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美面積最大的巴西,當地的經濟有多麼的發達
國家通常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領土、民族和政府是國家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截止2017年全球總共有198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國際政治舞台鮮明的一份子,值得我們品味研究。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墨西哥灣的鑰匙」古巴,加勒比海的肥沃之地,盛產雪茄和蔗糖,今天我們來介紹第7個國家,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
2. 巴西的經濟
樓主您好!以下是巴西的經濟:
總量
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2009年4月5日匯率1美元兌2.2095雷亞爾。2009年GDP為15740.39億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達到8220美元。
巴西經濟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與出口導向型的經濟。 其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美洲第2大經濟體。
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話,其國內生產總值則達到1.8萬億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和美洲第2大經濟體。
工業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鋼鐵巴西是南美鋼鐵大國,為世界第六大產鋼國,鋼材出口達1200萬噸,佔全國鋼材總量的54%。也是拉美第一、世界第九大汽車生產國。
農牧業
巴西的農牧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的主要生產國。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世界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2011年巴西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相比2010年增加了20%,全國用於耕種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土地面積達到3030萬公頃。巴西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連續四年呈現兩位數的同比增幅,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該國的轉基因作物面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依託農業優勢,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運輸業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
投資指南
巴西投資環境的有利條件包括:
(1)巴西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居拉美第一,且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能源豐富,年發電能力為7500萬千瓦,其中水力發電佔84%,風力發電潛力巨大,石油儲量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42.5億桶。2007年以來,在巴西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型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
(3)銀行資本平均回報率高達20%;
(4)巴西對所有在巴境內的外國獨資或合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外資在巴西境內投資無需事先經政府批准,只要通過巴西有權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將外匯匯進巴西,即可在巴西投資建廠或並購巴西企業。對外資企業的利潤支配及匯出限制較少;
(5)政治風險比較低,巴西經濟基礎穩固,經濟政策成熟,且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6)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巴西將在2011-2014年期間實施第二期加速經濟增長計劃,預計投資總額高達1.59萬億雷亞爾(1雷亞爾≈0.50美元),資金需求量大;
(7)巴西人口眾多,並具有不同層次的消費水平和習慣,內需較大;
(8)巴西各州有權制定有利於地方發展和引進外資的鼓勵政策,給外資企業一定的減免地方稅收政策;
(9)民眾能夠接受不同習俗的外國人,並能友好相處,排外性小。
希望對您有幫助!
3. 巴西經濟怎麼樣
今年以來,巴西經濟形勢看好,二季度經濟增長達5.4%,為
近些年來少見。巴西計劃部下屬的應用經濟研究所9月份預測,今年巴西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5%,高於該機構此前預測的4.3%。
1999年金融危機後,巴西貨幣雷亞爾匯率實行自由浮動,巴西的出口貿易獲得了顯著增長,並於2001年實現貿易順差。近幾年來,巴西徹底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平穩,出口增長迅速,通貨膨脹得到控制。2006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約1萬億美元,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十大經濟體。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認為,近幾年的經濟數字顯示巴西經濟發展健康穩定,正向另外三個「金磚」國家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靠近。
宏觀經濟數字喜人,股市也隨之升溫。從年初開始,聖保羅博維斯帕股指連創新高。今年6月1日,隨著該指數大漲2.2%,聖保羅股市成為拉丁美洲首個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股票交易市場。巴西經濟機構的統計數字顯示,在工黨領導人盧拉任巴西總統的4年多時間里,按美元計,聖保羅股市市值增加了1074.4%。巴西股市有如此強勁的表現,得益於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巴西股指63家成分股中,很多都是生產原材料的公司,例如礦業巨擘淡水河谷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就猛增了85%。
