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主要的生產國,進口國和出口國是什麼
14年生產國:中國2億噸、美國2.6億噸、巴西4千萬噸、墨西哥2千萬噸、印度1.千5百萬
出口國美國、巴西、烏克蘭、阿根廷
進口國:日本、中國、韓國、墨西哥
2. 中國的幾個主要玉米產地是哪裡
我國玉米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和西南、西北。地區玉米產量大小具體依次排列如下: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玉米總產量在6500萬噸左右,佔全國玉米總產量的35%)。
山東、河南、河北(玉米總產量在 5421萬噸,佔全國玉米總產量的29.3%)。
山西(706萬噸),陝西(568萬噸),雲南(585萬噸),四川(694萬 噸)。
拓展資料
玉米(拉丁學名:Zea maysL.)是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玉蜀黍、棒子、包穀、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東北遼寧話稱珍珠粒,潮州話稱薏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
玉米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大約有470多年。但由於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強,栽培面積發展很快。目前我國播種面積在3億畝左右,僅次於稻、麥,在糧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我國對玉米的栽培技術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播種:我國玉米產區自然條件差別很大,要根據本地的霜期長短,土壤質地,土壤地力,種植月的,選擇適宜的品種,飼用玉米和馬齒型雜交種產量高。還要注意良種的繁育,適當安排種子田面積。
資料來源 網路 玉米
3. 美國,巴西,印尼哪個國家的玉米產量最大
當然是美國咯!美國年產值世界第一
4. 世界上生產玉米最多的國家是
美國為世界最大玉米生產國,2009年玉米產值高達486億美元。
中國曾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但自2006年後玉米產量呈下降趨勢,
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是阿根廷。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較長的地方,在平原、山區、高原均能生長。美洲、亞洲、歐洲、非洲種植都很多。
其中美國的產量約佔世界玉米總產量的一半。其中一部分用於發展乳畜業,作為精飼料;另一部分用於出口。而美國人的主食一般以麵粉為主。
拉丁美洲的墨西哥是玉米的原產地,被稱為「玉米之鄉」。自古以來,印第安人把玉米看作是生命,有了玉米,便有了幸福和昌盛。有人說古代印第安人創造的瑪雅文化、印加文化就是建立在玉米堆成的金字塔之上的。他們信奉玉米神。在慶祝豐收時,跳玉米舞。玉米一直是印第安人的主食。
目前,玉米仍然是拉丁美洲各國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產量都比較多。
5. 全球玉米的主要產區在哪裡
全球的玉米的主要產區在美國、中國、巴西等地。
玉米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墨西哥是玉米的發源地。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多年前,這里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種植玉米的歷史也已有3500年。它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目前廣泛分布於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
(5)巴西玉米年產多少擴展閱讀
玉米作為高產量糧食作物,具有以下價值:
1、作為中國的高產糧食作物,玉米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療衛生、輕工業、化工業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2、由於玉米資源極為豐富、廉價且易於獲得,它們還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殺菌等,其具有廣闊的開發及應用前景。
3、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麥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4、玉米中含有的核黃素等高營養物質,對人體是十分有益的。
6. 巴西哪裡盛產玉米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最新報告稱,2009/10年度巴西玉米產量數據上調了250萬噸,為5350萬噸,因為單產潛力改善。
巴西主季玉米收割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不過南里奧格蘭德州的收割工作仍在繼續。主季玉米播種面積低於上年,因為玉米種植效益要低於大豆。
巴西二季玉米播種工作基本結束,播種面積增加,尤其是馬托格羅索州。馬托格羅索州提前種植二季玉米,三月期間和四月份前幾周降雨良好,目前土壤墒情理想,支持了二季玉米單產潛務。
2009/10年度巴西玉米平均單產預計超過4.0噸/公頃。不過四月到五月期間的降雨將是決定二季玉米單產潛力的關鍵。
7. 玉米的原產地是那裡
考證,玉米原產於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由於玉米適合旱地種植,因此西歐殖民者侵入美洲後將玉米種子帶回歐洲,之後在亞洲和歐洲被廣泛種植。大約在十六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進玉米,十八世紀又傳到印度。
原文:
-----------------------------------------------------------
玉米種植及利用史
一、種植史
玉米,亦稱「玉蜀黍」、「包穀」、「包蘆」、「珍珠米」等。據考證,玉米原產於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由於玉米適合旱地種植,因此西歐殖民者侵入美洲後將玉米種子帶回歐洲,之後在亞洲和歐洲被廣泛種植。大約在十六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進玉米,十八世紀又傳到印度。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種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種植面積最大。
二、玉米分類
玉米分類主要有兩種方法:按種皮顏色分類和按品質分類。具體如下:
1、中國新修訂的國家標准和美國標准都是依據種皮顏色將玉米分為黃玉米、白玉米和混合玉米。
黃玉米。種皮為黃色,並包括略帶紅色的黃玉米。美國標准中規定黃玉米中其他顏色玉米含量不超過5.0%。
白玉米。種皮為白色,並包括略帶淡黃色或粉紅色的玉米。美國標准中將淡黃色表述為淺稻草色,並規定白玉米中其他顏色玉米含量不超過2.0%。
混合玉米。我國國家標准中定義為混入本類以外玉米超過5.0%的玉米。美國標准中表述為顏色既不能滿足黃玉米的顏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顏色要求,並含有白頂黃玉米。
