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真假混聲
其實我們平常說的假聲就是真假音混合,而不是完全的假聲。要想做到自由轉換,減小轉換痕跡,需有2方面要處理。第一是處理真聲。在用真聲演唱,尤其是快要到轉換的時候,不能只用大白嗓子,而是要注意氣息充足,尋找鼻腔共鳴的感覺,聽一聽美聲唱法找一下感覺,唱美聲的用真聲也是那種鼻腔的感覺。第二是混聲部分,其實也是一樣道理,更要注意氣息,肚子使勁而不是嗓子,運用鼻腔,找打呵欠的感覺,讓聲音更加堅實而不是尖銳~
多試一下找找感覺吧~
㈡ 怎樣唱混聲,就是真假音的混合
混聲發聲法是指喉頭的位置和咽腔打開的長短、寬窄和收縮的比例調節到恰當好處的意思,就是無論唱哪個聲部、無論節奏的變化快慢、音色始終統一沒有痕跡感,並且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結合的密切。
混合聲發聲狀態為:從低聲區開始,就使聲帶邊緣變薄,參入少量假聲,隨著聲音的上行,假聲成分逐漸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聲。
聲音有兩種機能,胸聲——真聲(重機能),頭聲——假聲(輕機能),美好的歌唱是這兩種美好結合的結果。一般唱低音時以真聲為主,假聲次之;唱高音時,假聲為主,真聲次之;中聲區時,真假各半,所以有了「高聲低唱,低聲高唱」的調整方法。
(2)巴西真假音混合的唱法叫什麼擴展閱讀:
練習哼唱時:
(1)身體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擴張,兩肩放鬆,吸進適量(不能過多)的氣息。哼唱時身體一定要保持吸氣的姿勢。
(2)嘴唇松閉,舌頭自然平放,舌尖輕靠著下牙根,下顎和頸部肌肉放鬆,上下牙略微分開,不要咬緊。
(3)哼唱時,應感覺到聲音是集中在鼻腔頂端,眉眼的上方,不論音的高低如何變化,聲音的感覺位置至少要保持在這個高度。
(4)哼唱時鼻、齒、唇可以感覺到輕微的顫動。
「哼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作。歌唱中的哼鳴練習同生活中的哼鳴動作原則上沒有區別,只是要求「哼鳴」時喉頭放鬆,把「哼」的感覺置於嘆氣的呼吸狀態上,發聲時嘴不張開把「M」音加以延長。
㈢ 什麼是混聲唱法
混聲唱法是指喉頭的位置和咽腔打開的長短、寬窄和收縮的比例調節到恰當好處的意思,就是無論唱哪個聲部、無論節奏的變化快慢、音色始終統一沒有痕跡感,並且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結合的密切。
方法是:對著鏡子看著自己的喉頭,一邊小聲哼,一邊使喉頭向下移動。聲音往高進行時,喉頭要相應的向下慢慢移動。經過這種仔細而嚴格的練習後才能找到喉頭穩定的自我感覺。
(3)巴西真假音混合的唱法叫什麼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產生了許多聲樂理論著作和偉大的歌唱家。我們從現存的文字記載中可以尋覓到前人創建、運用「混聲唱法」的足跡。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思想文化界非常活躍,諸子百家多有關於音樂美學的論著,但專門論述聲樂技法的著說卻很少,論述聲區貫通的理論就更少了。
宋元時期,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高度發展,眾多音樂理論家注重研究聲樂理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
明清以前的聲樂論著中,並沒有直接使用「混聲唱法」這個稱謂。但是,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前輩確實在探索、總結「混聲唱法」的規律。
㈣ 採用真假聲交替結合的演唱方式,叫什麼唱法
這種唱法叫《約德爾唱法》。舉幾個例子:電影《音樂之聲》中「孤獨的牧羊人」一曲的風格就源自約德爾。還有不少流行音樂中也加進了約德爾的因素。後來已故的流行歌手陳汝佳演唱的《黃昏放牛》也屬於這種唱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祝您生活幸福!
