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在中國有多少外資

巴西在中國有多少外資

發布時間:2022-09-26 19:57:30

Ⅰ 中國巴西等為什麼成為金磚國家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Ⅱ 中國吸引外資政策的反思

伴隨企業跨國並購規模的大幅減少,200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延續上年狀況,呈現持續下降的勢頭。在世界經濟前景莫測、美歐企業丑聞、企業整體贏利狀況下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世界各國的跨國公司表現出十分謹慎的投資戰略。這種狀況使人們對未來國際直接投資形勢,平添了一層憂慮與企盼。
一、 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形勢

2002年的國際直接投資形勢,承接2001年全球跨國並購規模不斷下降的趨勢,繼續呈現出投資規模減少的現象。具體特點如下:

(一)外國直接投資總規模持續減少

200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額為7350億美元,流出規模為6210億美元,比2000年分別下降了51%和55%。近年來,在外國直接投資中,同新建投資相比,跨國並購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實際上,跨國並購規模的下降,是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規模減少的最直接原因。2001年,全球跨國並購交易總規模為6010億美元,比2000年的1.14萬億美元下降了47%。進入2002年,國際直接投資疲弱形勢依舊。按照經合組織(OECD)發表的統計數據,從2002年1月至6月12日,OECD國家的跨國並購流入規模合計為1994億美元,僅及2001年全年的1/3水平。因此,根據這一數據,以及下半年的國際投資大體形勢,可以估計,2002年的全球跨國並購總規模可能會在5000億美元左右。按照跨國並購規模佔全球直接投資80%的比重估算,2002年全球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規模將在6300億美元左右,比2001年減少約14%。

圖1 1988-200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規模

資料來源:根據聯合國貿易會議《2001年世界投資報告》等資料製作。

(二)美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在下降

圖2顯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向的地區分布,發達國家佔2/3以上,發展中國家吸收的外資不到全部的1/3。其中,美國引進外資的多寡,歷來是反映國際直接投資形勢的晴雨表。2001年,美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僅為1310億美元,比2000年的3080億美元減少了57%,為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001年在美國的外資並購規模為1880億美元,比2000年的2695億美元下降了30.2%。進入2002年,流入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程度更為明顯。2002年1—6月初,流入美國的外資並購資金為343億美元,為2001年1880億美元的18.2%。2001年,美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佔全球的23%,而到2002年的上半年,則下降到17%。

同樣,在對外投資方面,美國企業對外投資熱情與能力也顯現持續下降的趨勢。美國2000年對外直接投資為1512億美元,2001年減為1234億美元,2002年1月至6月初僅為471億美元。

圖2 200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地區分布

資料來源:根據聯合國《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表1.2製作.。

(三)歐盟的國際投資能力亦呈收縮狀態

與美國一樣,作為世界上另一個重要的外資輸入與輸出國,英國在國際投資中的地位也明顯下降。一方面,從外資流入情況看,2000年,發生在英國的跨國並購資金為2148億美元,2001年下降了47.5%,僅為1127億美元;2002年1—6月12日,為309億美元,僅相當於2001年全年的27.4%。另一方面,從外資流出情況看,英國對外並購資金從2000年的3726億美元驟減至2001年的846億美元,2002年1月至6月12日也僅為325億美元,相當於上年全年的38.4%。

從地區總體情況看,歐盟依然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凈流出地區,盡管這種凈流出規模同樣在明顯下降。根據歐盟官方統計,2001年的歐盟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直接投資為2020億歐元,而流入歐盟的直接投資為970億歐元,比上年下降39%。從表1中,可以看到,2001年歐盟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為1050億歐元(占歐盟GDP的1.2%),而2000年凈流出規模為1640億歐元(占歐盟GDP的1.9%)。在歐盟各國中,德國是對其他地區投資最大的成員國(600億歐元),其次分別為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法國等。

2002年上半年,法國和德國吸收了全球跨國並購規模總額的20%以上,而2001年全年只佔到14%,在德國,每起並購的平均金額達到1.16億歐元,與去年同期持平,高於全球並購的平均交易金額。這主要是因為德國的大企業正處於調整重組期,中型規模並購則呈上升之勢。其他歐盟國家,如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等在2002年上半年的企業並購流入規模比上年同期也略有提高。

表1 2000-2001年歐盟國際直接投資狀況 (單位:億歐元)

資料來源: Europe Commission(August 05,2002):http://europe.eu.int.com

從對外投資情況看,盡管2002年的法國、德國等國家對外投資規模均無法與2000年的投資高潮相比,但與2001年相比,下降的趨勢已經有所趨緩。2001年,德國和法國的對外並購資金分別為608億美元和275億美元,2002年1月至6月初,分別為254億美元和148億美元。預計全年可以保持甚至超過2001年的水平。

