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的由來是什麼
巴西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流亡巴西。拿破崙戰敗後,葡王室重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則留在巴西擔任攝政。
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執政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為現國名。1985年1月,軍政府下台。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選舉方式舉行大選。
(1)巴西有什麼資料擴展閱讀:
巴西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居世界第五。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
巴西是里約集團、南方共同市場、南美進步論壇和20國集團成員國,與阿根廷和智利並稱為ABC國家。巴西是金磚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
❷ 來個巴西的詳細資料..什麼都要..包括圖片
巴西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巴西,葡萄牙語意為「紅木」。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 地理位置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氣候特點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7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人口 18677萬(2006年),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城市人口佔81.25%,農村人口佔18.75%,平均壽命68.8歲,。白種人佔54.38%,黑白混血種人佔39.88%,黑種人佔5.21%,黃種人佔0.39%,印第安人約佔0.14%。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民族,共有35萬人,分屬227個族,講175種不同的語言,生活在國家設立的561個印第安人保護區內。 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西北亞馬孫河流域人口較稀少。 歷史與語言 巴西曾受葡萄牙統治,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語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語言的影響,甚至有些地名、動植物名稱,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文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為葡萄牙語在巴西,已經和發源地有很大的差異。巴西人通常都聽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語,至於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同北京時差: -11.00
❸ 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
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
1、地理位置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厄瓜多除外)。
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2、自然地理特徵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3、人文地理特徵
巴西總人口2.086億(2017年)。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64.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2%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簡稱地狹人稠)。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
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
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3)巴西有什麼資料擴展閱讀:
巴西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初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1891年建立合眾國。1967年改為現國名。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
❹ 巴西的資料,簡單一點!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面積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面積為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中文名稱: 巴西聯邦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簡稱: 巴西
所屬洲: 南美洲
首都: 巴西利亞
主要城市: 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
國慶日: 1822年9月7日
國歌: Hino Nacional Brasileiro
國家代碼: BR
官方語言: 葡萄牙語
貨幣: 雷亞爾
時區: 西3區、西4區
政治體制: 聯邦制
國家領袖: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
人口數量: 186,957,906(2008年6月2日)
國土面積: 851.49萬平方公里
GDP總計: 16650億美元(2008年)
國際電話區號: 55
國際域名縮寫:
❺ 我們地理老師讓我們了解關於巴西的資料。
國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葡萄牙語: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簡稱巴西。
巴西一詞出自繁衍於巴西海岸的巴西紅木(英語:Brazilwood),巴西紅木在葡萄牙語中稱為「葡萄牙語:pau-brasil」,其中brasil意為像炭火一樣紅,由拉丁語brasa(「炭火」的意思)與後綴-il(來自-iculum或-ilium)構成。[8][9][10]巴西紅木所產生的深紅色染料,引起了歐洲服裝業的重視,並引起了巴西早期的商業性開發。16世紀期間,當地原住民採伐大量的巴西紅木,由歐洲商人(多數來自葡萄牙,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銷往歐洲。
該地區原來在葡萄牙的官方名稱為「Terra da Santa Cruz」(聖十字架之地),而販賣紅木的歐洲商人多稱「Terra do Brasil」(Land of Brazil),這一名稱最終取代了舊的官方名稱。早期水手也稱之為「鸚鵡之地」(Terra di Papaga)。
在巴拉圭官方語言之一的瓜拉尼語中,巴西被稱為「Pindorama」,此名稱由當地人所取,意為「棕櫚之地」。
國旗
巴西國旗
