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瑪瑙和中國阜新瑪瑙哪兒的好
中國阜新的好 .
自己國家的放心點。
這是個網站有圖片的。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B8%B7%D0%C2%C2%EA%E8%A7
便宜貴的都有啊!上回阜新瑪瑙城在我們學校做展銷,我買了很多東西。小手機鏈才2塊錢,我買了5個手鏈,都很漂亮,一個五元錢啊!買的兩個項鏈也是10元一個。當然這都是不太好的瑪瑙了。想要買好的,當然就要貴些了!
一、簡介
瑪瑙自古被視為美麗、幸福、吉祥、富貴的象徵,因其兼具瑰麗、堅硬、稀有三大特徵,從而榮膺"玉石"桂冠。地處遼西的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地、加工地、瑪瑙製品集散地,瑪瑙資源儲量豐富,佔全國儲量的50%以上,且質地優良。
阜新盛產瑪瑙,不僅色澤豐富,紋理瑰麗,品種齊全,而且還產珍貴的水膽瑪瑙。阜新縣老河土鄉甄家窩卜村的紅瑪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綠瑪瑙極為珍貴。阜新瑪瑙加工業尤為發達,其作品連續幾年獲得全國寶玉石器界"天工獎"。
二、溯源
阜新瑪瑙文化積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說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瑪瑙和使用瑪瑙的人群。從遼代開始,阜新民間就有採集、挖掘、加工瑪瑙的生產活動。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
據出土文物證明,早在遼代,阜新的瑪瑙業已十分發達,遼墓中出土的瑪瑙酒杯、瑪瑙圍棋、項鏈等,質地上乘,造型優美,工藝精湛,令當今藝人驚嘆。據《清實錄》史書中"宮廷瑣事"載:"開挖窯洞十六,窯工千人,南部設有商邑。"相傳清代宮廷擺設的雕件及所用的瑪瑙飾物大多數取材於阜新,甚至加工於阜新。除大型雕件外,其常見的瑪瑙製品有鼻煙壺、水盂、圍棋、龍盤、佛手等。瑪瑙之鄉的美譽也聲名鵲起,響譽海內外。現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鄉寶珠營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壽時當地王爺進獻"佛光瑪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現中國博物館國寶級收藏品《水濂洞》藝術精品就是由阜新提供的水膽瑪瑙原料雕刻而成。
改革開放以來,阜新迎來了瑪瑙加工業又一個繁榮時期。阜新地區從事瑪瑙加工業的廠家、商家近5千戶,僅阜新縣的老河土鄉、十家子鄉兩個鄉就有3128戶。聞名全國唯一的大型瑪瑙專業批發市場就設在十家子鎮。每逢陽歷3、6、9集日,國內外客商雲集,購銷兩旺。
三、工藝特色
瑪瑙屬二氧化硅的膠體溶液,是火山岩裂隙或空洞中一層層一圈圈沉澱而成,由於每一層所含微量原素不同,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其花紋形態千差萬別,品種繁多,絢麗多姿,溢彩流光,硬度為摩氏7度,可與翡翠硬度相比美。
瑪瑙屬中檔寶石,具有多種天然色彩和條帶花紋,是雕刻的理想材料。瑪瑙有"玉黃金"的美稱,其材質本身就具有收藏、保值、增值作用。製成一件精美的瑪瑙玉件要經過選料、剝皮、設計、拋光、初雕、細雕和配座等七道工序。
阜新瑪瑙雕刻工藝門類齊全,素活工藝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其中打鑽掏膛、取鏈活環、肩耳製作、透雕活球、裝飾雕刻等技藝為其特有的絕活兒。1974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雕成的阜新瑪瑙《水簾洞》,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瑪瑙工藝品創意獨特,構思奇妙,雕刻精細,分人物、鳥獸、花卉、素活、水膽瑪瑙製品五大類。每件作品造型別致,料質純正,細膩精湛,俏色點綴,唯妙唯俏,栩栩如生,真可謂巧奪天工,令人叫絕。
阜新瑪瑙雕刻的藝術特色為:巧、俏、絕、雅。巧:為人之靈氣,創意大膽,構思奇巧,雕刻技藝精巧,巧奪天工;俏: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瑪瑙天然俏色,紋理及質感,所表現的人間萬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逸趣天然;絕: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於自然高於自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使之成為出神入化的絕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令人拍案叫絕。阜新不僅傳統的素活如花薰、尊、瓶等雕刻的好,其顯著特色和獨特風格的是雅活做的出色;雅:不僅指作品格調高雅,關鍵是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包含五千年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作品還表現出當代人們火熱的生活和審美情趣。
要出精品,必有奇才。阜新有玉雕工藝大師或相當於工藝大師級水平的人近20位,達到工藝師水平的100餘人,他們是阜新瑪瑙業的核心和靈魂。"素活大師"李洪斌雖年近七旬但仍寶刀不老;被譽為阜新瑪瑙界"三傑"的曹志濤、楊克權、邵景興,藝術碩果累累,聲名遠播。曹志濤等在全國歷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不斷捧回金、銀、銅獎。阜新老、中、青三代玉雕藝術家精湛的作品不僅在全國玉雕界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是藝術創新的弄潮兒,獨領風騷。阜新的瑪瑙雕刻已達到當今中國玉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四、傳承意義
多年來阜新大量雕刻作品在全國玉雕工藝美術展上榮獲大獎。其產品遠銷世界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阜新的瑪瑙已成為獨特地方風格的旅遊紀念品。倍受海內外朋友的喜愛,收藏做傳世之寶。