(四)發展中國家外資流入水平處於比較低迷的狀況

拉美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在1999年達到創造記錄的1050億美元,2000年下降到880億美元,2001年續減到800億美元,但其10%的下降幅度同全球FDI 40%的下降幅度相比,情況要好得多。在拉美國家中,墨西哥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247.3億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14.44億美元,是拉美地區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巴西曾在2000年吸引外資327.8億美元,列居當年拉美第一位,但在2001年,巴西吸引外資226.4億美元,列於墨西哥之後,居拉美國家第二位。但好景不長,進入2002年後,由於該地區私有化浪潮的結束和發生金融危機等因素,拉美地區的投資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外資流入迅速減少,即使原本計劃前來投資的外國企業也變得謹慎起來。2002年1月-6月12日,流入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個南美主要國家的外資並購金額合計僅為46億美元,尚不及智利一個國家2001年51億美元的引資規模。外資流入之驟減可見一斑。

同樣,除中國外,亞洲發展中國家(地區)的外資流入也呈劇減之勢。2002年1月至6月初,東盟中6個成員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大約在65億美元左右,比上年同期減少近60%。其中下降最明顯的馬來西亞,從2001年1-6月的30億美元下降到5.7億美元。降幅高達80%。新加坡的外資流入是6個國家中下降幅度最小的,降幅也有22%之高。

(五)中國是國際直接投資主要受益者

作為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成為全球投資陰霾中少有的亮點之一,是國際直接投資流向變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後的第一年,中國利用外資保持了很高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外經貿部統計,2002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44.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52%。可以預計,2002年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總規模將超過500億美元,創下歷年外資引進規模的最高記錄。而且,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高,流入中國的外資構成也在發生積極變化,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資比重在明顯提高。從來自中國港澳台地區的投資構成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僅根據台灣的統計,在1991-2000年間,台灣對大陸電子及電器製造業的投資僅占其對大陸投資總額的28%,而2001年則提高到45%,而相應地,紡織與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則從12%下降到3%。

(六)流向公用事業和建築業的並購資金顯著增加

雖然2001年的全球並購資金比上年明顯減少,而其部門流向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即仍以流向信息及金融與保險等部門為主。但是,進入2002年以後,並購資金的部門流向與過去有了新的變化,除了第一產業及傳統製造業變化不大外,最重要的變化是公用事業及建築領域並購規模的顯著增加,吸收的資金在各產業中所佔比重,從2001年的不足5%躍升至23%(圖3)。相比之下,資金流向減少最多的是金融與保險、信息與多媒體領域,這些領域2001年吸收的企業並購資金合計高達43%,而2002年上半年則驟減至26%,其中在新經濟浪潮中並購異常火爆的電信領域,已是江河日下,在2002年可以說幾乎是偃旗息鼓,沒有發生幾起太大規模的並購案。

圖3 2002年上半年全球並購資金的部門流向

資料來源:OECD:http://www.oecd.org.com。

二、造成近年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變化的主要動因

具體地,造成近年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發生變化的主要動因包括:

(一)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和主要股市的不斷下跌

以美國經濟為火車頭的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和主要股市不斷下跌,制約著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如今的美國股市,資本總市值大幅縮水。美國100家最大公司有26家企業(包括惠普、思科、AOL等)的市值縮水在2/3以上。投資者損失慘重,投資信心深受打擊。在2002年1—8月,美國標准普爾指數已下跌了23%。第二季度的家庭凈資產,因股市下跌減少8770億美元,家庭擁有的共同基金下跌了2000億美元,退休基金損失4690億美元。證券行業贏利水平的下降同樣可以說明這一問題。2000年,美國證券公司的稅前利潤尚為210億美元,2001年便下降了50%,僅為104億美元,美國證券行業協會預測2002年的證券業利潤也僅為100億美元。股市的興衰是企業並購活躍程度的晴雨表。這種背景下,並購交易的換股方式不再那麼受歡迎,被收購企業更樂於以現金方式進行交易,使得並購難度進一步加大。

(二)第五次全球並購浪潮的結束

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全球企業發生了五次並購浪潮,每次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所相同的,但相同特點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周期變動發生同向變化。即並購浪潮中的起步、上升、高峰、下降四個階段,都是與經濟的蕭條、復甦、繁榮、衰退相合拍的。第五次全球並購浪潮的發展,正是沿著這樣一種軌跡變化的。此次全球並購浪潮的結束,可以從三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體現在全球並購總交易規模、並購件數和平均每件並購交易規模的減少;二是跨大西洋兩岸資本流動的減少,三是新經濟產業(電信為主)並購熱潮的降溫。

首先,自2000年下半年起,包括跨國並購在內的全球企業並購活動,無論從交易規模還是並購件數都明顯下降。在規模上,與2000年3.5萬億美元的全球並購規模相比,2001年全年並購規模下降到2萬億美元左右。2002年第一季度,全球企業並購規模只有2436億美元,為1995年以來季度最低水平。在體現活躍程度的並購件數上,2002年上半年,全球企業的並購數量8340件,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近29%。另外,平均每件交易規模也大為降低,超過百億美元的並購案件已是屈指可數,無論是2001年全年最大的並購案,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AG)對美國聲流公司(VoiceStream)的收購,還是進入2002年後,最具影響力的惠普並購康柏一案,它們的交易規模都為200多億美元,與2000年沃達豐收購曼內斯曼、美國在線收購時代華納的上千億美元相比,已是天壤之別。

