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首都叫啥么
巴西利亞
(葡萄牙語:bɾaˈziliɐ,英語:Brasília),又譯巴西里亞,是巴西的首都,位於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處。1956年,由巴西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力主張,耗費巨資歷時41個月建成。該城市以新市鎮、城市規畫方式規劃興建,也以飛機狀的大膽設計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自1960年4月21日,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後,其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並把繁榮帶到了巴西中西部,貫通了巴西南部與北部,帶動了整個國家一起發展進步。
2. 急求:巴西的政治(思想、價值觀)教育、軍事訓練方法、人才培養的情況,需要詳細!感謝!
【巴西政治】巴西選民教育素質
今年10月有權在巴西總統大選中投票的民眾,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文盲或從沒上過學校。
據高等選舉法院(TSE)資料指出,2010年,巴西一共有1億3580萬選民登記投票,其中約2700萬名選民未受教育:800萬人是全文盲,1900萬人雖識字,但從未進過教室。
情況最糟糕的是東北部,未受教育者占選民的35%;東南部的比例為12%。
不過,由於高等選舉法院的資料是選民在申請選舉證時填寫的內容,不完全反映出他們的現況。
再者,從沒上過學校的選民百分比也從2006年總統大選時的降至今年的。
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UFMG)政治學教授芮斯(Fabio Wanderley Reis)表示,教育程度和知識較低選民的意識形態一般而言都較膚淺,且趨向個人主義,所以工黨候選人羅賽芙(Dilma Rousseff)有較大機會攫獲這類選民的心,因為他們很容易將羅賽芙和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的形象聯想在一起。
但另一方面,芮斯則強調,工黨政府推廣的社會福利計畫及窮人收入增加,也有很大影響。
到目前為止,兩位主要總統候選人之間的氣勢相當。Datafolha民調公司3個禮拜前進行的調查指出,工黨候選人在教育程度只有初中的選民當中,獲得20%的支持率;民社黨候選人賽拉(Jose Serra)獲得16%。
但賽拉在專上程度選民當中獲得的支持率,則較羅賽芙多出3個百分點。調查誤差率為上下2個百分點。
今年巴西大選,不只選民當中有文盲,候選人之間亦然。雖然會寫字和閱讀是法院規定候選人參選資格的基本要求,但仍有5名候選人向高等選舉法院登記為「文盲」。
截至2004年,在巴西登記為文盲的候選人必須通過學歷評估考試,但自2006年起,只需在法院親筆證明會寫字和閱讀即可。
巴西總統魯拉一直對自己的低學歷引以為傲,動不動就說自己雖然出身貧窮,只有初中程度,當上總統後卻擁有世界各地多所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還說一個人就算讀再多的書,假如沒有機會也是惘然。
再看綠黨總統候選人席瓦(Marina Silva),雖然從小的生活環境和魯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她仍一心向學,替人幫佣,半工半讀至26歲才從大學畢業。
誠然,無論是高學歷還是低學歷的人當中,都有道德觀念極差者,學歷低不等於道德情操也低,反之亦然。姑且不去探討魯拉的道德觀如何,但他對教育的不重視卻顯而易見。
假如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那麼欠缺良好教育人民的國家基礎,不等於建立在一片沙洲之上?
