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什麼時候起開始加快工業步伐

巴西什麼時候起開始加快工業步伐

發布時間:2023-01-17 11:41:39

1. 巴西的工業化進程

巴西的工業化建立在以資源消耗、加工和出口的基礎上。巴西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咖啡經濟」、「甘蔗經濟」、「木材經濟」、「礦產經濟」,基本上是以原料輸出和一般粗加工出口為主。如巴西有「咖啡王國」的美譽,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產和出口大國,在經歷了持續百年的「鼎盛」之後,由於國際市場的不景氣而走下坡路。而且在出口貿易上,巴西等拉美國家長時間地依賴於美國等西方經濟大國。因而導致巴西的工業經濟產業層次比較低、依賴性比較強、自主創新的能力比較弱。比如,巴西牛皮產量高、皮質好,但皮革加工產品則嫌粗糙,「賣相」不好,缺乏知名品牌和市場競爭力。

2. 請教有關巴西汽車工業發展歷史的資料!!

巴西汽車工業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20年-1950年,為起步階段,主要是進口成套散件在巴西組裝整車。第二階段:1950年-1980年,為發展階段,通用、大眾、福特、菲亞特先後在巴西設廠,汽車產業在這30年期間得到迅速發展,產量由1957年的30,542輛提高到1980年的1,165,174輛,增長了38倍。第三階段:1990-1995年,為停滯階段,雖然年產量保持在100萬輛以上,但質量和品種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第四階段:1995年-現在,為快速發展階段,擁有300萬輛的年生產能力,可生產市場需求的各類高、中、低檔汽車,通用、大眾、福特、菲亞特還均在近一、兩年內開發出了在汽車技術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酒精和汽油雙燃料汽車。
以下介紹巴西汽車工業的幾個主要數據:
1、巴西是目前世界上第12大汽車製造國,2003年的產量為1,827,038輛。其中,轎車1,504,998輛,佔82.4%;輕型貨車216,112輛,佔11.8%;卡車78,938輛,佔4.3%;客車26,990輛,佔1.5%。預計2004年的產量將超過歷史記錄的1997年(2,069,703輛),達到2,100萬輛。
2、年生產能力320萬輛,目前的設備閑置率為35%。世界其他各地區汽車生產設備閑置率的比例分別是:亞洲22.6%、北美18.1%、南美51.9%、東歐21.7%、西歐40.8%、非洲和中東42%。
3、產值:根據巴西機動車生產協會2004年公布的2002年的數據,巴西汽車行業(包括自動農業機械)的凈產值為157.62億美元,占當年GDP的10.4%。
4、出口:預計2004年的出口數量為63萬輛,占總產量的30%左右,增幅17.8%;預計總出口值75億美元,增幅36%。
5、巴西的汽車生產企業有26個,其中22個是在1996年至2002年期間新建的合資企業。共有生產廠48家,其中,汽車生產廠家25個,自動農業機械生產廠家13個,發動機和零部件生產廠家10個。行業職工總人數90,807人。
6、根據巴西機動車生產協會2004年公布的2002年的數據,汽車的保有量為2,076.9萬輛。平均8.6個人擁有1輛汽車。

3. 二戰後巴西是如何崛起的

巴西是金磚五國成員之一。而這5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金磚五國覆蓋了亞、歐、非、美4大洲。這5個國家都是新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體量較大,那麼巴西是如何崛起的呢?

第一、農業優勢





在90年代中期,巴西的汽車市場完全開放,並已成為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國。而在巴西空中客機和波音公司,巴西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民用飛機製造商。

總體來看巴西的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的出口,巴西經濟如果是要長期發展,不僅是要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進行結構改革。

4. 巴西的工業概況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5. 初中地理問題

巴西獨立,建立健全國內的經濟結構:①農業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成為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②巴西的礦產資源豐富,尤以鐵礦儲量豐富,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③巴西利用豐富的鐵礦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工業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④巴西的水力資源也比較豐富,與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⑤重工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是巴西的工業中心。⑥巴西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完整國民經濟體系的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五)熱帶雨林的危機
北部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60%在巴西。熱帶雨林可以提供大量木材水;還具有涵養水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凈化空氣等環境效應。但巴西廣闊的熱帶雨林正遭受著嚴重的破壞,僅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就減少了30多萬平方千米。熱帶雨林危機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奪式的伐木農業造成的。
由於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響了巴西,甚至全球氣候,使生物資源減少,水土嚴重流失,全球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巴西政府為保護熱帶雨林,1989年制定了「我們的大自然計劃」,重點保護亞馬孫流域的熱帶雨林。
(六)城市化問題
1.巴西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全國90%的人口居住在東部沿海地帶,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而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
2.城市化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加快,但快速城市化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如:資源緊缺、交通擁擠、住房困難、污染嚴重等,為了解決城市化問題,巴西決定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以促進內地的發展。

