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非洲向巴西學習什麼改善經濟狀況

非洲向巴西學習什麼改善經濟狀況

發布時間:2022-02-12 13:36:22

㈠ 非洲的社會經濟狀況

世界銀行總裁伍夫維茲指出,他認為非洲國家的經濟狀況如今大有起色,可非洲大陸仍是世界最貧窮的一洲。
日前,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舉行的投資高峰會中,伍夫維茲致詞時說:『如今非洲國家的情況已經大有起色,非洲是個正在向前邁進的大陸。』伍夫維茲對參加第七屆沙利文高峰會的各國貴賓說:『在過去十年中,15個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維持在4%左右,而莫三比克與盧安達的經濟成長率在8%至10%之間。』伍夫維茲說:『莫三比克與盧安達的人民顯示,他們能夠在內戰結束後自行重建自己的國家。』伍夫維茲指出,非洲國家領袖如今愈益了解他們在推動民營化、重建經濟、掃除貪污與推行改革方面的重責大任。伍夫維茲勸告非洲國家領袖,如今並非可以喘息片刻的時候,因為仍然有許多工作尚待完成。伍夫維茲還語帶遺憾地指出:『就平均國民所得而言,每一位非洲居民每天的生活費用只有一美元,這不只是令人感到悲哀的統計,而且也是相當可怕的數字。』

㈡ 巴西在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努力改變殖民地經濟結構方面,都採取了哪些積極的措施

巴西在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努力改變殖民地經濟結構方面,都採取了哪些積極的措施

