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什麼戲劇是以巴西為題材的

什麼戲劇是以巴西為題材的

發布時間:2022-08-23 17:50:38

❶ 巴西有什麼文化特色

雖然葡萄牙將宗教和語言帶到巴西,但這並不代表巴西文化的全部。那裡的土著印第安人、大量的非洲裔居民以及來自歐洲、中東和亞洲的移民都對巴西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巴西音樂特徵是種類多樣,充分體現了來自三個大洲的音樂元素,而且還有不斷創新或在舊有的音樂形式變化出來。桑巴舞在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是西班牙波[被屏蔽廣告] 利樂舞配上非洲的節奏與韻律的混合物。

最著名的森巴舞藝術家要數米蘭達(Carmen Miranda)了,她熱情如火的氣質和水果頭飾的造型可說是無人不知。50年代紅極一時的巴薩諾瓦舞(bossa nova)比較柔和一些,經典歌曲如《The Girl from Ipanema》的風格都受到北美爵士樂的影響。受不同音樂元素影響的熱帶主義運動(Tropicalismo)在60年傳入巴西使森巴舞開始朝著電子音樂方向發展。在加勒比節奏音樂的影響下形成的蘭巴達舞(lambada)則在8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巴西是一個天主教國家,教堂的裝修都很富麗堂皇,但國內的宗教生活中同時也包容了印第安原始宗教、非洲宗教、非洲和天主教混合生的辛克萊教(syncretism),還有融合東方的神秘主義的卡德教(Kardecism),在巴西的白人里非常盛行。在巴西的城市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教堂,還有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築。

巴西人的語言是葡萄牙語,但已夾雜了不少印度和非洲語言的辭匯。目前很多的巴西人也對中國文化開始感興趣,並學習中國語言。

❷ 能不能具體介紹下被壓迫者戲劇創造者博亞爾

來源:《當代拉美文學研究》(社科文獻出版社 2012年3月出版)

作者簡介:朱景冬,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奧古斯托?博亞爾(1931-2009),巴西著名劇作家、戲劇導演和戲劇理論家,生於里約熱內盧,父母是葡萄牙農民,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而移居巴西。博阿爾10歲時即帶領兄弟和表兄弟們進行小型戲劇表演,使星期日的家庭聚會變得無比快樂。為了攻讀化學工程,他於22歲前往美國,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後改學戲劇藝術,在那裡開始寫劇本,由一家青年協會搬上舞台,其中《大街另一邊的住宅》已經體現出他的戲劇藝術的典型特徵。1955年,博亞爾回到巴西,擔任聖保羅阿雷納劇團的藝術指導,並和同仁創建阿雷納戲劇學校。1960年創作劇本《南美洲的革命》。主人公西爾瓦是一個村民,遭受著統治階級的種種剝削。作者塑造了一個勤勞朴實卻很不幸的勞動者形象,以此向統治者提出了嚴正抗議。戲劇評論家認為,此劇標明巴西戲劇擺脫了當時統治巴西戲劇藝術的現實主義技巧,加入了布萊希特戲劇、雜志戲劇和雜技的因素。在隨後的十年間,博亞爾又出版劇本《疾馳的一擊》、《若澤,從出生到墳墓》、《新陽光下的審判》。1965年和同仁創作阿雷納的故事系列劇,通過若干歷史人物講述巴西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斗爭。1968年創作反映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戰斗的劇本《危險的長途跋涉》,翌年又創作《博利瓦爾,海上的農夫》。

博亞爾是一位思想激進的進步戲劇家,他主張人與人平等,人民應有自由,他反對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與剝削,為此他創造了著名的被壓迫者戲劇,成為被壓迫者的代言人,因而1964年至1985年間成為巴西政府獨裁統治當局眼中的危險人物,1971年初受到監禁和拷打。獲釋後,他流亡阿根廷,在那裡創作了講述鐵窗生活和刑訊制度的劇本《托克馬達》。此外他還上演和改編著名劇作家們的劇本、舉辦講座、調查拉美大陸被壓迫者戲劇的狀況。1978年他返回祖國,為了從理論和實踐上探討被壓迫者戲劇而成立了里約熱內盧被壓迫者戲劇中心。1990年由於上演《我們是三千一百萬,現在呢?》,里約熱內盧被壓迫者中心站住了腳,從此他和他的劇團開始和爭取自由、平等和人權的組織一道工作。