4.分析亞馬孫雨林現狀和遭受破壞的原因,找到保護森林的相應措施,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5.通過巴西遷都事例的學習,認識到當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及城市化所帶來的影響。 內容結構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它的經濟發展過程、社會背景、文化特點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發展進程和社會現狀,所以說可以通過對巴西的分析、研究,來認識、了解和掌握拉丁美洲的相關內容。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縮影,對巴西的學習不僅了解的是一個國家,實際上也間接了解了拉丁美洲。
巴西(拉丁美洲)的發展是從「新大陸的發現」開始的,當時,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者為了獲得大量的生產資料,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拉丁美洲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殖民地之一。因此,巴西這個美洲主要國家的各項發展自始至終受到殖民統治的影響,不論是社會文化還是經濟發展都深深帶有殖民統治的烙印。所以本節內容有一根主要線索貫穿始終:殖民統治的影響。在巴西這節課中,首先介紹了「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其核心內容是,巴西的居民主要有原殖民統治者(白人)、販賣來的奴隸(黑人)、當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他們相互通婚形成的混血兒。巴西的居民和文化是長期受到殖民統治影響的結果。其次,「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所要講授的主要內容有:長期以來由於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巴西經濟是以農礦產品的生產為主的單一經濟,這使得巴西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剝削和控制,經濟十分落後。隨著巴西的獨立,在發展民族工業的過程中巴西建立了完善的工農業體系,成為拉美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第三,「熱帶雨林的危機」和「城市化問題」,這兩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在擺脫殖民統治,大力發展民族經濟的過程中巴西所面臨的社會與環境問題: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破壞、環境日益惡化;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所造成的城市化現象。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部分內容實質上是講殖民統治對巴西文化、經濟、社會的影響;第三、四部分內容實質上講殖民地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後,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先把握本節內容的脈絡和結構,讓學生了解巴西從一個深受殖民統治的貧困落後國家如何發展成為拉美經濟最完善、最發達的國家。
內容點析
1.本節開頭的圖9.18「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直接點出了巴西的獨特位置。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看這張圖得到以下信息:巴西所處的地區和大洲,巴西的海陸位置,特別是距離歐亞大陸的距離,點出「新大陸」的概念,為介紹殖民侵略打下基礎。
2.本節首先介紹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在美洲拓展領地,發展種植園的內容。學習完這一部分要使學生意識到從最初開始,巴西的各個方面就受到殖民統治的影響,巴西各個方面的發展過程具有濃厚的殖民色彩。接著又介紹了黑人奴隸貿易,暗示出奴隸貿易的結果是使得不同的人種(白人殖民者和資本家、黑人奴隸等)匯集在巴西,這為巴西的民族融合及獨特的拉丁文化的形成做好了鋪墊。
3.課本閱讀材料「印第安人和瑪雅文化」講述的是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及他們所創造的早期文明。讓學生了解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人口構成是單一的黃色人種。瑪雅文化在當時已經相當發達,形成世界獨特的藝術文化。這些與巴西現代的人口構成、社會文化有明顯的不同。應該將這部分內容與巴西現在的居民和拉美文化進行對比,認識到巴西殖民統治前後完全不同的居民構成與社會文化,進一步說明了殖民統治對巴西的深遠影響,有助於理解社會環境對民俗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4.課本圖9.22「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列出了三張圖片,綜合分析三圖的內容,可以進一步證實,巴西這個民族大熔爐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這部分內容又一次說明社會環境對民俗有重要的影響。
5.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發現巴西)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巴西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國內經濟以單一經濟為主,充當資本主義殖民者的原材料供應地,經濟完全受外國殖民者的控制。經濟落後是這一時期巴西經濟的顯著特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巴西擺脫殖民統治建立了獨立的主權國家,通過建立健全國內的經濟結構,巴西已經發展成為拉丁美洲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殖民統治前後的巴西經濟存在著巨大的差別。說明帝國主義列強的丑惡面目和本性,深刻反映出廣大發展中國家只有擺脫殖民統治,建立、發展獨立的民族經濟才能真正實現富裕、強大。
6.單一經濟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主要以生產和出口一兩種礦產或農產品為主。這種經濟結構主要是受到殖民者長期的殖民統治和殘酷剝削而產生的。殖民統治者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利用對殖民地的控制,採取暴力、經濟、政治等手段迫使殖民地地區生產他所需要的礦產和農產品,並以極低的價格進行收購。同時由於單一經濟對當地造成其他生產、生活資料和產品的嚴重缺乏,殖民地國家不得不向殖民統治者高價購買大量的基本生產、生活用品,這樣殖民統治者既獲得大量的原材料又通過向殖民地高價出售商品獲取大量資金,對殖民地進行雙重剝削。所以單一經濟不僅使殖民地國家低價賣出原材料、高價買入成品而加劇當地的貧困,而且不得不在經濟上被迫依賴於殖民統治者,長期受它的剝削。
