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菲亞特的發展歷程
19世紀末,菲亞特成立。在這個充滿創新的歷史階段,菲亞特的誕生,就註定著它成為世界工業領袖之一。
1899年7月11日,義大利都靈汽車有限公司(F.I.A.T.)成立,並且生產了第一款汽車:4HP。
1900年,菲亞特的第一家工廠正式落成,年產能達到24台。
1902年,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成為菲亞特的常務董事。
1903年,菲亞特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並開始生產第一款貨車。
1906年,菲亞特的年銷售額達到800萬里拉,其中出口銷售額600萬。新增車型有8HP、10HP、12HP、24HP、60HP、100HP和130HP。此外,菲亞特還開始生產用於卡車、巴士、有軌電車以及船舶等領域的發動機。
1908年,菲亞特開始製造航空發動機。其第一款產品是50hp SA 8/75,融入了菲亞特在汽車運動方面的經驗。
19世紀初,歐洲的經濟和科技仍在高速發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工業產生了嚴重影響,使得軍隊成了工業的主要服務對象。
1910年,6款菲亞特新車型誕生,分別是12-15HP、15-20HP、20-30HP、30-45HP、Type5以及Type6。
1912年到1914年,菲亞特車型贏得了一系列國際賽事的桂冠,如美國大獎賽、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英里賽、以及哥德堡-斯德哥爾摩冬季杯賽等。此外,菲亞特的首款小排量量產車Zero誕生。
1914年,菲亞特為軍用18BL卡車生產了近2萬個零件。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菲亞特還生產了各類軍用航空發動機。
1915到1917年間,菲亞特開始建造當時歐洲最大的汽車工廠——林格托工廠(Lingotto),此外,菲亞特集團開始進軍鋼鐵和鐵路行業。
1919年,一戰過後,菲亞特隨即推出幾款新車型,包括501「economy」、505、510以及首款拖拉機:702。
戰後的義大利面臨著政治局勢緊張、社會沖突等問題,這對於公司的正常運營是一段艱難的時光,需對成本管理進行嚴格把控。1923年危機結束,林格托工廠(Lingotto)正式落成,並且成為了菲亞特的象徵,這預示著菲亞特在未來與工業化生產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同時,林格托工廠(Lingotto)引進了流水線和新的生產方式。
1920年,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成為菲亞特的董事局主席。
1922年,菲亞特的首款民航飛機AL biplane進行了首次試飛。同年,菲亞特建造了GrandiMotori工廠,專門生產船舶發動機。
1921年到1929年,菲亞特生產了眾多車型,包括SuperFiat、519(6氣缸豪華車型)、509以及503。1927年,菲亞特生產了520的駕駛室左置版本,。1928年,世界首款量產車裝配鋁合金汽缸蓋車型問世。1929年,菲亞特推出了經濟車型514和擁有優雅外觀的525。同年,廂式貨車1014發布,擁有6個車輪,雙變速器,鉸接式底盤,越野性能非常強大。
19世紀30年代早期對於菲亞特而言,是鞏固生產基地和實現海外發展的時期,菲亞特從義大利來到了法國、西班牙、波蘭和蘇聯等國家。
1930年,菲亞特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輛軌道車Littorina。
1932年,菲亞特發布700C拖拉機。
1930年到1935年,菲亞特發布了15款車型,其中幾款成為了汽車史上的里程碑車型,包括廣受歡迎的508 Balilla、豪華的518、527 Ardita、擁有空氣動力學設計的1500、經濟車型500 Topolino和1100 「Musone」。
1934年,Francesco Agello駕駛了一架搭載菲亞特AS6發動機的Macchi-Castoldi M.C.72螺旋槳水上飛機創造了709.209千米/小時的速度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1935年,推出菲亞特的1500型車,把實驗成果推向了市場。除了它先進的生產線外,這款車還擁有6缸,獨立的前輪懸掛和管形底盤。 1937年,菲亞特動工建設Mirafiori工廠,並於兩年後完工,將最先進的工作方式引進到義大利。
二戰時期,菲亞特大幅降低轎車產能,將大量產能轉移至軍工業,開始生產裝甲車、飛機、船舶發動機等,其中卡車的產量較戰前增長了4倍。
1940年,菲亞特016達到了高於160千米/小時的時速,打破了當時柴油汽車的速度記錄。
1942年,菲亞特推出了輪式拖拉機700D,和重型柴油履帶車50。為了避免被德軍徵用,菲亞特把50隱藏在地下,直到戰爭結束前夕,才將其公諸於世,並開始量產。