已經步入快車道的巴西經濟具有很強的可持續性發展潛力。巴西地大物博,是礦產資源和農業大國,鐵礦石等礦產資源儲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根據淡水河谷公司的財報,即便是按照現在的產量挖下去,巴西的鐵礦石還可以挖200年。巴西的大豆等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乙醇等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和出口,改變了巴西依賴進口能源的局面。巴西是拉美大國,有1.8億人口,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具潛力的消費品市場之一。
今年1月底,獲得連任的盧拉總統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加速發展計劃》,計劃到2010年前投資2570億美元發展包括道路、港口、機場、房屋、能源和衛生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盧拉表示,此計劃的目的是給巴西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使經濟增長率從2000年以來的平均2.6%,提高到2010年的5%。
4. 巴西作為金磚國家,為何經濟狀況還是如此蕭條
這主要是因為惡性通脹和失業率一直在增加,再加上消費的速度也一直在降低。所以導致巴西經濟狀況十分的蕭條。這是沒有辦法預料到的。
巴西這個國家可以從第三季度的GDP數據看到,它的差距真的是超乎了我們預期的想像。從之前的衰退可以改為蕭條來定義。這個國家在當時真的是很被看好的一個金磚國家。而如今消費活力一度下降。所以經濟一度陷入蕭條。這也是在有著內在原因之後也有著一些外在的原因。
再加上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當時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在加速。人民幣也在面臨著貶值,所以說對巴西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這些都不是好消息。
所以造成巴西經濟衰退,這也是一個必然的現象。
5. 巴西的經濟如何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居世界第五,面積居世界第五。巴西是金磚國家之一,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七。
巴西經濟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與出口導向型的經濟。 其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美洲第2大經濟體。 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話,其國內生產總值則達到1.8萬億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和美洲第2大經濟體。
巴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建成了非常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領域涉及各個方面,因為巴西的鐵礦量非常豐富,所以鋼鐵部門是很重要的工業部門,並且鐵礦石質地非常優良,因此產量和出口量都非常巨大,居世界前列。還有化工、造船、石油、汽車、冶金等等非常健全的工業部門。這么多完善健全的工業部門,也使得巴西的經濟非常穩定。巴西還擁有非常多,儲量非常大,質地非常好的礦種,人均水資源也居世界第一,如此種種有利條件,都有利於工業經濟的發展。
當然,巴西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因此,巴西的農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巴西的農業部門是巴西國民經濟中非常基礎的部門,巴西的農產品對巴西經濟增長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巴西的咖啡,可可,柑橘,蔗糖等熱帶經濟作物出口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每年賺取大量的經濟外匯。並且糧食可以基本自給,養活世界第五多的人口,這也免去了進口糧食的煩惱。並且勞動力非常充足,成為經濟增長堅實的保障。而且巴西的畜牧業非常發達,農業在巴西國民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且巴西擁有非常穩定的內政和外部環境,對發展經濟非常有利。巴西的旅遊資源相對較豐富,每年也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相對薄弱的服務業,也使得巴西的潛力非常巨大,經濟前景非常被看好。
現在巴西經濟現狀非常好,穩定,並且健康可持續。
6. 巴西的經濟現狀如何
巴西在2014年舉辦了世界盃,可能人們在電視里看到了巴西感覺很富饒,認為巴西是一個發達國家。但是則不然,目前的巴西不能算是發達國家,甚至都不能算成一個大國。雖然說巴西的領土面積非常的大,擁有85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且人口還超過了2億。
他們發展農業種植園等,對於工業的發展不是很注重。這也就導致一直靠著出口種植的水果或者是煙草,來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這樣來提升綜合國力是非常的慢的。
7. 小度小度巴西的經濟是怎樣的
早在10年之前2011年的時候,巴西的人均GDP就超過了13000美元,大家想想10年前我國GDP是個什麼狀態,大概連人家巴西的1/3都沒有,而巴西全國的GDP超過了2.6萬億美元,排當時的世界第七,跟英國大概就差個幾百億不到1000億美元,當時巴西人是信心倍增,躊躇滿志的。那個時候我們就有金磚四國金磚五國這個說法了,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度被稱之為金磚五國。但實際上在當時金磚五國之中,我們雖然經濟總量最強,但是人均GDP大概只能排個第3名第4名巴西當時人均GDP應當算是金磚五國之首。所以巴西政府信心百倍的提出一個口號,未來他們要沖到全球前5強,而且在2014年和2016年,巴西相繼舉辦了世界盃和奧運會,全球的目光都被巴西所吸引。然而10年過去了,從2011年到2021年,巴西成為全球前5強了嗎?沒有。不單沒有,巴西經濟是斷崖式下跌。
我們剛才講2011年的時候,巴西人均GDP1.3萬美元,2021年的時候,巴西人均GDP還不到6000美元,跌了一半多,當然有人說巴西經濟實際下跌沒有那麼快,這是因為他的貨幣對美元巨幅貶值,連帶著他這個人均GDP以美元計算,實在是下跌的有點太慘,但是為什麼你的貨幣對美元下跌,人民幣對美元上升。
8. 坐擁全球第五大陸地國土面積的巴西,為何經濟會衰落
坐擁全球第五大陸地國土面積的巴西,因為對自身的情況認識不清,政策制定十分混亂,與國情不相符合,最後肯定會走向衰落。
另外則是,不論經過多久的發展,巴西的環境還是不好,不論是治安環境還是衛生環境都十分差,特別是在里約奧運會時期,更暴露了巴西的短板,壞境衛生十分差,病毒橫行,甚至舉行水上比賽的場地的水都如細菌培養皿一般,巴西的治安也不好,持槍搶劫更是常見,這樣的衛生環境和治安環境,怎麼能發展得好經濟?