所謂被壓迫者戲劇,是平民戲劇的一種形式,是為自由而斗爭的人們的戲劇,是由平民參與、也為平民服務的戲劇。它鼓勵參與者從事民主的和合作性的互動活動。它是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一座橋梁。這種戲劇的目的是讓人們了解參與者的真實生活狀況、分析這種狀況產生的原因,根據社會正義的法則以行動改變這種狀況。其表演形式不是傳統的獨白,而是對話,是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交流。這種對話建立在人與人之間健康的能動的基礎上,每個人都有慾望和能力參與對話。顯然,這種戲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一種深受廣大平民百姓喜聞樂見的戲劇形式。

在戲劇理論和實踐上,博亞爾深受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的影響:通過戲劇使觀眾進行積極的思維,使他們相信世界是可改變的,激發觀眾變革現實的興趣和慾望,訓練觀眾積極的處世態度,讓觀眾用新的眼光觀察和理解司空見慣的事物,使戲劇發揮其教育功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在戲劇表演上,博亞爾通過戲劇提出了人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形式,讓觀眾走上舞台,和演員站在一起,一起對壓迫者表示抗議,這樣就大大激發了觀眾的熱情,產生共鳴。

為什麼做戲劇?什麼是戲劇?奧古斯托?博亞爾有其獨特的理念。他曾在一次國際戲劇節上發表談話說:「我們看世界的時候,除了表面現象,我們還看到一切社會的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種族、等級和階級,看到了不合理的、殘忍的世界。我們有責任創造另一個世界,因為我們知道,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而當我們進入劇場、舞台和生活的時候,用雙手建立這個世界的責任就落在了我們身上。」他認為,「一切人類社會中的日常生活都富有戲劇性,不僅婚禮、葬儀,日常的禮儀也是這樣。不僅奢華的排場,而且早晨的咖啡、『早晨好』、膽怯的戀愛、強烈的感情沖突、一次重要集會或一次外交會議,都是戲劇」,「戲劇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讓我們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戲劇性:演員就是觀眾,舞台就是池座,池座就是舞台。我們都是藝術家:做戲劇,學習觀賞引人注意的東西。但是我們常常對那些東西熟視無睹。對我們來說熟悉的東西變成了無形的東西。與此相反,做戲劇能夠照亮我們日常生活的舞台。」他還說:「盡管我們沒有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以戲劇的形式構成的:空間的使用、肢體語言、詞語的選擇和聲音的變化、思想和激情的對立,我們在舞台上所做的一切,我們總在我們的生活中做:我們就是戲劇!」,「我們大家都是演員,公民不僅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而且也是改變社會的人。」

按照他的解釋,我們之所以做戲劇,因為存在著不公平的、殘忍的世界,存在著階級、等級和壓迫者與被壓迫者,必須創造另一種世界取而代之,讓人們能夠過一種人與人平等的生活。而人類生活本身就富有戲劇性,到處都有戲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戲劇,每個人都是演員,都在做戲。總之,生活就是戲劇,戲劇就是生活的再現。

除了劇本和戲劇活動,博阿爾還撰寫了多種戲劇論著,比如《人民戲劇的級別》(1972)、《拉丁美洲人民戲劇的技巧》(1975)、《合法的戲劇》(1996)、《作為軍事藝術的戲劇》(2003)和《被壓迫者的戲劇》等。

❸ 去他的巴西的介紹

《去他的巴西》是一部包羅萬象的巴西生活辭典,從戰爭、宗教、詩歌、電影、繪畫、語言研究,到廚藝、雨季、黑社會、未婚媽媽、路有凍死骨、煙民的地位……兼且記載跨文化語境中每每遭際的奇人逸事,以及種種具有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戲劇化情境,作者以其深入異域日常生活的熱情、敏銳的觀察力和活色生香的筆觸,為我們揭開了巴西的神秘面紗。

❹ 當代巴西戲劇狀況如何

實在受不了上面的回答,還是我來吧

當代巴西戲劇
朱景冬2013-06-21
來源:《當代拉美文學研究》(社科文獻出版社 2012年3月出版)

