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對抗通貨膨脹
本世紀初以來,通貨膨脹似乎被華爾街乃至全世界遺忘了。便宜的自然資源和大宗商品,無論是能源,金屬,還是農產品,好象是天經地義。人們的車是越開越大。象通用汽車的其他車盡管銷售不盡人意,但仿軍車的喝油怪物悍馬(Hummer)卻大部分人都覺著酷。金融界一度擔憂的不是通貨膨脹,或 Inflaction,而是其反面,Deflation, 或通貨緊縮。
但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不斷飆升的油價,通貨膨脹這怪物張開血盆大口回來了。大概最著名的徵兆是據說有一天二師兄得意洋洋的對大師兄誇口,妖精們已經不要吃師父了,他的肉已經更貴了。所以大師兄,你回花果山去吧。
接著的是日常用品,農產品開始大幅漲價,尤其是大米。有人開始屯積大米,超市和Costaco的大米一度脫銷,因而不得不限量供應。只是這並不是一個有效的對抗通貨膨脹。假設大米$50一袋,你買上10袋,家裡的車庫就有些擠了。一百袋大概是能儲存的極限了。那才不過五千美刀。就算你把這些錢全省下來,又能省多少呢?何況還有霉變蟲吃等損耗?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方法。
一想到通貨膨脹,人們一個極自然的願望就是希望政府能實行價格管制。包括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包括一直鍾情市場經濟的共和黨總統尼克松,也干過價格管制的蠢事:那就是在1971年實行政府控制石油價格。這樣做的結果是火上加油:一方面,由於價格控制,生產商的利潤不是由市場調節。人為的壓低油價,使生產商沒有意願增加產能或開發新油田。另一方面,人為的低油價使得人們沒有平抑消費的願望。本來已經供不應求,政府油價控制更加加大了這種失衡的供需關系。自1970年以來,當時美國原油進口翻了一番。
那麼除此以外,人們還有那些對付通貨膨脹的妙計呢?且讓我們看看(Forbes May 2008, p. 37, 「Attacking Inflation」):
辛巴威 (Zimbabwe): 政府把100,000%的通貨膨脹率和80%的失業率歸罪於「金圓惡霸,走私犯,和其他非法交易分子」 並嚴加打擊。任何人不許「非法」 兌換外匯,違者有牢獄之災。所有生意人都必須每天把現金存入銀行。結果呢,政府的鐵腕只是對小老百姓有效。通貨膨脹並不買這個賬,物價該漲照漲不誤。
伊朗:當其經濟大臣承認對18%的通貨膨脹束手無策,總統馬上讓他走路。
印度:對7%的通貨膨脹,印度政府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創意的解決辦法:取消一些糧食的期貨交易。對緊缺的鋼材,他們也准備照此辦理,並威脅要實行價格管制。
。。。
只是要真正治理通貨膨脹,這些偏方都不管事。真正要治理通貨膨脹,就得對症,從根子下手。通貨膨脹的原因很簡單:供需失衡,求大於供。要根治,也無非從這兩方面下手:要麼增加供給,要麼降底需求。但都是知易行難:要增加供給,就得允許物價在一定的時間內上漲,一直等到生產商覺著有利可圖,因而擴大生產規模。人為的要求生產商在低價格下括大生產,生產商無利可圖,供應不可能真正增加。
要降底需求,那就是要減少貨幣投放量,或增加利率。但往往發生通貨膨脹時,經濟可能面對衰退。這次美國次貸風波後的經濟形勢就是一經典例子。聯儲實在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咬著牙關降息。
西諺說,如果你打不過他們,就參加他們(if you cannot beat it, join it):讓你的錢跟著油價米價一起漲!
