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巴西總統夫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國外都如何防病的
記得在3、4月份的時候,菲律賓那邊在大街上停著的商務車上面寫著“要麼在家裡待著,要麼在棺材裡躺著的標語”。還有俄羅斯那邊放5百隻老虎在大街上強迫人們居家隔離的硬核操作。
此外就是確保民眾可以配合隔離。像西方的國家一開始對新冠不屑一顧,從領導人到一般的民眾都對疫情疏忽了,才是最大的問題。何況新冠非常容易感染,一開始的感染人數太大會導致之後的控制越來越難,醫療系統一旦癱瘓,也很難控制住感染人數了。
7. 疫情持續惡化,巴西民眾排隊領購氧氣,領氧氣回家治療靠譜嗎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每一個地區的人民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現在新冠病毒的存在,好像成為了一個常態化,每一個地區都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防疫工作。疫情持續惡化,巴西民眾排隊領購氧氣,領氧氣回家治療,我認為是不靠譜的,但是也許能夠起到一點點的作用。
8. 為什麼戴口罩這么重要對於口罩大家應該要知道的事
口罩成為武漢新型肺炎下,人人瘋搶的用品,尤其是醫療用口罩,造成現在所謂的口罩之亂,各國都有口罩不敷使用的情形,在台灣更是施行了實名制購買口罩政策,目前仍無法緩供貨不足的情形。
戴口罩保心安?
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做好個人及環境衛生是基本的防疫措施。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戴口罩的真正目的是「讓有生病的人口沫不要飛出去,不要傳播給別人」。
而在第一線防疫人員及全民的努力下,未出現社區型感染,除會進出醫院者、陪病家屬、抵抗力較弱的慢性病患需要配戴醫療型口罩外,在一般公共場所,只要生病的人自行配戴口罩,旁邊的人就會安全許多。
人人瘋搶的一般外科口罩有這么神奇?
市面上口罩種類相當多種,這是因為根據不同的需求,可以按類別佩戴。但在這次疫情當中被瘋搶的一般外科口罩,也因為爆發初期,媒體不斷的傳遞「一般外科才能有效阻擋病毒」的消息下,成為了大家保命符的存在。
根據食葯署的資料顯示,一般外科口罩共分為三層,最外層是防水層、中層具過濾細菌的作用,最內層可吸附濕氣,對於 6μm 以上微粒有 90%的阻隔效果,所以可以阻隔大部分飛沫傳染病菌。
認清材質才不會買錯 / 圖片製作:艾蜜莉 醫療用N95口罩,N表示這材質可在非油性場合中使用,而95的意思是可以過濾 95%以上的粉塵,包括飛沫及某些有毒氣體。但因為這類口罩密度非常厚,戴起來會覺得難呼吸,一般民眾其實是戴不住的,所以在防疫或是日常疾病預防上,使用一般外科口罩已足矣!N95口罩就留給第一線防疫及醫護人員使用。
別以為掛上耳朵就是戴好口罩了!
口罩真的不能將兩旁掛耳戴上耳朵就好了,有鑒於民眾常錯誤配戴口罩,衛福部也用 4 字訣來教導民眾該如何正確戴口罩:
1.「開」:打開包裝,檢查口罩有無破損。
2.「戴」:兩端松緊帶掛上耳朵,鼻樑片固定在鼻樑,口罩拉開到下巴。
3.「壓」:輕壓鼻樑片,讓口罩與鼻樑貼緊。
4.「密」:檢查口罩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密合。
戴口罩這4步驟不可少 / 圖片來源:截自衛生福利部 確實執行 4 步驟,才能夠達到有效的防範!不過在這防疫關鍵時刻,戴口罩只是能防範帶有病菌的飛沫,如果在戴口罩的時候,你的手上已經存留了病菌,那就會讓病菌透過你的手沾染在口罩上,進而有機會入侵人體內造成感染。
所以戴口罩前請一定要先洗手,當口罩浸濕後,就需要做更換!而且脫口罩也是有正確步驟的:
1. 先抓著口罩耳掛。
2. 不要摸到口罩表面。
3. 記得丟入垃圾桶,若有呼吸道症狀者先放進夾鏈袋內封好,再丟棄到有蓋的垃圾桶。
4. 將口罩丟棄後要洗手。
如果只是在出入人潮眾多的地方,像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而短暫戴口罩的話,當需要拿下時,請記得不要將口罩隨手丟在桌上,或是隨便折一折就放入包包。請准備一個干凈全新的信封,將脫下的口罩放入保存。
此方法為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所提供,在這口罩缺乏的時期,如果在正常使用口罩下,沒有出現明顯臟污,就可以用信封來保存,因為信封有助吸收口罩上的水氣、保持乾燥,不利於病毒生長,在這非常時刻是讓口罩重復再使用的。(更多閱讀:口罩可以重復使用嗎?醫師教一招:放入信封就可以)
脫下口罩的步驟也很重要 / 圖片來源:截自小米簡報 口罩再生之術
