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為什麼是柑橘的主要產地
巴西不是柑橘原產地,幾乎所有的柑橘種類均從外國引進。15世紀葡萄牙人將中國一帶的甜橙引進巴西,在Bahia州發展了無核有臍的實生變異――臍橙。巴西栽培柑橘只有500多年的歷史,但今天卻成為世界柑橘生產第一大國,佔領世界濃縮汁市場半壁江山,主要得益於下列幾個方面:
1.優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在聖保羅州的貝貝多魯―米拉索爾―小黑河這條長250km、寬約l00km的地帶,是一望無際的平川,土質深厚,年降雨量1 400mm,而且.降水與柑橘生產的需水結構基本吻合,因此,90%的果園不需要灌溉也能豐產。豐富的光熱資源為巴西柑橘業的發展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自然條件。
2.土地資源及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 巴西聖保羅州主要種植兩大作物,一種是柑橘,另一種是甘蔗。用於種植甘蔗的肥沃土地,每公頃價格僅為1 500-2 000美元(買斷所有權),而在北部或西北部一些州只要900美元。相比較而言,巴西柑橘成本構成中,20%為採收和運輸成本,而美國達到40%-60%。工人工資比較低,加工廠的技術工人工資為500-600美元/月,田間工人每天工資(采果)為5美元,與美國每人每天80-100美元相比,成本低廉。
3.規模化效益明顯 巴西柑橘生產規模化程度很高,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連片果園,柑橘園逐步走向大規模集約化經營,小的果園逐步消失。在聖保羅州,8%的農場提供了1 600萬t甜橙的2/3,餘下的92%的果園提供的果實只有產量的1/3。經過幾十年的競爭性發展,現在巴西只剩下幾家大型加工廠,排在前面的5家企業加工量佔全巴西加工總量的98.4%。
4.良好的營銷和貯運體系 巴西幾家大的加工企業都有自己的貯運碼頭,像Cutrale公司在歐洲、日本、美國還有貯存庫,有專用的輪船運輸果汁。這樣的分銷體系,保證了營銷成本較低,如採用大輪船運輸比用桶裝運輸到歐洲的運輸費用每噸要低30-40美元。此外,這些大公司一旦接到訂單,就可根據顧客要求及時進行資源最優配置,不必從巴西總部發貨。
5.成熟的原料市場和相互信賴的買賣關系 巴西橙汁加工廠已走過了幾十年的歷程,原料市場已經比較成熟,相互欺詐的行為很少。巴西柑橘種植業主與加工廠之間的關系分為3種:一種是緊密型的,即加工企業有自己的果園,約占公司加工量的20%以上;另一種是合同買賣關系,有3-5年的長期和1-2年的短期合同(占原料供應量的70%左右);第三類是散戶,這種方式比例較小,僅占原料供應量的10%左右。另外,加工企業在不同地方設廠,主要是利用不同產區的原料含糖量和色澤的差異為不同國家勾兌出理想的橙汁。
6.低能耗和綜合利用提高了加工廠的效益 巴西柑橘加工廠的動力來源於自己的電力和動力車間,他們利用該州豐富的甘蔗渣資源進行發電和供熱,大型橙汁加工廠均有動力車間,靠燃燒甘蔗渣產生動力,一個廠的發電能力達到4 000-5 000kW。產生同樣單位的動力,甘蔗渣的價格只有燒柴油的1/7,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解決了污染問題。橙汁加工廠為減少洗果排出的水量和再利用這些水,在清洗時不加漂白劑和肥皂液,並就近進行處理。有的加工廠將廢水凈化處理後用來灌溉牧場。巴西加工廠加工h果實僅耗水0.7t,在世界各國中處於領先水平。所有的加工廠都非常注重果皮、果渣的綜合利用。從果皮中提取香精油作為化工原料,提取果膠作為食品添加劑。提取香精油和果膠後的果皮和果渣,乾燥壓縮成含水量為10%左右的飼料。橙汁加工廠的產品除了橙汁外,還有熱油(terpene)、冷油、果膠、乾燥的果皮等。據介紹,附產品產值大約為橙汁產值的5%。
7.外資和外來企業的介入提供了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 目前在巴西的大企業中,有法國的、美國的,也有巴西與他們合資的。這些跨國公司的進入一方面帶來了資金,另一方面帶來了產業管理和市場開拓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全球范圍的銷售體系,把巴西的橙汁銷往世界各地。
8.依靠科技進步是柑橘產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巴西已形成了科技服務於產業,產業提供資金用於科技的良性循環。每一箱果提供大約2-3美分的研究費用,其中一半來自果農,一半來自加工廠。這筆資金每年大約為1 000萬美元,主要用於病害的檢疫、防治和相關的研究,研究內容與產業緊密聯系。巴西的柑橘產業從種植、加工到成品出口(銷售)等各環節無不體現新技術的作用。在果樹的種植方面,他們利用了3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對巴西所有的果園進行全面監控。利用3S技術可以非常精確地預測出每個果園的產量、質量和成熟期,從而為農戶(農場主)和加工企業安排生產計劃提供科學的依據。在果汁加工企業中,利用計算機控制不同原料生產的果汁的配合比例,可以很精確地做出各種糖酸比的成品(果汁),從而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產品銷售方面,注重利用現代營銷理念,對不同區域的消費者群體進行市場細分,以滿足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和以產品質量競爭佔領市場。各個加工企業和大的果園均有自己的科技人員,跟蹤相關的科技進展,並及時將新技術應用於加工廠或者果園中。
