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烏龜的龜殼後面部分是軟的,這是什麼原因
營養性骨骼症(缺鈣病,軟骨病) 病因:龜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由於長期投喂單一飼料、投喂熟食低食物中缺乏各種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D3,造成龜體內缺少維生素D,且鈣磷比例倒置或缺鈣,導致龜的骨質軟化。長期室內飼養缺乏自然陽光照射也會引起此病。多見生長迅速的稚龜、幼龜。 症狀:病龜的行動、攝食均正常,但將龜拿在手中,可感到病龜的甲殼較軟,且四肢關節較為粗大。嚴重的病龜,背殼表層鱗甲逐漸出現脫落,殼呈現軟化,指甲/趾甲有脫落現象,甲殼出現不規則畸形。 防治:在日常飼養管理中,應保證日光的照射。盡可能地讓龜接受自然陽光照射,注意不要有任何阻隔物包括玻璃,塑料布等。室內飼養也可使用UVB紫外線熒光燈。對於有曬甲習慣的水龜類,應在飼養容器中設置高於水面可供其曬甲的陸地。在日常投喂的食物中,應定期添加適量的鈣粉、蝦殼粉、貝殼粉至魚肝油、維生素D及復合維生素和一些營養葯物如金施而康等。對雛龜和幼龜應定期喂一些帶殼活蝦。另外,投喂的餌料應注意動物性餌料和植物性餌料搭配,適當投喂綠色菜葉。對患病較嚴重的龜可肌肉注射10%葡萄糖酸鈣(1毫升/千克)。已造成甲殼畸形的沒有辦法使其復原。 這是因為烏龜缺鈣了,要趕緊補鈣喔。 白天多給烏龜曬曬太陽,買一些好點的飼料給它吃,加點蛋殼粉。 或者買點小魚小蝦給它吃也行。 堅持這樣做,小烏龜的身體就會好拉~
② 烏龜尾部和腹部的殼變軟是怎麼回事
烏龜尾部和腹部的殼變軟是它還小,有白眼現象出現:這種病是很傳染的,不過大多是因為環境衛生的問題引起的。請經常換水,保護水質干凈,感染幾率就會減小。
用氯黴素眼葯水或金黴素眼膏滴(這個比氯黴素眼葯水要好)就可以了,比較安全,而且有效。白膜嚴重的一定要弄掉白膜,這樣治療才有效,塗葯直接塗在龜的眼睛就可以了。
你可以選擇干養(不放到水裡),不過要經常向小龜噴水,讓它保持濕潤,不然它會因為乾旱而死的。在龜得了白眼病期間不要再餵食,以免污染水質。
對於病情較輕的龜(尚可睜開眼睛並能主動進食的)可將龜浸泡在低濃度食鹽水中。
若龜的病情較重(拒絕進食並且眼睛已不能睜開),應每日用抗生素類葯物溶液,也就是金黴素或紅黴素之類的浸泡一小時以上,然後用抗菌眼葯膏塗抹患處,並放置於陰暗處飼養,以促進白色分泌物盡快脫落。
對病症嚴重(眼部糜爛)的龜,首先將眼內的白色物、白色壞死表皮清除干凈,若出血,應繼續清理。然後將龜浸泡於有維生素B和土黴素的葯液中。
病症過重的龜,治好了也會失明。
這是我的經驗,望樓主採納
③ 我的小巴西龜的殼為什麼會變軟,該怎麼辦
應該是得了龜骨質軟化病。
龜骨質軟化病,多是缺乏光照和維生素缺少。
1.
〖病因〗長期投喂單一飼料,尤其是高磷低鈣的飼料引起。缺乏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使龜出現骨質軟化。一般情況下處在生長發育期的稚龜易患此病。
2.
〖症狀〗病龜的骨關節粗大,背腹甲較軟,指、趾爪脫落,龜殼畸形。
3.
〖防治〗日常飼養中,定期在餌料中添加鈣片或鈣粉,餌料以動植物搭配為宜,應常讓龜照射陽光。
4.
