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近年巴西發生了什麼變化

近年巴西發生了什麼變化

發布時間:2022-08-29 13:30:28

『壹』 巴西的經濟特點

從葡萄牙統治時期到現在四百多年在大部分時間里巴西以「單一經濟」聞名於世。1500~1550年以採集巴西木(紅色染料)為主。1532年自葡屬馬德拉群島引入甘蔗後,巴西東北沿海地帶就大量生產蔗糖,1650~1700年最盛。17世紀末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黃金與金剛石後,「採金狂」延續約150年。1850年後進入咖啡興旺期,巴西得到「咖啡國」的稱號。1880~1912年是巴西北部的橡膠興旺期,曾以天然橡膠的故鄉著稱於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才致力於產品多樣化,注重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經濟發展較快。1948~1980年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7%,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同期,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一個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農業國逐漸變成工農業國家。

1956~1961年是戰後第一個高速發展期。六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8.3%,其中工業增長10.7%,農業增長5.7%,運輸增長8.8%。僅用三年多時間在中部高原建成新首都巴西利亞,是一項振奮民族精神的重大建設。

1968~1974年是戰後第二個高速發展期。七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1%,其中工業增11.9%,農業增5.9%,運輸增11.7%,商業增11.0%。繼原聯邦德國、日本經濟奇跡之後,出現了「巴西經濟奇跡」。

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特別是能源危機對巴西經濟帶來不利影響。1975~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降為6.7%。由於外債累累通貨膨脹,國際收支逆差很大,巴西政府不得不採取降低增長速度的「冷卻」經濟政策。

在80年代,巴西經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81~1983年出現空前衰退的局面;1984~1987年經濟調整略見成效,生產水平有所恢復;1987~1989年又出現停滯與衰退。1980~1988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8%,其中工業下降2.5%,農業下降0.4%,服務業增長2.2%(其中郵電通訊增10.5%)。90年代初巴西工業生產出現了復甦跡象,糧食生產獲大豐收。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戰後四十多年來巴西的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比。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有所下降,非物質生產部門(服務部門)的比重逐漸上升。前者由1949年的52%降為1987年的45%,後者由48%升至55%。在物質生產部門中,工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農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戰前的1939年,工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農業佔33%:1980年工業佔34%,農業佔13%。1981年巴西政府決定把農業、能源、出口部門置於國民經濟發展的優先地位,力求扭轉困難局面,使國民經濟均衡發展。

巴西由於在二次大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雖仍屬發展中國家,但卻擁有許多發達國家的特徵。巴西領土廣闊,資源極為豐富,有一定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之一。

『貳』 被稱為「足球王國」的巴西,為何現在面臨著球員人才危機

2014年世界盃,也是第20屆世界盃到了公認的足球王國巴西舉辦,作為五次奪得世界盃,唯一一個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世界盃決賽圈比賽的國家,巴西早就取代了現代足球鼻祖英格蘭,成為足球王國。按理說,足球王國舉辦世界盃,東道主優勢明顯加足球王國的實力,怎麼都應該輕取世界盃才對,但是事實上呢,巴西在半決賽就被淘汰了,而且是1:7淘汰,這場比賽的結果比最終德國成為四冠王,梅西帶隊沖入決賽。巴西當東道主好像就從來沒什麼好事過,1950年奪冠在即,被烏拉圭截胡,2014年又被德國7:1,最悲催的世界盃東道主啊。

對於小國,尤其是自身定位為人才輸出基地的小國就算了,本國聯賽水平不高無所謂,但是對於有上進心的尤其是足球大國,本國聯賽水平很重要。球星都出國踢球,球星不能提高自身水平,大量人才的外流,還降低了自身聯賽的水平,巴西或者說原來南美聯賽的水準是很高的,俱樂部洲際杯當年南美對歐洲都是碾壓,可是因為現在人才基本上都跑到國外去了,南美的足球聯賽下降很快,水平下降了,球迷不買賬,俱樂部經濟形勢不好,要賣球星,水平又繼續下降,而好球員賣出去,沒有好的球員帶動,好苗子也顯現不出來,足球水平會一點點退步的。

