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簡介
狂歡節是巴西最大的節日,但最負盛名的當屬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該市狂歡節以其參加桑巴舞大賽演員人數之多,服裝之華麗,持續時間之長,場面之壯觀堪稱世界之最。
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開幕當天,里約熱內盧市市長在市長官邸,親手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被稱作「莫莫王」的「狂歡節國王」,象徵著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正式開始。自此,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整個里約熱內盧城都要由「狂歡節國王」「統治」,全體市民將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
「莫莫王」並不會真正坐到市長辦公室里發號施令。在全城沸騰、全民狂歡的節日期間,「莫莫王」只要好好帶領大家盡情跳舞、盡情享樂就算是出色完成了市長使命。
「莫莫王」一般在狂歡節開幕前兩個月由市民選出,同時產生的還有一名「狂歡節王後」和兩名「狂歡節公主」。他們將作為里約熱內盧桑巴舞隊的領袖參加狂歡節的綵排和正式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擁有無限榮譽。
交鑰匙儀式之前,「莫莫王」還與化裝成巴西皇室成員的演員在街上進行馬車巡遊。這個別出心裁的儀式既是為了紀念巴西第一位君主——佩德羅一世抵達巴西200周年,也是為了增加狂歡節的喜慶氣氛。同時,為了讓更多市民和遊客分享狂歡節開幕的喜悅。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於狂歡節活動。1983年,曾設計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桑巴舞大賽是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項重大活動。賽場佔地8.5萬平方米,兩側是看台,中間是桑巴舞隊伍行進的通道。每年狂歡節期間,要在這個賽場舉行5場桑巴舞活動,其中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活動最為精彩。在這兩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個桑巴舞學校要在這里一決雌雄,評出當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還要再進行一場表演。
每個桑巴舞學校上場參賽的人數為3800至4000人,分成32個方隊,方隊之間還設有8輛彩車。參賽內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節,全隊服飾都要根據表演情節設計。每年各校編排的故事情節內容極其豐富,有表現印第安人歷史的,有表現巴西足球的,有表現人們現實生活的。
久負盛名的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吸引著大批外國遊客,每年約有40萬遊客選中這個季節前來這個美麗的城市旅遊。
狂歡節不僅給巴西人帶來了歡樂,並吸引了眾多遊客,促進了旅遊業,刺激了經濟,已成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年比一年更熱鬧。桑巴舞、狂歡節同足球一樣,已成為巴西的象徵。

㈡ 巴西的狂歡節你知道多少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它是在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舉行,時間為三天,每年都會吸引數百萬的遊客來此參觀。