其次,作為全球並購活動的「主戰場」,大西洋兩岸的並購之活躍,尤其是歐洲企業對美國企業的大肆並購,是第五次全球並購浪潮的重要特點之一。但是,近兩年歐美並購熱浪的降溫直接導致了全球並購規模的減少。2000年,歐洲流入美國的直接投資達到創記錄的2387億美元,2001年,便下降51%,為1181億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僅為2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

再次,從行業狀況看,電信行業是第五次並購浪潮最「火」的明星領域,電信巨頭們紛紛狂熱地進行巨額資本跨國並購。但孰料它們不僅沒有獲得預期的豐厚利潤,反而陷入累累的債務危機之中。截止2002年第一季度,絕大多數西方電信巨頭,均宣布經營虧損,在短期內這些企業的財務狀況不會有大的改善。又如在半導體產業,早在2001年年初,美國的行業協會和半導體公司就曾預計2001年下半年產業發展就會走出谷地,但事實並非如此。2002年,它們又做出類似的預測,而事實是,2002年上半年,在全球10大半導體供應商中,只有英特爾、三星電子、台積電三家銷售額有所增長,其餘7家(如東芝)均有5—29%幅度的下降,整個產業並沒有真正走出低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擴張與對外投資的意願與能力都大大下降,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形勢由盛而衰,便是勢在必然了。

(三)美歐大公司丑聞使投資者信心受到沉重打擊

安然、世通、泰科等一系列公司腐敗事件的發生,迅速捅破美國股市泡沫.。公司治理結構及其會計、審計制度都暴露出很大問題。嚴重的制度缺陷,使得曾備受其他國家推崇的美國企業模式受到廣泛質疑。的確,公司腐敗事件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僅從短期的市場效果看,它們在心理上對投資者的打擊就格外沉重的,人們已不知道明天還會出哪家企業的丑聞,害怕股市投資踩上「地雷」。拋售和減持手中股票,似已成為投資者的唯一選擇。股市低迷,反映了廣大投資者對於以往大量並購活動的反思。那些熱衷於並購的企業高管,無論並購的成敗與否,往往才是最大受益者。因此,廣大投資者在股市上「用腳投票」迫使企業在目前的並購活動中逐漸謹慎起來。惠普收購康柏的消息發布後,它們的股票不漲反跌,也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在美歐股市不斷下跌使企業融資能力下降的情況下,跨國公司對新增投資擴張持謹慎觀望態度。

(四)跨國公司「少而精」的全球投資戰略

跨國公司整體贏利能力的不斷下降,迫使它們重新反省以往的外部擴張性發展戰略。對於美國《財富》一年一度的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雖然2002年的排序因有安然、世界通信這樣的問題企業赫然在列而受到質疑,但由於它是以2001年企業公布的財務報告、按營業額排序,畢竟反映了跨國公司經營的大體狀況,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根據2002年《財富》全球「500大」,2001年的全球「500大」的企業資產總額雖然有所增加(6.2%),但營業額還是略有下降的(-0.4%)。而最為令人吃驚的,是利潤下降幅度之大(-54.1%)。

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迫使跨國公司對以往大肆外部性擴張的戰略進行重新審視與調整,從過去追求外部擴張向目前加強內部整合方向轉變,除了對美國、中國等重點國家加強投資外,從總體上,向著「少而精」的全球發展戰略轉變。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很多跨國公司紛紛裁員(自2001年以來,美國僅電信企業就已裁員50萬人)、出售非主營部門資產等等。在過去兩年中,索尼削減了它在全球資本開支40%,關閉了15家工廠(其中兩家在美國)。再如,作為歐洲新經濟時代的標志性企業,在短短幾年中,法國維旺迪環球公司(Vivendi Universal)從一個自來水公司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性媒體集團,但它也為此欠下了高達190億歐元的巨額債務,總裁梅西耶被迫辭職。新總裁富爾圖上任伊始,便對以往的並購戰略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決定採取以「出售求生存」的戰略,被迫放棄一些「重大資產」,包括可能出售幾年前收購的美國環球音樂公司。

(五)中國日益成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的崛起,標志著國際直接投資格局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與兩年來亞太地區外資流入的減少形成鮮明的反差,投資中國與外資在華並購的熱潮正在升溫。由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並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國際直接投資格局開始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2001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東道國不是美國,而是中國。而且,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從東南亞遷往中國。造成這一狀況的因素,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是中國勞動力廉價所致。實際上,一向被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資料顯示,外資企業的中國職員的勞動力成本已高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而且,隨著外資大量流入和國內企業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對合格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上中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斷完善,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資成本。因此,影響中國外資流入的勞動力價格優勢開始下降。

