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足球協會什麼時候能恢復

巴西足球協會什麼時候能恢復

發布時間:2022-09-25 15:43:49

A. 世界盃獎杯歷史

大力神杯,高36.8厘米,重6.175公斤,其中包括4.97公斤的18K純金鑄造。底座由兩層孔雀石構成,上面可以容納17個鐫刻冠軍隊名字的小銘牌——足以用到2038年的世界盃。國際足聯也重新規定,新的冠軍金杯不再可以永久擁有,而是歸國際足聯所有,每個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只可以擁有它直到下一屆世界盃,作為補償,該國將獲得一個鍍金的「大力神金杯」復製品。 大力神杯是現今足球世界盃的獎杯,是足球界的最高榮譽的象徵。在1970年墨西哥城世界盃,三奪世界盃的巴西隊永久擁有了「雷米特金杯」後,國際足聯徵求新的世界盃冠軍金杯方案,一共收到了7個國家的53份方案,最後義大利藝術家Silvio Gazzaniga的作品入選。Silvio Gazzaniga自己描述他的創意:線條從底座躍出,盤旋而上,到頂端承接著一個地球,在這個充滿動態的,緊湊的杯體上,雕刻出兩個勝利後激動的運動員的形象。整個獎杯看上去就像兩個大力士托起了地球,因此也被稱為「大力神金杯」。
大力神杯前身——雷米特杯
大力神杯的前身是「雷米特杯」,FIFA 決定在 1930 年舉辦首屆 FIFA 世界盃賽之後,由法國雕塑家亞伯 LaFleur 製作了向優勝隊頒發的純金獎杯。該獎杯是在鑲嵌著寶石的底座上,勝利女神伸展雙臂托著八角形獎杯的雕塑品,重3.8公斤,高35厘米。為了紀念 FIFA 世界盃的創始人雷米特會長,把該獎杯命名為 "雷米特杯" 。但在二戰爆發前的三屆世界盃(1930 ,1934 ,1938)上,只稱其為世界盃。當時國際足球聯合會規定,那支國家隊能三次奪得世界盃冠軍,就可永久擁有雷米特杯,1970年巴西隊在墨西哥城第三次奪得冠軍後,巴西足協永久收藏了當時的冠軍獎杯「雷米特杯」。二戰期間,為避開侵略軍,該獎杯曾藏於義大利一房屋的床底下。1966年,在英國舉辦世界盃之前,面向大眾開放展覽的過程中被盜,雖經英國警方多方查找,但均以失敗告終。最終,該獎杯被稱為「皮克茲」的雜種狗在郊外的垃圾箱中找回。1983年,該獎杯在巴西再次被盜,估計獎杯在當時被盜賊溶化。巴西足球協會製作了復製品保存至今。
大力神杯的歷史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發動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第一界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界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大力神杯的誕生
國際足聯規定任何國家獲得三屆世界盃冠軍,即可永久保存雷米特杯,在1970年,巴西隊成為第一支三奪世界盃冠軍的球隊,從此以後巴西隊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因此,國際足聯需要製作一尊新的獎杯,用於1974年的世界盃。1971年,在7個國家總共53件作品中,義大利雕塑家西爾維奧-加扎尼加的創意被選中,從此象徵足壇最高榮譽的「大力神杯」誕生了。 這尊沿用到今天的獎杯高達36厘米、重4970克,由18K黃金製成,底座鑲有兩圈墨綠色的孔雀石。大力神杯」的設計者加薩尼加這樣描述他的作品:「從基座上延伸出的幾條曲線呈螺旋狀向上伸展,一直連接到頂部的地球造型。作為雕像主體的兩名運動員的形態設計充分展現那令人激動萬分的勝利瞬間。」 大力神杯的底座上可刻下1974至2038年17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名,換句話說在2038年的世界盃完結之後,大力神杯將會退役,由新一代獎杯取代。 和雷米特杯不同的是,國際足聯規定大力神金杯為永久性流動,即不管哪個國家奪得多少屆世界盃冠軍,都不能永遠佔有它,只允許保存四年。並作出以下的決定1974年以後獲得三屆冠軍的國家隊可以獲得一尊大力神杯的復製品,原件歸國際足協所有。 迄今為止,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前西德)、阿根廷,義大利,巴西和法國共5個國家捧起過它。1974年,西德隊的隊長弗朗茨·貝肯鮑爾成為了第一個舉起大力神杯的人,2006年夏天,義大利國家隊隊長卡納瓦羅在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捧起了大力神杯。
大力神杯的由來
