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西人口分布怎麼樣
大部分巴西人居住在東北、東南和南部各州及大西洋沿岸地區。通用葡萄牙語,吸收了不少印第安語和非洲語詞彙,形成為巴西葡萄牙語。多信奉天主教,教會、教堂和修道院甚多,對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極大。
由於歷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種族構成十分復雜。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巴西人口中47.3%左右的為白種人,43.1%左右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餘則為印第安人和其他黃種民族。
巴西人移民影響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
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起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西人
② 巴西聖保羅有多少人口
是聖保羅,人口2000多萬 巴西 城市 聖保羅 (Sao Paulo) ① 巴西東南部一州。東南瀕大西洋,西、北界巴拉那河及其支聖保羅的幾個商業區分布在全市不同區域,聖保羅市中心的Oscar Freire大街名店林立,世界頂級服飾的店鋪在這里都可以看到。聖保羅市東區則有拉美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Shopping Aricanva。聖保羅市西也有多個高檔購物區,聖保羅最昂貴的兩個購物場所Iguatemi和Potio Higienopolis就位於此。 聖保羅市南區是購物中心的聚集地,除了有多家高檔店鋪的Ibirapuera購物中心,還有Shopping SP Market Place、Shopping Interlagos、Shopping Jardim Sul、Shopping Plaza Sul和Shopping Metro Santa Cruz等多個購物中心。聖保羅市北的Center Norte則是聖保羅歷史最久的購物中心。 每周日,聖保羅的共和國廣場都有手工藝品市場,出售T恤、郵票和各種紀念品,市場間還有各種食品攤販,非常熱鬧。 流格蘭德河。面積24.82萬平方公里。人口3,307萬(1990),城市人口佔80%。首府聖保羅。沿海為狹長低地,氣候炎熱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大崖壁以北的內地為高原和谷地,氣候溫和,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流富水力資源。十九世紀末,因咖啡種植而興起。1899年設州。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州。工業生產佔全國工業總值的50%左右,部門齊全,以鋼鐵、汽車、飛機、電子、化學、機器設備為主,並有紡織、食品、造紙、水泥、煉油等工業。咖啡、棉花、甘蔗、柑橘、檸檬產量均居全國之冠。畜牧業發達。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四通八達。 ② 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業中心,聖保羅州首府,世界4座最大的都市之一。位於國境東南部馬爾山脈大崖壁邊緣海拔800多米的高原上,東南距外港桑多斯(Santos,南美第一大港)63公里,城區面積1624平方公里,包括郊區在內的大聖保羅則達2300多平方公里,大聖保羅人口超過1300萬。該城雖然處在南回歸線附近,但因地勢比較高,夏季多雨涼爽,冬季乾燥偏冷,無嚴寒,是一座氣候宜人、林木蒼翠、風光秀麗的城市。 聖保羅最早是印第安人的村落。1554年1月25日,葡萄牙殖民者來到這里,發現其地理位置理想,便大興土木興建城鎮,因這一天恰好是天主教紀念聖徒聖保羅的日子,便將這座城鎮命名為聖保羅。1711年聖保羅設立市。1822年,巴西在這里宣布獨立。到1880年,聖保羅仍只是一座面積2平方公里、人口4萬的小鎮,但到19世紀末期,因附近地區大面積種植咖啡和外國移民大量涌來,城鎮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到1940年城市人口已超過130萬。據有關報道稱,聖保羅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聖保羅給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華的景象。從飛機上俯視這座南美洲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寬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全市6.4萬條街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市區許多建築物高達三四十層,如聖保羅州銀行高32層,在160米的樓頂建有一座電視塔;義大利大廈高41層,頂端建有餐廳和瞭望台,憑欄遠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聖保羅市商業十分繁榮,商業區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聖本託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東尼奧·普拉多廣場和共和國廣場一帶。三月二十五街簡稱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稱。另外,在共和國廣場中心的花園里,設有工藝品集市,有出售寶石、古董、木雕、皮貨、郵票、硬幣、名畫的攤位,每逢星期日,聖保羅市民和外來遊客紛紛涌到這里,使集市變得水泄不通。