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gdp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倒退的
盡管預計巴西經濟會在2016年末終止強烈收縮到態勢,但在2019年之前經濟都不可能恢復到衰退前的水平。調查機構還稱,巴西經濟在2015年的年度跌幅可能是近25年來最大,達到了3.5%,此外,第4季度經濟的急劇下滑更使得人們加強了「經濟衰退還遠沒有結束」的印象。
經濟復甦前景堪憂,預計巴西的失業率還將在未來幾年中維持較高水平,高額負債也使得總統羅塞夫和其繼任者不得不採取更為緊縮的政策,來穩定財政收支平衡。據估計,在過去一年中,巴西原始赤字佔到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75%。
「巴西已經擺脫以信貸消費的擴張為基礎的經濟增長模式,並需要提高財政盈餘」,經濟學家桑托斯說道,「但這也存在風險,國家可能會面臨財政危機和債務危機」。
事實上,在保持了數年經濟快速增長之後,巴西迎來的這次衰退危機對於經濟是一次強烈的打擊。即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巴西仍處在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國家之列。經濟危機之後,巴西重又被看作投資存在高風險的國家,依舊受到通貨膨脹這個老麻煩的威脅。研究者表示,巴西所面臨的這輪經濟倒退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這意味著巴西分散的政治體制還會持續不穩定。在經歷中國引導的強勁增長的一個短暫時期之後,該國經濟正在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
根據15位經濟學家的推測,自2015年開始衰退的巴西經濟,將有可能在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恢復增長。復甦過程將比較平穩,但是,直到2019年,GDP才可能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2014年水平。
經濟低增長伴隨高利率一起,增加了國家的債務成本。總債務目前佔GDP的67%,預計在未來幾年超過80%。根據研究,負債可能2018年和2022之間趨向穩定,但巴西需要付出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努力:在國會採取措施減少開支,增加稅收。
就目前而言,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推測巴西今年能採取的措施只有兩條:取消巴西石油公司在油氣開發方面的部分參與義務;各州就債務問題與聯邦政府重新談判。半數研究者表示,巴西今年有望通過聯邦開支自動限制的法案;僅有一位研究者相信,巴西今年會通過最低退休年齡和臨時金融流通稅相關法案。
但即便巴西可以調整開支,其高負債和財政緊縮也會限制GDP增長。經濟學家估計,巴西失業率可能上升至12%,而目前失業率大約在9%。(夏雲帆)
Ⅱ 丟掉實體經濟的巴西,現在巴西經濟如何恢復
丟掉實體經濟的巴西是指巴西“去工業”化進程,這一舉動讓巴西掉進了坑裡,因為他還未完全發展完全實現工業化就開始去工業化了。目前,巴西的經濟增長疲軟不僅是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而且是由於其全球競爭力不足的內在原因,尤其是迫切需要改善基礎設施和教育以及特別是製造業的緩慢升級。盡管巴西政府的舉措體現了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視以及在制訂產業政策與產業規劃方面的積極態度,但並不意味著巴西的產業結構調整已有多麼大的進展。
Ⅲ 巴西經濟持續受疫情影響,該如何重新恢復流動性
首先巴西的政府應該盡早解決這一次疫情,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之後,再開始實行經濟復甦同時,一定要採取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因為在此前的歷史進程中,巴西做出了很多次錯誤的戰略決定,導致了巴西的經濟走向發生了偏差。
同時巴西也應該呼籲世界做出正確的疫情防護,幫助世界共同度過這次疫情危機。因為現在已經實行的是全球化經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如果巴西的經濟好轉,可是其他經濟仍然持續惡劣,那麼巴西的農產品,原材料以及礦產品就沒有辦法進行出口,那麼巴西的經濟依然會持續性萎縮。
其次,巴西一定要在一起完全得到控制之前頒布一系列的措施,扶持中小企業減輕企業的壓力,同時想盡辦法增加一些新的就業崗位給那些失業人群,其次要鼓勵創新進行改革。因為巴西一直是新興經濟體,所以一直受到國外投資者的青睞,只要此時巴西能夠選擇正確的經濟戰略,那麼巴西的經濟就能夠在疫情結束之後得到快速的回暖。
Ⅳ 為何巴西的GDP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地萎縮
作為南美洲經濟實力最為強大的金磚國家之一的巴西,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一直萎靡不振,GDP更是不斷的萎縮,追究其原因的根本在於其國家的經濟嚴重依賴對外出口。
國內的東西賣不出去,而本國的內需又不足便直接導致了國內商品降價促銷,而國內消費的下降導致收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現公司虧損破產的現象。隨之而來的便是負債高築與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加深的死循環。因此巴西政府也在不斷地採取措施,盡其所能地使經濟能夠恢復平穩持續增長的優良狀態。巴西政府也有信心將巴西經濟增幅提升。
