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有利的條件:土地資源,巴西有著名的亞馬遜平原以及佔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的巴西高原,地勢平緩開闊,海拔高度基本在1500米一下,甚至在300米以下,土地肥沃,有發展農業基礎。
氣候條件,巴西位於赤道附近,年平均氣溫在27°,且除冬季外全年降雨豐富,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
人口資源,巴西為發展中國家,且人口資源豐富,因此有較足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力充足)
Ⅱ 為什麼巴西能出口大量的亞熱帶熱帶農產品
因為巴西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很適合熱帶作物的生長,巴西的農業類型以種植園農業為主,廣泛種植熱帶作物,原材料豐富,因此可以大量出口熱帶農產品。
Ⅲ 巴西農業生產結構和布局特徵
因為巴西內部是巴西高原,地勢比較高,氣溫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沿海地區海拔低氣溫高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北部還有亞馬遜雨林,耕地面積較小。沿海地區耕地較多,人口多,勞動力豐富,
科技發達。因此巴西農業分布在沿海地區。
Ⅳ 巴西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巴西的農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的主要生產國。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可耕地面積約1.525億公頃,已耕地4660萬公頃,牧場1.77億公頃,2012農牧業產值同比下降2.3%,糧食總產量1.66億噸。主要糧食作物玉米,分布東南沿海一帶。
Ⅳ 急~~~~~~ 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成為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讓學生了解巴西從一個深受殖民統治的貧困落後國家如何發展成為拉美經濟最完善、最發達的國家、環境日益惡化;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所造成的城市化現象,在發展民族工業的過程中巴西建立了完善的工農業體系,成為拉美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巴西的居民主要有原殖民統治者(白人)、販賣來的奴隸(黑人),所以說可以通過對巴西的分析。第三,「熱帶雨林的危機」和「城市化問題」,這兩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在擺脫殖民統治、研究,來認識、了解和掌握拉丁美洲的相關內容,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者為了獲得大量的生產資料,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拉丁美洲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殖民地之一。因此。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部分內容實質上是講殖民統治對巴西文化、經濟,「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所要講授的主要內容有。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縮影,對巴西的學習不僅了解的是一個國家。隨著巴西的獨立,實際上也間接了解了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它的經濟發展過程、當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他們相互通婚形成的混血兒:長期以來由於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巴西經濟是以農礦產品的生產為主的單一經濟: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破壞,巴西這個美洲主要國家的各項發展自始至終受到殖民統治的影響,不論是社會文化還是經濟發展都深深帶有殖民統治的烙印。所以本節內容有一根主要線索貫穿始終:殖民統治的影響。在巴西這節課中,首先介紹了「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其核心內容是,大力發展民族經濟的過程中巴西所面臨的社會與環境問題、社會背景、文化特點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發展進程和社會現狀。巴西的居民和文化是長期受到殖民統治影響的結果。其次。
巴西(拉丁美洲)的發展是從「新大陸的發現」開始的,當時、社會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先把握本節內容的脈絡和結構,這使得巴西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剝削和控制,經濟十分落後;第三、四部分內容實質上講殖民地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後,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Ⅵ 巴西經濟以及現在的狀況
巴西經濟以及現在的狀況是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九位。
巴西農牧業發達,是多種農產品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製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1%,被譽為「巴西奇跡」。80年代,受高通脹和債務困擾,經濟陷入長期滯脹。90年代,巴西政府推行外向型經濟模式,經濟重拾增勢。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1999年發生嚴重金融動盪,經濟增速再次放緩。
2003年勞工黨人盧拉執政以後,採取穩健務實經濟政策,巴西經濟逐步走上穩定發展道路,2010年曾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巴西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流亡巴西。拿破崙戰敗後,葡王室重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則留在巴西擔任攝政。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稱佩德羅一世,建立巴西帝國。
Ⅶ 巴西家庭農場主的收入為何比農業部官員還高
巴西里約奧運會正進行得火熱。盡管東道主既不是獎牌榜的霸主,甚至在奧運開幕之前的場館建設效率方面也倍受質疑,但巴西在農業方面的成就卻非常值得驕傲。
家庭農場年收入高,城裡人坐車去農場打工
都知道巴西最知名的是足球和桑巴,但這里可遠遠不止盛產「羅納爾多」,資源異稟的巴西是這個星球上少數敢稱自己「地大物博」的國家之一了。前巴西農業部長瓦格納·羅西曾說,巴西尚有9000萬公頃的可耕作土地有待開發。而除了土地存量的巨大優勢之外,巴西農業的第二大競爭優勢就在於家庭農場了。
據巴西土地發展部的數據,共用300萬個家庭農場分布在巴西各地,按國土面積來算的話,平均不到3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家庭農場。這些家庭農場是巴西集約化農業的「黏合劑」,巴西70%的豆類、58%的牛奶以及45%的玉米都來自家庭農場。
據巴西農業部的專家佩雷斯介紹,在巴西,經營350公頃左右土地的家庭農場,一般年凈收入就有8萬美元左右,以一家兩個勞力來算,已經高於農業部中級官員的收入。而350公頃的規模顯然算是比較小的了,在東南沿海地區,巴西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通常在200到1000公頃之間。
巴西家庭農場的良好運作甚至吸引不少城市人口到農村來找工作。在巴西,城鄉差距本來就不大,加上城鄉人口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社會保障上都沒有區別,與其在城市裡艱難求職,很多巴西人都樂意到農場打工。他們每天乘車上下班,孩子去城市裡上學也是乘坐班車。據一位在農場辦公室做出納的費爾南多女士說,她在農場上班和城裡的收入並沒有什麼兩樣。
巴西的「大手筆」農業高效的背後
位於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費南爾德農場,是典型的「巴西式」大庄園,背靠著「地球之肺」亞馬遜森林,又臨近「地球之腎」潘塔納爾沼澤地。
這家世襲農場的規模達到68萬公頃,其中30萬還處於未開發的備用狀態,38萬用於耕作生產的農田,全部種植大豆,從播種、施肥、除草、收割,再到運輸與儲存,全過程都是機械化。
農場實行「訂單農業」,所有生產計劃都是按照購銷合同來制定的,世界各地的買家在每一個生產季節來臨之前都預付定金,農場則根據市場需求信息來確定播種的面積。
除了農場自身的現代化生產與運作模式之外,巴西農業研究公司在科技興農戰略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服務於農業的研究人員當中,70%以上都擁有博士學位。瓦格納·羅西曾說,巴西農業之所以發達是因為有三條腿,家庭農場+科技興農+政府支持。農場主、技術員和政府之間的上下聯動扁平化,共同壓縮中間環節與降低成本。
此外,作為新興經濟體,巴西在很多領域都執著地維持高利率,但偏偏在農業領域,農戶的融資成本之微薄,按照媒體的話說,「猶如里約熱內盧沙灘美女身上的泳衣」。巴西央行的基準利率如今已經高達14.25%,而家庭農場的融資利率呢?低至2%甚至在部分試點州為零!還是不多說了,咱們趕緊辭職去巴西農村創業吧!
本文內容源自土流網,作者Aster,圖片來源網路,更多閱讀請關注微信:tuliucom
Ⅷ 巴西農業集中在東南沿海的自然原因是什麼
東南沿海屬熱帶草原氣候,比較涼爽,較適合人類居住;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生產發達;自然資源豐富(礦產、生物);臨海交通便利;最早開發的地方,開發歷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