巴西國旗呈綠色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藍色圓形天球儀。圓形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圓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點50分,新政府當天,里約熱內盧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約熱內盧,後來遷到巴西利亞)。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地理編輯
自然地理
巴西風光(7張)
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巴西在歷史上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之久。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巴西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巴西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巴西所跨經緯度: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與其他南美國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外,與其他全部南美洲國家接壤)。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資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600萬噸,佔世界鎳儲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人口:201,033,000人(2013年)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64.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2.2%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 [1]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簡稱地狹人稠)。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和移民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頻繁混血。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起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西約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人口種族構成
由於歷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種族構成十分復雜。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按照2010年的數據,巴西人口中47.3%的為白種人,43.1%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餘則為少數印第安人。
4重要城市編輯
聖保羅
聖保羅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建市於1554年,位於聖保羅州東南部。海拔760米,面積超過1500平方千米,是巴黎的三倍,人口超1600萬。聖保羅市氣候宜人,一年之中氣候、溫度變化不太大,而早晚溫差較大,有「一年之中無四季,一日之中有四季」之說。巴西季節與我國相反,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聖保羅的夏季,高溫多雨,最高溫度在30度左右;每年6-8月是聖保羅的冬天,平均氣溫也在16-20度上下。
聖保羅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在這里集中了全國工業生產門類的一半左右,工業產值也約佔全國產值的一半,全國500家最大公司有3/5的總部設立在這里。聖保羅擁有3000家金融機構,1300多家銀行,桑托斯是世界上最大咖啡輸出港。這里同時擁有包括著名的聖保羅大學、醫科大學在內的數十所高等院校、6家電視台和270多家報刊社和藏書幾百萬冊的國家圖書館。聖保羅每年創造的財富高於世界上1/4的國家年國民生產總值。
聖保羅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400多年來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不斷變化和更新。眾多立交橋,多條地鐵線路,環城高速公路以及直升飛機公司都使得交通十分便利。聖保羅的商業區主要集中在保利斯塔大街(Paulista)和共和廣場(Pra?a de Repúblika)一帶。主要出售一些手工藝品,寶石,古董。在東方街(Liberdade)隨處可見中文招牌,中餐館和出售中國商品的商店。
里約熱內盧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全國最大的海港、全國商業和金融中心。里約熱內盧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海灘,風光秀麗,是巴西最大的旅遊中心。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此舉行。
位於巴西國土的東南部,在向北伸入的瓜納巴拉灣西岸,有長達14公里的跨灣公路大橋與東岸的尼泰羅伊市相連。1502年1月,葡萄牙殖民者來到海灣,誤以為這里是一條大河的入海口,隨口起名"一月的河",譯音便是 "里約熱內盧"。
里約全景
半個世紀後奠基的城市就以此為名,經過400多年的發展,里約熱內盧已經成為僅次於聖保羅的特大城市和工商業、金融中心,與桑托斯港並列的最大外貿港口,並且集中了巴西最著名的博物館,擁有拉丁美洲最大的圖書館、世界最大的足球場,以及全國最大的公園、植物園等。
聳立在瓜納巴拉灣南口的兩座狀如麵包的山峰(奧庫卡山)是里約熱內盧的標志。乘電纜車登上海拔395米的山頂,舉目遠眺,美麗的里約熱內盧城盡收眼底:瓜納巴拉灣波光粼粼,白帆點點;灣畔綿延的海灘上銀沙耀目,遊人如蟻,太陽傘如朵朵鮮花盛開;寬闊的海濱大道一直伸向看不見的盡頭,來往汽車穿梭不絕,面海而立的現代化樓群密密麻麻。
伊瓜蘇市
伊瓜蘇市位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伊瓜蘇」在印第安瓜拉尼語中意為「大水」。全市面積630平方公里。伊瓜蘇市是巴西第二大旅遊中心,年均接待遊客約700萬人次,當地居民主要從事商業和旅遊業。僅次於中國的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距市區12公里,著名的伊瓜蘇大瀑布距市區28公里。伊瓜蘇市約有3000華僑華人,其中大多數在位於巴拉圭一側的東方市經商,居住在伊市。
馬瑙斯市
馬瑙斯市為亞馬遜州首府,地處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亞馬遜河支流)交匯處,面積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該市地處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緯3度,常年濕熱多雨,年平均溫度26°C,最高可達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該市工業以冶金、電子和機械為主。該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動碼頭,全長1313米。農產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馬瑙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景點有海關大樓(磚瓦均從英國進口)、馬瑙斯大劇院、印第安人博物館等。距市區80公里就是野生熱帶雨林。