環境中長期沒有日曬,也不給他們曬太陽。造成龜龜軟甲、軟腿、營養不良。
解決:每周最少1次曬太陽(冬眠除外),早上10點前或下午5點後的太陽。因地區而異,有的地方這個時間可能沒太陽,就自己把握了,主要注意溫度不要太高。中午的太陽下溫度可以達到40幾度的,會把龜曬死的。
④ 巴西龜殼軟了怎麼辦
度巴西龜所在環境的水質不好,龜殼就會變軟,平時要注意水質,水臟了就要換。
注意:
1、養龜的水不要直接用自問來水,自來水必須晾曬或者沉底兩天才可以用來養龜。
答2、夏天的話可以曬曬太陽,每周曬兩次,每次半小時,避開太陽最毒的時候曬
3、冬天就不要折騰烏龜曬太陽了,要不就加溫過冬版,要不就讓烏龜自然冬眠。
4、有條件的話最好加溫過冬,龜殼軟是軟甲病,缺鈣,加溫過冬還要加個權紫外燈。
⑤ 巴西龜接近尾部的地方殼發軟,偶爾會拖一兩片透明的東西下來,請問怎麼了,怎麼治
巴西龜是每天必須要有日曬的,這樣才能合成鈣質。
如果長期不見陽光的龜,就會出現問題。
龜殼軟說明已經嚴重的程度了。
需要把龜缸想辦法挪移到每天可以太陽曬到的地方,並且要在水面上有曬龜台才行。
曬龜台每天龜才能爬上去在沒有水的環境下曬太陽,增加體內鈣質合成。
如果有條件自己用玻璃膠與玻璃製作一個龜缸,也可以從網上買到龜缸和曬龜台。。加上過濾水裝置,這樣才能保證烏龜的健康和不生病。
隨著龜生長,龜背上會掉落下龜片,沒有問題。。龜背發軟才是最大問題,需要馬上想辦法解決。
⑥ 烏龜尾部的殼很軟,是怎麼回事誰知道呀~~~~~
甲殼變軟,先看看變色、變軟的地方有沒有異常,像要脫落或者腐爛的樣子。 如果沒有的話,是缺鈣了,在小龜的水裡加一點鈣片,或者多餵食小蝦,一定要多曬太陽哦。 如果有異常的話,在這部分殼上敷上土黴素葯粉(或阿莫西林)外面用金黴素眼葯膏再塗一層,水要少,給它充分的曬殼的時間,多曬太陽的小龜發病率是很低的。
⑦ 巴西龜尾巴上面的殼軟軟的,怎麼回事
龜殼發軟是缺乏光照和維生素的表現。適當一周一次維生素C和E補充。買最普通的2快多的那種就可以 餵食物蝦只最補鈣的了 味道腥龜也喜歡吃
======
曬太陽要分時段和節氣,開春和秋冬季不適合曬 室內外溫度差別較大 開春也不適合 溫度連續幾天一直保持20來度的時候曬吧 飼養箱里要放些水 以免龜曬脫水 不要選擇太陽最熱的時候給龜曬太陽 時間掌握好 半小時1小時內 得給龜提供半陽半陰的環境 有這環境可以適當加長曬太陽的時間 早晚溫差大不適合全天室外曬太陽
補充:
每周最少1次曬太陽(冬眠除外),早上10點前或下午5點後的太陽。因地區而異,有的地方這個時間可能沒太陽,就自己把握了,主要注意溫度不要太高。中午的太陽下溫度可以達到40幾度的,會把龜曬死
⑧ 巴西龜殼變軟怎麼辦
如果是小苗,殼軟也是正常的。但象你說的局部變軟,很有可能是營養跟不上所致。
一般龜殼的最外圍的甲片邊緣翹起或變軟,可能首先就是營養跟不上。
如果龜龜食慾良好,便便正常,精神很好,離水後喜歡活動的話,可以早上曬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太陽,喂魚蝦泥鰍等補充營養,另外日常勤換水刷缸,一周2,3次左右。調養一段時間再看。不用刻意用什麼葯物。 糾正不良的飼養方法,一般可以調整過來。
如果龜龜的食慾不振,精神不佳,那麼先不要曬太陽。先確診。
同時衷心建議你去【爬行天下】,【龜族論壇】,【龜友之家】,【靈龜之家】,【龜龜小築】等專業論,發帖,傳圖,咨詢高手龜友,平時在這些論壇里勤加學習專業的醫療和飼養知識。
網路上非專業的回答很多,太容易誤導龜友。千萬不要依賴網路。
專業論壇那裡,才有正確的指導。
