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消費者負債率多少

巴西消費者負債率多少

發布時間:2022-11-30 02:17:25

1. 2020房貸斷供的人多嗎

截至到2020年10月,中國居民還有31.2萬億元的房貸尚未償還,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大概有接近4億的「房奴」,國內95%的居民需要貸款才能購置房產,印度消費率為66%,巴西則為68%,但中國卻只有可憐的39%,這個消費率和國內GDP嚴重不符,說明一點就是,國內消費水平或者居民消費正在有降級的風險。

我國的消費率還沒有印度高,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高房價,中國居民目前還有30多萬億的房貸沒還,哪裡有錢消費?工資都還清房貸而已,時間高達十幾年,這樣肯定會嚴重消弱居民的消費能力。

有人會反問不是中國居民的購買能力很高嗎?每年的雙11,雙12不都是破紀錄嗎?但不能忽略的是很多人是舉債消費,居民的負債率一定會上升,這不能代表國內消費能力的水平,拼夕夕的崛起,從側面就可以反應出國內消費在降級而非升級。

高房價不單單會影響國內居民的消費能力,大量的流動資本都轉移到房地產行業,實體經濟沒有任何機會,長此以往,國內產業結構轉型的阻力會大大提高,伴隨的是相關科學技術,高科技產業的研發,投入資金大幅度削弱,後果非常嚴重。

縱觀世界經濟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靠房地產成為發達國家,一個國家沒有現代化製造,沒有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經濟一旦過於依賴房地產行業,勢必就會讓人堪憂,大量的銀行貸款如果一直不停流入房地產行業,實在讓人非常痛心。

近年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相關調控正在升級,房地產去泡沫化勢在必行,國內房價上漲速度放緩就是最大的效果,房地產市場最後必須回歸到其真正的居住屬性,才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2. 有新聞報道稱巴西陷入經濟危機,已經破產了,情況屬實嗎

導讀:據外媒報道,巴西因為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陷入了破產局面,媒體瘋狂宣傳疫情進一步加劇了巴西的經濟危機。對此,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表示,我無能為力,巴西破產了。

一些經濟學家以為,巴西政府是否能快速展開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這對巴西的經濟復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巴西政府至今還沒啟動疫苗接種程序。當記者就巴西的經濟形勢如此嚴峻提問博索納羅,博索納羅的回答是,巴西媒體是「軟弱的媒體」,這直接助長了新冠病毒的火焰。各大媒體總是無所不用其極,想各種辦法來榨乾政府,要打倒我們(巴西政府),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相關利益。相關報道指出,在疫情肆虐巴西的情況下,作為巴西的國家元首卻把全國嚴峻的經濟形勢歸咎各個地方的政府,認為他們為了阻隔新冠病毒的發展,強制執行社交隔離措施導致經濟發展停滯。

3. 歐債危機與八十年代危機異同

兩次危機的相同點:
一、大量舉借外債
20世紀下半葉拉美國家為了實現本國的工業化,急需增加投資規模,尤其是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而當時發達國家推行的低利率政策對這些國家形成了極大的誘惑,於是很多拉美國家通過舉債來彌補投資缺口,外債越積越多,到80年代初,外債規模超過了本國的支付能力而陷入債務危機。有數據統計,截止到1982年末,拉美主要四個債務國外債總額達2575.6億美元,占拉美外債總額的83.58%,其中墨西哥外債余額876億美元,巴西913億美元,阿根廷436億美元,委內瑞拉350.6億美元。
而歐債五國債務總額達債務總額達33306.77億歐元,其中愛爾蘭債務率為104.95%,赤字率9.85%,希臘債務率160.81%,赤字率9.18%,義大利債務率120.11%,赤字率3.95%,葡萄牙赤字率106.79%,赤字率4.04%,西班牙債務率68.47%,赤字率8.48%。根據《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要求歐盟成員國的赤字率應控3%以內,債務率應在60%以內。歐債五國債務率和債務率已經嚴重超出安全標准。
二、兩次危機爆發的背景
拉美債務危機發生在國際資本主義危機爆發之後,歐債危機爆發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產生的國際環境比較類似。由於在危機爆發後,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理預期產生消極作用,使危機爆發的地區和受影響的地區消費和投資需求會大幅下滑,使經濟進一步蕭條。這個時候政府一般採用財政赤字手段刺激經濟的發展,通過舉債來彌補赤字,當債務總量超過政府的償債能力就會爆發債務危機,拉美債務危機和歐債危機就是這種形式。
三、借債成本的提高
拉美國家的債務大都是向西方發達國家借來的,出現赤字後又要通過借新債來彌補,這些貸款償還期短,條件苛刻,而且西方發達國家為了自身利益,為了應付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提高利率,使拉美國家蒙受巨大損失。據統計,利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智利多付利息8500萬美元,巴西多付5.7億美元,阿根廷多付1.8億美元,利率的提高大大增加了拉美國家的債務負擔。從2009年底到2011年7月,標普將希臘主權評級從A-下調到CC級,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遭到主權評級的下調,義大利的評級展望在2011年5月夜被調整為負面。信用評級的下調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引起資本外逃,同時也使得融資成本的提高。
不同點分析
首先,歐債五國實體產業的缺失是危機發生的元兇,這些國家經濟結構失衡。出現危機的五國是西歐相對落後的國家,這些國家主要靠旅遊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歐債五國服務業所佔比重其中愛爾蘭為66.57%,義大利72.51%,希臘78.8%,葡萄牙74.82%,西班牙74.06%。而五國的服務業無一例外都是旅遊業,旅遊業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在經濟繁榮時期會帶來巨額的收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但在經濟衰退時期,就會非常脆弱,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給這些國家的旅遊業帶來巨大沖擊。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在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容易爆發危機。此外,高福利也是歐債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些國家中,醫療費用和上學費用都比較低,對於失業者也發優厚的工資,這就很容易引發道德風險。多年來歐洲的高福利制度加重了政府的負擔,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繼續維持高福利,政府不得不舉債度日。再次,歐債五國是歐元區成員國沒有獨立的貨幣自主權,歐元區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是平衡歐元區各個國家利益的結果,相對於每個成員國,歐洲中央銀行制定的政策不是最優,這就意味著在危機爆發時,希臘五國希望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而德國法國為了穩定本國物價水平,希望穩健的貨幣政策,成員國意見不統一,這也是危機產生的有一個重要因素。
拉美國家和歐債五國有很多不同,首先拉美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相對落後,雖然沒有高福利政策增加政府負擔,但是這些國家在實現工業化的道路上,主要依靠出口來創造外匯,而出口產品中大部分是初級農產品和礦產資源,其中,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主要出口咖啡和香蕉,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生產石油,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之後,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持續下降及咖啡。香蕉等農產品價格一跌再跌,使這些國家苦不堪言,進一步惡化了本國經濟的發展,還債能力下降,債務總量不斷上升,使拉美經濟雪上加霜。其次,拉美這些國家沒有像歐債五國那樣有堅強的後盾力量,歐洲成員國一旦出現問題,歐洲中央銀行和歐元區其他成員國為了避免危機的擴散,不會坐視不管,可以說歐債五國出現問題的原因更多是由於這些國家的道德風險產生的。而拉美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像歐洲中央銀行那樣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後盾,一旦經濟出現問題,那些西方債權國不僅會見死不救,而且還會落井下石,這是拉美債務危機一個重要因素。

4. 姜超:目前政策調整存在壓力 別老想放水真的該減稅!

摘要

上周公布了2季度經濟數據,緊接著21世紀等媒體報道央行窗口指導一級交易商、額外增加MLF額度買入中低等級信用債,而在周末一行兩會集體發布了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監管尺度有所放鬆,而市場也聞風而動,當天股市大漲債市大跌,這是不是意味著痛苦的去杠桿不做了,要重新開閘放水呢?