很多巴西選民因為教育程度低,容易聽信片面之詞。誠如芮斯所言,他們會因基於個人偏見和情感沖動因素,寧可讓公民意識沉睡,或根本不知何為公民意識;假如候選人善於詭辯,選民又對事實沒有或不願全面認識,就很容易昧於事理,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
或許沒有人能希望具影響力的候選人能滿足多數民眾對生活的期望,或是過度追求完美又不切實際的政治信念與價值觀,但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應該還是可能相稱而不沖突──至少我這樣相信。
巴西的軍事:巴西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現役兵力31.47萬人。
預備役部隊:134萬人,其中第1類預備役111.5萬人(其中40萬人可以立即徵召)、第2類預備役22.5萬人。
准軍事部隊:公安部隊38.56萬人,受陸軍領導,可視作陸軍預備役部隊。
巴西陸軍兵力20萬人。編有7個軍事司令部、11個軍區、8個師部、1個裝甲騎兵旅、3個裝甲步兵旅、4個機械化騎兵旅、 13個摩步師、1個山地旅、4個叢林旅、1個邊防旅、1個傘兵旅、2個海岸高炮旅,3個騎兵警衛團、28個炮兵群、2個工程兵大隊和2個陸航直升機旅。
坦克:M-41B/C型287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409輛、M-8型30輛。
裝甲輸送車:EE-11型219輛、M-59型20輛、M-113型584輛。
牽引炮:105毫米353門、155毫米98門。
自行炮:105毫米74門。
岸防炮:57毫米、75毫米、120毫米、150毫米、152毫米和305毫米共240門。
火箭炮:108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1毫米若干門、107毫米217門、120毫米85門。
反坦克導彈:「眼鏡蛇」300具。
無坐力炮:57毫米240門、75毫米20門、105和106毫米若干門。
高炮:20毫米、35毫米和40毫米共200門。
地空導彈:「羅蘭」Ⅱ型4部。
飛機:3架。
直升機:97架,其中AS-350型26架為武裝直升機。
巴西海軍兵力6.47萬人(含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航母:「巨人」級1艘。
潛艇:T-109型3艘、「奧伯隆」級3艘。
驅逐艦:「基林」級1艘、「艾倫·薩姆納」級2艘。
護衛艦:「加西亞」級4艘、「尼泰羅伊」級4艘、 「印哈馬」級4艘、「大刀」級4艘、「憲法」級2艘。
大型巡邏艇:29艘。
江河巡邏艇:6艘。
掃雷艇:6艘。
登陸艦:4艘。
登陸艇:49艘。
其他輔助艦船:26艘。
陸戰隊:1.46萬人,編有1個兩棲師、5個增援營(其中工程兵營和特種作戰營各1個)、8個地區治安大隊,裝備有裝甲偵察車6輛、裝甲輸送車28輛、牽引炮39門、高炮6門,追擊炮和無坐力炮若干門,火箭筒若干具。
海軍航空兵:1300人,編有5個中隊,裝備有武裝直升機54架,直升機18架。
3. 巴西歷代總統
首任是德奧多羅·達·豐塞卡,現任是雅伊爾·博索納羅。
4. 巴西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億
巴西人口2021總人數是2.133億。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7日,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巴西人口預期數量達2.133億,較2020年的人口預期數量上漲0.74%。巴西人口數量位居全球第5,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與印度尼西亞。
巴西人口分布:
位於巴西東南部的工業和經濟重鎮聖保羅州仍是巴西人口數量最多的地區,達4664.9萬人,米納斯吉拉斯州(2141.1萬)和里約熱內盧州(1746.3萬)的人口數量位列其後。
人口數量最多的4個城市分別為聖保羅市(1240萬)、里約熱內盧市(680萬)、首都巴西利亞(310萬)和薩爾瓦多市(290萬)。
位於巴西北部的羅賴馬州人口數量為65.27萬人,為全國最少;在巴西全國5570個城市中,過半人口集中在5.8%的城市中,3770個城市的居民數量不足2萬人。
5. 巴西有多少人有多少軍隊
巴西有兩億人,軍隊情況:2011年三軍總兵力約28.8萬人,其中陸軍17.1萬人,海軍5.5萬人,空軍6.2萬人。自1947年起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十大維和人員派遣國之一。巴現有2000多名士兵在海外執行維和任務。
6. 誰能介紹巴西現在的總統~~~
巴西總統盧拉藍領經歷:擦皮鞋、賣花生、車床工
———18歲時,盧拉因工傷失掉了一個手指盧拉原名叫路易斯·依納西奧·達·席爾瓦,盧拉是人們後來送給他的綽號,在葡萄牙語中是「魷魚」的意思。盧拉1945年出生於巴西落後的東北部伯南布哥州的加拉尼溫斯,在家中的八個孩子中排行第七。盧拉剛出生不久,他的父親阿里斯蒂德隨著外出打工謀生的人潮來到聖保羅的桑托斯港,成為當地一名碼頭工人。1956年,盧拉隨著母親和另外7個兄弟姐妹也來到了聖保羅。窮人在都市的生活異常艱辛,盧拉小小年紀就開始沿街擦鞋,幫助郵差送信。上學後,他經常在課余時間兜售花生和橙子,補貼家中生活。由於家境困難,盧拉在14歲時不得不中途輟學,進入一家倉庫工作。隨後他又成為一家鋼鐵廠的車床工。18歲時,盧拉因工傷失掉了一個手指,但是只獲得了相當可憐的賠償,這使他認識到保護工人權益的重要性。
這段艱難的生活使盧拉後來經常受到巴西上流社會的嘲諷和挖苦,但也使他在從政生涯中拉近了和窮人的距離。在巴西政壇,盧拉一直被視為窮人的代言人,他比其他巴西政治家更能體會處於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出身貧寒的盧拉直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的確切生日。他的父親說是在10月6日,而他的母親則回憶說是10月27日。有趣的是,這兩個日子正好是今年巴西大選第一輪和第二輪投票的日子,這對於第四次參選總統的盧拉來說,應該是個難得的好兆頭。
1989年,盧拉首次作為勞工黨候選人參加大選,就獲得了3100萬張選票。1994年和1998年,盧拉又兩次參選,但都在第一輪選舉中敗給現任總統卡多佐。
從街頭走來的總統盧拉走馬上任後立即採取了讓窮人們安慰的措施,比如說他在國會發表就職演說時強調,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消除飢餓。他說:「如果在我任期結束時,全體巴西人都能夠吃上早餐、午飯和晚飯,我就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了。」面對參加就職儀式的約20萬支持者,盧拉滿含熱淚地說,一個像美國那麼大的富饒國家,沒有理由養不活約5000萬生活在貧困中的巴西人。但盧拉承認,在一個面臨嚴重經濟困難、通貨膨脹率為兩位數、當地貨幣對美元貶值35%的國家裡,實現人人溫飽不是件容易事。
政治生涯:
盧拉1945年10月27日生於巴西伯南布哥州。1980年,盧拉與一些工會領袖、學者和知識分子建立勞工黨,後當選黨主席。他1983年參與組建「勞工統一中心」,1986年當選全國立憲議會聯邦眾議員。
盧拉曾於1989、1994、1998年三次競選總統。他2002年第四次參加總統選舉並獲勝,當選巴西第四十任總統,2003年1月1日就職,任期4年。
盧拉對華友好,重視發展中巴關系,曾於2001年5月以勞工黨名譽主席身份率團訪華。
盧拉和夫人瑪麗薩·萊蒂西婭·達席爾瓦育有5個子女。
7. 巴西總統是誰