在 FIFA 世界盃歷史上,曾出現過2個 FIFA 世界盃獎杯,第一個獎杯歷經磨難。FIFA 決定在 1930 年舉辦首屆 FIFA 世界盃賽之後,由法國雕塑家亞伯 LaFleur 製作了向優勝隊頒發的純金獎杯。該獎杯是在鑲嵌著寶石的底座上,勝利女神伸展雙臂托著八角形獎杯的雕塑品。為了紀念 FIFA 世界盃的創始人雷米特會長,把該獎杯命名為 "雷米特杯" 。但在二戰爆發前的三屆世界盃(1930 ,1934 ,1938)上,只稱其為世界盃。1970年巴西獲得冠軍後,作為唯一取得三聯冠的國家永遠佔有了這只獎杯。二戰期間,為避開侵略軍,該獎杯曾藏於義大利一房屋的床底下。1966年,在英國舉辦世界盃之前,面向大眾開放展覽的過程中被盜,雖經英國警方多方查找,但均以失敗告終。最終,該獎杯被稱為「皮克茲」的雜種狗在郊外的垃圾箱中找回。1983年,該獎杯在巴西再次被盜,獎杯在當時被盜賊溶化。巴西足球協會製作了復製品保存至今。 第二隻 FIFA 世界盃獎杯是 FIFA 在 53 種設計圖案中選擇,於 1974 年召開的 FIFA 世界盃賽上問世的。該獎杯是由義大利雕刻家撒爾維奧.加澤尼(Silvio Gazazniga )用 18K金製作的。據他的介紹,該獎杯的形象蘊含著"從地面上升起的螺旋型線在支撐著地球,有力地表現了取得勝利的那一瞬間的激情"。 這座獎杯高 36cm(14 英寸) ,重 4 , 970g(11 英鎊) ,歸 FIFA 所有。世界盃冠軍隊可獲得鍍金的復製品.
雷米特」杯和「大力神」杯的傳奇故事
代表世界足球最高榮譽的世界盃獎杯有著和這個著名賽事一樣豐富的歷史。從1928年至今先後有3個獎杯問世,它們的背後則是一連串有趣的故事。 1928年,國際足聯決定創辦一項業余和職業球員都能參加的足球賽,名稱就叫「世界足球錦標賽」,該項賽事的發起者是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朱利斯?雷米特。比賽定在1930年舉行,雷米特便委託法國著名雕刻家拉菲爾給未來的冠軍得主做一個獎杯。 拉菲爾選中了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為原型精心製作了一個純金獎杯,因此這個獎杯名叫「女神杯」。這個獎杯重3?8公斤,高35厘米,造型為勝利女神張開雙臂站在藍色天青石底座上,雙手托起一個八角形金杯。這個世界盃為流動杯,獲得冠軍的國家可以將該杯保存4年,到下屆杯賽前交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產生的世界冠軍。當時還有這樣一項規定,即第一個3次獲得冠軍的球隊可以永久擁有這座金杯。 1930年,烏拉圭在第一屆世界盃上贏得了女神杯,接著義大利在1934年和1938年兩次舉起了這個獎杯。世界盃舉辦三屆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比賽也因此停辦了12年。大戰接近尾聲時,納粹德國佔領了義大利,當時意籍的國際足聯副主席巴恩斯把獎杯藏在他的床下的鞋櫃里,躲過了德軍的劫掠。 1946年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足聯為了表彰前主席雷米特(他在國際足聯任主席的33年中發起和組織了世界盃),把「女神杯」改名為「雷米特杯」。世界盃在1950年重新開始,獎杯在各個冠軍國的輪流保管下度過了16年「平靜歲月」直到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在比賽舉行前的幾個月,「雷米特杯」在英國展出時被盜,引起整個英倫的極大震動。英國的警察傾巢出動,在全國范圍內搜索獎杯下落。獎杯失蹤後一個星期,泰晤士河駁船船員高柏和他的愛犬皮克爾斯在住宅附近的籬笆下發現一個舊報紙包,打開一看,雷米特杯赫然躺在其中。 高柏將獎杯送到警察局,除了得到3000英鎊的獎金,他和他的愛犬更成為國家英雄。高柏1990年接受采訪時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皮克爾斯的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獎杯被緊緊地包在報紙里,可以從外面看出大概是個雕塑,底座還露在報紙外。等我把報紙撕開些,就看見德國、烏拉圭和巴西的名字刻在上面。因為我是個球迷,所以我知道獎杯失竊的事,於是我跳上車就往警察局開去。」根據英國警方推測,盜賊是因為無法將獎杯出售和逃避追捕而被迫將其棄置的。 1970年,巴西隊繼1958年、1962年之後第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成為「雷米特杯」的永久擁有者。國際足聯決定製作一個新的獎杯來取代它。1971年5月,國際足聯在來自全球53件參賽作品中選中義大利雕刻家西爾維奧?加扎尼的設計方案。加扎尼的的獎杯擺脫了老式的設計套路,圖案為兩個大力神背對背高舉雙臂,背托著一個地球,從球的輪廓來看也很像一個足球。杯的頂部有兩圈翠綠色的孔雀石。這個杯用了5公斤18K黃金,高36厘米,杯身上預留了17屆世界盃冠軍名字的位置,因此可以一直用到2038年。該杯被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又叫「大力神杯」。雖然此杯也是流動杯,但是不再為某個多次贏得冠軍的國家永久佔有。 那個留在巴西的世界盃獎杯的命運卻十分「悲慘」。1982年12月,一個蒙面盜賊闖進巴西足協辦公樓將獎杯偷走,巴西視之為國恥,並且重金懸賞。可惜警方不久後在里約熱內盧北郊的貧民窟發現雷米特杯已經被融化。

