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雞只有2隻雞爪,怎麼超市裡的雞爪沒斷過貨這些雞爪哪來的
一隻雞雖然只有兩只雞爪,但也能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因為雞的數量多到無法想像。 所以雞爪不是稀缺食材,超市裡賣的雞爪不可能缺貨,貨源也很充足。
雖然雞爪很受歡迎,但它們不像雞肉和雞蛋那樣被廣泛食用。 中國人的雞蛋消費量已經達到了每人每天一個的水平,但對雞爪的需求絕對沒有這么大。 因此,超市的雞爪供應一直沒有斷貨,這也是正常現象。 隨著人們生活的需要,分雞勝過整雞。 如果你買整隻雞,你不喜歡吃雞的某些部分,買回家是浪費。 如果你買分割雞,你可以買任何你喜歡的東西。 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既經濟又實用。 因此,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加工廠。
㈡ 為什麼中國自己的雞產品都銷不了 卻又進口巴西的呢
因為有價差,商人總是逐利的。不過也不是都便宜,比如雞腿,全翅,雞腳還是有價格優勢的。從國際行情來看,國內雞胸肉便宜,但你不愛吃啊。你愛吃雞腳、鳳爪,但一隻雞只有兩根,而且占重量的極少部分,所以就進口唄。
㈢ 一年300億雞爪都被中國人吃了,為什麼外國人不吃
直到2019年,中國雞胸肉和美國鳳爪的命運終於有了轉機。美國對中國批准了雞胸肉的進口,讓中國好雞胸順利進入了美國市場。中國也解除了對美國雞爪的禁令,順利讓美國雞爪回到我們的餐桌上。
22020年1月4日,24噸的美國雞爪順利從上海通關,這第一批雞爪被《時代》周刊刊撰文稱是將「引領中美貿易新紀元」,
看到這裏手中的雞爪香了不少,所以千萬別小看這小小雞爪,這小小雞爪是推動貿易的一個紐帶,可能還是大國貿易的戰場。
㈣ 國產雞爪和進口雞爪哪個劃算
進口雞爪要便宜些。
進口雞爪要便宜些,,主要為冷凍食品,國內雞爪新鮮的為主,價格貴些,巴西進口的很多,價格也便宜,美洲地區。以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為主,品質好,個頭大。美國巴西鳳爪多。歐洲地區。以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斯洛維尼亞、烏克蘭為主,這些國家的凍雞爪品質優良。國際上按雞爪的單個重量、品質、外觀將凍雞爪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凍雞爪品質好,個頭大。
㈤ 是不是只有中國人才吃雞腳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鳳爪,全世界的鳳爪都不夠中國人吃?
文|袁榭
春節之後,不少人回憶起春節的家庭聚會,那是中國人傳統的饕餮佳節。《舌尖上的中國》上映,更把這種「春節論吃」的氣氛推向了一個巔峰。
同時,你又很難分清這些美食節日、美食文化,到底是體現了關於豐收的集體記憶,還是關於匱乏的集體記憶。中國人的餐桌上,相當一部分食材在物質寬裕地區是用來做寵物飼料的,譬如雞爪。
不會吧?泡椒鳳爪、豉汁鳳爪、虎皮鳳爪……哪一樣不是讓人流口水?