7.巴西的農礦產品既是殖民統治者過去掠奪的目標,又是現在巴西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巴西充分利用本國熱帶為主的氣候這一條件,發展了熱帶經濟作物,成為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巴西的咖啡、甘蔗、大豆、可可等農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並大量出口。巴西鐵礦儲量豐富,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的主要農業區位於東南沿海地區,巴西東部的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城市是巴西的工業中心。綜合分析自然、經濟、人口、社會等多方面因素,說明為什麼巴西的工農業分布十分集中?進一步說明了人類經濟發展的狀況與自然環境、經濟條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社會等因素密切相關。通過這部分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8.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坐落在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作建成。水庫主壩高176米,裝機容量達1 260萬千瓦,全年發電量750億千瓦時,它對巴西和巴拉圭兩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熱帶雨林危機」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三個層次的問題。(1)熱帶雨林的作用。森林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提供大量自然資源,如木材、水果、葯材、動物等;另一方面具有維護生態平衡、凈化空氣、涵養水分、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環境效應。在這里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課本圖9.26「熱帶雨林的作用」中的每一個方面,並總結出熱帶雨林的資源蘊藏和環境效應。(2)破壞熱帶雨林的主要現象和原因。通過閱讀課本中的文字、圖片來總結出當今巴西國內有哪些破壞熱帶雨林的現象。例如,有外國的掠奪,環保意識的淡薄,國家的貧困等。(3)認識到21世紀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使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幫助學生樹立人、環境、經濟、社會相互統一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10.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的狀態與巴西的自然條件關系十分密切,巴西絕大部分國土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它是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1/3為亞馬孫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多雨,開發困難;巴西國土的2/3為巴西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比較溫和;巴西東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溫和濕潤,加之東南部海上交通便利,歐洲殖民者和他們擄來的黑人首先到達這里,形成了今天的人口分布特徵。所以通過對巴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要給學生一種意識:人口的分布是受到氣候、地形、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11.「城市化問題」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必然產物,主要表現在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和集中。特別是剛剛進入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往往是城市化問題的突發期。因此城市化現象的出現從側面反映出該國的工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如果過分強調城市化或不加控制,城市規模太大也會產生一些城市化問題,如農村勞動力不足、城市環境污染加劇、城市就業緊張、城市資源供給不足、城鄉差距加大等。巴西就是由於城市的規模太大且過於集中才產生一系列城市化問題。
12.巴西的最大經濟中心是聖保羅,首都和政治中心是巴西利亞,商業和金融中心是里約熱內盧。巴西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包含了三層意思:(1)促進內地的發展;(2)分散里約熱內盧的城市職能;(3)對巴西利亞的城市規劃。以巴西遷都為例讓學生討論出預防和解決城市化問題的措施。
教學建議 【巴西概況】
請學生觀察老師准備的「拉丁美洲掛圖」,尋找並回答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找一個同學在掛圖中指出。讀課本圖9.19,說出巴西的海陸位置,找出巴西的鄰國。通過幾個讀圖活動既點出本節課的學習對象是巴西,又對學生上一節課學過的「如何在地圖上確認國家領土構成及位置」的讀圖技能進行鞏固和檢測。
教師補充世界人口數量和土地面積前10位的國家(參閱參考資料),讓學生對比分析統計資料,使學生認識到在世界各國中,巴西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居第5位,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5位,且位居拉丁美洲各國之首,從而說明巴西是一個國土廣大、人口眾多的國家。
【民族大熔爐的縮影】
1.首先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本圖9.20和閱讀材料「印第安人和瑪雅文明」,使學生知道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以及古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
2.讓學生分析課本圖9.21所描述的卞卡一家人的血統情況,並思考問題: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歐洲白人,他們怎麼會生活在拉丁美洲?接著讓學生繼續閱讀課本圖9.22「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總結出A、B、C三張圖中分別展示了哪一項文體活動?圖中展示的每一項活動的發源地在哪兒?(A圖的桑巴舞源於葡萄牙的民歌和游戲,B圖的狂歡節是歐洲天主教的節日,C圖的足球發源於英國。)提出疑問:為什麼其他大洲的人種和文化會出現在巴西?
3.讓學生對比古今巴西的人種和社會文化差異,進一步思考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先請學生討論、回答問題,然後教師講解。15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需要大量生產資料和巨額的財富或貨幣資本。因此西方殖民者紛紛進行海外擴張。隨著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種植園的創建、金銀礦的開發,殖民主義國家把美洲作為巨額財富的來源地和礦產基地。為了讓大量的勞動力來到種植園和礦山中勞動,西方殖民者把目光轉移到了貧瘠而落後的非洲。最早掠賣黑奴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隨著殖民者(白人)和奴隸(黑人)的到來,歐洲與非洲的文化也流傳到拉丁美洲。
4.讓學生總結造成民族大熔爐的原因:現代拉丁美洲的人種、文化是受殖民統治影響的結果。