B. 足球,關於巴西的歷史。

巴西的足球運動,淵源於英國。一八六三年,英國成立了足球協會。後來,巴西有個青年到英國學習,回國時帶回來兩個足球和一本守則。不久,足球運動便在巴西傳開了。一九三三年,巴西開始成立專業足球隊。一九三八年,巴西足球隊在世界盃足球賽中,獲得第三名,從而嶄露頭角。世界盃足球賽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止,直到一九五零年,才恢復了比賽,並推舉巴西為東道國。巴西為主辦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特地在里約熱內盧建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足球場即馬拉卡納體育場。馬拉卡納體育場的正式名稱叫小馬里奧體育場,是為紀念新聞工作者小馬里奧而命名的,他曾經為體育場的興建作出很大貢獻。這個地方原叫馬拉卡納,體育場也因此而得名。當今世界十大足球場中,半數以上是在巴西。其中號稱世界最大的馬拉卡納足球場,是一九五零年建成的。體育場為橢圓形,球場周長為九百四十米,看台高三十二米,共有一十五點五萬個座位,另外還有包廂三百個,最多可容納二十萬人。據說,馬拉卡納球場初建時。沒有現在大,一度被墨西哥足球場超過,巴西人不甘屈居第二,於是擴建球場,將「世界第一」這個榮譽重新奪了回來。馬拉卡納球場外表雄偉壯觀,內部各種設備齊全。它有五個播音室,五個電視轉播室,二百二十個擴音器,一百一十個電話分機,七十五個記時鍾和七十個警報器。此外,還附設有四十六個小賣部,一個餐廳,以及運動員宿舍、更衣室、病房、按摩間和肌肉治療、淋浴等設施,此外,還有幾十個男女廁所。為了防止球迷過度熱情或跑進場內鬧事,在中間比賽場地周圍有一條類似護城河的河溝,將球場和看台隔開。足球場外的大廣場上,可停放六千多輛汽車,足球場正門入口處有一座紀念碑,上面刻有「馬拉卡納有史以來最漂亮的一球」。這是為了紀念球王貝利在一九六一年的一場比賽中,從本隊禁區起卻,帶球穿過七名對手的層層阻截,直搗對方球門勁射入網而特地建造的。八年後,在這個體育場里,巴西隊同南斯拉夫隊比賽時,貝利踢進了他參加比賽以來的第一千個球。這在世界足球運動員中,是空前的記錄。此後,他告別了巴西隊。這個足球由貝利簽名,並收藏在巴西的體育紀念館內。一九八一年,這個球神秘地失蹤,轟動了全國,警方四處偵查,終於在里約熱內盧一個室內游泳池內找到。如今,參觀者在這個足球場里,還可以看到當年貝利踢進第一千個球時穿的那雙足球鞋以及貝利在中場休息時戴著氧氣面具坐過的那把椅子。一九七零年,馬拉卡納體育場盛況空前。這一年,馬拉卡納體育場共舉行了二百一十四場比賽,平均每周有四場之多。每蓬星期天,整個城市都裝飾得五彩繽紛,一派節日氣氛,車上、窗戶上,啦啦隊員的背上,大街上都用每個隊的代表顏色加以點綴。比賽場上更是熱鬧非凡,啦啦隊員不停地發出有節奏的呼喊,觀眾的熱情也為比賽所牽動,時而揮舞彩旗,時而歡呼跳躍。比賽結束,人們跳起桑巴舞慶祝勝利。四十多年來,馬拉卡納體育場大大促進了巴西足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從而使巴西在世界盃足球賽中,多次奪得冠軍。 巴西是舉世公認的足球王國。足球的輝煌和聯賽的正常運轉主要依靠的是法律。巴西足球於1933年實現了職業化。目前,巴西在足球管理方面的直接領導機構是巴西全國足協(CBF)。此外,各州、市均設有地方足協。CBF負責巴西全國足球聯賽和各級別國家隊的管理,地方足協則負責地方級聯賽的管理。巴西體育部雖對CBF有指導和建議權,但在足球領域的實際權力均掌握在CBF手上。巴西的足球俱樂部目前正在走市場化的道路,向「公司型俱樂部」轉變。平時,俱樂部擁有對球員管理、門票出售、尋找贊助等事項的決定權,而在電視轉播、賽程安排等方面則需與各級足協協商。擁有自身體育場的俱樂部還擁有球場管理的權利。巴西設有各級體育仲裁法院,負責對職業聯賽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糾紛進行司法或行政判決,仲裁法院由5位資深法官組成,在法律上具有嚴肅性、獨立性和權威性。 職業化70多年來,巴西國內足球管理上也存在問題,主要矛盾表現在俱樂部走向市場化尚不規范、各級足協官僚作風濃厚,政府、俱樂部與足協三者間關系不順等。除少數大牌俱樂部外,多數巴西俱樂部均入不敷出,球員工資較低,俱樂部設施陳舊,優秀球員大量外流。不過,巴西體育部長助理尼頓先生對記者說,這些在足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正在體育部的領導和監管下逐步獲得解決。
巴西足協成立於1914年,1923年加入國際足聯。
至2002年巴西已經是第17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巴西是世界上唯一參加了歷次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球隊。自從1930年世界盃舉行以來,巴西人沒有缺席過一屆世界盃盛會,這在世界足壇是獨一無二的記錄。「球王」貝利說,沒有巴西隊參加的世界盃將是不可想像的。
巴西隊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支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此外,巴西隊還獲二次亞軍,2次第三,1次第四,是世界盃歷史上成績最好的球隊。至1998年,巴西隊共6次打入世界盃決賽,與德國隊持平。
1950年,巴西隊首次舉辦世界盃,這是巴西舉辦的唯一一屆。在這屆比賽中,巴西隊一路順風打入決賽,但在決賽中卻意外地以1:2負於烏拉圭隊。1958年,巴西在瑞典首次得世界盃,當時年僅17歲的貝利以及加林查為巴西隊奪冠立下了汗馬功勞。1962年,在智利舉辦的世界盃上,巴西隊衛冕成功。1970年,巴西隊在墨西哥第3次奪冠。球員迪迪、瓦瓦、加林查、亞伊辛尼奧和貝利已經成為傳奇式的人物。1994年世界盃在美國舉行,巴西在擊敗義大利後第4次奪冠,成為第一個4次奪得世界盃的國家。巴西還獲得這屆世界盃的公平競賽獎和賞心悅目獎。
自從以務實風格著稱的斯科拉里出任巴西國家隊主教練後,巴西隊整體上已經很難看見南美足球輕靈飄逸的風格。除了個別球員在臨場發揮上偶有賞心悅目的表現,如今的巴西隊整體水平似乎有所下降。斯科拉里的足球思想是為了勝利,可以不斷地犯規。只要球,哪怕踢得再難看也無所謂。喜愛巴西足球的球迷在世界盃上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他們熟悉的巴西隊已經一去不返。
巴西隊是技術型打法的代表,隊員個人技術好,單兵作戰能力強。
巴西隊歷史上的名將有:「球王」貝利、加林查、迪迪、瓦瓦、濟科、法爾考、蘇格拉底、羅馬里奧、貝貝托、羅納爾多,卡卡.小羅。其中,貝利是有史以來無可爭議的最偉大的球員。
傳統隊服: 帶綠色條紋的黃色上衣, 藍色短褲, 白底綠條紋的球襪。
巴西成績統計:
世界盃參賽紀錄:共17次入圍世界盃決賽圈(1930,34,38,50,54,58,62,66,70,74,78,82,86,90,94,98,02,06)
世界盃足球賽冠軍:5次,1958、1962、1970、1994、2002。
美洲杯足球賽冠軍:8次,1919、1922、1949、1989、1997、1999、2004、2007。
聯合會杯冠軍3次; 1997 2005 2009
巴西隊7次參加世界盃決賽的成績:
1950年(巴西):巴西隊以1:2負於烏拉圭隊,獲得亞軍。
1958年(瑞典):巴西隊以5:2勝瑞典隊,獲得冠軍。
1962年(智利):巴西隊以3:1勝捷克斯洛伐克隊,獲得冠軍。
1970年(墨西哥):巴西隊以4:1勝義大利隊,獲得冠軍。
1994年(美國):巴西隊點球3:2獲得冠軍,120分鍾0:0戰平。
1998年(法國):巴西隊以0:3負於法國隊,獲得亞軍。
2 0 0 2年 (日韓) : 巴西以2;0擊敗德國隊獲得冠軍