現任總統是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來自巴西工人黨。2002年當選,次年就任,任期至2011年。他得到的票數使巴西當選總統當中最多的。2006年10月1日的選舉中,他得到了5820萬張票。
8. 巴西總統是誰
簡述 巴西總統,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巴西的總統制是在1889年推翻了佩德羅二世的巴西帝國以後建立的。此後,巴西有過六部憲法,兩個獨裁時期和三個民主時期。在民主時期當中,投票是強制性的。 現任總統是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來自巴西工人黨。2002年當選,次年就任,任期至2011年。他得到的票數使巴西當選總統當中最多的。2006年10月1日的選舉中,他得到了5820萬張票。 [編輯本段]總統的權力 作為總統制國家的元首,巴西總統擁有很大的權力,他有效地掌握著國家政府、在國外代表這個國家、任命內閣成員和最高法院成員,同時也是巴西軍隊的總司令。 巴西總統還有很大的立法權力,它可以向國會提出法律建議,或者使用「臨時手段」,也就是在緊急情況下,不經過國會批准就馬上頒布並施行法律的權力。 [編輯本段]擔任總統的要求以及任期 根據1988年憲法,巴西總統必須是在巴西出生的國民、居住在巴西、35歲以上、有黨派屬性並擁有一切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人。 巴西總統的任期為四年,可以連任一次。關於連任的條款是1997年16號憲法修正案加上的。 [編輯本段]總統的特權 巴西總統可以使用阿爾沃拉達宮作為居所,普拉納爾托宮作為辦公場所。總統配有醫療和安全方面的專門人員、秘書和助手。還有專車和專機(所謂「巴西空軍一號」) [編輯本段]歷任巴西總統 1889年,德奧多羅·達·豐塞卡推翻了佩德羅二世的巴西帝國,建立了共和國,1891年,一部與美國憲法類似的巴西聯邦憲法誕生,國名也叫做「巴西合眾國」。那個時代雖然從理論上講,巴西是個民主國家,但是實際上該國被一些地區大寡頭統治者。聖保羅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大寡頭交替執政。農村的選票常常被大地主控制,由於選舉權有文化程度要求,只有不到6%的巴西人有選舉權。而且實際上也只有富人才能選舉或被選舉。 1930年,慘遭世界經濟危機影響的巴西爆發革命,舊的共和國終結,聖保羅州的大寡頭華盛頓·路易斯成為總統,他破壞了聖米兩州輪流執政的制度,在下一次選舉當中還支持來自聖保羅的普列斯特斯。然而,路易斯在任期結束前3周被推翻,普列斯特斯並沒有能上台。 這一時期的巴西總統有: 德奧多羅·達·豐塞卡 1889.11.15-1891.11.23 代理總統至1891年2月,巴西頒布憲法後,仍被選為總統,由於他與立法院有沖突,他試圖終止憲法運作,用總統令治理國家未成,被迫辭職。 弗洛里亞諾·佩紹托 1891.11.23-1894.11.15 豐塞卡的副總統。豐塞卡辭職後繼任。 普魯登特·德·莫拉伊斯 1894.11.15-1898.11.15 是巴西第一個經普選產生的總統。 坎波斯·薩雷斯 1898.11.15-1902.11.15 羅德里格斯·阿爾維斯 1902.11.15-1906.11.15 1918年,他再次當選,但不幸在就職前去世。 阿方索·佩納 1906.11.15-1909.6.14 阿爾維斯的副總統,在任內去世 尼洛·佩桑尼亞 1909.6.14-1910.11.15 佩納的副總統,佩納去世後繼任,在他的任期內,巴西的奴隸制被最終廢除。 赫耳墨斯·羅德里格斯·達·豐塞卡 1910.11.15-1914.11.15 為首任總統的侄子。 文塞斯勞·布拉斯 1914.11.15-1918.11.15 豐塞卡的副總統。 德爾芬·莫雷拉 1918.11.15-1919.7.28 當選總統應為阿爾維斯,但他在就職前去世,這樣莫雷拉作為布拉斯的副總統接任總統。莫雷拉有心理問題,1919年,巴西新憲法誕生,他提前放棄了職務。 