其實,真正影響和加快外資流入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如投資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入世」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保障,都堅定了跨國公司投資信心。僅從中國的外資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中國政府本著鼓勵外商投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原則,增加了鼓勵類目錄,由過去的186條增加到262條;減少了限制類,由112條減少到75條。同時,放寬了外商投資的持股比例限制,並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熱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網路系統首次例外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開放銀行、保險、商業等領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國公司卻紛紛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它們的全球戰略都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資對象。中國投資市場的國際競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小到鍾表、眼鏡,大到汽車、航空,競爭的硝煙都將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僅以汽車業為例,在大眾、豐田等巨頭南北割據的情況下,不甘落後的日產公司亮出大手筆,投資85.5億元(10.3億美元)與東風汽車公司組建一家新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實現55萬輛汽車的年銷售目標。

在新的外資政策導引下,外商已不再滿足於已往的合資等投資方式。2002年前8個月,外商獨資企業佔新批外資企業總數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個百分點,體現出日益明顯的外商「獨資傾向」。伴隨著中國允許國有企業向外資出售股權政策的出台,外資在華並購必將呈現迅速升溫的現象。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將它們的地區總部遷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的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已超過70家,其中以信息技術產品公司以及物流、航運等行業的跨國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台灣企業在外資流入大幅減少的同時,對大陸卻顯示了極大的投資熱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資有88%都投在長江三角洲。而且,台灣電子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投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

三、對2003年的預測

2003年,國際直接投資形勢能否走出低迷,依然取決於世界經濟的復甦程度和全球投資環境能否有所改善。從歐美等投資大國的狀況看,在200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停止下滑,還是可望可及的。促成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停止下滑的因素包括:

第一,隨著歐盟各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稅制改革及歐盟東擴,歐盟企業區內投資潛力巨大。尤其是中東歐經濟轉軌國家近年來的經濟穩定、投資環境的改善,加上文化趨同和地理優勢,使得這些國家對歐盟企業具有很大的投資吸引力。

第二,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日本的外資引進不僅遠遠落後於美國,而且也大大落後於英國、法國和德國。但是,由於日本經濟的長期萎靡不振,日本人對外資的觀念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日產公司被雷諾收購後的改革成效,使日本人切身看到,日產式的徹底重建也許才企業新的發展出路。經過幾年的改革,日本企業相互持股的比例在明顯降低,由1991年的52%降低到目前的37%,這為外資企業收購本地企業提供更大機會。所以,可以預期在今後幾年,隨著包括政府在內的各種阻力的繼續減少,完全可能掀起一陣外資並購日本企業的浪潮。

第三,美國投資環境的改善,決定了新一輪的國際投資浪潮將在何時、以何等規模出現。雖然統計數字顯示,從2000年後美國對外資的吸引力的確有所下降,但這並不意味著跨國公司對美國投資機會放鬆關注。相反,它們是在等待新的更好的機會。因為沒有跡象表明已經投資美國的外國企業在大量轉讓資產。事實上,在一些產業,如汽車、制葯等領域,外國企業依然在增加投資。例如,在對美國的投資中,汽車領域是個少有的投資亮點。外國企業正在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豐田增資擴大其在美國的四個製造廠的規模;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則斥資10億美元美國興建一家年產22.5萬輛轎車、用工2000人的汽車製造廠。同樣,制葯行業的跨國公司依然對美國市場情有獨鍾。德國Merck制葯公司2002年6月宣布,公司今後的投資重點將轉向美國。此前,德國第二大制葯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及瑞士諾華(Novartis)制葯公司也宣布將投資重點從歐洲轉向美國。世界各國制葯工業將美國作為投資重點的原因關鍵有兩點,一是世界制葯業正越來越集中於美國。美國葯品銷售額佔世界總銷售額的40%以上(歐盟只佔22%)。二是美國能夠提供更好的葯品研發條件,能夠在企業與科研機構間建立更緊密聯系。世界上62%的新葯是在美國研製出的(歐洲的新葯研製數量僅佔世界的21%)。這樣,為了爭奪美國葯品市場,新一輪的投資熱潮正在興起。

第四,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的並購活動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為全球並購形勢中最為活躍的地區。隨著中國開始向外資出售國有企業股權和有關外資並購法規的完善,外資並購的可操作性將不斷提高,外資並購熱潮將從2003年繼續升溫。同時,作為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經濟大國,中國對外投資能力也必將迅速提高。尤其是隨著民營經濟的崛起,中國對世界直接投資增長的貢獻度會越來越大。作為周邊國家,其他亞太地區國家也紛紛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加上亞太新興地區現已成為國際資本最重要的避險地區,因此,可以預計,整個亞太地區正在醞釀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一輪企業兼並高潮。

第五,傳統產業將重新成為企業並購主流。對於傳統領域來說,分分合合本是經常事。只是在新經濟浪潮中,高新技術產業占盡了風頭,成為全球並購浪潮的主角。但從某種角度上,傳統產業倒是新經濟浪潮的最大受益者,高新技術產業為傳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企業並購的活躍程度也因此將大大提高。從2002年情況看,50%以上的並購資金流向了以製造業、公用事業與建築業為主的傳統產業,這種現象將繼續保持到2003年。由於電信、網際網路等領域的規模擴張已基本止步,在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下,它們之間的重新整合也是難上加難。因此,今後一段時期,人們對並購領域關注的目光將更多地聚焦在傳統領域。