C. 世界盃的歷史

世界盃的起源
國際足球總會( The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簡寫成FIFA )成立於1904年5月21日,總部設在法國巴黎。成立之初只有7個成員,分別是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及瑞士。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國際足球運動幾乎陷於停頓。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中,參加足球比賽的國家紛紛提議由國際足球總會單獨舉辦國際性足球比賽的構想,獲得國際足球總會認同,並且隨即在當年公布舉辦國際比賽的計劃。
不過,整個世界盃足球賽得以實現,完全是由國際足球總會第3任會長Jules Rimet(大陸翻譯成雷米特)大力奔走促成的,他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盃足球賽之父」,象徵冠軍的獎杯也稱為「雷米特杯」( Jules Rimet Cup )。
雷米特看到足球在奧運會中受到歡迎的程度,又看到現代奧運會已經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在他心中興起一定要將足球也推向全世界的熱誠。他接任時正是足球運動最低潮的時期,會員只剩20個,足球發源地英倫三島、巴西、烏拉圭等幾個足球最具歷史和實力的國家,都退出國際足球總會,少了這些國家,足球要推向全世界無異緣木求魚。
1928年5月,國際足球總會年度大會,雷米特親自提出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提案,立刻獲得熱烈支持,並且有匈牙利、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和烏拉圭等6個國家提出舉辦的申請。烏拉圭是1924年和1928年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且在1930年正是該國獨立100周年,因此獲得主辦權,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就定在1930年的7月舉行。
由於烏拉圭位處偏遠的南美洲,那時歐洲國家正逢景氣蕭條,對於遠渡重洋到烏拉圭比賽的意願不高,因此在比賽開賽前兩個月,都還沒有歐洲國家報名。法國籍的雷米特只得親自向歐洲國家游說,最後還是只有4隊前往烏拉圭參加比賽,分別是法國、比利時、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其餘都是南美洲國家8隊,以及離南美不遠的美國隊,總共13隊成為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角。
這個成立之初只有7個會員的國際組織,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位33年的雷米特是最大的推手,他卸任時會員已經有85個。受到傳播媒體及科技的發達所賜,世界盃足球賽一屆比一屆成功盛大,到現在已經成為與奧運會相當的國際最大賽事。國際足球總會的會員,現在已經有204個,比國際奧委會還多。報名參加2002年世界盃資格賽的共有193個會員,晉級32強決賽的隊伍更是成為國際媒體的寵兒。
雖然參加世界盃足球賽的會員多達193個,但是回顧過去16屆世界盃的歷史,奪冠的仍僅限於歐洲和南美國家,得過冠軍的也只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英格蘭這7個國家。
世界盃足球賽從第一屆開始,到原本預賽第4屆的1942年,因為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中止了12年,一直到1950年才又恢復舉行。
世界盃足球賽的獎杯,在第一屆舉行時,由法國的雕塑家LaFleur製作了一座底座鑲著寶石,上面一具勝利女神伸展雙臂的純金獎杯。由於價值不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將獎杯藏在義大利。1966年世界盃期間,公開展示這座獎杯,結果卻被竊賊所偷,失蹤許久之後,終於在一處垃圾箱內找到被丟棄的獎杯。
巴西隊在1970年贏得世界盃三連霸,獲得永久保存「雷米特杯」,也是目前唯一獲得這項殊榮的國家。但是1983年時,巴西的這座獎杯被偷走了,這次再也找不回來,因為據指出,純金的獎杯已經被竊賊偷走之後把金子融化賣掉,巴西足球協會只得以復製品再做一個獎杯保存。
巴西獲得雷米特杯之後,國際足球總會在1974年公開徵求新的雷米特杯設計圖案,新的雷米特杯由義大利雕刻家Silvio Gazazniga脫穎而出,由18K金製作而成,獎杯含義為象徵從地面上升的螺旋線型支撐著地球,表現出勝利者在勝利時刻的激情。這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雷米特杯。

除了頒發冠軍球隊雷米特杯之外,每屆比賽進球數最多的球員,頒給「金靴獎」( Golden Shoe Prize ),第2多的「銀靴獎」,第3的「銅靴獎」。

1982年開始,由世界盃贊助廠商提供的,經由參加世界盃決賽各隊總教練投票選出最優秀球員,頒發「金球獎」( Golden Ball Prize ),得票數次高的兩位頒給「銀球獎」、「銅球獎」。
1978年開始,則有另一個獎稱為「公平競爭獎」( Fair Play Prize ),評價各隊在世界盃決賽期間的整體運動風度和表現。過去都只頒給單一隊伍,但是1998年世界盃頒給法國和英格蘭兩隊。
代足球運動在世界各國開展起來,始於20世紀初,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至於足球什麼時候成為奧運會項目,過去眾說紛紜。以往,我國的資料多記載為始於1900年的第二屆奧運會。可國際足聯在前幾年曾正式宣布,應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時算起。該屆奧運會只有丹麥和希臘兩隊參加,結果丹麥隊以9:0的大比分戰勝了希
臘隊,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個冠軍。在1900年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中,英國在決賽中以4:0戰勝法國隊奪魁。可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足球運動的優勢在歐洲。

