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十大最美沙漠是
沙漠,在人們的心目中,似乎就是「單調」、「寂寞」的代名詞。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帶總是讓人聯想到死亡。然而,大漠的風景有時候也讓人嘆為觀止,也會讓久居鋼筋混凝土鑄就的都市叢林中的人們心馳神往。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迷人的10大沙漠究竟是哪些吧。 1.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白雪覆蓋的沙漠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除南北兩極之外,世界上面積第15大的沙漠,也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它覆蓋了塔里木盆地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的面積,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它的北部和南部邊界地區被當年的絲綢之路的兩條路線所穿過,古時候的人們曾嘗試繞過這片不毛之地。2008年,塔克拉瑪干沙漠曾連續11天遭遇罕見的大雪,這是其有記載以來的最大幅度的降雪和低溫天氣。沙漠地區降雪是比較罕見的,因此白雪皚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也成就了一副壯麗的雪地沙漠美景。2.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沙丘伴著鹽湖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在一個擁有世界上30%淡水資源和最大雨林的國家,我們竟然可以找到一處「沙漠」。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於巴西馬拉尼奧州境內,這里也是巴西的北部海濱地區。1981年巴西政府在這里建立了國家公園,佔地約300平方公里(155萬公頃)。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是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鹹水湖共同組成,其美麗的景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每年的7月到9月大量的降雨將會在這篇沙漠中營造出數以千計的大大小小的池塘。這些池塘小的好似水塘,大的就像湖泊。白色的沙,藍色的水,讓你不知道是身處沙漠中,還是海灘邊。去那裡游泳的話,相信沒有人會和你搶游泳池,因為漫山遍野都是游泳池。3.玻利維亞烏尤尼沙漠:世界上最大的鹽湖沙漠玻利維亞烏尤尼沙漠 烏尤尼沙漠是玻利維亞的代表性風景區,位於玻利維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東西長250公里,南北最寬處150公里,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湖。烏尤尼無愧於世界第一大鹽湖的稱號,據說,這里的鹽層很多地方都超過10米厚,總儲量約650億噸,夠全世界人吃幾千年。當地人更是近水樓台,吃鹽自然不用花錢。不過到這里玩條件相當艱苦:高度海拔3700米,一萬多平方公里的湖區內無人居住,裡面光禿禿一片,幾乎找不到辨別方向的參照物。湖水還可以像鏡子一樣反射太陽光,很多湖泊的水體由於湖底沉積的各種礦物質而呈現出奇特的顏色。4.埃及法拉夫拉沙漠:白色沙漠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 埃及法拉夫拉沙漠最奇特之處就在於它是一處白色沙漠,它位於埃及法拉夫拉以北約45公里處。沙漠呈現出像奶油一樣的白色,和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黃色沙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5.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最乾旱的沙漠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占據了智利南緯18°~28°之間的大面積領土,南北長約1100公里,絕大部分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阿塔卡馬兩省境內。在《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阿塔卡馬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難以想像一次乾旱竟延續了400年之久,但這的確曾發生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自16世紀末以來,於1971年首次下了雨。位於阿塔卡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從來不下雨。它已成為一個聞名的度假地,靠引安第斯山脈的管道水來供水。 6.納米比亞的納米比沙漠:有大象的沙漠 納米比亞的納米比沙漠 納米比沙漠位於非洲的南部,它沒有北邊的撒哈拉沙漠面積大,但是卻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已變成化石的遠古樹木屹立在納米比沙漠的死亡谷中,它們背後是紅色的沙丘。納米比亞這個國家正是因納米比沙漠而得名。納米比沙漠位於南非的西海岸線上,即眾所周知的骷髏海岸(Skeleton Coast),這條荒涼的海岸線上到處都是失事船隻。納米比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還擁有全球最高的沙丘,其中一些竟然高達300米,這些沙丘環繞在索蘇維來(Sossusvlei)周圍。另外,如果夠幸運的話,你能看到納米比沙漠中的大象,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處能夠看到大象的沙漠。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納米比沙漠地區有很多動物和植物的化石。多少年來,納米比沙漠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地質學家們,然而直到今天,人們對它依然知之甚少。7.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紅色的沙漠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 澳大利亞辛普森沙漠因其鮮艷的紅色聞名於世。這里由於鐵質物質的長期風化,使沙石裹上了一層氧化鐵的外衣,於是,一望無垠的沙漠便成了一團火,在陽光照耀下顯得壯麗異常。8.埃及黑色沙漠:沙漠中的黑色石頭埃及黑色沙漠 埃及的黑色沙漠就位於法拉夫拉白色沙漠東北100公里遠的地方,它所在的地區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山地,那裡到處都是黑色的小石頭。不過這些石頭的顏色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黑,呈棕橙色。9.