黑金城
黑金城是巴西東南部以礦產豐富著稱的米納斯吉拉斯州過去的州政府所在地,由於金礦的開發而於1698年建立。據說因為黃金是從黑沙中篩選的,因此得名黑金城。方圓約1平方公里的山城海拔約1100米,城中建築多為巴洛克風格。窄小的街道隨城市的地形高低起伏,雖經200多年風雨至今保存完好,古老的建築和高大的教堂錯落有致,在周圍青山綠樹的襯托下,呈現出一片古樸優美的風景。1980年,黑金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❻ 巴西這個國家的簡介,具體些!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 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詳細介紹:
1、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與其他南美國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外,與其他全部南美洲國家接壤)。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2、面積: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巴西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3、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
4、水系: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5、氣候:
巴西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6、自然資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600萬噸,佔世界鎳儲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7、行政區劃:
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共有5564個市(2011年3月)。
8、首都介紹:巴西利亞(Brasília)
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第二年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晝夜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45.5萬(2010年)。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4月21日,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巴西利亞是南美洲建都時間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該城為「世界文化遺產」。
9、國旗:
巴西國旗呈綠色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藍色圓形天球儀。圓形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圓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點50分,新政府當天,里約熱內盧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約熱內盧,後來遷到巴西利亞)。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10、國徽:
巴西國徽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7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11、國歌(HinoNacionalBrasileilo)
巴西獨立後的第一首國歌,是由佩德羅一世親自創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獨立的當天,創作了《啊祖國,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並親自在當晚聖保羅的愛國集會上演唱,由合唱隊伴唱,這首歌成為巴西的第一首國歌。佩德羅一世退位後,里約熱內盧國立音樂學院的創辦者,著名音樂家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譜寫出一首後來成為巴西國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詩人奧里索·杜克·埃斯特拉達重新填詞,經專家委員會審查,1922年被定為巴西國歌。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回顧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羅一世在聖保羅郊外伊皮蘭加河畔發出「不獨立,毋寧死!」呼聲的情景,歌頌祖國獲得了獨立,充滿著巴西人民對祖國的愛國的情感。
12、國花:毛蟹爪蘭
毛蟹爪蘭,是原產巴西、墨西哥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是巴西國花。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它自1818年被人們發現以來,至今已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經園藝家的選育,已培養出200多個優良品種。花期從頭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紅、紫等,一株開花數朵,且無枝無葉,十分奇妙。毛蟹爪蘭以其株形優美、花色艷麗。巴西曾經將此花饋贈中國,豐富了中國蘭花珍品。
14、人口:
巴西總人口總人口為2.01億(具體數字201032714人)。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簡稱地狹人稠)。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❼ 巴西國家介紹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國土的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
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1985年1月,反對黨在總統間接選舉中獲勝,結束軍人執政。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選舉方式舉行大選。2002年10月,以勞工黨為首的左翼政黨聯盟候選人盧拉贏得大選,成為巴歷史上首位直選左翼總統。2006年10月,盧拉贏得連任。
2010年10月,迪爾瑪·羅塞芙作為勞工黨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2014年10月贏得連任。2016年5月12日,羅塞芙總統因彈劾案暫時離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並組建臨時政府。
2016年8月31日,羅塞芙總統遭國會彈劾,特梅爾正式接任總統。2018年10月,巴西舉行總統大選,社會自由黨候選人博索納羅當選新任總統,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就職。