不可否認,在此期間,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有長足的進步,異軍突起,他們於1904年舉行的第三屆奧運會足球比賽中分別獲得了冠亞軍。當然,歐洲足球發展也較快,以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較為發達。

同年,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自此,足球成了風靡歐美的群眾性運動。不久,一些足球運動發達國家的足球俱樂部如雨後春筍,陸續成立(其實在1885年英國就首創了職業足球俱樂部)。一些國家的足球俱樂部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招攬更多的觀眾,賺更多的錢,不惜用高薪購買外籍球員。職業運動員便由此應運而生,也由此開創了職業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奧運會的先例。

職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幾乎在一開始就有人提出異議。認為職業運動員(體育商業化)參加奧運會與神聖的奧林匹克精神不符。後來,許多國際體育界人士都不贊成這種做法,並紛紛加以抨擊和譴責。迫於國際輿論的壓力,國際奧委會遂於1928年開始做出決定,不再允許職業足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

這個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接踵而來。由於職業足球俱樂部相繼在奧地利、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取得了合法地位,這些國家的優秀運動員差不多也集中到職業俱樂部去了。當時國際上最重大的比賽就是奧運會足球賽,而奧運會的比賽又只允許業余運動員參加,這樣問題就出現了,一是這樣的奧運會比賽實際上反映不出世界各國的真實實力水平,以至引起1928年的奧運會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拒絕參加。二是有些國家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和名次不擇手段地將職業運動員當作業余業余運動員報名參加比賽,弄虛作假成風,這又玷污了奧林匹克精神,也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職業運動員都是各國的球形,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最高水平,限制他們參加,不僅他們英雄無用武之地,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打擊,同時人們也欣賞不到他們的精湛技藝,對推動世界足球運動的技戰術發展不利,另外也影響票房收入。

這個新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趨激化,創辦一個新的代表世界足球運動最高水平的世界大賽迫在眉睫。此時,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朱爾·雷米特挺身而出,為了推動足球運動的繼續發展,他決定創辦一個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的世界大賽。當初,雷米特的設想曾經引起了一些人的冷嘲熱諷。但是,通過他的不懈努力,還是得到了國際足聯多數會員國的贊同和認可。

國際足球史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終於來到了,1929年5月18日,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國際足聯會議上,通過了震撼世界的決定:設立世界盃足球賽,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30年7月在南美洲的烏拉圭舉行,以後規定每隔4年舉行一次。當然,與會各國並不都是投的贊成票,英國、匈牙利、義大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投了反對票(並且抵制了首屆世界盃足球賽)。從此,世界各國可以派出自己的最強陣容,參加名副其實的規模最大的最高水平的世界足球大賽了。各國的球隊孰強孰弱,都可以從這個大賽中得到檢閱和驗證。
雷米特看到足球在奧運會中受到歡迎的程度,又看到現代奧運會已經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在他心中興起一定要將足球也推向全世界的熱誠。他接任時正是足球運動最低潮的時期,會員只剩20個,足球發源地英倫三島、巴西、烏拉圭等幾個足球最具歷史和實力的國家,都退出國際足球總會,少了這些國家,足球要推向全世界無異緣木求魚。

1928年5月,國際足球總會年度大會,雷米特親自提出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提案,立刻獲得熱烈支持,並且有匈牙利、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和烏拉圭等6個國家提出舉辦的申請。烏拉圭是1924年和1928年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且在1930年正是該國獨立100周年,因此獲得主辦權,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就定在1930年的7月舉行。

D. 巴西足球史

巴西的足球運動,淵源於英國。一八六三年,英國成立了足球協會。後來,巴西有個青年到英國學習,回國時帶回來兩個足球和一本守則。不久,足球運動便在巴西傳開了。一九三三年,巴西開始成立專業足球隊。一九三八年,巴西足球隊在世界盃足球賽中,獲得第三名,從而嶄露頭角。世界盃足球賽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止,直到一九五零年,才恢復了比賽,並推舉巴西為東道國。
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對巴西人來說,足球是運動,但更是文化。每當聯賽或重大國內國際比賽進行時,巴西人常常舉家前往觀戰,整個城市萬人空巷,而賽場人山人海。巴西幾乎人人都是球迷,巴西人笑稱「不會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當不上巴西總統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巴西人認為,巴西足球理所當然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林。巴西人把足球稱為「大眾運動」,無論是在海灘上,還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人踢球。即使是在貧民窟,窮人家的孩子也光著腳把襪子塞滿紙當球踢。巴西許多國際知名的足球運動員都是從這里開始他們的足球生涯的。 巴西現有約2.2萬名國家級足球運動員,有全國聯賽和巴西杯兩種比賽。巴西足球人才輩出,優秀球員源源不斷,得益於其發現和培養人才的體制。巴西足球學校遍布全國各地,重點培養12—13歲的孩子,由優秀教練向他們灌輸先進的足球理念和基本技能。巴西各俱樂部均雇有一批經驗豐富、嗅覺敏銳的球探,常年在各足球學校和比賽場地「活動」,發現了優秀人才,及時向俱樂部通報。俱樂部經過體檢、測試和實地觀察,決定是否選用。 巴西國家隊挑選隊員,不僅看運動員的球技,更要看其是否遵守紀律,是否有團隊精神和良好的品格。一個運動員要在巴西國內取得觀眾的支持,要在俱樂部站穩腳跟,首先要有熱愛足球、熱愛觀眾的意識,每場比賽必須全力以赴,踢出自己的水平和風格,讓買票看球的球迷們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 巴西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處於中等,這決定了球員的收入也是有限的。現巴西國內在甲級隊踢球的球員平均工資每月約3000雷亞爾(約合1000美元)。球員的工資保密,相互之間差距較大,剛起步的球員月工資只有1000雷亞爾,而大牌球星的月工資約3萬雷亞爾,相差10倍左右。不管拿多少錢,球員都賣力地訓練,刻苦地鑽研,以提高技藝,從不鬆懈。因為他們知道,球踢得好了,工資自然會漲上去,不用自己去爭。球隊實行走訓制,球員都能自覺遵守紀律,按時作息,大牌球星也不能例外。有「獨狼」之稱的球星羅馬里奧就是因為個性太強,紀律性差,雖然球技一流,但近年來長期被國家隊棄用。