但由於阜新瑪瑙雕技藝主要通過家族傳承,歷史上有名望的瑪瑙世家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瑪瑙工藝素活的代表李洪斌大師現已年近七旬,阜新瑪瑙雕在取得輝煌業績的同時,已面臨手工藝人技藝失傳的危機,亟待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遼寧省阜新市的李洪斌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一、簡介
瑪瑙自古被視為美麗、幸福、吉祥、富貴的象徵,因其兼具瑰麗、堅硬、稀有三大特徵,從而榮膺"玉石"桂冠。地處遼西的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地、加工地、瑪瑙製品集散地,瑪瑙資源儲量豐富,佔全國儲量的50%以上,且質地優良。
阜新盛產瑪瑙,不僅色澤豐富,紋理瑰麗,品種齊全,而且還產珍貴的水膽瑪瑙。阜新縣老河土鄉甄家窩卜村的紅瑪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綠瑪瑙極為珍貴。阜新瑪瑙加工業尤為發達,其作品連續幾年獲得全國寶玉石器界"天工獎"。
二、溯源
阜新瑪瑙文化積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說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瑪瑙和使用瑪瑙的人群。從遼代開始,阜新民間就有採集、挖掘、加工瑪瑙的生產活動。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
據出土文物證明,早在遼代,阜新的瑪瑙業已十分發達,遼墓中出土的瑪瑙酒杯、瑪瑙圍棋、項鏈等,質地上乘,造型優美,工藝精湛,令當今藝人驚嘆。據《清實錄》史書中"宮廷瑣事"載:"開挖窯洞十六,窯工千人,南部設有商邑。"相傳清代宮廷擺設的雕件及所用的瑪瑙飾物大多數取材於阜新,甚至加工於阜新。除大型雕件外,其常見的瑪瑙製品有鼻煙壺、水盂、圍棋、龍盤、佛手等。瑪瑙之鄉的美譽也聲名鵲起,響譽海內外。現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鄉寶珠營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壽時當地王爺進獻"佛光瑪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現中國博物館國寶級收藏品《水濂洞》藝術精品就是由阜新提供的水膽瑪瑙原料雕刻而成。
改革開放以來,阜新迎來了瑪瑙加工業又一個繁榮時期。阜新地區從事瑪瑙加工業的廠家、商家近5千戶,僅阜新縣的老河土鄉、十家子鄉兩個鄉就有3128戶。聞名全國唯一的大型瑪瑙專業批發市場就設在十家子鎮。每逢陽歷3、6、9集日,國內外客商雲集,購銷兩旺。
三、工藝特色
瑪瑙屬二氧化硅的膠體溶液,是火山岩裂隙或空洞中一層層一圈圈沉澱而成,由於每一層所含微量原素不同,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其花紋形態千差萬別,品種繁多,絢麗多姿,溢彩流光,硬度為摩氏7度,可與翡翠硬度相比美。
瑪瑙屬中檔寶石,具有多種天然色彩和條帶花紋,是雕刻的理想材料。瑪瑙有"玉黃金"的美稱,其材質本身就具有收藏、保值、增值作用。製成一件精美的瑪瑙玉件要經過選料、剝皮、設計、拋光、初雕、細雕和配座等七道工序。
阜新瑪瑙雕刻工藝門類齊全,素活工藝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其中打鑽掏膛、取鏈活環、肩耳製作、透雕活球、裝飾雕刻等技藝為其特有的絕活兒。1974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雕成的阜新瑪瑙《水簾洞》,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瑪瑙工藝品創意獨特,構思奇妙,雕刻精細,分人物、鳥獸、花卉、素活、水膽瑪瑙製品五大類。每件作品造型別致,料質純正,細膩精湛,俏色點綴,唯妙唯俏,栩栩如生,真可謂巧奪天工,令人叫絕。
阜新瑪瑙雕刻的藝術特色為:巧、俏、絕、雅。巧:為人之靈氣,創意大膽,構思奇巧,雕刻技藝精巧,巧奪天工;俏: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瑪瑙天然俏色,紋理及質感,所表現的人間萬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逸趣天然;絕: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於自然高於自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使之成為出神入化的絕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令人拍案叫絕。阜新不僅傳統的素活如花薰、尊、瓶等雕刻的好,其顯著特色和獨特風格的是雅活做的出色;雅:不僅指作品格調高雅,關鍵是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包含五千年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作品還表現出當代人們火熱的生活和審美情趣。
要出精品,必有奇才。阜新有玉雕工藝大師或相當於工藝大師級水平的人近20位,達到工藝師水平的100餘人,他們是阜新瑪瑙業的核心和靈魂。"素活大師"李洪斌雖年近七旬但仍寶刀不老;被譽為阜新瑪瑙界"三傑"的曹志濤、楊克權、邵景興,藝術碩果累累,聲名遠播。曹志濤等在全國歷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不斷捧回金、銀、銅獎。阜新老、中、青三代玉雕藝術家精湛的作品不僅在全國玉雕界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是藝術創新的弄潮兒,獨領風騷。阜新的瑪瑙雕刻已達到當今中國玉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四、傳承意義
多年來阜新大量雕刻作品在全國玉雕工藝美術展上榮獲大獎。其產品遠銷世界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阜新的瑪瑙已成為獨特地方風格的旅遊紀念品。倍受海內外朋友的喜愛,收藏做傳世之寶。
但由於阜新瑪瑙雕技藝主要通過家族傳承,歷史上有名望的瑪瑙世家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瑪瑙工藝素活的代表李洪斌大師現已年近七旬,阜新瑪瑙雕在取得輝煌業績的同時,已面臨手工藝人技藝失傳的危機,亟待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遼寧省阜新市的李洪斌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自己國家的放心
簡介自己看看吧!不錯!!!
