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60年,巴西正式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主要原因是
巴西遷都的首要原因是安全。
歷史上巴西飽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 先後被法國、荷蘭和葡萄牙從海路侵佔。將一個沿海
城市,里約 熱內盧作為首都,一致讓巴西人感覺很不安全. 建立一個新首都的想法,1823年在
巴西就有了(José Bonifácio 提名新首都應當叫做Brasília).
對於巴西,安全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開發內地不發達地區是巴西遷都第二個原因. 另外,較
小規模城市政局容易控制,民眾要求比較容易滿足是第三個原因.
B. 巴西為什麼要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
巴西:從里約熱內盧到巴西利亞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1956年上台的庫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大計」,以盡快克服容易引起國家分裂的嚴重失衡狀態。在不到4
年的時間內,克服重重困難和多方壓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
月21日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遷都大典。隨後幾十年間,巨大的區域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僅巴西利亞至貝倫的公路開通以後,沿線即由10萬人猛增至200
萬人,巴西政府從1940年就倡導的「西進」運動,直到實施遷都戰略後才真正發生了效應。遷都後,原首都里約熱內盧「文化之都」的形象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現在,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三地分別承擔巴西政治、文化、經濟方面的中心職能,各司其職,各具特色。
一句話政治原因
C. 為什麼巴西首都由原來的沿海第一大城市裡約,搬遷到當時還是雨林一片的巴西利亞
巴西的最大城市是聖保羅而並非里約熱內盧,而且巴西利亞屬於熱帶草原地區,並沒有什麼雨林。在巴西利亞之前,巴西曾經定都東北部的薩爾瓦多與東南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這兩座城市都位於海濱。上世紀中期,巴西將都城從沿海的里約遷往內陸的新城巴西利亞
而巴西遷都的原因無非三點:
第一,東南沿海城市與人口過度集中,出現眾多城市病,壓力巨大;
第二,內陸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
第三,相對於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氣候更宜人而且也更加安全
巴西擁有世界第五大的面積,超過850萬,總人口過2億。整個巴西主要分成亞馬孫平原與巴西高原兩大部分,熱帶雨林密布的亞馬孫平原占據整個巴西的三分之一,而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的巴西高原占據巴西約60%。
D. 巴西政府將首都由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原因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從設想到實際遷都,歷時138年,中經遷都醞釀和決策(1822-1890年)、新都選址和規劃(1891-1956年)、以及動工建造(1956-1960年)3個階段。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
巴西搬首都原因:一是政治原因,原首都人口過多,為了緩解首都人口壓力二是氣候原因,巴西位於熱帶,原首都氣候炎熱,而其人口多。而巴西高原,相對氣候涼爽。
E. 巴西主要城市是什麼
一、聖保羅:在巴西十大城市排名中它可以說是屬於最大的城市了,同時在如今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完善的交通體系和旅遊工業等完美的結合,在整個南美洲都是屬於極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了。
F. 巴西首都為什麼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
1、環境因素:原首都里約熱內盧由於過度城市化,城市規模過大,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利於城市的繼續發展。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里約熱內盧的城市環境問題。
2、經濟和政治因素:巴西的經濟集中於東南沿海地區,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遷都有利於促進廣大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3、氣候因素:原首都所在的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濕熱,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早晚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
(6)巴西利亞為什麼這么重要擴展閱讀:
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模式與澳大利亞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從沿海大城市遷都到內陸草原,都是圍繞人工湖展開的城市,都是園林化的綠色城市,都是職能單一的政治中心。
巴西利亞人特別重視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和保護。政府明文規定,只許建設無污染的小工業,住宅不許建在辦公區內,大商場只能建在商業區,公寓樓不得超過6層,湖濱只許建兩層以下的別墅式住宅。這些規定,貫徹始終,從而保持了城市風格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全市60%的面積是綠地,城南6千米長的人工防護林帶,新都土地雖屬紅色沙壤,旱風季節里也不見沙塵飛揚的現象。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圍裸露的空地必須有綠色覆蓋方能驗收。
因此,建築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樹木已經出現在你面前。每個「方街」都由一條由灌木牆、小花園和草坪組成的綠化帶環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築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大園林。
市政府有一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共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里約熱內盧(葡萄牙語: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簡稱里約(Rio),曾經是巴西首都(1763-1960年),位於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636公里。里約熱內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巴西及南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樞紐和信息通訊、旅遊、文化、金融和保險中心而聞名。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工業基地。市境內的里約熱內盧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里約熱內盧也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聖保羅,又被稱為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第二首都,擁有全國最大進口港、是全國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中心。
背山面水,港灣優良。工業主要有紡織、印刷、汽車等,有七百多家銀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有世界最大的馬拉卡納球場。海濱風景優美,為南美洲著名旅遊勝地。
巴西利亞 網路
里約熱內盧 網路
G. 巴西利亞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有哪些 具體一點。。 分析巴西利亞的優劣。
形成因素
