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西,南美著名軍事工業
巴西是拉美地區的第一軍事大國,擁有較為完善的國防工業生產體系,其研發能力和生產水平均居世界中上水平,有些居於領先地位,能生產多種海陸空常規武器,早已實現自給自足,其中陸軍的武器自給率達90%,海軍自給率達80%,空軍自給率達60%。巴西國防工業的從業人員達20萬,工業企業達380多家,70%的國防產業主要分布在聖保羅州,巴西的3大軍工企業巨頭——恩傑薩公司、航空工業公司和航天工業公司就設在這里.
恩傑薩公司是巴西地面兵器工業的代表,其研發和生產水平居發展中國家前列,能獨立設計生產較先進的坦克、裝甲車、火炮及火箭系統,是巴西軍用車輛的主要廠家,同時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裝甲車製造廠之一,其產量是西方國家總產量的一半左右。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40噸新型主戰坦克「奧索里奧」,性能可與美國的M1坦克媲美,裝有夜視器、激光測距儀等先進設備。該公司還開發和生產直升機,並致力於導彈的開發。
巴西的航空軍事工業發展迅速,涌現出了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工業公司。作為巴西最主要的飛機製造企業,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能生產十幾種不同種類、50多個型號的飛機,過去30多年中共製造了5300多架飛機,每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美元。EMB-318型「圖卡諾」教練機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AMX攻擊機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噴氣式戰斗機,可執行戰場封鎖、近距離空中支援、偵察和反艦任務。目前,該公司接到了大量的生產訂單,僅ERJ系列中短途飛機每個月就要製造18架,被譽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製造公司。
巴西航空航天公司是巴西最大的民營國防工業公司,專門從事火箭和導彈的生產,能夠製造各種戰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探空火箭、衛星運載火箭等,其中戰術導彈包括地地、地空、空空、空地、反艦和反坦克導彈,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一般都在1000千米以上。該公司90%的收入來自火箭炮、火箭彈的出口,所研製的X-20和X-40反坦克導彈深受用戶的歡迎。「阿斯特羅斯」機動野戰火炮系統配備3種彈葯,射程分別可達30千米、35千米和60千米,是巴西生產的摧毀力最強的炮彈。該公司同時也是巴西軍事裝備、航天、化學、電子、電信等領域的領頭企業。
巴西還是世界上主要的造船國之一,能製造多種常規艦艇,現正研製核潛艇井准備建造直升機航母。主要造船企業為里約熱內盧海軍造船廠,主要產品有各類巡邏艇、小型護衛艦、潛艇等軍用艦船,集裝箱船、海洋鑽井平台、平底船、拖船和駁船等民用船舶,以及柴油機、推進器等多種船用設備。目前正在製造載員達85人、排水量為2200噸的號稱「第三世界國家最強大」的潛艇,並且正同義大利合作生產常規動力潛艇。
軍火貿易十分紅火
巴西一直十分重視軍火出口,認為「出口便是出路」,是南美洲最大的軍火出口國。軍火出口為巴西賺取了大量的外匯,成為僅次於咖啡和食糖的第3大創匯來源。從軍火出口的范圍來看,巴西軍火出口的種類繁多,包括輕便和重型武器和裝備。如步槍、機槍、手榴彈、噴火器、卡車、吉普車、頭盔、戰斗機、坦克、裝甲車、直升機、火炮、導彈、火箭、無線電設備等。其中「阿斯特羅斯」導彈、「班德蘭特」和「圖卡諾」式飛機、「響尾蛇」導彈、「卡斯卡維爾」和「烏魯圖」裝甲車等,均在世界市場上享有盛名。