㈤ 真假聲混合的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
一、找到真聲的發聲感覺
所謂真聲,就是說話時用的「大本嗓兒」。男、女各聲部,在歌唱音域的低音區發聲,只要想到用「說話的大本嗓兒」唱,就很容易地找到真聲的發聲感覺。
二、找到假聲的發聲感覺
純假聲,是一種聲門漏氣「吹」出來的虛假聲音,這種聲音對於歌唱發聲來說,是不能用的,因此是毫無意義的。但是,歌唱者通過假聲的發聲練習,可以明顯地體會到由真聲換到假聲的「換聲」過程和感覺。
它是學習「換聲區」唱法的啟蒙課。對於從來沒有唱過假聲的人來說,這一課既新鮮又陌生。應該在發聲練習時找到唱假聲的感覺,沒有假聲就沒有「混聲」。
三、尋找假聲發音練習要領
(一)喉嚨放鬆,深呼吸支持。
(二)聲門略為松開,用「吸氣」發聲的感覺輕輕吹開聲門,產生一種虛假帶聲的假聲
(三)低音唱真聲,記住聲帶閉合感覺;高音唱假聲,記住聲門被吹開的感覺。從低音到高音在嗓子上變勁兒的感覺,就是換聲的感覺。
(四)用各種母音練唱。男生唱u,女生唱i,最容易找到假聲的感覺。
四、單音「混聲」漸強練習要領
(一)這是一條「以假帶真」、「以氣帶聲」的「混聲」練習。它的發聲特點是:起音的音頭要用唱「假聲」的感覺往虛里唱,並以輕微嘆氣的感覺從胸口發聲位置向下「垂直嘆氣」。
(二)由弱漸強時,咽腔里以「吸氣」的感覺鬆弛地擴張,音色向咽壁集中,於是唱到強音時,咽腔則充滿了共鳴的音響。
(三)聲音由弱漸強時,向下「垂直嘆氣」的呼氣量漸漸增多。共鳴的共鳴音響便越來越豐滿。聲音變得結實而又明亮。
(四)音高接近高音區,鼻咽腔擴張,用「攏住」或「吸住」小共鳴點的心理指導,讓共鳴音色往鼻腔里集中,同時,「打開喉嚨」從胸口往下找到氣息「下插」或「嘆息」的感覺,使整個腔體通氣。
㈥ 混聲是什麼意思。怎麼發。弱混呢
混聲發聲法是指喉頭的位置和咽腔打開的長短、寬窄和收縮的比例調節到恰當好處的意思,就是無論唱哪個聲部、無論節奏的變化快慢、音色始終統一沒有痕跡感,並且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結合的密切。
弱混即弱度混合動力系統,也是混聲的一類,發聲時以低調為主的,初學者應該學會正確的咬字。
混聲是假聲的一種,因為聲帶不振動的部分相對較少,所以音色介於真假聲之間。聲帶不振動的部分越少,混聲聽起來越像真音。
「混聲唱法」不僅是美聲唱法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民族唱法的一個重要標志。不可否認,中國傳統民族唱法中使用真聲和純假聲的情況較多,但這並不等於中國人就沒有創建和使用「混聲唱法」。
中國的「混聲唱法」在聲音色彩方面有獨特的要求。中國傳統唱法在聲音色彩方面具有「甜、亮、水」等特點。因此,在發聲時,位置比較靠前。而「混聲唱法」的運用與西方相比,中聲區的真聲成分明顯多一些,到高聲區才略帶一些假聲共鳴。
(6)巴西真假音混合的唱法叫什麼擴展閱讀:
1、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聲音要有高位置的要求。最能體現高位置的聲音是「假聲」。唱假聲的時候,喉嚨一般都是開的、鬆弛的,氣息也不僵,上下容易連成一條垂直的氣柱感覺,所以聲音比較柔和圓潤、通暢、統一,演唱時也相對省力。
2、在民族聲樂發展到清朝末年,終於出現了與「混聲唱法」意義相同的稱謂,這就是京劇中的「雲遮月」唱法。這一唱法的代表人物是一代名家譚鑫培。譚鑫培是程長庚的弟子,論嗓音條件,他雖然也很有天賦,但比不上同時代的汪桂芬和孫菊仙。
3、中國的民族聲樂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混聲唱法」,真正建立「混聲唱法」的時間和西方相同。西方第一個提出「混合」這個詞的是新義大利派的代表蘭培爾蒂,時間是19世紀中葉,以後才逐漸完善為「混聲唱法」這個稱謂,這和我國京劇界總結出「雲遮月」的時間是大致相同的。
㈦ 如何真假聲混合
一、 打開喉嚨。所謂打開喉嚨,就是要把口腔軟齶抬起,由口腔、鼻腔、咽腔、頭腔連為一體。人的頭部有十七個洞,是在各種肌肉群包裹著的,打開喉嚨後,聲音可以直接進入頭頂,又從十七個洞中反射產生共鳴,這種聲音發出,不受任何阻塞,而且輕鬆通暢,許多人聲音擠、白、尖、抖、虛,高音上不去,就是喉嚨沒有打開。怎麼打開呢?