巴西首都,現代化新興城市,位於巴西高原上,南緯15°41′。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
成為一個城市的原因: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間,用三年多時間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來的新首都。城裡不見古跡遺址,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但其充滿現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構思新穎別致的建築以及寓意豐富的藝術雕塑,使這座新都蜚聲世界。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成為眾多璀璨輝煌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中最年輕的一個。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始建於1956年。當時,以發展主義著稱的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力圖帶動內陸地區發展及加強對各州的控制,遂耗費巨資,僅用41個月的時間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涼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新都落成時只有十幾萬居民,現在已變成一座近240萬人口的大都市,這一天也被定為巴西利亞的市慶日。
優勢:
巴西利亞在沿海地區,氣候優良,適於貿易,地理位置重要
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模式與澳大利亞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從沿海大城市遷都到內陸草原,都是圍繞人工湖展開的城市,都是園林化的綠色城市,都是職能單一的政治中心。
巴西利亞人特別重視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和保護。政府明文規定,只許建設無污染的小工業,住宅不許建在辦公區內,大商場只能建在商業區,公寓樓不得超過6層,湖濱只許建兩層以下的別墅式住宅。這些規定,貫徹始終,從而保持了城市風格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全市60%的面積是綠地,城南6千米長的人工防護林帶,新都土地雖屬紅色沙壤,旱風季節里也不見沙塵飛揚的現象。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圍裸露的空地必須有綠色覆蓋方能驗收。因此,建築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樹木已經出現在你面前。每個「方街」都由一條由灌木牆、小花園和草坪組成的綠化帶環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築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大園林。市政府有一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共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劣勢:巴西利亞建成後,在上世紀80年代末,爭議一直存在。在巴西利亞街上的行人很少,最熱鬧的地方是公共汽車站。因城市尺度主要以車行尺度標准建立的。沒有車,你就寸步難行,它似乎沒有考慮太多人行的道路。由於過分強調功能分區,使得節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業、體育等功能區域過於冷清,城市給人感覺缺乏活力和生機,以至於巴西利亞的官員們和政治家們早期還試過一到周末便逃回里約熱內盧或聖保羅度假。
如同同濟大學張欽楠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巴西利亞的設計確實有些「好看不好用」。現代主義的城市設計與規劃把人的活動需求過分簡單化了。事實上,「功能分區」的理論在國際上許多城市的運用中極少出現「純粹實現」的,然而正是這種「不純粹」才使得城市規劃得以生存下來。畢竟,在現有的成熟的城市模式中,功能分區只能是相對的,不能截然分開。在某一個區域里可能某一項功能比較突出,但是往往必須兼顧其他功能(特別是有人居住),城市功能始終要和人的活動密切相關。這就如同符合大眾口味的香濃咖啡少不了加點伴侶和糖一般,總是需要些調和才能可口,否則過於生澀。
H. 巴西為什麼要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
為了促進西部內陸地區的開發與建設。
1、巴西:
巴西,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面積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
2、巴西主要地理信息: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和面積均居世界第五位,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
2.居民多由白種人、混血種人、黑種人構成。因此,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3.位置:大部分位於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於熱帶;東臨大西洋。
4.巴西是世界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5.巴西是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咖啡(被稱為咖啡王國)、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6.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佔到總人口的3/4,面臨非常嚴重的城市化問題。
6.巴西主要城市:聖保羅——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利亞—巴西的新首都(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
巴西城市化問題的表現:
城市化問題的表現: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城市公用設施等資源緊缺、社會貧困人口增多、城市社會福利事業壓力大、社會治安混亂。
3、巴西行政地圖:
I. 巴西首都是哪個城市
巴西利亞 以前是里約熱內盧 雖然巴西利亞是首都 可以在巴西並不是很重要
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算是兩大最重要的城市
J. 巴西政府將首都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的原因是什麼
1、加強對內地的開發。
2、加強對內地的管理。
3、避免出現城市環境問題。
巴西南富北窮,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的一片荒原上選中了新都的地址,決定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這里,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完成遷都工作。
巴西中部地區土地貧瘠,雨量不均,歷史上又未進行過開發,經濟十分落後。遷都後,巴西以新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發展科技的新路子,改變了國內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促進了全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巴西利亞由當年十幾萬人口的小城,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10)巴西利亞為什麼這么重要擴展閱讀:
巴西的建都歷史: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134年後的1956年,總統庫比契克確認巴西利亞為國家中心並作為首都,做出遷都巴西利亞的決定以加快內地開發,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飛機型平面布局為藍圖。
1956年11月動工興建,由建築師奧斯卡·尼米葉爾的設計建造。終於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里就建設起一個嶄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遷都巴西利亞,起初人口不足20萬,隨後大量外州移民湧入,人口急劇增加,成為全國最大城市之一。在開城儀式上,庫比契克總統激動地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