作者簡介:朱景冬,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巴西戲劇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十六世紀就產生了充滿宗教色彩的戲劇表現形式「對話」、「短劇」等。何塞?德?阿切塔(1534-1597)的宗教短劇《廣泛佈道》便是當時最傑出的劇本之一。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巴西戲劇先後經歷了社會戲劇、浪漫主義戲劇、風俗主義戲劇、現實主義戲劇等重要發展階段,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家和優秀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何塞?達?塞爾瓦(《東道主》)、博特略?德?奧利維拉(《為朋友的朋友》和《愛情、騙局與妒忌》)、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安東尼奧?何塞》和《奧爾夏托》)、馬查多?德?阿西斯(《植物課》)、弗朗薩?胡尼奧爾(《女博士們》)、胡安?多?里約(《美麗的貴婦巴加斯》)、克勞迪奧?德?索薩(《陰影中的花朵》)、豪拉西?卡馬戈(《上帝報答你》)等等。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巴西戲劇雖然受到過歐洲浪漫主義戲劇和風俗主義喜劇的影響,但是它始終植根於巴西和拉丁美洲大地,取材於本國本洲的社會現實,在歷代作家們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風格和鄉土特色的民族戲劇。

進入20世紀四十年代後,隨著拉丁美洲政治形勢的變化、經濟的發展和文學事業的繁榮,巴西戲劇有了更大的發展,而1941年波蘭作家辛賽斯基的到來為巴西戲劇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他深受德國表現主義文學的熏陶,是一位有才能的舞台藝術家——有名的戲劇導演和演員,他為巴西帶來了蘇聯和德國的戲劇表演技巧,他還特別支持由巴西一群有造詣的舞台藝人組成的喜劇演員劇團。這個劇團建於1938年,其突出貢獻是結束了巴西戲劇的分散時代,重視導演的作用,強調舞台演出的輔助因素(布景、燈光、服裝和音響),使巴西戲劇的革新臻於完善,它的出現標志著巴西現代戲劇的開始。

喜劇演員劇團的活動強有力地推動了巴西戲劇的發展和新劇團的誕生,其中有阿爾弗雷多?梅斯基塔領導的實驗劇團、德西奧德?阿爾梅達?普拉多領導的大學生劇團、佩南布科領導的鍾愛者劇團和里約熱內盧的黑人實驗劇團,以及由義大利企業家弗朗科?桑帕里主持成立的著名巴西喜劇團。

從這時起,巴西戲劇雖然受到歐洲和美國戲劇的影響,但還是涌現出一批具有巴西民族特點的優秀劇作家和戲劇作品。其中最燦爛的明星是納爾遜?羅德里格斯(1912-1980)。由於他的著名劇本《新娘的服裝》(1943)的成功上演而成為當時巴西戲劇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由於《新娘的服裝》一劇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對當代西方流行的愛情題材的重視,運用表現主義技巧革新了戲劇形式,特別是把人的下意識活動引入了巴西戲劇,從而引起了一次戲劇藝術的深刻革命。這一新型劇作出現之後,客觀主義的戲劇情節和平淡無味的台詞便漸漸消失了。

《新娘的服裝》的劇情並不復雜:一個女人被汽車撞傷,送往醫院,昏迷不醒,外科醫生為她治療,報紙報道了這個消息。但是女人傷勢過重,終於死去。情節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具體內容卻包含著一系列故事,例如女人死前,為了婚姻問題同她的姐姐發生了一場激烈的口角;然後她上了街,一種強大的不可阻擋的力量(以汽車的形式出現)使她喪命。

對羅德里格斯的戲劇,有贊揚者(稱他是巴西現代戲劇之父),也有批評者。但是他的戲劇才能是不可否認的。他的戲劇有一個特點,就是常常使觀眾感到不快:他們不喜歡激烈沖突場面和不愉快的舞台表演氣氛。關於這一點,羅德里格斯自己解釋說:

「快樂不屬於戲劇,樂觀亦然。一出戲的力量和純潔性,可以根據它在觀眾中引起的失望的程度來判斷。戲劇,要麼是失望,要麼就不是戲劇。」「我的戲劇充滿了自殺,血親連姻,私通和癲狂。但是要知道,正常的人,由於他的明顯的熱誠,是做不出任何戲來的……此外,在我們這樣一個不幸的病態世界上,做一個不幸的人,做一個病人,幾乎也是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上笑,無異於用靈堂的燭焰點一支煙。」納爾遜?羅德里格斯是一位多產的劇作家,他的劇作還有《一個無辜的女人》(1939)、《家庭相冊》(1945)、《黑天使》(1946)、《華沙六號》(1950)、《女死者》(1954)、《溺死者的女主人》(1955)、《七隻小貓》(1958)、《金口》(1959)、《蛇》(1978)等。