另附我自己寫的一點個人經驗,僅供參考。這是針對健康龜龜的。病龜的養病環境稍有不同,需要因病決定淺水養或干養。其實如果平時的飼養方法是正確的,龜是不會輕易患病的,所以主人必須做自我檢討:很多朋友會誤認為烏龜=龜。其實烏龜只是龜類的眾多品種之一。你應該先確定你的龜的品種是什麼,在網路上搜索龜的圖片看看,大概分個類,查查是水龜還是陸龜。如果是陸龜,請去龜的論壇查詢相關資料。
如果是水龜或半水龜,比如金錢龜,巴西龜,草龜,黃喉等等,小龜還是水養較好,大龜可以適當散養。
特別是巴西龜,畢竟是水龜,不可長期離水。
如果散養干養的話,除了早上曬太陽,平時出來活動活動,大部分時間還是應該經常放入水中的。
淺水或深水養都行,淺水的水面一般剛剛沒過龜殼即可。深水養時,水中要放石頭等可供龜龜攀爬上來的物體,預防嗆水。
在水溫24度以上時,手掌大小以內的龜苗每天喂一次食,大龜2,3天喂一次,喂魚蝦,泥鰍等為主食,紅蟲子和麵包蟲作為副食輪換著喂。保證食物多樣化。龜糧不是不能喂,但它就像速食食品方便麵一樣,沒有太多營養,不應該作為主食。其他東西不要亂喂。每餐不要過飽過多,以免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 水溫過低時也不宜餵食,避免腸胃炎。或者用加熱棒把水加溫到24度以上時再喂。
絕對禁止熟食,禁止鹹味食物,禁止腐爛變質食物。絕對禁止喂麵包,米飯,餅干,火腿腸等。一周換2次水,刷缸。自來水最好晾曬24小時以上再用。注意換水前後水溫的溫差不要過大。天冷時,室溫與水溫的溫差也不要過大。請用溫度計准確測量。否則溫差過大容易導致感冒或肺炎。
不吃東西也有很多原因。也許是水溫過低,至少應該用加熱棒加溫在25度左右,也許是因為患其他疾病導致的食慾不振,也許是腸胃功能出了問題。這些原因要逐一排查和勤觀察的。
早上勤曬太陽,曬一個小時左右,避免曬傷。但病龜不可曬太陽。
⑨ 小巴西龜殼軟了什麼原因,怎麼辦
一、自行恢復
1、原因:如果是剛出生的小巴西龜,軟殼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它們剛出生,殼還沒有開始發育。
2、解決辦法:這種情況飼養者不需要太過擔心,只需要等它們自己慢慢變硬就可以。在它們殼比較軟的時候不要用手使勁捏,也不要讓它們在有突起的地方爬行。
二、增加光照
1、原因:小巴西龜出生一段時間後背甲還是軟的有可能是因為缺少光照,因為太陽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它們合成維生素D3,加速它們吸收鈣質。如果缺少光照的話,背甲就會變軟。
2、解決辦法:飼養者最好給它們搭建一個曬台,讓它們自己爬上去曬太陽。如果無法接收到自然的光線,可以選擇給它們安裝一個曬背燈。
三、補鈣
1、原因:小巴西龜殼軟了也有可能是因為缺少鈣質,它們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如果它們體內的鈣物質不充足的話,就會出現軟殼的情況。
2、解決辦法:飼養者平時要多給它們投喂一些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比如小魚、小蝦等。也可以每周給它們投喂一次墨魚骨粉、蝦粉、鈣粉等。
⑩ 我家小烏龜,尾巴處的殼有點軟/是不是得病了
龜的龜甲變軟,就說明龜患了佝樓病或軟骨病。一般認為龜患上這些病的原因是體內的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不足,缺少日光浴以及它的肝臟或腎臟有病等造成的。治療這些病,你可以給龜補充維生素d,讓它充分沐日光浴,如果仍不見效,就把它送動物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