Ⅳ 受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影響,巴西經濟在下半年是何走向
我個人認為,巴西的經濟今年下半年不是那麼樂觀。倒不是說因為巴西國內的疫情,而是世界上的疫情對於巴西來說影響巨大。首先巴西的經濟支柱產業是農產品和礦石出口,這是巴西的支柱產業。其次就是巴西除了農產品和礦石出口之外,最大的產業就是服務行業,但是如今巴西的服務行業出現了問題。最後就是巴西國內的疫情狀況也不算好。
最後就是巴西國內的疫情狀況也不算好。其實倒不是說巴西的大豆等農產品會大幅度減產,而是說不好賣出去。巴西等地區在耕種的時候都是採用大量的機械,所以產量應該還是可以的。只不過出口會成為非常大的問題。
Ⅵ 曾經貴為「金磚老二」的巴西,為何近年來它們的經濟發展大不如前了
曾經貴為“金磚老二”的巴西,為何近年來它們的經濟發展大不如前呢,其實巴西的經濟不景氣,跟巴西國內的一些變化有直接關系,下面給大傢具體的分析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巴西各個地區發展不均衡,而且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巴西在經濟繁榮的時候,沒有注意平衡各個地區的經濟,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樣的情況下,巴西經濟就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制約。
Ⅶ 巴西金融市場上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原因是什麼
巴西金融市場分析師將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預估調高至2.39%和0.5%,因經濟復甦消息正面,預估分別為2.26%和0.47%。2022年以來,巴西經濟復甦呈現良好勢頭。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和1.2%。這說明巴西政府為刺激經濟增長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巴西對外國資本的使用將從早些時候估計的750億美元降至2022年的710億美元。2023年的外資使用規模將從之前的800億美元下降到770億美元。
Ⅷ 巴西經濟歷史!!!急急急!!!
巴西綜合實力居拉美地區首位,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跡」。20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 (一)2005年經濟形勢 2005年,受石油漲價、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政府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投資不足以及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巴西經濟雖繼續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長率為2.3%,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也低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內通貨膨脹基本得到控制,財政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巴西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外匯儲備的增加為提前償還外債創造了條件。 受乾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響,2005年巴西農牧業產值僅增長0.8%,而上年增長率達5.3%。南部農業主要產區減產5.51%,全國主要作物總產量為1.13億噸,比上年減產658萬噸。總收獲面積為4760.4萬公頃,同比減少0.58%。預計2006年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693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4.68%;產量為1.28億噸,同比增長13.22%。 巴西工業保持連續6年增長勢頭,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產值僅增長2.5%,低於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業和建築業增長率均為1.3%,大大低於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門增長3.6%,採掘業增長最快,達10.9%。 巴西服務業2005年增長率為2%,比上年少1.3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的增長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賃業和政府機構服務業產值增長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門(包括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初級財政盈餘(不包括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收支差額)累計達935.04億雷亞爾(合374.6億美元),佔GDP的4.84%,比預期目標高0.59個百分點。聯邦政府、州和市級政府以及國有企業完成的比例分別佔2.88%、1.10%和0.85%。