一、簡介
瑪瑙自古被視為美麗、幸福、吉祥、富貴的象徵,因其兼具瑰麗、堅硬、稀有三大特徵,從而榮膺"玉石"桂冠。地處遼西的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地、加工地、瑪瑙製品集散地,瑪瑙資源儲量豐富,佔全國儲量的50%以上,且質地優良。
阜新盛產瑪瑙,不僅色澤豐富,紋理瑰麗,品種齊全,而且還產珍貴的水膽瑪瑙。阜新縣老河土鄉甄家窩卜村的紅瑪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綠瑪瑙極為珍貴。阜新瑪瑙加工業尤為發達,其作品連續幾年獲得全國寶玉石器界"天工獎"。
二、溯源
阜新瑪瑙文化積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說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瑪瑙和使用瑪瑙的人群。從遼代開始,阜新民間就有採集、挖掘、加工瑪瑙的生產活動。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
據出土文物證明,早在遼代,阜新的瑪瑙業已十分發達,遼墓中出土的瑪瑙酒杯、瑪瑙圍棋、項鏈等,質地上乘,造型優美,工藝精湛,令當今藝人驚嘆。據《清實錄》史書中"宮廷瑣事"載:"開挖窯洞十六,窯工千人,南部設有商邑。"相傳清代宮廷擺設的雕件及所用的瑪瑙飾物大多數取材於阜新,甚至加工於阜新。除大型雕件外,其常見的瑪瑙製品有鼻煙壺、水盂、圍棋、龍盤、佛手等。瑪瑙之鄉的美譽也聲名鵲起,響譽海內外。現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鄉寶珠營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壽時當地王爺進獻"佛光瑪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現中國博物館國寶級收藏品《水濂洞》藝術精品就是由阜新提供的水膽瑪瑙原料雕刻而成。
改革開放以來,阜新迎來了瑪瑙加工業又一個繁榮時期。阜新地區從事瑪瑙加工業的廠家、商家近5千戶,僅阜新縣的老河土鄉、十家子鄉兩個鄉就有3128戶。聞名全國唯一的大型瑪瑙專業批發市場就設在十家子鎮。每逢陽歷3、6、9集日,國內外客商雲集,購銷兩旺。
三、工藝特色
瑪瑙屬二氧化硅的膠體溶液,是火山岩裂隙或空洞中一層層一圈圈沉澱而成,由於每一層所含微量原素不同,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其花紋形態千差萬別,品種繁多,絢麗多姿,溢彩流光,硬度為摩氏7度,可與翡翠硬度相比美。
瑪瑙屬中檔寶石,具有多種天然色彩和條帶花紋,是雕刻的理想材料。瑪瑙有"玉黃金"的美稱,其材質本身就具有收藏、保值、增值作用。製成一件精美的瑪瑙玉件要經過選料、剝皮、設計、拋光、初雕、細雕和配座等七道工序。
阜新瑪瑙雕刻工藝門類齊全,素活工藝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其中打鑽掏膛、取鏈活環、肩耳製作、透雕活球、裝飾雕刻等技藝為其特有的絕活兒。1974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雕成的阜新瑪瑙《水簾洞》,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瑪瑙工藝品創意獨特,構思奇妙,雕刻精細,分人物、鳥獸、花卉、素活、水膽瑪瑙製品五大類。每件作品造型別致,料質純正,細膩精湛,俏色點綴,唯妙唯俏,栩栩如生,真可謂巧奪天工,令人叫絕。
阜新瑪瑙雕刻的藝術特色為:巧、俏、絕、雅。巧:為人之靈氣,創意大膽,構思奇巧,雕刻技藝精巧,巧奪天工;俏: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瑪瑙天然俏色,紋理及質感,所表現的人間萬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逸趣天然;絕: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於自然高於自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使之成為出神入化的絕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令人拍案叫絕。阜新不僅傳統的素活如花薰、尊、瓶等雕刻的好,其顯著特色和獨特風格的是雅活做的出色;雅:不僅指作品格調高雅,關鍵是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包含五千年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作品還表現出當代人們火熱的生活和審美情趣。
要出精品,必有奇才。阜新有玉雕工藝大師或相當於工藝大師級水平的人近20位,達到工藝師水平的100餘人,他們是阜新瑪瑙業的核心和靈魂。"素活大師"李洪斌雖年近七旬但仍寶刀不老;被譽為阜新瑪瑙界"三傑"的曹志濤、楊克權、邵景興,藝術碩果累累,聲名遠播。曹志濤等在全國歷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不斷捧回金、銀、銅獎。阜新老、中、青三代玉雕藝術家精湛的作品不僅在全國玉雕界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是藝術創新的弄潮兒,獨領風騷。阜新的瑪瑙雕刻已達到當今中國玉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四、傳承意義
多年來阜新大量雕刻作品在全國玉雕工藝美術展上榮獲大獎。其產品遠銷世界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阜新的瑪瑙已成為獨特地方風格的旅遊紀念品。倍受海內外朋友的喜愛,收藏做傳世之寶。
但由於阜新瑪瑙雕技藝主要通過家族傳承,歷史上有名望的瑪瑙世家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瑪瑙工藝素活的代表李洪斌大師現已年近七旬,阜新瑪瑙雕在取得輝煌業績的同時,已面臨手工藝人技藝失傳的危機,亟待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遼寧省阜新市的李洪斌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Ⅱ 巴西象牙果 價值
簡介
象牙果果實TAGUA椰子樹象牙果(COROZO
NUT)是主要生長在南美赤道附近的一種名為TAGUA椰子樹的果實,該樹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大概要15年左右才能結出纖維制的果實,果實要3到8年才能完全成熟。當果實完全成熟落到地上時被當地人收獲,在熱帶陽光下晾曬3~4個月左右後,果實的明膠才會成熟,變成類似於象牙的白色堅硬物質。完全烘乾的COROZO
NUT可用於替代真正的象牙產品,因此當地居民又稱之為IVORY
NUT(象牙果仁)。果實烘乾後用機器剝落堅硬的外殼,根據大小和質量進行分選,然後加工成精美的工業品或者雕刻成想要的模樣。
形態特徵
象牙果是一種南美厄瓜多的棕櫚樹椰果。是橡扣樹的種子胚乳,常見於厄瓜多和秘魯的沿海雨林中。罩胚乳有點像椰子,起初是液體,成熟以後變得堅硬起來,具備了與動物象牙類似的特點,有類似年的環狀圖案,看起來和真的象牙一樣,被人們稱為植物象牙。象牙果外表粗糙裡面潔白如象牙,寓意通過修行達到圓通圓融的真性境界,印度教徒常用來做佛像的雕刻。用象牙果做手把件或者裝飾擺件都是非常高雅的選擇。但是時間久了,顏色就變成黃色的了!