9.良好的質量監控體系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 橙汁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比較嚴格。公司與農戶簽定了收購合同,除對果農在果園管理中施用農葯、肥料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監控外,在果實採收前還要進行果實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分析。符合公司質量標准時,則通知採收。加工廠對運來的柑橘果實都經過成熟度、含糖量和農葯殘留的檢測。一旦發現有農葯殘留或其它質量問題,可通過公司的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追蹤到果園,並將果實退貨。一個加工廠的質量控制過程為:原料分析斗初加工汁分析+濃縮果汁分析斗特殊成分分析。
10.產業協會是巴西柑橘產業發展的組織保證 巴西柑橘產業協會比較健全,在巴西柑橘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生產方面,有巴西柑橘種植者協會,由果農與農場主組成,主要為柑橘生產提供產前、產種,產後服務。在出口方面,有巴西柑橘出口協會,由橙汁加工廠與出口商組成,主要為從事橙汁加工與出口的企業服務。在柑橘病害嚴重影響柑橘產業生存與發展的背景下,在種植者協會和出口商協會的基礎上,又成立了聖保羅州柑橘植保基金會。這些協會將分散的企業和果農組織起來,通過協會這個橋梁與政府溝通,對外交涉。
11.政府支持是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巴西柑橘原料基地基本上是種植業主自己投入建設。盡管巴西果園業主採取了購買保險和種植多種作物減少風險等措施。但是,在橙汁市場出現不景氣時,果實價格下降、種植業主收入大大減少,影響來年的再生產投入。巴西政府為使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通過國家發展銀行給果農提供低息貸款,解決生產投入不足的問題。貸款額度根據果園來年生產的果實價多少決定。對於許多小果農而言,這一支持是他們渡過難關的主要依靠
㈡ 怎樣區別柑橘春稍、夏稍、秋稍
1、時間不同:
春梢,一般於2~4月份,立春後至立夏前抽發。
夏梢,一般在5~7月份,立夏至立秋前抽生。
秋梢,一般在8~10月份,立秋至立冬前抽生。
2、萌發位置不同:
春梢上能抽生夏梢、秋梢,也可能成為翌年的結果母枝。
夏梢多由春季留在小樁上的側芽萌發而成.少數由未萌發的越冬芽萌發成。
秋梢多由春、夏梢小樁上的側芽萌發而成。
3、生長形態不同:
春梢節間短,葉片較小,先端尖,但抽生較整齊。
夏梢在春梢上或較大的枝上抽發,數量隨樹體的營養水平而異。幼樹夏梢的數量較大,未到盛果期的樹也易抽發,衰老樹一般不抽發夏梢,只有加強肥水管理和修剪刺激才會促發。夏梢長而粗壯,葉片較大,由於生長快,枝呈三棱形,不充實,葉色淡。
夏梢是幼樹的主要枝梢,常利用其盡快擴大幼樹樹冠,結果樹夏梢過多,會嚴重引起幼果脫落,故除用於補空補缺樹冠外,應嚴格控制其抽生。
秋梢生長勢比春梢強,但比夏梢弱,枝條斷面也呈三棱形,葉片大小間於春夏梢之間,早秋梢為優良的結果母枝。熱量條件豐富的產區還可抽生冬梢,一般在立冬前後抽生,冬梢的抽生會影響夏、秋梢養分的積累。
(2)巴西柑熟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柑橘枝芽種類:
1、生長枝:
1、生長枝:又稱營養枝,凡是不著生花果的枝和無花芽的枝都稱營養枝,良好的營養枝可以轉化為翌年的結果母枝。
2、徒長枝:是營養特別強旺的營養枝,多數在樹冠內膛的大枝,甚至主幹上,節間長,有刺,枝條橫斷面棱形,葉大而薄,枝長達1~1.5米,影響主幹的生長和擾亂樹冠,而且絕大多數種類、品種的徒長枝花芽都不能分化。
所以,除對著生位置適宜的徒長枝及早短截,用於樹冠補空補缺外,都應盡早除去,以減少樹體養分的損耗。
3、結果母枝:是指頭年形成的梢,翌年抽生結果枝的枝。春梢、夏梢、秋梢一次梢,春夏梢、春秋梢和夏秋梢等二次梢,強壯的春、夏、秋三次梢,都可成為結果母枝。多年生枝有時也能抽生結果枝,但數量較少。
在同一樹冠上,各種結果母枝的比例因柑橘的種類、品種、樹齡、生長勢、結果量、氣候條件和栽培管理不同而變化。柑橘果樹每年需要一定的結果枝,才能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達到豐產穩產,而發育健壯的結果母枝才能抽生好的結果枝。
結果枝是指結果母枝上抽生帶花的春梢,有花的稱花枝,落花的稱落花枝,結果枝一般由結果母枝頂端1芽或附近數芽萌發而成,晚熟椪柑、年橘等在1條枝梢上能連續發生2~3次梢的情況下,春、夏、秋各段梢也可連續在各葉腋萌發結果枝。
㈢ 巴西柑的介紹