綜上所述,2003年不太可能形成大規模的國際投資熱潮,總規模依然可能在5000億美元之間,很明顯,同2000-2002年這三年總規模的變化相比,其下降趨勢已大大趨緩。而隨著世界經濟形勢好轉和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新一輪國際投資浪潮還是指日可待的。

Ⅲ 誰知道世界各國外資在中國的份額比例是多少

作為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成為全球投資陰霾中少有的亮點之一,是國際直接投資流向變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後的第一年,中國利用外資保持了很高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外經貿部統計,2002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44.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52%。可以預計,2002年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總規模將超過500億美元,創下歷年外資引進規模的最高記錄。而且,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高,流入中國的外資構成也在發生積極變化,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資比重在明顯提高。從來自中國港澳台地區的投資構成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僅根據台灣的統計,在1991-2000年間,台灣對大陸電子及電器製造業的投資僅占其對大陸投資總額的28%,而2001年則提高到45%,而相應地,紡織與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則從12%下降到3%。
中國日益成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的崛起,標志著國際直接投資格局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與兩年來亞太地區外資流入的減少形成鮮明的反差,投資中國與外資在華並購的熱潮正在升溫。由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並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國際直接投資格局開始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2001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東道國不是美國,而是中國。而且,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從東南亞遷往中國。造成這一狀況的因素,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是中國勞動力廉價所致。實際上,一向被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資料顯示,外資企業的中國職員的勞動力成本已高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而且,隨著外資大量流入和國內企業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對合格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上中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斷完善,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資成本。因此,影響中國外資流入的勞動力價格優勢開始下降。

其實,真正影響和加快外資流入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如投資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入世」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保障,都堅定了跨國公司投資信心。僅從中國的外資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中國政府本著鼓勵外商投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原則,增加了鼓勵類目錄,由過去的186條增加到262條;減少了限制類,由112條減少到75條。同時,放寬了外商投資的持股比例限制,並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熱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網路系統首次例外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開放銀行、保險、商業等領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國公司卻紛紛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它們的全球戰略都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資對象。中國投資市場的國際競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小到鍾表、眼鏡,大到汽車、航空,競爭的硝煙都將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僅以汽車業為例,在大眾、豐田等巨頭南北割據的情況下,不甘落後的日產公司亮出大手筆,投資85.5億元(10.3億美元)與東風汽車公司組建一家新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實現55萬輛汽車的年銷售目標。

在新的外資政策導引下,外商已不再滿足於已往的合資等投資方式。2002年前8個月,外商獨資企業佔新批外資企業總數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個百分點,體現出日益明顯的外商「獨資傾向」。伴隨著中國允許國有企業向外資出售股權政策的出台,外資在華並購必將呈現迅速升溫的現象。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將它們的地區總部遷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的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已超過70家,其中以信息技術產品公司以及物流、航運等行業的跨國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台灣企業在外資流入大幅減少的同時,對大陸卻顯示了極大的投資熱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資有88%都投在長江三角洲。而且,台灣電子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投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

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的並購活動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為全球並購形勢中最為活躍的地區。隨著中國開始向外資出售國有企業股權和有關外資並購法規的完善,外資並購的可操作性將不斷提高,外資並購熱潮將從2003年繼續升溫。同時,作為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經濟大國,中國對外投資能力也必將迅速提高。尤其是隨著民營經濟的崛起,中國對世界直接投資增長的貢獻度會越來越大。作為周邊國家,其他亞太地區國家也紛紛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加上亞太新興地區現已成為國際資本最重要的避險地區,因此,可以預計,整個亞太地區正在醞釀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一輪企業兼並高潮

Ⅳ 十大外匯儲備排名

具體排名如下:
中國外匯儲備(大陸):31620億美元
日本:12500億美元
瑞士:7857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4866億美元
香港(中國):4375億美元
印度:3972億美元
韓國:3853億美元
巴西:3583億美元
俄羅斯:3565億美元
新加坡:2798億美元
【拓展資料】
一、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並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匯資產。
二、通常狀態下,外匯儲備的來源是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集中到本國央行內形成外匯儲備。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
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當本國貨幣被大量拋售時,利用外匯儲備買入本國貨幣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四、外匯儲備的積累將使出口企業的成本開支無法彌補而倒閉破產。同時大量持有紙幣形態的外匯儲備,給外匯發行國通過通貨膨脹逃脫債務打開了方便之門,會形成持匯國巨額的匯兌損失而導致銀行破產。
五、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
六、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七、一國選擇儲備貨幣總是要以儲備貨幣的外匯匯率長期較為穩定為前提。如果某種儲備貨幣其發行國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該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不斷削弱,甚至會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例如,二戰後,英國的經濟與金融受戰爭重創而衰落,英鎊貶值,匯率便不斷下降,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量急劇縮減,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因此大大削弱。