雖然2005年累計實現初級財政盈餘935.04億雷亞爾,但同期累計支付的債務和利息高達1571.45億雷亞爾(合629.6億美元,佔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終的財政結果是賬面赤字634.41億雷亞爾(合254.2億美元),佔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匯儲備余額為538億美元,比11月底減少10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兩次提前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154.4億美元)。2005年巴西累計吸引外資151.93億美元,比上年(181.66億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價格上漲,但由於美元對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進口商品和進口農業生產物資價格下跌,彌補了因農業歉收5.5%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年通貨膨脹率為5.69%,略超過預定目標(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業人數125.4萬人,比上年有所減少,但遠高於2003年64.5萬人的水平,為1992年以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第二個年份。巴西勞動部預測,盧拉政府4年執政期滿時,新增正式就業人數可達500萬人,超過上屆政府創造的就業人數(181.5萬人)一倍多。與此同時,2005年平均失業率也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與2005年大致一樣,國際環境的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漲跌,將影響巴西鐵礦砂、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農業生產將直接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匯率變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200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4.3%,雷亞爾持續升值勢必影響巴西的出口。 總體來看,2006年巴西經濟可望稍好於2005年。據預測,2006年巴西GDP增長率可望達到4.5%。
Ⅸ 「後奧運時代」巴西經濟怎麼走:衰退難以逆轉
里約奧運會已經落下帷幕,關於「後奧運時代」會給巴西留下哪些「經濟遺產」,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專家周志偉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於巴西經濟和財政形勢仍然十分困難,這次里約奧運會的成本被壓得非常低。目前巴西里約奧運會收入的具體數字尚未公布,很難判斷這屆奧運會的盈虧。從經濟上來看,巴西近兩年的經濟衰退都在3%以上,因此很難依靠奧運走出低谷。
債務消化需要時間
英國《金融時報》22日報道稱,由於經濟危機背景下的財政壓力,里約奧組委不斷嘗試壓縮成本,但成效不大。今年4月時,里約奧組委宣布包括賽事運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場館建設等的預算依然高達194億美元。而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在奧運會前的估算認為,排除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本,2016年裡約奧運會將花費46億美元,比最初預算超出51%。這一超支幅度低於索契冬奧會(超支289%)和倫敦奧運會(超支76%),但對於已經連續兩年衰退的巴西經濟而言,已是苦不堪言了。
《日本經濟新聞》稱,盡管里約奧組委強調開支的60%來自民間資本,但政府財政依然陷入「歷史上最嚴重的窘迫境地」。宣布進入「財政緊急狀態」的里約州政府已拖欠在職公務員和退休人員的部分工資。從目前情況看,相關公共債務的消化依然需要時間。
「經濟紅利」分短期長期
但里約奧運也給巴西帶來「經濟紅利」。美國CNBC電視台稱,奧運給里約帶來約50萬遊客,將為巴西增加大約2億美元的旅遊收入,在航空、酒店、餐飲、景點消費方面有望產生相對可觀的利潤,有可能使里約奧運會贏利。
另據路透社22日報道,巴西政府委託智庫管理機構基金會(FIA)的調查認為,巴西國內有55個行業能從里約奧運獲益,基建業、房地產業和服務業將首先受益。奧運會主場館所在地里約市的巴哈區有望實現土地價值的大幅增加,刺激房地產發展。而奧運會在文化、教育等方面所留下的遺產也「相當豐厚」。
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周志偉表示,從收入的角度來看,奧運會後給一個國家帶來的收入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來看,受益於本次奧運會最大的應該是旅遊業、服務、交通以及通訊業等。從長遠來看,這次巴西奧運會將很大一部分開支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巴西的基礎建設得以加速升級,使得巴西投資硬體環境有很大改善。此外大量的基建投入也給私營企業帶來經濟活力,使得物流成本降低,這些都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巴西從衰退中回暖。
周志偉還表示,對於奧運會場館的後期運營,是每一個奧運會舉辦城市都會面臨的困難。不過里約奧運會有自己的優勢,場館中很大一部分是足球場改建而成,一些場館也是臨時性設施,奧運會結束後這些臨時性場館可以拆除。因此,周志偉預計,里約奧運後,場館運營將不會給巴西經濟帶來太大拖累。
奧運拯救巴西?