市中心地區有一個佔地2.7萬平方米的大市場,商品繁多,種類齊全,而且價格較低廉,一天到晚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另外,1600多家大小飯店、餐館分布全市各個角落,但主要集中於市中心、富裕階層聚居的東南區和消費水平較高的西區。巴西素有「咖啡王國」的稱號,咖啡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8,而聖保羅附近地區是巴西的重要咖啡產地,市區大街小巷各類咖啡館比比皆是,一天到晚顧客盈門。 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城市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同聖保羅州的經濟密切相關。公元19世紀以前,聖保羅州盛產棉花、稻米和咖啡,所以作為州首府的聖保羅市的工業以棉紡、糧食加工、咖啡加工的傳統工業為主。後來,逐漸發展了冶金、機械、汽車、電力、食品、水泥、化學、橡膠、煙草、造紙等工業,而這些工業部門能夠大力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附近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工業原料的大部分可從聖保羅州及附近地區獲得。近二三十年來,聖保羅又建有巴西電子工業中心、汽車工業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煉油廠。聖保羅現有3萬多家工廠企業,產業工人200多萬,集中了巴西全國工業的一半。 聖保羅也是一座文化城市,市內有聖保羅大學、天主教大學、醫科大學及其他各類高等學府和專科學院,擁有藏書逾百萬冊的聖保羅圖書館。郊區有建於1901年的巴吞吞毒蛇研究所,飼養和陳列著2000多種、數量達數萬條的各類毒蛇,每年生產解毒血清2.85億支和預防傷寒、破傷風、百日咳、白喉等傳染病的疫苗2500萬支,是世界公認的毒蛇研究中心,每年吸引30多萬外國遊客前來參觀。聖保羅市區博物館眾多,其中著名的有聖保羅美術博物館、巴西美術博物館、傢具博物館、航空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印第安民間藝術和手工藝品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建築別具一格,藏品豐富,對遊客具有極大吸引力。聖保羅市區還有許多著名建築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美洲最大的教堂之一——天主教大教堂。這座教堂始建於本世紀30年代,落成於聖保羅建城400周年的1954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氣勢宏偉,多姿多彩,地下室里保存著許多聖徒的遺骨。
③ 聖保羅有多少人
1、巴西聖保羅 (Sao Paulo) 城市 人口3,307萬
巴西東南部一州。東南瀕大西洋,西、北界巴拉那河及其支流格蘭德河。面積24.82萬平方公里。人口3,307萬(1990),城市人口佔80%。首府聖保羅。沿海為狹長低地,氣候炎熱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大崖壁以北的內地為高原和谷地,氣候溫和,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流富水力資源。十九世紀末,因咖啡種植而興起。1899年設州。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州。工業生產佔全國工業總值的50%左右,部門齊全,以鋼鐵、汽車、飛機、電子、化學、機器設備為主,並有紡織、食品、造紙、水泥、煉油等工業。咖啡、棉花、甘蔗、柑橘、檸檬產量均居全國之冠。畜牧業發達。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四通八達。
2、美國城市 人口26.6萬
(St.paul)美國明尼蘇達州港市,明尼蘇達州首府。人口26.6萬(1984)。位於密西西比河東岸,對岸是本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兩個城市合組成雙聯市。大市區人口211.4萬(1980)。密西西比河溯航終點港,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活牲畜和農產品集散地。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為主,其次有汽車、電子儀器、鋼鐵、煉油、化學等工業。市內外多冰川湖和冰磧丘,風景甚佳。有明尼蘇達大學等高等院校多所。
④ 聖保羅的氣候
聖保羅的氣候溫和宜人。年平均氣溫23℃,最熱月(2月)平均氣溫26℃,最冷月(7月)均溫20℃。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大多集中於12月~翌年5月。降水強度大,常導致洪水泛濫,故市內建有龐大的排水系統和山地綠化網。
⑤ 巴西人口和國土面積是多少
巴西人口是2.1億,國土面積是851萬平方公里。
巴西的地形地貌:
最北方,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國土是蓋亞那高原,與蓋亞那三國、委內瑞拉分享南美洲這個富饒的高原。這個高原屬於丘陵型高原,海拔大約500-1000米,地形上與我國雲貴高原相似,但是,自然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北方和中部,三分之一國土是亞馬孫平原,這是由亞馬孫河和他的數十條支流沖積形成的大型平原。這里擁有了相當豐富的水資源、生物資源,是世界上物產最豐富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巴西南部,60%的土地,是巴西高原。巴西高原面積達到了5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青藏高原的二倍,但是自然條件不僅遠好於中國的青藏高原,比我們的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雲貴高原,更是富饒的多!