雷蒙多?馬加良內斯(1907-)是一位新聞工作者、批評家和科學院士;他的劇作極為豐富,題材多種多樣,有歷史劇、短喜劇、話劇、時事諷刺劇、風俗主義劇,等等。其中最為流行的是歷史劇《一個猶太人》(1939)、《卡洛塔?華金納》(1939)、《風流皇帝》(1946),喜劇《說謊的女人》(1937)、《烏拉圭的婚事》(1939)、《愧儡》(1939)、《萊羅--萊羅--家的冒險》(1944)。但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要推《那個女人是我的》(1950)和《麵包里的歌》(1953)。

佩德羅?布洛奇(1914-2004)以他的重要劇本《歐律狄刻的雙手》(1951)多年間成為千千萬萬觀眾注意的中心。此劇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在世界四十餘國上映。布洛奇是當年首位在美國百老匯上演自己作品的巴西劇作家,1952年他的作品《良心》在紐約公演。他一生創作了二十餘部戲劇。他的劇作多為獨角戲,大多表現現代人的心理問題。他的晚期作品則更多關注巴西社會的貧富分化。他一生著書百餘種,包括戲劇、醫學專著和童話。他最著名的劇作當屬《歐律狄刻的雙手》,這個劇的人物獨白雖然只像一出有趣的音樂劇,但是劇本的情節卻特別吸引觀眾:一個人試圖藉助一位迷人的女子逃脫家庭生活的貧困和痛苦。但是當他悔悟後歸來的時候,卻沒有受到人們親熱而高興的歡迎。布洛奇的其他名劇還有《天使的襯衣》(1951)、《前襟上的一根釘》(1951)、《一隻貓死在中國》(1952)等。

吉列爾梅?菲格雷多(1915-),是有名的新聞工作者和小說家,他以劇本《戈迪瓦女士》登上劇壇。這個劇於1948年上演,翌年獲得由巴西戲劇批評家協會頒發的最佳劇本金質獎章和巴西文學科學院頒發的「阿圖爾?阿塞維多」獎。1949年,他的劇本《大罷工》在波爾托?阿萊格雷搬上舞台。1951年,他的劇本《堂胡安的悲喜劇》在聖保羅上演;1953年,他的著名悲喜劇《狐狸與葡萄》問世,並由國家劇團在里約市立劇院上演。此劇很快被譯成幾種外國文字,先後在維也納、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馬德里上演。

何塞?達?西爾維拉?桑帕約(1914-),原為職業醫生,在創作了劇本《家庭足球賽》(1931)和《裁縫雷希納爾多》(1934)後,1948年轉任導演和劇團老闆。一年後,他帶領自己的劇團在博爾索劇院演戲。從1951年起做巡迴演出。他寫了不少有一定獨創性的劇本,如《一個巨人進入舞台》、《做妻子的難處》、《生活藝術化》;諷刺劇《好心人之間的和解》(1949)、《沖突》(1950)和《沒有山茶花的紳士》(1953)等。

阿維利奧?佩雷拉?德?阿爾梅達(1906-)是一位善於描繪聖保羅現代社會生活的劇作家。他的劇作語言明朗,劇情簡單,內容通俗。例如反映鄉村貴族家世沒落的《古老的貨倉》(1951),描述1932年的革命進程的《聖馬塔?法布里爾》(1955),表現社會秩序敗落的《政教協定的道德》(1956),諷刺競選運動的《集會》等等。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

恩里克?蓬赫蒂(1899-),是二十年代中期躋身巴西劇壇的作家,當時他創辦了有名的雜志《一千零二夜》。他的劇作主要有諷刺劇《蒂維里奧》(1932),喜劇《模特兒》(1951),音樂劇《沒有心靈》、《沒有眼淚的悲劇》等。

豪爾赫?安德拉德(1922-)由於劇本《延期付債》(1957)的演出成功而獲得大劇作家的盛名。安德拉德原為聖保羅戲劇藝術學校的演員,畢業後從事戲劇活動。他出生在農村,在鄉間度過童年,對農民和鄉村的生活十分熟悉。他的劇本《望遠鏡》就反映了聖保羅一個富有的農村家庭的衰敗。《延期付債》是一個富有地方色彩的劇目。劇情以1929年到1932年的咖啡危機為背景,反映了一個繁榮時代的結束。他的另一個劇本《心靈的採石場》具有史詩般的故事:在一個荒涼而死寂的世界上,一個女人充當向導,劇中人的經歷不同平常,展示了一幅異乎尋常的景象。《得救的道路》以發生在米納斯?熱拉伊斯的一樁真實故事為基礎,生動描寫了移民區的生活情景。一群一無所有的餓殍,因為對當局提了抗議而遭到壓制,不得不面對警察的手槍沉默下來。他的作品還有《樓梯》、《銀刀盒》、《火災》和《男爵的骨頭》等。