Ⅳ 中國與巴西的經濟合作形式有哪些

作為金磚國家,中國與巴西的合作具有明顯戰略特徵。自1993年中巴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後,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拓展。中國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國。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中國與巴西貿易額達85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8%;2013年1-6月,中國與巴西雙邊貿易額達402.4億美元。近期,中國不僅超過歐盟成為巴西最大的出口市場,而且也是巴西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和主要投資國。我們注意到,中國與巴西的合作已經進入到全面深化的階段。近兩年,為了服務中國企業赴巴西投資,中國建設銀行一直有意收購巴西一家中型銀行,目前正與BicBanco積極洽談;雖受到國內航運企業的強烈反對,巴西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40萬噸超級礦船來華已經沒有法律障礙等等。從資源角度來講,巴西的礦產資源與中國的製造業技術形成互補。依託中國市場,能夠帶動雙方的經濟增長;從合作前景來看,巴西無論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金融發展等諸多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此外,作為金磚國家和美國的「後院」,中國與巴西的深入合作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因此,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對中國和巴西來說將是雙贏,對中國進入南美市場尤其具有戰略意義。

Ⅵ 中國28個產業,外資控制了21個

中國拚命將血汗錢買入不斷貶值的美債歐債,美歐闊佬們拿著中國的錢幹了什麼呢?他們在處心積慮地收購中國核心資產。等於中國借錢給美歐以便美歐闊佬將中國收購。同時美歐對中國苛刻無禮,天天指責中國,煽動周邊小國欺凌中國,瓜分中國領土。同時還一再要求中國繼續多借錢。