地區間發展失衡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拉美國家自不例外。今天,這個問題依然是制約拉美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作為拉美第一大國的巴西,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區的差異性大,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更具典型性,而其治理地區發展失衡過程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給其它國家提供了啟示。
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表現
由於歷史、地理、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巴西人口和主要經濟活動集中於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因此東南部和南部地區最為發達、中西部地區次之、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最不發達。由此導致巴西出現了所謂的「發達的巴西」和「落後的巴西」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盡管巴西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來縮小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地區發展不平衡依然困擾其經濟的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地區之間財富分布不均;各地區在中央財政收支中比重差異顯著;人類發展指數(HDI)水平雖普遍有所改善,但其中部分指標差距依然明顯;人口的地區分布也相差懸殊,等等。
更為重要的是,地區發展不平衡與居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不平等緊密相連,並且相互作用。巴西不同地區不僅人口分布不平衡,而且種族分布也不平衡。由於巴西的不發達地區聚集了比重較大的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因此落後地區的發展問題直接表現為這些群體的貧困問題。巴西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就成了人的經濟不平等、社會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問題。有統計顯示,不同的種族貧困狀況大相徑庭,其中混血人種和印第安人往往是貧困的代名詞,是最易遭受不平等的群體。如,非洲後裔、混血人種和印第安人的平均收入遠低於白種人和亞裔巴西人。此外,巴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城市化水平超前,大量人口聚集於超大城市。據統計,1989年巴西東北部和北部、東南部以及南部地區的9個城市的人口為4060萬,佔全國人口的近1/3。其中,僅東南部地區的三大城市—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貝洛奧里藏特市就集中了2740萬人,佔全國全部城市人口的65.5%、佔全國人口的20%。
城市貧困問題是巴西發展模式的產物,也是亟待解決的痼疾之一。據統計,1989年上述9大城市中大約有1150萬窮人,佔全部城市人口的28.2%。其中,位於東南部地區的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兩個城市的窮人絕對數量最多,均超過300萬,分別佔9個城市全部城市窮人數量的27%左右。而由於人口過分地聚集於擁擠的城市,引發了城市居民基本的衛生和環境等基礎設施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其中廣大城市貧民既是受害者也是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演變
導致巴西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的主要是地理、資源、歷史和政策等四方面因素。有分析則認為,地理特徵如氣候因素,以及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差異導致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還有學者通過對巴西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深入研究後發現「巴西的經濟發展,尤其是通過實施進口替代戰略來發展工業化的同時加劇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到底是何種因素導致或者加劇了地區發展的差距,巴西政府又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
關於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起因。巴西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始於殖民時代不合理的國際貿易分工,而且受制於不同地區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從殖民地時代到20世紀早期,巴西各地區的經濟主要通過國際貿易渠道形成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在工業化進程中,本國內需沒有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之前,初級產品的出口是拉動巴西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當時,能夠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地方就決定了區域的聚集模式。交替的增長周期使那些生產相應出口商品的地區受益,其中出現了東北部地區的「蔗糖周期」、中南部的「黃金和咖啡周期」,以及北部地區的「橡膠周期」,等等。由於本國經濟嚴重依賴幾種初級產品的出口,國際市場的行情波動決定了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決定著生產不同初級產品的地區的發展。東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都以出口初級產品作為經濟支柱,前者主要出口蔗糖和棉花,後者以出口咖啡為主,到1870年左右,兩個地區的收入相當,幾乎看不出經濟發展的差異。