埃爾納尼?福納里(1899-)是里約格蘭德的記者,1938年創作了劇本《沒什麼!》後,又先後發表了《美麗的小姐》(1939)、《再生的時候》(1947)、《沒有方向》(1951)和《五月初》等。巴西戲劇批評家海梅?巴羅斯稱贊福納里說:「福納里先生以他的重要劇本《沒什麼!》獲得了巨大成功。他又以《美麗的小姐》為我國的戲劇提供了一個光輝的典範:如何紮根於我國的歷史、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感覺來創造巴西的戲劇。」

埃米洛?博爾瓦?費利奧是一位戲劇批評家兼導演,他以表現希臘題材的劇本《馬戲團里的電光》(1944)開始戲劇創作。此後他寫了許多劇本:《沒有土地的胡安》(1947)、《神父的母騾》(1949)、《金色的船》(1949)、《三個嚴厲的紳士》(1950)、《青蛙與星星》(1952)、《一扇朝天開的門》(1952)、《克里克里太太做導演》(1956)等。《神父的母騾》,又名《無頭的母騾》,是一出悲劇,描寫星期四的夜間,神父的姘婦突然變成了一隻強有力的動物,到處奔跑起來,人們看到後十分驚訝。劇本把巴西北方的神話故事同天主教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具有奇特的宗教神話色彩的戲目。這部劇作包括三個民間流傳的故事。這些故事是通過種植園的工人在夜晚的聚會上的回憶展現的。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對話准確清晰,伴隨著歌唱、音樂、舞蹈和敘述故事者的話語。劇情十分生動。

埃德加德?達?羅查?米蘭達,生於里約熱內盧,曾在美國學習戲劇藝術。他的第一個劇本《到土地富饒的地方去》,故事發生在米納斯?熱拉伊斯,正是人們狂熱地尋找黃金的時代。寫得剛勁有力,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面貌,具有地方色彩。1954年,他以另一個劇本《西北風》獲得聖保羅創建四百周年紀念委員會頒發的獎金。此劇也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劇本的背景是格蘭德山區的原野,地處聖保羅的內地。由於長期乾旱無雨,一個鄉鎮變成了一片荒野。一群混血兒、黑人和銅色皮膚的土人,由於可怕的貧困而聚集在一起,他們共同信仰一種原始宗教,但是嚴酷的環境使他們陷入了走投無路的絕望境地。

伊薩克?貢丁?費利奧生於雷西菲,他以劇本《大旱天氣》聞名劇壇。這是一出悲劇,描寫巴西東北部發生的乾旱為人民帶來的災難。一群貧困交加的農民成了乾旱和飢渴的犧牲品,掙扎在死亡線上。在強大的大自然的壓迫下,人們顯得軟弱無力,有的精神失常,有的死死抓住基督教最主要的信條當作逆來順受的支柱。一幕幕悲慘情景使讀者的心情難以平靜。貢丁的其他劇作還有《良心的沖突》、《明天繼續生活》、《一顆流星》、《聰明的先生》等。

安東尼奧?卡拉多(1917-)多年從事新聞工作,為《晨報》撰稿。1941年到1947年僑居倫敦,後赴巴黎,為法國電台工作了九個月。回巴西後發表了一部長篇小說《薩爾維亞諾上任》,為劇院寫了兩個劇本《阿西達德謀殺案》(1954)和《法蘭克爾》。關於第一個劇本,劇評家們做過這樣的評論:「從情節安排和人物特徵上看,《阿西達德謀殺案》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對人類現實的認識和經驗,無論從個人的意義上還是從社會的意義上講都是如此。」「從對話的力量、場面的戲劇結構和人物的真實性上看,這個劇目算得上是我國戲劇中最出色、最嚴肅、最重要的劇作之一。」「由於這個具有不尋常價值的劇本,安東尼奧?卡拉多加強了人們對我國的戲劇和文學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

阿里亞諾?蘇亞蘇納(1927-),出身帕拉伊瓦一個信奉新教的家庭,1950年畢業於雷西菲大學法律系。其後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創建了「佩南布科大學生劇團」。1951年開始信仰天主教。此後在雷西菲大學從事教育工作,並為《佩南布科日報》撰寫戲劇評論。1957年他的《慈悲的女人》一劇上演後,他一躍而成為同代劇作家中的佼佼者,備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慈悲的女人》交織著民間故事和天主教色彩。劇中運用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點和通俗內容的歌謠,並且貫穿著強烈的宗教思想,這是該劇的兩個最主要的特徵。此外,蘇亞蘇納還有兩個劇本《可疑的婚姻》和《聖靈與母豬》。