客觀來說,目前的政策確實存在調整壓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長下行。

最直觀的壓力來自於經濟增長。2季度GDP增速降至6.7%,重新降至16年以來本輪經濟反彈的最低點,在過去10年當中僅高於金融危機時09年1季度6.4%的增速。

從三駕馬車來看,均在減速。其中代表外需的出口增速從17.6%降至12.3%,內需中的投資增速從7.6%降至5.2%,消費增速從9.8%降至9%,而且無論投資還是消費增速都是多年新低。

從生產法來看,2季度工業明顯減速,而服務業增速居然有所反彈。但是服務業的回升主要歸功於三大行業,交運倉儲、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業,前兩者的回升還好理解,一個代表物流行業、一個代表移動上網,都有旺盛的需求。但是金融業增速的回升有點不合邏輯,因為金融業做的是錢的生意,但明顯到處都缺錢啊,貨幣和融資增速都在大幅下降,金融業怎麼可能越來越好呢?

這其實說明目前除了部分新經濟還在增長,大部分靠貨幣驅動的傳統經濟都在減速。

二是債務違約激增。

今年上半年,債務違約風險明顯增加。

從債券市場來看,到目前為止債市新增13個違約主體,而17年全年只有12個違約主體,違約主體數量測算的信用債邊際違約率為0.5%,遠高於去年的0.29%。截止目前債市違約未兌付的本金大約800億,佔17萬億信用債存量的比重也約在0.5%。

而且從違約企業類型來看,只有7%是地方國企,而民營企業比例高達74%,其餘19%的所謂中外合資企業其實也是民營企業,民企是債務違約的重災區。

而從P2P行業來看,6/7兩月爆雷的平台超過100家,多分布在江浙滬地區,後蔓延至北京和深圳,其中不乏累計成交額超百億的平台。月均問題平台數量創下最近一年半以來的高峰,集中式的爆雷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此外,由於股市持續下跌,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公告質押股票存在強平或者面臨強平風險。

去杠桿導致信用收縮。

而所有這一切,都與去杠桿引發的信用收縮有關。

經濟增長和債務償還都需要錢,而代表全社會融資的最重要指標是社會融資總量,今年上半年的新增社融為9.1萬億,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萬億,6月末的社融余額增速降至9.8%,創下03年有數據以來的新低。

而社融增速還不足以代表真實的融資變化,因為政府融資以及很多其他的影子銀行活動不在社融的統計當中,所有的融資都直接或間接通過銀行進行,因此我們不妨看一下銀行的總資產。截止今年6月份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為257萬億,同比增長僅為6.9%。

而按照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目前全社會的平均融資成本高達7.6%,這已經遠高於銀行的資產增速,說明目前的融資增速已經保證不了存量債務的利息償還,必然會帶來債務違約風險以及經濟下行壓力。

問題是,該怎麼辦呢?在我們看來,要解決信用收縮的問題,有三個可以選擇的辦法:

一是靠央行放水。

從央行的角度來看,今年做的事情已經不少了。

首先,貨幣政策其實已經做了調整,6月份貨幣政策例會表態要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明顯不同於以往講的「合理穩定」,已經暗示了貨幣政策轉向了中性偏松。

從年初到現在,央行已經3次定向降准,累計釋放2.3萬億基礎貨幣,相比於央行35萬億的總資產,這一規模已經非常可觀了。

而針對信用市場的凍結,央行還創設了MLF抵押品機制,鼓勵公開市場交易商購買低等級信用債,並可以從央行手中換取流動性。

從效果來看,其實已經有一些了。比如在貨幣市場,目前7天回購利率R007已經降至2.7%,比去年末3.7%的高點下行了100bp,已經降至16年末的低位水平。而在信用市場,上周AA級企業債利率也終於開始下降。

放水沒有未來、舉債沒有空間。

但是,如果還是靠央行大水漫灌,其實是沒有未來的。

在08年之後,我們已經經歷過三輪超級寬松周期,央行分別在08年、12年和15年放鬆了貨幣政策,從結果來看,確實在隨後的一年都出現了經濟的反彈,但是都不可持續,結果是貨幣越來越多,債務越來越高,地產泡沫越來越大。

而且放水要想有效,必然是發動經濟主體再度舉債。但是在經過三輪舉債之後,經濟的總負債和GDP的比值已經達到歷史頂峰的250%,其實已經沒有舉債空間了。

很多人說250%的負債率也不算多,人家日本的負債率都400%了,不也活得好好的嗎?

確實負債率多高是頂沒有定論,但是首先不能跟日本比,因為日本是個特例,除了日本以外的負債率基本都在300%以下,比如美國也只有250%左右,和我們基本相當。另外,我們其實不應該和發達比,因為發達是高福利社會,而中國是發展中,而BIS數據顯示發展中的平均負債率只有175%,比如印度是128%,巴西是141%,以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而言負債率已經太高了。

如果把中國三大經濟主體分拆來看,目前負債率最高的是企業部門,其負債/GDP高達159%,處於全球最高位,未來只能去杠桿,沒有舉債空間。

而居民部門負債/GDP也達到55%,雖然貌似低於美國等80%-100%的水平,但考慮到中國居民佔GDP分配的比例遠低於美國,用居民部門負債/居民收入衡量的中國居民負債率已經接近100%,和美國已經差不多了。

最後看上去唯一能舉債的是政府部門,目前中國政府部門直接負債/GDP的比值大約為36%,但是這只統計了國債和地方債,沒有考慮到以地方融資平台、PPP、政策性銀行、社保和醫保資金壓力等形式存在的大量隱性負債,這其實說明政府的舉債空間也沒有那麼大。

目前,我們的廣義貨幣M2總量已經接近18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26萬億美元,比美國還多一倍。而在20年以前,中國的M2隻有10萬億人民幣,不到美國的一半,如果我們老是不停放水,別人不停緊縮,那麼匯率該怎麼辦呢?

可以降准,不要降息;可以寬貨幣,不要寬信用。

客觀來看,我們認為這一輪央行貨幣政策的寬松程度還是和以往有明顯區別。

以往三輪放水,央行都是降准、降息一起來。降准相當於寬貨幣,增加商業銀行的資金供給。而降息相當於寬信用,刺激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

而這一次我們的主要目的應該是避免信用凍結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而不是再度刺激經濟和地產泡沫。因此適當的定向降準是可以理解的,增加商業銀行的資金供給能力。而且目前中國大型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依然高達15.5%,而歷史上最低的法定準備金率只有6%,這說明存款准備金率存在巨大的下調空間。

但是另一方面,應該盡量不要降息,因為這相當於對地產泡沫火上澆油。而且目前中國的貸款基準利率只有4.35%,處於過去幾十年的最低點,其實也沒有多大的下調空間。

因此,只要央行堅持使用定向寬松的貨幣政策,而不去主動降低利率,就和以往的全面放水不太一樣。

二是靠監管放鬆。

這一次的信用收縮,源頭其實就在於去杠桿下的金融監管加強,影子銀行全面規范。

從12年到17年,商業銀行的資產從120萬億將近翻一番到250萬億,這背後的主要其實是影子銀行,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還有信託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大力發展通道業務,幫助銀行逃避表內資本監管,從而使得貨幣超發。

而從17年開始,隨著資管新規的起草、徵求意見到正式出台,影子銀行先後開始萎縮,最終導致了社融當中非標融資的全面下滑,從而拖累了社融增長。

因此,如果金融監管放鬆,確實是有助於緩解信用緊縮。而在上周末(7.21-7.22)三部委發布的資管新規細則,確實在監管尺度上有所放鬆,因此市場的反響也特別熱烈,畢竟誰都想過好日子,不想過苦日子。

去杠桿節奏放緩,絕非再度加杠桿。

從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角度出發,其實可以理解金融監管的適度放鬆,因為影子銀行的發展壯大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在短期內將影子銀行全部都關掉並不現實。所以資管新規給各家銀行留出了兩年半的緩沖期,同時在操作上給各家銀行更大的自由度,比如說自己來掌握影子銀行的回表節奏,老產品清不掉的可以暫時續作,新產品在期限匹配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配置非標資產。

