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長征四號什麼運載火箭將中國和巴西

長征四號什麼運載火箭將中國和巴西

發布時間:2022-12-19 19:49:21

㈠ 長征四號什麼運載火箭

我國自主研製的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將中國和巴西聯合研製的地球資源衛星04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第200次發射。

㈡ 關於中國航天工程的信息

2006年10月8日,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50周年紀念日。50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屢攀高峰;中國航天人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以一腔熱血譜寫了中國的航天傳奇,振奮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弦。我國航天事業一直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建設強大國防的決心也毫不動搖。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己仿製的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一舉發射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近程彈道導彈。同年9月,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T-7發射成功。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0月14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中國和巴西合作研製的資源一號衛星,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也開創發展了中國在航天高科技領域成功合作的典範。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長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舟號試驗飛船,11月21日飛船順利回收,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實現歷史性的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時40分,「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㈢ 長征四號什麼運載火箭巴西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

是我國在長征四號甲基礎上研製的一種運載能力更大的三級液體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的對地觀察應用衛星。

1999年5月10日,長征四號乙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地將「風雲一號C」和「實踐五號」衛星准確送入軌道。截止2017年,長征四號乙火箭共發射30次,將30多顆國內外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我國和巴西合作的地球資源衛星均由該火箭發射。

改進

1、加大了整流罩尺寸。

2、調整了三子級儀器艙的高度,以適應衛星對對接尺寸的需要。

3、控制系統用的程式配電器改用電子式,提高了發送程式指令的時間精度。

4、控制、遙測、跟蹤測量、安全自毀系統的儀器以及電纜網均實施小型化與輕量化,以減小其質量,提高。

5、運載能力。

6、二子級增加推進劑利用系統,提高了運載能力,同時發動機則採用高空噴管方案,提高了真空比沖。

㈣ 長征四號什麼運載火箭

長征四號三級液體運載火箭。

長征四號(代號:CZ-4)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一型三級常規液體運載火箭。

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由風暴一號(FB-1)、長征四號(CZ-4)、長征四號甲(CZ-4A)、長征四號乙(CZ-4B)和長征四號丙(CZ-4C)組成。

長征四號火箭一、二、三級均採用常規推進劑,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四號於1979年開始研製,1988年9月7日首次發射成功地將中國第一顆試驗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科技特點

採用數字式姿態控制系統。數字式控制系統是以數字式網路、數字式調零方案和雙向伺服機構等新技術組成的。數字式網路的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應變性能好。

數字式調零方案,與機電式調零裝置比較,調零精度提高了一倍,增加了火箭起飛的可靠性。雙向搖擺伺服機構,用一個液壓能源帶動兩個作動器,使重量功率比達到了先進水平。

㈤ 這幾年中國航天事業的大喜事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計劃開始實施,盡管在特殊的時期經歷了比平時更多的艱辛和困難,但經過五年多的努力拚搏,終於研製完成,星箭齊備,整裝待發。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地把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揭開了中國航天活動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航天科技工業實行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移。航天科技工業戰線全力以赴,在遠程運載火箭技術、固體火箭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製出包含多種型號、能把各種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近地軌道(LE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和太陽同步軌道(SSO)的長征系列火箭。

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長征火箭於一九八五年十月開始走向國際市場,並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實施了第一次國際商業發射服務,把美國休斯公司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送上太空。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0月14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中國和巴西合作研製的資源一號衛星,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也開創發展了中國在航天高科技領域成功合作的典範。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長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舟號試驗飛船,11月21日飛船順利回收,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實現歷史性的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時40分,「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國防
科工委副主任兼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現在正在制定未來五
年到十年的發展規劃,重點將涵蓋載人航天、繞月工程、新一代運載火箭、航天產業化
和航天國際合作等五個領域。

孫來燕介紹說,中國航天未來規劃的藍圖,一是繼續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二是開展
繞月工程,預計二00七年左右發射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實現繞月飛行;三
是進一步提升中國進入空間的能力,實際上就是能把更大重量飛行器送入空間,中國下
一步准備研製的新型大推力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成功後將實現近地軌道二十五噸、地
球靜止軌道十四噸的運載能力;

四是將加大力度抓好空間應用和應用衛星與衛星應用的工作,進一步提升中國航天
產業化的水平;五是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中國願意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的原則指導下,在大范圍、寬領域、多層次上與所有友好國家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
使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更好地為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服務,造福全人類。

㈥ 中國航天史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傳遍全世界,中國從此邁入了探索太空的時代。

1975年11月26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衛星在軌運行3天後,按預定計劃順利回收,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返回式衛星遙感所獲得的遙感信息,在國土普查、資源勘測、地形繪制、災害預報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標志中國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氫氧發動機以及在失重條件下兩次點火的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研製和發射同步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宣布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承擔國際搭載和衛星發射業務,從此中國航天步入國際市場。自1990年4月7日發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之後,至2000年,中國共將26顆外國衛星成功發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長征四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風雲一號是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在氣象觀測,海洋捕撈,農業估產,中長期天氣預報和氣象研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92年8月14日,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美國休斯公司研製的澳大利亞「澳賽特BI」通信衛星。長二捆運載火箭在大推力發動機、大型衛星整流罩、火箭捆綁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國航天已具備發射各種大載荷商用衛星的能力。

1997年5月12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中國大容量通信衛星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菲律賓馬部海通信衛星。長征三號乙採用大推力氫氧發動機,使其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5噸,增強了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中國和巴西合作研製的資源一號衛星,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也開創發展了中國在航天高科技領域成功合作的典範。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長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舟號試驗飛船,11月21日飛船順利回收,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實現歷史性的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2號試驗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完成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後,於1月16日在內蒙古中部地區准確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3號試驗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4月1日准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2年12月3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4號飛船。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國成功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十四圈,歷時二十一小時二十三分,順利完成各項預定操作任務後,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七十六圈,歷時四天十九小時三十三分,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並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