2009年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反危機政策實質就是凱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在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出台後,2010年中國就碰到的資產價格泡沫問題、經濟有過熱傾向及物價水平不斷走高等問題,實際上都與需求管理的傳統政策手段運用有相當關系。任何一個經濟體,只要一段時期內總需求擴張速度過快時,總供給層面會出現跟進速度不協調問題並首先在國民經濟的短板方面表現出來,中國多年以來的經驗是每當總需求增長加速時,能源交通會首先成為瓶頸,在本輪經濟刺激計劃推出後它具體表現為2010年電力供應緊張煤炭價格特別是電煤價格的大幅上漲以及鐵路運力不足等方面,而房價和菜價的大幅上漲則與能源交通這些國民經濟擴張期的歷來短板有相當差別。
多年的房價和物價都是有漲有跌。即使是近兩三年始終居高不下的房價本身也沒有泡沫一直漲大的內在規律,盡管近年來遏制房地產泡沫的新政出台了兩次,在這種背景下,房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仍表現出和中央政府頑抗的博弈決心,但中央政府手中仍有政策「子彈」,例如殺傷力極強的房產稅和旨在改善供給的一些有效政策,這些待動用的政策「子彈」一旦發射,我相信,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都會出現應聲回落現象。
物價在中國多年的主推因素都是菜價。2010年菜價明顯大幅上漲既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的一個副產品就是大量城郊並入城市,使得全國數以百計千計的原來以蔬菜為主要產品的供應基地變成高樓林立的城市,加之每年又有一千多萬農民湧入城市謀求就業,所以,生產基地種菜的人少了吃菜的人卻一味增多,一二線城市距蔬菜生產基地越來越遠,加之燃油漲價、公路亂收費亂罰款等因素人為阻滯了蔬菜與需求城市之間的供應通道,流通成本不斷加大,這些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蔬菜及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長期推動因素。2010年中國各地自然災害偏多,韓國日本等國蔬菜需求激增,這些可視為蔬菜價上漲的短期推動因素。
面對這兩類因素,我們應當以平和的心態去研究解決辦法。對長期因素應採取一些制度的對策,對短期因素則應採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來解決。解決通脹的目的是讓老百姓滿意。而老百姓又分為城鄉兩類。農產品漲價,城市老百姓怨聲載道而農民則拍手稱快;物價下跌,城市老百姓笑逐顏開,而農民則會叫苦不迭。所以在農產品在蔬菜價格上漲問題的應對上不宜採取簡單的只考慮一方利益不考慮另一方利益的政策措施。我個人認為,對農產品的價格的上漲應抱容忍態度,這樣才能在中國這種小戶自耕農制度下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當然,中國2010年年初也出現了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但農民獲得利益太少(只有10%左右)大部分利益被流通領域的從業者包括投機者拿走的問題。這種不正常局面必須校正。
如果農產品大幅漲價、漲價的大部分好處又被農民兄弟獲得,這應當是好事。我們不是口口聲聲地說城市反哺農村嗎?用市場機制來反哺比我們喊一千個口號更有力。那麼,怎樣確保農產品漲價大部分利益能為農民獲取?我想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建農貿市場讓農民變成自己產品的直銷者,如果農產品運輸都走綠色通道,農民在農貿市場免收攤位費,全國各大城市在建立了數量足夠多的農貿市場後,大中城市的菜價用不上半年就會大幅下跌。我自己有過體驗性調查:我附近的四海橋農貿市場裡面的青菜價格比憨鄰福超市內的菜價大都便宜50%以上,比易初蓮花等大型超市的價格便宜得就更多。所以菜價農副產品價格這類在中國CPI中貢獻度極大的商品價格控制,措施極為簡單:只要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大城市每個城市再建200個左右農貿市場,讓農民成為直銷主力,CPI的遏制問題根本不困難。通過擴大農民直銷比重刺激供給,供給大幅增加拉低價格,到最後城市老百姓也會很滿意。政府在控制物價時首先讓農民得到實惠,然後在蔬菜等農產品供給增長價格回落後,城市老百姓又會迂迴地得到好處。