巴西有關人士聲稱,世界上半數以上的輕型裝甲車市場已為巴西控制;在當今世界上使用的雙發動機渦輪螺旋槳飛機上有l/10的產品產自巴西。裝甲車和導彈是巴西軍火出口的拳頭產品,暢銷許多國家和地區,如巴西產的「響尾蛇」裝甲車,經1967年中東戰爭和1980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中使用,證明其性能良好,但價格僅是歐洲同類產品的l/3。「奧索里奧」主戰坦克吸收了國外先進技術,具有生產周期短、部件造價低、重量輕、機動性能好等特點,頗受第三世界國家的青睞。巴西出口的空對空和空對地「食人魚」導彈,彈頭裝有計算機,可根據敵機發動機釋放的熱量追蹤目標,命中率優於美國的「響尾蛇」導彈。
巴西的軍火主要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口。由於拉美一些國家(如智利、委內瑞拉等)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多次發生軍事政變,導致軍政權上台執政,美國曾一度拒絕向這些國家出售武器,巴西趁機向智利和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出售軍火。向發達國家出口武器是巴西在軍火貿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個顯著標志。美國購買了巴西的「班德蘭特」式飛機,法國購買了4l架巴西的「辛古」式飛機,英國購買了130架巴西的「圖卡諾」軍用教練機。
採取措施維持優勢
巴西國防工業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來維持。由於冷戰結束後國際軍火市場—度蕭條,競爭十分激烈,巴西的軍火銷售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特別是一些國家購買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更為先進的武器,使巴西的軍火出口雪上加霜,出口額曾一度出現急劇下滑的趨勢。
針對這種形勢,為維持巴西在世界軍火貿易領域的優勢,近幾年來巴西的國防工業企業經過大力整頓,加速公司改組,引進新的技術和資金,不斷開發新產品,國防產業逐步走出困境,重新煥發出生機,軍工企業的效益逐年提高。據《聖保羅州報》報道:巴西新研製的ERJl45型50人座客機已攬到美國航空公司200架飛機的訂單,一舉擊敗了加拿大同行。短短的幾年中,巴西收到的客機訂單已達800多架。目前巴西各種飛機年出口額為20億美元,且保持著10%的增長率。
⑵ 現在各國陸軍現役的重機槍有哪些
1、中國
89式12.7毫米口徑重機槍
全重:26.5千克
槍身重:17.5千克
槍架重:8.5千克
初速:825米/秒
理論射速:450-600發/分
有效射程:1500米
2、02式
14.5毫米重機槍
口徑:14.5毫米
初速:995米/秒(穿爆燃彈)、1250米/秒(脫殼彈)
有效射程:2000米
帶瞄準鏡質量:73公斤
戰斗射速:600發/分鍾
3、俄羅斯
岩石
HCB
12.7毫米重機槍
口徑
12.7毫米
初速
820-860米/秒
有效射程反裝甲:1.5-2
千米
壓制有生目標:800~500米
表尺射程
2千米
理論射速
700-800發/分
斗射速
80-100發/分
4、俄羅斯
Kord
12.7毫米重機槍
Kord機槍從2001年開始逐步取代原有的岩石機槍
5、美國
M134型(俗稱
Minigun
)速射機槍
6、美國
M2勃朗寧機槍
發射12.7×99毫米(.50BMG)大口徑彈葯
⑶ 各國儀仗隊都使用什麼槍械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和武.警儀仗隊使用的禮儀用槍為1956年式(簡稱56式)半自動步.槍,兩名護旗兵使用的儀仗步.槍稱為1956年(簡稱56式)式沖.鋒.槍(實際為突擊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是前蘇聯7.62毫米西蒙諾夫SKS半自動步.槍的仿製品,56式沖.鋒.槍是前蘇聯7.62毫米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擊步.槍的仿製品。
