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有什麼著名的景點
糖麵包山第1名
Av. Pasteur, 520, Rio de Janeiro, State of Rio de Janeiro 22290-255, Brazil
耶穌山第2名
National Park of Tijuca - Alto da Boa Vista, Rio de Janeiro - RJ
伊瓜蘇大瀑布第3名
Iguazu National Park 3370, Argentina
『貳』 里約熱內盧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基督山還有2004條相關問答,更多里約熱內盧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叄』 巴西都有什麼旅遊景點
巴西有聞名於世的亞馬孫大森林、伊瓜蘇大瀑布、馬托格羅索沼澤地巴西主要的旅遊景點:
伊瓜蘇瀑布:南美洲最大瀑布,位於巴西和阿根廷的邊境,距伊瓜蘇河和巴拉那河匯合點約23公里。伊瓜蘇在瓜拉尼語中為「巨大的水 」。154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阿爾阿.努內斯.德.瓦卡發現。瀑布呈馬蹄形,寬約4公里,為尼亞加拉瀑布的4倍。它由275股急流和瀉瀑組成,高達60-82米。年平均流量為每秒1754立方米,雨季最大流量達每秒12735立方米。河心岩島把它分成為三大組瀑布群,每組包括許多小瀑布,總數可達數百個。最高也最壯觀的瀑布群名叫鬼喉瀑,居於河的正中。瀑布從數十米高外飛演而下,氣勢壯觀,被形容為「一個大海瀉入深淵」。水流擊石,濤聲不絕,遠在30 公里外還可以聽到流水發出轟鳴聲。浪花飛濺,形成150米高的霧幕,與彩虹輝映,蔚為奇觀。瀑布地區植被豐富多樣,從半落葉林到熱帶雨林均有。蘭花與松樹、翠竹與棕櫚、青藤與秋海棠生長在一起,色彩鮮明,相互輝映。瀑布傾瀉處長有珍貴的河苔草科水生植物森林中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可稱的上熱帶植物博物館。瀑布地區水力資源極為豐富,1991年5月巴西政府在此地建造了伊泰普水電站,被譽為世紀工程,伊泰普水電站的投產,帶動了周圍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還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在湖的周圍建造了7個人工沙灘,修建了游樂設施,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
石頭城:位於帕拉那州首府庫里蒂那西北部80多公里處。這里有一個座方圓數百里的石頭動物園,山石千廳百怪,造型各異,既有栩栩如生的動物,還有造型別致的亭台殿閣。距離石頭城不遠處有一些深井,其中一號井深達113米,該井下安有電纜車,水面上裝有浮動甲板,遊客可乘電纜車下井,在浮動甲板上溫步,如同鑽入地球的中心。
桑塔那的水上村莊:位於馬瑙斯80公里處的亞馬遜河上。四周被熱帶雨林環繞,一間間茅屋鑲嵌在亞馬遜河面上。茅草屋是用亞馬孫森林產的綠心木做屋架和木樁,這種木材質地堅硬而耐腐蝕。屋頂和四周牆壁是用棕櫚葉製成,屋內在離水面幾米高處鋪設木板。屋與屋之間有小橋相連接。村裡有水上市場,舟船雲集,顧客駕著輕舟穿行在貨船之間。這里還有一些大公司製造的大供應船,如同水上的「超級市場」,顧客可以登上船進入大貨倉自由選購貨物。
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麵包山(Pao de A?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餘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肆』 巴西有哪些著名景點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巴西利亞大教堂
迪居甲國家公園
馬拉卡納足球場
陽光教堂
『伍』 巴西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巴西的名勝古跡(簡要說一下比較出名的四個):
1、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2、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3、麵包山,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4、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余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陸』 巴西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三權廣場:是巴西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巴西旅遊必到景點之一。廣場周圍環繞眾議會,參議會,國家大法院,總統府,外交部,國家民族獨立紀念館,勞動者紀念碑等眾多建築。每兩周一次的升降國旗儀式也常常吸引眾多遊客。
巴西利亞大教堂:為雙曲線形的透明建築,內頂懸掛巨型天使塑像。教堂的特珠之處,在於它的主體建築被設計師巧妙的建在了地下,人們只能通過地下通道進出。大教堂內部高達36米,懸掛著3個天使的移動雕像。這三個天使和聖殿入口處的四個信徒雕塑一樣,都是出自雕塑大師賽西阿提之手。國家元首經常在此舉行一些重大活動。
耶穌山(科爾多瓦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加上底座高度為38米),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它面向著大西洋,張開雙臂,表情庄嚴肅穆,從遠處望去,就彷彿一個擴大的十字架。在教徒們看來,這座耶穌的巨型雕像,正是為普天下勞苦大眾而獻身的「救世主」的化身。
『柒』 巴西的著名建築和景點有哪些要很著名的,很快就要
1、聖保羅市(São Paulo)
聖保羅市於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聖保羅州首府,位於該州東南部.海拔760米,面積149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740萬.聖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產值和工業產值分別佔全州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的50%和70%.主要工業:機械、汽車、電器零件和輕工業.此外還有醫葯、塑料、煙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類企業22·5萬家,全國50個最大企業中有30個在此.銀行和分行5037家,銀行職員占就業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個,11個現代化購物中心10餘家,還有800多個集市.聖市工業就業人口佔全國總數的20%.聖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貿基地.