拉克爾?德?克羅斯(1910-),是巴西當代有名劇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燈籠》。劇評家阿爾梅達?普拉多談到克羅斯時說:「在巴西戲劇中,沒有哪個作家像拉克爾?德?克羅斯那樣善於描述人物的對話,也沒有哪個作家像他這那樣能夠同時讓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用文學語言和自發的語言講話,而且口齒清晰而自然。」

在眾多的當代巴西劇作家中,希安弗朗塞斯科?瓜涅里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年輕作家。他的劇本《希母巴》曾在聖保羅上演,並曾在國際戲劇節上演出,後又在羅馬搬上舞台。大城市的社會氣氛和艱難的生活條件成為這出劇表現的雄辯的社會內容。他的另一個劇本《種子》寫的是城市題材,反映了無產者的生活和他們的政治斗爭。批評家薩巴托?馬加爾迪談到這位劇作家時說:「在年輕劇作家中,希安弗朗塞斯科?瓜涅里是唯一獲得成功的一個,他的年齡還不到三十歲。」

瑪麗亞?克拉拉?馬查多是巴西當代著名的兒童劇作家。她創作的兒童劇《小幽靈普魯弗》、《小紅馬》、《搶劫蔥頭的人》、《善良的小巫婆》等,藝術性很高,在巴西廣為流傳。馬查多作為一位天才的兒童劇作家,為當代巴西戲劇的表演技巧做出了貢獻。她把籠罩著幻想、夢境和啟示的故事搬上了戲劇舞台。

為了推動戲劇事業的發展,巴西政府對戲劇活動給予了有力的支持。1937年成立了一個官方戲劇組織,名為「國家戲劇局」,附屬於文化與教育部。著名作家埃德蒙德?穆尼斯曾擔任該局局長。他給戲劇活動以巨大的推動。他創辦了各種類型的劇場,上演了不少巴西劇作家們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商業劇團和職業劇團所不敢上演的。在他的領導下,民族音樂學院和國家喜劇團的演出活動也十分活躍。聖保羅市政府每年為在本州從事戲劇活動的劇團撥出資金一千五百萬比索,以促進戲劇的發展和傳播。「國家戲劇局」為戲劇做出的預算每年達五千萬比索。

關於巴西當代戲劇的傾向,一般認為有兩種:一是西班牙著名詩人和劇作家加西亞?洛爾卡的影響,其代表是佩德羅?布洛奇、恩里克?蓬赫蒂等劇作家。他們的戲劇語言美麗,富於詩意,戲劇形象豐富、奇特。另一種傾向是德國著名戲劇家布萊希特的表現主義和奧尼爾、田納西?威廉斯的影響,其代表是納爾遜?羅德里格斯、西爾維拉?桑帕西奧等。

除了這兩種傾向外,還應當指出,描寫社會風俗、資產者的生活和無產者的悲劇的題材也在劇作家們的作品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這類劇作家自然而然地傾向於這類題材,許多劇作家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創作了取材於巴西現實生活的、吸引人的、有表現力的劇本。

可以說,世界上的一切戲劇、戲劇傾向和戲劇家都對巴西戲劇產生過影響:古典戲劇、新古典戲劇、「藝術喜劇」、表現主義、象徵主義、「通俗戲劇」、易卡生的戲劇、薩特、米勒、田納西?威廉斯、蘇聯的戲劇、皮蘭德委、布萊希特、薩繆爾?貝克特、奧亞爾、薩根、烏戈?貝蒂、滑稽劇、具體劇等等。巴西戲劇的因素是復雜的,但是它的嘗試是勇敢的、大膽的。而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巴西戲劇正處在新的發展、新的繁榮階段,它的強大生命力與日俱增,在巴西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愈來愈明顯。因為它緊緊地同巴西的社會生活和文化事業聯結在一起,成為巴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鼓舞著廣大民眾為爭取美好的未來而從事著辛勤的勞動和斗爭。