E. 足球世界盃的歷史淵源

世界盃足球賽的起源
國際足球總會( The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簡寫成FIFA )成立於1904年5月21日,總部設在法國巴黎。成立之初只有7個成員,分別是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及瑞士。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國際足球運動幾乎陷於停頓。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中,參加足球比賽的國家紛紛提議由國際足球總會單獨舉辦國際性足球比賽的構想,獲得國際足球總會認同,並且隨即在當年公布舉辦國際比賽的計劃。
不過,整個世界盃足球賽得以實現,完全是由國際足球總會第3任會長Jules Rimet(大陸翻譯成雷米特)大力奔走促成的,他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盃足球賽之父」,象徵冠軍的獎杯也稱為「雷米特杯」( Jules Rimet Cup )。
雷米特看到足球在奧運會中受到歡迎的程度,又看到現代奧運會已經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在他心中興起一定要將足球也推向全世界的熱誠。他接任時正是足球運動最低潮的時期,會員只剩20個,足球發源地英倫三島、巴西、烏拉圭等幾個足球最具歷史和實力的國家,都退出國際足球總會,少了這些國家,足球要推向全世界無異緣木求魚。
1928年5月,國際足球總會年度大會,雷米特親自提出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提案,立刻獲得熱烈支持,並且有匈牙利、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和烏拉圭等6個國家提出舉辦的申請。烏拉圭是1924年和1928年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且在1930年正是該國獨立100周年,因此獲得主辦權,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就定在1930年的7月舉行。
由於烏拉圭位處偏遠的南美洲,那時歐洲國家正逢景氣蕭條,對於遠渡重洋到烏拉圭比賽的意願不高,因此在比賽開賽前兩個月,都還沒有歐洲國家報名。法國籍的雷米特只得親自向歐洲國家游說,最後還是只有4隊前往烏拉圭參加比賽,分別是法國、比利時、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其餘都是南美洲國家8隊,以及離南美不遠的美國隊,總共13隊成為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角。
這個成立之初只有7個會員的國際組織,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位33年的雷米特是最大的推手,他卸任時會員已經有85個。受到傳播媒體及科技的發達所賜,世界盃足球賽一屆比一屆成功盛大,到現在已經成為與奧運會相當的國際最大賽事。國際足球總會的會員,現在已經有204個,比國際奧委會還多。報名參加2002年世界盃資格賽的共有193個會員,晉級32強決賽的隊伍更是成為國際媒體的寵兒。
雖然參加世界盃足球賽的會員多達193個,但是回顧過去16屆世界盃的歷史,奪冠的仍僅限於歐洲和南美國家,得過冠軍的也只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英格蘭這7個國家。
世界盃足球賽從第一屆開始,到原本預賽第4屆的1942年,因為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中止了12年,一直到1950年才又恢復舉行。
世界盃足球賽的獎杯,在第一屆舉行時,由法國的雕塑家LaFleur製作了一座底座鑲著寶石,上面一具勝利女神伸展雙臂的純金獎杯。由於價值不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將獎杯藏在義大利。1966年世界盃期間,公開展示這座獎杯,結果卻被竊賊所偷,失蹤許久之後,終於在一處垃圾箱內找到被丟棄的獎杯。
巴西隊在1970年贏得世界盃三連霸,獲得永久保存「雷米特杯」,也是目前唯一獲得這項殊榮的國家。但是1983年時,巴西的這座獎杯被偷走了,這次再也找不回來,因為據指出,純金的獎杯已經被竊賊偷走之後把金子融化賣掉,巴西足球協會只得以復製品再做一個獎杯保存。
巴西獲得雷米特杯之後,國際足球總會在1974年公開徵求新的雷米特杯設計圖案,新的雷米特杯由義大利雕刻家Silvio Gazazniga脫穎而出,由18K金製作而成,獎杯含義為象徵從地面上升的螺旋線型支撐著地球,表現出勝利者在勝利時刻的激情。這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雷米特杯。

除了頒發冠軍球隊雷米特杯之外,每屆比賽進球數最多的球員,頒給「金靴獎」( Golden Shoe Prize ),第2多的「銀靴獎」,第3的「銅靴獎」。

1982年開始,由世界盃贊助廠商提供的,經由參加世界盃決賽各隊總教練投票選出最優秀球員,頒發「金球獎」( Golden Ball Prize ),得票數次高的兩位頒給「銀球獎」、「銅球獎」。
1978年開始,則有另一個獎稱為「公平競爭獎」( Fair Play Prize ),評價各隊在世界盃決賽期間的整體運動風度和表現。過去都只頒給單一隊伍,但是1998年世界盃頒給法國和英格蘭兩隊。
代足球運動在世界各國開展起來,始於20世紀初,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至於足球什麼時候成為奧運會項目,過去眾說紛紜。以往,我國的資料多記載為始於1900年的第二屆奧運會。可國際足聯在前幾年曾正式宣布,應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時算起。該屆奧運會只有丹麥和希臘兩隊參加,結果丹麥隊以9:0的大比分戰勝了希
臘隊,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個冠軍。在1900年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中,英國在決賽中以4:0戰勝法國隊奪魁。可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足球運動的優勢在歐洲。