1984年,我國在聖保羅設總領事館.1988年,聖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約有17萬華僑華人居住於聖保羅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2、伊瓜蘇市(Foz do Iguaçu)
伊瓜蘇市位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伊瓜蘇」在印第安瓜拉尼語中意為「大水」.全市面積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蘇國家公園佔20%,伊泰普湖佔30%).市區面積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萬.年平均溫度27.7°C,每年1月氣溫最高,平均溫度28.1°C;7月最冷,平均溫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濕度80%.
伊瓜蘇市是巴西第二大旅遊中心,年均接待遊客約700萬人次,當地居民主要從事商業和旅遊業.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距市區12公里,著名的伊瓜蘇大瀑布距市區28公里.該市距巴拉圭東方市僅6.5公里(每年巴西約有600萬人次前往東方市購物),距阿根廷境內的伊瓜蘇港市10公里,距阿境內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蘇市約有3000華僑華人,其中大多數在位於巴拉圭一側的東方市經商,居住在伊市.
伊瓜蘇大瀑布
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里處,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18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90億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伊泰普水電站於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右側接弧形混凝土大頭壩,長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閘長483米,最大泄洪量為62200立方米/秒.兩岸還接有堆石壩、土壩,整個壩長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庫面積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側750平方公里,巴拉圭側600平方公里),容量290億立方米.
伊泰普水電站工程由美國舊金山國際工程公司和義大利米蘭電力顧問公司提供咨詢並於1971-1974年間完成了總體規劃、導流工程、水輪發電機組選用等關鍵性設計.發電機組全部由德國和巴西的合資企業在巴西製造.巴西、巴拉圭兩國政府為開發伊泰普水電站組成伊泰普聯營公司,負責施工建設和經營管理.兩國政府簽訂的有關協議對水電站的重大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巴西和巴拉圭兩國電力頻率不同,分屬巴西和巴拉圭的機組分別採用60赫和50赫的頻率.高壓交流輸電線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費水電站發電量的2%,故按規定(50年內,巴拉圭分得電力的多餘部分必須賣給巴西,50年後可以自由轉售)將剩餘48%的電賣給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福納斯公司(Furnas)中心調度所負責調度.
伊泰普聯營公司注冊1億美元,兩國電力公司各出一半並分別擁有水電站的一半產權.建設資金的99%依靠貸款,由巴西負責籌集.水電站建設總投資為234億美元,其中工程投資112.4億,利息支出121.6億.根據兩國政府協議,水電站按50年(1974-2023年)還清本息確定電價(仍以美元計).其間可借新債還舊債.貸款還本付息費用占水電站經營管理費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電站每年發電收益約23億美元.
3、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里約熱內盧市是里約熱內盧州首府,位於該州南部,坐落在瓜納巴拉海灣內側,海拔2.3米,面積1250平方公里,人口約550萬,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溫度為17°C,最高溫度為36°C.里約市建於1565年,1834-1960年為巴西首都.是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文化中心.
里約熱內盧在葡萄牙語中意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達這里時,誤以為瓜納巴拉灣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約依山傍海,風景優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主要名勝有耶穌山、麵包山、尼特羅伊大橋等.里約的海灘舉世聞名,其數目和延伸長度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灘72個,其中兩個最有名的海灘是:科巴卡巴納海灘和依巴內瑪海灘.里約被譽為「狂歡節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這里舉辦最有特色的狂歡節.
1986年裡約熱內盧市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1992年我國在里約設總領事館.約有5000華僑華人居住於里約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麵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4、巴西利亞(Brasília)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從里約遷至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聯邦區政府所在地,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面積5822平方公里,所屬城區和衛星城共19個,總人口約200萬.現任聯邦區長官為若阿金·羅里茲(Joaquim
Roriz).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210億美元,佔全國的2.73%.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約占聯邦區產值的90%;工業佔10%,主要為建築業和水泥製造業.
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氣候宜人,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溫度為29.3°C,最低溫度為17.1°C.年降雨量為1603毫米.
