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工業發達的歷史原因
巴西工業發達的歷史原因
1.巴西東南部人口稠密,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2.東南部地區鐵礦和煤礦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3.東南部地區臨近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海上交通便利
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行列。
『貳』 發展中國家巴西的航空製造業為什麼那麼發達
談起巴西,我們可能會想到2016年巴西里約舉辦的奧運會,可能會想到巴西實力強悍的足球,還可能會想到巴西的特色桑巴舞。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同樣作為金磚五國之一,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巴西的航空製造業非常發達,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航空製造業這么發達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最後,善於整合優勢資源。巴西充分的利用了全球化這項優點,許多部件都是從國外購買國外加工的,而自身只要做好技術研發就可以。這樣就避免了各項活動分散而產生的風險和壓力。
因此,綜上所述,巴西航空製造業,綜合利用多方面的優點,最終才能有這樣發達。
『叄』 巴西的支線客機為什麼做得那麼好
巴西的支線客機都是組裝貨,全球采購發動機不是自己的,製造商被歐美國家控股,為了降低成本允許在巴西組裝的。不是自主研發!
『肆』 誰來科普一下巴西支線客機製造為什麼那麼發達
巴西, 曾經的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地。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巴西總人口2.01億(白種人佔53.74%), 其中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僅從人口比例和數字看, 就不難看出, 它的文化背景和科學技術並不落後..! 要製造優秀的民用飛機, 以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伍』 巴西是大國嗎,經濟發達嗎
巴西是大國,,經濟屬於新興的,次中等發達國家。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之下設市,全國共有5507個市,15萬人口以上的有79個,100萬以上的有12個(1999年)。各州的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亞斯,亞馬遜,阿馬帕,巴伊亞,塞阿臘,聖埃斯皮里托,戈亞斯,馬臘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巴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約格朗德,南里約格朗德,里約熱內盧, 朗多尼亞, 羅賴馬, 聖卡塔林納,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亞爾計劃」,成功控制了惡性通膨,使經濟出現了穩定增長。但財政和經常項目雙赤字問題卻日益嚴重,對外資依賴急劇加深。在東南亞和俄羅斯金融危機沖擊下,巴被迫於1999年初宣布採取浮動匯率制。雷亞爾兌美元大幅貶值。由於巴政府執行了嚴厲的財政調整措施,增收節支,巴經濟迅速走上恢復之路,2000年經濟增長達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阿根廷經濟危機和國內電力危機影響,巴經濟增幅下降至2-2.5%左右。
『陸』 巴西航空公司的輝煌歷史
熱情奔放的桑巴、醇香的咖啡以及超世界一流水平的足球。不用詳說,一聽就知道是指巴西。但鮮為人知的是與波音、空客並列世界四大航空巨頭之一的巴西航空公司。趁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攜最新開發的EMBRAER 170商用噴氣客機進入中國,並在中國六城市進行飛行表演之際,記者零距離地感受了巴西航空公司飛機的舒適且對巴西航空公司進行了采訪。
早就有所耳聞,巴西擁有一流的飛機製造技術和支線飛機。但長期縈繞記者的一個問題就是巴西與中國同屬第三世界國家,況且成立於1969 年的巴西航空公司,到今天僅有35年的歷史,卻能躍居環球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是什麼支撐著如此強勁的發展,隨著采訪的深入,謎底漸漸揭開。 巴西人造飛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期。隨著第一架飛機研製,盡管它在技術上還很稚嫩,卻有了巴西航空技術的雛形。隨後巴西在聯邦政府里設置了航空發展局,來開始制定國家發展航空事業的大政方針及規劃。在此前提下,巴西政府又設置了航空科學研究機構,以貫徹實施政府發展航空事業的方針及規劃。