後來這兩個地區的經濟走勢發生了嚴重分化:南部地區得益於國際市場咖啡需求的持續增長(據統計,在1840~1910年期間,國際咖啡市場的需求年均增長率達到5%),並受益於英國在基礎設施上的投資、素質良好的歐洲移民人力資本以及技術進步。隨著咖啡出口數量急劇增加,南部地區經濟日趨繁榮。大宗出口收入還為南部地區的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19世紀末期國家出台的本幣貶值、關稅保護等一系列政策讓咖啡出口商和聖保羅地區的加工商受益。與此相反,東北部地區的蔗糖和棉花出口卻頻頻受阻。蔗糖出口既面臨歐洲甜菜糖的替代,更受到加勒比地區蔗糖的競爭。在國際市場糖價下跌的同時,巴西東北部地區的製糖業沒有採用先進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減少,轉而靠銷往本國的南部地區。在19世紀後幾十年,國際棉花市場需求疲軟,而產自美國南方採用更高技術和擁有更低國內運輸成本的棉花佔領了當時的主要市場—英國。因此,東北部地區的棉花也開始面向南部地區的市場,但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紡織工業保護主義。20世紀之交,對內貿易成為支撐東北部地區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在20世紀頭十幾年,東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之間的地區差距已經形成。
從上述分析看,總的來講,地理因素(如氣候、地形、土壤等)和歷史因素(殖民經濟體系、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波動等)決定了巴西最初的區域聚集模式,也可以認為是導致19世紀末期在巴西形成南北經濟「二元結構」的重要決定因素,並由此拉開了巴西地區發展不平衡局面的序幕。
關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凸現。這是巴西在20世紀初期至60年代之前推進工業化發展戰略過程的一個「副產品」。在這個發展階段,地區的平衡問題基本不在巴西政府的發展議程關注之內,相反,政府實施的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措施,導致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的加劇。客觀上講,政策因素成為人為地加深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推動力量。
在此階段,巴西經濟經歷了重要的結構性轉變。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工業逐漸取代農業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而東南部地區則成為內向型工業發展戰略階段的主要受益地區,因為巴西政府將發展的關注點一直放在本身已經較為發達的東南部和中南部地區。具體包括:早在20年代左右,巴西就形成了對東南部地區的咖啡產業的支持政策,這是首次從地區的角度出台這樣的措施,強調對南部地區發展的關注;到了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階段,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的地區收入分配變得更多地集中於發達的東南部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後,巴西政府重點關注的是中南部地區的工業部門的發展,力圖解決收支不平衡問題,並推動工業化進程的深化。
與此同時,東北部等地區的發展不僅沒有得到聯邦政府的專門的產業支持政策(如扶持糖或棉花生產的政策或產業調整政策),相反,在面對國際市場激烈競爭而轉向本國東南部等發達地區市場的情況下,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讓東北部地區還不得不消費價格高昂的工業製成品。因此,東北部等地區與中南部等地區之間的貿易條件在不斷惡化,東北部地區靠輸出初級產品獲得的收入又被人為地以價格「剪刀差」的形式被中南部等地區獲得,落後地區客觀上為巴西全國的、尤其是東南部等發達地區的工業化進程的資本積累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重視效率的發展戰略下,巴西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如1956~1960年發展計劃)來促進國家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並進一步使經濟布局向東南部地區集中,而並沒有任何對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擔憂。事實上,隨著巴西在這個階段經濟的高速增長,它所採取的將投資集中於經濟增長領先地區來促進國家發展的政策使地區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
關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關注。實際上,早在1940年,巴西政府就倡導「西進」運動。50年代以後,巴西歷屆政府一直把開發落後地區作為基本口號之一,致力於對東北部、亞馬遜流域和中西部地區的開發。
1956年庫比契克當政時期,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夢想」,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在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新都,並於1960年正式遷都巴西利亞。「遷都」是巴西政府開發落後地區的重要舉措。巴西利亞位於中部高原,地理位置比較居中,可以充分發揮全國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的作用,其輻射力可以達到邊疆地區。在遷都後的3~5年裡,巴西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特別是農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遷都的同時,政府還修建了通往東北部地區和北部地區的公路,從而為落後地區的開發奠定了基礎。在隨後的幾十年裡,遷都政策也使區域發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
20世紀60~80年代,巴西政府採取更多切實行動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這個階段可謂巴西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其間的1968~1973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長,GDP年均增長率達10%以上,被譽為巴西「經濟奇跡」。因此,這個階段的經濟環境為巴西政府解決地區差異創造了實力和條件,也為國家利用優勢產業反哺落後產業、鼓勵優勢地區反哺落後地區來解決二元經濟結構問題成為可能和必然。巴西政府開始高度關注地區之間存在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並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例如,直接投資於落後地區的發展項目、實行稅收優惠等,有效遏制了區域聚集程度過高的趨勢,促進了北部、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以北部地區為例,60年代以前該地區主要依賴橡膠出口,但在60年代期間卻失去了在世界市場的幾乎全部份額,此後僅靠技術含量較低的微波橡膠出口收入維持。