但是,去杠桿節奏放緩,絕對不代表再度加杠桿。因為影子銀行發展失控的主因是通道業務,而在出台的細則當中通道業務依然被嚴令禁止,同時打破剛兌的方向也沒有變化,因此影子銀行也不會死灰復燃。央行明確表示老產品的規模必須控制在《指導意見》發布前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之內,所投資新資產的到期日不得晚於2020年底,其實只是減緩了影子銀行的萎縮節奏,而不是重新大力發展影子銀行。

過去影子銀行發展失控導致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這樣的錯誤相信我們不會再犯了。

三是靠財政發力。

其實除了靠央行放水、監管放鬆之外,靠財政發力也可以緩解信用緊縮。

財政一方面通過稅收從經濟當中收錢,另一方面通過支出把錢花出去。因此財政拿的錢越少,花的錢越多,經濟當中的錢也就越多。

而財政花錢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而這其實也是我們在過去三輪經濟減速周期當中的做法,包括09年、12年和15年,都能觀察到財政支出實際增速的明顯回升,以及財政赤字率的明顯擴大。

而當前要改善信用收縮,其實也可以考慮再度增加財政赤字率,這其實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財政發力的副作用應該遠小於貨幣放水。

而且可以改變財政花錢的方式,從加大財政支出轉變為減少財政收入,也就是加大減稅的力度,而且一定要實打實的減稅。

這幾年政府一直在鼓勵減稅降費,但是從今年上半年的稅收增長來看,我們的稅收增速是14.4%,其中增值稅同比增長16.6%,企業所得稅增長12.8%,個人所得稅增長20.3%,其中沒有一項低於10%的GDP名義增速。

如果稅收增速和經濟增長相當的話,上半年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還有個人所得稅就分別多交了1900億,600億,以及700億,合計多交了3200億。這說明我們居民和企業的真實稅負水平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在大幅上升。如果把這部分多交的稅退給實體經濟,那麼全年就可以減稅6400億,直接拉動0.8%的GDP增速。

而且我們看美國的經濟、股市不斷上行,其實貨幣還在收緊,就是靠減稅在激發經濟的活力,這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別老想放水,真的該減稅!

總結來說,我們認為到目前為止央行層面的政策值得肯定,貨幣定向寬松,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是並未直接降息刺激經濟。

而金融監管政策只是尺度調整,放緩了去杠桿節奏,讓影子銀行平穩關閉,從而讓去杠桿更可持續,但絕非重新發展影子銀行再加杠桿。

而真正該做的絕非央行放水、放鬆監管,因為影子銀行失控、貨幣超發其實是我們目前所有痛苦的根源,如果還是飲鴆止渴,可以緩解一時之痛,但換來的是無盡的痛苦。

真正該做的應該是財政減稅,而且是大力度、真心實意的減稅,減稅的標志至少應該是明顯的稅率大幅下降,或者是稅收增速的大幅下降。而且減稅的好處有很多,可以直接減輕居民和企業的負擔、而放水舉債其實是加重了實體的長期負擔,減稅也可以穩定經濟增長,而且把錢從政府還給實體經濟還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用好了真的是一石多鳥。

希望我們能夠保持貨幣的定力,加大減稅的魄力,這樣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政策組合。

一、經濟:下行持續承壓

1 )需求依舊低迷。 7月中上旬主要37城市地產銷售同比下降8.8%,降幅比6月的-19%明顯收窄,但其中三四線城市銷量降幅仍高。7月前兩周乘聯會乘用車零售、批發增速分別為-12.9%、-14.3%,顯示汽車銷售依舊低迷。

2 )工業繼續減速。 7月中上旬6大集團發電耗煤同比增長11.3%,增速與6月份基本持平,但7月中旬發電耗煤增速大幅降至3%。7月前兩周全國高爐開工率比6月明顯下降。均顯示7月工業在繼續減速。

3 )經濟下行承壓。 2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7%,從需求看,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速均明顯下滑,從生產看,工業明顯減速,而服務業的回升難以持續。2季度社融增速降至9.8%的歷史新低,意味著下半年經濟仍將承受持續下行的壓力。

二、物價:通脹壓力減弱

1 )食品價格反彈。 上周菜價反彈,豬價大漲,食品價格結束5周下跌,環比上漲0.8%。

2 ) 7 CPI 小降。 7月以來菜價、豬價先跌後漲,截止目前7月商務部食用農產品價格、農業部農產品批發價格環比分別下跌1.1%、2%,預測7月CPI食品價格環比下跌0.6%,7月CPI小降至1.8%。

3 ) 7 PPI 回落。 7月以來鋼價高位震盪,煤價油價見頂回落,截止目前7月港口期貨生資價格環比持平,預測7月PPI環比下跌0.1%,7月PPI同比見頂回落至4.4%。

4 )通脹壓力減弱。 2季度雖然PPI小幅反彈,但CPI明顯回落,整體物價仍在繼續走低,2季度GDP平減指數降至2.8%,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降。展望未來,我們認為PPI已經見頂,後續回落幅度將加快,而CPI將繼續保持低位,這意味著後續通脹壓力仍將繼續減弱。

三、流動性:貨幣維持寬松

1 )貨幣利率小升。 上周貨幣利率R007小升8bp至2.69%,R001上行14bp至2.5%。DR007上行2bp至2.65%,DR001上行15bp至2.46%。

2 )央行大幅投放。 上周央行操作逆回購5800億,逆回購到期400億,逆回購凈投放5400億,國庫現金凈投放700億,上周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6100億。

3 )匯率繼續貶值。 上周美元指數下跌,人民幣兌美元走弱,在岸、離岸人民幣分別貶至6.79、6.78。

4 )貨幣維持寬松。 上周央行發布關於資管業務的《央行通知》,銀保監會發布《理財新規》細則,其中打破剛兌、消除嵌套、統一監管等原則並未改變,但在標投資、壓縮節奏、計價方式等方面較市場最悲觀預期有所放寬。我們認為在信用收縮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貨幣將保持寬松格局,而金融監管尺度的放寬也有助於改善信用凍結,但不會改變去杠桿和信用收縮的大方向。

四、政策:加大信貸投放

1 )國稅地稅合並。 國務院發布《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國地稅由分設向合並改革有利於提高運行效率,提升納稅人便利度,降低納稅遵從成本,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促進治理現代化。

2 )央企重組整合。 央企重組整合仍被國資委列入下半年重點工作。國資委表示,要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打造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大型郵輪、工業互聯網等協同發展平台,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合,加快推進免稅業務、煤炭碼頭等專業化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3 )加大信貸投放。 銀保監會表示,要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力度,大中型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貸款價格,帶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明顯下降。

五、海外:特朗普點評美聯儲,鮑威爾重申漸進加息

1 )特朗普點評美聯儲。 特朗普上周接受CNBC采訪時說,他沒有為美聯儲加息「激動」,每次經濟走強聯儲就要再次加息。特朗普評價鮑威爾今年出任美聯儲主席,稱他在聯儲委任了一個很優秀的人。但他認為聯儲加息可能幹擾美國經濟復甦,稱擔心加息的時機可能不好,在日歐央行都保持貨幣寬松時,加息可能會讓美國處於「劣勢」。

2 )鮑威爾重申漸進加息。 上周鮑威爾出席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聽證,重申當前最佳途徑就是保持漸進加息,很難預料當前貿易討論的結果,美國經濟所面臨的風險大致均衡,FOMC意識到加息太快或太慢的風險。

3 )特朗普指責歐盟操縱匯率。 上周特朗普稱,歐盟等一直在操縱匯率,並降低利率,而美國在加息,美元也變得越來越強。其講話過後美元指數走低。今年二季度以來,美元指數已經大幅上漲近5%。

4 )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看多美國經濟。 上周三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周三對經濟發表了樂觀看法,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將大大高於過去10年的常態,現在的經濟增速是3%,兩個季度後可能達到4%,而且未來還將出台更多的減稅措施。