南極洲:世界上最乾燥卻也是最潮濕的「沙漠」南極洲 南極洲有著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長久以來,這片大陸一直無人居住,因為那裡實在太冷了。1983年,科學家記錄下了那裡的極端低溫:華氏零下129度(約合攝氏零下89度)。南極洲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同時也是最「濕潤」的,說它濕潤並不是因為其降雨量大,而是因為它98%的面積都被冰雪覆蓋。南極洲每年的降雨量不足5厘米,因此它也可以稱得上是「沙漠」。10.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占滿非洲北部全部。東西約長4800公里,南北在1300~1900公里之間,總面積約860萬平方公里,大約有400萬人口生活在這里。撒哈拉沙漠西瀕大西洋,北臨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東為紅海,南為薩赫勒一個半沙漠乾草原的過渡區。撒哈拉沙漠覆蓋了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蘇丹、查德、尼日和馬里等國領土,緊挨摩洛哥和突尼西亞。撒哈拉沙漠非常乾燥,但是它的大部分地區每年都會定期下雨,只不過降雨量只有十幾毫米罷了。
② 世界十大沙漠地理位置
世界十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 860萬平方千米。阿拉伯沙漠:位於阿拉伯半島,面積 233萬平方千米。利比亞沙漠:位於非洲東北部,面積 169萬平方千米。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面積 155萬平方千米。
戈壁沙漠:位於中國、蒙古,面積 104萬平方千米。 巴塔哥尼亞沙漠:位於阿根廷,面積 67萬平方千米。魯卜哈利沙漠:位於阿拉伯半島,面 積65萬平方千米。卡拉哈迪沙漠:位於波札那、納米 比亞,面積52萬平方千米。
大沙沙漠:位於澳大利亞,面積41萬平方千米。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中國,面積 33。76萬平方千米
十大沙漠
撒哈拉沙漠
位於非洲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總面積約9,600,00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2%,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صحراء,是從當地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引入的,在其語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這塊沙漠大約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為界,東部直抵紅海,南部到達蘇丹和尼日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為幾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於阿爾及利亞的阿哈加爾高原,位於尼日的艾爾高原和位於查德的提貝斯提高原;東部是最為荒涼的區域,為特內雷沙漠和利比亞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點為位於提貝斯提高原中的庫西山,海拔為3415米。
阿拉伯沙漠
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大沙漠,面積達233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沙漠。阿拉伯沙漠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超過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也高於10℃,多在15~24℃之間。
利比亞沙漠
撒哈拉沙漠東北部分。從利比亞東部起,穿過埃及西南部延伸至蘇丹西北端。沙漠中有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質平原,氣候乾燥,不適宜居住。最高點為三國交界處的歐韋納特山(1934公尺,6345呎〕。埃及的蓋塔拉窪地在海平面以下133公尺(436呎)。居民不多,集中在埃及錫瓦、拜哈里耶、費拉菲拉、達赫拉、哈里傑等綠洲和利比亞庫夫拉綠洲。利比亞沙漠埃及部分稱西部沙漠,遠泛指埃及以西地區。
③ 世界上最「奇特」的沙漠,是哪裡呢有何景象
印象中,沙漠應該是遍地黃沙,一片凄涼的景色,這里唯一可能有魚蝦的地方就是綠洲了,怎麼可能遍地河蝦呢?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一個沙漠是沒有黃沙的,而且沒有一個沙漠里能夠遍地河蝦。但是,相對來說,能夠滿足黃沙較少且有較多魚蝦的沙漠還真有一個,它就是千湖沙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神奇的沙漠。
總的來說,千湖沙漠的奇觀是世界罕見的沙漠奇觀,在雨季這些確實有大量的魚蝦生存,但是,遠遠沒有達到遍地魚蝦沒有黃沙的程度。隨著雨季結束,這里的一切終將還是會回到初始的沙漠形態。
④ 巴西地理
巴西自然地理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人口1.5582億(1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全境地勢平坦,以平源和低緩高原為主。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占國土面積的1/3。東南部的巴西高原起伏和緩,海拔600—900米。西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是低濕的湖沼澤地帶。北部邊界的蓋亞那高原地勢較陡,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全國最高峰。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
地理位置 翻開色彩斑斕的世界地圖,在西經34 °45ˊ—73 °59ˊ、北緯5°16ˊ—南緯33°°45ˊ之間有一塊著金黃色版圖,它北起地處赤道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南至美麗富饒的巴拉那平原,東迎大西洋,西鄰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總面積854萬多平方公里,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8%,僅次於前蘇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五位。這就是被人們譽為「南美巨人」的巴西聯邦共和國。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國境線總長2.3萬多公里,除智利和厄瓜多外,巴西與南美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均有共同邊界。北與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及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為鄰,南與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接壤,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大西洋海岸線長達7000多公里,那延綿不斷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每年吸引著數萬遊客前往觀光游覽。