【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1.首先通過對巴西經濟的過去和現在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巴西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從巴西擺脫殖民統治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開始的。因此是否受到殖民統治成為巴西經濟能否迅速崛起的分水嶺。這樣我們可以分兩個階段來研究巴西經濟。第一階段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發現巴西)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一時期巴西經濟十分落後。第二階段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在這段時間里,巴西已經發展成為拉丁美洲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2.讓學生閱讀課本材料,找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巴西的主要經濟部門(殖民初期出口木材,16世紀種植甘蔗,17世紀出口礦石,19世紀種植出口咖啡),確認巴西經濟是單一經濟。教師介紹單一經濟的實質和殖民者對殖民地的剝削掠奪過程(巴西長期以來是一個殖民地國家,當時巴西的經濟以生產和出口一兩種礦產或農產品為主,即單一經濟結構。單一經濟會導致廉價出口原材料、高價進口成品的惡性循環,這樣使得殖民地國家的資源和資金都被殖民統治者掠奪走。巴西國內日益貧困,經濟十分落後)。
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西擺脫了資本主義殖民者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主權國家。巴西開始改變單一的經濟形式,發展多種經濟結構,加快工業化的步伐,經濟取得飛速發展。在這里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識到資本主義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本質,加強學生的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信念。
4.讓學生讀課本圖9.23「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巴西的主要農產品有哪些?(2)巴西的主要農產區分布在何處?(3)巴西的主要工業部門有哪些?(4)巴西的主要工業中心分布在何處?
5.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本圖9.19「巴西的地形」和圖9.29「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綜合分析巴西的自然條件、人口分布、歷史背景、經濟發展等因素對巴西農業和工業布局的影響。既總結出影響工農業發展的因素,又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同時給學生傳達了一種地理學思想:經濟布局具有地域性,它是受到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綜合影響的結果。
【熱帶雨林危機】
1.首先看教材上熱帶雨林的景觀圖片,對熱帶雨林有一個感性認識。
2.讀課本圖9.25「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引導學生分析總結亞馬孫熱帶雨林對人類的作用(提供自然資源,有經濟效益;保護改善環境,有環境效益),使學生認識到熱帶雨林(樹木)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3.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請同學們看一段熱帶雨林錄像,注意觀察熱帶雨林的景觀,仔細傾聽解說中有關熱帶雨林的作用,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現狀。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價值、作用,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解決方法。
4.如果沒有錄像,老師也可以參閱教參中的參考資料,將有關熱帶雨林的作用、熱帶雨林的現狀、熱帶雨林的價值等資料念給學生聽或復印給學生,使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認識正確處理人和地
【城市化問題】
1.先讓學生讀圖9.2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找出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找出巴西的幾個大城市的位置。明確巴西人口的分布特點(巴西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全國90%的人口居住在東部沿海地帶,