從香港聯交所的公開資料可以查到,無論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還是中煤、中鋁、中國神華等資源性企業。中國各種壟斷性國營企業,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的十大股東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國的企業、基金。
高盛之於工行,美鋁之於中鋁,美國人用美元買中國企業股票,中國賣股票收美元買美國國債。
截至2010年底,美國企業、基金和個人投資者擁有中國A股股票價值1000多億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價值約200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價值約300億美元,合計3300億美元。
據商務部《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在輕工、化工、醫葯、機械、電子等重要行業中,跨國公司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己占據國內1/3以上的市場份額。美國標准普爾500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每年就用這樣方式從中國賺取超過8百億美元,按其14倍的歷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國的資產價值約11000億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業在中國投資,美國企業在中國擁有的資產價值,高達15000億美元。
再次,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美歐熱錢潛伏在樓市、高利貸等市場。
綜合算來,西方列強在中國埋伏下的錢,已經超過了中國外儲。他們並不顯富,而是讓中國去露富,並裝可憐從中國騙錢。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時機成熟就做空中國,讓中國傾刻間變得一無所有一窮二白。
請看外資掌控下的中國市場
據《中國產業地圖》(中國並購研究中心)一書指出,中國每個已開放產業的前5名都由外資公司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啤酒行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兩個民族品牌,其餘全部合資;
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
電梯行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佔全國產量的80%以上;
家電行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
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
醫葯行業:20%為外商控制;
汽車工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
在感光材料行業,美國柯達於1998年僅出資 3.75億美元就實行在華全行業並購,2003年又收購了樂凱20%國有股,已佔有中國感光材料市場至少50%的份額,富士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5%。
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美國微軟佔有中國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95%,
瑞典利樂公司佔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
法國米其林佔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在手機行業、電腦行業、IA伺服器、網路設備行業、計算機處理器等行業,跨國公司均在中國市場佔有絕對壟斷地位。
在高科技領域:如手機行業,由於本土企業上游技術、關鍵零部件乃至生產線大部分從跨國公司購買,跨國公司早已從中賺夠了。近期跨國公司開始採用低價策略,擠壓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意在趕盡殺絕。國內手機行業除了自有品牌外沒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2005年以來全部虧損,市場佔有率嚴重萎縮,紛紛退出市場。
在流通領域,佔有主導份額的大型超市領域,外資控制的比例已高達80%以上,中國零售企業只能在中低端市場經營。隨著外資的延伸,低端市場也將面臨逐漸萎縮的危險。零售業是最能吸納勞動就業人口的領域,任由外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前來掌控。業內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業命脈,如果放任外資企業佔領我國的流通渠道,中國的企業終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輪胎工業,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國人手裡。剩下的幾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條件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上海輪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界最大的輪胎跨國公司法國米其林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組建輪胎合資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獨資與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能力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70%以上。
除電力,軍工等極少數國家核心行業以外,外資在我國水泥行業(建材業)、鋼鐵行業(黑色金屬治煉及壓延加工業)、汽車行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橡膠行業、機械製造行業(普通機械、專用設備、電氣設機械及器材、電子及通信設備、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石化行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化學纖維製造業)、玻璃行業、釀酒行業(飲料製造業)、醫葯行業(醫葯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供水供氣行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煤炭行業(煤炭采選業)、日用化妝品行業(化學製品製造業)、食品行業(食品加工業)、造紙行業(造紙及印刷品業等行業)、紡織行業、建築業、傢具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塑料製造業、工藝品及其製造業等行業中,都佔有較高股權和市場控制權,經濟刺激計劃和巨大需求給予了外資豐厚的回報,充分享受了我國經濟高速成長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1)水泥行業:2009年全國水泥行業總產能16億噸,外資控制產能5、6億噸以上,控制力及總產能佔30-40%以上。拉法基收購四川雙馬、瑞安建業後,佔西南四省18%以上份額;華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購,占華中10-20%份額;摩根斯坦利收購山水集團30%股權後,環渤海市場份額第一;愛爾蘭CRH收購吉林亞泰後,獲取東北市場;產銷量全國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資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亞洲水泥、山水水泥、華潤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權被港資和外資控制……
(2)機械行業:2008年,機械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2%,外資股權控制率為35.2%,總體控制力度達40%以上,機械製造業5大細分行業中,儀器儀表製造業外資市場佔有率最高,超過60%,金屬製品業為3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32%,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約為30%。凱雷收購徐工85%股權,起重機和壓路機占國內市場50%以上,國內136種工程機械產品,徐工佔一半以上;國內裝載機行業排名第7的山工機械被卡特彼勒全資收購,新加坡豐隆、美國高盛、美國國泰持有國內最大的獨立柴油引擎製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權;無錫威孚是國內柴油燃油噴射系統最大廠商,德國博世持有其67%的股權;韓國全資的斗山工程機械8年在中國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名列第一,銷售額已達徐工的1/3;西北軸承佔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90年代末,德國舍弗勒利用西北軸承陷入困境,與其合資成立富安捷鐵路軸承,將其市場爭壓過來,後全資收購;瑞典SKF全資收購皮爾軸承;無錫軸承、煙台軸承被美國TIMKEN全資收購,並控股襄軸集團;全國化工設備第一生產基地,錦西化機透平廠被西門子控股70%的股權;德國ZF集團收購全國齒輪行業排名第二的杭州齒輪廠70%的股權;美國迦納基金控股沈陽機床30%的股權;英國特雷克斯收購北方股份25%的股權,北方股份是中國最大的礦用汽車開發和生產基地;玉柴機械占據國內小挖機9.3%的市場份額,美國漢鼎收購其43%的股權……
(3)汽車行業:外國品牌銷售佔90%以上,雖然外資股權佔比不超過50%,但無論技術、品牌還是研發等,外資實際控制力均高達60-70%以上。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華晨、上海通用、長安福特、北汽現代、北京吉普、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天津一汽豐田、長安雪鐵龍等中國汽車銷量最大的公司,外資股權均為50%,不包括外資中小企業,外商在華投資和合資控制的53家大型汽車公司,銷售額1萬億元以上,占汽車市場總銷售額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佔有60%以上的份額;而在汽車電子、發動機零部件和摩托車配件等高技術含量領域,外資控制企業亦高達70%以上;汽車製造行業橡膠輪胎,法國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輪胎等外商獨資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產能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佔有中國汽車輪胎市場80%以上……
(4)鋼鐵行業:2008年,鋼鐵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 6%,由於國家對鋼鐵行業並購有控制,阿塞洛-米塔爾、俄羅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資覬覦中國鋼鐵行業紛紛受挫,即使這樣,外資對我國鋼鐵行業的股權控制度仍超過10%,市場控制度超過12%,如阿塞洛?米塔爾收購華菱鋼鐵33%股權;德意志銀行和阿塞洛?米塔爾收購中國東方鋼鐵47%的股權(河北津西鋼鐵 29%股權);法國聖戈班收購徐鋼100%的股權;美國凱雷收購江都鋼管49%股權;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鋼28%的股權;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鋼、馬鋼股份、重慶鋼鐵,14%、22%、30%的股權被摩根大通等外資和港資控制;唐山國豐鋼鐵,香港中港占股51%;港資占股65%的內地在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分別收購日照鋼鐵、日照型鋼30%的股權,收購日照軋鋼25%的股權,後與山鋼重組……
外資大規模並購國內鋼鐵業不成,再生一計,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國際礦山巨頭利用手中掌握的鐵礦石資源,不斷漲價,對鋼鐵行業進行合圍。
可以想像,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2億噸,行業分散度高,眾多中小或民營鋼企面臨淘汰和對資金的需求情況下,外資受歡迎的程度會有多高;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外資繞過國家設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鋼企,將再次落入外資控制之中。
(5)石化行業:2008年,石化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0%,國家對外資准入石化產業有所限制,即使這樣,除海外上市外,外資繞過重重障礙,通過來華設廠,並購等手段,石化行業外資股權控制度已達18%,市場控制度為20-30%,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外資市場控制度27%,石油加工、煉焦及核料加工業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紐約、香港上市,外資與港資占股11%,海外融資額29億美元,9年時間,向海外分紅派息竟然高達119億美元,分紅派息竟為融資額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紐約、倫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資與港資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紐約、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資與港資占股目前高達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紐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資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團子公司中國藍星20%的股權。
國內原油和化工產品供不應求。如2009年,我國累計進口原油2.04億噸,首次突破2億噸,同比增長13.9%;液化天然氣累計進口553.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 65.8%;口硫磺1216.7萬噸,同比增長44.6%;進口甲醇528.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8.8%。僅2009年一年的進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進口總量還要多,占國內消費32%,由於國外甲醇產品大量湧入國內市場,國內裝置大面積關停,平均產能發揮率不足40%。;我國累計進口聚乙烯756.1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4.8%,占國內消費的48.7%,進口聚氯乙烯195.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73.5%;進口精對苯二甲酸(PTA)508萬噸。此外,國內農葯進口量巨大,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
國際能源化工巨頭紛紛在華投資。BP在華投資45億美元,殼牌17億美元,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埃克森美孚、殼牌、BP計劃再投110億美元。拜爾已投產5大乙烯合資企業:巴斯夫/揚子石化投資60萬噸乙烯項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國投入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中國銷售總額達到36億歐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煉化、沙特阿美60萬噸乙烯、殼牌/中海油的南海8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廣州石化改擴建(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廠(占國內市場30%),在珠海建PTA基地。歐美跨國公司在洗滌用品、塗料、生物制葯等下游領域佔有巨大份額,有的已形成壟斷外資……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市場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外資控制度為40%以上。英國皮爾金頓購入耀華玻璃19%的股份;中國玻璃港交所上市,皮爾金頓等外資大股東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資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陽玻璃,外資和港資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資,中國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資與外資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資三益發展為第一大股東,持有22.5%的股份;金剛玻璃,港資龍鉑投資持有17%的股份;港資信義玻璃,自2004年以來一直為中國汽車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聖戈班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現已在中國設立50餘家企業,其中製造企業40多家,分布在成都、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鄭州等地;業務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裝、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國的員工數量超過15000人,2005年銷售額4億歐元。最近4年,聖戈班在華銷售額年增54%……
在第一產業,外資四大糧商ABCD威脅4000萬豆農生產,種植大豆賴以生存的無數豆農,年年賠本,不得不改種其它經濟作物,造成2000萬豆農集體「下崗」事件,2.3億民工,或許從中能發現許多豆農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業倒閉,由於「大豆危機」,2004-2005年,1000多家內資榨油企業構成的「中國大豆軍團」,瞬間煙消雲散,隨後倒閉率達90%以上,導致10多萬人失業。
在第二產業,日用品和化妝品行業,外資品牌占市場份額的60%以上,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在食品飲料業,機械製造業,建築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石化行業,玻璃行業,家電行業,釀酒行業,紡織行業,造紙行業,供水供氣行業,印刷包裝業幾乎囊括所有的第二產業,由於外資生產效率普遍比內資要高,且極端盤剝人力成本,外資的每一次並購,都意味著大批人失業,外資的每一次投資,都意味著同行業競爭對手大多數職工失業下崗,擠佔了無數工作崗位……
在第三產業,外資大型連鎖超市每一次選址開張,對方圓兩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門面都是一次集體毀滅性的打擊,慘淡經營,或失業,或改作別的生意,從而擠占其它行業工作崗位……