埃皮塔西奧·佩索阿 1919.7.28-1922.11.15 1919年當選,以便完成莫雷拉的任期。 阿圖爾·貝爾納德斯 1922.11.15-1926.11.15 華盛頓·路易斯 1926.11.15-1930.10.24 在任期完成前夕被推翻 熱圖利奧·瓦加斯 1930.11.3-1945.10.29 巴西大獨裁者,1945年被推翻 若澤·利尼亞雷斯 1945.10.29-1946.1.31 巴西大法官,在瓦爾加斯被推翻後繼任。 1945年,瓦加斯被政變推翻,但是他此後曾一度再次當選,而且他的影響力維持到第二共和國結束。這一時期巴西政局不穩。1954年,瓦加斯在政治危機中自殺身亡,此後便是一系列任期很短的總統執政。1961年,右翼的誇德羅斯上台,但7個月後辭職,當時總統和副總統時分別投票的,副總統則是誇德羅斯的政敵,左翼政治家古拉特,政治危機最終解決,古拉特當選總統,但職權較以前的總統減少。1963年,公民投票決定恢復總統制,1964年,古拉特被政變推翻。這一歷史時期的巴西總統有: 加斯帕爾·杜特拉 1946.1.31-1951.1.31 巴西社會民主黨人 熱圖利奧·瓦加斯 1951.1.31-1954.8.24 屬於巴西工黨,1951年再次當選,任內自殺身亡 卡菲·菲略 1954.8.24-1955.11.9 瓦爾加斯的副總統,軍隊阻止其行使職權。 內雷烏·拉莫斯 1955.11.11-1956.1.31 參議院議長,代總統,社會民主黨人 茹塞利諾·庫比契克·德奧利韋拉 1956.1.31-1961.1.31 社會民主黨人,任內將首都遷往巴西利亞 雅尼奧·誇德羅斯 1961.1.31-1961.8.25 巴西天主教民主黨人,在任內辭職。 若奧·古拉特 1961.9.7-1964.4.1 誇德羅斯的副總統。在任內被政變推翻 1964-1985年,是巴西的軍事獨裁時期,這一時期巴西的總統有: 卡斯特洛·布蘭科 1964.4.15-1967.3.15 軍事獨裁者 科斯塔·席爾瓦 1967.3.15-1969.8.21 軍事獨裁者,後因中風,失去履行職權的能力,權力被軍人執政委員會取代。 埃米利奧·梅迪西 1969.10.30-1974.3.15 軍事獨裁者 埃爾內斯托·蓋澤爾 1974.3.15-1979.3.15 軍事獨裁者 若奧·菲格雷多 1979.3.15-1985.3.15 軍事獨裁者 在80年代,軍隊政府開始了漸進的民主化進程,1988年,新憲法獲得通過,1989年,根據憲法展開的總統選舉進行,巴西回歸民主化社會。1985年後的巴西總統有: 若澤·薩爾內 1985.3.15-1990.3.15 費爾南多·科洛爾 1990.3.15-1992.10.2 幾十年以來第一位民選總統,1992年遭彈劾,被迫辭職。 伊塔馬爾·弗蘭科 1992.10.2-1995.1.1 科洛爾的副總統,在科洛爾辭職後繼任。 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 1995.1.1-2003.1.1 巴西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連任的總統。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 2003.1.1至今 巴西現任總統
9. 足球王國是巴西嗎
鏈接: https://pan..com/s/16Dkzi2jO0phZF_l7MlWIdQ
奇妙的環球之旅
10. 巴西有多少軍隊
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任主席。國防部為政府中的一個部,是巴武裝力量最高領導機構。國防部下設陸、海、空三個軍種司令部和武裝力量參謀部,在國防部長的統一領導下,各軍種司令部負責本軍種事務。國防部下設行政秘書長,負責非軍事事務。
陸軍 18.9萬人
分為7個司令部、12個軍區。編有8個師、1個裝甲騎兵旅、3個裝甲步兵旅、4個機械化騎兵旅、10個摩步旅、1個輕型旅、4個叢林旅、1個邊防旅、1個空降旅、1個海岸防空旅、1個直升機旅、3個騎兵警衛團、10個炮兵大隊、2個工兵大隊和10個工兵營。