2、按品質分類,玉米可分為常規玉米和特用玉米。所謂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規玉米以外的各種類型玉米。傳統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發展起來的特用玉米有優質蛋白玉米(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鏈澱粉玉米等。由於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更大的經濟價值,國外把它們稱之為「高值玉米」。
甜玉米。通常分為普通甜玉米、加強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對生產技術和採收期的要求比較嚴格,且貨架壽命短。我國現在已經掌握了全套育種技術並積累了一些種質資源,國內育成的各種甜玉米類型基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糯玉米。它的生產技術比甜玉米簡單得多,與普通玉米相比幾乎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採收期比較靈活,貨架壽命也比較長,不需要特殊的貯藏、加工條件。糯玉米除鮮食外,還是澱粉加工業的重要原料。我國的糯玉米育種和生產發展非常快。
爆裂玉米。
高油玉米。含油量較高,特別是其中亞油酸和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達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此外,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蛋白質高10-12%,賴氨酸高20%,維生素含量也較高,是糧、飼、油三兼顧的多功能玉米。
優質蛋白玉米(高賴氨酸玉米)。產量不低於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賴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我國的一些地區,已經實現了高產優質的結合。
紫玉米。是一種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種,為我國特產,因顆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稱。紫玉米的品質雖優良特異,但棒小,粒少,畝產只有50公斤左右。
其他特用玉米和品種改良玉米。包括高澱粉專用玉米、青貯玉米、食用玉米雜交品種等。
三、利用史
1、玉米利用概述
就玉米利用而言,大體經歷了作為人類口糧、牲畜飼料和工業生產原料的三個階段。
口糧消費占玉米總消費的比重大約在5%左右,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比例有逐步降低的趨勢。玉米是三大糧食品種之一,為解決人類的溫飽問題起到很大作用。時至今日,玉米仍然是全世界各國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在「玉米的故鄉」墨西哥,「國菜」玉米餅的年消耗量達到1200萬噸之多,人們無論貧富貴賤都非常喜歡食用;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玉米也被作為補充人體所必需的鐵、鎂等礦物質的來源為人們廣泛食用;在某些貧困國家和地區,玉米依然是人們廉價的裹腹之物。
飼料消費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費渠道,約占消費總量的70%左右。該項消費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數量隨時間變化的一個函數: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爾系數較高,人們對肉、蛋、禽、奶的強勁需求拉動了畜牧業和飼料業的大發展,導致飼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為玉米增產的主要動力;在生活達到一定水平後,恩格爾系數下降,對肉、蛋、禽、奶等的需求將保持平穩,此時飼用玉米消費將僅與人口數量成正比。
作為工業原料使用也是玉米消費的主要渠道。玉米不僅是「飼料之王」,而且還是糧食作物中用途最廣,可開發產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業原料。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澱粉,可得到化學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產品,附加值超過玉米原值幾十倍,廣泛用於造紙、食品、紡織、醫葯等行業。以玉米澱粉為原料生產的酒精是一種清潔的「綠色」燃料,有可能在21世紀取代傳統燃料而被廣泛使用。
庫存亦是玉米需求的一種形式。處於糧食安全的考慮,各國總要儲備一些糧食。世界玉米庫存量一般占消費量比重的20%左右。近年來我國玉米庫存約600~700萬噸。
2、世界玉米利用現狀
玉米利用總的情況是在工業發達國家用作飼料的比例大,而在發展中國家用作口糧的比例大。
隨著全世界畜牧業的大發展,飼料工業得以迅速發展,全世界飼料用玉米需求呈現增長趨勢。在發展中國家表現為工業飼料消耗玉米增加,同時採用傳統方式喂飼畜禽的飼料玉米消耗亦在增加。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表現為大量的玉米原糧被加工為工業飼料。
從全世界耗用玉米趨勢看,近15年來,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其用作飼料的玉米都逐年增加,用作口糧的數量在減少,用作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在增加。以我國為例:90年代前期,飼料工業和畜牧業迅速發展,1993年,飼用玉米消費量達到6200萬噸,占玉米總消費量的67%,1995年該項指標迅速達到77%,玉米總消費增量幾乎全部由飼用玉米消費增量體現。
80年代全世界用作工業飼料的玉米2.64億噸,用作口糧的玉米0.66億噸,用作工業原料的玉米0.44億噸。進入90年代,上述三個指標分別為3.52億噸、0.59億噸、0.56億噸。
1996年美國生產工業飼料耗用玉米12700萬噸,占玉米總產量的53%。歐洲地區消費飼料玉米6600萬噸,中國生產工業飼料耗用玉米3498萬噸,日本消費玉米1662萬噸,巴西生產飼料耗用玉米1520萬噸,法國飼料用玉米1326萬噸,韓國飼料用玉米852萬噸。
美國的玉米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40%。縱觀幾十年來美國的玉米市場消費趨勢可見,50年代美國的玉米產品用作飼料的佔85.7%,工業原料、食品佔8.08%,出口佔5.17%;60年代飼料用玉米佔81.76%,工業原料、食品佔8.23%,出口佔12.38%;70年代飼料佔66.02%,工業原料、食品佔8.77%,出口佔25.21%;80年代至90年代初,用作飼料的玉米佔59.36%(12237萬噸),用作工業原料、食品佔11.65%(2401萬噸),出口占 28.63%(5902萬噸)。由此可見,在美國雖然用作飼料的玉米比例在下降,但飼料仍是消耗玉米最多的產業,出口量增加迅速,用作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消費量較為穩定.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畜牧業的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工業的發展,玉米已成為糧食、飼料、工業原料和出口商品的多用途作物.