1945年12月16日,參議院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去世,維托里奧·瓦萊塔(Vittorio Valletta)接任菲亞特集團董事長。同年,集團恢復了大規模生產,推出了眾多車型,包括500B berlinetta、500B estate、新版1100、1500和1100S跑車。此外,菲亞特集團還生產了卡車、巴士、大功率拖拉機、火車車廂、飛機和大型船舶發動機。
1949年,菲亞特集團員工數量達到了7.1萬人,並重新開始盈利。
19世紀50年代,義大利經濟快速發展。汽車工業作為主要推動因素之一,有著驚人的增長速度:從1949年每96個義大利人擁有一輛汽車,到1958年每28人擁有一輛,再到1963年每11人擁有一輛。在這十餘年間,菲亞特集團的員工人數達到了8.5萬人,汽車產量增長則超過6倍。
1951年,由菲亞特生產的發動機驅動的輪船GiulioCesare開始在跨大西洋航線服役。同年,義大利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菲亞特G.80投入了飛行。
1952年,菲亞特的高性能跑車8V創造了200千米/每小時的最高時速,菲亞特的直升機7002首次亮相。同年,卡車車型682N開始量產。該車型持續生產了超過25年,是運輸史上的里程碑車型。
1953年,義大利的首款柴油乘用車——菲亞特1400發布。
1955年,菲亞特發布暢銷車型600,這是菲亞特首款後驅乘用車。Impresit,一家專業從事土木工程的公司於1929年成立,專門負責道路、隧道、橋梁和水壩建設等工程,如三比西河(theZambesiriver)上的卡里巴大壩(theKaribadam)。
1956年,菲亞特推出全新500和AutobianchiBianchina,G.91被北約選為戰術戰斗機。
19世紀60年代,義大利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菲亞特集團的產量實現快速增長:汽車從每年42萬輛增加到174萬輛,卡車從1.9萬輛每年增加到6.5萬輛,拖拉機從2.2萬台每年到5萬台,推土機從3000台每年到6255台。此外,菲亞特集團的員工人數幾乎翻倍,增加到了17萬餘人。
1964年,菲亞特發布了雙門五座轎車Fiat 850。
1966年,菲亞特創始人喬瓦尼·阿涅利的孫子小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就任菲亞特集團董事長,並簽署了在俄羅斯Togliattigrad建設Vaz工廠的合同,該工廠預計日產能為2000輛Ziguli乘用車。
1967年,維托里奧·瓦萊塔(Vittorio Valletta)去世,Rivalta工廠開工投產,菲亞特集團收購了馬涅蒂·馬瑞利(MagnetiMarelli)大部分股份。同年,菲亞特124榮膺「年度車型」的稱號,此外,菲亞特DinoCoupé轎跑車正式發布,其發動機採用了法拉利的技術。
1969年,菲亞特集團收購了藍旗亞(Lancia),以及法拉利50%的股份。同年,菲亞特集團的鐵路部門設計並生產了世界上首款擺式列車Pendolino。
1970年,菲亞特的首款前驅車型128榮膺「年度車型」稱號。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義大利頻繁發生遊行等社會動盪,對菲亞特集團產生了嚴重影響。盡管如此,菲亞特集團仍然在義大利南部進行了大量投資,開始在Termini Imerese、Cassino、Termoli、Sulmona、Vasto、Bari、Lecce和Brindisi等地建設工廠。同時,菲亞特開始把經營活動分散化,逐漸轉型為工業控股集團。第一批成立的公司包括菲亞特建材公司、菲亞特工程公司和依維柯。
1971年,菲亞特推出127。該車型取得了巨大成功,隔年榮膺「年度車型」稱號。同年,擁有悠久歷史的運動化品牌Abarth被菲亞特集團收購。
1972年,藍旗亞(Lancia)開始生產Beta,即隨後幾年推出的Stratos、Gamma和Delta的先導車型。同年,藍旗亞車隊獲得了世界拉力錦標賽冠軍,並在之後的1974、1975和1976年蟬聯冠軍。菲亞特車隊則蟬聯了1977和1978兩屆冠軍。
1975年,法拉利贏得了F1世界錦標賽,並在1977年和1979年再度登頂。
1976年,菲亞特技術研究中心Centro Ricerche Fiat成立。
1978年,菲亞特集團的部分工廠引進了創新的汽車底盤裝配系統Robogate。同年,集團在義大利和巴西開設了幾家新工廠,並成立了兩家新公司:柯馬 (Comau)和泰克西(Teksid)。
1979年,菲亞特集團汽車部門成立了新公司——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菲亞特、藍旗亞、奧托比安西(Autobianchi)和法拉利等品牌。
20世紀80年代,世界工業經歷了巨大變革,一切都和電子、新材料和人們環保意識的發展產生了關聯。為了環保,菲亞特集團研發了電動車型和天然氣車型,並成立了汽車回收Fare項目。
1980年,菲亞特發布經濟車型中的翹楚——Panda。
1983年,在佛羅里達的卡納維拉爾角,菲亞特發布了全新Uno,象徵著公司的創新和技術革新。Uno贏得了1984年的「年度車型」稱號。
1984年,阿爾法·羅密歐成為菲亞特集團的一員。
1985年,菲亞特集團開始在FIRE平台(完全集成機器人化生產發動機)進行車輛生產。
1987年,菲亞特集團推出了世界上首款為乘用車而設計的直噴柴油發動機。