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其總體建設計劃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所在地,機翼則是現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是總統府,右側是聯邦最高法院.廣場對面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會議大廳建築外觀如同兩只大碗,眾議院的碗口朝上,象徵「民主」、「廣開言路」;參議院的碗口朝下,象徵「集中民意」.國會的兩座28層大樓之間有通道相聯,呈「H」型,為葡語「人」的首字母.三權廣場上的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築.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免費乘電梯登台.每逢周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市內帕拉諾阿(PARANOA)湖為人工湖,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狀如「人」字,面積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億立方米,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湖區人口約50萬.湖岸長80公里,沿岸分布著45個娛樂和運動俱樂部.
巴西利亞現有小學464所、中學84所、大學10所,劇院15家,電影院20家,博物館13個,藝術館19個.
5、馬瑙斯市(Manaus)
馬瑙斯市為亞馬遜州首府,地處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亞馬遜河支流)交匯處,面積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該市地處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緯3度,常年濕熱多雨,年平均溫度26°C,最高可達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該市工業以冶金、電子和機械為主.該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動碼頭,全長1313米.農產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現有高等院校4所,中學370所,小學72所,醫院24所,病床1570個.
馬瑙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景點有海關大樓(磚瓦均從英國進口)、馬瑙斯大劇院、印第安人博物館等.距市區80公里就是野生熱帶雨林.
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余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捌』 巴西有哪些知名人文景觀
巴西的知名人文景觀有:
伊瓜蘇大瀑布
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由位於巴西巴拉那州和阿根廷邊界上的伊瓜蘇河從巴西高原輝綠岩懸崖上落入巴拉那峽谷形成的瀑布,為馬蹄形瀑布,高82米,寬4公里,平均流量 1751立方米/秒,其寬度是北美洲尼加拉瀑布的4倍。
瀑布上方的島嶼將河流擴展為流注瀑布的無數水流,懸崖邊有無數樹木叢生的岩石島嶼,使伊瓜蘇河由此跌落時約分為275股急流或瀉瀑,許多個別瀑布在中途被突出的岩石擊破,使水流偏轉而水花飛濺升騰,產生如彩虹幔帳般的景色。從瀑布底部向空中升起近152公尺的霧幕與彩虹輝映,蔚為奇觀。伊瓜蘇瀑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觀賞點多,從不同地點、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
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電站,是世界上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巨型水電樞紐工程,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伊泰普水電站曾被稱為「人類第七大奇跡」,氣勢宏偉壯觀。
水電站於1975年開始建設,1991年建成,耗資196億。伊泰普水電站長7744米,寬196米,蓄水深度可達250米,蓄水面積135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290億立方米。目前,伊泰普水電站共有20台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度,是當今世界裝機容量第二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
自建成以來,伊泰普水電站已在巴西和巴拉圭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玖』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的著名的景點有什麼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的著名的景點有科爾科瓦多山、甜麵包山、里約熱內盧的植物園、卡德奇宮等。
1、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2、甜麵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3、里約熱內盧的植物園是巴西最早規劃的植物園之一,在殖民時期設立,有逾8000種的植物,其中很多都是罕見的品種,它們多數在溫室中培育,其中幾處溫室還仿造野生品種的自然生長環境。前往植物園不只可以接觸大自然,同時也可以學習到一點有關自然科學和植物園對巴西歷史的文化影響。除了溫室和花圃,園內還設有植物博物館(museu botanico)、圖書館和環境教育中心。
4、「菠蘿蜜園」是最吸引遊客的地方之一,占據二間溫室,裡面有約1萬株菠蘿蜜,除了產自巴西的品種,還有來自南美和中美其它國家。「蘭花園」內的蘭花,都是從19世紀末就開始收集的,今天已有3000株600種不同品種的蘭花,大部分都是巴西本地的品種。在野生品種中,仙人掌是里約熱內盧植物園內最吸引人的。有400種不同品種,都是從1910年開始收集的。「仙人掌園」的目的在於提供仙人掌進行醫療范圍的研究,並設立種子銀行,維護不同的仙人掌品種。另外還有450種吃昆蟲的肉食性植物。
5、卡德奇宮共花了10年的時間,在1866年才完全建好。在1896年由聯邦政府買下。一年後,卡德奇宮經過整修後,即變成共和國行政大樓,直到興建巴西利亞。在巴西利亞建成、聯邦政府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新城市以前,卡德奇宮一直是共和國歷屆總統的官邸。1960年,卡德奇宮遂變成共和國博物館,並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物古跡接受保護。
6、里約熱內盧(葡萄牙語: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有時簡稱為里約,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位於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在1960年以前為巴西首都,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636公里。里約熱內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濕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