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第一高峰是什麼 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個
1、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 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上的最高的山峰,也是世界第一峰,它的高度有8844米。
2、這座八千多米高的山峰常年被積雪籠蓋,從遠處看它就像一把利劍直插雲端。正是因為它有如此的高度,當人們站在它的腳下向上望時,一眼看不到頂峰,在它的半山腰有著白雲圍繞。
⑵ 巴西的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在南美洲巴西境內,有塊面積占巴西國土一半以上的大高原,叫巴西高原,亦稱中央高原,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約占巴西全國領土面積的一大半。著名的馬爾山脈和曼蒂凱拉山脈等位於高原東部邊緣,與海岸平行。其中馬爾山脈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 巴西高原的面積有500多萬平方公里,除了南極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於南美洲中東部,介於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間,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緩,向西、北傾斜。花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東部岩性堅硬的石英岩、片岩部分,表現為脊狀山嶺或斷塊山,凸出於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亞斯高原和馬托格羅索高原,具有桌狀高地特徵。高原邊緣部分普遍形成緩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為瀑布或急流,切成峽谷。
⑶ 巴西地理
巴西自然地理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人口1.5582億(1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全境地勢平坦,以平源和低緩高原為主。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占國土面積的1/3。東南部的巴西高原起伏和緩,海拔600—900米。西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是低濕的湖沼澤地帶。北部邊界的蓋亞那高原地勢較陡,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全國最高峰。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
地理位置 翻開色彩斑斕的世界地圖,在西經34 °45ˊ—73 °59ˊ、北緯5°16ˊ—南緯33°°45ˊ之間有一塊著金黃色版圖,它北起地處赤道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南至美麗富饒的巴拉那平原,東迎大西洋,西鄰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總面積854萬多平方公里,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8%,僅次於前蘇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五位。這就是被人們譽為「南美巨人」的巴西聯邦共和國。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國境線總長2.3萬多公里,除智利和厄瓜多外,巴西與南美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均有共同邊界。北與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及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為鄰,南與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接壤,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大西洋海岸線長達7000多公里,那延綿不斷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每年吸引著數萬遊客前往觀光游覽。
巴西雖然幅員遼闊,卻並沒有一般大國常見的大片沙漠,也沒有長年冰雪覆蓋的凍土帶,大自然賦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廣袤無垠的天然牧場以及豐富的地下寶藏。
地形地勢 巴西南北最大長度4320公里,東西最寬4328公里。地形最大特點是高原多,約佔領土面積的59%,但高度較低,超過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佔全國領土面積的0.5%。第二個特點是多良港而少島嶼、桑托斯、里約熱內盧及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繁忙的港口。北里奧格蘭德州近海的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是巴西最大的一組島嶼,亞馬孫河口的馬拉若島是巴西第一大島。從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
北部蓋亞那高原。南緣大致與赤道平行,占國土總面積的2%,是亞馬孫河與奧里諾科河兩大河系的分水嶺,平均高度超過巴西高原。與委內瑞拉交界處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巴西最高山峰。
亞馬孫沖積平原。位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東小西大呈三角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3以上,地表略有起伏,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巴西高原,亦稱中央高原,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約佔全國領土面積的一半。著名的馬爾山脈和曼蒂凱拉山脈等位於高原東部邊緣,與海岸平行。其中馬爾山脈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巴拉圭河低地。地處巴西高原西南方,位於馬托格羅索和南馬托格羅索兩州境內,亦稱潘納爾平原,是大查科平原一部分,多沼澤地。
沿海平原從巴西北部沿海城市貝倫到南部的河雷格里港一線為平坦肥沃的平原,寬度從數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經濟發達,是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熱帶氣候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參考資料:http://jobsgood.com/news/new.asp?id=897&code=125&new_id=30&new_name=%C4%CF%C3%C0%D6%DE&name=%B0%CD%CE%F7