柑桔果實內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糖,檸檬酸,維生素 C,蛋白質,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 P 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 C 含量是蘋果的 6 一 20 倍。柑桔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色相艷麗,香氣濃烈,甜酸適度,令人聞則思念,望則垂涎,食則甘美。橘子、柑子、橙子等都可以和其他菜配製燒成各種不同風味的佳餚。因而,柑桔成了人類最喜愛的果品之一。
巴西柑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儲藏
㈣ 巴西柑會上火嗎
會的
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柑桔原產中國。我國是柑橘原產地之一,栽培柑橘已有4000多年歷史,柑橘形成了許多品種(品系),可分為柑類、橘類、橙類、檸檬類和柚類,柑橘果實色香味兼優,果汁豐富,風味優美,除含多量糖分、有機酸、礦物質外,還富含維生素C、多種甙類物質,營養價值極高。柑橘果實除鮮食外,還廣泛用作制汁,提取香精油、果膠等物質。柑橘中不少品種還是優良的中葯材原料。 柑橘中的食物纖維庚炔有抑制澱粉酶形成中性脂肪的作用,多食柑橘可減肥.
柑橘:生食有益氣、強身、助消化、健脾胃、降血壓作用,對防治化膿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糖尿病、病毒性感冒有一定效果。因柑橘富含胡蘿卜素,如果吃得過多會引起胡蘿卜素血症(俗稱橘黃症),出現嘔吐、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同時,多食柑橘會上火,導致機體功能紊亂,出現口腔潰瘍、舌炎、咽炎等症。
柑橘汁中富含的鉀、維生素B和C,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心血管疾病,含有抗氧化、抗癌、抗過敏抗氧化成份,並能防止血凝。多吃柑桔防視力退化,柑橘類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多酚、鄰吡哺酮、單萜、三萜、類胡蘿卜素等多種化合物群,柑橘類重要成分P-玉米黃質和川皮甙等具有良好的抑制癌症效果或具有抑制癌症的機理。這幾種成分的含量在柑橘種類中各不相同,如P-玉米黃質在溫州蜜橘中含量最高,為每100g含1.23mg,其次是澳洲水黃皮為0.82mg,丹西紅橘0.44mg,伊予柑和巴倫西亞橙0.07mg,甜橘0.01mg,而圓柚和檸檬則為零。
柑---其特點是外觀果形較桔子大,且近似於球形,皮為橙黃色,皮質粗厚、表面凹凸不平而且不易剝開,桔絡較多,瓤汁多而味甜,核為白色,種仁為綠色。著名品種有蘆柑、蕉柑、溫州蜜柑等。
桔---其感官特點是,果形小而較扁,皮呈朱紅色或橙黃色,皮質細薄、較平滑且無堅硬感,瓣與皮容易剝離,果心不實,桔絡較少,滋味酸甜,核尖而細。我國以南豐蜜桔為上品。
橘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10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機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適當食用可增進食慾,但如食用不當反而無益。 一、控制食用量。據測,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二、橘子不宜與蘿卜同食。蘿卜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製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三、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另外,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
補充:
是的。中醫認為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導致機體功能紊亂,出現口腔潰瘍、牙周炎等。特別是兒童和體內「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人,多吃易「陽氣益甚,上焦火盛」,出現一系列上火症狀。
有些人吃橘子過多後會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症狀。柑橘類的果肉中含有有機酸,為了避免其對胃粘膜產生刺激,引起不適,最 好不要空腹吃柑橘。此外,橘子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得過量或者近期連續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高會導致皮膚發黃,但是只要多喝水、暫時 不要吃柑橘類水果,限制攝食胡蘿卜素含量豐富的食物,經過一段時間皮膚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因此吃柑橘要有一個合理的限定,每天至多進食2-3個
㈤ 橙子、桔子跟巴西柑有什麼區別
1、果皮特點不同:橘子果皮薄,最容易剝離,柑子果皮粗厚,剝皮稍難而橙子表皮光滑,皮與果實連接得非常緊密,最難剝。
2、性質不同:橙子起源於東南亞,橙樹屬小喬木。橘是芸香科柑橘屬的一種水果。巴西柑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種柑類的成熟果實。