(7)巴西有什麼資料擴展閱讀
巴西的對外關系:
巴西奉行國家獨立、民族自決、主權平等、不幹涉內政、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的外交政策,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主張加強聯合國作用,積極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全力爭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巴西同19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南美國家聯盟、南方共同市場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七十七國集團等多邊機製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
巴西認為東亞和東南亞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重視發展同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和東盟國家的政治和經貿。
❽ 關於巴西國家的資料
1.巴西聯邦共和國
國名:巴西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一.【巴西概況】
地理位置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氣候特點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7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人口
2000年人口1.69799億,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城市人口佔81.25%,農村人口佔18.75%,平均壽命68.8歲,。白種人佔54.38%,黑白混血種人佔39.88%,黑種人佔5.21%,黃種人佔0.39%,印第安人約佔0.14%。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民族,共有35萬人,分屬227個族,講175種不同的語言,生活在國家設立的561個印第安人保護區內。
歷史與語言
巴西曾受葡萄牙統治,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語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語言的影響,甚至有些地名、動植物名稱,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文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為葡萄牙語在巴西,已經和發源地有很大的差異。巴西人通常都聽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語,至於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同北京時差: -11.00
國際電話碼: 55
貨幣: 克魯塞羅雷亞爾
國旗國花與國歌
國旗為綠色長方形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咖啡色圓形。圓形為天球儀,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天球儀上有白色五色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國徽的中心圖案是五角星。五角星中央有兩個同心圓,小圓中央有五顆五角星,象徵南十字星座。大圓周圍有22顆五角星,象徵各州和聯邦區。外沿是咖啡葉和煙草葉構成的圓形。下方中央是一把劍。最下端是綬帶,書以葡萄牙文「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日期是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國花為毛蟹爪蘭。
國歌巴西獨立後的第一首國歌,是由頗有音樂才華的佩德羅一世親自創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獨立的當天,他創作了《啊祖國,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並親自在當晚聖保羅的愛國集會上演唱,由合唱隊伴唱,這首歌成為巴西的第一首國歌。佩德羅一世退位後,里約熱內盧國立音樂學院的創辦者,著名音樂家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譜寫出一首後來成為巴西國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詩人奧里索•杜克•埃斯特拉達重新填詞,經專家委員會審查,1922年被定為巴西國歌。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回顧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羅一世在聖保羅郊外伊皮蘭加河畔發出「不獨立,毋寧死!」呼聲的情景,歌頌祖國獲得了獨立,充滿著巴西人民對祖國的愛戀之情。
政治與經濟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脫離葡萄牙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巴軍人政變上台,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3月軍政府還政於民。1989年11月15日,巴舉行了近30年來第一次全民直接選舉,費爾南多•科洛爾當選總統。1992年12月29日,科洛爾總統因涉嫌受賄被迫宣布辭職,副總統伊塔馬爾•佛朗哥即日接任總統。1994年10月3日,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國大選中獲勝,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總統。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當選。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總統,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巴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之下設市,全國共有5507個市,15萬人口以上的有79個,100萬以上的有12個(1999年)。各州的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亞斯,亞馬遜,阿馬帕,巴伊亞,塞阿臘,聖埃斯皮里托,戈亞斯,馬臘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巴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約格朗德,南里約格朗德,里約熱內盧, 朗多尼亞, 羅賴馬, 聖卡塔林納,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亞爾計劃」,成功控制了惡性通膨,使經濟出現了穩定增長。但財政和經常項目雙赤字問題卻日益嚴重,對外資依賴急劇加深。在東南亞和俄羅斯金融危機沖擊下,巴被迫於1999年初宣布採取浮動匯率制。雷亞爾兌美元大幅貶值。由於巴政府執行了嚴厲的財政調整措施,增收節支,巴經濟迅速走上恢復之路,2000年經濟增長達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阿根廷經濟危機和國內電力危機影響,巴經濟增幅下降至2-2.5%左右。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旗地為綠色,中間是一個黃色菱形,其四個頂點與旗邊的距離均相等。菱形中間是一個藍色天球儀,其上有一條拱形白帶。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該國廣闊的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天球儀上的拱形白帶將球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象徵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白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秩序和進步」。