人們的生活條件:
四季如春,氣候非常宜人。巴西農業資源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自耕農自給自足,只能生產木薯和黑豆養活自己,非常貧困!甚至,巴西還有無地農民1000多萬(幾乎一半農民),這些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多半處於赤貧狀態。
⑥ 巴西的地形地勢,人口,氣候。
巴西的主要狀況如下: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和面積均居世界第五位,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居民多由白種人、混血種人、黑種人構成。因此,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位置:大部分位於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於熱帶;東臨大西洋。
巴西是世界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巴西是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咖啡(被稱為咖啡王國)、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6.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佔到總人口的3/4,面臨非常嚴重的城市化問題。
巴西主要城市:聖保羅——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利亞—巴西的新首都(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
⑦ 巴西人口
巴西人口為2.1億人口。
人口2.01億。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64.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2%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人口256.3萬。
巴西大部分人口稀少,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4.94人,居世界第170位。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擁有1190多萬居民,周邊人口達2110萬。首都巴西利亞擁有280萬人口。
巴西簡況
位於南美洲東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國土的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
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兩季,年平均氣溫18-28℃。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巴西總人口超過2億、外交部——巴西
⑧ 巴西國家介紹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國土的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
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1985年1月,反對黨在總統間接選舉中獲勝,結束軍人執政。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選舉方式舉行大選。2002年10月,以勞工黨為首的左翼政黨聯盟候選人盧拉贏得大選,成為巴歷史上首位直選左翼總統。2006年10月,盧拉贏得連任。
2010年10月,迪爾瑪·羅塞芙作為勞工黨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2014年10月贏得連任。2016年5月12日,羅塞芙總統因彈劾案暫時離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並組建臨時政府。
2016年8月31日,羅塞芙總統遭國會彈劾,特梅爾正式接任總統。2018年10月,巴西舉行總統大選,社會自由黨候選人博索納羅當選新任總統,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就職。
(8)巴西人口多少億人巴西聖保羅氣候擴展閱讀
巴西的對外關系:
巴西奉行國家獨立、民族自決、主權平等、不幹涉內政、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的外交政策,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主張加強聯合國作用,積極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全力爭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巴西同19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南美國家聯盟、南方共同市場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七十七國集團等多邊機製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
巴西認為東亞和東南亞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重視發展同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和東盟國家的政治和經貿。
⑨ 有關巴西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的資料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MG 1900萬,里約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巴西貨幣——雷亞爾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4305億美元。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2009年4月5日匯率1美元兌2.2095雷亞爾。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鈾礦、鋁礬土、錳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鎳礦和黃金礦。煤礦儲量230億噸,但品位低。石油儲量約36億桶,另有相當於15億桶石油的油頁岩,天然氣儲量133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52.2%。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糧食基本自給,但需進口一小部分小麥。畜牧業發達。
主要旅遊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伊瓜蘇瀑布、伊泰普水電站、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咖啡是巴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種植園50萬個,種植面積約220萬公頃,從業人口達600多萬,年產咖啡200萬噸左右,年出口創匯近20億美元。近年來,由於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巴西咖啡生產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愛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費量達5.8公斤。近二十年來,隨著其它飲料的出現,巴西人均咖啡消費量仍超過3公斤。在巴西,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各式各樣的咖啡屋隨處可見。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喝到濃郁芳香的熱咖啡。
⑩ 巴西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億
巴西人口2021總人數是2.133億。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7日,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巴西人口預期數量達2.133億,較2020年的人口預期數量上漲0.74%。巴西人口數量位居全球第5,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與印度尼西亞。
巴西人口分布:
位於巴西東南部的工業和經濟重鎮聖保羅州仍是巴西人口數量最多的地區,達4664.9萬人,米納斯吉拉斯州(2141.1萬)和里約熱內盧州(1746.3萬)的人口數量位列其後。
人口數量最多的4個城市分別為聖保羅市(1240萬)、里約熱內盧市(680萬)、首都巴西利亞(310萬)和薩爾瓦多市(290萬)。
位於巴西北部的羅賴馬州人口數量為65.27萬人,為全國最少;在巴西全國5570個城市中,過半人口集中在5.8%的城市中,3770個城市的居民數量不足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