(5)巴西柑熟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用戶吃橙子注意事項:
1、吃橙子先後1小時內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酸會凝固,影響消化吸引。
2、橙子味美但不要吃得過量。吃完橙子應及時刷牙漱口,免得對口腔牙齒無害。
3、不要用橙皮泡水飲用,因為現在的橙皮上一般都含有保鮮劑,很難用水洗凈。
4、橙子與蝦不宜同食:橙子含有單寧,蝦富含鈣。同食會發作不易消化的物質,易刺激胃,呈現嘔吐等徵兆。
5、橙子與豬肉不宜同食:橙子中的單寧會與豬肉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不利於人體消化的物質,從而發生惡心、腹痛等症狀。
㈥ 巴西柑和茂谷柑的區別
區別如下:
巴西柑原產於巴西,屬於芸香科。作為近3年的新興產品,產量高,市場價格高,植株抗病蟲能力強,深受市民歡迎。目前,我國的巴西柑產地主要集中在廣西,緯度、地形、氣候、光照、降水等種植條件都適合種植巴西柑。
茂谷柑(學名:Citrus reticulata 『Murcott』)是芸香科、桔橙屬植物。茂谷柑是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農業試驗所的W·T·Swingle等人在1913年育成的,是桔橙類中的雜柑。直到20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入中國台灣地區試種,
㈦ 柑橘生長在什麼地區一年幾熟
柑橘
學名:Citrus reticulata Banco
科屬:芸香科 柑橘屬
形態習性;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約3m。小枝較細弱,無毛,通常有刺。葉長卵狀披針形,長4~8cm。花黃白色,單生或簇生葉腋。果扁球形,徑5~7cm,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薄易剝離。春季開花,10~12月果熟。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較柚、酸橙、甜橙稍強。
柑橘屬芸香科柑橘亞科是熱帶、亞熱帶常綠果樹(除枳以外),用作經濟栽培的有3個屬:枳屬、柑橘屬和金柑屬。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屬。
一、分布區域
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類果樹才從我國傳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傳入美國的佛羅里達。
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緯35°以南的區域,性喜溫暖濕潤,有大水體增溫的地域可向北推進到北緯45°。世界有135個國家生產柑橘,年產量10282.2萬噸,面積10730萬畝,均居百果之首,產量第一位的數巴西,2425.26萬噸,第二位數美國,1633.52萬噸,中國第三,1078萬噸,再後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義大利等國。
我國柑橘分布在北緯16°~37°之間,海拔最高達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亞市,北至陝、甘、豫,東起台灣省,西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但我國柑橘的經濟栽培區主要集中在北緯20°~33°之間,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國生產柑橘包括台灣省在內有1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主產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江西、重慶和台灣等10個省(市、區),其次是上海、貴州、雲南、江蘇等省(市),陝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肅等省也有種植。全國種植柑橘的縣(市、區)有985個。
二、栽培意義
柑橘果實營養豐富,色香味兼優,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為主的各種加工製品。柑橘產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廣受消費者的青睞。據中央衛生研究院分析,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壞血酸(維生素C)16毫克,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纖維0.2克,無機鹽0.4克,鈣2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熱量221.9焦耳。桔中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含量僅次於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還含多種維生素,此外,還含鎂、硫、鈉、氯和硅等元素。