巴西雖然幅員遼闊,卻並沒有一般大國常見的大片沙漠,也沒有長年冰雪覆蓋的凍土帶,大自然賦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廣袤無垠的天然牧場以及豐富的地下寶藏。
地形地勢 巴西南北最大長度4320公里,東西最寬4328公里。地形最大特點是高原多,約佔領土面積的59%,但高度較低,超過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佔全國領土面積的0.5%。第二個特點是多良港而少島嶼、桑托斯、里約熱內盧及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繁忙的港口。北里奧格蘭德州近海的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是巴西最大的一組島嶼,亞馬孫河口的馬拉若島是巴西第一大島。從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
北部蓋亞那高原。南緣大致與赤道平行,占國土總面積的2%,是亞馬孫河與奧里諾科河兩大河系的分水嶺,平均高度超過巴西高原。與委內瑞拉交界處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巴西最高山峰。
亞馬孫沖積平原。位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東小西大呈三角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3以上,地表略有起伏,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巴西高原,亦稱中央高原,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約佔全國領土面積的一半。著名的馬爾山脈和曼蒂凱拉山脈等位於高原東部邊緣,與海岸平行。其中馬爾山脈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巴拉圭河低地。地處巴西高原西南方,位於馬托格羅索和南馬托格羅索兩州境內,亦稱潘納爾平原,是大查科平原一部分,多沼澤地。
沿海平原從巴西北部沿海城市貝倫到南部的河雷格里港一線為平坦肥沃的平原,寬度從數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經濟發達,是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熱帶氣候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參考資料:http://jobsgood.com/news/new.asp?id=897&code=125&new_id=30&new_name=%C4%CF%C3%C0%D6%DE&name=%B0%CD%CE%F7
⑤ 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
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澳大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其由大沙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組成。
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面積約155萬平方公里。這里雨水稀少,乾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里唯一的聲音。
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年,澳大利亞一個叫夫蘭納里的植物學家在騎摩托車旅行時發現,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里為沙漠花園。生長在這里的植物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
(5)巴西沙漠多少米擴展閱讀:
維多利亞大沙漠位於澳大利亞西南部,自西澳大利亞州巴利湖以東,至南澳大利亞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鄰納勒博平原。東西長1200千米,最大寬度550千米,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和鹽沼,植物稀少。
1875年冒險家翟理斯由東而西橫越此區,並命名為維多利亞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這里雨水稀少,乾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里唯一的聲音。
⑥ 擁有許多湖泊的白色沙漠,為什麼巴西白沙漠這么神奇
因為這個地方每年夏天都會下雨,沙漠中會積水形成湖泊。
⑦ 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的資料
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於巴西馬拉尼奧州境內,這里也是巴西的北部海濱地區。1981年巴西政府在這里建立了國家公園,佔地約300平方公里(155萬公頃)。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是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鹹水湖共同組成,其美麗的景色是世界上獨一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的資料
⑧ 十大沙漠的名稱、地理位置、面積、特點簡說(特勞簡說不超過十個字)
自己總結吧
撒哈拉沙漠
編輯
撒哈拉沙漠約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前,是世界第二大荒漠(僅次於南極洲),
世界十大沙漠
(4張)
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它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總面積約容得下整個美國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源自當地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原意即為「大荒漠」。
撒哈拉沙漠(SaharaDesert),
橫貫非洲大陸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總面積約9,065,00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撒哈拉大沙漠32%。是世界上陽光