在數十年積累的基礎上,1966年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先驅者號問世,兩年後進行了成功的首飛。1969年巴西聯邦政府終於決定正式組建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由巴西政府佔有96.5%的表決股,因此這是以國家股份為主,少量私人股份為輔,因此在本質上是國家控股的公司。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成立之後,在最初的25年中,通過與具有先進航空技術的外國航空公司合作,從引進專利技術生產到開發出自己的專利技術,從開始購買其他航空公司的生產許可證,到向其他航空公司發放許可證,可以說有了質的飛躍。而最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開始研製、1990年試飛成功的 CBA-123,它雖然由於當時航空市場的蕭條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終沒有能成為正式產品,但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通過這個項目實現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後來支線飛機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世界民用航空市場隨著經濟的蕭條而日漸萎縮。巴西政府認定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發展需要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和公司的實際情況重新制定,產業結構也需要進行重大調整。1994年12月巴西政府簽發了對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實行私有化的法令。巴西最大的投資財團控制了全公司60%的股份。1999年又同當時的法國航空航天集團(現更改為歐洲集團)實行戰略聯盟,向其出售了20%的控制股。該財團包括EADS、達索飛機公司、泰爾斯等著名公司。巴西政府擁有1.45%的黃金股,據說目前已減持到0.8%,它除了還握有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生死牌」外,其他已全部交給企業。應當強調的是,法國航空航天集團入股加盟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表明歐洲航空界對巴西航空工業的前景充滿信心和對發展高科技產品的支持。
實現了私有化後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分別在美國紐約和巴西聖保羅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駐中國地區總裁、首席代表關東克坦言,私有化後引起了管理理念的變化,變過去以技術為導向為現在以客戶為導向;而且私有化後資本的注入,就像注入企業體內的新鮮血液,賦予企業無窮的活力,這無疑促使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步入騰飛的時代,進入全球航空巨擘行列。 新的高層決策者們經過對航空市場的調查和分析,果斷作出了全力發展支線噴氣客機的戰略決策。他們主推ERJ145噴氣支線客機。ERJ145是系列化的雙發渦扇噴氣支線客機。事實證明公司高層的決策是正確並富有遠見的。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全世界航空市場對支線飛機產生了巨大的需求。由於50座的ERJ145飛機系列是專門為支線航空市場開發和製造的飛機,因此成為能夠滿足支線運輸市場的最佳機型。到今年,ERJ145的銷售已達800架。
在分析市場細分時,巴西航空公司發現在客機市場上,70座以上、100座以下是一塊尚待開墾的處女地,而且也避開了與波音、空客兩大空中巨頭的競爭。於是在1999年6月開始了EMBRAER 170/190系列的開發,而此系列便是70—110座的客機。不出所料,2001年10月一下線就受到市場的歡迎。事實上,EMBRAER 170受到如此的歡迎和關注還不僅僅是它彌補了市場的空缺,更重要的是,EMBRAER 170在各方面人性化的設計都與當今最先進的飛機旗鼓相當。 2000年5月,一架ERJ 145支線噴氣飛機在中國的六個城市進行了飛行表演。這是在中國的藍天上第一次看到來自巴西製造的飛機。靈活的操縱性能和良好的經濟性能以及寬敞明亮的客艙都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9月25日隨著中國四川航空公司訂購的5架ERJ 145飛機首架的交付,巴西飛機正式進入了中國市場。2002年12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與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組建的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非常希望能夠用自己性能優良、使用成本低廉的支線噴氣飛機幫助中國拓寬支線航空事業的發展,這是我國第一次以合資形式與國外先進民機工業企業進行整機合作。合資公司採用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同於與波音、空客的合作,為其生產零部件的生產方式,而是引進航空製造業的整機技術,組裝生產ERJ 145系列渦扇支線客機,向國內和部分國際市場銷售,並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援和售後服務。生產能力為年產24架,合同期15年。2003年12月16日,中國與巴西合作生產的首架50座級ERJ 145噴氣式支線客機首飛成功。2004年2月2日,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布了其向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銷售6架ERJ 145的消息,這項合同標志著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獲得了首份來自中國航空公司的訂單,而且成為黑龍江省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合作成功的第一個項目。