越南人.民軍三軍儀仗隊也使用SKS作為禮儀用槍。
朝.鮮禮儀用槍
朝.鮮人.民軍三軍儀仗隊。可以看出隊員手中的SKS半自動步.槍外觀要漂亮一些。
敘利亞禮儀用槍
敘利亞採用的是裝三棱刺刀的56式。
俄羅斯禮儀用槍
俄羅斯武.裝力量儀仗隊隊員手持7.62毫米西蒙諾夫SKS半自動步.槍行舉槍禮。
2005年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儀仗隊隊員手持SKS半自動步.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中俄兩軍總參謀長的檢閱。
美國禮儀用槍
美國三軍儀仗隊手持本國研製的7.62毫米伽蘭德M1半自動步.槍列隊行進。
美國三軍儀仗隊擅長做行進間動態耍槍、拋槍的表演,不但大幅度耍槍、拋槍動作非常精彩,而且全長動作整齊一致,與我.國三軍儀仗隊的靜態隊列威儀與整齊的正步端槍行進動作形成兩種風格。
日本禮賓槍
日本同樣採用伽蘭德MI半自動步.槍作為禮儀用槍。俄羅斯普京總統檢閱手持美國伽蘭德M1半自動步.槍的日本自衛隊儀仗隊。
菲律賓禮儀用槍
採用M1伽蘭德步.槍作為禮儀用槍的還有菲律賓三軍儀仗隊。
德國禮儀用槍
德國三軍儀仗隊手持7.92毫米毛瑟M⑨8K式步.槍接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檢閱。
巴西禮儀用槍
2004年,巴西總統盧拉在巴西利亞總統府廣.場舉行歡迎儀式,這是胡錦.濤主.席檢閱巴西軍.隊儀仗隊。作
為南美大國的巴西,儀仗隊使用德國毛瑟步.槍為禮儀用槍,與德國儀仗隊的毛瑟M⑨8K不同的是,他們使用的是M⑨8K的前身口徑為6.5mm的M94步.槍。該槍槍管要比M⑨8K長,由M1⑧93式改進而來,另有一種M94式是7mm口徑。巴西M94式的刺刀是巴西毛瑟步.槍所獨有的。
法國禮儀用槍
法國三軍儀仗隊手持5.56毫米FAMAS自動步.槍。
英國禮儀用槍
英國三軍儀仗隊使用L85A1突擊步.槍時還創造了照片上這種獨特的持槍動作,即用右手托住槍托底端的持槍動作。
英國三軍儀仗隊的儀仗兵使用本國研製的L85A1突擊步.槍立正托槍的照片,該儀仗兵用左手托槍且手心朝上。
泰國禮儀用槍
泰國武.裝部.隊儀仗隊使用美國M16步.槍作為禮儀用槍,注意:步.槍上未裝彈匣
約旦禮儀用槍
同樣採用M16步.槍的約旦儀仗隊,步.槍上裝有彈匣。
韓國禮儀用槍
訓練中的韓國儀仗隊。和泰國一樣,作為韓國儀仗隊禮儀用槍的M16步.槍上未裝彈匣。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儀仗隊隊員們的靜止、行進間動態耍槍、拋槍的表演比美國的儀仗隊有過之而無不及。
瑞典禮儀用槍
胡錦.濤主.席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檢閱儀仗隊。瑞典的儀仗隊使用AK5突擊步.槍作為禮儀用槍。
印度禮儀用槍
印度儀仗隊使用的禮儀用槍是源自比利時FN FAL步.槍的1A SLR步.槍。印度的FN FAL名為1A SLR(自動裝填步.槍),印度仿製的FAL是基於英國的L1A1,但瞄準標尺不同,由本國的伊莎波爾兵工廠生產,沒有向FN公.司申請生產許可證。
⑷ 麥德森機槍的歷史
大概在1890年左右,丹麥陸軍的一位中尉讓·特奧多·斯考博(Jens Theodor Schouboe)開始著手設計一種半自動步槍,這種步槍實際上是以馬蒂尼-亨利步槍為原形,改造成可以自動射擊的步槍,並採用自上而下的頂部供彈方式,在當時被稱為騎兵自動步槍。這種騎兵自動步槍並在1896年被丹麥海軍陸戰隊所看中,打算採用。在丹麥的炮兵上威廉·赫爾曼·奧盧夫·麥德森(Vilhelm Herman Oluf Madsen,後來成為陸軍大臣)的幫助下,成立了一家步槍綜合製造廠(Rekyl Riffel Syndikat A/S),由這家公司來生產這種半自動步槍,並讓已經升任為上校的斯考博擔任公司領導,廠長為拉斯穆森(Rasmussen)。由於用戶對這種半自動步槍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在反復的修修補補之下,到了1902年時,這種頂部供彈的半自動步槍最終演變成一種彈匣供彈的機步槍(machine rifle,一戰後才改稱為「輕機槍」)。由於步槍綜合製造廠後來改名為麥德森公司,所以這種丹麥1902式輕機槍及其後的一系列衍生型都被人們統稱為麥德森機槍,而由於麥德森機槍受到廣泛應用,麥德森公司也成了丹麥軍事工業的象徵,現在這家公司早已經擴張成為丹麥工業集團。
