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叫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叫:澳大利亞艾爾斯岩石(又名艾亞斯岩、烏魯魯巨石)。
澳大利亞艾爾斯岩石:又名艾亞斯岩,又名烏魯魯巨石。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體積雖巨,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是國際公認的世界遺產地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987年首次被列入世界遺產,其地理構造,罕見的動植物和超乎尋常的自然美景得到充分肯定。1994年,它又被列為文化遺產,烏魯魯傳統主人阿南古人的傳統價值體系得到了肯定。阿南古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族群之一。
② 世界最大石頭在哪叫什麼名字
在澳大利亞,是艾爾斯岩。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烏盧魯巨石(Uluru Rock屬澳大利亞土著人語言),位於澳大利亞中北部的艾麗斯斯普林斯(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約340公里處。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體積雖巨,
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
高斯的測量員橫
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飢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高斯來自南澳洲,故以當時南澳州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座
石山。艾爾斯巨石俗稱為我們「人類地球上的肚臍」,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億年歷史。如今這里已辟為國家公園,每年有數十萬人從世界各地紛紛慕名前來觀賞巨石風采。
澳大利亞北部地方西南部的巨大獨體岩,是突崿(tor, 孤立的巨大風化岩)之一。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獨體岩。這塊獨體岩(當地的澳大利亞原住民稱它為Uluru)是由長石砂岩構成,能隨太陽高度的不同而變色。這塊岩石在日落時分最令人驚豔,因夕照使它呈現火焰般的橙紅色。
艾爾斯岩高出周圍荒漠平原335公尺(1,100呎),呈橢圓形,長3.6公里(2.2哩),寬2公里(1.5哩)。較低的斜坡上由於較弱岩層的蝕化而
出現溝槽,而頂部有因罕見的暴雨所帶來的大水沖刷出的溝渠和窪地。岩石位於烏盧魯-卡塔朱塔國家公園(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 1958年初建時稱艾爾斯岩-奧爾加山
國家公園〔Ayers Rock-Mount Olga National
Park〕)內,底部有一些淺洞穴,被某些原住民部落視為聖地,洞內有雕刻和繪畫。吉萊斯(Ernest
Giles)於1872年發現該岩石,他用前南澳大利亞總理艾爾斯(Sir Henry
Ayers)的名字命名。1985年艾爾斯岩的正式所有權授予當地原住民,原住民則將該岩石和國家公園租借給政府,為期99年。參觀者可經由東北面450
公里(280哩)處的艾麗斯斯普林斯(Alice Springs)乘車到達該地。艾爾斯岩附近旅遊度假地的建築顏色與周圍的沙漠融為一體。1987年艾爾斯岩及其周圍的公園被指定為世界遺產保護區。
③ 金剛石是什麼石頭
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鑽石是它的俗稱),它是一種由純碳組成的礦物。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因此也就具有了許多重要的工業用途,如精細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類鑽頭、拉絲模。金剛石還被作為很多精密儀器的部件。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多數金剛石大多帶些黃色。金剛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這就是金剛石為什麼會反射出五彩繽紛閃光的原因。金剛石在X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熒光。金剛石僅產出於金伯利岩筒中。金伯利岩是它們的原生地岩石,其他地方的金剛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運過去的。金剛石一般為粒狀。如果將金剛石加熱到1000℃時, 它會緩慢地變成石墨。1977年山東省臨沭縣岌山鄉常林的一名村民在地里發現了中國最大的金剛石(約雞蛋黃大小,右圖)。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用金剛石和寶石級金剛石均產於巴西
④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介紹
1、世界上最大的石頭位於澳大利亞,名字叫做「艾爾斯岩石」,又名烏魯魯巨石,這塊石頭的體型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石頭,高度達到了348米,長度為3000米,周長居然達到了9400米的恐怖數字,足以證明這塊石頭究竟有多麼奇特了。
2、而艾爾斯岩石也成為了澳大利亞當地的地標性景點,它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曾經是土著文化的發源地。這塊石頭也被人們稱之為「澳大利亞的紅色心臟」,不少遊客不遠萬里來到此處,就是為了親眼見識一下,這塊奇特岩石究竟長啥樣。
3、在營地附近還有一個觀景台,能夠從遠處眺望艾爾斯岩石,無論是從望遠鏡上觀看艾爾斯岩石,還是近距離琢磨艾爾斯岩石,都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旅遊體驗。
⑤ 托帕石是什麼
您好!