Ⅶ 中國與巴西之間貿易規模是怎樣的

據統計,巴西是中國在拉美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巴西全球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場。2003年,雙邊貿易額達79.89億美元。5月23日,盧拉總統參加了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處的揭幕儀式。這家石油公司是全球領先的20家石油公司之一。

Ⅷ 巴西為中國做過什麼貢獻

1、中巴國際合作
中巴在國際事務中合作密切,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基礎四國」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合作密切,並就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氣候變化、發展中大國合作等重大國際問題保持良好溝通與協調。巴西政府一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2、中巴經濟合作
中巴建交以來,雙邊經貿關系取得長足發展。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865.8億美元,其中我方出口額348.9億美元,進口額516.9億美元。巴西是我國第十大貿易夥伴和在拉美地區最大貿易夥伴,我國是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出口對象國和進口來源國。我方主要出口機械設備、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設備、儀器儀表、紡織品、鋼材、運輸工具等,主要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大豆、原油、紙漿、豆油、飛機等。

3、中巴科技、文化、教育及軍事交流與合作
兩國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農牧林業、水產養殖、醫葯衛生、冶金等領域簽有合作協議。中巴聯合研製地球資源衛星項目被譽為南南合作的典範,已成功發射4顆衛星,

Ⅸ 除了日本,還有哪個國家是中國吸收外資的主要來源

japan是中國目前貿易出口最大的國家,也是中國吸收外資最大的國家,吸收國外技術最多的國家。日本在華企業,直接或間接為中固創造5000多萬個工作崗位
USA屈居第二,在華企業直接或間接有2000多萬個工作崗位。
亞洲國家還有韓國。馬來西亞,台灣沒有回國所以也按照外資算入總量。
其次印度

歐洲貿易量最大的是德國,其次是英法,荷蘭,芬蘭。

大洋洲澳大利亞,因為中國大量進口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所以我們的錢輸出大於收入。

Ⅹ 巴西在中國有哪些企業

巴西Intelbras公司在中國深圳設立有分公司

閱讀全文

與巴西在中國有多少外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