法新社22日報道稱,一方面,奧運會確實為巴西經濟「注入了信心」。今年以來巴西股市上漲近35%。摩根士丹利巴西指數回報率超過70%,金融市場的活躍似乎意味著經濟將觸底反彈。但另一方面,很多民眾特別是貧民窟居民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也看不到改善前景。
《金融時報》稱,在巴西的投資機會似乎並未因里約奧運而顯著增加,匯豐、花旗及一些跨國企業已經或計劃出售在巴西的資產。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表示,里約奧運帶來的任何短期收益「尚不足以將巴西從這次1930年以來最長的衰退中解救出來」。
周志偉認為,巴西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奧運會,而是其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細微變化。比如奧運會結束後一周,巴西議會將對總統羅塞夫案做出最後裁決,政治局勢的明朗化是巴西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此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在持續暴跌後走穩,人們普遍認為巴西經濟將會有一個恢復性的反彈。
不過,周志偉表示,上述幾點不足以使巴西經濟走出反轉趨勢。巴西經濟的主要問題在於產業結構不合理,出口的主要大宗產品價格低迷。因此,巴西要想改變下行趨勢,必須深入改革和調整產業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長遠、穩定發展。
Ⅹ 巴西的經濟特點
從葡萄牙統治時期到現在四百多年在大部分時間里巴西以「單一經濟」聞名於世.1500~1550年以採集巴西木(紅色染料)為主.1532年自葡屬馬德拉群島引入甘蔗後,巴西東北沿海地帶就大量生產蔗糖,1650~1700年最盛.17世紀末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黃金與金剛石後,「採金狂」延續約150年.1850年後進入咖啡興旺期,巴西得到「咖啡國」的稱號.1880~1912年是巴西北部的橡膠興旺期,曾以天然橡膠的故鄉著稱於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才致力於產品多樣化,注重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經濟發展較快.1948~1980年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7%,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同期,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一個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農業國逐漸變成工農業國家.
1956~1961年是戰後第一個高速發展期.六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8.3%,其中工業增長10.7%,農業增長5.7%,運輸增長8.8%.僅用三年多時間在中部高原建成新首都巴西利亞,是一項振奮民族精神的重大建設.
1968~1974年是戰後第二個高速發展期.七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1%,其中工業增11.9%,農業增5.9%,運輸增11.7%,商業增11.0%.繼原聯邦德國、日本經濟奇跡之後,出現了「巴西經濟奇跡」.
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特別是能源危機對巴西經濟帶來不利影響.1975~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降為6.7%.由於外債累累通貨膨脹,國際收支逆差很大,巴西政府不得不採取降低增長速度的「冷卻」經濟政策.
在80年代,巴西經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81~1983年出現空前衰退的局面;1984~1987年經濟調整略見成效,生產水平有所恢復;1987~1989年又出現停滯與衰退.1980~1988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8%,其中工業下降2.5%,農業下降0.4%,服務業增長2.2%(其中郵電通訊增10.5%).90年代初巴西工業生產出現了復甦跡象,糧食生產獲大豐收.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戰後四十多年來巴西的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比.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有所下降,非物質生產部門(服務部門)的比重逐漸上升.前者由1949年的52%降為1987年的45%,後者由48%升至55%.在物質生產部門中,工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農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戰前的1939年,工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農業佔33%:1980年工業佔34%,農業佔13%.1981年巴西政府決定把農業、能源、出口部門置於國民經濟發展的優先地位,力求扭轉困難局面,使國民經濟均衡發展.
巴西由於在二次大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雖仍屬發展中國家,但卻擁有許多發達國家的特徵.巴西領土廣闊,資源極為豐富,有一定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