在1904年,丹麥軍隊正式裝備麥德森機槍,而且許多歐洲國家也爭相購買使用,比如奧匈帝國、法國、荷蘭、芬蘭、英國、俄羅斯、瑞典、葡萄牙和其他一些地方,在南美洲和亞洲也有一些國家有購買和使用,尤其是拉美地區,客戶相當多。
從1903年至1914年間,俄羅斯就從丹麥購買了1,500挺麥德森機槍,用於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保加利亞訂購了超過600挺麥德森機槍,但這批貨在越過德國國境時被查獲,隨後由德皇部隊所使用。而且德國自己也訂購了8mm毛瑟口徑(7.92×57mm)的麥德森機槍,裝備輕步兵連、山地部隊等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各方都有採用這種武器,雖然麥德森機步槍的價格高昂,但其可靠性在泥濘的塹壕戰中得到檢驗。在一戰期間,俄羅斯取得仿製許可,並在莫斯科附近Kawrow的Kovrovsk機槍廠准備生產,而英國也同樣有仿製的打算,雖然最後因為各自的原因都沒有搞成——俄羅斯在1917年爆發革命,英國則由於經濟上的原因。有一些國家雖然沒有參戰,但也在戰爭期間訂購了麥德森機槍,比如瑞典訂購的型號,被命名為1914年式機槍(Kulsprutegevaer m/1914,或簡稱Kg m/1914)。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更多的國家購買麥德森機槍。比如挪威除了在戰時訂購過的m/14型外,戰後又追加訂購了m/21型,均為6.5mm口徑,配25發彈匣或100發彈鼓。而芬蘭在1921年至1936年間購買,命名為M/20機槍,首先裝備騎兵和自行車部隊,後來也裝備到步兵。在南美州,巴拉圭也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購買了麥德森機槍,並在和周圍國家發生的一系列戰爭中使用。而巴西不僅把麥德森機槍用作步兵武器,還在進口的義大利CV-35坦克上配備雙聯裝的7mm口徑麥德森機槍。因為麥德森機槍的海外銷售通常由雷克沙機槍公司(Rexer)負責,因此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中,麥德森機槍往往被稱為「雷克沙機槍」。
在中國,軍閥混戰時期就已經有軍閥訂購麥德森機槍。但其實早在1908年的時候,廣東製造軍械總廠就已經開始仿製麥德森機槍,當時稱之為「輕機快炮」,另外開封兵工廠及其他地方也有仿製,但這些仿製型的數量都不是太大。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兵工署向丹麥訂購了兩批麥德森機槍共3,300挺,分別於1938年3月至1940年3月之間運抵中國。而且當時國軍也覺得捷克式機槍(ZB26)還不如麥德森機,於是國民黨兵工署決定自行仿製,在1938年就聯系丹麥購買生產許可和相關設備,取得進展後便在1939年4月成立了兵工署第51工廠籌備處,在昆明建廠並訂購了1000多台機械。按照計劃,工廠建起來後可以月產500挺麥德森機槍。准備投入生產。但在1940年6月,生產的全套設備及圖紙在運輸途中被日軍炸毀於滇緬公路西南運輸處的存放站。最後第51工廠只好繼續生產已經熟悉的捷克式機槍。有資料提及第51工廠在1941年時還是生產出12挺麥德森機槍,我猜測可能是從其他途徑獲得生產圖紙(例如清末時期所仿製過的)或對手頭上的機槍進行測繪仿製,但沒有專門合適的生產設備,以及工廠對於生產捷克式機槍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最終未能大量生產麥德森機槍。
在1940年4月時,挪威陸軍裝備有3,500挺M/22麥德森機槍,這些機槍均為6.5×55mm克拉格口徑,每一個挪威步兵營標配有36挺麥德森機槍和9挺M/29重機槍。雖然在二戰時期的麥德森機槍已經顯得過時了,但由於該槍性能可靠,仍然得到挪威士兵的喜愛。挪威淪陷後,德國把繳獲的麥德森機槍裝備二線部隊,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在使用。荷屬東印度陸軍所裝備的麥德森機槍被日軍繳獲後,送回國內或在東印度地區的繼續使用。