5. 介紹一下99年的巴西經濟危機

正如大多數的政治家一樣,巴西的政治家也是既貪心又無能,他們只管眼前不顧將來,結果當然就導致了嚴重的金融危機:正如其他發生金融危機的地方一樣,巴西政府的財政支出也嚴重超過了收入。1998年秋天,巴西的狀況是:巴西政府的國內負債為2980億美元(雖然實施國營企業私有化,讓政府增加了840億美元的收入),國外負債為2280億美元,而且其中的420億美元下一年度即將到期。當時巴西的預算赤字就佔了國內生產總值(BIP)的百分之7.2%。

在此情況下,巴西政府決定採用各國政府最常用的金融手段,就是調高利息——部分調幅甚至高達49.75%——來誘使資金留在國內。但這么一來卻提高了巴西公債的成本,導致負債金額更大幅增加。調高利息讓一般民眾變得連分期付款都無力負擔,所以此舉猶如是將負債的人民推進絕望的深淵。沉重的利息負擔扼殺了巴西的經濟,數以萬計的汽車就堆放在荒地上。雖然巴西政府為短期的外國投資者提供了高達15%的所得稅免稅優惠,但不論是銀行家、投機者或者是投資者都不免要憂心的自問:這種做法真能有效地將資金留在巴西嗎?巴西政府能夠制定出穩定金融的必要措施嗎?巴西人自己都爭相將雷亞爾(Real)換成美元儲存,企業和集團更是提早就把利潤匯到了國外,資金為了尋找安全之地,不斷流出巴西,最後甚至到了一天流失10億美元的慘境。央行不斷買進雷亞爾以求支撐巴西幣值。原本充裕的貨幣儲備,總額超過700億美元,不過才數周,到了1998年9月底竟然只剩下約470億美元。巴西的股票交易指數更是一路從12000多點滑落1998年9月16日的5665點。突然的景氣蕭條就像是降臨的天災,似乎要把巴西徹底摧毀。巴西存在著經濟崩潰的危險。

不過,正如眾所周知的,身為世界第九大經濟國,又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如果巴西倒下了,那麼整個拉丁美洲的經濟一定會動搖,如此一來就勢必會殃及美國。巴西不僅是美國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與美國銀行界的業務往來更是極其密切。因此巴西的金融危機一出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便挺身而出,與巴西政府就援助協議的內容進行磋商:巴西可以得到415億美元的援助貸款,但是必須將財政預算削減為87億雷亞爾,還必須放棄對資本交易的控制,保證一定償還債務,繼續進行企業私有化以及立即著手改革其稅務系統、勞動力市場和金融體系。

國際援助的消息緩解了巴西境內緊張的經濟形勢。投資信心相繼萌芽。僅當年10月外國投資者就凈匯入2790萬雷亞爾,重新投入巴西股市。股價節節上漲。1998年11月5日,匯入巴西的資金竟高達26500萬美元。

1998年12月3日,卡多索(Fernando Cardoso)政府將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達成的援助協議案提交國會表決——結果竟遭否決!愚蠢的政客竟不知此舉無異於是邀請全球的投機者一同參與打擊雷亞爾的行動。霎時謠言滿天飛,市場盛傳雷亞爾將大幅貶值——據說這是獲得援助貸款的條件之一。央行行長古斯塔?弗朗哥(Gustav Franco)將引咎辭職的傳言更是搞得市場上人心惶惶。結果當然是再次引發股市崩盤。幾小時內巴西股價指數就下跌了8.8%。受巴西股災影響最嚴重的是阿根廷,其股市重挫幅度亦高達6.55%。

在巴西國會否決了援助協議案之後,好不容易磋商成功的巴西貸款難道也要跟著失敗嗎?所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在1998年12月2日通過了給予巴西181億美元、為期3年的貸款。在巴西政府的努力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投資者也逐漸信任巴西。

此次政客們又證實,他們對處理資本市場上瞬息萬變的情勢是多麼地遲鈍與低能:1999年1月中旬,巴西前總統,也就是新任的米拿斯—葛萊斯州(Gouverneur von Minas Gerais)州長弗朗哥(Itmar Franco),要求延期償付其州政府對聯邦政府的借款。對聯邦政府而言,900億美元的借款頓時成了問題。其他各州也會相繼跟進嗎?先是國會否決了援助協議案,現在又有米拿斯-葛萊斯州推延還債,接下來其他各州也可能繼續跟進:難道巴西政府鞏固金融的所有努力都將徒勞無功?市場上籠罩著強烈的不安氣氛。1999年1月12日,巴西Bovesta指數一早開盤跌幅就高達6.54%,收盤時更以下挫7.62%的幅度,收在5916點。

第二天開盤15分鍾後,大盤跌幅就超過了10.23%。同一天巴西央行將原本定於1.12至1.22的匯率浮動區間調整為1.2至1.3;但巴西貨幣雷亞爾的貶值幅度還是高達8%。收盤時1美元可兌換1.32雷亞爾。此時巴西的外匯儲備只剩下350億美元。到了星期五,1999年1月15日,央行決定讓雷亞爾的匯率自由浮動。於是從1月15日至5月7日,雷亞爾貶值的幅度接近70%。洞悉巴西政治家的無能與巴西經濟困境的投機者,只要搭上雷亞爾重挫的順風車,想必就能狠狠地大撈一票了

6. 歷史上有哪些國家發生過債務危機

歐洲債務危機最早在希臘發生,其後蔓延到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和西班牙。歐洲債務危機,簡稱歐債危機,是指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洲部分國家因在國際借貸領域中大量負債並超過了其自身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者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國家發生過債務危機呢?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爆發。從1976~1981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迅速增長,到1981年外債總額積累達5550億美元,以後兩年經過調整,危機緩和,但成效並不很大,到1985年底,債務總額又上升到8000億美元,1986年底為10350億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區所佔比重最大,約為全部債務的1/3,其次為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區,危機程度更深。1985年這些國家的負債率高達223%。全部發展中國家裡受債務困擾嚴重的主要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和印度等國。

除了上述的國家外,經濟學家也開始點出法國、比利時、奧地利這三個西歐國家其財政可能將步入笨豬國家的後塵。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及波蘭的財政情況也一樣並不樂觀。

7. 美國只有3億人,為什麼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確實如此,美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全球最大消費國。正因為如此,當特朗普單方面挑起全球經濟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戰時,包括其傳統盟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在內的經濟體都非常緊張。

作為全球第一消費大國,這正是美國長期以來貿易逆差的原因之一,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美國的貿易逆差歸咎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這是沒有道理的。就拿2017年美國對歐盟的1510億元貿易逆差來說,這其實主要還是體現在貨物貿易上。而在服務貿易上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由於美國長期個人、家庭、企業和聯邦政府的債台高築,寅吃卯糧、導致長期處於高負債率和低儲蓄率的狀態下。

儲蓄低於投資,無法支撐經濟的長期繁榮和增長,就必須藉助大量國際資本迴流美國。這也順勢加劇了美國貿易逆差的不可避免。

我們知道,在以美元為推動力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美國始終受益最大。由於大量國際資本進入美國,購買美國國債等金融資產,為美國經濟發展提供低利率的資金支持,也增加了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使得他們紛紛在海外投資設廠,導致美國國內製造業出現「空心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舉個例子,美國去年經濟總量GDP雖然達到了19.362萬億美元,但其第三產業服務業就超過了12萬億美元的貢獻值,相比之下製造業僅僅不到4萬億美元。

於是,美國就需要大量進口海外市場的產品,而且這些產品主要還是美國在其他國家生產組裝的,再銷售到美國國內,美國企業從中賺取了巨大的利潤,反倒是其他國家貌似出現了對美國貿易順差的快速增長,但卻一直都是處於製造業的末端。尤其是新興經濟體要想升級自己的產業鏈不可能得到美國的支持,只能被遏制。因此,要強大唯有靠自身的 科技 投入與創新!