不可否認,在此期間,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有長足的進步,異軍突起,他們於1904年舉行的第三屆奧運會足球比賽中分別獲得了冠亞軍。當然,歐洲足球發展也較快,以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較為發達。

同年,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自此,足球成了風靡歐美的群眾性運動。不久,一些足球運動發達國家的足球俱樂部如雨後春筍,陸續成立(其實在1885年英國就首創了職業足球俱樂部)。一些國家的足球俱樂部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招攬更多的觀眾,賺更多的錢,不惜用高薪購買外籍球員。職業運動員便由此應運而生,也由此開創了職業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奧運會的先例。

職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幾乎在一開始就有人提出異議。認為職業運動員(體育商業化)參加奧運會與神聖的奧林匹克精神不符。後來,許多國際體育界人士都不贊成這種做法,並紛紛加以抨擊和譴責。迫於國際輿論的壓力,國際奧委會遂於1928年開始做出決定,不再允許職業足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

這個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接踵而來。由於職業足球俱樂部相繼在奧地利、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取得了合法地位,這些國家的優秀運動員差不多也集中到職業俱樂部去了。當時國際上最重大的比賽就是奧運會足球賽,而奧運會的比賽又只允許業余運動員參加,這樣問題就出現了,一是這樣的奧運會比賽實際上反映不出世界各國的真實實力水平,以至引起1928年的奧運會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拒絕參加。二是有些國家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和名次不擇手段地將職業運動員當作業余業余運動員報名參加比賽,弄虛作假成風,這又玷污了奧林匹克精神,也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職業運動員都是各國的球形,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最高水平,限制他們參加,不僅他們英雄無用武之地,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打擊,同時人們也欣賞不到他們的精湛技藝,對推動世界足球運動的技戰術發展不利,另外也影響票房收入。

這個新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趨激化,創辦一個新的代表世界足球運動最高水平的世界大賽迫在眉睫。此時,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朱爾·雷米特挺身而出,為了推動足球運動的繼續發展,他決定創辦一個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的世界大賽。當初,雷米特的設想曾經引起了一些人的冷嘲熱諷。但是,通過他的不懈努力,還是得到了國際足聯多數會員國的贊同和認可。

國際足球史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終於來到了,1929年5月18日,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國際足聯會議上,通過了震撼世界的決定:設立世界盃足球賽,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30年7月在南美洲的烏拉圭舉行,以後規定每隔4年舉行一次。當然,與會各國並不都是投的贊成票,英國、匈牙利、義大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投了反對票(並且抵制了首屆世界盃足球賽)。從此,世界各國可以派出自己的最強陣容,參加名副其實的規模最大的最高水平的世界足球大賽了。各國的球隊孰強孰弱,都可以從這個大賽中得到檢閱和驗證。
雷米特看到足球在奧運會中受到歡迎的程度,又看到現代奧運會已經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在他心中興起一定要將足球也推向全世界的熱誠。他接任時正是足球運動最低潮的時期,會員只剩20個,足球發源地英倫三島、巴西、烏拉圭等幾個足球最具歷史和實力的國家,都退出國際足球總會,少了這些國家,足球要推向全世界無異緣木求魚。

1928年5月,國際足球總會年度大會,雷米特親自提出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提案,立刻獲得熱烈支持,並且有匈牙利、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和烏拉圭等6個國家提出舉辦的申請。烏拉圭是1924年和1928年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且在1930年正是該國獨立100周年,因此獲得主辦權,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就定在1930年的7月舉行。

F. 世界盃的起源

國際足聯歷史

隨著現代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各國相繼成立了自己的足協,1904年5月21日,在法國巴黎的體育運動聯合會總部,國際足聯(FIFA)正式宣告成立,7個不同國家的足協與會,5月23日,法國人羅伯特·蓋因當選第一任國際足聯主席。經過了101年的發展,如今,國際足聯已經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

世界盃之父

國際足聯成立之初,只有7個成員(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1910年南非作為第一個非歐洲成員國加入,開始逐漸發展。談到國際足聯真正的壯大,不得不提一個人:儒勒斯-雷米特(Jules Rimet),這個法國人開創了國際足聯歷史上偉大的「雷米特時代」。

雷米特
1921年3月1日,48歲的雷米特當選國際足聯第三任主席,他在任期內做了兩件事,創立了一個時代。其一,雷米特憑借出眾的外交能力,壯大了國際足聯的規模,1954年他卸任時,FIFA的成員協會已從20個發展為85個,特別是1946年,雷米特爭取到了英倫三島四個足協(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的加入,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這四個足協至今仍擁有獨立參加世界盃的資格。其二,雷米特創立了世界盃大賽,1930年7月18日,首屆世界盃在烏拉圭揭幕,世界足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為此,雷米特也得到了「世界盃之父」的稱號,最初的世界盃獎杯也以他的名字命名。1956年10月16日,雷米特在巴黎去世,享年83歲。

阿維蘭熱時代

阿維蘭熱
1950年,34歲的巴西人阿維蘭熱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觀看了世界盃的冠軍決定戰,他為巴西1比2負於烏拉圭而痛失世界盃感到遺憾。8年後,阿維蘭熱成為了巴西足協的主席,在他的任期內,巴西隊三次奪取世界盃冠軍,永久的保存了雷米特杯。

1974年6月11日,阿維蘭熱成為國際足聯歷史上第7位主席,一個新時代也從此拉開序幕。在24年的任期內,阿維蘭熱以7點綱要對國際足聯進行了全面的改革,FIFA也從單純靠每屆世界盃收入維持的組織變成了高度商業化的機構,到今天,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還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僱主,有4.5億人直接或間接依靠足球生活,它不僅能給人們帶來換了,還能帶來巨大的財富。簡而言之,阿維蘭熱將國際足聯從一個單純的事業機構變成了一個講究效益和利益的企業,也讓足球走入了新的發展軌道。