1、微笑狀態,不是牙齒露就可以了,主要是把笑肌抬起來、興奮起來,使歌唱呈積極狀態,充分發揮聲音位置、喉嚨和氣息三者的統一協調作用。微笑可以使上齶和軟齶同時抬起來,這樣不僅聲音能獲得高位置,喉嚨也會自然打開,這就是唱腔中所需要的發聲狀態。微笑對於那些聲音過重、暗壓、位置低的演員是很有幫助的,可以盡快地克服以上毛病。凡是在唱腔中笑不起來的,肯定是哪部分肌肉僵硬所造成的,只有把笑肌抬起來,就會自然地擺脫僵硬狀態打開喉嚨。
「微笑」狀態不單純是個表情問題,也便於吐字、在音色上也更接近我國聽眾的欣賞習慣,還可以使聲音富有色彩和靈活性,使聲音的走向靠前,色彩也比較明亮。在劇情悲哀,表情悲傷的時候,口腔中軟齶仍應抬起,要把微笑這種狀態,成為演唱中下意識的技能。長期堅持訓練,習慣了就會應用自如。
2、大笑狀態,和打哈欠一樣,軟齶提高,小舌頭是半捲起來的。大笑時從口腔自己可以看見口腔後咽壁已豎起來了,這種狀態是符合科學的發聲方法的,喉嚨打開了,聲音是絕對通暢、垂直的,而且容易使氣息與聲音位置得到調整,找到理想的共鳴位置。
先發單音:啊——啊——啊——啊 MA
唉——唉——唉——唉 ME
從低往上發,一直感到胸腔、口咽腔、頭腔的不同位置發出明亮集中的聲音。
3、母音轉換,在打開喉嚨的基礎上,發其他母音,仍然是微笑、打哈欠的狀態,軟齶在任何時候都是提起的。
小開口 ME——舉例說明
閉 口 ME——舉例說明
以上順序 MA ME ML MO OO
媽 麥 米 摸 母
輪流發出、互相轉換。
4、用唱腔找位置
低音在胸腔
中音在口鼻腔 通過咽腔送出
高音在頭腔
從低到高,找眉心上的腦後音,戲曲叫小嗓,歐洲唱法叫高位置,又叫頭腔共鳴,然後又從頭腔順下來找口鼻腔、胸腔的聲音,喉頭狀態是一直保持的。
二、 咽管的形成
什麼叫咽管?咽管是形容聲音的力量、比喻像管子一樣集中垂直暢通。咽腔中肌肉群,在氣息通過聲門時,會厭、小舌頭抬起同時肌肉群就形成了一個通道,根據音的高低、氣量多少、用咽管來控制共鳴的反射力量,咽音管與氣息配合,控製得好,真假聲就可以不會有痕跡,咽管是調節真假聲的橋梁,在唱腔中:
唱低音應是真真假假,以真聲為主;
唱中音應是不真不假,以混聲為主;
唱高音應是假假真真,以假聲為主。
使真聲不白,使假聲不虛,唱起來才能婉轉自如。在調節中要注意四個方面。
1、低音是高音的基礎,低音的位置穩定,發出的聲音便堅定有力,在真聲的基礎上,少加一點假聲,聲音就不會發直。
2、真聲是假聲的基礎,真聲中滲有假聲,在換聲區、注意調節咽腔,只要稍為抬一下小舌頭和軟齶,把音送到眉毛眼睛後面的咽管里就產生了半真半假的混合聲。舉例——
3、剛是柔的基礎,真聲明亮,假聲暗淡,在剛的基礎上,假聲依靠真聲的「蕊兒」,使暗淡的聲音富有色彩和彈性,把真假揉在一起,這種聲音找到後,再找高音。
4、能力是技巧的基礎上,高音難度大,真假解決不好,能力達不到。要唱高音,那是非常困難的。高音主要以假聲為主,要假假真真、假中有真,依靠泛音來美化音色。泛音又是一種高難度的技巧,在戲曲中,許多關鍵唱腔,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三、 支持點的重要
1、小腹是氣息的主要支持點,在唱每句唱腔時,丹田是收緊的,只有換氣時松一下,並貫穿始終,像練形體功一樣。
2、胸部要站定、要挺胸收腹,這是另一個支持點,有的人高音時,一挺胸,高音很自然就上去了,有的人唱低音時下不來,就是小腹鬆了,胸部塌下來,音只能喉嚨里轉,低音唱不到胸腔。這就是沒有小腹和胸部的支持點。丹田氣就像建房子的地基一樣重要,如果地基不穩,房子是會塌下來的,有人感到氣不夠用,就是丹田力量不會控制。