在美國生活了30多年,我來告訴你為什麼美國只有3億人,卻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1)美國人的財富分布較廣,比如說我們去賓州鄉下當地人吃晚餐的餐廳吃飯,我看他們菜單價格比曼哈頓也便宜不了幾塊錢。能承受這樣價格的當地人,消費力應該是可觀的。那些當地人是美國最普通的人,可以說是佔大多數的人。我們中國京滬廣大城巿的人消費能力很強,月花費不比普通美國人少,但是中國小城鎮農村裡的人,實在非常貧窮,每天的花費少得可憐。而那些人是中國的大多數。

2)美國人浪費太多太多了。這是兩個層面上的浪費。

首先是美國人扔掉的東西太多了,按有的人說法,家裡有東西一年也沒用過一次,那東西就應該扔掉了,因為用的可能不大了。用過的東西如果有點壞了,美國人馬上就扔掉。所以每周扔垃圾那天,紐約街上常會看見可用的傢具電器和家用品。

在美國,平時吃用的物品,美國人看看不順眼就丟了,每年浪費的食品不計其數。有些環保組織還專門組織人員定時去曼哈頓餐館外撿他們扔掉的食物吃。

美國還有一種浪費是我們想不到的。我們在美國修車,車行從不修零件。象變速箱之類零件壞了,師傅一定是要求換一整個零件。更氣人的是, 汽車 一邊的零件壞了,車行都是建議把另一邊沒壞的零件也換了,理由是這邊壞了那邊也快壞了。

剛開始對外開放時,我們很欣賞國外的人把餐桌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帶走,覺得他們很儉省。其實他們點菜很浪費的。我們與那些並不太富裕的美國朋友出去吃飯,他們從餐前開胃小菜、酒品一直點到餐後點心,一道也不拉下。加小費夫妻倆一頓飯花$100是平常的事。

我們剛來美國時在美國餐館打工,周末晩上有派對,我們夫妻商量好用掉白天打工的一個人的收入約$100。可我們的美國同事,用掉了自己的一百元還不夠,來找我們再借一百。可以想像這些美國人消費起來是多麼厲害。

綜上所述,這3億的美國人至少有2億終身都在使勁的花錢。這邊錢花出去了,那邊的廠家就賺到了錢,部分利潤又轉成工資發給了大手大腳用錢的美國人。錢滾錢,錢生錢,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大國。

為什麼只有3億多人口的美國,卻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者市場?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美國很早就是發達國家了,老百姓溫飽問題早已解決,老百姓生活有秩序,並且有著差別不大的消費觀念, 社會 保障制度也已形成。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他們老百姓教育水平比較齊整,人文平均素質高。

美國 社會 早已轉型為服務型 社會 了,他們的老百姓對生活需求是各個方面專業服務的人才。專業服務人才通常都需要接受過高等教育,至少也要有過專業的培訓技能。這樣才能適應他們 社會 的人才需求。

二、他們的老百姓平均工資和最低工資相對發展中國家要高出很多。

除了那些對 社會 做出特大貢獻的人,他們的財富以億萬計算外。其它的普通工作者,收入差距不是很大,這樣他們就容易形成類似的消費觀念。當他們的居民認為哪一類商品是他們生活所必須,那麼購買的時候差不多就是3億人都去購買,這樣就容易達到規模經濟。這點是發展中國家和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做不到的。他們 社會 工作者的平均收入高又高,他們國家老百姓的普通消費相對我們發展中國家來說就是奢侈消費了。

三、他們 社會 的失業率低。

一個國家的老百姓如果單工資高但收入不穩定那是不行的,他們國家的失業率才3%多點,這么低的失業率,對於消費市場是非常利好的。他們不但收入高,而且失業率還那麼低,這樣他們的居民就有足夠的能力規劃自己的生活支出,不需要節支,而且隨機消費也會得到增強。任何一個 社會 ,如果老百姓沒有穩定的收入,那對消費市場起不了什麼作用,哪怕工資沒有那麼高,只要持續有收入也是好的。失業率高還會給 社會 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四、 社會 保障比較完善。

美國的 社會 保障要比很多國家做的好,他們除了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之外,他們失業人員還可以有補助金。政府還提供失業再就業的免費培訓機會,讓失業人員可以找到新工作。也就是說他們國家把老百姓有可能遇到的問題盡量想的周到。這樣子,他們老百姓心裡比較踏實,就敢消費,不至於失業馬上就會餓死,也不至於生病會沒錢看病。

總的來說,是由多方面綜合起來的,最重要的是失業率低和平均收入高。

這話說的,什麼叫美國只有3億人口!

美國人口大概是3億2千多萬,是世界上第三大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與印度。這樣的人口數量,你用「只有」來表達,不覺得太矯情了么?

美國3億多人口,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還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金融強國、 科技 強國。

這是因為,美國太發達了。

2018年,美國GDP總量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達到20.5萬億美元,已然坐穩全球GDP老大的位置。而GDP總量超過萬億美元的國家總共只有15個。

美國的GDP總量,超過了排名第二的中國(13.45萬億美元),與排名第三的日本(5.07萬億美元),再加上排名第九的巴西(1.9萬億美元)總和。

也可以這么比較,美國的GDP總量,超過了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這8個國家的總和。

也就是說,美國的GDP總量,是全球排名第二道第十二的是一個國家總和的一半。

由此可見美國的實力。

在經濟如果發達的情況下,美國人當然要消費啊。而且美國人消費的價格還很低。人口優勢(世界第三),加上收入優勢,美國人均收入大概在4萬多美元左右,這樣讓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很讓人驚訝么。

要知道,美國的人均收入,差不多是中國的9倍、10倍左右。是印度人居收入的20倍以上。也就是人口比美國多的兩個大國,老百姓都遠遠比美國人窮。人窮,消費力就不足,這很正常嘛。

所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順理成章。

不過,可能不用再用多久,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因為中國經濟強勁增長,人民收入不斷增加,消費力量不斷釋放,中國消費先於GDP,超過美國。

像 汽車 、家電、電子、 時尚 等,中國已經超過美國了。

2018年美國全國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0364.2億美元,同比增長5%。這樣2018年,中國的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美國的95.4%。人均按照中國13.95億人口計算為4127美元,人民幣27311元。美國按照3.28億人口計算,約為18404美元。

很多人納悶兒,只有3億人的美國,為什麼有這么大的消費額,為什麼會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老郭認為,美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是綜合因素的,人口基數,收入水平,消費意識, 社會 保障等都是提振美國消費的核心動力,而與其相比,別的國家整體還是遜色一些。

我們都知道,美國大約3.2億人口,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是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也是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多。其實也算是世界人口大國, 這個3億人口的基數,是消費大市場的有力保證。 試想,如果人口只有千萬,再有錢也提不起消費!

最近蘋果新手機發布,外媒稱中國人需要一個月薪水才能買到,而美國人一周薪水就能買到。為什麼,美國人民確實收入高!美國人均GDP37萬元,不是全球第一,大概只排名第五。而中國人均GDP是6萬,排在全球70位,印度人口多但人均GDP只有1萬多。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和印度人口遠超美國,但人均GDP很少,購買力不強。而其他人均超過美國的,人口又太少,推動不了消費。

美國 社會 保障制度由 社會 保險、 社會 福利、 社會 救濟三部分組成。美國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來,已形成龐大的 社會 保障體系。而這種體系不斷完善下,美國人民幸福感其實很強,這也給人民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使得大家敢於去消費。而這點,和我們不太一樣,近憂遠慮之下,大家是不太敢於去消費的。

其實近年在消費升級以及刺激消費之下,我們大家消費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對此,他們更加的超前,往往是用明天的錢用於今天的消費。

最後,再說說一美國朋友對美國消費的真實感受。在他眼裡,美國人確實有錢,而且消費慾望很強。但同時,美國人有些「浪費」,但那種浪費不是惡意的,而是好的習慣,因為生活水平到了,消費能力有了。美國人多消費,企業越多生產,往復循環,對經濟刺激和支持。

最近,有網友詢問,美國只有3億人,為什麼還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其實,美國3億人口並不算少了,人口數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中國和印度。而且美國第三產業服務業發達,對GDP有12萬億美元的貢獻值,而相比之下,美國製造業卻有4萬億美元。但即便如此,美國製造業的體量也與德國GDP相當。

從表面上看,美國只有3萬多人口,而印度和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好幾倍,照理來講,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市場中的一個,才是最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為什麼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桂冠卻是由美國人摘取呢?

