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為什麼巴西不能成常任理事國

為什麼巴西不能成常任理事國

發布時間:2022-08-27 15:59:59

A. 一個三流國家要成為常任理事國有多難

現階段不可能,因為常任理事國權利過大,所以必須有絕對的實力作為後盾,否則很難服眾,現階段五大常任理事國總的GDP在全球佔比48%,軍事實力更是可以碾壓其他各國。
印度勉強也算大國,雖然無法和五常尤其是中美俄比,但也算是二流國家裡的強國。GDP2.6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六,軍事實力除了五常還真不虛其他國家,但這樣的國家常年謀求常任理事國的職位卻始終不能如願,一個三流國家如果成為常任理事國,印度怎麼開?憑什麼?

B. 德、日、印、加、巴有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嗎是全部不能或能嗎

你要看為什麼會有聯合國以及常任理事國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聯合國是二戰期間為了對抗法西斯國家成立的同盟,所以聯合國憲章里有個東西叫敵國條款,針對的對象里有個國家叫日本,還有個國家叫德國。。。。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五個二戰期間的戰勝國,都是主戰場,也是在二戰期間作出了最大犧牲的五個國家。
聯合國在戰後主導世界秩序,這五個國家目前都掌握了第三代核武器,具有路基,海基,空基三位一體或至少其中兩種的核打擊力量,和二次核反擊能力。都能獨立自主的發展自己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相比之下
德國雖然機械製造業發達,但是飛機完全製造不出來,沒有核武器。本土被美國駐軍。
日本雖然民用科技發達,但是軍工完全依賴美國,號稱自主研製的武器其實基本上核心部件都來自美國,在自己本土拼裝而成。沒有核武器。本土被美國駐軍。
印度有核武器,但是連第一代核武器的威力都達不到,也沒有掌握核武器的小型化,也沒有成熟的導彈技術,沒有任何遠距離核打擊力量。同時工業基礎薄弱,連子彈都不能自給自足,軍工主要靠對外采購。
巴西是個靠賣資源為生的國家,工業化都沒有完成,還是個農業國。
加拿大?因為美國的壓制,現在加拿大完全放棄了發展軍工。

最後說義大利,義大利只不過是牆頭草而已。二戰中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是被自己的游擊隊推翻的,所以陰謀倒談不上,只是本身立場就不堅定而已

C. 成為常任理事國,必須滿足哪3個條件

大家知道聯合國的來源嗎?聯合國起初成立與一九四四年,最開始只有四個國家——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這些國家也就是最開始的常任理事國,一起來守護世界和平!我們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巨大,我們能夠讓日本侵略停止,其中也有聯合國的幫助!是每個國家都能加入聯合國並且有常任理事國的稱號嗎?其實不是,有三個規定,就整個世界而言,也就該國有資格!

軍事能力的強大的國家才能在世界上擁有話語權,對一些弱小的國家來說,他們很可能被強國打擊。而聯合國是許多國家代表人聚集起來,一起讓世界和平,調節一些矛盾。聯合國的地位在世界上被很多國家認可的,而一些有話語權的國家也是常任理事國,共商和諧發展大計!成為常任理事國,必須滿足這3個條件,縱觀全球,此國最符合要求。

所以日本是沒有可能了,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的國家非常的少,德國,日本在二戰以後發展非常的迅速,但是他們在二戰時的所作所為是各國人民有目共睹的!他們對其他國家的侵害無法原諒!而印度呢,這個國家的經濟還不是很發達,他們還不足夠的強大,雖然是創始國,但是影響力太小!

那到底那個國家有可能勝任呢?不得不提巴西,巴西的經濟能力足夠,並且他在二戰也是有出色的表現的!巴西完全符合上述的三個要求,這樣看來巴西很有望成為理事國!

D. 為什麼法國有資格加入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而巴西,南美洲沒有一個,非洲也沒有一個呢

因為聯合國是在二戰後建立的,法國是當時世界上的五個主要大國之一,也是世界上的傳統大國,為二戰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其他幾個大國支持法國成為聯合國的最初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法國就當選了。

而南美洲和非洲那些國家,那是都很弱小,算不上大國,不可能輪得到他們來當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連印度都沒有資格。

E. 憑什麼常任理事國只有五國

五位創始成員國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五位創始成員國,是二戰期間同盟國中的五大國。

現有成員國
安全理事會以聯合國十五個會員國組成。依照《聯合國憲章》,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法蘭西共和國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大會選舉聯合國另外十個會員國為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選舉時首宜充分斟酌聯合國各會員國於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及本組織其餘備宗旨上之貢獻,並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均勻分配。