禽類多肉部位在軀干與大腿,所以很多西方人無法理解中國人連幾乎全是皮包骨的雞爪都啃,留下了「中國人如同耗子,可食萬物」的刻板印象。
英國女作家扶霞·鄧洛普曾在《魚翅與花椒》中寫到第一次看中國人吃雞爪的視覺沖擊:
看老太太坐在公園長凳上,紙袋裡頭拿出雞爪,吃得那麼高興。那個雞爪像人手一樣,細瘦的腕部,多骨的指節,鱗狀的皮緊緊貼在上面,還有尖尖的指甲。老太太把雞爪放在嘴裡開始啃,她的牙齒像嚙齒類動物一樣,撕咬下雞皮,她咬過關節處的軟骨時,發出有點帶水的嘎吱聲。
直至今時,內臟和腳爪這些部位在富足地區仍是回收再利用的邊角下水料。
2015年中國禁止進口美國凍雞爪時,美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之一「泰森食品」接受彭博社采訪,稱如果失去中國這個超大進口國,那他們將會選擇供應給本國製作寵物食品的供應商,而泰森自己也經營寵物食品業務。
現在因收入上升,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也徹底變化,從穀物和蔬菜轉向更多的動物蛋白質。而在肉類部門,人均禽類消費的增長要快於豬肉,雞爪逐漸從肉菜變成零食。
2017年底,以鳳爪為主要產品的「重慶有友食品」提交了上市招股書,2016年,有友食品賣出2.26萬噸泡椒鳳爪。稱泡椒鳳爪屬於休閑食品,消費主體已經以成年人中的女性消費者為主。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成為骨幹消費群。從職業類別上看,在讀學生和辦公室白領在消費者總體中的佔比超過半數。
從有友食品的的招股書,也能看出中國有多愛吃鳳爪——2016年它的收入達到8.27億,利潤有1.36億。
中國市面上的鳳爪,原料主體來自進口。雖然中國從2011年起就是世界第二大雞肉出產國,但也是雞爪、內臟等部位的凈進口國。中國大陸出產的雞肉,很大一部分以新鮮或冷凍的整雞形式,出口到日本、中國香港與馬來西亞。
按2012-2016年海關統計年報,每年中國出口的雞腿肉、凍雞塊、整雞,量以萬噸、價以上億美元計,凍雞爪一項,僅有2015年出口26噸、收入3萬美元。
如此一來,「鳳爪」的原料大頭只能依靠進口。中國實際上進口了全世界能買到的所有雞爪子。
中國商家進口雞爪的首選貨源地是世界第一雞肉出產國美國。2010 年中國進口凍雞爪總量32.10 萬噸,2009年與2010年中國與美國打貿易戰,中方向美國雞肉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受此影響,中國第二年進口凍雞爪數量較2010年下降了47.38%。2013年,中國進口凍雞爪數量才恢復到29.63萬噸。
卡住美國雞肉產品的進口,除了讓國內鳳爪漲價以外,既無法改變中國鳳爪靠進口的狀況,也打擊不到美國雞場。巴西與阿根廷取代美國成為中國雞肉產品與鳳爪的新貨源地。在中國十年前首次開始打擊美國雞爪進口後,從巴西進口的禽類肉製品從2009年的2.4萬噸翻了幾倍,增加到2011年的19.6萬噸。
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015年的禽流感全球疫情,由上圖可以看出,在此之前,中國的雞爪進口需求之大,把雞腳進口價格推到比巴西的整雞價格還要高。
而美國雞場的雞爪出口量也沒被中國的貿易戰真正傷害到,因為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進口量有互補效應。每當有貿易爭端,中國大陸對美國的雞爪征苛稅時,香港的進口量會反彈,填上中國大陸的銷量缺口。
中國鳳爪廠商寧願走私洋雞爪,也不願光顧量低質次的國產雞爪。
中國雖為世界第二大雞肉出產國,但因為肉雞規模化飼養率低,飼養商首先確保供應的會是雞肉而非雞爪,因為雞腳與雞肉是銷售結構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可能為取爪殺更多的雞,也不可能飼養出四隻爪子的雞。