國徽:
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2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重要節日:
獨立日:9月7日(1822年);國慶日:9月7日(1822年);印第安人日:4月19日;吉卜賽人日:5月24日。
國家政要:
總統盧拉·達席爾瓦 (Lula da Silva) ,2002年10月當選,2003年1月1日任職;2006年10月再次當選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
自然地理:851.42萬平方公里(資料來源《巴西四月年鑒》),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人口:1. 816億(2004年),佔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種人佔54. 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 94%,黑種人佔5. 39%,黃種人佔0.46%,印第安人約佔0. 16%。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7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巴西「印第安人日」
首都: 巴西利亞(Brasilia) ,人口205.1萬人(2000年),融匯了世界古今建築藝術的精華,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城市建造在人工湖旁,以三權廣場為核心,形狀像一架頭朝東方的巨型飛機。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巴西利亞城列為「人類文化財富」。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62個市。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蘭德、南里奧格蘭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簡史: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到達巴西。16世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後,巴西實際上成了葡的帝國中心。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西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獲得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8年5月廢除奴隸制度。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1891年2月24日通過第一部共和國憲法,定國名為巴西合眾國。1960年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政治: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新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分別規定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國民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使立法權,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要職能是制定一切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劃;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准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內閣為政府行政機構,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
經濟: 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4305億美元。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1995年2月3日匯率1美元兌0.8394雷亞爾。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鈾礦、鋁礬土、錳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鎳礦和黃金礦。煤礦儲量230億噸,但品位低。石油儲量約36億桶,另有相當於15億桶石油的油頁岩,天然氣儲量133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52.2%。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糧食基本自給,但需進口一小部分小麥。畜牧業發達。
主要旅遊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伊瓜蘇瀑布、伊泰普水電站、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文化教育: 中小學實行兩級制,第一級小學、初中共8年,第二級高中(包括技校、中專)3年。大學一般4~5年。高等院校有聖保羅大學、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聖保羅天主教大學、巴西利亞大學等。主要報紙有:《聖保羅之葉報》、《環球報》、《聖保羅州報》和《巴西日報》。主要雜志有《標題》、《請看》、《這就是先生》和《視界》等周刊。有電視台7家。政府管理的有兩家國家電視台和教育電視台。
對外關系: 巴西奉行獨立自主、人民自決、尊重主權、不幹涉原則、和平解決沖突和友好共處的對外政策。確定對外關系的重點為美國、西歐、日本和拉美國家等。
巴西與中國於1974年8月15日建交,此後,兩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不斷發展。
巴西把發展與美國的關系放在優先位置,雙方政治、貿易關系密切。美國是巴西主要的貿易對象、最大的債權國和投資國,投資額占外國在巴西總投資額的1/3。1991年兩國貿易總額近百億美元。但兩國在核能、環保、外債、貿易等領域存在分歧與摩擦。
巴西同西歐國家有著傳統的密切關系。西歐是巴西主要的出口市場和資金、技術的來源地。西歐各國在巴西的投資額約占同期外國在巴西投資的50%。1991年巴西向歐洲共同體出口額為97.7億美元。
日本是巴西發展與亞太地區國家關系的重點,是巴西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對象和原材料市場。日本在巴西直接投資佔全部外國投資的9.7%,僅次於美國和德國。