中國飛機市場對全球飛機製造業巨頭有著非同凡響的誘惑。據業內專家預測,未來20年,中國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場,而支線飛機將是中國民航新的增長點。巴西航空公司十分看好中國的支線航空市場,關東克在分析了支線飛機在整個國際飛機市場的佔有率後,認為中國的支線飛機市場潛力很大。CEPA的實施、內地城市間交往、西部大開發以及航空淡季,這種支線機都突顯其優勢。前幾年歐美國家興起支線飛機概念,目前中國航空市場的變化正符合這一國際潮流。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支線飛機將達396架。這個巨大的市場,正是巴西航空公司的目標所在。
巴西航空跟中航工業集團在哈爾濱成立了合資企業,該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份,在過去7年合作中,雙方非常的滿意,非常的成功,合作不僅僅在兩個企業間是成功的,包括在航空製造業來講也是非常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在兩個發展中國家巴西和中國都是金磚四國,也是非常有代表性成功合作的模式。因為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當年燃油價格是每桶18美元,目前燃油價格已經達到了84美元,由於燃油價格的飆升,加上新一代飛機進入市場,例如E190進入市場,更加舒適,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的高效,航空公司就將重點轉移到E系列飛機,對E25飛機的定單帶來了挑戰,經過跟中方合作夥伴的探討,實際上准備將E190飛機的組裝進入中國,類似的項目在中國進行組裝,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審批核准,去年年底就向中國政府提出了類似的想法,因為種種原因的考慮,目前並未給我們明確的答復,我們還在等待,無論如何,我們對於合作是非常滿意的。即使到今天,目前的合作可以說是合作的典範,無論如何巴西航空公司對中國市場是有信心的,除了E190外還有E191飛機,還銷售公務機,這兩個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柒』 為什麼巴西擅長研發螺旋槳飛機
巴西國寶級企業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旗下的軍用飛機業務就有一款世界著名的螺旋槳戰斗機,遠銷十多個國家,人氣卻很旺,甚至美國都看上了這種戰機。在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發的軍用飛機中
『捌』 為啥巴西可以造客機,卻沒看到任何一款戰機造出
兩個因素
1、西方國家的態度,巴西發展的是100人以下的支線飛機,而且是組裝,和歐美沒有形成直接的競爭,所以多少睜一眼閉一眼。各部件廠也樂得做點生意
搞戰斗機就是和西方搶市場了,自然不行。
2、他不像中國這樣惡劣的國防環境,不需要搞那麼健全的國防工業
『玖』 巴西航空工業比我們還厲害啊人家能早出世界知名的飛機,我們卻不能,為什麼啊
航空工業中,發動機的生產製造能力很重要了,幾大製造商基本都是歐美的大公司,俄羅斯的民用發動機也不行。
尤其涉及到一些體系的問題,所以巴西航空工業的發展比我國要廣闊,畢竟一些技術沒有對巴西封鎖,而我們就不行。
世界民用發動機有三大製造商,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R&R)、美國的通用電氣(GE)和普拉特惠特尼(P&W),包括波音空客加拿大龐巴迪的發動機都是他們的。當一款飛機發動機只有一種選擇時,那就看誰能製造就選誰。如果有多家公司的產品都滿足,選發動機就由由買家決定。歐洲的買家就選英國羅羅的,美洲和東亞買家就選美國的了。但也有其他公司的,不過這些公司的都是一些小推力發動機。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商用噴氣飛機分為兩大系列:ERJ145噴氣系列——共四款,分別為50座的ERJ145,50座的ERJ145遠程型,44座的ERJ140和37座的ERJ135, 目前1100架基於ERJ 145平台生產的飛機交付使用,累計飛行時間超過1600萬小時。 E-噴氣飛機系列——共四款,分別為70-80座的E-170,78-88座的E-175,98-114座的E-190和108-122座的E-195,
ERJ145 兩台艾利遜公司AE3007A渦扇發動機(推力:7040磅)
E170 兩台通用電氣公司CF34-8E發動機
E175 兩台通用電氣公司的CF34-8E發動機。
E190 兩台通用電氣公司的CF34-10E發動機。
E195 安裝兩台通用電氣公司的CF34-10E發動機。
『拾』 巴西中小型飛機在我國佔有較高份額的原因
巴西生產的中小型飛機在我國佔有較高份額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在於比較高的性價比了,因為相比其他歐美國家生產的小型飛機,巴西的小型飛機不僅技術相對先進,最主要的是價位也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