托帕石
成分為Al2〔SiO4〕(F,OH)2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 。又稱黃晶。正交(斜方)晶系,晶體通常為短柱狀,柱面上常有縱紋。也可呈不規則的粒狀或塊狀。顏色多樣,有的無色透明,大多為淺黃、酒黃、淺藍、淺綠、淺玫瑰紅、褐色等,受日光長久曝曬顏色可逐漸減退。玻璃光澤,底面解理完全,莫氏硬度8,比重3.52~3.57。黃玉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在高溫並有揮發組分的條件下形成。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雲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 。在工業上做研磨材料及精密儀表的軸承。透明色美的則是高檔寶石原料。巴西是世界上優質黃玉的產地。俄羅斯烏拉爾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產出含Cr3+的玫瑰紅色黃玉 。中國內蒙、江西也有黃玉產出。
產地 巴西、斯里蘭卡、美國、中國
化學成分 Al2[SiO4](F,OH)2
結構 斜方晶系
硬度 8
象徵意義 富饒和虔誠
顏色 淺黃到深黃
礦物成分 含水的鋁硅酸鹽
光澤 玻璃光澤
黃玉即托帕石,英文名稱為Topaz,英文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於紅海的一個小島的舊稱"托帕茲",另一種說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來,有"火"的意思。這個極具異國情調的名字,似乎已經訴說了這一寶石代表的神秘。托帕石的礦物學名稱為黃玉,又稱為黃寶石。
黃玉為含水的鋁硅酸鹽礦物,化學分子式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變化不定。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形態多呈斜方柱狀,柱面常具縱紋,集合體形態為柱狀、粒狀、塊狀。顏色為無色、淡黃、深黃、棕色、天藍、粉紅、紅、淡綠和褐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619-1.627,雙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多色性清楚。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厘米。解理發育,性脆。在長、短波紫外線的照射下,各種顏色的托帕石顯示不同的熒光。依據顏色,一般可分為酒黃色、無色、藍色、綠色、紅色托帕石。其中上等的深黃色者最為珍貴,顏色越黃越好。其次是藍色、綠色和紅色者。
世界各地都有黃玉出產,最重要的寶石級黃玉產地是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洲,這里的黃玉有黃色、深雪梨黃色、粉紅色、藍色及無色等;斯里蘭卡也是較重要的產地,它的黃玉主要為藍色、綠色和無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產藍色和黃色的黃玉。
中國的廣東、新疆、雲南等地產大量無色的黃玉,經中子輻射,電子加速器轟擊、Co60照射及加熱的方法處理,可變成漂亮的天藍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輻射改色的黃玉會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時間(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飾用寶石,否則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黃玉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雲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世界著名產地有巴西、俄羅斯的烏拉爾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黃玉可作軸承及研磨材料,質佳者可作貴重寶石。中國內蒙古和江西等地出產黃玉。
