西面值1000元的紙幣上正面一個正三角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是巴西舊版貨幣:1000舊克魯扎多CRUZADO改作1新克魯扎多CRUZADONOVO。那個三角形是改值戳,原來巴西流通的貨幣單位是舊克魯扎多,但是後來這個貨幣單位作廢了,取而代之是新的貨幣單位新克魯扎多。但是巴西國庫里還有很多新的舊克魯扎多,為了節約紙張和彌補新鈔印刷時間的缺失,巴西就直接在舊克魯扎多紙幣上按新舊貨幣兌換比率(1000:1)來加蓋改值戳,於是這些舊版貨幣就改頭換面成為了新版貨幣新克魯扎多。
這是原1000舊克魯扎多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