因為口罩供不應求,網路上紛紛出現口罩消毒法,以延續口罩的使用壽命。外科醫師暨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醫療級口罩(包含N95口罩和一般外科口罩)的包裝上都有標示「disposable」(一次性)的字樣,就是表示用完就要丟棄、不可重復使用,所以不推薦、也不建議經消毒後再使用。
但大家在買不到口罩,又非常需要口罩的情形下,不得已可透過消毒再繼續使用。中山醫學大學職安系副教授賴全裕實驗發現,比起使用酒精、高壓滅菌法,使用「電鍋干蒸」 3 分鍾,是最不會影響口罩過濾力的方法。不過賴全裕副教授也提醒,這是口罩短缺時的應急措施,並不能當成常規使用。
作法如下,可用一般家用電鍋依序放入內鍋架、內鍋,再放上沒沾染鼻涕、血液或體液的口罩,記得不要讓口罩直接碰觸到電鍋底部,免加水直接按下煮飯鍵,干蒸約 3 分鍾待煮飯鍵跳起後,再繼續悶溫約 5 分鍾即可拿出來繼續使用了。
圖片來源:經Yingying Chen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者不可任意轉載 不過在干蒸 5 次後,口罩的過濾力會減損到 70%以下,就必須要丟棄,不能再繼續使用了,而且重復干蒸,也會讓掛耳的松緊帶逐漸彈性疲乏。
4 種人不宜重復使用口罩
口罩重復利用並不是人人都適用,馬偕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接受媒體訪時就表示,如果你是會進出醫院者、本身就是病人、照顧病人的家屬,又或是免疫力很差的族群,如慢性疾病患者、癌症患者等都不適合。
因為以上這 4 種族群不是本身抵抗力就比較差,就是比一般人更常會接觸到病菌,所以可以的話,請直接換新口罩使用才是最好的保護方法。
別忘記洗手才是最重要的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其實除了飛沫傳染之外,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是「接觸傳染」,「沒有洗手,摸了口罩,摸了桌子、外面的東西,再去摸鼻子、嘴巴、眼睛,病菌就很容易從這邊侵入,反而在空曠的地方,空氣中的病毒量更少,其實不戴口罩也不容易傳染。
所以除了戴口罩外,「勤洗手」才是更好預防感染的方式,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採用肥皂洗手,但如果在外面不方便,就可以用酒精性乾洗手液來洗手喔!(更多閱讀:肥皂、酒精、抗菌洗手液,感染科醫師:選對才能清除病毒)
文 / 彭幸茹 圖 /阿巫
9. 巴西疫情嚴重嗎
巴西疫情還是挺嚴重的。用三個數字概括了這場國家悲劇:迄今已有24.2萬人因此而死亡,近千萬人感染,失業率高達14%。
在居住在鄉村的土著居民(居住在廣闊土地上的一小群特別脆弱的少數民族)中,已有567人因新冠肺炎而死亡。
茹馬族人的生活也讓人們看到了巴西土著社區在葡萄牙殖民之後被摧毀的歷史,這些土著對於保護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森林亞馬孫雨林至關重要,因此對遏制氣候變化也發揮關鍵作用。
據報道,在巴西,疫情通過亞馬孫河流快速蔓延,土地入侵者成為傳染源頭,雖然疫苗也送到了偏遠的土著部落,但是當地人對衛生工作人員並不信任。此外,整個巴西都面對疫苗緊缺問題。

(9)巴西民眾怎麼戴口罩擴展閱讀:
巴西一土著民族最後一名男性因患新冠肺炎死亡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月19日報道,巴西86歲土著老人阿魯卡·茹馬2月17日因新冠肺炎並發症在亞馬孫河濱城市波多韋柳的醫院中去世,這里距離他生活的村落還需坐車120公里,再乘船兩小時。
報道稱,阿魯卡是當天全巴西死於新冠肺炎的1150名病例之一,他的去世令其家人悲痛。他是茹馬族最後一名男性,是該土著民族的活歷史,也是一場民族滅絕大屠殺中的倖存者。阿魯卡的三個女兒成為茹馬族最後的人口,該民族在18世紀約有1.2萬至1.5萬人口。
10. 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巴西民眾街頭排隊購買氧氣瓶,他們購買氧氣瓶做什麼
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巴西民眾街頭排隊購買氧氣瓶據外媒報道,新冠疫情持續惡化,醫院庫存及床位告急,巴西當地民眾街頭排隊購買氧氣瓶。巴西衛生部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該國新增確診69198例,累計確診超過839.4萬例,死亡人數超過20萬。
其實真的很不贊同他們的做法,如果想讓疫情早點結束,就應該做好防疫措施,出門佩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消毒,發現異常,自覺隔離,沒有必要,就待在家裡,盡量不出門,既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的安全,只有這樣疫情才能早點,大家才能安安心心的過日子。這些遠比搶購氧氣瓶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