尤其是東南部,為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這里的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是擁有1 000萬以上的人口特大城市,而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最後請學生總結出影響巴西人口分布的因素(氣候、經濟、資源、交通)。
2.讓學生閱讀課本圖9.29「聖保羅城市發展三部曲」,分析聖保羅在不同的城市發展階段的人口數量及其聚集原因都有何不同。第一階段是建市階段,聖保羅適宜的氣候使2萬印第安人定居於此。第二階段是咖啡繁榮階段,主要因為咖啡的生產與銷售需要便捷的交通,也需要大量勞動力與商人。不同的人種匯集於此達24萬之多。第三階段是工業化階段,主要因為聖保羅經濟繁榮、城市發展擴大,吸引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最終達1 600萬。分析三個階段,確認出城市化發展最快的是哪一個階段(工業化階段)。
3.提問:快速城市化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處於何種狀況?(經濟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加快) 4.請學生聯系中國大城市的現狀,討論總結出快速城市化會帶來哪些問題?(資源緊缺、交通擁擠、住房困難、就業緊張、污染嚴重、犯罪增多等)

詳見http://wenku..com/view/f06339340b4c2e3f5727637b.html

6. 巴西的經濟

樓主您好!以下是巴西的經濟:

總量

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2009年4月5日匯率1美元兌2.2095雷亞爾。2009年GDP為15740.39億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達到8220美元。

巴西經濟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與出口導向型的經濟。 其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美洲第2大經濟體。
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話,其國內生產總值則達到1.8萬億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和美洲第2大經濟體。

工業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鋼鐵巴西是南美鋼鐵大國,為世界第六大產鋼國,鋼材出口達1200萬噸,佔全國鋼材總量的54%。也是拉美第一、世界第九大汽車生產國。

農牧業

巴西的農牧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的主要生產國。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世界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2011年巴西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相比2010年增加了20%,全國用於耕種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土地面積達到3030萬公頃。巴西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連續四年呈現兩位數的同比增幅,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該國的轉基因作物面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依託農業優勢,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運輸業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

投資指南

巴西投資環境的有利條件包括:
(1)巴西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居拉美第一,且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能源豐富,年發電能力為7500萬千瓦,其中水力發電佔84%,風力發電潛力巨大,石油儲量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42.5億桶。2007年以來,在巴西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型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
(3)銀行資本平均回報率高達20%;
(4)巴西對所有在巴境內的外國獨資或合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外資在巴西境內投資無需事先經政府批准,只要通過巴西有權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將外匯匯進巴西,即可在巴西投資建廠或並購巴西企業。對外資企業的利潤支配及匯出限制較少;
(5)政治風險比較低,巴西經濟基礎穩固,經濟政策成熟,且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6)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巴西將在2011-2014年期間實施第二期加速經濟增長計劃,預計投資總額高達1.59萬億雷亞爾(1雷亞爾≈0.50美元),資金需求量大;
(7)巴西人口眾多,並具有不同層次的消費水平和習慣,內需較大;
(8)巴西各州有權制定有利於地方發展和引進外資的鼓勵政策,給外資企業一定的減免地方稅收政策;
(9)民眾能夠接受不同習俗的外國人,並能友好相處,排外性小。

希望對您有幫助!

7. 二戰前,巴西經濟最顯著的特徵是單一生產----產品,----不發達;二戰後,加快----化步伐。

巴西二戰之前經濟曾長期把持在殖民主義者手中。單一生產農礦產品、現代工業不發達 是這一時期巴西經濟最顯著的特徵
二戰後的經濟特徵:現代工業迅速發展
(1)鐵礦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最大鐵礦——伊塔比拉露天鐵礦
(2)大力開發水能資源。 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
(3)主要工業——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
(4)主要農作物——咖啡、甘蔗、柑橘
重要出口創匯產品——咖啡豆、 蔗糖、橘汁

8. 金磚國家巴西如何在二戰後快速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改變單一經濟特徵,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

1、礦業。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例如淡水河谷,就是對中國出口礦石漲價的主要責任者。

2、工業。
在現代工業方面,發展鋼鐵,造船,汽車,飛機等製造業,這些製造業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3、農業
農業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在品種眾多的農作物種,熱帶經濟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為巴西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4、經濟
經濟上擺脫美國等資本家的控制。

5、二戰
巴西在二戰中巴西遠離歐亞戰場,工業生產沒有受到戰火影響,而且資源豐富,他們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擴大出口,使工業生產得到較大發展。

綜上所述:經過戰後幾十年的建設,巴西已經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擁有完
整國民經濟體系的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閱讀全文

與巴西什麼時候起開始加快工業步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