二戰結束後,麥德森仍在生產、裝備和出口。丹麥軍隊裝備這種機槍已經有50年了,丹麥士兵們喜愛這種機槍並給它起了個綽號叫「處女麥德森」(Jomfru Madsen),丹麥軍隊直到1955年才正式撤換麥德森機槍。而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的葡萄牙殖民戰爭中,葡萄牙陸軍還在使用麥德森機槍,包括作為步兵機槍和裝甲車載機槍。在馬來西亞、越南和暹羅(泰國)的獨立戰爭中都有使用這種武器。
麥德森機槍直到1950年才停止大規模生產,但在1960年代中期,仍然可以在麥德森公司的產品目錄中看到有麥德森機槍,在當時工廠隨時可以根據訂單生產,並可以為不同的軍隊提供從6.5mm至8mm的多種口徑,包括當時成為北約標准彈的7.62×51mm口徑。而且由於麥德森公司長期生產機槍備件,使許多用戶可以長時間使用這種武器。
到了1970年代的時候,大多數原來的用戶都已經放棄這種過時的機槍了,但現在仍然在一些偏遠地區看到有部分仍在使用。在印度尼西亞,直到1980年麥德森機槍還被用於軍隊訓練。巴西軍隊就裝備了7.62mm口徑的麥德森機槍,而且根據官方消息,巴西軍隊在1996年才正式讓麥德森機槍退役,而這些退役機槍都轉讓給巴西的軍事警察部隊。在2008年的時候,有消息指因為麥德森機槍太落後,所以也准備從巴西警察部隊中退役了,然而在2009年10月19日巴西警方與毒販發生武裝沖突的新聞照片中,仍然可以看到有警察在使用麥德森機槍。
在超過五十多年的生產中,麥德森機槍生產了超過十種口徑,由6.5mm至8mm,並且有大量不同的衍生型,和各種配件。該槍最早型號的口徑為8×58 R克拉格口徑,這是丹麥軍隊所使用的步槍口徑,丹麥北面的鄰國挪威和瑞典的口徑也是6.5mm。德國裝備的麥德森的口徑為7.92mm(部分繳獲使用的除外),中國訂購的也是7.92mm口徑。俄羅斯裝備的則為7.62x54R,在荷屬東印度陸軍則採用與Hemburg步槍相同的6.5mm口徑,英國訂購的則為.303恩菲爾德口徑,在拉美地區多數為.30-06或7mm西班牙口徑,但也有其他的口徑,總之麥德森機槍幾乎生產了當時所有的軍用步槍口徑型號。
麥德森機槍的自動原理比較特殊,為槍管長後坐式,槍管後退的行程較大(長於槍彈長度),自動機往返時間也較長,因此射速較慢。閉鎖機構為槍機擺動式,這種槍機是由馬蒂尼步槍衍生而來的。盡管這樣的結構明顯很復雜,零部件也多,而槍彈的裝填路線是走曲線的,看起來很容易出問題,但事實上麥德森生產質量很高,工作起來卻相當可靠,故障率很低。射擊時槍管後坐,使受彈器旋轉,將槍彈左移至進彈口,再由推彈桿推人彈膛。退殼機構為撥殼式,槍管後退使撥殼挺下端與機匣退殼面相撞產生回轉,上端將彈殼從膛內撥出,並從下方滑出槍外。其槍管和槍機在運動中始終保持聯接,但運動方向不一致。由機匣導板上的曲線槽控制槍機上下擺動,完成開、閉鎖動作。
木製的槍托連接在機匣尾部,折疊式兩腳架安裝在準星後面的槍管護套上。有些型號上還在機匣前方的槍管護套上加裝折疊提把。可選的配件中還有一種後腳架,使用時裝在槍托底部。
除了兩腳架外,麥德森機槍還配有幾種三腳架,有步兵用的三腳架,也有防空用的三腳架,有些結構比較簡單是,有些結構比較復雜,是按訂單要求生產的。其中有一種「軟式」三腳架,既可作為平射又可高射,而且射手不直接操作機槍上的扳機,而是使用類似於老式照相機快門線的遙控裝置,發射「浮動」在槍架上的機槍。在1930年左右,丹麥的傑森(Halovr Jessen)上校發表了一篇有關通用機槍的文章,文中對麥德森機槍首創的「軟式」三腳架極力推崇,認為是通用機槍應用的一大突破。此文後來引起了德國陸軍的注意,將「軟式」三腳架列入新型機槍的設計,並研製出MG34和MG42通用機槍的Lafette三腳架。
雖然德國的MG34被視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通用機槍,但事實上,輕重兩用機槍的概念早就在麥德森機槍,而且德國人也是看到麥德森機槍才得到啟發。只不過因為麥德森機槍採用彈匣供彈,持續火力方面稍差,而且多數被當作輕機槍使用,所以人們多數是把麥德森機槍看成是輕機槍而不是通用機槍。