作用
在歷史上,19世紀德國商人首先在南美洲發現了植物象牙。這些商人把這種材料介紹到歐洲市場,主要用於生產衣服扣子。義大利人就把這些象牙果加工成紐扣,被人們在裝飾世界最高檔的時裝時使用。現在,人們不光用這些神奇的果實做高檔服裝的紐扣的部件,還將這些堅硬的果實加工成各種飾品、棋子、樂器的簧片等等。
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植物象牙非常流行。貿易統計資料顯示植物象牙製作的扣子曾一度占市場份額的20%,因此它是當時的主要日用品之一。」後來植物象牙逐漸被塑料所取代,因為塑料製作成本更低。除了製作一些小紀念品外,植物象牙幾乎被人們遺忘了。但現在它又慢慢地回來了。
象牙果作為飾品,在佛教上有廣泛的應用,具體菩提子的加持功效,紅珊瑚象牙果手鏈也被譽為佛教手鏈中的經典之作。
Ⅲ 巴西的送禮是什麼傳統
★送禮
首先,女士應避免送禮給男夥伴,否則容易引起誤解;其次,在雙方已建立較好的個人關系以後,不應再送商務范疇的禮物;送給孩子的禮物最受賞識和歡迎;送禮最好在商務會談之後,氣氛輕松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送禮最好;如果你在回國前,詢問一下你的巴西夥伴,是否需要帶些家鄉特產給他們,他們將非常歡迎;最後,不要特別贊賞你的夥伴家裡的任何一件東西,否則他們將堅持送給你,而你必須接受。
與巴西人會晤,最好事先預約。見面時,互相握手,贈送名片。一般名片最好印刷簡潔但必須質地較好、刷精美。會晤的最好時間是上午10點至12點或者是下午3點至5點。辦事最好效率高點。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的商人商人很注重效率,很守時間,但參加一個宴會,最好比約定的時間晚10~15分鍾。最好約在辦公室會晤而絕對不能約在飯館或酒吧。會晤時,經常備有咖啡,很甜,味道濃厚,你最好接受。如果是第一次見面,穿著最好保守一點,男士最好穿黑色西服;
送禮忌諱送手帕。他們認為送手帕會引起吵嘴和不愉快。
在巴西人家裡做客後的第2天,應託人給女主人送一束鮮花花或一張致謝的便條。鮮花千萬不能送紫色的,紫色是死亡的象徵。
巴西人熱情好客,應邀到巴西人家裡做客,可以帶上一束鮮花、一盒巧克力或一些糖果作為禮物送給女主人。巴西人接受別人的禮物時,總要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禮物,向送禮人致謝,再收下。不可以將手帕作為禮物送人,因巴西人認為手帕與眼淚是聯系在一起的,容易帶來令人悲傷的事情,還可能引起爭吵等不如意的事情。巴西人忌諱紫色,紫色在巴西是死亡的象徵,因此切勿送紫色的鮮花。
★禁忌
巴西人忌諱紫色、黃色、棕黃色、深咖啡色等,他們認為紫色表示悲傷,黃色表示絕望,深咖啡色會招來不幸。OK手勢在巴西被認為是粗俗和猥褻的手勢,他們忌用拇指和食指連成圓圈,並將其餘三指向上伸開。與巴西人打交道時,不宜向其贈送手帕或刀子。英美人所採用的表示「OK」的手勢,在巴西看來是非常下流的。
★禮節禮貌(送禮)
巴西人很質朴,性格爽快,心地善良,談吐不俗,幽默風趣。他們很注重禮貌禮節,而且其禮儀非常有特色。巴西人在送禮時,忌諱送手帕,在他們看來,送手帕會引起吵架或不睦,所以當有人不注意而將手帕作為禮物送給對方時,對方會非常有禮貌地當場交錢,表示自己花錢買下這塊手帕,以避免吵架的事情發生。巴西人在接受禮品時,一般要當著送禮人及客人們的面把包裝紙打開,欣賞一下禮品,然後致謝。
在巴西,到任何人家都不能空手去。但是第一次訪問時,贈送禮品最好是質量比較好的公司紀念品。婦女們在向他們的男同事或男客戶送禮時,一定要萬分小心,選擇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公務性禮品。送禮時不要贈送數為13的禮物,不要送刀子。在建立友好關系前,不要送公務性禮品。禮品的第一考慮要素是是否符合受禮者的需要和口味,而不是禮品的昂貴程度。不管怎樣,為孩子們帶去禮物時,總是大受歡迎的。
巴西人很重視親筆簽名。無論寫信、便條等,都要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尊重和禮貌。他們特別喜愛孩子,交談中尤為喜歡別人誇耀他們的孩子。巴西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最常用的禮節是微笑和施握手禮,同時,往往以拳禮相互表示問安和致敬。而與親朋好友、熟人或情人相見時,大多都習慣施擁抱禮或親吻禮。婦女之間最常用吻禮。
巴西的男人喜歡開玩笑,但客人要避開涉及當地民族的玩笑。對當地政治問題最好閉口不談。巴西人會見客人時,請客人喝濃咖啡,用很小的杯子一杯一杯地喝。在巴西人家做客時,不要過分稱贊他們的東西,否則他極有可能堅持把這東西送給你做禮品。在巴西人家裡做客後的第2天,應託人給女主人送一束鮮花或一張致謝的便條。鮮花千萬不能送紫色的,紫色是死亡的象徵。他們特別喜歡蘭花,並將蘭花尊為國花。他們偏愛「蝴蝶」,認為蝴蝶是一種吉祥物。另外,巴西的印第安人有一種習俗頗有趣,洗澡和吃飯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若有人到他們家中做客,主人便邀請客人一起跳進河裡去洗澡,一次又一次,他們認為洗澡次數越多對客人就越客氣、越尊重。