我國的玉米消費是80年代口糧比例佔38%,消費玉米2588萬噸,飼料用玉米佔48%(工業飼料和傳統飼料),消耗玉米3269萬噸,出口佔11%,出口玉米749萬噸,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佔3%,耗用玉米205萬噸左右。
進入90年代,人們直接消費的玉米比重在下降。全國口糧消費玉米大約占玉米總產量的19%,消費玉米量約為1870萬噸;玉米作為飼料消費在我國有兩種情況。一是加工生產成配合飼料。我國近年配合飼料產量約4800萬噸,按60%比率折算,年消耗玉米2880萬噸。二是傳統的把玉米直接用於飼料的消費。在農村中,主要是把玉米直接作飼料喂飼大牲畜、豬和家禽。據專家估計,這種傳統的飼喂方式每年估計消耗玉米3500萬噸左右,這兩項每年消費玉米約6380萬噸,占玉米總產量的68%。
玉米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可加工成精製的玉米食品。我國目前用於工業原料和食品工業的玉米大約占玉米總產量的5%左右,年消耗玉米250萬噸左右。我國1990~1994年平均出口玉米820萬噸,占玉米總產量的8%左右。1995年之後又轉向大量進口玉米。近10年來,我國玉米消費趨勢是用於生產配合飼料的玉米數量猛增,用於口糧的玉米逐年減少,用作工業原料和食品加工的玉米增長緩慢,從玉米出口國變為玉米進口國家。
3、我國玉米利用新趨勢
8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重視並發展玉米深加工工業,先後引進技術和設備,興建了一批生產規模在10萬噸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吉林省實施了「百萬噸玉米深加工工程」,把玉米深加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吉發集團與港商合資建立的一個公司年加工玉米能力已達到4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玉米加工企業。盡管我國玉米深加工工業已取得初步進展,但比照世界先進國家,仍有很大差距。以吉林省為例:1979年到1998年,吉林省糧食加工轉化量由159萬噸增長到600萬噸(包括禽畜過腹和飼料加工用糧440萬噸),年均增長23萬噸,同期,吉林省玉米主產量卻由903萬噸增長到2506萬噸,年均增長84萬噸。二者比較,前者只是後者的28%,產量遠大於耗量。與美國等國的玉米深加工產品已達4000多種,產值上千億美元相比,差距明顯。而我國變性澱粉、果葡糖漿等生產剛剛起步,酒精產量也不高,玉米深加工前景十分廣闊。
8. 世界玉米的生產概況是什麼
玉米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現今在有人類居住的各大洲都有栽培,其中以北美洲種植面積最大,其次為亞洲和非洲,再次為拉丁美洲和歐洲。從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劃分,世界玉米的集中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暖地區,即7月份等溫線在20~27℃,無霜期在140~180d的范圍內。其中最適宜種植玉米的地區有美國中北部的玉米帶,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歐洲的多瑙河流域,亞洲的中國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隨著人工馴化與農業生產的發展,玉米種植地域逐漸向亞熱帶、溫帶推進,玉米的種植北界現今已達48癗,南界已達40癝;而一些用作青飼的玉米已發展到58~60癗的地區,比如,在歐洲已北移到60癗(挪威),北美洲北界到加拿大南部,中國已達到50癗。玉米分布的廣泛性還體現在無論是低於海平面的裏海盆地,還是海拔超過4000m的秘魯安第斯高原,無論是夏季時間很短的加拿大北緣,還是終年炎熱的厄瓜多和哥倫比亞赤道地區,玉米都作為栽培作物在那裡種植。
2004年全世界的玉米種植面積為14514萬hm2,稍少於小麥(21756萬hm2)和稻穀(15326萬hm2);而玉米的總產70529萬t,則大於小麥(62409萬t)和稻穀(60850萬t)(http:/faostat.fao.org)。因此,從種植面積看玉米是世界第三大作物,而從產量看玉米已成為第一大作物。美國、中國和巴西是玉米的主產國,其播種總面積和總產均排在世界的前三位。
9. 世界玉米產量最大的國家
美國是玉米的生產大國,目前的玉米產量排在全球首位,其強大的玉米產能背景和技術研發能力使美國穩坐玉米塑料生產的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