最多面積最大的沙漠。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機物含量低,且常常無生物活動,盡管在某些地區有固氮
菌。窪地的土壤常含鹽。沙漠邊緣上的土壤則含有較集中的有機物質。撒哈拉地區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為主,其次是柏柏爾人等。居民
和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和綠洲,部分以游牧為主。[1]
阿拉伯沙漠
編輯
阿拉伯沙漠,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大沙漠,面積達233萬平方公里,為世
世界十大沙漠
(3張)
界第二大沙漠。
阿拉伯沙漠位於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東緣部分。位於埃及東部,尼羅河谷地、蘇伊士運河、紅海之間,又稱東部沙漠。中部有馬阿扎高原,東側有沙伊卜巴納特山、錫巴伊山、烏姆納卡特山等孤山,南部與蘇丹的努比亞沙漠相連。大部分為海拔300~1000米的礫漠以及裸露的岩丘。受東西走向的間歇河流塔爾法河、胡代因河及支流和南北走向的季節河基納河切割。[2]
利比亞沙漠
編輯
位於撒哈拉沙漠的東北部。包括埃及中、西部和利比亞東部。利比亞沙漠為自南向北傾斜的高原,南部海拔350~500米,中、北部海拔100~250米,西南部地勢最高,海拔達1800米。
沙漠中有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質平原,氣候乾燥,不適宜居住。最高點為三
國交界處的歐韋納特山。埃及的蓋塔拉(Qattara)窪地在海平面以下133公尺。居民不多,集中在埃及錫瓦(Siwa)、拜哈里耶(al-
Bahriyah)、費拉菲拉(al-Farafirah)、達赫拉(ad-Dakhilah)、哈里傑(al-Kharijah)等綠洲和利比亞庫夫拉(al-Kufrah)綠洲。利比亞沙漠埃及部分稱西部沙漠,遠泛指埃及以西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過激戰。
澳大利亞沙漠
編輯
澳大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其由大沙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組成。
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面積約155萬平方公里。這里雨水
世界十大沙漠
(6張)
稀少,乾旱
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
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里唯一的聲音。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年,澳大利亞一個叫夫蘭納里的植物學家在騎摩托車旅行時發
現,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里為沙漠花園。生長在這里的植物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
戈壁沙漠
編輯
戈壁沙漠面積為130萬平方千米,位於中國和蒙古之間,是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亞洲面積最大,世界第五大沙漠。盡管在蒙古語中,戈壁沙漠意味「沒有水的地方」,實際上,地下泉水不斷從岩石和沙丘中冒出,而此處也有很多鹽水湖。
這片沙漠的極限溫度,冬天可跌至零下20攝氏度,甚至到零下30攝氏度。而夏天最熱的時候可升至40攝氏度以上。[3]
巴塔哥尼亞沙漠
編輯
巴塔哥尼亞地區幾乎包括阿根廷本土南部的所有土地,面積約673,000平方公里(260,000平方哩),由廣闊的草原和沙漠組成,從南緯37°伸展到南緯51°。其邊界大約西抵巴塔哥尼亞安地斯山脈,北濱科羅拉多河,東臨大西洋,南瀕麥哲倫海峽;海峽南面的火地島分別隸屬於阿根廷和智利,通常也畫入巴塔哥尼亞的范圍內。
魯卜哈利沙漠
編輯
魯卜哈利沙漠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長1200千米,寬約640千米,面積達65萬平方千米。因富含氧化鐵而多呈紅色。海拔100~500米。從形態上大體可分為東西兩大沙漠。其中東部沙漠海拔100~200米,多為平行排列的大沙丘,有些沙丘高300米,長20千米,近乎一座沙山。在地下水位較高處,有局部綠洲,形成良好的牧場。西部沙漠海拔100~500米,多為礫漠,沙丘間沼澤、鹽湖廣布。整個沙漠均屬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中部夏季最熱月均溫在白晝時達70~80℃,夜晚則降至30℃,冬季最冷月氣溫也達40℃以上,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許多地區兩次降水間的間隔需要數年。
卡拉哈里沙漠
編輯
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亦譯喀拉哈里沙漠,亦稱喀拉哈里盆地。非洲南部內陸乾燥區。也稱「卡拉哈里(Kalahari)盆地」,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區。總面積約63萬平方公里。
大沙沙漠
編輯
大沙沙漠(GreatSandyDesert)澳大利亞西部沙漠北帶,大
部在西澳大利亞州。位於金伯利高原以南、皮爾巴拉地區以東,伸延至北部地方邊界以東。面積約41萬平方公里,大部為沙丘,僅中部有石漠。澳大利亞西澳大利
亞州北部荒漠。西起印度洋岸的八十哩灘,東至北部地方,北起慶伯利丘陵,南達南回歸線和吉布森(Gibson)沙漠。范圍大致與甘寧(Canning)盆
地相同。廣袤荒漠上有大片鹽沼和沙丘。有1,600公里(1,000哩)長的牲口道從西南向東北穿經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
編輯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於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牆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里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份,那裡的動物有夏眠的現象。[4]
⑨ 撒哈拉沙漠有多長多寬
中文名:撒哈拉沙漠
外文名:Sahara Desert
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北非
最高氣溫:57.7℃
最高點:庫西山(3,415米)
最低點:卡達拉低地(−133米)
長度:4800 千米
寬度:1800 千米
撒哈拉沙漠西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為界,東部直抵紅海,南部到達蘇丹和尼日河河谷交界的薩赫勒——一個半沙漠半草原的過渡區。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占滿整個非洲北部。沙漠東西約長4,800公里(3000英里),南北在1300公里至1900公里(800至1200英里)之間,總面積約9065000km2。
橫貫非洲大陸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