1971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為中國的代表。

1991年以後,原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席次由俄羅斯聯邦所代替。

[編輯] 改革中的聯合國
2004年,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組成「四國聯盟」,藉由安理會改造的機會積極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但四國聯盟遭遇到不小的阻力,例如中國、韓國、朝鮮反對日本,美國、義大利反對德國,巴基斯坦反對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反對巴西。

美國雖然支持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但反對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擁有否決權。德日印巴四國讓步,提出爭取六個無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議席,四個歸屬德日印巴,其餘兩個給與兩個非洲國家。由於非洲國家一直爭取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故難以獲非洲國家支持。新增常任理事國方案最終不獲通過。

在2007年2月,日本再次計劃與印度、巴西和德國一起組成「四國聯盟」,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編輯] 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主條目: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否決權
《聯合國憲章》有關安理會的章節中並無明確規定「否決權」,但規定「凡非程序性決議案,必須得到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至少9票以上贊成,並且5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一國投反對票才能通過」,即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通常被稱為「行使否決權」。聯合國歷史上首度行使否決權是1946年2月16日蘇聯在敘利亞、黎巴嫩問題的一次表決中投下反對票。

冷戰期間,美、蘇等國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頻繁使用否決權否決對方集團提出的議案

日本,印度就白服氣.

F. 如果聯合國安理會擴大到六個常任理事國,哪國最有可能獲得這個席位

印度最有可能會獲得這個席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權力特別的大,擁有直接否定的權利,沒有實力的國家壓根兒就沒有成為候選國的條件。根據各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來說,日本,德國,巴西與印度有條件會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雖然日本,德國,巴西,印度曾經構成過四國的聯盟,想要一起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最後卻失敗了。

印度不僅有著人口優勢,而且還有著經濟實力,因此印度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

G. 哪個國家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只有中國、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除此之外的國家均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其中五大國有安理會否決權。

成為常任理事國,不僅需得到所有聯合國會員國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票,且現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亦是必要條件。

(7)為什麼巴西不能成常任理事國擴展閱讀:

安全理事會對於其他一切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但對於第六章及第五十二條第三項內各事項之決議,爭端當事國不得投票。

安全理事會之組織,應以使其能繼續不斷行使職務為要件。為此目的,安全理事會之各理事國應有常駐本組織會所之代表。安全理事會應舉行定期會議,每一理事國認為合宜時得派政府大員或其他特別指定之代表出席。

H. 印度,日本,德國為什麼都不能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嗎

印度、日本、德國為什麼都不能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嗎?

日本和的德國不能夠進入常任理事國名單,當然有一方面戰敗的原因。但是畢竟二戰已經結束好幾十年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對現實的政治外交博弈能夠留下的影響力其實非常微弱。