柑橘長壽、豐產穩產、經濟效益高,是我國南方果樹的最主要的樹種,對果農脫貧致富,農村經濟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三、栽培特點
柑橘果樹是菌根植物,一般無根毛,菌根和柑橘樹共生,從樹體吸收養分,又幫助樹體吸收水分、營養和分泌出激素、酶,促進柑橘樹體的生命活動。
柑橘芽為裸芽,無鱗片,只有苞片。因枝梢生長有「自剪」的習性,故無頂芽,只有側芽。柑橘芽是復芽,著生在葉腋中的芽叫腋芽,一個葉腋內可著生2~4個芽。柑橘一年能發多次芽,芽分葉芽和花芽。
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發後具有枝、葉和花等器官,花有單花和花序兩種:紅桔、溫州蜜柑等為單花,甜橙、檸檬、葡萄柚等除單花外還有花序,柚以花序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後才結果,但溫州蜜柑、臍橙等不受精也能結果,此為單性結果,也稱單性結實。
從謝花後子房膨大起到果實充分長大止,稱果實生長發育期。這一時期有兩次生理落果:帶果梗脫落的稱第一次生理落果;從蜜盤處脫落的稱第二次生理落果。第二次生理落果停止到采前的落果均稱采前落果。
柑橘果樹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與溫度、日照、水分(濕度)、土壤以及風、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這些條件影響最大的數溫度。即使差異0.5℃的氣溫有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柑橘生長發育要求12.5~37℃的溫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晝夜溫度分別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長的土溫與地上部大致相同。過低的溫度會使柑橘受凍,甜橙-4℃,溫州蜜柑-5℃時會使枝葉受凍,甜橙-5℃以下,溫州蜜柑-6℃以下會凍傷大枝和枝幹,甜橙-6.5℃以下,溫州蜜柑-9℃以下會使植株凍死。
高溫也不利於柑橘的生長發育,氣溫、土溫高於37℃時,果實和根系停止生長。溫度對果實的品質影響也明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通常隨溫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質變好。柑橘是耐陰性較強的樹種,但要優質豐產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時數1200~2200小時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如日照好、熱量豐富的華南與日照少的重慶柑橘產區相比:果實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熱帶、亞熱帶區域都適宜柑橘種植,但由於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對含水量以60%~80%為適宜,低於60%則需灌水,雨水過多,造成土壤積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園,會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樹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以75%左右為宜。
柑橘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紫色土、紅黃壤、沙灘和海塗,pH值4.5~8均可生長,以pH值5.5~6.5為最適宜。柑橘根系生長要求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質地疏鬆,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適宜。
繁殖柑橘苗木的方法有實生、壓條、扦插和嫁接等多種,目前,仍以嫁接法最優、普遍,柑橘的嫁接苗由接穗和砧木組合而成,常用的砧木有枳、酸桔、紅桔、枸頭橙、朱欒、香橙、本地早和酸柚等。①枳,用作甜橙和溫州蜜柑的主要砧木。抗寒、抗旱、抗瘠、抗腳腐病、]
繁殖栽培:用播種和嫁接法繁殖。
資源分布:原產中國,廣布於長江以南各省。
園林用途:柑橘四季常青,枝葉茂密,樹姿整齊,春季滿樹盛開香花,秋冬黃果累累,既有觀賞效果又獲經濟收益。
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柑桔原產中國。
古籍《禹貢》記載 4000 年前的夏朝,我國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桔,已列為貢稅之物。到了秦漢時代,柑橘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史記·蘇奏傳》(西漢司馬遷著)記載:「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園」,說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與齊地(山東等地)的魚鹽生產並重。