首先,美國老百姓平均工資和最低工資要比發展中國家高出很多。美國人年平均工資是40000多美元,而低收入群體收入也能在2-30000美元之間。顯然,美國雖然只有3億人口,但除了少數億萬富豪之外,大致是一個橄欖型 社會 ,就是老百姓的貧富差距不是太大,這意味著,每個美國家庭消費能力都是比較強勁的。

而中國與印度雖然人口數量遠比美國多出好幾倍,但 社會 貧富差距很懸殊。就是少數人佔有大量的 社會 資源,富人有了錢後,個人消費能力是有限的。而多數民眾不是不想消費,而是沒錢消費。特別是近年來,國內老百姓的錢都投進房地產,消費能力也大不如過去了。所以,人口數量再多沒有用,要大多數老百姓有能力消費這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再者,美國 社會 失業率低,老百姓的收入比較穩定。美國人的失業率一直保持在3%多一點,而且失業之後,可以有免費培訓機會,只要願意工作,很快就能夠再上崗就業。正是因為失業率低,收入穩定,美國老百姓不需要花太大精力去規劃自己的生活支出,不需要節約開支,即使過上寅吃卯糧的生活也不用太擔心。

而中國老百姓就不同了,有工作時總要攢點錢,以防不時之需,這個不時之需就是預防生大病或失業等,所以不敢過多消費。同時,一旦失業要再想找份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現在招聘單位都是要求35歲以下年齡段,50歲以上的老員工都被企業視作累贅而找機會開除。所以,工作不好找,存錢留後路,都成為 社會 各界的共識。由鑒於此,很多中國人都不敢像美國人那樣超前消費。

最後,美國 社會 保障比較完善,美國人民不會害怕患大病而買房治病,美國人有較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更不會害怕拿不到養老金。即使孩子教育要花的學費也可以貸款,以後等孩子成年後慢慢歸還,要是成績好了,還有獎學金。也就是說美國政府把老百姓可能遇到的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幾座大山壓力給減輕了,大家沒有了後顧之憂,當然就敢大肆消費。

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關鍵不在於人口數量,而是製造一個橄欖型 社會 ,讓每個國民都有能力消費。此外,還要解決就業問題,確保居民收入穩定,這樣才敢超前消費。更關鍵的是,美國政府把老百姓的 社會 保障體系都做得比較完善,這讓老百姓們敢於透支消費。而在美國百姓消費慾望如此強烈的情況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不稀奇的。中國和印度雖然人口都超過13億,但是貧富差距大,多數窮人沒有錢去消費,不敢去消費,人口再多也成不了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為什麼3億多人的美國比13億多人的中國消費還要多?收入與消費成正比,普通美國人收入比中國普通人高很多,所以美國人的消費高。中國高消費的人群,占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都沒有美國人的收入高。沒有高收入,只能精打細算節約用。中國富豪官二代們,把在國內的財富卷到了國外。這樣更加加大了美國的消費量!

首先,美國3億多的人口已經是一個人口大國了,雖然相對於中國、印度這樣擁有13多億的超級人口大國來說,確實遠遠不如,但放眼全球,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0364.2億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2018年中國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0987億元,約合57573.5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95.38%,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但按照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中國就可能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消費市場。

美國人口遠遠不如中國,為什麼美國會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2018年的GDP高達20.49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人均GDP也達到了6.25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七。這么大的經濟體量,這么高的人均GDP,如果美國的消費市場不大,美國人消費能力不高,那美國是依靠什麼來支撐起它龐大的經濟體量?

其次,我們都知道,美元是世界貨幣,購買力很強,世界上大部分貿易都是以美元來結算的,因此美國只需輸出美元,就可以從世界各地進口到所需的商品,從中獲益匪淺。

此外,前面也提到了,美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而且 美國經濟發達,收入水平高,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待遇好,因此美國人沒有後顧之憂,敢於花錢,再加上美國人原本就有超前消費的觀念,他們收入的大部分錢都拿去花了,所以美國人的消費能力很高,這才支撐起美國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的地位。

對於這個問題,既要反駁它的不合理性,又要承認它的合理性,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自己的國家和 社會 找到正確的提升全民生活品質的道路。

首先,為什麼要反駁它的不合理性?因為當今世界,談「總量」這個話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對比了,其他國家可以退下了。而美國3億人口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的不合理性,就在於同樣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差異。同樣寄一公斤快遞,從深圳到甘肅省摺合不到3美元;同樣距離同樣重量同樣服務時效,在美國要二十幾美元,大約10倍的差異。不管快遞費算不算 社會 商品零售總額,正常商品的運費總要算在商品的最終成本裡面來制定零售價格的吧。中國城鎮人口已經超過8億,四大一線城市人口都要七八千萬了,生活水平和美國人已經沒有本質的區別了(除了浪費不如美國那麼驚人,當然天朝現在也很浪費了)。換句話說,可能除了少數類別的產品消費以外,中國的多數普通商品的消耗數量應該都多於美國,怎麼就金額不如美國多呢!只能是因為兩地的價格差異。因此,和價格差異造成的表象不同,實際物質生活水平,兩國差距不大。

其次,就是要承認它的合理性。美國3億人的消費額全世界最高,合理性有三個:

第一,美國人工成本高。有人發明了一個所謂的巨無霸指數,就是計算各國一小時工資水平可以在當地買多少個巨無霸,這一點,美國絕對勝過中國。而這一點對於普通民眾有巨大的意義!中國大陸的餐廳服務員一個月可能三四千元的收入,而中國香港的餐廳服務員一個月可能有一萬二左右的收入。雖然搞不好那個一萬二的日子過得更苦(可能要住㓥房),但是不可否認,大陸的服務員一個月買不起最新型號的蘋果,而香港的卻可以。這是消費能力的核心體現。

第二,美國人敢消費。且不說這是對是錯,人家敢消費,各類商品大包小包地拎回家,我們這邊就省吃儉用地花錢,又是小孩上學、又是買房、又是要養老等等,綜合導致中國人要儲蓄率高,要麼錢都拿去還貸款了。總之,人家敢花錢,那麼消費總額自然就上去了。

第三,美國暫時還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中產階級。這是人家一百多年辛苦打下來的基礎,是我們國家也要走很久很辛苦的路才能實現的理想狀態。中產階級是消費的主力,窮人也許有福利不擔心吃飯、教育、醫療等問題,但是終究拿不出太多錢出來消費了。而中產階級可以買不錯的 汽車 、周末去游樂場、晚上去酒吧、帶家人環美旅行住五星級酒店等等,這個消費能力就很可觀了。我們國家得益於產業的逐步升級,尤其是互聯網產業(不管健不 健康 )的發展,也產生了相當一批年薪幾十萬的高收入人群,雖然占總量的比例還不大,但是這是一個趨勢,這個群體會越來越大。