2008年4月25日23時35分,中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7號發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㈦ 中國和巴西聯合研製什麼衛星

中巴「資源一號」衛星系統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巴西空間研究院聯合研製,被譽為高科技領域「南南合作的典範」。本次成功發射的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重一千四百五十二公斤,設計壽命兩年,是一顆三軸穩定、全球覆蓋的地球資源衛星。 該星裝有多光譜CCD相機、高解析度相機、寬視場成像儀、空間環境監測系統和數據收集傳輸系統等有效載荷,可向中國、巴西和世界其他具有接收能力的國家和地區實時發送可見光、多光譜遙感圖像信息,可廣泛應用於農作物估產、環境保護與監測、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勘測等領域。 中巴第一、第二顆「資源一號」衛星已先後於一九九九年十月和二○○三年十月成功發射,第一顆衛星工作壽命已到期,第二顆衛星正在超期「服役」。此次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對確保該衛星系統長期連續穩定運行、增強中國國土資源勘查能力、促進航天領域國際合作、推動中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主要用於地球自然資源的遙感探測和環境保護,為空間科學研究提供資料。中巴合作研製地球資源衛星,一直受到兩國政府領導人的高度重視,被譽為南南合作的典範。 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這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一百零二次飛行。 星箭點火起飛約十二分鍾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顯示,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與火箭分離,順利進入近地點七百三十八公里、遠地點七百五十公里、傾角九十八點五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㈧ 我國自主研製的長征四號什麼運載

長征四號乙-中國研製的液體運載火箭。

火箭全長45.576米,芯級最大直徑3.35米,8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在為1.9噸。

1999年5月10日,長征四號乙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地將「風雲一號C」和「實踐五號」衛星准確送入軌道。截止2017年,長征四號乙火箭共發射30次,將30多顆國內外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我國和巴西合作的地球資源衛星均由該火箭發射。

研製背景

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包括長征四號甲、長征四號乙和長征四號丙三個型號,均為常溫液體推進劑三級運載火箭。其中長征四號甲火箭於1988年9月首飛成功,在完成了兩次發射任務後,於1991年起停止使用。

隨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根據中國國家空間計劃,著眼滿足發射尺寸和質量更大衛星的需要,在長征四號甲火箭的基礎上改進設計、啟動研製長征四號乙火箭。

㈨ 中國1991~2003年13年內發射的人造衛星

1992年3月22日,長征二號E運載火箭在發射澳大利亞衛星時,由於控制系統故障而導致火箭緊急關機,發射中止,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大影響。在巨大的壓力和困難面前,航天幹部職工以頑強的毅力和科學的態度,全力以赴,很快找到故障原因並採取有力措施,終於在1992年8月14日將澳普圖斯B1通信衛星准確送入預定軌道。為了汲取教訓,確保質量,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將3月22日確立為「航天質量日」。

二十八: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首次發射獲圓滿成功

1994年2月8日,我國新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三號甲首次試驗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並將一顆科學試驗衛星和一顆模擬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2年來,長三甲火箭9次發射連續成功,成為長征系列火箭家族中發射成功率最高的成員之一,並被確定為中國探月工程中發射繞月衛星的運載火箭。

三十: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1997年5月12日,我國新一代中容量通信衛星——東方紅三號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通信衛星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三十一: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997年8月20日,我國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美國製造的菲律賓馬部海通信衛星送上太空。該火箭使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提高到5.1噸。隨後還發射成功了亞太二號R、中衛一號、鑫諾一號、亞太六號等美、法製造的通信衛星。

三十三:長征二號丙改運載火箭 六送銥星入蒼穹

1999年6月12日,我國用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第六次成功地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兩顆銥星送入預定軌道。之後長二丙改火箭連續取得3次組網、3次補網發射成功,共發射了12顆銥星。中國參與銥星發射,表明我國與世界各國在航天領域開展合作符合有關各方的利益。

三十四:新型遠程地地導彈首飛成功

1999年8月2日,我國新型遠程地地導彈首次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三十六: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發射升空

1999年10月14日,我國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巴西合作研製的地球資源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該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巴西空間研究院,根據1988年7月兩國政府簽署的關於核准研製地球資源衛星議定書,聯合研製的,開創了發展中國家在航天高技術領域合作的先例。在兩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0年3月2日,資源一號衛星正式交付用戶,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資源衛星發回的衛星圖像。在兩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十七:神舟一號試驗飛船 首飛成功

1999年11月20日,我國首次用新研製的長征二號F火箭將載人航天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飛船准確地按運行軌道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個小時,於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在預定地區安全著陸。這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之後,又發射成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四十:我國同時擁有極地軌道、靜止軌道兩種氣象衛星

2000年6月25日,第一顆風雲二號靜止軌道衛星發射成功。到2004年10月,我國一共成功發射了3顆極軌氣象衛星和兩顆靜止氣象衛星,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兩種序列氣象衛星的國家。

四十一:我國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衛星導航系統建立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我國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兩顆北斗導航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兩顆衛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建立自己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2005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與神舟六號飛船上的航天員進行天地對話後,與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親切握手,向他表達了對航天人的親切問候。
2005年11月26日,胡總書記在慶祝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指出:「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科學決策和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體航天工作者團結奮斗的結果。」

四十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時,我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托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10月16日6時23分,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後,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著陸場,航天員平安返回。這是我國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閱讀全文

與長征四號什麼運載火箭將中國和巴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