★與巴西人適於談論的話題:足球、笑話、趣文等等。
★社交禮儀
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服飾禮儀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群。在一般的共公場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襯衫、長西褲,女士則最好穿高領帶袖的長裙。
★餐飲禮儀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歐式西餐。因為畜牧業發達,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類所佔的比重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產黑豆佔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歡飲咖啡、紅茶和葡萄酒。
★飲食禮俗
巴西人在飲食上,習慣吃西餐。他們通常以黑豆飯為主食,也愛吃蛋糕、煎餅之類的甜點心。他們對菜的數量要求不多,但質量要高,喜食的肉類以豬、牛、羊肉和水產品為主,蔬菜有西紅柿、白菜、黃瓜、辣椒、土豆等。
巴西人喜歡清淡、麻辣的口味。他們喜歡用煎、炸、烤、燴等烹飪方法製作菜餚。喜食的菜有干燒魚、豆瓣魚、辣子雞丁、糖醋桂魚、炒裡脊丁、魚香腰花、軟炸蝦球、什錦拼盤、黃瓜氽裡脊片湯等,他們也喜食中國的川菜。巴西人喜吃的果品有菠蘿、香蕉、柑橘、葡萄、蘋果及腰果、杏仁等。他們愛喝的飲料有咖啡、紅茶及葡萄酒、香檳酒、桂花陳酒和中國的茅台酒。
巴西人與咖啡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喝咖啡正如巴西的男人無一不會踢足球一樣,而且無論在什麼場合中,都離不開飲咖啡。他們三餐中除了早餐愛喝點紅茶外,其餘每餐都要喝咖啡。特別是在款待客人時,巴西人通常以飲咖啡來表達主人的深情厚誼。他們待客常用的咖啡叫「咖啡基奧」。
在商務活動中,如宴請客人或參加宴會時,在飲食的選擇上,應以歐式西菜為主。菜譜中的菜大多是以煎、炸、烤、燴等烹制方法製作的,以豬、牛、羊肉和水產品為用料的菜餚。宴會時間安排應多選擇在晚上。地點應是在旅館、私人俱樂部或夜總會里進行而不是在家裡進行。巴西的晚餐很遲,最早也得到晚上8點,而在餐館里,直到午夜可能仍是高朋滿座。所以要有熬夜的准備。設晚宴請客,要問男客人他是否願意與夫人同來,由他去決定。
作為一個女性,你最好不要邀你的巴西夥伴共進晚宴,除非他們公司有其他人同他一起赴宴,否則你的邀請可能被誤解。也最好不要接受男人的單獨邀請。進餐時,要入鄉隨俗、熱情、禮貌,但不要醉酒。不管男女,喝醉酒在巴西上層人士看來是粗俗的行為。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巴西的男人一般都喜歡開玩笑,還習慣拍拍打打地同他人談話。他們認為這樣更能顯出相互間的親近和友好。在巴西,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酷愛足球運動。恐怕不知道政府官員是誰的人到處可見,若不知道本國足球名星是誰的人極難找到。他們在接受別人送禮時,總習慣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禮品包,然後致以謝意。如果他們到什麼地方買了禮品,首先要把原來包裝的紙剪掉一點。因為他們認為包裝紙是管運氣的,不要把別人的好運氣帶走。
巴西印第安人區流行著一種奇特的禮節。客人來訪第一件事就是請他們洗澡,客人洗的時間越長,就越表示對主人的尊敬。如果主人有急事要談,主人則賠客人同浴,邊洗邊談。他們歡迎來自文明社會的客人儀式很奇特。首先同一個巫師向客人臉上吹氣,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驅散文明人帶來的疾病;接著是部落的男人淚流滿面的發表演說,他們認為眼淚是對和平使者的歡迎;最後女人用唾液和樹葉調制顏料,把客人的臉頰塗成紅色或黑色,以表達他們的友好情意。巴西赤道森林裡的印第安人有不把自己的名字告訴陌生人的特有習俗。他們認為把自己的名字說出來,會給自己帶來損害。
巴西人很重視親筆簽名。無論寫信、便條等,都要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以示尊重和禮貌。他們特別喜愛孩子。交談中尤為喜歡別人誇耀他們的孩子。他們也極珍愛蘭花,並將蘭花尊為國花。他們認為蘭供給是民族一切可貴品德的象徵,視大而美的花形象徵高瞻遠矚,堅實的花瓣象徵堅毅剛強,富於變化的花色象徵知難而進和百折不撓。他們偏愛「蝴蝶」。認為蝴蝶有美麗的形象,是一種吉祥之物。
巴西的納堅斯第地區女子慣以帶帽子表達情感。他們把帽子帶的偏右,表示已婚;偏左表示未婚;帽子頂在前額,則表示遇到了不幸之事而心情沮喪。巴西西北的車尼斯族,有「女姓至上」之俗。在那裡,男子必須對妻子絕對服從,不得有違抗之意。
★巴西國花:卡特蘭
★巴西吉祥象徵:蝴蝶
Ⅳ 請問巴西當地有什麼紀念品和特產或者有國家代表性的東西呢謝了!