美國的消費水平主要集中在購買力強大的中產階級的消費人群之中!美國的綜合發展能力普遍大於其它國家,他們的錢主要都用於發展,中國人的錢主要都存起來用於防老,中國人口雖多但大部分都是購買力很低的無產階級,購買力有限!從失業率的對比來看也大得多!再一個消費方式不同,美國工業消費佔比主要集中在大的軍工企業集團的原材料采購上,中國的消費佔比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而買房主大多數都是工薪階層的窮人,基本大部分都屬於低端產品消費者,而且大部分消費都用於還貸!而購買力強的炒房的有錢人畢竟是少數!這樣一對比,你就會發現美國的消費中堅力量都集中在大部分相對高檔消費群體的中產階層,購買力充足!它的消費水平可以以一當十甚至當百!因為他們是高端消費者!經濟消費結構不同,購買力佔比人群不同決定了美國的消費比重大!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美元霸權具有對全球資源的掠奪性!其貨幣職能的特殊優越性幫助助推了其強大的購買性!打個比方說你的錢是「羊」他的錢就是「」虎「」,他的錢能「」吃「」你的錢!美國「」紙老虎「」的含義在某種意義和程度上體現在了「」美元貨幣「」上!這一點是非常厲害的!印鈔機開動,舉債借債,資本迴流和流動性,這一連串的舉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他們永遠過著「」法外「」逍遙的日子!都是因為美元霸權的結果!讓人們看到了什麼才叫「世界貨幣,堅挺貨幣」!美國人隨便打一次仗的消費等於別人幾年的消費,他們的錢重心比例都消費在武器之中!如果不打仗你看他們拿什麼消費?那些軍工企業的人靠什麼養活?那些導彈炮彈不炸掉彈葯庫存放的地方都沒有,總得找個理由和借口消耗掉,美國當兵的人為錢而當兵恐怕是其他國家不敢比的吧?!所以,美國人在全球范圍內三五年之中總得想點辦法找個理由和借口發動大小局部戰爭是常有的事!還要藉此收很多國家的保護費甚至呈增加的趨勢!這次向德國,日本,韓國討要增加保護費已經是最好的說明!要知道美國其軍工企業佔了美國的半壁江山啊!

8. 急求「主權債務危機與債務危機的區別」

60年代英國的債務危機就沒有發生主權債務危機 區別在於銀行系統等其他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負債會不會成為或有主權負債,如果會,那麼一旦外部金融環境發生惡化,政府迫於接手負債和部分壞賬,導致其資產負債表以及國際收支表發生惡化,主要的指標超過一定范圍,在國際市場融資還債的成本就會增加,這時候如果信用評級機構事先察覺或者事後有意調低信用級別 ,融資成本更高。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償還負債部再可能,出現危機。

9. 巴西gdp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倒退的

盡管預計巴西經濟會在2016年末終止強烈收縮到態勢,但在2019年之前經濟都不可能恢復到衰退前的水平。調查機構還稱,巴西經濟在2015年的年度跌幅可能是近25年來最大,達到了3.5%,此外,第4季度經濟的急劇下滑更使得人們加強了「經濟衰退還遠沒有結束」的印象。
經濟復甦前景堪憂,預計巴西的失業率還將在未來幾年中維持較高水平,高額負債也使得總統羅塞夫和其繼任者不得不採取更為緊縮的政策,來穩定財政收支平衡。據估計,在過去一年中,巴西原始赤字佔到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75%。
「巴西已經擺脫以信貸消費的擴張為基礎的經濟增長模式,並需要提高財政盈餘」,經濟學家桑托斯說道,「但這也存在風險,國家可能會面臨財政危機和債務危機」。
事實上,在保持了數年經濟快速增長之後,巴西迎來的這次衰退危機對於經濟是一次強烈的打擊。即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巴西仍處在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國家之列。經濟危機之後,巴西重又被看作投資存在高風險的國家,依舊受到通貨膨脹這個老麻煩的威脅。研究者表示,巴西所面臨的這輪經濟倒退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這意味著巴西分散的政治體制還會持續不穩定。在經歷中國引導的強勁增長的一個短暫時期之後,該國經濟正在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
根據15位經濟學家的推測,自2015年開始衰退的巴西經濟,將有可能在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恢復增長。復甦過程將比較平穩,但是,直到2019年,GDP才可能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2014年水平。
經濟低增長伴隨高利率一起,增加了國家的債務成本。總債務目前佔GDP的67%,預計在未來幾年超過80%。根據研究,負債可能2018年和2022之間趨向穩定,但巴西需要付出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努力:在國會採取措施減少開支,增加稅收。
就目前而言,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推測巴西今年能採取的措施只有兩條:取消巴西石油公司在油氣開發方面的部分參與義務;各州就債務問題與聯邦政府重新談判。半數研究者表示,巴西今年有望通過聯邦開支自動限制的法案;僅有一位研究者相信,巴西今年會通過最低退休年齡和臨時金融流通稅相關法案。
但即便巴西可以調整開支,其高負債和財政緊縮也會限制GDP增長。經濟學家估計,巴西失業率可能上升至12%,而目前失業率大約在9%。(夏雲帆)

10. 【招商宏觀】發達帶動全球改善——2月全球經濟數據綜述

核心觀點:

我們是全市場對全球經濟監測非常全面和連續的機構,在盈利債務周期框架下持續跟蹤全球GDP佔比超過3/4的15個經濟體。

在回溯了二戰之後的中美經濟史後,我們主要的工作是在盈利債務周期框架下持續跟蹤全球15個經濟體的高頻數據。這15個經濟體在全球GDP中佔比超過3/4,包括: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金磚五國、墨西哥、阿根廷。

本篇報告為相關經濟體2月主要經濟數據綜述,綜合來看,雖然新興繼續走弱,但幅度溫和,發達帶動全球出現改善;美歐英改善,中日走弱。

以下為正文內容:

一、 美國:有所改善

2月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表現有所改善。

(1)2月美國綜合PMI改善。 2月美國ISM和Markit兩大PMI數據走勢一致,均是製造業惡化、服務業改善,綜合PMI改善。2月美國ISM製造業PMI錄得54.2,前值56.6;2月美國ISM服務業PMI錄得59.7,前值56.7.2月美國Markit製造業PMI錄得53.0,前值54.9;2月美國Markit服務業PMI錄得56.0,前值54.2,2月美國綜合PMI錄得55.5,前值54.4。

(2)2月零售惡化,消費者信心上升。 2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93.8,前值91.2.2月,個人可支配收入折年15.9萬億美元,個人消費支出14.2萬億美元,雙雙高於前值。2月零售環比下降0.2%,前值環比上升0.7%。

(3)2月失業率上升下降,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下降,勞動參與率平穩。 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3.3萬人,前值31.1萬人。2月,美國失業率3.8%,前值4.0%;勞動力參與率63.2%,前值63.2%。

(4)2月CPI、PPI同比雙雙低於前值。 2月CPI同比增長1.5%,前值1.6%;2月PPI同比下降0.3%,前值同比增長0.4%。

(5)2月進出口環比全面上升,逆差494億美元,前值逆差調整為511億美元。

(6)2月製造業整體改善。 2月全部製造業出貨量、耐用品出貨量、工業總體產出指數高於前值,工業產能利用率低於前值。生產、零售端庫存上升。

(7)2月新房、二手房銷售全面惡化,房價環比上漲。 2月新屋銷售環比上升4.9%,前值環比上升8.2%;2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環比下降1.0%,前值環比上升4.3%;2月美國房價環比上漲。

(8)2月國債收益率下降、信用利差下降、美元指數上升、恐慌指數下降、國債余額同比增速下降,國際資本凈流出美國。 2月末美聯儲資產規模4.0萬億美元,低於前值;2月末美國國債規模2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0%,前值22.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3%;2月國際資本凈流出美國216億美元,前值修正為凈流出1437億美元;2月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均值2.68%,前值2.71%;2月美國信用利差均值4.06%,前值4.58%;2月美元指數均值96.5,前值96.0;2月標普恐慌指數均值15.2,前值19.6。

二、 歐英日:歐英改善,日本走弱

2月數據顯示,歐英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日本則繼續走弱。

(1)2月歐英綜合PMI改善,日本惡化。 2月歐元區製造業PMI低於前值、服務業帶動綜合PMI高於前值;製造業PMI錄得49.3,前值50.5;服務業PMI錄得52.8,前值51.2;綜合PMI錄得51.9,前值51.0.2月英國製造業PMI低於前值、服務業帶動綜合PMI高於前值;製造業PMI錄得52.1,前值52.8;服務業PMI錄得51.3,前值50.1;綜合PMI錄得51.5,前值50.3.2月日本服務業PMI高於前值、製造業拖累綜合PMI低於前值;製造業PMI錄得48.9,前值50.3;服務業PMI錄得52.3,前值51.6;綜合PMI錄得50.7,前值50.9。