⑷ 世界上十大最高峰是什麼峰
世界十大山峰:
1、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同時每年增長1.2厘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是一條近似東西向的弧形山系,位於喜馬拉雅山中端、中尼邊界上和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正南方。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有巨大冰川,最長達26公里。山下有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絨布寺。
2、喬戈里峰,巴基斯坦的最高峰,也是中國和世界的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僅次於珠穆朗瑪峰。
3、干城章嘉峰,海拔高度(米)8586,位於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印度邊界處,東經88°09′01″,北緯27°42′09″,被稱作「五座巨大的白雪寶藏」,這從它有五個峰頂而得來的,並且其中四個峰頂高逾8450米。
4、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位於東經86.9°,北緯27.9°,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西側屬尼泊爾王國。
5、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經87°06′,北緯27°54′,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瑪峰24公里,沿西北—東南山脊為界,北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南側在尼泊爾境內。
6、卓奧友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排名第六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6.6度,北緯28度的中尼邊界上,山峰以東北山脊和西南山脊為界,北側在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
7、道拉吉里峰,海拔高度(米) 8172;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尼泊爾。
8、馬納斯盧峰,海拔高度(米) 8156;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尼泊爾
9、南伽峰,海拔高度(米)8125;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克什米爾。
10、安那布爾納峰,海拔高度(米) 8091;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尼泊爾。
⑸ 世界第一到世界第十高峰分別是什麼,謝謝請依次列出
世界第1高峰:珠穆朗瑪峰
海拔8848米
;
世界第2高峰:喬戈里峰
海拔8611米
;
世界第3高峰:
干城嘉峰
海拔8585米
;
世界第4高峰:
洛子峰
海拔8463米;
世界第5高峰:
馬卡魯峰
海拔8463米
;
世界第6高峰:卓奧友峰
海拔8201米
;
世界第7高峰:道拉吉里峰:海拔
8172米
;
世界第8高峰:馬納斯盧峰:海拔
8156米
;
世界第9高峰:南伽峰
海拔8125米
;
世界第10高峰:安那布爾納峰
海拔
8091米;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誰知道世界第一高原是什麼
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
世界第一大洋 太平洋
世界第一大海 南太平洋的珊瑚海
世界第一大島 北美洲的格陵蘭島
世界第一名山 喜馬拉雅山
世界第一高原 巴西高原
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峰
世界第一深湖 亞洲的貝加爾湖
世界第一大半島 亞洲的阿拉伯半島
世界第一大群島 亞洲的馬來群島
世界第一大平原 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世界第一平平原 亞洲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世界第一大沙漠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世界第一大峽谷 美國的克羅拉多峽谷
世界第一大大陸 亞歐大陸
世界第一大暖流 北美洲東南部的墨西哥灣暖流
世界第一大內海 地中海
世界第一大海灣 亞洲的孟加拉灣
世界第一深海溝 太平洋的馬里亞那海溝
世界第一長海溝 東太平洋的秘魯--智利海溝
世界第一長海嶺 大西洋海嶺
世界第一長海峽 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間的莫三比克海峽
世界第一長山系 美洲大陸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第一長山脈 安第斯山脈
世界第一長裂谷 非洲的東非大裂谷
世界第一高瀑布 南美洲委內瑞拉南部的安赫爾瀑布
世界第一寬瀑布 非洲的莫西瓦托恩賈瀑布(即維多利亞瀑布)
世界第一低盆地 中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
世界第一大油田 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
世界第一大金礦 南非的瓦爾金礦
世界第一大劇場 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萬人會場
世界第一大宮殿 中國北京的故宮
世界第一大銅佛 中國的未來(彌 勒)銅佛
世界第一大語系 印歐語系(包括歐洲、亞洲和美洲的大部分語言)
世界第一大人口城 日本的東京
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北美洲的蘇必利爾湖
世界第一大內流河 伏爾加河
世界第一大鹹水湖 亞、歐洲的裏海
世界第一大珊瑚礁 大堡礁
世界第一大三角洲 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
世界第一大內陸國 蒙古
世界第一大群島國 印度尼西亞
世界第一條國際通道 蜀身毒道
世界第一條越嶺運河 中國秦朝興的靈渠
世界第一大海上油田 沙烏地阿拉伯的薩法尼亞油田
世界第一大石油輸出國 沙烏地阿拉伯
世界海拔第一高的鐵路 中國的青藏鐵路
世界第一大火車站候車室 中國的北京火車站候車室
世界第一高的宇宙線觀察站 中國西藏甘巴拉山上的高山乳膠室
世界橋梁隧道第一多的鐵路 中國的成昆鐵路
更多天下第一請見:http://www.5axx.com/other/num1_1.asp
⑺ 巴西高原主要位於哪個國家