在西方人看來,黃玉可以作為護身符佩帶,能辟邪驅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強信心。用托帕石的粉末泡酒,則可以治療氣喘、失眠、燒傷和出血等症。我國對黃玉的認識和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黃玉是一種色彩迷人、漂亮又便宜的中檔寶石,深受人們喜愛。國際上許多國家定黃玉為「十一月誕生石」,是友情、友誼和友愛的象徵。
黃玉屬一般寶石,其成分為含氟的硅酸鹽,硬度為8,常見顏色有無色、粉紅色、黃色及藍色等。容易和黃玉相混的常見寶石主要有水晶、海藍寶石、碧璽及玻璃仿製品等幾種,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黃色水晶。實際上,除了黃玉更為柔和,略具絨狀外觀的特徵外,肉眼下兩者極難區分,這也是為什麼黃色水晶在市場上可引致人們對黃色黃玉價值懷疑的根本原因。
黃玉與水晶的原料區分較為容易。黃玉的柱狀晶面上有縱的條紋,而水晶則是橫的條紋。而對末鑲嵌的飾品,比重(手感)也可作為區分的依據,黃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黃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黃玉有"墜"手的感覺,水晶則較輕。當然,黃玉寶石的光澤柔和,而水晶的光澤則較"冷",尖銳,依此也可區分。
肉眼區別黃玉與碧璽,最重要的是碧璽有較強的二色性,而黃玉除粉紅色者外,其他色的黃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璽的雙折射強,往往可見雙影。
藍色黃玉與海藍寶石的區別 ,一般情形是較為困難的,可以作為參考的特徵是:藍色海藍寶石往往帶些黃綠色的色調並具輕微的二色性, 比重較輕。確切鑒定要用折光儀等來測定。
玻璃與黃玉除光澤和偏光性不同外,黃玉是天然晶體,具有良好的傳熱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覺,而玻璃則是"溫"的。在放大條件下,黃玉有時可見到一種互不相溶的液體組成的氣液包裹體,而玻璃內往往含圓球形的氣泡,這點可作為輔助證據。
黃玉具柔和光澤和較大比重。
黃玉首飾選購要訣
(1)選購黃玉首先應注重顏色,鮮艷純正的酒黃、橙色黃玉均屬佳品。
(2)寶石加工應規范明亮,不能有裂紋、瑕疵或崩邊。
(3)應詢問顏色是天然還是輻射改色。
⑥ 巴西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礦產是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世界最大鐵礦石公司
⑦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是艾爾斯巨石。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是艾爾斯巨石。艾爾斯巨石打破了一塊石頭無法成為一座山的說法,因為艾爾斯巨石這一塊石頭就是一座山。艾爾斯巨石位於澳大利亞的中部。
艾爾斯巨石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存在了,但是到現在人們也不知道它具體的成因。艾爾斯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一塊石頭就是一座山,它的長有3000米,高38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位於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的成因現在人們尚不明確,有的人推測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塊巨大的隕石,有的人說它是在地殼的變化過程中形成的。
去澳大利亞旅遊的人,一定不要錯過艾爾斯巨石的奇特景觀,這塊巨石會變化顏色。如果急清早去參觀這里,你會發現這塊石頭是紅色的,但是中午的時候,這塊巨石就會變成耀眼的橘紅色,太陽下山之後,陽光完全隱退,巨石又會變成神秘的紫色。
但是在夜幕降臨之後,艾爾斯巨石又披上了黃褐色的外衣。所以這里經常成為攝影師們造訪的地方。艾爾斯巨石經歷了幾千年的風化、雨水的沖刷,形成了一種頂部平滑,四周陡峭的形狀。
當暴雨來臨的時候,雨水順著四周傾盆而下,就形成了一個圓環形的瀑布,彷彿給整個巨石罩上了一層巨大的雨簾,十分壯觀。但是這種景觀並不是時時都可以見到的,只有在大暴雨的天氣才可以見到。
⑧ 世界上什麼石頭最硬
金剛石最硬,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