1988年,菲亞特集團成立了義大利研究中心。同年,菲亞特Tipo獲得了「年度車型」稱號。10年裡,菲亞特集團旗下各品牌都推出了許多成功車型,包括菲亞特Regata和Croma,藍旗亞Delta、Thema和Y10,阿爾法·羅密歐164,法拉利GTO、Testarossa和F40,以及商用車Fiorino和Ducato。
19世紀90年代,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菲亞特集團採取了多線戰略:一方面加強在產品及流程方面的創新,以及增加歐洲以外市場開拓上的投資,一方面實施成本控制和集團內部重組。
1990年,菲亞特推出Panda Elettra,首款量產電動汽車。
1993年,菲亞特集團收購了知名汽車品牌瑪莎拉蒂,並在同年發布了專為殘障人士設計的Progetto Autonomy。
1995、1996和1998年,菲亞特Punto、菲亞特Bravo-Brava和阿爾法·羅密歐156獲得了「年度車型」的稱號。
1997年,阿爾法·羅密歐推出156,是世界首款搭載共軌柴油發動機的車型。在隨後幾年中,該車型讓柴油車市場發生了巨大變革。
1998年,菲亞特Multipla、藍旗亞Lybra和全新Punto上市。
1999年,菲亞特集團研發的世界首款手自一體變速器Selespeed開始量產。同年,紐荷蘭CNH-Case公司成立,力爭在農業和建築設備市場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21世紀10年代,菲亞特集團經歷了企業文化的巨大變革,並將重心重新轉移到汽車工業。集團旗下所有品牌都發布了全新車型:菲亞特發布了全新Punto、全新Idea、全新Bravo,並重新推出經典車型菲亞特500;阿爾法·羅密歐推出了159、166、Mito和Giullietta;藍旗亞為了慶祝品牌誕生100周年而推出了全新Ypsilon;法拉利推出了Ferrari F430和599 GTB Fiorano;瑪莎拉蒂推出了迷人的GranSport和GranTurismo coupés。
2000年,菲亞特集團和通用汽車攜手成立產業聯盟(2005年解散)。阿爾法·羅密歐的新車型147榮獲了「年度車型」稱號。
2001年,菲亞特推出Stilo。2002年,藍旗亞推出了新的豪華旗艦車型Thesis。
2002年,在掌舵了菲亞特近半個世紀後,小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去世,他的弟弟阿姆貝托·阿涅利(Umberto Agnelli)繼任成為菲亞特集團董事長。同年,菲亞特集團投資了MultiJet技術和全球最小的直噴柴油發動機。在巴西,菲亞特推出了混合燃料技術,用汽油和乙醇的混合物作為汽車燃料。
2004年,阿姆貝托·阿涅利(Umberto Agnelli)去世。盧卡·迪·蒙特澤莫羅(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被指定為菲亞特集團董事長,約翰·艾爾坎(John Elkann)為副董事長,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為CEO。同年,菲亞特Panda榮獲「年度車型」稱號。
2005年,菲亞特集團重新開始盈利,其開發的16v 1.3 MultiJet發動機摘得「年度發動機」桂冠。同年,菲亞特動力科技公司(FPT Powertrain Technologies)成立。
2006年,菲亞特發布可替代燃料TetraFuel系統。
2007年1月末,菲亞特發布了全新Bravo。3月,知名車型Abarth再度發布。7月4日,全新菲亞特500發布,隨即大獲成功,上市一年後便榮獲「年度車型「稱號。
2008年,全新藍旗亞Delta、阿爾法·羅密歐8CSpider、500 Abarth、Fiorino在日內瓦車展首次集體亮相。幾個月後,菲亞特發布了Qubo和天然動力的Grande Punto。
2009年6月10日,菲亞特集團和克萊斯勒集團聯合發表聲明,宣布結成全球戰略聯盟。同年,菲亞特動力科技引進了兩項技術:MultiJet II和MultiAir(電動液壓閥門控制系統)。12月,全新Doblò發布。此外,菲亞特集團因其在可持續發展上的建樹,入選了「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以及」道瓊斯可持續發展STOXX指數「。
2010年,約翰·艾爾坎(John Elkann)就任菲亞特集團董事長。菲亞特發布了兩項重要創新技術:TCT(雙離合變速器)和TwinAir,全球首款高科技雙氣缸發動機。4月,阿爾法·羅密歐Giullietta發布,第50萬輛菲亞特500下線。9月16日,菲亞特集團的股東達成一致,同意將工業部門從集團中拆分,並單獨成立菲亞特工業集團。
2011年1月1日,集團拆分正式生效。在新的公司結構下,菲亞特集團旗下囊括了菲亞特集團汽車、法拉利、瑪莎拉蒂、馬涅蒂·馬瑞利、泰克西、柯馬和菲亞特動力科技(乘用車、商用車動力總成部門)。新集團由在義大利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菲亞特工業集團領導,工業集團旗下包括凱斯紐荷蘭、依維柯和FPT動力科技(工業和航海業務動力總成部門)。