針對這種狀況,聯邦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加大了對這個地區的投資開發力度,如對私人投資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刺激措施,通過公共投資加強該地區與外界連通的道路交通建設,鼓勵國有企業增加向該地區的直接投資,等等,為該地區帶來發展動力。盡管北部地區在經濟增長中也出現了環境退化、收入分配惡化等現象,但在改變地區落後面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1988年新憲法頒布後,巴西治理落後地區的努力受到一定的干擾。地方政府參與財政收入分配的比例銳減,聯邦政府對於地區發展的投資一度減少。這些地區經濟基礎設施的匱乏,使得貿易和運輸等缺乏效率,導致了生產成本的攀升,之後通貨膨脹問題開始突顯。為此,1994年巴西出台了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穩定計劃,這些行動加上貿易自由化等改革措施,成功地吸引了外國直接投資,有效地規避了資金缺乏等困境。應當講,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即巴西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階段,巴西基本保持了80年代中期治理地區的不平衡發展所取得的成果。
20世紀6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是巴西政府開始關注、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重要階段,通過其採取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碼阻止了地區發展差距的繼續拉大,但是巴西不同地區發展的現實情況依然存在嚴重的不平衡。
區域發展不平衡是一種普遍現象,巴西也不例外。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在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上將束手無策或無所作為,尤其在當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惡化主要是由人為的政策因素導致的情況下,更應運用政策手段加以彌合,以縮小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起碼要防止地區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治理地區發展失衡的經驗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西歷屆政府一直在為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作不懈的努力,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治理落後地區發展問題方面積累了經驗。
實現落後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實在落後地區的內部也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落後地區內部也可以劃分出相對發達的次區域和更為落後的次區域。因此分析整個落後地區存在的優勢,創造該地區內部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扶持地區內部的「增長極」來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將是關鍵。
其實,巴西早在治理北部地區時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因地制宜地成功創造了三個「增長極」:亞馬遜地區的「馬瑙斯自由貿易區增長極」、朗多尼亞州的「西部農業增長極」、帕拉州的卡拉雅斯「礦產和金屬產業增長極」。以上三個地區成為20世紀70~80年代北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治理東北部地區的過程中,巴西政府力爭改變以往支柱經濟較為單一的局面,著重實施經濟多元化戰略,結合各地的優勢,打造出石化、紡織服裝和金屬礦產等支柱產業。
採取多管齊下的政策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巴西政府治理落後地區採取的措施大的方面分為兩種:投資政策和稅收政策。鼓勵私人部門、公共部門和國有企業向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優勢產業等領域進行投資,同時以稅收優惠措施給予鼓勵。事實上,在巴西政府的治理措施中,聯邦政府轉移支付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1970年,北部、東北部和中南部地區在中央財政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1.4%、10.0%和88.6%。而同期上述地區在中央財政支出中的佔比分別為3.2%、13.4%和83.4%,其中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在支出中的比重分別比其在收入中的比重高出1.8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說明聯邦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對該地區的發展予以扶持。實際上,縮小地區發展差距,資金尤其是聯邦政府能夠掌控的財政收入多寡是影響治理措施力度的重要條件。在1988年之後的一段時期,由於改革後的巴西聯邦政府財力一度銳減,導致對落後地區的治理政策弱化。
通過成立專門機構甚至立法來保證政策的延續性。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來,巴西政府為治理地區發展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治理措施的脈絡基本上為:地區發展差距拉大→開始關注→初期以調研性質為主→出台鼓勵性措施→設立專門的發展基金→寫入法律法規(1988年憲法)→(1999年以後)成立專門的主管機構→成為國策(2003年出台國家地區發展政策)→更廣泛范圍的合作來治理(與其他拉美國家合作)。
在對北部地區的開發過程中,1953年巴西政府成立「亞馬遜經濟開發計劃管理局」,開始組織對亞馬遜地區進行有計劃的開發;在東北部地區開發過程中,巴西政府成立了「東北銀行」,為開發東北部地區提供雄厚的資金來源;成立「東北部開發管理局」,負責對東北部地區的開發;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是包括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在內的巴西不平等問題被1988年的巴西憲法所關注;1989年,巴西創建的「憲法融資基金」被認為是該國又一個最為重要的地區政策工具,其目標就是通過給予地方企業以特許貸款實現相應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享有優惠待遇的是「微型」和「小型」的農業生產者、「小型」和「微型」的企業、利用當地原材料的生產活動以及勞動密集型和基本食品生產經營項目等。此外,巴西政府的治理思路正在跳出落後地區自身、甚至是國家的界限,從更大的地理范圍(如拉美地區和世界范圍內)尋求解決落後地區的治理方法和經驗,其中巴西與歐盟還就地區發展問題建立了對話機制等。