坦克:「豹」I型87輛,M-60A3型91輛,M-41B/C型286輛。
裝甲偵察車:EE-9「響尾蛇」409輛。
裝甲輸送車:EE-11「蝰蛇」219輛,M-113型584輛。
牽引炮:105毫米、155毫米489門。
自行炮:105毫米72門。
火箭炮:108毫米10餘門。
無坐力炮:84毫米、106毫米290門。
迫擊炮:81毫米、107毫米、120毫米共計1020門。
反坦克導彈:「米蘭」4具,「紅沙蛇」18具。
火箭筒:84毫米115具。
高炮:35毫米、40毫米134門。
地對空導彈:「羅蘭」型4部,SA-18型40部。
直升機73架。
海軍 4.86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分為6個海區和2個海軍管理區,編有1個艦隊總司令部和1個陸戰隊司令部。
航母:「巨人」級1艘。
潛艇:「圖皮」級4艘,「烏邁塔」級1艘。
導彈護衛艦:「大刀」級4艘,「尼泰羅伊」級6艘。
護衛艦「帕拉」級4艘
小型護衛艦:「伊尼亞烏瑪」級4艘
船塢型登陸艦:「托馬斯頓」級2艘
坦克登陸艦:「新港」級1艘,「德索托縣」級1艘。
通用登陸艇:3艘
車輛人員登陸艇:40艘。
巡邏艦:12艘
巡邏艇:37艘
沿岸掃雷艇:6艘
潛艇救援船:1艘
醫療船:2艘
燈塔供應船:1艘
隨隊補給油船:2艘
遠洋輔助拖船:5艘
運輸船:4艘
訓練艦:2艘
訓練艇:6艘
極地考察船:2艘
測量船:5艘。海洋調查船:1艘。浮標供應船:22艘。海岸測量船:6艘。浮船塢:4艘。
海軍陸戰隊 1.39萬人
編有1個艦隊陸戰隊(1個兩棲師)、1個支援司令部、1個陸戰隊保安部隊(分為8個地區大隊)。裝備裝甲偵察車6輛,裝甲突擊車24輛,裝甲輸送車33輛,牽引炮39門追擊炮10餘門,反坦克導彈若干具,火箭筒若干具,無坐力炮8門,高炮6門。
海軍航空兵 1150人
裝備各型飛機94架,其中作戰飛機22架、武裝直升機54架、直升機13架。空艦導彈:AS-11、AS-12、「海上大鷗」式若干枚。
空軍 5萬人
編有5個司令部(防空、戰術、海上、運輸、訓練)、2個戰斗機中隊、3個戰斗攻擊機中隊、2個戰斗/教練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7個聯絡/偵察機中隊、3個海面偵察/搜索救援機中隊、13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268架、武裝直升機29架。
戰斗機:「幻影」F-103E/D型18架。戰斗攻擊機:F-5E/B/F型47架,AMX型37架。
戰斗/教練機:AT-26/33型53架。
偵察機:RC-95型4架,RT-26型10架,「利爾傑特」35型12架,RC-130E型3架。
聯絡/觀察機:T-27型8架,U-7型31架。
運輸機:C-130H型9架,KC-130H型2架,KC-137型4架,C-91型12架,C-95A/B/C型17架,C-115型17架。
地區運輸機:C-115型7架,C-95A/B/C型86架,EC-9型6架。
專機:VC-91型1架,V口VU-93型12架,VC-96型2架,VC-97型5架,VU-9型5架,波音737-200型2架,VH-4型直升機3架。
運輸直升機:AS-332型6架,AS-335型8架,貝爾206型4架,HB-350B型27架。
武裝直升機:UH-1H型29架。海面偵察/搜索救援機:EMB-110B型10架,EMB-Ill型20架。
聯絡機:C-42型50架,「塞斯納」208型3架,U-42型30架。
教練機:341架,其中直升機29架。
空空導彈:AIM-9B「響尾蛇」、R-530型、「魔術」2型、MAA-1「剪刀魚」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134萬人
准軍事部隊: 38.5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