2014年1月,菲亞特股份公司宣布完成對克萊斯勒集團所有股份的收購,克萊斯勒成為菲亞特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同時,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宣布成立,成為全球第7大汽車製造商。
2014年5月,FCA宣布了全新5年發展戰略規劃,在2014-2018年將投入500億歐元,並計劃在2018年底前完成全球700萬輛年銷售目標。
2014年10月13日,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股份有限公司(FCA)宣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FCAU)。FCA董事會任命艾爾坎(JohnElkann)為董事長,馬爾喬內(SergioMarchionne)為首席執行官。
❷ 請幫我介紹一下雷諾這個品牌
【雷諾汽車公司】
公司介紹
1898年,路易斯·雷諾三兄弟在布洛涅-比揚古創建雷諾公司。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汽車公司和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生產槍支彈葯、飛機和輕型坦克,戰後恢復了傳統的生產活動,並不斷開辟新的領域和部門,加強同其他工業公司的聯系,成為當時法國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國法西斯生產武器和軍火,1944年9月被法國政府接管,路易·雷諾被懲處。1945年被收歸國有,由政府委派董事長,組成管理機構,並改用現名。從1970年起,公司允許雇員購買公司股票,但最高不能超過25%。此後,公司迅速恢復和發展,逐步實現了經營多樣化。目前,雷諾公司是法國第二大汽車公司,主要產品有雷諾牌轎車、公務用車及運動車等。雷諾汽車是出口德國最多的車種之一,它的質量及可靠性也被認為是第一流的。而今的雷諾汽車公司是法國最大的國營企業。
雷諾公司以創始人路易斯·雷諾(Louis Renault)的姓氏而命名,圖形商標是四個菱形拼成的圖案,象徵雷諾三兄弟與汽車工業融為一體,表示 「雷諾」能在無限的(四維)空間中競爭、生存、發展。
該公司生產范圍廣,產品以雷諾牌轎車為主,還生產拖拉機、農業機械、機床、小型軍用發動機、軸承、自行車、工業用橡膠等,同時還承包工程、經營車輛出租、設備中長期租賃及信貸業務等。在國內擁有和控制許多大公司,涉及工業、商業、金融和不動產各業。在國外的子公司主要集中在歐洲、非洲、北美、大洋洲等地。產品銷往150多個國家,占公司營業額的1/2。1993年公司的資產額為359.2億美元。總公司在比揚古。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七。在2007年度《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一十七。
公司歷史
[編輯本段]
與世界上許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一樣,雷諾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路易.雷諾也是一個對機械充滿興趣的人。早在1898年,年僅21歲的路易.雷諾在巴黎市郊比昂古創建了富諾公司。當時工廠只有6名工人,一年僅生產6輛汽車。但路易.雷諾在創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在機械方面的天賦,發明了直接傳動系統和渦輪增壓器。1900年雷諾公司在巴黎-柏林等車賽中接連獲勝而名聲大振,公司開始發展。1907年雷諾生產的計程車出現在倫敦和紐約街頭。1914年雷諾公司形成了大規模生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雷諾除了生產汽車外,還為軍隊生產槍支彈葯、坦克和飛機,發了一筆戰爭財。停戰後的1919年,雷諾公司已成為法國最主要的私人公司,汽車產品系列齊全,柴油機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至二戰爆發時,已在法國、比利時、英國等地擁有多家工廠。二戰爆發後法國被德國人佔領,工廠為德軍提供武器和飛機發動機,在戰爭期間,雷諾在比昂古的工廠一半設施被毀,幾乎毀於一旦。戰爭結束後雷諾公司被政府收歸國有。
戰後雷諾公司在政府資本的支持下兼並了許多小汽車公司,開發出多種汽車產品佔領市場。1946年推出了著名的4CV小轎車,這種大眾化的小轎車在市場十分暢銷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1954年4CV的產量達到50萬輛,在其後10年還推出諸如雷諾4、雷諾5等系列產品。1975年的年產量已達150萬輛,其中大部分出口國外,雷諾公司成為了當時法國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