巴西的特產:
瓜拉那
特產簡介
瓜拉那是馬亞遜地區特產的一種野莓,內含咖啡因、維生素,以及豐富的生物鹼、單寧酸、蛋白質等。所製成的飲料風味獨特,也是一種健康飲料。
咖 啡
特產簡介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但巴西原本不產咖啡,咖啡原產於阿拉伯,18世紀時傳入歐洲,廣受歡迎。後來法人特意將咖啡樹苗,船運到法屬蓋亞那,最後才傳入巴西,最後竟在巴西發揚光大。
果 汁
特產簡介
巴西盛產熱帶水果,有些是根本沒見過的。在街上就可以買到各式果汁,新鮮純果汁喝來真是消暑解渴。巴西人常在果汁里加上牛奶,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馬黛茶
特產簡介
馬黛茶是當地印地安人的飲料,茶內含咖啡鹼,具有提神醒腦、幫助消化、消暑解熱的功效。根據醫學研究顯示,馬黛茶里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是非常好的健康飲料。
卡沙薩酒
特產簡介
卡沙薩酒(Cachaca)是巴西的國酒,其釀造有500多年的歷史,年產量13億升,是世界五大名酒之一。其種類很多,有白色的、金黃色的陳年酒,有大型酒廠生產的,也有家庭釀制的。巴西全國共有4000多個品牌的卡沙薩酒。
蘑 菇
特產簡介
姬松茸又名為巴西磨菇,是一種食葯兼用的大型腐生真菌,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集美食、美容、醫療、保健作用於一體。具有抗癌、抗凝血、降血脂和安神等特效。
蜂 膠
特產簡介
來自亞馬遜河的聖品,巴西原裝天然蜂膠,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寶 ,上帝贈與人類的恩惠。強化機體免疫力,抗菌解毒,消除炎症。
黑 豆
特產簡介
黑豆在巴西人眼中簡直就是生命,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為什麼呢?因為巴西盛產大量的黑豆——個大味香,黑豆對人體非常有好處,多吃有益新陳代謝並且營養豐富。
蝴蝶標本
特產簡介
巴西有大片的熱帶雨林——亞馬遜,他簡直就是地球的肺部。因為它的特殊地理環境,亞馬遜中有許多珍奇的物種,蝴蝶就是其中之一。當中有成千上萬科學家都還沒有命名的蝴蝶,其中有的煞是美麗。
寶 石
特產簡介
假如你到集市上走走會有人向你兜售大量的寶石,樣式很好看,質地不錯,主要是價錢不貴還可以砍價,可以做手信送人。
Ⅳ 世界盃我很喜歡巴西隊,有這國家的紀念品賣嗎
應該有
Ⅵ 巴西的國鳥是什麼鳥
我知道的不多 不過希望對你有幫助 具體如下:
1782年,美國首先把瀕臨滅絕的白頭鷹定為國鳥,此後,不少國家競相效仿,現在已經有不少國家選定了自己的國鳥。美國國鳥——白頭海雕:這種鳥僅分布在北美沿海,是北美洲的特產,所以又叫美洲雕。1782年,美國國會將它為國鳥類,並把它作為美國國徽的圖案。
中國——丹頂鶴:丹頂鶴被中國人稱為仙鶴,其豐姿秀逸,性情幽嫻、矜持華貴、高雅灑脫。
中國人對丹頂鶴崇拜已久,古有「梅妻鶴子」之語以喻天性野逸、酷愛自然之人,而「焚琴煮鶴」則喻對美好事物的踐踏毀壞。古人以為丹頂鶴是神仙的伴侶,《西遊記》中所述太白老君的騎乘便是此鶴。國人素有以《松鶴圖》賀壽之習俗,作為一種美好的藝術形象,將長壽之鶴(丹頂鶴壽命可達六十年)與長壽之松樹並列,象徵長壽無可非議。但從生態學角度講,丹頂鶴棲息於濕地,那裡無松可棲,可見,丹頂鶴是一種被人神化了的動物。
瓜地馬拉——鳳尾綠咬鵑:又名愛沙爾克鳥,自由鳥。該鳥羽毛為綠色,頭部為黃色,胸為紅色,十分美麗,是咬鵑目中羽毛最美麗的一種。1872年,瓜地馬拉人民把美麗的愛沙爾克鳥定為國鳥。
阿根廷——棕灶鳥:在阿根廷分布極為普遍,其巢非常獨特,象有個麵包烤爐,故有「麵包師」之美名,深受阿根廷人民喜愛。
德國——白鸛:體態優美,風姿態迷人,性情溫和,又容易馴養,同時,它又是一種稀有的珍禽,受聯邦德國和不少國家的保護。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白鸛築巢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徵。為此,德國人民把美麗的白鸛選為自己的國鳥。
比利時——紅隼:分布廣,遍布世界,是農林益鳥。比利時人特別喜歡,把它定為國鳥加以保護。
瑞典——烏鶇:顧名思義,全身羽毛烏黑色。鳴聲婉轉動聽,還能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有「百舌」的美名。
荷蘭——白琵鷺:嘴極象琵琶,故得名。分布在歐洲南部到亞洲,少數妥布於非洲。但在歐洲的繁殖地,僅限於荷蘭和西班牙。
英國——紅胸鴝:又名知更鳥,紅胸鴝被稱作「上帝之鳥」,是英國人最熟悉、最喜歡的一種小鳥,因此,紅胸鴝1960年英國國民投票將其選定為國鳥。
盧森堡——戴菊:戴菊鶯,分布廣泛,歌聲動聽,體態輕巧,讓人喜愛。
丹麥——雲雀:它飛到一定高度時,稍稍浮翔,又疾飛而上,直入雲霄,故得此名。雲雀的叫聲悠揚婉轉,悅耳動聽,被稱為鳥中「歌星」。
奧地利和愛沙尼亞——家燕:最喜歡與人類伴住,是人們最熟悉、最受歡迎的益鳥。
挪威——河烏:多棲息在海拔較高的山地河谷和山間溪流,平常很難一睹其「芳容」。
冰島——矛隼:冰島有白色型矛隼,數量極少,非常珍貴。
薩爾瓦多和愛爾蘭國鳥——蠣鷸:棲息在海邊,生活的范圍僅限於海洋、海岸地區,人們又稱之為海喜鵲。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蜂鳥:拉丁美洲人認為,蜂鳥體型雖小,卻機智靈活,敢於同大鳥搏擊,蜂鳥有快樂和倔強的性格,有不畏強暴的精神,把蜂鳥作為自由和幸福的象徵。
印度——藍孔雀:印度人民把藍孔雀看成是吉祥物,在印度傳說中,天神迦爾迪蓋耶騎著孔雀雲游四方,耆那教神祖的交通工具也是孔雀,印度教大神因陀羅封它為鳥王。印度政府於1963年1月宣布藍孔雀為國鳥。
斯里蘭卡——黑尾原雞:是斯里蘭卡特有的一種鳥而被定為國鳥
日本——綠雉:產地僅限於日本,有不少關於它的動人故事在日本民間流傳,故日本人對其感情很深,1947年定為國鳥。