金剛石硬度: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顯微硬度10000kg/mm2,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剛玉高150倍。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體晶面硬度大於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大於六面體晶面硬度。
依照摩氏硬度標准(Mohs hardness scale)共分10級,鑽石(金剛石)為最高級第10級;如小刀其硬度約為5.5、銅幣約為3.5至4、指甲約為2至3、玻璃硬度為6。
由於硬度最高,金剛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須使用鑽石粉或激光(比如532nm或者1064nm波長激光)來進行。金剛石的密度為3.52g/立方厘米,折射率為2.417(在500納米光波下),色散率為0.044。
(8)巴西最大的石頭是什麼擴展閱讀
天然金剛石一直被公認為自然界中最硬的材料。195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利用高溫高壓技術在實驗室合成人造金剛石單晶後,合成出比天然金剛石更硬的新材料就成為科學界和產業界的共同夢想。
2013年,田永君團隊首先利用洋蔥結構氮化硼前驅物在高壓下成功地合成出納米孿晶結構立方氮化硼,其硬度超過了人造金剛石單晶。
⑨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以下請讓我給你介紹一下。
世界上最大的石頭
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烏魯魯巨石(Uluru Rock屬澳大利亞土著人語言),位於澳大利亞中北部的艾麗斯泉市(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約340公里處。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體積雖巨,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飢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高斯來自南澳洲,故以當時南澳州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座石山。艾爾斯巨石俗稱為我們“人類地球上的肚臍”,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億年歷史。如今這里已辟為國家公園,每年有數十萬人從世界各地紛紛慕名前來觀賞巨石風采。
巨石成因:
艾爾斯岩圖冊艾爾斯巨石底面呈橢圓形,形狀有些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長3.6千米,寬約2千米,高348米,基圍周長約8.8千米。岩石成分為礫石,含鐵量高,其表面因被氧化而發紅,整體呈紅色,因此又被稱作紅石。突兀在廣袤的沙漠上,艾爾斯巨石如巨獸卧地,又如飽經風霜的老人,在此雄偉地聳立了幾億年。由於地殼運動,巨石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AmadeusBasin)向上推擠形成大片岩石,而大約到了3億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殼運動將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經過億萬年來的風雨滄桑,大片砂岩已被風化為沙礫,只有這塊巨石憑著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風剝雨蝕,且整體沒有裂縫和斷隙,成為地貌學上所說的“蝕余石”。但長期的風化侵蝕,使其頂部圓滑光亮,並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寬窄不一的溝槽和淺坑。因此,每當暴雨傾盆,在巨石的各個側面上飛瀑傾瀉,蔚為壯觀。