80年代初雷諾公司迅速發展,年產量高達200萬輛以上。然而高速發展導致債台高築,虧損嚴重。1984年年產量猛跌到30萬輛,企業岌岌可危。從 1985年起,雷諾公司進行了一系列企業改革,推行了全面質量管理,並適時推出了多用途單廂車Espace,也就是現今MPV車的鼻祖。企業改革及適銷對路的產品,使雷諾公司再次起死回生。從1987年起重新盈利,此後十餘年間除1996年略有虧損外,公司一直盈利,已成為世界汽車業中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從1992年起,雷諾重新成為私營企業。雷諾公司注重創新,汽車產品十分齊全,主要品牌計有梅甘娜(Megane)、克麗歐(Clio)、拉古娜(Laguna)、麗人行(Twingo)、太空車(Espace)其中梅甘娜是緊湊車中款式最多的品牌車,所有競爭對手均無法匹敵,梅甘娜單廂轎車 Scenic還被評為1997年歐洲最佳車。雷諾車款很多,但底盤類別較少,許多車款都是在同一底盤的基礎上分化出來再配置不同規格的發動機,以適應不同人士的需求。
雷諾轎車在亞洲比較少見,尤其在中國。雷諾公司在中國唯一的合資企業是三江雷諾,專門生產塔菲克(Trafic)7座單廂車。為了打進亞洲市場,雷諾物色了陷於債務困境中的日產汽車公司作為合作夥伴,1999年3月27日雷諾與日產簽署了協議,雷諾以54億美元的投資取得日產公司36.8%和日產柴油車公司22.5%的股份,並得到5年後持日產44.4%股份的保證,雷諾公司將派副總裁級人物擔任日產的最高經營官。
大事記
1899年製造了一輛輕型四輪車,裝用單缸迪地昂(DeDion)發動機。當時造的車子一般是用鏈條或皮帶驅動的,而他製造的汽車是用傳動軸驅動後軸上的維齒輪。這輛汽車的另一先進之處。
1899年參加巴黎—特盧維爾(Trouville)的車賽,在以後的三年中成績不錯。
1902年開始,雷諾便自己製造發動機。
一戰爆發後,雷諾公司發展迅速,雖然轎車生產量下降,但軍用載貨汽車、坦克、飛機發動機的產量大增,雷諾的鑄造廠、機械加工廠、總裝廠等大大擴展,1919年還買下一個鋼廠。
30年代,巴黎所用的計程車大部分、公共汽車的絕大部分均系雷諾所生產。
二戰爆發前,雷諾推出1L、8CV佳瓦嘎特(Javaquatre)
二戰以後,雷諾生產4CV後置發動機轎車,發動機4缸,排量0.760L。
戰後雷諾生產的第二種轎車是帆船(Fregate),這是前置2L發動機轎車,為的是和雪鐵龍11CV前輪驅動轎車競爭。
1955年雷諾的商用汽車分部和Floirat、Latil、Somna三個企業合並成立SAVIEM(工業車輛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Societe-)。
1956年生產0.845L的皇太子妃(Dauphine)後置發動機轎車,到1960年共生產100萬輛。該車在義大利由阿爾法·羅密歐,在巴西由威利斯-奧弗蘭德(Willys-Overland)憑許可證生產。
1961年推出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0.747LR4轎車,替代4CV。
1965年推出中型1.5L前輪驅動16型轎車。
1968年推出高性能的TS款式,並用後置發動機的8型、10型轎車接替皇太子妃轎車。1969年增加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12型轎車。
1972年推出雷諾最重要的車型之一,0.845L、5型掀背式轎車,瞄準年輕人市場,成為法國最暢銷的轎車。該車到1984年由超5型(Supercinq)車替代時,生產540萬輛以上,除了法國以外,在世界各地雷諾的25個裝配廠組裝。
羅馬尼亞的Pitesti國營汽車製造廠生產12型車,用達西亞(Dacia)的牌子。到1980年法國已不生產這種車子。
1987年生產4、5、9、11型4門轎車,裝汽油或柴油發動機。此外還生產21型和25型轎車。後者為豪華轎車,裝2L、4缸或2.7L、V6發動機。
1983年雷諾佔有法國轎車市場的32%以上,5種暢銷的車中有4種是雷諾5、9、11和18型。
雷諾在中國
[編輯本段]
雷諾的中國行動:宣布策略提升品牌展示技術
「我和所有可能合作的人開過會,但是我不能告訴你我和誰開會。」這是雷諾汽車亞太區總裁戴伯樂對記者提出的雷諾在中國的合資夥伴問題時的回答。在福特、大眾、豐田等世界級汽車生產商都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的今天,作為世界第5大汽車生產商的雷諾目前還沒見顯著動作。而就在上周五,雷諾宣布將自己的旗艦產品———威賽帝正式進口到中國。中國網路通俗歌手大賽一起邂逅陽光有情人搜索時代的諾曼底大量天堂2帳號發送中這是否意味著雷諾中國策略的開始?盡管戴伯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用詞很「外交」,但從中不難窺見雷諾今年在中國至少要做的三件事。
有可能生產三廂車
雷諾的合資夥伴是誰?將在中國生產什麼樣的車?會不會和日產合作?這些問題一提出來,戴伯樂露出了法國人特有的微笑,他告訴記者說:「我們總裁今年夏天將宣布在中國的戰略。雷諾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他進而強調到:「我個人猜測總裁在宣布中國戰略時,肯定會涉及本地化生產和進口車。」至於在中國生產的車型,戴伯樂依然沒有明確回答,他指出:從中國汽車市場的結構看,目前大多數消費者比較認同傳統的三廂車型,雷諾公司有可能會先推出一兩種三廂車型。但是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不斷與外界溝通,中國消費者的觀念也會逐漸轉變,會被最新的潮流推動,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創新的、大膽的、個性化的車型,這恰恰是雷諾的強項。