巴布亞紐幾內亞——極樂鳥:極樂鳥生活在崇山峻嶺中,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民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極樂鳥,它們認為極樂鳥是來自天堂的神鳥,又名「天堂鳥」。極樂鳥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自由的象徵。他們把極樂鳥印在國旗上,刻在國徽上。
巴西——金剛鸚鵡:產地巴拿馬東部至巴拉圭。
模里西斯——渡渡鳥:渡渡鳥是模里西斯特有的,也是模里西斯的象徵。但由於人們的大肆獵殺,導致它於1682年滅絕。在模里西斯的國徽、錢幣、紀念品、藝術品、廣告牌上,都能看到它的形象。這些都在提醒人們,要熱愛和保護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不要讓它們再重演多多鳥的悲劇。
南非——藍鶴:用藍鶴作為象徵南非的國鳥是再合適不過了。它體形獨特優美,外表安詳而自信。尤其是當它偶爾像芭蕾舞演員那樣旋轉著翩翩起舞,或是快樂地「高歌」時,就更能充分地展示出超凡脫俗的特色。
琴鳥 澳大利亞——琴鳥、笑翠鳥:澳大利亞是一個有著兩種國鳥的國家,琴鳥和笑翠鳥都是澳大利亞的特產鳥。琴鳥集形態華麗和鳴聲優美於一身,舞姿優美,歌聲悅耳,讓人贊嘆不已。琴鳥作為澳大利亞國鳥,象徵美麗、機智、真誠和吉祥,深受人們的愛戴。笑翠鳥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森林中,它精明能幹,忠於愛情,笑口常開,樂觀開朗,因此澳大利亞把這種「笑星鳥」作為國鳥而寵它、愛它,象徵著澳大利亞人民生活歡樂、幸福。
紐西蘭——幾維鳥:幾維鳥其貌不揚,紐西蘭人卻視若珍寶,將它定為國鳥,作為國徽、硬幣的標志。幾維鳥的生存歷史已有上千萬年,為數已不多,通常只能在動物園里才能見到它,由此可見,幾維鳥之珍貴。
伊拉克、波蘭、阿爾巴尼亞、埃及、尚比亞、墨西哥、智利:——雄鷹
菲律賓——食猿雕
尼泊爾——棕尾虹雉(九色鳥)
緬甸——孔雀、妙聲鳥
肯亞——公雞
烏干達——皇冠鶴(灰冠鶴、東非冕鶴)
辛巴威——辛巴威鳥
巴哈馬——紅鸛
巴貝多——鵜鶘
荷蘭——白琵鷺
美國——白頭海雕:是北美特有的大型猛禽,他的形象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並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國徽。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白頭海雕定為美國的國鳥,並把它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徵。
百慕大群島——白尾鸏
墨西哥——鳳頭卡拉鷹:俗稱長腳鷹。幾千年前,墨西哥土著居民的祖先——阿茲特克人奉太陽神神諭,尋找立國之地,他們穿越炎熱的沙漠,看見一隻嘴銜毒蛇的長腳鷹,立在仙人掌上,四周湖水如鏡,就在湖邊建立了特諾奇蒂特蘭城,及後來的墨西哥城。現在墨西哥國旗、國徽上的圖案就緣自這個傳說。風頭卡拉鷹也成為墨西哥國鳥。
宏都拉斯——黃頸亞馬孫鸚鵡
巴拿馬——角雕:又被稱做「女妖鷹」,是南太平洋和南美洲特有的熱帶大型猛禽,以捕捉鸚鵡、猴子和樹懶為生。其名字來自於古代希臘神話,Harpia是一種具有女人身體和鋒利鷹爪的妖怪,是神用於行使最殘暴的懲罰的工具。
委內瑞拉——擬黃鸝
多米尼加——金剛鸚鵡
開曼群島——古巴鸚鵡
巴拉圭——裸喉鍾雀
智利、厄瓜多、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康多禿鷲:又被稱作「安第斯神鷹」,是南美印加先民崇拜的圖騰。
秘魯——安第斯盔冠傘鳥
賴比瑞亞——黑眼鵯
納米比亞——紅胸伯勞
蓋亞那——麝雉
特立尼達、多巴哥——紅䴉
奈及利亞——黑冠鶴
8月
Ⅶ 巴西聖保羅有什麼特色
巴西 城市 聖保羅 (Sao Paulo)① 巴西東南部一州。東南瀕大西洋,西、北界巴拉那河及其支流格蘭德河。面積24.82萬平方公里。人口3,307萬(1990),城市人口佔80%。首府聖保羅。沿海為狹長低地,氣候炎熱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大崖壁以北的內地為高原和谷地,氣候溫和,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流富水力資源。十九世紀末,因咖啡種植而興起。1899年設州。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州。工業生產佔全國工業總值的50%左右,部門齊全,以鋼鐵、汽車、飛機、電子、化學、機器設備為主,並有紡織、食品、造紙、水泥、煉油等工業。咖啡、棉花、甘蔗、柑橘、檸檬產量均居全國之冠。畜牧業發達。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四通八達。
② 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業中心,聖保羅州首府,世界4座最大的都市之一。位於國境東南部馬爾山脈大崖壁邊緣海拔800多米的高原上,東南距外港桑多斯(Santos,南美第一大港)63公里,城區面積1624平方公里,包括郊區在內的大聖保羅則達2300多平方公里,大聖保羅人口超過1300萬。該城雖然處在南回歸線附近,但因地勢比較高,夏季多雨涼爽,冬季乾燥偏冷,無嚴寒,是一座氣候宜人、林木蒼翠、風光秀麗的城市。