2011年,決策層預期通脹控制目標為4%,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這是一個中低水平的通脹率。資料顯示,2010年巴西通脹率約為5.9%,俄羅斯約為8.8%,印度為8.58%,越南為11.75%,這四個經濟增長較快的新興市場國家通脹率均明顯高於中國。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採取措施應對國內的通脹威脅,另一方面又要有開闊的視野和明智的政策思路,並避免兩個極端傾向:一是避免過度依賴行政手段,在農產品價格控制方面,囤積居奇、投機倒把、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的行為當然要堅決打擊,但不能對蔬菜和某些農產品設定價格管制線,價格一旦管死就不能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最終會影響供給;二是通脹一抬頭就出現「人人深刻」現象,在一些所謂專家學者誤導下大眾將通脹的原因不恰當地歸咎於央行貨幣超發,最後給正常的貨幣政策制定和調節造成不適當的壓力。
公眾輿論壓力下,中國目前的確存在政策不當選擇傾向,這個可能的政策偏向就是由2009年的極端寬松轉向2011年的過度緊縮,盡管我們的貨幣政策已被冠名為「穩健」,但在實際操作中極有可能出現信貸指標管理過嚴、緊縮性政策工具運用過度及相應的監管過度等現象。
與各路人士口口相傳的所謂流動性過剩、流動性泛濫的看法不同,據我觀察,現在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資金在央行連續六次上調存款准備率措施出台後已相當緊張。在2009年時,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率大體維持在3.2%的水平上,但到2010年下半年,許多商業銀行自行控制的超額准備金率已低至1.5%左右,也就是說央行再用慣用的存款准備金率這一數量型工具實施緊縮政策已有觸發商業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現在,同業市場一年期利率已達5.7%左右,這表明商業銀行體系整體資金已經吃緊。
我十分贊賞央行的差別存款准備金率政策,對中國這樣龐大的經濟體實施宏觀調控必須區別不同情況採取有保有壓有松有緊區別對待的差異性貨幣政策,例如,在以通脹為主要敵人時,對商業銀行支持農產品特別是有利於增加農副產品供給的相關行業的貸款就應當在指標考核時給出一個扣減系數,中央銀行和銀監工作人員只要吃得辛苦,我們的著眼於供給調整而不是簡單無差別的一味宏觀緊縮政策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至於說通脹的外部輸入問題,我想這倒不足為慮。由於中國經濟業已融入全球化,國際的通脹壓力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避免的,我們的政策工具籃子中還有一件一直捨不得動用的法寶——匯率,只要大膽運用這個工具,允許人民幣明顯升值,外部輸入型通脹的負面影響就會大部分被抵消。
Ⅱ 六月份巴西通脹率為多少
當地時間7月6日,巴西地理統計局(IBGE)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巴西通脹率為1.26%,高於上月的0.40%,更高於去年同期通貨緊縮的負0.23%,創1995年以來同期新高。
據巴西央行最新預計,今年巴西的通脹預期為4.03%,仍低於政府通脹率管理目標。巴西國家貨幣委員會設定的今年通脹率管理目標中值為4.5%,允許上下浮動1.5個百分點,也就是在3%至6%的范圍內。
Ⅲ 巴西經濟歷史!!!急急急!!!