建立品牌是重點
新到中國的威賽帝車極顯技術與個性,體現了雷諾一貫的技術領先風格。而談到品牌,戴伯樂告訴記者:我們要盡最大努力提升品牌形象,向客戶提供最新、最個性的產品。對於雷諾而言,今年需要一個集中展示產品、技術和公司形象的機會,這個機會應該是將於6月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記者猜測雷諾很可能會利用這次車展公布它的中國策略,這樣會吸引眾多關注車展的目光,有效提升雷諾的品牌認知度和形象水平。
借F1打技術牌
在威賽帝上市活動中,一個F1車模的鑰匙墜泄露了雷諾今年的品牌策略,那就是打技術牌。今年F1頭兩站比賽中,車隊的兩輛賽車均獲得積分的車隊只有兩個,法拉利和雷諾。眾所周知,F1運動是技術與速度的結晶,而雷諾車隊今年肯定會在上海參加比賽,這對於雷諾今年倡導技術領先的品牌推廣無疑會起到最好的證明作用。
從威賽帝的上市也可以看出,雷諾將要在今年重點展示其高技術,高科技,張揚個性的特點。作為今年推向中國市場的第一輛車,威賽帝一改國內市場上常見車型的風格,突破了傳統豪華車設計陳規,僅從外觀即可對雷諾追求個性,技術領先的理念有所體會。
雷諾瞄準高檔車威賽帝上市走低價策略
「豪華車,卻是兩廂;3.5排量不到70萬元。」這些是雷諾新引進中國的旗艦車———威賽帝給人的最初印象。它傳遞出雷諾對威賽帝的兩個定位:一是技術領先。作為全球首款二廂豪華轎車,「威賽帝」賦予「豪華」以全新的標准———突破三廂豪華車的傳統禁錮,採用二廂設計,整車設計令人矚目:線條簡潔、氣質高雅、活力充沛;車身輪廓飽滿、質量考究,尤其是尾部設計獨特,其外觀與國際汽車市場上常見的高檔車迥然有別,散發著法蘭西特有的人文韻味。二是低價策略。威賽帝市場售價68萬元,是相同排量進口車中價格最低的。據代理商北汽眾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岳臣介紹,威賽帝不追求高利潤,定價低是為了更好的進入市場。它的市場客戶群屬於很有個性的人群。他們有實力開豪華車,但不想拘泥傳統,有自我主張。
據了解,威賽帝首批進口50輛。
面對快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從1999年至今,雷諾先後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和蘭州任命了七家地區代理商和36家二級分銷商,銷售區域復蓋全國絕大部分地區。
1999年之前,雷諾在中國市場僅銷售了極少量的整車,主要面向外交官和外籍人員。1999年,預計到中國即將加入WTO,雷諾著手在中國市場建立專門銷售進口整車的網路。從2000年起,雷諾向中國市場先後引進了風景、梅甘娜經典、梅甘娜敞篷車、梅甘娜古貝和風景RX4,其中在中國享有良好聲譽的風景一直為主銷車型。2003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適應市場需求,雷諾引進了中高檔轎車拉古那。2004年4月初,雷諾旗艦豪華車威賽帝登陸中國。2005年1月底,風景II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在拓展銷售網路的同時,雷諾始終把售後服務放在第一位,努力為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每個授權的雷諾維修站中,雷諾嚴格挑選合格的技術人員,並派他們到新加坡雷諾培訓中心,接受為期60天的高水平售後培訓。在雷諾北京代表處,由中方和法方技術人員共同構成的售後團隊,與整個網路緊密配合,為網路提供技術支持和不間斷的培訓。
先卡後轎有條不紊在華布局雷諾中國霸氣十足
2004年初,還剛剛確定在中國生產商用車的法國雷諾集團,此時又打出了手中的另一張王牌。
6月底,雷諾公司向中國媒體公布:雷諾將和東風汽車公司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其第一款四門轎車梅甘娜MeganeII)。此項目從2006年開始投產,分兩個階段進行,最終達到年產30萬輛的目標。
至此,世界汽車工業6+3格局中的各路諸侯在中國聚齊。
梅甘娜開道
在中國的處女車型梅甘娜(MeganeII),此前已為雷諾在全球市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以下一組數據就可充分佐證:
1997年,MeganeI上市,7年間,全球共售出470萬輛;
2002年底,MeganeII在歐洲上市,至今,銷量突破100萬輛;
從2003年起,成為西歐最暢銷車型;其間,MeganeII還以獨特的設計,充滿活力的風格,被評為「2003年風雲轎車」,被定為同級車最安全車型。
2004年前4個月,MeganeII在西歐市場份額達到4.7%。用雷諾集團總裁路易.施偉澤的話說,「這一銷售佳績歸功於雷諾在18個月內相繼推出了7個不同型號」。其中包括2002年上市的5門轎車和3門轎車;2003年亮相的Scenic、4門轎車、旅行轎車和硬頂敞篷車;2004年初推出的 GrandScenic;最後一款亮相的運動轎車。