巴西政治制度的設計有利於地區發展政策的形成。巴西國內較小且經濟實力弱的州在國會佔有席位的比例遠多於那些經濟實力強大的州,從而體現出較高的代表性。而代表性差異主要表現在北部和東南部地區之間。東南部地區擁有全部選民的46%,但在議會中只佔有33.6%的席位;而北部地區擁有4.8%的選民,卻在議會中佔有11.3%的議席。北部地區具有的較高代表性始於1932年,目的是要制衡聖保羅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在聯邦中的力量,削減上述實力強大的州對整個國家的控制能力,這種政治制度一直延續至今。正是讓經濟實力弱小的州在聯邦議會中具有了較高的代表性,使得聯邦政府、國會可以將地區不平衡問題納入政治議程。
治理地區發展失衡的教訓
要避免人為因素加大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差距。拉美國家獨立後因政策偏差而人為地加大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比較普遍。在以工業化為主導的現代化進程中實行的某些經濟政策及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結構調整,不僅未能改變經濟活動主要集中於少數地區的不合理格局,反而進一步拉大了地區間的發展差距。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初,巴西政府實施促進民族工業發展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但民族工業主要集中於東南部地區;為發揮東南部和南部地區在全國經濟中的優勢和輻射作用,政府實行的傾斜政策反而不利於各地區的平衡發展。
區域開發應建立在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在拉美,巴西開發落後地區的經驗最多,但教訓也不少。巴西採取的一些措施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其開發落後地區的戰略過於「貪大求快」。1971年,巴西政府提出了包括把亞馬遜地區納入一體化的「全國發展計劃」,目標是「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使巴西躋身於發達國家之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巴西政府對西部的開發採取了超出國力的大預算、大規模、大投資的辦法,例如「大卡拉雅斯計劃」的預算投資高達600億美元。此外,由於缺乏可行性研究,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長達5000千米的「泛亞馬遜公路」的使用率一度僅為50%,造成投資的極大浪費。這些耗資巨大的工程一度使巴西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在開發落後地區的過程中,違反了自然法則,忽視發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造成「20世紀80年代世界最大的生態問題」。20世紀70年代,為了實現在20世紀末使巴西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夢想,軍政府鼓勵外資和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到亞馬遜地區投資。但由於法規不完善,加上投資者急功近利,燒林開荒建牧場,結果使亞馬遜森林、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鏈遭到了破壞。1998年,亞馬遜熱帶雨林被毀面積達1.68萬平方千米。1999年2月巴西政府不得不頒布法令,無限期地不再受理對亞馬遜森林開發的申請,要求已採伐20平方千米以上的企業立即停止採伐。巴西熱帶雨林面積的減少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世紀性過失」。
地區發展不平衡嚴重危及社會和諧。城市化過於集中於超大城市的模式是包括巴西在內的拉美國家在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一大弊端。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拉美國家普遍出現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但這種始終以大城市急劇擴張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也使城市化出現失控。落後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人口向城市的大規模遷移使本已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進一步惡化。過度集聚化的城市發展造成人口、私人投資等從貧困地區向發達地區轉移;為了應對中心城市人口無節制的增長,國家只能加大對中心城市的投資而減少對落後地區的投資,導致落後地區經濟發展進一步被削弱,地區發展差距不斷拉大,從而引發新一輪人口遷移。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大了中心城市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並對經濟社會的總體穩定構成威脅。
與此同時,地區差異的擴大使地方離心傾向不斷上升,對國家的政治穩定帶來挑戰,對國家的統一構成潛在的威脅。20世紀90年代,不僅在巴西南部的南里奧格蘭德、聖卡塔琳娜和巴拉那3個州存在20多個分裂組織,一些分裂分子甚至醞釀成立獨立國家,而且在東北部的分裂分子也提出要建立一個包括經濟發展較落後地區在內的獨立共和國。
結語
巴西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治理地區發展差距的任務也非常艱巨。巴西政府一方面不斷提升對失衡地區發展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在制定系統的戰略,以動員全局的力量治理這個難題。歷史上,巴西北部和東北部地區依靠初級產品出口的經濟結構就因受到國際市場的變化而使各自的發展歷程開始走向分化,而地區收入的減少加之國家發展戰略的轉軌也加劇了北部和東北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因此,在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上,既要依靠本國內部的正確政策,也需要一個有利的國際條件,這樣才能維持巴西經濟社會穩定的發展,以保證按照既定的政策治理落後地區的進程不至於被干擾或是被打斷。
其實,與巴西的情況類似,其它拉美大國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也甚為嚴重。其中,在墨西哥,聯邦區、哈利斯科州和新萊昂州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致使其他地區的經濟似乎無足輕重;在阿根廷,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軸心的潘帕斯地區發展一支獨秀,其他省份則長期被排除在增長的繁榮之外。因此,拉美國家出現的「一個國家、兩個世界」,甚至「一個城市、兩種景象」的發展失衡情況應當引起我國的高度重視。