早期的麥德森機槍表面多數採用烤藍處理,而二戰後的型號多數是厚厚的黑色金屬瓷漆。
由於用戶很多,而且一直在改進,因此型號也相當多,在細節上有一些區別,尺寸重量也不盡相同,下表列出其中幾種型號參考:
⑸ 巴西EMB-312巨嘴鳥初級教練機裝備了哪些武器
EMB-312武器裝備特點:翼下共有4個掛點,典型掛載為兩個GB100-20-36B7.6毫米機槍吊艙,4顆MK76教練彈或4顆MK81普通炸彈等。
EMB-312也是出口型的教練機。2005年12月,哥倫比亞政府宣布已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簽署協議,購買25架「超級巨嘴鳥」教練機。早在20世紀90年代,哥倫比亞空軍就已經裝備了14架「巨嘴鳥」初級教練機。FAC將使用此次購買的飛機執行國內安全管理和邊境巡邏任務。「超級巨嘴鳥」目前正在巴西空軍服役,主要用於飛行員訓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還將8架「超級巨嘴鳥」教練機改裝成了情報、監視與偵察飛機,用於巴西政府的亞馬遜河監視項目。
⑹ FN Minimi輕機槍的使用國
比利時(Minimi):比利時陸軍及空軍的正規部隊裝備了標准型Minimi(名為M1)傘兵部隊採用傘兵型Minimi(名為M3)
加拿大(C9):加拿大軍隊採用加拿大迪瑪科(Diemaco)合法生產的C9輕機槍,C9原型裝有鋼制管型槍托,其後迪瑪科推出了裝有機匣蓋導軌及ELCAN C79 3.4倍瞄準鏡的C9A1,而目前最新推出升級計劃的名為C9A2,裝有短槍管、多個部件改用迷彩綠色、以布彈袋取代塑料彈葯、可伸縮折疊的液壓緩沖槍托(類似C8卡賓槍液壓緩沖槍托的原理)、折疊式前握把及雷射指示器(LAM)。
丹麥(Minimi):命名為Mg M/07 5.56 mm。
法國(Minimi):法國陸軍用於取代7.62毫米AAT-F1通用機槍。
希臘(Minimi):裝備希臘陸軍及其特種部隊。
波蘭(Minimi):裝備GROM特種部隊。
義大利(Minimi):由與FN合夥的義大利貝瑞塔合法生產並裝備義大利軍隊,以取代老舊的MG42/59。
拉脫維亞(Minimi)
荷蘭(Minimi):荷蘭皇家陸軍裝備了傘兵型Minimi。
挪威(Minimi):裝備挪威海岸游騎兵及挪威陸軍游騎兵。
葡萄牙(Minimi)
斯洛伐克(Para)
斯洛維尼亞(Minimi)
英國 (L108A1 SAW/L110A1 Para):英國陸軍為每個四人火力小組裝備兩把傘兵型Minimi以取代L86 LSW,皇家海軍及皇家空軍團,部份Minimi更裝有SUSAT 4倍瞄準鏡。
美國(M249):美軍在1982年2月1日正式裝備Minimi並命名為M249,但因當時出現可靠性問題,實際上在1980年代後期才全面裝備。美軍的M249由FNMI(FN美國分公司)生產,並衍生出多種版本,如M249 P.I.P.、M249 S.P.W.及Mk 46 Mod 0等。 瑞士(LMG05)阿根廷(M249):裝備阿根廷海軍陸戰隊的步兵、炮兵及偵察兵。
澳大利亞 (F89):由澳大利亞國防工業(Australian Defence Instries - ADI)生產,裝備澳大利亞陸軍、海軍及空軍。F89裝有導軌、加長的消焰器及AUG F88的1.5倍瞄導鏡,移除槍管上方的隔熱罩及改用固定式提把。
巴西(Minimi):巴西海軍陸戰隊在1990年代中期裝備作排用支援武器。
智利(Minimi):智利陸軍在1990年代開始裝備。
東帝汶(Minimi):裝備東帝汶軍隊。
印尼(Minimi):裝備印尼軍隊及印尼海軍陸戰隊。
巴基斯坦(Minimi Para):裝備巴基斯坦軍隊。
秘魯(M249 Minimi):裝備秘魯軍隊。
愛爾蘭(Minimi):愛爾蘭游騎兵裝備傘兵型Minimi。
以色列(Minimi):以色列國防軍在1990年代後期曾經裝備小量Minimi作班用機槍,其後他們以Minimi的設計開發出更適合沙漠使用的IMI Negev。
日本(M249):由住友集團合法生產,裝備陸上自衛隊以替代7.62毫米口徑的豐和64式。
約旦 (Minimi)
馬來西亞(Minimi):裝備馬來西亞陸軍以取代HK11A1。