除此之外,雷諾還將推出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另一款車型——Logan的改進版。路易.施偉澤表示:「憑借雷諾的雄心和實力雄厚的中國合作夥伴的支持,該項目將使雷諾從2006年起便能駐足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2002年增長64%�2003年增長68%。」「同時,該項目還屬於雷諾贏利性增長戰略的一部分,這一戰略旨在可使雷諾在2010年實現年產量400萬輛的目標。並且對東風而言,也將使其進一步鞏固在中國汽車工業骨幹企業的地位。」其實,對雷諾而言,此時也應該是其最佳出手時機了,因在今年上半年,雷諾已在全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雷諾集團公布的最新公告顯示:2004年上半年,雷諾集團共銷售汽車1306454輛,同比增長6.5%,佔全球市場份額4.3%。
在西歐,由於梅甘娜系列的成功拉動,雷諾占據了轎車和輕型商用車10.9%的市場份額。
在亞太地區,雷諾集團共銷售雷諾汽車6887輛,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銷售分別增長了47%、74%和18%。這一切,都不得不促使雷諾把其拿到目前世界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中國來生產。
坎坷中國路
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講,也許雷諾是世界汽車6+3格局中「最不熟悉」的汽車企業。但對雷諾自己來講,在中國的道路卻並不陌生。雷諾進入中國已有10年,這10年對雷諾來說既曲折又無奈。
1994年,匆匆進入中國的雷諾與三江航天集團共同出資9800萬美元在湖北孝感匆匆上馬了其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個項目——三江雷諾汽車公司,三江集團持股55%,雷諾持股45%,合作期限30年。按照最初的設計,當年以CKD方式投產,到1997年,產銷量達到千輛。1998年底,塗裝、焊裝、總裝三條生產線全面建成,具備年產15萬輛的能力。
但命運總是捉弄人,在1994年至2001年的8年時間內,「塔菲克」客車總共卻只銷售了4000多輛。年均不到500輛,這顯然不是雷諾想看到的結果。
後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中法雙方在決策意見上不合,中方認為,法方合資8年一直堅持採用進口發動機,使「塔菲克」的市場價格就比其後引進但是採用國產發動機的競爭產品高出5萬多元,產品喪失了競爭力。
到了2000年8月,三江航天集團黯然退出,其後,中方股東又幾度異主。至此,三江雷諾就一度處於真空狀態。三江雷諾的失利擋住了法國雷諾在中國發展的步伐,更重要的是,中國有關部門對雷諾再次尋求新合作者亮起了紅燈。
在經過一系列的變故後,雷諾終於發現,要想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就必須找上一家像一汽、東風、上汽這樣有實力的企業作為合作夥伴。這時,正好其控股的日產汽車公司正在與東風汽車公司進行全面合作的談判。法國雷諾公司持有日產44.4%的股權,是日產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和全球合作夥伴。
2002年9月19日,東風汽車公司與日本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簽署了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系的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組建一家名為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各持50%股份,包括日產全系列乘用車和東風的重、中、輕型卡車及客車,通過合資,新「東風汽車」成為了中國國內首家擁有全系列卡車、輕型商用車和乘用車產品的中外合資汽車公司。
但誰也沒想到,東風與日產的一系列大動作背後,一直閃現著法國雷諾的影子。在東風與日產的合作進程中,雷諾一直在扮演著一個「紅娘」的角色,在當年日產派出的談判代表團中,有雷諾的高層人士就是最好的例證。
雖然此次合作內容並未涉及雷諾,但東風集團董事長苗圩在簽署協議時就明確表示,由於雷諾是日產最大的股東,因此此次合作將最大程度地利用三方各自的優勢,比如東風的品牌、網路優勢,日產的技術、管理優勢和雷諾在商用車方面的優勢。
2004年1月17日,雷諾總算如願,在巴黎同東風汽車公司簽署了原則性協議,將在東風柳汽基礎上建立合資公司,生產卡車及卡車零部件。
雷諾「野心」
在中國市場幾經波折的雷諾,雖然已擁有三江雷諾和東風柳汽商用車項目,但乘用車項目卻一直只能徘徊在中國市場的大門之外。
這當然不是其作為全球汽車巨子的作風,雷諾在中國的「野心」,絕不僅僅限於卡車,而是等真正能生產轎車的機會。
其實早在兩年前,雷諾就曾表示,2002年啟動中國轎車事業發展戰略,將雷諾控股的韓國雷諾-三星汽車公司生產的轎車出口到中國市場;2003年後希冀在中國實現生產轎車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卻並沒有實現,這與其全球第五大汽車生產商的身份確實不符。