❺ 巴西聖母院是誰寫的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的長篇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小說以15世紀路易十一時代的巴黎為背景。小說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真實歷史,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普賽女郎愛斯美拉達和面容醜陋的殘疾人卡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羅洛和貴族軍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巴黎聖母院》採用以古代的歷史題材反映現實生活的浪漫主義手法。作者還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聖母院中人與獸的浮雕和帝王的神龕,當作目睹人間滄桑的見證人,增添了小說的浪漫主義氣氛。

❻ 巴西的文化特色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熔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移民。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現。不管在藝術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樂均引起世人注目。

巴西的文化具有濃郁的拉美特色,極具風情,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桑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周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彩的嘉年華會,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

由於舉國上下對足球的喜愛和及其男女國家隊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成績,巴西有「足球王國」之美譽。巴西足球隊傳統隊服為帶綠色條紋的黃色上衣,藍色短褲,白底綠條紋的球襪。新隊服為帶黃色條紋的深藍色上衣,白色短褲,深藍色底黃條紋的球襪。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歐式西餐。因為畜牧業發達,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類所佔的比重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產黑豆佔有一席之地。

拉美大國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

(6)什麼戲劇是以巴西為題材的擴展閱讀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簡稱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金磚國家之一、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有「足球王國」的美譽。

巴西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有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總人口2.01億。

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

❼ 巴西的文化有哪些

1、巴西的文化具有濃郁的拉美特色,極具風情,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桑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周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彩的嘉年華會,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
2、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3、服飾禮儀。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
4、巴西的足球運動,淵源於英國。一八六三年,英國成立了足球協會。後來,巴西有個青年到英國學習,回國時帶回來兩個足球和一本守則,創建了威雷斯品牌足球。不久,足球運動便在巴西傳開了。一九三三年,巴西開始成立專業足球隊。
一九三八年,巴西足球隊在世界盃足球賽中,獲得第三名,從而嶄露頭角。世界盃足球賽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止,直到一九五零年,才恢復了比賽,並推舉巴西為東道國。巴西為主辦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特地在里約熱內盧建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足球場即馬拉卡納體育場。
(7)什麼戲劇是以巴西為題材的擴展閱讀:
巴西聯邦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2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州下設市。

❽ 近代巴西文學是什麼

巴西的民族詩歌起始於17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詩人是馬托斯·格拉(1633~1696)。

18世紀中葉以後,貢戈拉派詩歌僅在統治階級的客廳中流行,成為宮廷文學。同時,以內地礦區米納斯吉拉斯州為中心,涌現了一批有才華的作家和詩人,使巴西文學在一個時期內重新出現了繁榮。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若澤·巴西利奧·達·加馬(1741~1795),他的長詩《烏拉圭》(1769)記述了1756年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同烏拉圭的印第安人的一場戰爭。地方色彩最濃的是弗雷·若澤·德·聖塔·里塔·杜朗(1722~1784)的史詩《卡拉穆魯》(1781),以描寫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而著稱。此外,還有托馬斯·安東尼奧·貢薩加(1744~1810)的《迪爾塞烏的瑪麗莉婭》(1792)。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以采礦為題材,描寫米納斯吉拉斯州人民的生活。

1822年巴西獨立,文學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即民族文學時期。在歐洲文學的影響下,浪漫主義作品開始出現。巴西的浪漫主義文學明顯地從印第安民間文學、特別是民間詩歌中汲取了營養,具有自己的特色。多明戈斯·若澤·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1811~1882)開始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他於1832年發表的第一部《詩集》還是典型的古典主義的作品,而4年以後,在《詩意的嘆息和思念》中,就表現出浪漫主義的風格。近代巴西文學產生了三代浪漫主義作家:

第一代在詩歌方面有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和獲「民族詩人」稱號的安東尼奧·貢薩爾維斯·迪亞斯(1823~1864);在散文方面有若阿金·曼努埃爾·德·馬塞多(1820~1882)和若澤·馬蒂尼亞諾·德·阿倫卡爾(1829~1877);在戲劇方面,主要以路易斯·卡洛斯·馬丁斯·佩納(1815~1848)為代表。

第二代作家受拜倫的影響,但是作品題材狹窄,情調低沉,受到「憂世」和「世紀病」的侵蝕,多以悲劇為結局。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詩人曼努埃爾·安東尼奧·阿爾瓦雷斯·德·阿塞維多(1831~1852)、卡濟米羅·德·阿布雷烏(1839~1860)等。