馬爾他 (Minimi)
墨西哥(M249及Minimi):裝備墨西哥陸軍及海軍。
摩洛哥(Minimi):裝備摩洛哥陸軍。
尼泊爾(Minimi):於2002年7月11日由比利時送往尼泊爾,共有5,500把,裝備尼泊爾陸軍。
紐西蘭(C9):紐西蘭國防軍採用加拿大C9。
菲律賓(M249):裝備菲律賓軍隊,與Ultimax 100 Mk3及K3輕機槍共用。
斯里蘭卡(Minimi):世界上第一個裝備Minimi的國家。
瑞典(Ksp 90):裝備瑞典軍隊。
中華民國(Minimi及T-75班用機槍):中華民國軍隊基於Minimi的設計修改而成,名為T-75班用機槍,但陸軍因已進口大量的Minimi,僅采購少量的T-75。
泰國(M249及Minimi):裝備泰國皇家陸軍。
委內瑞拉(Minimi):由1990年代開始裝備委內瑞拉陸軍。
波札那(Minimi)
⑺ 強擊機被稱為空中「鐵掃帚」,哪個國家的強擊機更加強大
世界上有名的強擊機不少,比如美國的A-10疣豬,蘇聯的蘇-25蛙足,還有巴西的超級巨嘴鳥,德國研發的蠍子,都是攻擊機的中的一代翹楚。當然這都是狹義的攻擊機,而廣義的攻擊機泛指那些擁有戰斗機的外形,卻主要負責對地攻擊的飛機。都可以稱之為強擊機,至於AC-130算不算,按照用途來說,算是強擊機。但是按照外形和使用的條件,不算是強擊機。
如果真的論哪個攻擊機更加強大,我個人還是更傾向於疣豬。當然不是說蘇-25不好,畢竟蘇25在敘利亞戰場上表現出色。只是由於俄羅斯的特色和傳統藝能,蘇25的機電系統並不強大,可以說遠遠不如疣豬更加出色。而且論戰爭表現,疣豬所打擊的伊拉克軍隊,可是正兒八經擁有防空導彈和高射炮的正規軍。並不僅僅是反政府武裝。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強擊機正在越來越多的被多用途戰斗機所取代。就像當初的戰列艦被航空母艦取代一樣。畢竟傑達姆炸彈和其他的一些炸彈,已經讓戰斗機擁有了強擊機一樣的本領。如果說一定要尋找強擊機的繼承者,那麼殲擊轟炸機可能是唯一的繼任者了。
⑻ 巴西EMB-312「巨嘴鳥」初級教練機配有哪些武器裝備
EMB-312武器裝備特點:翼下共有4個掛點,典型掛載為兩個GB100-20-36B7.6毫米機槍吊艙,4顆MK76教練彈或4顆MK81普通炸彈等。
EMB-312也是出口型的教練機。2005年12月,哥倫比亞政府宣布已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簽署協議,購買25架「超級巨嘴鳥」教練機。早在20世紀90年代,哥倫比亞空軍就已經裝備了14架「巨嘴鳥」初級教練機。FAC將使用此次購買的飛機執行國內安全管理和邊境巡邏任務。「超級巨嘴鳥」目前正在巴西空軍服役,主要用於飛行員訓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還將8架「超級巨嘴鳥」教練機改裝成了情報、監視與偵察飛機,用於巴西政府的亞馬遜河監視項目。
EMB-312翼展11.14米,機長9.86米,機高3.40米,機翼面積19.40平方米;空重181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帶外掛)3175千克,最大外掛重量1000千克,最大著陸重量2800千克,最大翼載(帶外掛)1.6千牛/米2,163.7千克/米2(最大無外掛起飛重量)。
限制速度519千米/小時,最大平飛速度(高度3050米)448千米/小時,最大巡航速度(高度3050米)411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海平面)11.3米/秒,實用升限9150米,起飛滑跑距離380米,著陸滑跑距離370米,轉場航程(翼下帶副油箱)3330千米。
⑼ 清軍用過的輕機槍叫什麼那一把和捷克機槍很相似。
丹麥的麥德森輕機槍
丹麥生產的麥德森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大規模生產的實用的輕機槍,從1905年至1950年間,麥德森機槍大量生產裝備本國及出口,有不少於36個國家裝備過麥德森機槍,並在世界各地的武裝沖突中被廣泛使用,而且直到21世紀,在巴西仍然可以看到麥德森機槍的身影.