巴西經濟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我國的發展也有一定警示意義
9. 巴西沿海地區地區經濟怎麼樣,氣候條件怎麼樣造成了人口稀少
東南沿海是巴西的經濟發達地區,人口集中於此。里約熱內盧,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兩個城市,且也位於東南方。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是不適合人類的居住的,因此人口稀少。解釋的還通俗吧?
10. 巴西經濟狀況
巴西綜合實力居拉美地區首位,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跡」。20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
(一)2005年經濟形勢
2005年,受石油漲價、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政府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投資不足以及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巴西經濟雖繼續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長率為2.3%,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也低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內通貨膨脹基本得到控制,財政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巴西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外匯儲備的增加為提前償還外債創造了條件。
受乾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響,2005年巴西農牧業產值僅增長0.8%,而上年增長率達5.3%。南部農業主要產區減產5.51%,全國主要作物總產量為1.13億噸,比上年減產658萬噸。總收獲面積為4760.4萬公頃,同比減少0.58%。預計2006年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693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4.68%;產量為1.28億噸,同比增長13.22%。
巴西工業保持連續6年增長勢頭,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產值僅增長2.5%,低於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業和建築業增長率均為1.3%,大大低於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門增長3.6%,採掘業增長最快,達10.9%。
巴西服務業2005年增長率為2%,比上年少1.3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的增長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賃業和政府機構服務業產值增長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門(包括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初級財政盈餘(不包括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收支差額)累計達935.04億雷亞爾(合374.6億美元),佔GDP的4.84%,比預期目標高0.59個百分點。聯邦政府、州和市級政府以及國有企業完成的比例分別佔2.88%、1.10%和0.85%。雖然2005年累計實現初級財政盈餘935.04億雷亞爾,但同期累計支付的債務和利息高達1571.45億雷亞爾(合629.6億美元,佔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終的財政結果是賬面赤字634.41億雷亞爾(合254.2億美元),佔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匯儲備余額為538億美元,比11月底減少10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兩次提前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154.4億美元)。2005年巴西累計吸引外資151.93億美元,比上年(181.66億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價格上漲,但由於美元對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進口商品和進口農業生產物資價格下跌,彌補了因農業歉收5.5%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年通貨膨脹率為5.69%,略超過預定目標(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業人數125.4萬人,比上年有所減少,但遠高於2003年64.5萬人的水平,為1992年以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第二個年份。巴西勞動部預測,盧拉政府4年執政期滿時,新增正式就業人數可達500萬人,超過上屆政府創造的就業人數(181.5萬人)一倍多。與此同時,2005年平均失業率也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與2005年大致一樣,國際環境的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漲跌,將影響巴西鐵礦砂、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農業生產將直接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匯率變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200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4.3%,雷亞爾持續升值勢必影響巴西的出口。
總體來看,2006年巴西經濟可望稍好於2005年。據預測,2006年巴西GDP增長率可望達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