中東地區是巴西石油主要來源和重要貿易市場,1991年貿易額達28億美元。
❾ 巴西的資料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領土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早在6,000年前巴西就有半游牧民族聚居,分布於亞馬遜河一帶森林,他們主要是從事耕作活動,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遷徙。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攜王室貴族和政府遷往巴西,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王國的一部分。
隨著葡萄牙王國開始走下坡,1822年9月7日,攝政王佩德羅一世宣布獨立,建立了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佩德羅二世被推翻,成立巴西合眾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巴西接納了超過500萬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移民。這一時期,巴西開始工業化。六十年代巴西發生軍隊政變,建立了軍人獨裁統治,直到1985年1月末才結束。
2006年10月1日,總統和議會選舉舉行。盧拉·達·席爾瓦與阿爾克明進入第二輪總統選舉。[1]10月29日,第二輪總統選舉舉行。[2]盧拉當選總統。
1988年憲法規定聯邦政府享有廣泛的權利,總統和副總統通過選民投票產生,任期4年。總統有權任命內閣,同時是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
巴西的立法機構是兩院制。擁有81個席位的參議院,由每個州選舉的3名參議員組成,任期8年。4年改選三分之一,後4年改選三分之二。眾議院513個席位是按人口比例選出,任期4年。
巴西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 (Brasília),州下設市,為第二行政機構。
阿克里 (Acre)
阿拉戈阿斯(Alagoas)
亞馬孫 (Amazonas)
阿馬帕 (Amapá)
巴伊亞 (Bahia)
塞阿臘 (Ceará)
聖埃斯皮里托 (Espírito Santo)
戈亞斯 (Goiás)
馬臘尼昂 (Maranhão)
馬托格羅索 (Mato Grosso)
南馬托格羅索 (Mato Grosso do Sul)
米納斯吉拉斯 (Minas Gerais)
帕拉 (Pará)
帕拉伊巴 (Paraíba)
巴拉那(Paraná)
伯南布哥 (Pernambuco)
皮奧伊 (Piauí)
北里約格朗德 又譯為北大河州(Rio Grande do Norte)
南里約格朗德 又譯為南大河州(Rio Grande do Sul)
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
朗多尼亞 (Rodônia)
羅賴馬(Roraima)
聖卡塔林納 (Santa Catarina)
聖保羅 (São Paulo)
塞爾希培 (Sergipe)
托坎廷斯 (Tocantins)
巴西北部是廣闊的亞馬遜雨林,南部地區多丘陵,大部分人口居住於此,是農業基地。大西洋沿岸有數條山脈,最高海拔2,900米。北部蓋亞那高原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為全境最高點。境內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著名的伊瓜蘇瀑布就位於其支流上。
全境大部為熱帶氣候,亞馬孫平原為赤道多雨氣候,巴西高原為熱帶干濕季氣候,最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亞馬遜平原降水豐沛,東北部地區略為乾燥。
巴西農業、採掘業、製造業和服務業較為發達,勞動力充足。巴西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法)在拉丁美洲位居第一,對世界市場影響日益擴大。主要出口商品有:咖啡、大豆、鐵礦石、橙汁,鋼鐵、飛機。
1998年11月,巴西從國際貨幣基金主導的國際援助項目獲得了415億美元的貸款,前提是調整財政政策和經濟結構。1999年1月,巴西中央銀行宣布雷亞爾與美元脫鉤。這一貶值措施緩和了當年經濟增長回落的趨勢。2001年,在主要市場增長放緩,中央銀行採取高利率政策應對通貨膨脹壓力,投資者擔心新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巴西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降至2%以下。年底,貿易平衡方面的強勁表現使投資者信心增強。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均仍然是巴西經濟的主要問題。
自2003年1月1日總統盧拉·達·席爾瓦上任以來,外界所擔憂的財政危機並沒有出現。2003年經濟出現了0.2%的負增長後,近年增長溫和。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非洲或歐洲血統。 巴西擁有約一億八千二百多萬人口、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千八百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二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洲(聖保羅,七千萬人口,MG 1千九百萬,里約1千五百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以及vp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百分之二十三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 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這樣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開始頻繁交配。以前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因3第安人擁有這個地區明顯的文化特徵,比如黑白雜色被葡萄牙人認為是平安,並且開始向愛磨雷族人,後來引起了一場災難,他們開始襲擊並摧毀對內部的村莊。 1532年,自從SAO VICENTE建立以後,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由於18世紀采礦業的發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開始紛紛來到這里,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來的奴隸,他們都屬於非洲土著人。從第一年的殖民統治開始,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奇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移民 東南地區是巴西移民特徵最明顯的地區,他聚集了國內移民以及國外移民。最大的影響是從巴西東北部傳來的。
眾所周知,巴西最流行的體育運動是足球,據1999年的統計數字,巴西大概有近2萬多支足球隊。另外,巴西國家足球隊是唯一一支由1930年至2006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從未缺席過一屆的球隊,也是唯一一支曾五次奪取世界盃冠軍的球隊(1958、1962、1970、1994和2002年)。此外,巴西隊和巴西球員也包攬了很多世界盃的紀錄,可說是完完全全的「足球王國」。
❿ 搜索巴西的地理資料,包括人文,環境,生產