(2)2月歐英外貿全面改善,日本整體平穩。 2月歐元區出口同比增長4.4%,前值增長2.5%;2月歐元區進口同比增長4.0%,前值增長3.2%。2月英國出口同比增長7.2%,前值增長4.1%;2月英國進口同比增長15.3%,前值增長10.7%。2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2%,前值同比下降8.4%;2月日本進口同比下降6.6%,前值同比下降0.8%。

(3)2月歐元區失業率平穩,英國上升,日本下降。 2月歐元區失業率7.8%,前值7.8%;2月英國失業率2.9%,前值2.8%;2月日本失業率2.3%,前值2.5%。

(4)2月歐英日通脹整體上升。 2月歐元區CPI同比上漲1.5%,前值上漲1.4%;2月歐元區PPI同比增長3.0%,前值上漲2.9%。2月英國CPI同比上漲1.9%,前值上漲1.8%;2月英國PPI同比上漲2.2%,前值上漲2.1%。2月日本CPI同比上漲0.2%,前值上漲0.2%;2月日本PPI同比上漲0.8%,前值上漲0.6%。

(5)2月歐英日10年國債收益率全面下降。 2月末,歐元區政府債務規模8.2萬億歐元,同比增長2.2%,前值增長2.3%;歐央行資產規模4.7萬億歐元,按期末匯率折算5.4萬億美元。2月歐元區10年國債收益率均值0.17%,前值0.25%。2月英國政府債務規模1.8萬億英鎊,同比增長6.4%,前值增長3.6%;2月英國10年國債收益率均值1.24%,前值1.32%。2月末,日本政府債務規模111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4%,略高於前值;日本央行資產規模562萬億日元,按期末匯率折算5.1萬億美元;2月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均值-0.02%,前值0.01%。

(6)2月歐英零售、製造全面改善,日本全面惡化。 2月歐元區零售指數同比增長2.8%,前值增長2.2%;2月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3%,前值下降0.7%。2月英國零售指數同比增長4.4%,前值增長4.2%;2月英國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0.2%,前值同比下降0.3%。2月日本商業銷售同比下降0.8%,前值下降0.7%;2月日本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1%,前值增長0.7%;2月日本產能利用率指數同比下降1.8%,前值同比下降0.2%。

三、 中國:小幅走弱

1-2月合計來看,宏觀數據整體走弱,表現差於12月的水平。價格方面,11月底以來,國內南華綜合指數整體震盪回升,結合國內外現貨商品價格數據,本輪底部已基本形成,現貨表現有所滯後。2月房地產數據整體表現仍較弱,另需要關注的是,房地產庫存連續12個月上升(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們目前已基本確認,實體部門負債增速的底部出現在2018年11月,本輪實際經濟增速的底部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出現。根據所掌握的數據,如果把1-2月拆開分析,2月經濟表現與1月基本持平,基本有所走弱,也相當微弱。從月度數據上看,1-2月很可能已經形成了本輪經濟的底部,等待3月數據確認。

(1)1-2月經濟數據整體走弱。

* 1-2月表現好於12月的數據。消費、投資、進口、粗鋼產量、汽車產量、乙烯產量。

* 1-2月表現差於12月的數據。城鎮調查失業率、工業增加值、CPI、PPI、出口、發電量、房屋新開工、商品房銷售、購置土地面積、汽車銷量、水泥產量、10種有色金屬產量、石油產量、天然氣產量、煤炭產量。

(2)2月南華綜合指數、CRB指數雙雙環比上升。

(3)2月房地產、汽車、鋼鐵庫存同比上升,煤炭下降。

2月商品房待售面積5.2億平米,同比下降10.6%,12月末同比下降11.0%;2月房屋施工面積67.5億平米,同比增長6.8%,12月末同比增長5.2%。2月汽車庫存109萬輛,同比下降9.9%,12月末同比下降10.6%。2月底全國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同比上漲11.9%,12月末同比上漲0.8%;2月底重點企業鋼材庫存量同比上漲2.2%,12月末同比下降4.9%;2月底全國高爐開工率65.8%,高於12月末的64.9%,盈利鋼廠比率73.0%,高於12月末的69.9%。2月末,秦皇島港和六大發電集團煤炭庫存同比分別錄得-12.0%和23.2%,12月末分別為-9.8%和48.0%。

四、 新興:整體略有走弱

2月數據顯示,新興經濟體(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表現小幅弱於前值。

(1)2月新興經濟體服務業PMI低於前值、製造業帶動綜合PMI與前值持平。

2月新興經濟體製造業PMI錄得50.6,前值49.5;服務業PMI錄得52.1,前值52.9;綜合PMI錄得51.6,前值51.6。

新興經濟體方面,印度、巴西2月製造業、服務業PMI全面高於前值,均超過50。俄羅斯2月製造業PMI低於前值、但服務業帶動綜合PMI高於前值,均超過50。中國2月財新製造業高於前值、服務業拖累綜合PMI低於前值,其中製造業PMI連續第3個月低於50,服務業和綜合PMI高於50;中採製造業、服務業PMI則雙雙低於前值,其中製造業PMI亦是連續第3個月低於50,服務業和綜合PMI高於50。新加坡2月綜合PMI低於前值,跌破50。南非2月綜合PMI高於前值,升穿50。馬來西亞2月製造業PMI低於前值,低於50。印尼、墨西哥2月製造業PMI高於前值,且均在50上方。

(2)2月CPI同比增速整體高於前值。

2月CPI同比增速高於前值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阿根廷。

2月CPI同比增速低於前值的經濟體包括印尼、墨西哥。

2月馬來西亞繼續通縮,CPI同比下降0.4%,前值同比下降0.7%。

阿根廷2月CPI同比增速高達51.3%,高於前值49.3%。

(3)2月M2同比增速整體高於前值。

2月M2同比增速高於前值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泰國、印尼、印度、南非、阿根廷。

2月M2同比增速低於前值的經濟體包括馬來西亞、巴西、墨西哥。

2月俄羅斯M2同比增長9.9%,與前值持平。

2月印度M2同比增長16.5%,前值15.0%。阿根廷近期M2同比增速較高,2月高達33.2%,高於前值25.6%。

(4)2月外貿整體走弱。

2月進出口雙雙同比正增長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印度、南非、墨西哥;雙雙同比負增長的經濟體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巴西。

2月進出口同比均好於前值的經濟體包括阿根廷;均弱於前值的經濟體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印度、巴西、墨西哥。

(5)2月工業表現略好於前值。

2月工業同比正增長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其中新加坡、俄羅斯、巴西、南非好於前值,馬來西亞、印度弱於前值。

2月工業同比負增長的經濟體包括泰國、印尼、墨西哥、阿根廷;其中墨西哥、阿根廷好於前值,泰國、印尼弱於前值。

(6)2月零售表現平穩。

2月零售同比正增長的經濟體包括泰國、印尼、俄羅斯、巴西、南非、墨西哥;其中印尼、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好於前值,泰國、南非弱於前值。

2月零售同比負增長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阿根廷,均弱於前值。

(7)2月匯率對美元整體升值。

以月均環比計算,我們觀察的10個新興經濟體2月匯率對美元升值的有6個,其中升值幅度最大的是泰國(升值1.60%),緊隨其後的是俄羅斯(升值1.40%);兌美元貶值的有4個,其中貶值幅度最大的是阿根廷(貶值2.25%)。2月外匯儲備較前值增加的經濟體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俄羅斯、巴西、墨西哥,減少的經濟體包括新加坡、印度、南非、阿根廷。

(8)2月10年國債收益率繼續全面低於前值。

以月度均值計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俄羅斯、巴西、南非(南非為9年國債)、墨西哥等8個經濟體2月10年國債收益率低於1月;印度等1個經濟體2月10年國債收益率高於1月。

(文章來源:軒言全球宏觀)

閱讀全文

與巴西消費者負債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