巴西綜合實力居拉美地區首位,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跡」。20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 (一)2005年經濟形勢 2005年,受石油漲價、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政府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投資不足以及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巴西經濟雖繼續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長率為2.3%,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也低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內通貨膨脹基本得到控制,財政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巴西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外匯儲備的增加為提前償還外債創造了條件。 受乾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響,2005年巴西農牧業產值僅增長0.8%,而上年增長率達5.3%。南部農業主要產區減產5.51%,全國主要作物總產量為1.13億噸,比上年減產658萬噸。總收獲面積為4760.4萬公頃,同比減少0.58%。預計2006年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693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4.68%;產量為1.28億噸,同比增長13.22%。 巴西工業保持連續6年增長勢頭,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產值僅增長2.5%,低於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業和建築業增長率均為1.3%,大大低於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門增長3.6%,採掘業增長最快,達10.9%。 巴西服務業2005年增長率為2%,比上年少1.3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的增長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賃業和政府機構服務業產值增長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門(包括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初級財政盈餘(不包括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收支差額)累計達935.04億雷亞爾(合374.6億美元),佔GDP的4.84%,比預期目標高0.59個百分點。聯邦政府、州和市級政府以及國有企業完成的比例分別佔2.88%、1.10%和0.85%。雖然2005年累計實現初級財政盈餘935.04億雷亞爾,但同期累計支付的債務和利息高達1571.45億雷亞爾(合629.6億美元,佔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終的財政結果是賬面赤字634.41億雷亞爾(合254.2億美元),佔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匯儲備余額為538億美元,比11月底減少10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兩次提前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154.4億美元)。2005年巴西累計吸引外資151.93億美元,比上年(181.66億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價格上漲,但由於美元對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進口商品和進口農業生產物資價格下跌,彌補了因農業歉收5.5%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年通貨膨脹率為5.69%,略超過預定目標(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業人數125.4萬人,比上年有所減少,但遠高於2003年64.5萬人的水平,為1992年以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第二個年份。巴西勞動部預測,盧拉政府4年執政期滿時,新增正式就業人數可達500萬人,超過上屆政府創造的就業人數(181.5萬人)一倍多。與此同時,2005年平均失業率也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與2005年大致一樣,國際環境的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漲跌,將影響巴西鐵礦砂、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農業生產將直接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匯率變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200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4.3%,雷亞爾持續升值勢必影響巴西的出口。 總體來看,2006年巴西經濟可望稍好於2005年。據預測,2006年巴西GDP增長率可望達到4.5%。
Ⅳ 巴西央行第幾次決定維持基準利率6.5%不變
當地時間8月1日下午,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宣布決定維持基準利率6.5%不變,這是該國央行今年以來連續第三次決定維持實行這個基準利率。