唐宋時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柑橘產區域分布與我國現代柑桔分布范圍大致相同。宋代歐陽修等撰著的《新唐書?地理志》中列舉了現在的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蘇、陝西的南部,向朝廷納貢柑桔。當時,凡氣候適宜栽培柑桔的地方,戶戶栽桔,人人喜食。
唐代詩人岑參在詩中吟道,「庭樹純栽桔,園畦半種茶」。唐代韋應物有詩雲:「憐君卧病思新桔,試摘猶酸亦未黃」。明清時期,柑桔業已發展到商品生產時代。清代著作《南豐風俗物戶志》記載江西南豐等地,整個村莊「不事農功,專以桔為業」。《閩雜記》(清?施鴻保著)記迷了福州城外,「廣數十畝,皆種柑桔」。《嶺南雜記》(清?吳震方撰)記載:「廣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種柑桔以圖利。
湖南石門,種植柑桔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就在故里寫下了《桔頌》名篇。據研究,柑桔起源於我國雲貴高原,途經長江而下,傳向淮河以南。長江下游,直到嶺南地區。經過我國人民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 15 世紀,葡萄牙人把我同甜橙帶到地中海沿岸栽培,當地稱為「中國蘋果」。後來,甜橙又傳到拉丁美洲和美國。 1821 年,英國人來我國採集標本,把金柑帶到了歐洲, 1892 年,美國從我國引進椪柑,叫「中國蜜桔」。英語把柑和桔總稱「曼達寧」(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國珍貴的柑」。溫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間守來我國浙江天台山進香,帶回柑桔種子,在日本鹿兒島、長島栽植,變異選擇而來。現在,柑桔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國、中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爾及利亞、埃及、希臘、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亞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居多。
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柑桔科學技術,在世界柑橘生產史上也一直處領先地位。
柑桔分類,是栽培和利用柑桔果樹的一項重要的學問和技術,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就知道桔、香橙、枳是屬同一類的果樹。南北朝時代的古籍《異苑》中分出了「柑、桔、橙、柚」。唐書《本草拾遺》中記載了「朱柑、乳柑、黃柑、石柑、沙柑」等五種柑類和五種桔類:「朱桔、乳桔、塌桔、山橘、黃淡子」,並描述了「嶺南有柚大如冬瓜」。世界第一部柑桔專著——《桔錄》幾乎用了五分之三的篇幅記載了真柑、生枝柑、海紅柑、洞庭柑、朱柑、金柑、木柑、甜柑、橙子、黃桔、塌橘、包桔、綿桔、沙桔、荔枝橘、軟條穿桔、油桔、綠桔、乳桔、金桔、自然桔、早黃桔、凍桔、朱欒、香欒、香圓、枸橘等 27 種柑桔。他從果實大小、形狀,果皮色澤,剝皮難易,囊瓣數目,風味,種子多少,成熟早晚,以及樹冠形態,來描述品種的特性,並指出了命名依據,就是現代,對柑桔品種的描述,也不外乎這些內容。
柑桔的繁殖,是柑枯生產上的關鍵技術。柑桔嫁接,早在戰國時代已載人典籍。南宋韓彥直在《桔錄》中,對柑桔嫁接技術作了詳細地記述:「取朱孿核洗凈,下肥土中,一年而長,又一年木大如小兒之拳,遇春月乃接。取諸柑之佳與桔之美者,經年向陽之枝以為砧。去地尺余,留鋸截之,剔其皮,兩枝對接,勿動搖其根。掬土實其中以防水,藕護其外,麻束之。工之良者,揮斤之間,無不活著」。大多柑桔種子曝曬至干,要喪失發芽力。然而我國古代園丁卻創造了連柑桔皮或剝開皮分瓣植人潤土中,待春暖發芽。柑桔繁殖技術的發明和應用,為現代大規模柑桔生產奠定了基礎。
㈧ 怎樣保鮮柑橘
儲藏保鮮採收是第一步,只有科學合理的採收,才能提高有效提高柑橘儲藏保鮮的時間。在採收柑橘的時候要根據果實的成熟度來採收,採收方法為「一果兩剪」,也就是連著果柄一起剪下,之後在剪去果柄,在擺放時要輕輕放下。
木屑儲藏法 :將新鮮干凈的木屑曬至九成干後,鋪在儲藏器底部5-6cm的木屑,之後在擺放一層柑橘果實,擺放時果實果蒂要朝上,再蓋上3-4cm的木屑;
擺上果實,依次擺放八層就可以了。惠農網小編在提醒一點,在擺放儲藏器時,需要放在陰涼通風而且離地面20-30cm的架子上。
採收銷售
用途不同,採收時間有異,鮮銷果實可比加工果實早采,外地鮮銷的可比本地鮮銷的早采,貯藏的果實可比鮮銷的果實早采。作為鮮銷的果實,采後要進行清洗、打蠟、分級、包裝的處理,以提高果實的商品性,增加收益。
柑橘的加工製品多達1000種以上,最主要的是橙(柑橘)汁,其次是糖水橘瓣罐頭、蜜餞和果酒等。
世界柑橘產量的35%用於加工,巴西、美國加工果汁的柑橘達70%~75%,柑橘汁占果汁的3/4,中國柑橘年加工量實際不足年產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