第三代作家已開始向現實主義過渡,他們極力沖破主觀主義和感傷主義的束縛,投身到現實生活中去,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代表人物是「山鷹派」詩人安東尼奧·弗雷德里科·德·卡斯特羅·阿爾維斯(1847~1871),他的詩作猛烈抨擊封建帝制和奴隸制度的罪惡,博得「奴隸歌手」的稱號。小說家阿爾弗雷多·德·埃斯克拉格諾爾·陶奈(1843~1899),以「陶奈子爵」的筆名著稱於世。他以描寫馬托格羅索戰役的《拉古納的撤退》(1871)而馳名。他的作品題材不像一般地區性作家那樣狹窄,而以鮮明的巴西特色為世人所稱道。巴西最有成就的浪漫主義小說家是若澤·德·阿倫卡爾,他的主要作品是真實反映印第安人生活的小說《瓜拉尼人》(1857)。此外,若阿金·達·西爾瓦·貝爾納多·吉馬朗埃斯(1825~1884)也是比較重要的作家。

巴西現實主義小說的興起,要比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為早。曼努埃爾·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1831~1861)的《一個民兵軍官的回憶錄》(1852)是巴西現實主義小說的雛形。但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小說是阿盧伊西奧·坦克雷多·貢薩爾維斯·阿塞維多(1857~1913)的《姆拉托》(1881)。小說對巴西社會作了大膽的評論。著名小說家若阿金·馬里亞·馬查多·德·阿西斯(1839~1908)擅長於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作品反映了巴西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前後的社會變化。主要有《布拉茲·庫巴斯的死後回憶》(1881)和《金卡斯·博爾巴》(1891)等。

勞爾·達·阿維拉·蓬佩亞(1863~1895)則是另一類型的現實主義作家,他以自傳體小說《書院》(1888)聞名。此外還有埃庫拉諾·馬科斯·因格萊斯·德·索薩(1853~1918)、多明戈斯·奧林皮奧·布拉加·卡瓦爾坎蒂(1850~1906)、恩里克·馬克西米利亞諾·科埃略·內托(1864~1934)等。

這個時期高蹈派詩歌流行,重要的有被譽為「星星詩人」的奧拉沃·布拉斯·馬丁斯·多斯·吉馬朗埃斯·比拉克(1865~1918),「鴿子詩人」賴蒙多·達·莫塔·阿塞維多·科雷亞(1860~1911)和安東尼奧·馬里亞諾·阿爾貝托·德·奧利維拉(1859~1937)等。

1893年黑人作家、詩人若昂·達·克魯斯·伊·索薩(1861~1898)發表了《盾》和《彌撒書》,為巴西文學開辟了新路。他嘗盡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之苦,但又無力改變現實,只能到幻想中去尋求解脫,成為象徵主義的代表,被稱為「黑天鵝」。宗教詩人阿方索·恩里克斯·德·科斯塔·吉馬朗埃斯(1870~1921),是《馬里亞納的市政法官》(1905)和《乞丐》(1920)的作者。他的作品逃避現實,大多描寫死亡和自然景色,帶有宗教色彩。歐克利德斯·羅德里格斯·皮門塔·達·庫尼亞(1866~1909)的《腹地》(1902),是巴西文學中著名的作品,由於揭露了卡努杜斯戰役的真相,被稱為「復仇的書」。若澤·佩雷拉·達·格拉薩·阿拉尼亞(1868~1931)是巴西現代主義文學的倡導者,於1902年發表《伽南》,被稱為「問題小說」,或稱「思想小說」。書中通過兩個剛到巴西的德國人之口,討論了巴西的民族和國家的形成問題。

此外,還有埃米利亞諾·戴維·佩爾內塔(1866~1921)、馬里奧·維洛祖·帕拉尼奧斯·佩德內拉斯(1868~1915)、奧古斯托·卡瓦略·羅德里格斯·多斯·安若斯(1884~1914)、若澤·本托·蒙特羅·洛巴托(1882~1948)等作家,也有相當的影響。

❾ 劉添祺的劇目《巴西》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思考,孤獨和病痛哪個更讓人絕望

劇目《巴西》是一部非常有意思作品,它不僅僅是一部荒誕喜劇風格戲劇,裡面更是有著對於人生的思考,對於愛和現實的反諷和評價,還有人們最關注的就是對於人生來說,孤獨和病痛這兩者哪個更讓人絕望?

關於人生孤獨和病痛哪個最可怕,也許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是只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來就很簡單,看你自己的內心為它賦予什麼樣的意義,也許孤獨不可怕,也許病痛也不可怕。

閱讀全文

與什麼戲劇是以巴西為題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4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2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1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6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8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