在1999年,雷諾公司收購了日產汽車44.4%的股份,日產則持有雷諾15%的股份,2002年3月又在交叉持股基礎上,設立了雷諾-日產有限公司,現已躋身於全球第五大汽車製造集團。
雷諾現在這么急於在中國生產轎車想來也不足為怪了。路易.施偉澤表示:「雷諾與東風未來的合資公司將是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公司合作的延伸,它將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利用共享平台戰略,共享在研發、動力平台、供應商等方面的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
雷諾車隊
[編輯本段]
雷諾車隊2006賽季高級陣容:
職位 負責人 職位 負責人
車隊主席兼CEO 帕特里克-福爾(Patrick Faure) 技術主管 鮑伯-比爾(Bob Bell)
車隊領隊 弗拉維奧-布里亞托利(Flavio Briatore) 工程執行主管 帕特-斯蒙德(Pat Symonds)
常務董事代理 伯納德-杜多特(Bernard Dudot) 引擎操作主管 丹尼斯-希威爾(Denis Chevrier)
引擎技術主管 羅伯-懷特(Rob White)
輝煌戰績
法國雷諾汽車是F1的常客,他們習慣於向私人車隊提供發動機參加比賽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自從雷諾自組車隊參賽以來,他們的成績始終比人們的期望有相當的距離。直到去年雷諾車隊成績才開始獲得了上升。今年冬季的備戰期間,雷諾車隊測試成績最好的車隊,他們也許會成為06-07賽季最大黑馬。
❸ 韓國在青島的拖拉機廠,老闆是韓國人生產東方紅等拖拉機,內銷往東北新疆,外出口巴西,這廠子叫什麼來
這個公司叫樂星農業裝備(青島)有限公司,韓國企業,生產拖拉機,主要在中國市場銷售,少量出口到其他國家。目前產量不大,年生產2-3千台拖拉機,質量還可以。企業每年虧損上千萬,日子不好過。
❹ 巴博斯拖拉機好還是五征的車好
巴博斯拖拉機好,五征的車也好。兩個都是山東知名企業,總體五征好於巴博斯。
❺ 約翰迪爾拖拉機為什麼停產了
官方沒有給出回應。
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之一,是世界領先的農業和林業領域先進產品和服務供應商,是主要的建築、草坪和場地養護、景觀工程和灌溉領域先進產品和服務供應商。約翰迪爾也在全球提供金融服務,並製造、銷售重型設備發動機。
迪爾公司在創新上投入了大筆資金:它對研發所做的投資約占年收入的4%,而另外兩家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研發投資約為3%。研發投資幫助這家公司迅速打開了成長型市場,例如巴西和俄羅斯。創新加上公司可靠的信譽使迪爾公司得以在海外市場把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
公司的野心同樣宏大:它的目標是到2018年總收入達到500億美元,另有七家新工廠正在籌備當中。不過對於公司生產的拖拉機來說,卻不總是越大越好。
公司個別最暢銷的型號對於海外種植者來說卻太過龐大--其他國家的土地通常不夠堅硬,而且農場的規模也不如美國農場那樣龐大(不過,隨著農民日益擴大穀物生產,這種情況也在逐漸改變)。為了打開海外市場,這家有176年歷史的農業設備巨頭開發了一批新設備,來吸引首次購買者。過去兩年,公司推出了數百種新產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❻ 世界十大拖拉機品牌
世界十大拖拉機品牌具體如下:
1、東方紅-54型履帶拖拉機:80年代以前,這東方紅-54型履帶拖拉機完成了中國機耕地70%以上的耕作,為中國人民解決了吃飯問題。
❼ 約翰迪爾(寧波)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實話告訴你 不怎麼樣 今天已經裁員了
以後半年左右都是淡季 你自己也可以到廠前看看 到處都是拖拉機
至於為什麼 我不想多說
❽ 約翰迪爾拖拉機是哪生產的
約翰·迪爾原是美國公司,後開拓市場投資中國,德國,巴西等許多國家,所以約翰迪爾拖拉機是哪生產的說不清的,在中國市場上目前有兩家:2007年收購寧波奔野拖拉機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新成立的約翰迪爾(寧波)農業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20-55馬力的拖拉機。2000年與天津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約翰·迪爾天拖有限公司,迪爾天拖主要生產60-120馬力的輪式拖拉機。
更多關於約翰迪爾拖拉機是哪生產的,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8d717161583680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