而且更麻煩的是,歐洲足球還不滿足搶巴西的成名球星,開始搶巴西的足球苗子了,很多巴西球星剛顯現出一點水準,20歲不到甚至15歲16歲就送到歐洲去了,這個年齡段其實球員的風格還沒形成,送到歐洲去,基本上就是當成一個歐洲球星的風格培養,而沒有巴西自身的特色了,再加上好苗子都被歐洲人搶走了,剩下歪瓜裂棗在本國聯賽踢球,本國聯賽能好才是怪事。羅納爾多那一批黃金一代還好,都是在巴西定型後出去闖盪的,現在的巴西球員很多沒定型就出去踢球,結果比歐洲球員還歐洲球員。(而且歐洲俱樂部培養是沒有耐心的,覺得你沒巨星的潛質,就把人放棄了,雖然很有可能只是技術風格的沖突而已,所以有些巴西球星得不到重用就買斷自己回巴西踢球,反而表現很好。

所以說,根子還是在巴西聯賽上,巴西聯賽搞不好,留不住球星,巴西足球只是歐洲足球球星的培養基地,而且一點點要被歐洲足球同化,成為一個普通的歐洲足球強國,那怎麼可能架得住歐洲的群狼。巴西的唯一倚仗就是底子厚,老一代巨星也大都回了巴西,要是這些人能青訓培養出一批,那巴西足球還有一點希望。

『叄』 為何巴西的GDP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地萎縮

作為南美洲經濟實力最為強大的金磚國家之一的巴西,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一直萎靡不振,GDP更是不斷的萎縮,追究其原因的根本在於其國家的經濟嚴重依賴對外出口。

國內的東西賣不出去,而本國的內需又不足便直接導致了國內商品降價促銷,而國內消費的下降導致收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現公司虧損破產的現象。隨之而來的便是負債高築與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加深的死循環。因此巴西政府也在不斷地採取措施,盡其所能地使經濟能夠恢復平穩持續增長的優良狀態。巴西政府也有信心將巴西經濟增幅提升。