土著人稱這座石山為“烏盧魯”,意思是“見面集會的地方”。西方人稱之為“艾爾斯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歐洲地質測量員到此勘探,意外地發現了這一世界奇跡,由於他來自南澳洲,故以當時南澳洲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座石山。更迷人的是,艾爾斯石彷彿是大自然中一個愛漂亮的模特,隨著早晚和天氣的改變而“換穿各種顏色的新衣”。當太陽從沙漠的邊際冉冉升起時,巨石“披上淺紅色的盛裝”,鮮艷奪目、壯麗無比;到中午,則“穿上橙色的外衣”;當夕陽西下時,巨石則奼紫嫣紅,在蔚藍的天空下猶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燒;至夜幕降臨時,它又匆匆“換”上黃褐色的“夜禮服”,風姿綽約地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艾爾斯岩圖冊關於艾爾斯石變色的緣由眾說紛紜,而地質學家認為,這與它的成分有關。艾爾斯石實際上是岩性堅硬、結構緻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陽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就會不斷地改變顏色。因此,艾爾斯石被稱為“五彩獨石山”而平添了無限的神奇。
雨中的艾爾斯石氣象萬千,飛沙走石、暴雨狂飆的景象甚為壯觀。待到風過雨停,石上又瀑布奔流、水汽迷濛,又好似一位披著銀色面紗的少女;向陽一面的幾道若隱若現的彩虹,有如頭上的光環,顯得溫柔多姿。雨水在岩隙里形成了許多水坑,而流到地上的雨水,澆灌周圍的藍灰檀香木、紅按樹、金合歡叢以及沙漠橡樹、沙丘草等植物,使艾爾斯石突顯勃勃生機。
文化:
這里的原住民是在此生活了超過數萬年並創造了燦爛文化的阿南古人,他們認為祖先們締造了大地與山河。因此,阿南古族人就是維護這塊神聖土地的後繼者,並由於艾爾斯石恰好位於澳大利亞的中心,當地土著人便認定這塊巨石是澳大利亞的靈魂,艾爾斯石上許多奇特的洞穴里,留存有土著人留下的古老繪畫和岩雕,線條分明,圈點眾多,描繪著“夢幻時代”的傳奇故事和神話傳說。一直以來,艾爾斯石是西部沙漠地區土著人宗教、文化、土地和經濟關系的焦點,是他們心中的“聖石”,許多部落的土著人都在這里舉行成年儀式和祭祀活動等。烏盧魯國家公園是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注冊的國家財產,1985年,澳大利亞政府將它正式歸還給阿南古人,由他們負責管理。每年,有幾十萬遊客慕名前來一睹艾爾斯石的風采。
阿南古人圖冊
大約在1870年代,隨著遊客越來越多的同時,阿南古人一度曾被無理地要求,盡量不要出現在烏魯魯。但在不斷地請願抗爭後,澳洲政府終於在一九八五年把土地歸還給阿南古人,並改以承租的方式,在一九八七年間,將其規畫成烏魯魯卡達族塔國家公園。
澳洲政府與阿南古人簽訂了一紙九十九年的合約,透過這紙合約,原住民得以形成一套特別的文化參與模式。在這套模式中,國家公園的管理委員會是由政府、學者以及原住民三方共同組成,尤其是原住民更佔有六成以上的席位。這種以人為本,兼及環境的思考模式,大大突破了過往其它國家公園的作法。
連同附近的卡達族塔岩群,座落在澳洲中心區域的廣大紅土荒原之上,經歷數億年的時光,靜止不動的它,就彷佛蓄有一股特殊力量似地。在白人未到達之前,廣大的澳洲大陸上,早已有無數的原住民部落存在,雖然在語言及生活形態上略有所不同,但共通的是對朱庫爾帕(Tjukurpa)的信仰。
艾爾斯岩圖冊
朱庫爾帕信仰又稱為「夢世紀」(dreamtime)。包含了人出生前以及死亡之後的「夢世紀」,是平行於現實世界的一個體系,也是人類與自然的一切准則;相傳在「夢世紀」的遠古時代,原住民的先祖漫遊澳洲大陸時,將所見的每樣東西都撒下文字及唱出音符,漸漸地,這些東西交織成現實世界,而「夢世紀」時代先祖們所遭遇的各種經歷,也就在烏魯魯交會。這也是為什麼「烏魯魯」的原住民語意,是「現實與夢的會面之地」的原因。
這些神靈先祖們所開啟的夢之途,用夢的含意、夢的神秘感,來作為畫分部落界限與領域的根據;超越了我們一般認知的時間與空間感,「夢世紀」顯示出澳洲原住民特殊的信仰系統。
在烏魯魯阿南古人的創世傳說中,在夢世紀時代,人的先祖都以動物的形態出現,並在岩石上形成了固定的外貌。舉其中的一個傳說為例,曾有一年輕的女蟒蛇(Kuniya)經過這個區域,驚訝地發現了一群毒蛇(Liru),毒蛇認為蟒蛇侵入地盤,因此拿了長矛射殺了蟒蛇,而在烏魯魯上留下了坑洞。
這些傳說對於原住民來說絕非虛構,先祖們的神靈,也沒有隨著時光而逝去。對原住民而言,古老的律法與禁忌,在他們的血液里深刻地流著;創世神話依然是現在進行式,伴著烏魯魯巨岩上的痕跡,他們相信先祖們在創造完世界後,將能量遺留於大地之上,而烏魯魯巨岩正是所有能量及精神的匯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