巴西狂歡節主要是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辦,桑巴舞是狂歡節上的主旋律,每年都會有數十萬人一同觀看。在狂歡節上,你可以盡情放縱自己,男人們可以穿著極其暴露的女人服裝跳著熱辣的舞蹈,女人們也可以穿著男裝,釋放自己。這里,有你可以想像到的一切。而且,在周邊,都會有許多的酒店,酒吧,如果累了,想休息了,隨時都可以進去小酌一杯,放鬆心情。所以說,巴西狂歡節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去處,一定要嘗試一下
㈢ 巴西狂歡節的習俗是什麼
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 巴西狂歡節
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不分貧窮和富有,不分尊貴或卑賤,從白天跳到黑夜,快樂可以傳染,不滿得以宣洩。狂歡節期間,數不清的羅曼史在發生,點亮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權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權發泄不滿,表達抗議,一切都那麼爽,於是你笑了。環顧四周,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中,桑巴舞小姐多麼美,陽光多麼好,開心最重要。里約熱內盧每年的狂歡王、狂歡後及狂歡公主都是經過評選產生的。他們都是在各種桑巴舞表演中擔任過領舞的桑巴能手,狂歡王的體重還必須在130公斤以上。 規模盛大的桑巴舞遊行中,一輛輛車身長達10米的彩車打頭陣,車上裝著高音喇叭,車頂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聾的歡樂鼓點,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動腰肢,跳著歡快的桑巴舞。成千上萬的人簇擁在彩車前後,一邊和歌手一起歌唱,一邊隨著節奏跳著桑巴舞。 由於沿途不斷有人加入,遊行隊伍越來越長。人們極盡想像,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參加遊行的人有年過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親肩頭的兒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個個都在跳。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2攝氏度,雖然人人臉上都淌著汗水,但個個臉上都掛著笑容。 大家都奇裝異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極端。電視女演員安吉拉·比茲瑪克在身體上塗滿了巴西國旗的顏色,赤裸全身,隨著遊行隊伍盡情歡跳,警察實在看不過眼,一定要她穿上點什麼,否則就以"侮辱國旗"為由拘禁她。但是在電視采訪中,安吉拉辯駁說:"這是表達對國家的尊敬。" 里約熱內盧的海灘,隨處可見上身赤裸的女性,以致於遊客也開始脫衣服。而在遊行的桑巴舞彩車上,桑巴舞模特或赤裸上身,或只穿比基尼,在車頂忘情歡跳。 巴西狂歡節
遊行是表達政見的好機會,盡管此屆狂歡節的主題極力弘揚愛國主義,但是,還是有彩車被裝點上了土著印地安人、拿槍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運奴船,以抗議殖民歷史,還有人舉起牌子,抗議1964年至1985年巴西軍政府的專制統治。 但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詆毀宗教被普遍認為不合適,這些行為,一般會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歡節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來的人。狂歡節的頭兩天,交通流量大增,許多內地人開車前往裡約熱內盧等海濱城市旅遊觀光,聖保羅等大城市的人們又紛紛開車前往內地探親度假。巴西全國發生車禍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傷。大部分交通事故發生在白天和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多數車禍原因是司機酒後駕車和超速行駛。 在遊行隊伍氣氛處於高潮時,毒品交易比平時高出一倍。狂歡節期間,大量的風流韻事發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諱地提醒人們注意預防艾滋病。此次巴西狂歡節吸引的遊客創下了歷史紀錄,僅里約熱內盧一地,就有31萬多名遊客。國家旅遊局的官員恩伯塔估計,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億美元的生意。計程車生意出奇地好。熱心的組織者為了讓遊人盡興,特地為外地遊客開設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讓他們也能邊舞邊樂,體會桑巴風情。
㈣ 在巴西的聖靈節,這一天人們安排的活動有哪些
一、巴西聖靈節他們是會有騎馬表演的,還有就是少女的巡遊儀式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可以在這10天之內持續進行的。說到巴西,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巴西人的威嚴、勤勞和勇敢。他們總是樂於與人交往,總是談論忠誠。無論你是朋友還是陌生人,只要他們需要幫助,他們都會盡力幫助。他們也非常不知道懶惰的行為。這與巴西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密不可分。