早在1908年的時候,廣東製造軍械總廠就已經開始仿製麥德森機槍,當時稱之為「輕機快炮」
⑽ 巴西EMB-314「超級巨嘴鳥」攻擊機有單座型的嗎
超級巨嘴鳥沒有單座型,其改造單座意義。本身設計目的是教練機,後加裝的對地攻擊功能。大部分對地攻擊飛機一般為雙座。一個負責武器系統,另一個負責飛機駕駛。一個人一邊俯沖操作一邊操作武器系統是很危險的,效率也低!兩個人各負其職就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蘇-34、中國飛豹、美國A-6、歐洲的狂風均屬於此類型的思想。
「超級巨嘴鳥」由巴西著名的Embraer飛機製造公司研製,首架原型機於1992年升空。按照最初的計劃,EMB-314應是一種教練機,但在相關工作開始後不久,巴西軍方又提出了使其具備較強攻擊能力的要求。
"超級巨嘴鳥"飛機提供了第四代人-機介面設計,通過優化所有任務(包括跟蹤、攔截、監察和支援等)使飛行員的工作載荷達到最小。它具有先進航電系統,符合軍標MIL-STD-1533數據匯流排結構,能夠運載1500千克的外部載荷,這些載荷分布在翼下和機身部分的5個部位。每個部位有一個存儲介面裝置,用於識別裝載的武器和所處的狀態。存儲介面裝置能執行幾項任務,如選擇武器並控制投放(炸彈、火箭、機槍、導彈),此外使剩餘炸彈和導彈處於保險狀態。該攻擊機的標准武器配置包括兩挺12.7毫米口徑機槍、航空炸彈和火箭等。其最大飛行速度為500千米/小時,持續飛行時間可達6.5小時。
在設計「超級巨嘴鳥」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最新的航空技術成果--其駕駛艙周圍安裝有「凱芙拉」裝甲,還配備了先進的機載計算機、雷達和紅外感測器。該機還採用了用於訓練的飛行模擬模擬技術。這一技術的應用將提高飛行學員執行任務的能力、信息處理及對情況了解能力,使學員可以應付新的作戰環境。
該輕型攻擊機主要用於執行巴西的亞馬遜河監察任務。一次飛行時間可達24小時,以狙擊和攔截空中目標和違法活動。它能夠通過數據鏈系統將目標數據圖像傳送給空中或地面的指揮部和控制台。
武器系統
2挺12.7毫米機槍;4個外掛點,可掛載MAA-1「比拉魚」空空導彈、MK.81250磅炸彈、BLG-252集束武器、激光制導炸彈。
動力系統
單普拉特-惠特尼PT6A-68-1渦槳發動機。
性能參數
基本參數
最高速度519公里/小時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3050米)448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高度3050米)411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11.3米/秒
實用升限9150米
起飛滑跑距離380米
著陸滑跑距離370米
轉場航程(翼下帶副油箱)3330公里
外形尺寸
翼展11.14米
機長9.86米
機高3.40米
展弦比6.4
機翼面積19.40米2
前主輪距3.16米
主輪距3.76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181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帶外掛)3175千克
最大外掛重量10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2800千克
最大翼載(帶外掛)1.6千牛/米2(163.7公斤/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