所以,這幾個國家不能夠入常任理事國,除了歷史上的因素,還有很多現實的考量。

I. 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是何時怎樣產生的,為什麼德國不能成為理事國

[編輯本段]羅斯福提出「四警察」思想
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在莫斯科舉行外長會議,會上通過了由美國政府起草,經美、蘇、英、中四國簽字的《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確宣布,四國政府「承認有必要在盡速可行的日期,根據一切愛好和平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所有國家無論大小,均得加入,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這是二戰期間,四國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贊同要在戰後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前總統威爾遜在倡導建立「國際聯盟」問題上的教訓,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出發,經過長時間的謀劃,提出了建立新的國際組織的設想。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提出了關於建立國際組織的較為具體的計劃。羅斯福強調,新的國際組織應該是世界性的,而非地區性的。羅斯福的建議得到丘吉爾和斯大林的同意。12月24日,羅斯福再次鄭重強調:「英國、蘇聯、中國、美國及其盟國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團結一致,決心維護和平,就不會出現一個侵略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四警察」思想,這一思想成為後來確定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基礎。
[編輯本段]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
在德黑蘭會議期間,羅斯福曾於1943年11月29日下午,同斯大林舉行了45分鍾的私人會談。會談中,羅斯福詳細敘述了對聯合國組織機構的設想,其中也包括「世界警察」問題。
羅斯福認為,未來的聯合國組織應由三個層次的機構組成:最低一級為全體大會,由當時大約35個反法西斯國家成員國組成。這個機構定期在不同的地方開會,每個國家都有權平等地發表意見,並向一個較小的機構提出建議。中間一個層次是執行委員會,參加者為蘇聯、美國、英國和中國,再加上兩個歐洲國家、一個南美洲國家、一個近東國家、一個遠東國家和一個英帝國(後改為英聯邦)自治領,總共10到11個國家。這個機構有權處理一切軍事以外的問題,它所作出的決議對各有關國傢具有一定的約束力。最高一級為「四警察」機構,由蘇聯、美國、英國和中國組成,這個機構將有權快速處理任何對和平構成威脅的事件和突發事變。
在回答斯大林提問的過程中,羅斯福進一步補充說,在和平可能受到威脅時,「四警察」有兩種對付方法:一種情況是,如果威脅起因於一個小國的革命或擴張,「四警察」可以採取隔離的方法,封鎖有關國家的邊界並實行禁運。第二種情況是,如果威脅更嚴重,四大國即以「警察」身份行事,向有問題的國家發出最後通牒;如果這一通牒被拒絕,就將立即對該國實施轟炸和可能的軍事進攻。
斯大林贊同羅斯福關於加強制裁權的主張,他認為,聯合國的最高一級機構不僅應當有權作出決定,還應該有權控制德國和日本周圍的重要軍事據點,以防止這兩個國家再次走上侵略的道路。
斯大林強調說,為了防止侵略,只靠建立幾個擬議中的機構是不夠的,必須有權在歐洲和遠東佔領重要的戰略據點,包圍德國和日本,在它們出現發動侵略的危險時,就把它們打下去。
蘇聯方面主張,「世界警察」應該由美國、蘇聯、英國三國組成,中國無權列入。早在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在莫斯科舉行外長會議時,當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把審議《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列入會議議程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就提出過異議。蘇方的真實意圖是要排斥中國,但它提出的理由是中國沒有參加會議,由三國會議來討論四大國的聲明文件是不合適的。赫爾堅持要把中國列為宣言的共同發起國,甚至表示將不惜以會議達不成協議為代價。最後莫洛托夫作了妥協,答應把中國的地位問題留待以後討論。
考慮到美國可能會堅持拉攏蔣介石執政的中國,斯大林提出了替代方案。他建議組建兩個組織:一個是歐洲組織,由美國、英國、蘇聯,可能再有另一個歐洲國家參加;另一個是遠東組織或者世界組織,或者是一個歐洲組織加一個遠東組織,或者是一個歐洲組織加一個世界組織。方案很周密,言詞很委婉,最終目的是不讓中國進入「世界警察」的行列。英國也主張由「三警察」而不是「四警察」統治世界。
羅斯福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他在多種場合表示:「在將來,一個仍然不可戰勝的中國將不僅在東亞,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維護和平與繁榮的適當作用。」他表示,他不是沒有認識到中國目前還很弱,但他想到更遠的將來,中國畢竟是一個擁有4億人口的國家,把它當作朋友,總比當作一個潛在的麻煩來源要好一些。他說:「中國作為世界組織的最高理事會的一個成員,就會使這個組織具有世界性,這就有利於把亞洲號召起來,使其效忠於這個組織。」
由於美國政府的一再堅持,中國進入了「世界警察」集團。
[編輯本段]五大常任理事國正式確立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蘇、中各國的代表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座古老莊園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會議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主要問題。 會議在討論安理會的組成時,美國最初的方案是由4個常任理事國和7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後來又提出吸收法國作第五個常任理事國,接著又補充說,晚些時候還可能建議增加一個拉美國家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經蘇聯代表詢問,美國代表說,拉美代表是巴西。美國堅持認為,巴西的人口、面積和資源使它有充分的理由加入常任理事國。此外,巴西在二戰中為反法西斯盟國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蘇聯代表葛羅米柯說,蘇方認為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暫時限定為四大國,以後法國加入後限定為五大國。英國代表也表示,希望理事會還是不要有第六個常任席位,並補充說,只要一突破增加法國作為第五個常任理事國這個框框,理事會就會受到強大壓力,就會有提出進一步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要求。後來,美國代表又提出,應該將以後如何增加常任理事國的條款列入基本文件,但英國和蘇聯代表對此均持否定態度。最後三方一致同意,除法國之外不再增加常任理事國。
在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塔會議上,與會各國作出在舊金山召開制憲會議的決定時,建議中國和法國同蘇美英一起,共同作為舊金山會議的發起國(當時法國已成立臨時政府)。中國政府接受了這一建議。法國同意參加會議,但決定不擔任發起國,因為法國認為它沒有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的協商,不能要求其他國家在沒有自己參與制定的憲章上簽字。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俄、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憲章同時也規定了「大國一致」原則:即安理會就非程序問題投票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這被稱為「否決權」,對於保持大國一致行動,集中力量反對地區危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體現了人類千百年來希望建立一種國際安全機制,以消除發生世界大戰的危險,維護世界和平的意願。冷戰開始後,美蘇在全球各地角逐,為了破壞對方的行動計劃,兩國頻繁動用否決權而使「大國一致」原則失去了本來的意義。隨著冷戰的結束,「大國一致」原則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越來越顯示出其有效性。它對於防範地區沖突,遏制某些大國謀求地區霸權發揮了積極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是《聯合國憲章》中穩定和行之有效的原則。

德國是二戰戰敗國SO。。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巴西不能成常任理事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4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2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1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6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8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2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4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