人 口按照2010年的數據,巴西人口中47.3%的為白種人,43.1%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餘則為少數印第安人。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巴西在歷史上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之久。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巴西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巴西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巴西所跨經緯度: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與其他南美國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外,與其他全部南美洲國家接壤)。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所處時區UTC/GMT -3 小時 (西三區) ,和北京時差比中國北京時間晚11 個小時。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達世界總儲量98%,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簡稱地狹人稠)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和移民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頻繁混血。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起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西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人口種族構成
由於歷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種族構成十分復雜。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按照2010年的數據,巴西人口中47.3%的為白種人,43.1%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餘則為少數印第安人。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長較快。在巴西,不同種族,多種膚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移民進入到巴西。隨著巴西種植園的興起和礦區的開采,從1532年起,葡萄牙開始從非洲大量販運黑奴到巴西。19世紀以後,又有一些中國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因此巴西有人種大熔爐之稱。
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其後整個殖民地在葡萄牙統治下,順著大西洋沿岸結成一體。1555年法國入侵,佔領了相當於今天的里約熱內盧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設立一個法屬殖民地的據點。然而由於法國人無法自歐洲吸引殖民者前來,所以終於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約。兩年之後,葡萄牙人創建了里約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統治權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臨挑戰。
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脫離葡萄牙獨立,建立巴西帝國。接著加冕稱帝,稱佩德羅一世。1824年巴西頒布憲法。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帝國時期(1822~1889) 巴西帝國成立後,布拉干薩王朝的體制和葡萄牙貴族勢力原封未動,大庄園制和奴隸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經濟和政治上都依附於英國。佩德羅一世實行專制統治,1823年強行解散議會,接著又用武力鎮壓了東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義。
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巴軍人政變上台,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3月軍政府還政於民。1989年11月15日,巴舉行了近30年來第一次全民直接選舉,費爾南多·科洛爾當選總統。1992年12月29日,科洛爾總統因涉嫌受賄被迫宣布辭職,副總統伊塔馬爾·佛朗哥即日接任總統。1994年10月3日,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國大選中獲勝,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總統。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當選。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總統,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62個市。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蘭德、南里奧格蘭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歷史新發現】今日巴西科學家們根據衛星圖 發現亞馬孫平原里有一個未知文明的遺跡這些遺跡呈長方形或圓形 據分析可能是古代傳說中用黃金砌成的國度。這些遺跡大多在巴西與玻利維亞邊境地帶。
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
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早晚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10萬。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為了開發北部廣大地區,使內陸和沿海均衡發展,1956年,巴西將首都從大西洋沿岸的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高原中部的巴西利亞。建設者們考慮到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宜人的特點,設計了一座建築獨特、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設計者還巧妙地在流經巴西利亞的兩條小溪上築壩斷流,形成一個環抱市區,面積達46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用於調節城市空氣濕度。只用了大約3年時間,巴西利亞這座綠色的花園城市,就奇跡般的出現在原本荒涼的紅土高原上。
巴西利亞是南美洲建都時間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該城為「世界文化遺產」。
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築師盧西奧科斯培的「飛機型總體規劃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