聖保羅最早是印第安人的村落。1554年1月25日,葡萄牙殖民者來到這里,發現其地理位置理想,便大興土木興建城鎮,因這一天恰好是天主教紀念聖徒聖保羅的日子,便將這座城鎮命名為聖保羅。1711年聖保羅設立市。1822年,巴西在這里宣布獨立。到1880年,聖保羅仍只是一座面積2平方公里、人口4萬的小鎮,但到19世紀末期,因附近地區大面積種植咖啡和外國移民大量涌來,城鎮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到1940年城市人口已超過130萬。據有關報道稱,聖保羅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聖保羅給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華的景象。從飛機上俯視這座南美洲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寬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全市6.4萬條街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市區許多建築物高達三四十層,如聖保羅州銀行高32層,在160米的樓頂建有一座電視塔;義大利大廈高41層,頂端建有餐廳和瞭望台,憑欄遠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聖保羅市商業十分繁榮,商業區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聖本託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東尼奧·普拉多廣場和共和國廣場一帶。三月二十五街簡稱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稱。另外,在共和國廣場中心的花園里,設有工藝品集市,有出售寶石、古董、木雕、皮貨、郵票、硬幣、名畫的攤位,每逢星期日,聖保羅市民和外來遊客紛紛涌到這里,使集市變得水泄不通。市中心地區有一個佔地2.7萬平方米的大市場,商品繁多,種類齊全,而且價格較低廉,一天到晚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另外,1600多家大小飯店、餐館分布全市各個角落,但主要集中於市中心、富裕階層聚居的東南區和消費水平較高的西區。巴西素有「咖啡王國」的稱號,咖啡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8,而聖保羅附近地區是巴西的重要咖啡產地,市區大街小巷各類咖啡館比比皆是,一天到晚顧客盈門。 聖保羅的幾個商業區分布在全市不同區域,聖保羅市中心的Oscar Freire大街名店林立,世界頂級服飾的店鋪在這里都可以看到。聖保羅市東區則有拉美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Shopping Aricanva。聖保羅市西也有多個高檔購物區,聖保羅最昂貴的兩個購物場所Iguatemi和Potio Higienopolis就位於此。聖保羅市南區是購物中心的聚集地,除了有多家高檔店鋪的Ibirapuera購物中心,還有Shopping SP Market Place、Shopping Interlagos、Shopping Jardim Sul、Shopping Plaza Sul和Shopping Metro Santa Cruz等多個購物中心。聖保羅市北的Center Norte則是聖保羅歷史最久的購物中心。每周日,聖保羅的共和國廣場都有手工藝品市場,出售T恤、郵票和各種紀念品,市場間還有各種食品攤販,非常熱鬧。
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城市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同聖保羅州的經濟密切相關。公元19世紀以前,聖保羅州盛產棉花、稻米和咖啡,所以作為州首府的聖保羅市的工業以棉紡、糧食加工、咖啡加工的傳統工業為主。後來,逐漸發展了冶金、機械、汽車、電力、食品、水泥、化學、橡膠、煙草、造紙等工業,而這些工業部門能夠大力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附近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工業原料的大部分可從聖保羅州及附近地區獲得。近二三十年來,聖保羅又建有巴西電子工業中心、汽車工業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煉油廠。聖保羅現有3萬多家工廠企業,產業工人200多萬,集中了巴西全國工業的一半。
聖保羅也是一座文化城市,市內有聖保羅大學、天主教大學、醫科大學及其他各類高等學府和專科學院,擁有藏書逾百萬冊的聖保羅圖書館。郊區有建於1901年的巴吞吞毒蛇研究所,飼養和陳列著2000多種、數量達數萬條的各類毒蛇,每年生產解毒血清2.85億支和預防傷寒、破傷風、百日咳、白喉等傳染病的疫苗2500萬支,是世界公認的毒蛇研究中心,每年吸引30多萬外國遊客前來參觀。聖保羅市區博物館眾多,其中著名的有聖保羅美術博物館、巴西美術博物館、傢具博物館、航空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印第安民間藝術和手工藝品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建築別具一格,藏品豐富,對遊客具有極大吸引力。聖保羅市區還有許多著名建築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美洲最大的教堂之一——天主教大教堂。這座教堂始建於本世紀30年代,落成於聖保羅建城400周年的1954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氣勢宏偉,多姿多彩,地下室里保存著許多聖徒的遺骨。
Ⅷ 2014年巴西FIFA世界盃杯紀念章現在值多少錢
2014巴西世界盃紀念品 現在就價值一萬八,假如是 紀念章就更值錢了,有朋友在收藏,2017年八月收購價3萬八千元人民幣。
Ⅸ 愛死巴西隊,想在第一時間買個巴西隊隊牌紀念品,有人知道嗎
我是巴西隊的球迷, 也有收藏世界盃紀念品的習慣 最近我就在收集南非世界盃的紀念品 我是在 正元典藏 里賣的 最近正元典藏 推出了一套2010年南非世界盃32強純銀紀念隊牌 這個很有收藏價值 你 可以網路下 正元典藏 看下 希望我的回答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