㈢ 非洲國家為了改變經濟貿易狀況,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1努力維持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
2適當的引進外資
3大力扶持本國的主要及傳統經濟強項
4非洲國家還要通過非盟的形式來增強整體的實力,並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㈣ 非洲經濟情況怎麼樣

1、非洲(英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2、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51°24'E,10°27'N),南至厄加勒斯角(20°02'E,34°51'S),西至維德角(17°33'W,14°45'N),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9°50'E,37°21'N)。

3、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占非洲面積5%。低於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為650米。

4、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應答時間:2020-10-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非洲在發展民族經濟方面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

獨立後的非洲國家,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消除殖民統治的惡果,改變殖民主義留下的落後面貌,在發展民族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取得了顯著成就。 首先是積極謀求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不少非洲國家為了把經濟命脈真正掌握在人民手裡,使本國的資源成為發展民族經濟的物質基礎,先後開展了國有化運動,把一大批被新老殖民者霸佔的土地、礦山、銀行等收歸國有。盡管有些國家的國有化搞得過早或過急,但這樣做對於維護本國的經濟權益、捍衛國家主權具有重要意義。在進行國有化的同時,針對非洲缺乏資金和技術落後的情況,還要適當地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為了改善非洲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保證合理的出口價格,它們參加或建立了十幾個原料生產和輸出國組織。此外,非洲國家在要求改變國際貨幣體系、維護海洋權益等方面,也作了積極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所有這一切,皆有利於民族經濟的發展。 其次是加強區域合作,逐步椎行經濟一體化。許多非洲國家除了積極參加發展中國家各種原料輸出國組織外,在非洲內部還建立了十幾個專業化和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如「非洲國家咖啡組織」、「非洲花生理事會」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東非共同體」等等。這些組織運用集體力量,在籌集發展資金、創辦聯營企業、排除霸權主義的控制、促進區域開發和民族經濟的發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加強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力爭早日實現糧食自給。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許多國家在發展傳統經濟作物的同時,採取了適當擴大糧田面積,增加農業和水利建設投資,加強技術改造等有效措施,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不少國家做到了糧食基本自給。 第四是積極發展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促進經濟全面發展。為了促進非洲經濟的迅速而健康的發展,許多國家把工業發展的重點放在適合本國國情的中小企業上。中小企業的原料和市場可以立足國內,並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技術設備簡單等特點,有助於較快地扭轉單一經濟狀態。在發展交通運輸業方面,特別強調了落後地區的發展,努力改變過去少線無網、分布不合理的狀況。 上述措施的實施,推動了非洲民族經濟的發展。但由於原有基礎太差,又遇到新老殖民主義的阻撓,加上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因此,在前進的道路上困難還很多,要改變非洲貧窮落後的面貌,尚需付出巨大代價。

㈥ 非洲經濟狀況

世界銀行總裁伍夫維茲指出,他認為非洲國家的經濟狀況如今大有起色,可非洲大陸仍是世界最貧窮的一洲。

日前,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舉行的投資高峰會中,伍夫維茲致詞時說:『如今非洲國家的情況已經大有起色,非洲是個正在向前邁進的大陸。』伍夫維茲對參加第七屆沙利文高峰會的各國貴賓說:『在過去十年中,15個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維持在4%左右,而莫三比克與盧安達的經濟成長率在8%至10%之間。』伍夫維茲說:『莫三比克與盧安達的人民顯示,他們能夠在內戰結束後自行重建自己的國家。』伍夫維茲指出,非洲國家領袖如今愈益了解他們在推動民營化、重建經濟、掃除貪污與推行改革方面的重責大任。伍夫維茲勸告非洲國家領袖,如今並非可以喘息片刻的時候,因為仍然有許多工作尚待完成。伍夫維茲還語帶遺憾地指出:『就平均國民所得而言,每一位非洲居民每天的生活費用只有一美元,這不只是令人感到悲哀的統計,而且也是相當可怕的數字。』