『肆』 關於巴西

[編輯本段]【巴西概況】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巴西在歷史上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之久。其國名巴西,葡萄牙語意為「紅木」。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巴西全國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編輯本段]【巴西地理】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東南沿海。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7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編輯本段]【巴西人口】
人口概況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MG 1900萬,里約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和移民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這樣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開始頻繁混血。以前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印第安人擁有這個地區明顯的文化特徵,比如黑白雜色被葡萄牙人認為是平安,並且開始向愛磨雷族人,後來引起了一場災難,他們開始襲擊並摧毀對內部的村莊。 1532年,自從SAO VICENTE建立以後,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由於18世紀采礦業的發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開始紛紛來到這里,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來的奴隸,他們都屬於非洲土著人。從第一年的殖民統治開始,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奇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巴西人口種族構成
由於歷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種族構成十分復雜。在巴西,不同種族,多種膚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移民進入到巴西。隨著巴西種植園的興起和礦區的開采,從1532年起,葡萄牙開始從非洲大量販運黑奴到巴西。到1822年巴西獨立前,黑人已佔巴西人口的60%。19世紀以後,又有一些中國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
【歷史政治】
歷史
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脫離葡萄牙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巴軍人政變上台,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3月軍政府還政於民。1989年11月15日,巴舉行了近30年來第一次全民直接選舉,費爾南多•科洛爾當選總統。1992年12月29日,科洛爾總統因涉嫌受賄被迫宣布辭職,副總統伊塔馬爾•佛朗哥即日接任總統。1994年10月3日,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國大選中獲勝,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總統。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當選。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總統,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2002年10月第四次參加總統選舉並獲勝,當選巴西第40任總統,2003年1月1日任職,任期4年。他是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2006年10月再次當選巴西總統,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二位通過直接選舉獲得連任的總統。
巴西曾受葡萄牙統治,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語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語言的影響,甚至有些地名、動植物名稱,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語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為葡萄牙語在巴西,已經和發源地有很大的差異。巴西人通常都聽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語,至於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國旗
巴西國旗為綠色長方形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藍色圓形。圓形為天球儀,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天球儀上有白色五色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國徽
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2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巴西國徽(共和國成立日)。
國花為毛蟹爪蘭。
國歌:Hino Nacional Brasileiro
巴西獨立後的第一首國歌,是由頗有音樂才華的佩德羅一世親自創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獨立的當天,他創作了《啊祖國,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並親自在當晚聖保羅的愛國集會上演唱,由合唱隊伴唱,這首歌成為巴西的第一首國歌。佩德羅一世退位後,里約熱內盧國立音樂學院的創辦者,著名音樂家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譜寫出一首後來成為巴西國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詩人奧里索•杜克•埃斯特拉達重新填詞,經專家委員會審查,1922年被定為巴西國歌。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回顧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羅一世在聖保羅郊外伊皮蘭加河畔發出「不獨立,毋寧死!」呼聲的情景,歌頌祖國獲得了獨立,充滿著巴西人民對祖國的愛戀之情。
重要節日:
日期 節假日
1月1日 元旦日
2月中、下旬 嘉年華會(巴西狂歡節)
復活節前三天 耶穌受難日
4月21日 獨立英雄紀念日
5月1日 勞動節
聖三一主日後的星期四 基督聖體節
9月7日 國慶日(獨立日)
10月12日 聖母顯靈日
11月2日 亡靈日
11月15日 共和國成立日
11月20日 神誕節
12月25日 聖誕節
[編輯本段]【巴西經濟】
巴西貨幣——雷亞爾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4305億美元。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2009年4月5日匯率1美元兌2.2095雷亞爾。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鈾礦、鋁礬土、錳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鎳礦和黃金礦。煤礦儲量230億噸,但品位低。石油儲量約36億桶,另有相當於15億桶石油的油頁岩,天然氣儲量133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52.2%。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糧食基本自給,但需進口一小部分小麥。畜牧業發達。
主要旅遊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伊瓜蘇瀑布、伊泰普水電站、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咖啡是巴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種植園50萬個,種植面積約220萬公頃,從業人口達600多萬,年產咖啡200萬噸左右,年出口創匯近20億美元。近年來,由於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巴西咖啡生產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愛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費量達5.8公斤。近二十年來,隨著其它飲料的出現,巴西人均咖啡消費量仍超過3公斤。在巴西,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各式各樣的咖啡屋隨處可見。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喝到濃郁芳香的熱咖啡。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伍』 巴西的特點,各方面都弄點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面積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面積為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巴西隊是世界盃歷史上最成功的球隊,沒有之一。作為足球王國,巴西隊沒有缺席一次世界盃的決賽階段比賽,並在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和2002年五次奪冠,奪冠數排名第一。
經濟特點從葡萄牙統治時期到現在四百多年在大部分時間里巴西以「單一經濟」聞名於世。1500~1550年以採集巴西木(紅色染料)為主。1532年自葡屬馬德拉群島引入甘蔗後,巴西東北沿海地帶就大量生產蔗糖,1650~1700年最盛。17世紀末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黃金與金剛石後,「採金狂」延續約150年。1850年後進入咖啡興旺期,巴西得到「咖啡國」的稱號。1880~1912年是巴西北部的橡膠興旺期,曾以天然橡膠的故鄉著稱於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才致力於產品多樣化,注重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經濟發展較快。1948~1980年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7%,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同期,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一個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農業國逐漸變成工農業國家。

1956~1961年是戰後第一個高速發展期。六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8.3%,其中工業增長10.7%,農業增長5.7%,運輸增長8.8%。僅用三年多時間在中部高原建成新首都巴西利亞,是一項振奮民族精神的重大建設。

1968~1974年是戰後第二個高速發展期。七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1%,其中工業增11.9%,農業增5.9%,運輸增11.7%,商業增11.0%。繼原聯邦德國、日本經濟奇跡之後,出現了「巴西經濟奇跡」。

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特別是能源危機對巴西經濟帶來不利影響。1975~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降為6.7%。由於外債累累通貨膨脹,國際收支逆差很大,巴西政府不得不採取降低增長速度的「冷卻」經濟政策。

在80年代,巴西經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81~1983年出現空前衰退的局面;1984~1987年經濟調整略見成效,生產水平有所恢復;1987~1989年又出現停滯與衰退。1980~1988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8%,其中工業下降2.5%,農業下降0.4%,服務業增長2.2%(其中郵電通訊增10.5%)。90年代初巴西工業生產出現了復甦跡象,糧食生產獲大豐收。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戰後四十多年來巴西的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比。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有所下降,非物質生產部門(服務部門)的比重逐漸上升。前者由1949年的52%降為1987年的45%,後者由48%升至55%。在物質生產部門中,工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農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戰前的1939年,工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農業佔33%:1980年工業佔34%,農業佔13%。1981年巴西政府決定把農業、能源、出口部門置於國民經濟發展的優先地位,力求扭轉困難局面,使國民經濟均衡發展。