巴西央行調整基準利率目的是讓該國通脹率處於管理目標范圍內。巴西國家貨幣委員會設定的今年通脹率管理目標中值為4.5%,允許上下浮動1.5個百分點。巴西央行最新預測是今年通脹率為4.2%,而金融市場的預期為4.11%,均低於通脹管控目標。
從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巴西央行連續降息12次,陸續將該國基準利率從14.25%高位降至6.5%水平,創歷史最低。
Ⅳ 巴西經濟為什麼衰退啊
巴西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五,自然資源極其豐富,人口一個億多一點,可謂是地大物博,條件是得天獨厚,按理說不應該發展的這么慢,反而卻面臨著長期的衰退,究其原因我認為還是人的因素。如果用人種論來回答的話可能會引起糾紛,但是這也是核心問題,要想回答此問題人的因素是無法避免的。世界上有幾個民族在發展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方面做的很不錯,比如猶太民族,比如日耳曼民族,比如昂格魯撒克遜民族,比如漢族,再比如大和民族,那在世界上無論是經濟還是科學技術上都是排頭兵,當然這五類民族如果再細分排名也是可以的,具體怎麼排,大家心裡有個自己喜歡的排名就可以了,此處不細說了。單說這個巴西,民族組成比較復雜,大家知道巴西是葡萄牙的前殖民地,主要是葡萄牙後裔的白人統治著這個國家,土著印第安人,販賣過來的黑色,移民過來的日本人,德國人等人種經過幾百年的通婚混血,造就了今天的巴西。但是主題就在巴西這個國家是葡萄牙前殖民統治者統治過的國家,巴西基本上繼承了葡萄牙的衣缽。葡萄牙這個曾經的大航海時代的海上霸主早就墮落了,直接從發達國家淪落到發展中國家,更慘的是,這幾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最嚴重的幾個國家就有葡萄牙,被戲稱為"笨豬五國"。試想一下,宗主國都這么笨,繼承衣缽的巴西也好不到哪去。巴西人天生熱情奔放,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習慣了,動不動就載歌載舞,哪還有心思搞科技搞經濟。回頭看看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這些年取得的成就哪一件不是咱們艱苦拼搏努力奮斗出來的,所以說,還是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
Ⅵ 以下哪些地區在2021年出現了通貨膨脹
雅溫得、杜阿拉、馬魯阿、巴門達和巴富薩姆。
中新社聖保羅1月11日記者莫成雄巴西地理統計局IBGE當地時間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巴西通脹率為百分之七點六,遠高於當年政府管控目標中值百分之三點七,創2015年以來新高。
第三是里奧布蘭可,通脹率為百分之十一點四三,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第二大城市裡約熱內盧和首都巴西利亞的通脹率分別為百分之九點五九、百分之八點五八和百分之九點三四。
Ⅶ 2021年通貨膨脹有多嚴重
進入2021年,疫情有所緩和,經濟開始恢復,之後又先後受到德爾塔毒株和奧密克戎毒株的兩輪沖擊,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特別是通貨膨脹率大幅上升。數據顯示,2021年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貨膨脹率達到近5年新高,全球總體通脹率或達4.3%,為10年來最高水平。在這一年,先是新興經濟體通脹大幅走高。
Ⅷ 有最新直接的外國調查 數據說明巴西的經濟發展狀況
據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局3月27日發布的數據,2014年巴西經濟增長0.1%,GDP總量5.52萬億雷亞爾,人均2.7萬雷亞爾,按當年雷亞爾與美元平均匯率2.35:1折算,分別為2.3萬億美元和1.16萬美元。
經濟勉強增長,得益於服務業有所增長。信息、房產服務、交通運輸等增幅為0.7%。貿易是歷年表現較好領域,但2014年下降了1.8%。服務業的其它方面多與家庭消費有關,通脹加劇使個人消費下降。教育市場和商品服務有所增長,批發業下降。
工業下降1.2%,表現最差。其中民建、電力和燃氣、供水、市政衛生等下降2.6%;製造業下降3.8%,采礦業增長8.7%。
農牧業增長0.4%(其中大豆產值增5.8%,木薯增8.8%),甘蔗產值下降6.7%,玉米下降2.2%,咖啡下降7.3%,柑橘下降8.8%。投資與外貿全年投資下降4.4%。主要因素是建築業與機器設備進口下降。經濟不景氣,資本商品進口下降突出,是1999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當年下降8.9%)。另外,美元升值與經濟低迷致全年出口下降1.1%,進口下降1%。對投資下降發揮抑製作用的是其它行業,如信息技術、軟體、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發,增長了5.5%。2014年,投資在GDP中的佔比為19.7%,為2009年以來最低。消費2014年通脹率高達6.3%,致家庭消費僅增0.9%。扣除通脹率,勞動者工資總量增幅為4.1%,政府消費支出增1.3%。
Ⅸ 2017年巴西經濟前景怎麼樣
在通脹率下降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對於利率和經濟發展的前景都極為看好:預計今年基礎利率將下調至9%,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0.48%。
此外,金融市場預計2018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2.5%,高於上個星期預計的2.4%。並預計基礎利率將會降至8.5%,低於上次預計的8.75%。。
Ⅹ 2021年巴西的通貨膨脹屬於哪一種
2021年巴西的通貨膨脹屬於燃料、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巴西地理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巴西通脹率為10.06%,創2015年以來新高。數據顯示,2021年巴西通脹水平遠高於2020年的4.52%。燃料、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是巴西通脹高企的主因。當地媒體報道,美元升值、全球石油需求回暖導致燃料價格飆升,同時巴西水資源危機成為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