1985年阿維蘭熱訪華
1998年6月8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足聯第51次大會上,瑞士人布拉特接替阿維蘭熱,成為國際足聯第8任主席。布拉特此前已經在國際足聯的不同崗位上工作了23年,在布拉特掌舵的這幾年中,國際足聯的會員組織總數已經增加到了204個。

歷屆國際足聯主席

羅伯特-格林 法國 1904-1906;丹尼爾-伯爾利-烏夫 英格蘭 1906-1918;雷米特 法國 1918-1954;羅多爾夫-希德雷伊額斯 比利時 1954-1955;阿瑟-德魯利 英格蘭 1955-1961;斯坦利-勞斯 英格蘭 1961-1974;阿維拉熱 巴西 1974-1998;布拉特 瑞士 1998至今

創辦世界盃賽

哪個國家的足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上個世紀20年代的這個疑問促成了世界盃的誕生。1921年,法國人雷米特當選國際足聯主席,他提出了舉辦一項世界性的足球大賽、並邀請最出色國家隊參加的提議,1928年在國際足聯大會上,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盃的提議以25比5的投票表決結果通過,國際足聯成立20多年來終於有了自己的代表性賽事。

1929年,國際足聯決定把世界盃舉辦權交給烏拉圭,一方面這個南美國家是當時頂尖的足球強國,兩次奪取奧運會足球金牌,另一方面恰逢烏拉圭獨立百年大慶,政府承諾專門修建世界盃體育場,同時支付所有參賽隊的旅費和食宿費,這對國際足聯格外具有吸引力。

頂級賽事
萬事開頭難,由於經濟大蕭條的影響,歐洲各國對赴烏拉圭參賽熱情不高,雷米特多方游說,但只爭取到4個歐洲國家派隊參加。最終,首屆世界盃只有13支隊伍參加,其中有8支南美國家隊,雖然沒有亞洲、非洲的隊伍參賽,歐洲球隊也寥寥無幾,但世界盃在雷米特的大力推動下總算辦起來了,「世界盃之父」的夢想實現了。

發展壯大

1930年成功創立後,國際足聯又在1934年和38年兩度舉辦世界盃,其中1938年在雷米特的祖國法國舉行,報名球隊達35隊,開始通過預選賽確定最後的14支參賽隊。這一屆大賽還確立了衛冕冠軍和東道主直接參賽的規定,世界盃漸入佳境。

受二戰的影響,世界盃中斷了12年,1950年恢復後,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到2002年已經舉辦了17屆,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大賽。到2002年,共有7支國家隊品嘗過舉起世界盃的滋味,1970年,巴西隊第三次奪取了雷米特杯,並得以永久保留該獎杯,從1974年起,大力神杯啟用,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你知道嗎

巴西是唯一一支參加過全部17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的球隊,貝利是唯一三次贏得雷米特杯的球員;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是歷史上唯一一次沒有衛冕冠軍參加的世界盃賽;

1938年,第一支亞洲球隊參加了世界盃賽,他們是荷屬東印度群島;

從1950年起,為了嘉獎世界盃之父雷米特的貢獻,世界盃獎杯被稱為儒勒斯-雷米特杯;

1962年,國際足聯通過決議,禁止球員改換國籍後代表不同國家參賽;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吉祥物,形象是一隻踢球的獅子,名為「威利」;

1970年世界盃上,公平競賽獎首次創立;這屆世界盃上還首次創立了換人和紅黃牌制度,在蘇聯4比1擊敗比利時的比賽中,世界盃史上的第一次換人出現;薩爾瓦多門將則成為了第一個吃到黃牌的人。

1974年,由於雷米特杯被巴西永久保留,國際足聯啟用了全新的大力神杯並沿用至今,同時還規定,無論成績如何,都不會再有球隊可以永久保留這尊獎杯,大力神杯被設立為永久流動性獎杯。

世界盃歷史上獲得獲冠軍的東道主有:1930年烏拉圭,1934年義大利,1966年英格蘭,1974年聯邦德國,1978年阿根廷,1998年法國。而成功衛冕的球隊只有兩支,1938年的義大利和1962年的巴西

世界盃起源

每4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一向深深吸引著全世界的億萬球迷,那麼它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呢?1928年5月,為了適應現代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國際足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了代表大會,與會者一致通過了舉辦世界盃足球錦標賽的決定。1930年,首屆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在烏拉圭舉行,以後每隔4年舉辦一次。
1956年在盧森堡舉行的國際足聯代表會上,人們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建議將「世界足球錦標賽」改名為「雷米特杯賽」。後來有人提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後來,在芬蘭赫爾本辛基代表會議上,人們將這一名稱改為「世界足球冠軍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足球賽」,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盃足球賽的冠軍獎杯先後共有兩個,第一隻「金女神杯」是由純金製成的。杯重1.8公斤,立在大理石底座上,高30厘米。它是由法國巴黎著名的首飾設計大師費列爾製作的。他以希臘神話中長翅膀的勝利女神尼凱為模特兒,塑造了一個身著古羅馬服裝的女子,伸展雙臂,將杯高舉的形象。國際足聯當時規定,獲得世界盃賽冠軍的隊伍將保留在此金杯,一直到下屆比賽時交還國際足聯。但同時又規定,獲得三次冠軍的那個國家將永遠擁有這座金杯。
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上,巴西隊第三次榮獲冠軍,於是「金女神杯」飛到了巴西永遠落戶。可惜後來有人將金杯盜走並熔化。為製造新的獎杯,1971年,國際足聯對52種設計圖案進行了評選,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中選。他設計的獎杯是由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一個地球的造型。此金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獎杯為流動性的。
世界盃足球賽自1930年到現在已舉辦了17屆,獲得過冠軍的國家僅為7個。它們是:巴西5次,德國3次,義大利3次,烏拉圭2次,阿根廷2次,英國1次。法國1次

閱讀全文

與巴西足球協會什麼時候能恢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