巴西由於在二次大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雖仍屬發展中國家,但卻擁有許多發達國家的特徵。巴西領土廣闊,資源極為豐富,有一定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之一。
地形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高原佔全國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北部是圭亞

那高原,東部為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勢北低南高,起伏

平緩,地面覆蓋著熱帶草原,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藏。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之

間是廣闊的亞馬孫平原,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

原。平原西寬東窄,地勢平坦,大部分地區海拔在300米以下。
巴西主要受兩種氣候影響:
第一種是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第二種是巴西高原上的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又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東南信風帶交替控制,降水集中於夏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的較長乾季。

還有一個特殊的地點是巴西高原東側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那裡是因為是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及受巴西暖流影響才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

『陸』 巴西近幾年的自然災害有什麼

基本上都是洪澇災害,還有由洪澇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好像去年還發生過地震

『柒』 有足球王國之稱的巴西,為何現在不產巨星了

有足球王國之稱的巴西,為何現在不產巨星了?

近年以來,傳統足球強國如巴西、阿根廷等地,巨星越來越少。尤其是曾經的足球王國巴西,現在在世界足壇上有影響力的球星愈發凋零,與之前曾經的眾星閃耀相差不少。

為什麼會如此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足球運動的流行吸引大量人員湧入,基數加大巴西出現巨星的可能就減小

巴西在之前巨星頻出,很大的原因是當地貧民窟的孩子為了出人頭地努力練習足球。通過各大球隊的球探發掘,逐漸走向世界,並成長為影響世界足壇的巨星。

最後,巴西的經濟發展,使得民眾不再以足球為唯一出路

近年以來巴西人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巴西增長的經濟使其成為了「金磚之國」一員。

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帶來普通民眾生活改善,當民眾不再依賴足球為唯一出路之後,也影響到巴西巨星出現的概率。

綜上所述,是個人關系巴西巨星在近年來減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巴西的經濟現狀如何

巴西在2014年舉辦了世界盃,可能人們在電視里看到了巴西感覺很富饒,認為巴西是一個發達國家。但是則不然,目前的巴西不能算是發達國家,甚至都不能算成一個大國。雖然說巴西的領土面積非常的大,擁有85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且人口還超過了2億。

他們發展農業種植園等,對於工業的發展不是很注重。這也就導致一直靠著出口種植的水果或者是煙草,來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這樣來提升綜合國力是非常的慢的。

『玖』 「世界糧倉」巴西遭遇百年大旱,最不該挨餓的國家為何會遭到飢荒

巴西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天災,自從91年以來,巴西在2022年的時候遇到了最為嚴重的乾旱,而這一次的乾旱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巴西的甘蔗,咖啡等農作物的產量,並且通過數據顯示,在巴西有將近1900萬的人面臨著飢餓。因為巴西是世界兩倉,所以說嚴重的乾旱導致巴西的糧食收成受到了影響,這不僅僅會影響到國內的居民糧食用量,也是會導致全國面臨著糧食危機。

不僅巴西是一個糧食大國,中國也是如此,雖然說中國的人口特別的多,但是中國也有很多的農業大省,所以說根本就不用害怕,而巴西糧食受到影響出現飢荒,我國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有很多依賴巴西的國家,可能就會因為巴西糧食收成減少,而導致自己國家的很多人也是沒有辦法吃飽飯。

『拾』 從發展到衰落,巴西是如何一步步邁入「資源陷阱」的

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一場席捲全世界的經濟震盪,對巴西更是一場致命的打擊,原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巴西經濟與資源的過度捆綁,自然也得接受經濟隨價格波動的命運,這也是巴西經濟大起大落的背景,也是近十年來巴西經濟持續低迷的原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單純依賴資源輸出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繁榮,但歸根結底創新才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將賺錢的本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證經濟的持續繁榮。

與近年巴西發生了什麼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4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0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6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1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8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4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