巴西高原主要位於巴西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與海岸平行,其中馬爾山脈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 巴西高原的面積有500多萬平方公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於南美洲中東部,介於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間,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緩,向西、北傾斜。花巴西高原美景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東部岩性堅硬的石英岩、片岩部分,表現為脊狀山嶺或斷塊山,凸出於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亞斯高原和馬托格羅索高原,具有桌狀高地特徵。高原邊緣部分普遍形成緩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為瀑布或急流,切成峽谷。
巴西高原和寒冷的西藏高原不同。它的地勢南高北低,山嶽、地崗、高台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在南緯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地面上覆蓋著大面積熔岩。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雨季,草原上一片蔥綠,是良好的天然牧場。一年中有四五個月是旱季。在乾旱較嚴重的地方,生長著一種南美洲特有的植物--巴薩爾木。這種樹中間粗、兩頭細,像紡錘一樣,因此叫「紡錘樹」。它特別輕,有抗旱的本領,一棵10米高的紡錘樹只要一個人就能舉起來。
⑻ 位於巴西的世界之最
巴西的世界之最如下:
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亞馬孫平原)。
4、流域面積最廣的河(亞馬孫河)。
5、最大的咖啡生產國。
6、咖啡、甘蔗、柑橘產量第一國。
7、最大的可可、咖啡出口國。
8、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場。
9、足球世界盃的冠軍次數最多。
10、巴西是唯一未缺席世界盃決賽圈的球隊。
11、巴西是培養足球運動員最多的國家,也是向海外輸出球員最多的國家。
⑼ 國家概況4
1.自然地理
巴西聯邦共和國地處南美洲中部和東部。北部與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交界。西部與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南與巴拉圭、阿根廷、烏拉圭為鄰。面積(含島嶼)為854.74萬km2,佔南美洲大陸總面積的47.39%,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第5大國。巴西全國人口總數1997年是1.62億,居世界第6位。78%是城市人口,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巴西的貨幣雷亞爾,1999年2月1美元兌換2.05雷亞爾。
巴西是一個聯邦制的共和國,包括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分屬5個自然經濟區,即北部7個州,東北部9個州,東南部4個州,南部3個州,中西部3個州和一個聯邦區,除首都巴西利亞外,主要城市還有聖保羅,里約熱內盧,薩爾瓦多,貝洛奧里藏特、庫里蒂巴、累西腓、阿萊格里港。
巴西的地貌可分低窪的亞馬孫平原以及從亞馬孫河谷南部拔地而起的中部高原兩大部分。後者的高度在海拔300~500m之間,中間還點綴著一些低矮的山脈。高原的東部是驟然升起的懸崖峭壁,並有幾個海拔3000m左右的山峰。峭壁下面便是狹長的大西洋沿岸平原。靠近北方委內瑞拉邊境的內布里那山峰,高達3014m,是巴西的第一高峰。
巴西境內有八大河流系統,是世界上河網發育最好的國家之一。北部的亞馬孫河流域和圖康廷斯-阿拉瓜亞河流域占巴西灌溉面積的56%。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全長6577km,僅次於尼羅河。亞馬孫河在巴西境內流長3615km,海輪可航行,直達秘魯的伊基托斯市。
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從巴西的米納斯吉納斯州的西南部往南,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拉普拉塔河,再往東入大西洋。
巴西境內最長的河流為聖法蘭西斯科河,它先由南往北流1609km,然後往東流入大西洋。
巴西共分五個氣候帶,赤道帶、熱帶、半乾旱帶、高原熱帶和亞熱帶。但全國土地的90%處在熱帶,人口佔60%的居民居住在因海拔高度、海風或南極氣流的原因而不那麼酷熱的地方。像聖保羅、巴西利亞和貝洛奧里藏特等高原城市,年平均氣溫為19℃,十分宜人,沿海的里約熱內盧、累西腓和薩爾瓦多比較熱,但有常年不斷的季風使之變得涼爽。
亞馬孫地區年平均氣溫為22~26℃,季節溫差很小。最熱的東北部,從5月至11月的旱季里,氣溫常在38℃以上。季節溫差較大。在大西洋沿岸,從累西腓到里約熱內盧,氣溫一般在23~27℃之間。在內陸高地,氣溫低些,一般在18~21℃之間。在里約熱內盧以南,季節更為分明,氣溫變化也大,其平均氣溫在17~29℃之間。
巴西降雨量各地分布很不均勻。降雨量最多的是貝倫市附近的亞馬孫河入海口處和亞馬孫河的上游廣大地區,年降雨量達2000mm以上。另一個降雨量集中的地方是聖保羅州的大峭壁邊沿。巴西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屬中等水平,在1000至1500mm之間,大多集中在夏季,即12月至4月之間。冬季這些地區相對乾燥些。最乾旱的是佔全國總面積10%的東北部,被稱為「旱災多發區」。該地區雨量極少,蒸發量卻很大,很難種植莊稼。
巴西自然資源豐富,鐵礦儲量居世界首位,錳、鈾和鋇土儲量均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二位,水利資源也極為豐富。巴西的生物資源也非常可觀,全世界生物近500萬~1000萬種,而巴西亞馬孫地區就有100萬種,亞馬孫熱帶雨林是當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生態寶庫。
2.交通狀況
巴西的交通近年來有了很大的改觀,公路干線總長度已超過150萬km,所有的州府之間都有鋪面道路連接,在首都巴西利亞、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其他大城市之間都有現代化高速公路。
巴西鐵路總長約為3萬km,其中電氣化鐵路2300km,僅佔7.7%。每平方公里有鐵路34.84km。目前全國約有20多條主要鐵路干線,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地區。米納斯吉拉斯、聖埃斯皮里圖、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等州擁有全國鐵路總長的46.1%。大部分鐵路是從沿海港口和工業城市向內地農、礦業中心作扇形伸展。巴西鐵路軌路不統一,有窄軌(0.76m)、普通軌(1.00m)、標准軌(1.44m)和寬軌(1.60m)四種。因此,巴西至今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運輸網。
巴西目前有9個全方位運行舒適高效的國際機場。巴西與南美所有國家、部分中美國家和北美3個國家的許多城市有直達航班,通過那些地點與其他各大洲的空中航線連接。
所有注冊的航空公司都是巴西的私營企業,其中有些公司允許外國人購買其部分股票。巴西漫長的海岸線和內陸縱橫的河道為巴西提供了雄厚的水上運輸潛力(目前巴西的水上貨運量每年已達到3.5億噸)。海上運輸能力與巴西的外貿量及外貿增長速度尚不匹配。巴西有16個裝備完善的海港,其中最繁忙的要數桑托斯、里約熱內盧和阿雷格里港。巴西亞馬孫地區有一個自由貿易區馬瑙斯自由貿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