3、「激起」訓練。就是設想好聲音位置,積極地一步到位「激起」時,胸部挺起,兩側張開,有飛起來的感覺,丹田收緊,在一剎那間完成你所要的聲音。「激起」運用好了,便是增強唱腔的強弱快慢感情表達的一種非常獨特手段,許多人唱腔不動人、很平淡、沒有熱情,高音上不去,都是不會運用這種「激起」技巧。
㈧ 什麼叫真假聲
先說真聲
真聲是人聲藝術的一種發聲方法.傳統戲曲唱法稱為大本嗓或稱真嗓.它的發聲生理機制近似與"胸"聲的特點,音量大,泛音多,接近於生活語言發聲,常用於中、低聲區.真聲發音自然,咬字清晰,但唱高音困難,一般只在小字一組的C1到小字二組的F2之間. 真聲發出時聲帶作整體振動,邊緣圓純並較鬆弛,兩側聲帶緊密靠攏,室壁略內收,會厭低垂.氣息經過聲門激起發聲時,聲帶呈橫向(內外)振動,聲門關閉的時間遠遠超過開放的時間,因此耗氣量較少.
而假聲:
所謂「假聲」是指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生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
大部分流行歌手(無論男女)是用真聲演唱的,以獲得一種自然、親切、貼近口語的風格。有些女歌手(如齊豫、黃鶯鶯)在演唱音域較寬、藝術性較強的歌曲時則以假聲為主的。男歌手在演唱伴唱聲部時常用假聲,如美國的「西蒙與伽芬科爾」重唱組中的伽芬科爾,和台灣「優客李林」重唱組中的林志炫等。這也是鄉村音樂風格重唱的一個重要特徵。但像「摩登談話」(Modern Talking)中的主唱那樣的純用柔美的假聲來演唱的男歌手是不多的。
發出優美的假聲的關鍵是要有比較高的發聲位置,在運用假聲時要注意真假聲之間銜接轉換的光滑流暢,不能有斷裂。一般說來,假聲比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時也可將假聲轉換成一種半真半假、半嘶半啞的叫喊。許多重金屬搖滾樂歌手就喜歡用嘶啞的假聲來演唱。 假聲還可以作為一種修飾聲音的方法,將真假聲結合在一起的「混合聲」能產生一種柔和、細膩、略帶飄渺的藝術效果。比較一下童安格與屠洪綱演唱的《生命過客》,前者是用純粹的真聲,而後者用的是介於真假聲之間的音色來演唱的。劉歡和齊秦演唱的《大約在冬季》也有這樣的區別。
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凱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所使用的真假聲間的突然轉換,朱哲琴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結尾處用假聲演唱的華彩段,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見的假聲應用方法。惠特妮.休斯頓的《所有的愛都留給你》中先用溫馨的混合聲在中低音區輕輕吟唱,然後用挺拔高亢的真聲將歌曲逐漸推向高潮,及至歌曲的最高點,突然改用極柔美的假聲。這是在演唱中運用真假聲的轉換變化來表現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個優秀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