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第斯山脈算巴西的主要山脈么
安第斯山脈不算巴西的主要山脈。
安第斯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大體上與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脈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達島,南段伸至火地島。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 、玻利維亞 、智利 、阿根廷等國 ,全長約8900千米。一般寬約300千米,最寬處在阿里卡(Arica)至聖他克盧斯 (Santa Cruz)之間,寬約750公里。整個山脈的平均海拔3,660 米,有許多高峰終年積雪,海拔超過6000米 ,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和橫斷山體組成 ,間有高原和谷地。
Ⅱ 巴西地理
巴西自然地理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人口1.5582億(1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全境地勢平坦,以平源和低緩高原為主。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占國土面積的1/3。東南部的巴西高原起伏和緩,海拔600—900米。西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是低濕的湖沼澤地帶。北部邊界的蓋亞那高原地勢較陡,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全國最高峰。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
地理位置 翻開色彩斑斕的世界地圖,在西經34 °45ˊ—73 °59ˊ、北緯5°16ˊ—南緯33°°45ˊ之間有一塊著金黃色版圖,它北起地處赤道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南至美麗富饒的巴拉那平原,東迎大西洋,西鄰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總面積854萬多平方公里,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8%,僅次於前蘇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五位。這就是被人們譽為「南美巨人」的巴西聯邦共和國。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國境線總長2.3萬多公里,除智利和厄瓜多外,巴西與南美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均有共同邊界。北與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及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為鄰,南與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接壤,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大西洋海岸線長達7000多公里,那延綿不斷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每年吸引著數萬遊客前往觀光游覽。
巴西雖然幅員遼闊,卻並沒有一般大國常見的大片沙漠,也沒有長年冰雪覆蓋的凍土帶,大自然賦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廣袤無垠的天然牧場以及豐富的地下寶藏。
地形地勢 巴西南北最大長度4320公里,東西最寬4328公里。地形最大特點是高原多,約佔領土面積的59%,但高度較低,超過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佔全國領土面積的0.5%。第二個特點是多良港而少島嶼、桑托斯、里約熱內盧及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繁忙的港口。北里奧格蘭德州近海的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是巴西最大的一組島嶼,亞馬孫河口的馬拉若島是巴西第一大島。從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
北部蓋亞那高原。南緣大致與赤道平行,占國土總面積的2%,是亞馬孫河與奧里諾科河兩大河系的分水嶺,平均高度超過巴西高原。與委內瑞拉交界處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巴西最高山峰。
亞馬孫沖積平原。位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東小西大呈三角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3以上,地表略有起伏,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巴西高原,亦稱中央高原,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約佔全國領土面積的一半。著名的馬爾山脈和曼蒂凱拉山脈等位於高原東部邊緣,與海岸平行。其中馬爾山脈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巴拉圭河低地。地處巴西高原西南方,位於馬托格羅索和南馬托格羅索兩州境內,亦稱潘納爾平原,是大查科平原一部分,多沼澤地。
沿海平原從巴西北部沿海城市貝倫到南部的河雷格里港一線為平坦肥沃的平原,寬度從數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經濟發達,是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熱帶氣候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參考資料:http://jobsgood.com/news/new.asp?id=897&code=125&new_id=30&new_name=%C4%CF%C3%C0%D6%DE&name=%B0%CD%CE%F7
Ⅲ 巴西境內有山脈嗎如果有,叫什麼名字
巴西境內的較著名山脈有馬爾山脈、阿曼拜山脈。
阿曼拜山脈:南美洲巴西高原西南緣的山脈。在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和巴拉圭東部。系馬拉卡茹山脈向南延伸部分,構成巴西高原西坡,南段構成巴拉圭與巴西的邊界。長約320公里。平均海拔300-400米,最高峰海拔767米。西坡陡峭,地形多呈單面山,為巴拉圭河與巴拉那河的分水嶺。
馬爾山脈:意譯「海岸山脈」。巴西高原東緣向大西洋海岸急劇傾斜的山脈。北自巴伊亞州南部,向南延伸至南里奧格蘭德州,長約1,5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不少山峰超過2,000米,最高峰為中段奧爾岡斯山脈的佩德拉-杜西諾峰,高達2,263米。多由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並有古老的火成岩露頭。山脈在許多地方逼近海岸。有鐵路通內地。中段氣候溫和,植物繁茂,設有國家公園。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巴西西部的山脈
安第斯山,屬於科迪勒拉山脈。
科迪勒拉山脈由北美的落基山和南美的安第斯山組成,縱觀美洲大地
Ⅳ 巴西的地形,,地勢特點及主要地形區的分布。
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
地形分布:南部是巴西高原,北部是亞馬遜平原,高原佔三分之二,平原佔三分之一。
地勢特點:中部低,兩邊高。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南部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巴西南端緯度較高,多丘陵、平原,多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大部分人口居住於此,是農業基地。大西洋沿岸有數條山脈,最高海拔2,900米。北部蓋亞那高原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為全境最高點。
(5)巴西西部靠什麼山擴展閱讀:
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地形地貌: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Ⅵ 美國西部以什麼山脈為主
美國的地形以平原為主。 美國的地形明顯地分為西部高大山地、東部低緩高地和中部廣闊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縱向分布。 1、西部以高大的山地、高原為主。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高度大、寬度廣,包括了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約佔了美國本土面積的1/3。 2、東部為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寬度和高度均不大。 3、中部為寬廣的平原,從五大湖一直延伸到墨西哥灣,約佔美國本土面積的一半。
麻煩採納,謝謝!
Ⅶ 亞馬孫平原發源於西部的什麼山脈
起源西部的安第斯山脈。
亞馬孫平原(英語:Amazon Basin)位於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領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內22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該國領土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
Ⅷ 巴西西部的山脈叫什麼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且本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並不在巴西境內,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等國
Ⅸ 澳大利亞的東部是什麼山脈中部是什麼盆地西部是什麼
澳大利亞在地理上有兩個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陸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面積77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約相當於五分之四個中國。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海岸線長達37000公里。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多石地帶、浩瀚的沙漠和蔥郁的平頂山巒,東部有連綿的高原,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艾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里,但經常長期呈乾涸狀態。 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實際上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然而,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二位,各種礦產為澳大利亞帶來大量的財富。 澳大利亞的平均年降雨量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變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勻。最乾旱的地區是艾爾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濕潤的地方是東北熱帶地區和塔斯曼尼亞州西南地帶。澳大利亞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帶。澳大利亞人各地的氣候很不相同。大陸北部地區是濕潤的熱帶氣候,東部中央地區和西部沿海有溫暖而不太炎熱的氣候,而大陸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亞州則較涼爽。整體而言,澳大利亞各地都有溫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東北部內陸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氣溫曾高達攝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氣溫最低紀錄為攝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亞氣候比歐洲或美洲溫和,尤其是北部,氣候與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相近。在昆士蘭州、北領地及西澳大利亞州,一月份(仲夏)的溫度白天平均為攝氏二十九度,夜間為攝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攝氏二十二度及攝氏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