所以國產雞爪的產量低於洋雞爪、價格高於洋雞爪、質量卻不見得比得上洋雞爪。至少正規渠道進口的洋雞爪,沒有拿過期貨抵數、注水增重的貓膩。因此國產雞爪委實是肉雞行業里附加值最低的一項。
鳳爪製造商寧願從海外進口無檢疫不合標準的鳳爪,都難以支持國貨。畢竟洋雞爪的不合標規,意思是「原料供寵物食品製造,未經人食用標准規范」,沒有經過從農場至餐桌的食品安全系統檢查,不見得比國產雞爪質量低劣。即使同樣變質,走私的洋雞爪也能保證供應量的規模。
2015年禽流感全球疫情暴發後,中國政府禁止從美洲進口雞肉製品。如此一來,中國國內從四川瀘州到浙江蒼南、從雲南的邊境口岸到湖南的城區菜市,處處都有走私雞爪被抄沒的新聞出現。
早在2004,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的一期節目「揭秘」了走私雞爪有多賺錢——一噸凍雞爪在香港收購價格是4000多元,而運到大陸就能賣到八九千元左右,這個利潤使得一些原來走私成品油的走私分子紛紛改行。在走私最為猖獗的時候,廣東拱北海關緝私人員一天就抓獲了12艘凍品(凍雞爪、雞翅)走私船。
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中方沒有再用雞爪當做貿易戰武器。特朗普政府於當年春天宣布的《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其中的雞肉貿易部分,議定中國解除對美國雞爪進口的禁令、美國市場接受中國廠商代工加工的非中國源頭熟制雞肉。
小小的雞爪,牽動著吃貨、食品公司、大洋彼岸的養雞場乃至兩個大國的貿易格局,真不簡單也
㈥ 市場上很多雞爪、鴨爪,是從哪裡來的安全嗎
很有意思的問題,記得四五年前,我的一個干餐飲的朋友。去重慶旅遊,回來的時候就給他的飯店,增添了一個新品種——雞爪面。當時我們這里的雞爪一般售價在十五二斤左右,他的雞爪面一碗六塊錢,裡面還有一個經過過油炸的起泡的大雞爪子。所以一經推出,生意就特別火爆。後來我們嘮嗑才知道,他去四川發現那裡的雞爪加工已經形成了規模,尤其是重慶!雞爪子已經開發出太多的「休閑食品」,像什麼【泡椒鳳爪】、【五香鳳爪】、【麻辣雞爪】等。而且大家發現這些雞爪已經在各個超市或鹵菜攤上都有銷售,而且售價也不貴。一般一隻1.5左右,要是批發價格還會便宜。
我的那個開餐飲面館的朋友,今年已經轉行做別的了。因為他說現在進口的雞爪,價格也開始飛漲,漲價賣不動,不漲生意沒法做了!所以不幹了!以上就是我對市場上那麼多雞爪、鴨爪是哪裡來的,安全么?這個問題的認識!大家認為我說的對嗎?歡迎留言、評論!
㈦ 進口雞爪4444代表什麼,有什麼區別之分
摘要 很高興回答您的疑問:44444代表巴西4444廠出品,屬特大。
㈧ 為什麼沒有澳大利的雞爪
因為澳大利亞人他們覺得那是雞用來在地上走路的,特別臟,所以,不會吃,並不是沒有雞爪。
當大家去市場買鳳爪和鴨掌的時候可能你會發現,這個鳳爪比平時你見到的可能還要大,而且賣相也要好看一些,可是你也許不知道這些鳳爪是怎麼來的,那麼小均告訴你,市場上的鳳爪基本上都是進口的,餐廳用的基本上都是美國大鳳爪。國內的鳳爪大多都是美國、巴西,法國等國家進口的,現在市場上的鳳爪也不便宜,國產的鳳爪沒有那麼大的量,而且在個頭上比進口的要稍微差點,價錢也差不多,好一點現在應該在一斤20左右了。
㈨ 外面談的巴西鳳爪貨源,想請做過巴西鳳爪的外貿大老看看有沒有問題會不會是騙子。謝謝🙏
不跟個人談
跟公司談
到公司去
㈩ 巴西鳳爪現在准入中國嗎
巴西鳳爪現在不準進入中國,因為現在疫情還沒結束,為了防止在有其它病毒,代入中國,所從巴西鳳爪,現在不準進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