不管在巴西什麼節日,他們的傳統文化都是豐富多彩的,只有我們親自去體驗一番才能也會有更貼切的感受。
㈤ 巴西狂歡節的各市狂歡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桑巴舞表演比賽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
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開幕當天,里約熱內盧市市長在市長官邸,親手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被稱作「莫莫王」的「狂歡節國王」,象徵著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正式開始。自此,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整個里約熱內盧城都要由「狂歡節國王」「統治」,全體市民將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
「莫莫王」並不會真正坐到市長辦公室里發號施令。在全城沸騰、全民狂歡的節日期間,「莫莫王」只要好好帶領大家盡情跳舞、盡情享樂就算是出色完成了市長使命。「莫莫王」一般在狂歡節開幕前兩個月由市民選出,同時產生的還有一名「狂歡節王後」和兩名「狂歡節公主」。他們將作為里約熱內盧桑巴舞隊的領袖參加狂歡節的綵排和正式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擁有無限榮譽。
狂歡節不僅給巴西人帶來了歡樂,並吸引了眾多遊客,促進了旅遊業,刺激了經濟,已成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年比一年更熱鬧。桑巴舞、狂歡節同足球一樣,已成為巴西的象徵。
薩爾瓦多狂歡節
在巴西的狂歡節中,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市的狂歡節獨具特色。由於巴伊亞人不願將狂歡節市場化,所以這里的狂歡節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樂方面,巴伊亞是巴西國最發達和最重要的地區。
亞馬孫叢林里的狂歡節目擊者「博伊蹦巴」
亞馬孫叢林里的狂歡節
帕林廷斯是亞馬孫河邊一個人口只有9萬的巴西小城市,每年總有那麼幾天,會有相當於當地人口數目的各國遊客為它心動不已,甚至提前1年預訂這里的旅館,因為這里具有濃烈亞馬孫風情的狂歡節——博伊蹦巴。
在當地土語中,「博伊」是「牛」的意思,博伊蹦巴就是「牛之祭」。博伊蹦巴最早是在馬瑙斯地區橡膠業繁榮的年代由西歐移民帶入巴西的,後來加入了原住民族文化因素,並結合了亞馬孫流域的諸多傳說,逐漸發展成為如今吸引著世界各國遊客紛至沓來的狂歡節。狂歡時間一般是6月最後一個周末的3天。
類似於博伊蹦巴的狂歡節在巴西許多地方都存在,但以帕林廷斯的最為著名,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它融入了許多印第安特色,另一方面也因為帕林廷斯的博伊蹦巴已經演變成了歌舞競技比賽。在3天時間里,包括遊客在內的所有參與者分成紅藍兩組,整個城鎮都被染成紅藍兩色,一草一木都被捲入興奮甚至瘋狂的漩渦中。
當地居民卡爾曼說狂歡節是當地人每年最為期盼的日子,在這3天里,大家把各種煩心事拋諸腦後,一心一意跟著節奏舞動,在競技場里跳得不過癮,還可以到大街上跳,直到累得再也跳不動為止。

㈥ 巴西的風俗習慣
1、社交禮儀
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2、服飾禮儀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

(6)巴西人怎麼過狂歡節的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厄瓜多除外)。
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㈦ 巴西人是怎樣慶祝他們的狂歡節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性派對O(∩_∩)O哈!希望可以幫到你
㈧ 巴西的狂歡節被稱為謝肉節,其中的原因有
在我們中國每年都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節日,有勞動節,植樹節,母親節,還有春節,但是在我們地球的另一端巴西也有一個節日叫狂歡節又被稱為謝肉節,謝肉節跟復活節有很大的關系,在吃齋期間人們都拒絕吃肉食製品,不會殺生,禁止娛樂等,以此來紀念復活節前三天遇難的耶穌。

謝肉節期間第一天為迎春日,家家戶戶都會自發的在家門口弄篝火載歌載舞的;第二天為娛樂日,巴西人可以走親訪友,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對象;第三天是美食日,女婿到岳父家吃饃饃的日子;第四天是醉酒日,最後一天是寬恕日,以此來希望對方能寬恕自己,以上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㈨ 巴西狂歡節是什麼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里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 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
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不分貧窮和富有,不分尊貴或卑賤,從白天跳到黑夜,快樂可以傳染,不滿得以宣洩。狂歡節期間,數不清的羅曼史在發生,點亮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權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權發泄不滿,表達抗議,一切都那麼爽,於是你笑了。環顧四周,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中,桑巴舞小姐多麼美,陽光多麼好,開心最重要。里約熱內盧每年的狂歡王、狂歡後及狂歡公主都是經過評選產生的。他們都是在各種桑巴舞表演中擔任過領舞的桑巴能手,狂歡王的體重還必須在130公斤以上。
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於狂歡節活動。1983年,曾設計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