㈦ 巴西農業在非洲的發展狀況

一、農業發展的特點
1、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增產潛力很大。 巴西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都十分豐富。巴西仍處在「拓展農業邊疆」的發展階段,耕地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樹草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國家可耕地總面積為2.8億公頃。(注:並非前面所說的12億公頃,12億公頃等於1200萬平方公里,巴西總國土面積才是85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是不可能的)近20年來,巴西的耕地面積每年遞增1.84%,從3440萬公頃擴大到現在的4950萬公頃,但仍只佔到國土面積的6%,人均0.3公頃(4.75畝)。巴西農業增產的潛力極大,甚至有專家認為,巴西將是「21世紀的世界糧倉」。
2、農業以出口產品為主,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可可等傳統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
3、大庄園主農業和小農並存,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巴西的土地佔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園主手裡,其規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農產品為主。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85%的是自給性小農,以生產木薯、黑豆等為主,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於赤貧狀態。
巴西的地區發展也很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南部、東南部地區,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資本投入。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是巴西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東北部,雖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沒有灌溉系統,由於氣候乾旱,農業基本上「靠天吃飯」,是全國最落後的地區。欠發達地區的小農主要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種,對資源的破壞相當嚴重。
二、巴西農業生產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1、種植業。巴西主要種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麥、馬鈴薯等。由於灌溉面積微不足道,產量受氣候影響很大。2002年,大米的產量為1048.9萬噸(單產153公斤/畝),小麥的產量320.3萬噸(單產98公斤/畝)。
近幾十年來,巴西農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迅速發展了大豆生產。1994年大豆面積增加到了1194萬公頃,產量達2485萬噸,2002年巴西大豆產量達到4190.3萬噸。巴西的大豆產量已經超過了亞洲的大豆總產量,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總產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匯來源,近年來平均為國家獲得近30億美元的外匯。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為300萬-400萬噸,創匯8億多美元,大豆餅粕出口大致在850萬噸,創匯16億美元,豆油出口達50萬-80萬噸,創匯約3億美元。
從7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開始實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計劃,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甘蔗的種植面積大增。與此同時,棉花本來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紛紛轉產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結構也有明顯的調整。此外,巴西的氣候適宜於許多熱帶水果生長,柑桔和濃縮桔汁是重要的出口產品,香蕉、菠蘿等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畜牧業。巴西的牧場面積相當於耕地面積的3倍,廣闊無垠的牧場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養牛的頭數和牛肉的產量均佔世界第2位,豬的頭數名列世界第3位。巴西的養禽業近年來發展很快, 2002年存欄有1.76億頭牛,3000萬頭豬,1.05億羽小雞。在肉類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豬肉產量都占拉美國家的首位。肉類出口每年為國家創匯約8億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長較快。養牛業以放牧為主,集約化的奶牛場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產品仍需大量進口。在南美洲,巴西是奶製品最大的進口國,每年需耗費外匯1億多美元。
3、漁業。巴西有很好的發展漁業的條件,但是現在漁業的生產水平還較低。巴西目前漁產品的出口只佔拉美國家的第5位,而進口量卻占第1位。80年代以來,水產品產量從90萬噸下降到了目前的80萬噸,主要是由於近海的捕撈量減少,而淡水魚的產量一直穩定在20萬噸的水平上。
4、林業。 巴西森林覆蓋率高達60%,是林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90年代初,年產圓木2.65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1992年,巴西的林產品出口總額將近19億美元,占拉丁美洲的54%。
5、農產品加工業。一方面,由於二元結構,巴西的農村發展很不均衡,許多地方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儲存、運銷和加工的能力有限,因此農產品的損耗相當可觀。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技術,無力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轉移到發達國家。以可可豆為例,巴西在1992年出口了5.2萬噸可可粉,只賺得2151萬美元;相反,地處寒溫帶的荷蘭根本不產可可,卻出口了10.3萬噸可可粉,創匯高達1.46億美元。
三、巴西農業對外貿易
巴西2002年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出口17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8.1%。在出口的初級產品中,(1)大豆出口30.3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02%,其中向中國出口8.25億美元居第一,其次是荷蘭5.43億美元、德國3.07億美元、西班牙2.23億美元、葡萄牙1.64億美元、日本1.40億美元、英國1.28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1.24億美元、義大利0.97億美元、法國0.94億美元、其他4.18億美元。(2)豆粕出口21.9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64%,其中出口荷蘭6.40億美元、法國4.73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1.11億美元、義大利1.08億美元、德國1.05億美元、韓國0.97億美元、英國0.90億美元、泰國0.89億美元、印尼0.82億美元、西班牙0.78億美元、其他3.2億美元。(3)鮮、凍肉雞出口13.3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21%,其中出口日本2.15億美元、沙特1.88億美元、俄羅斯1.69億美元、德國1.11億美元、荷蘭1.01億美元、英國1.01億美元、香港0.76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0.57億美元、科威特0.34億美元、新加坡0.33億美元、其他2.46億美元。(4)咖啡豆出口11.9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98%,其中出口德國2.66億美元、美國2.07億美元、義大利1.16億美元、日本0.92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0.57億美元、西班牙0.49億美元、法國0.47億美元、斯洛維尼亞0.40億美元、瑞典0.32億美元、希臘0.28億美元、其他2.55億美元。(5)甘蔗原糖出口11.1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84%,其中出口俄羅斯4.94億美元、加拿大0.85億美元、伊朗0.80億美元、埃及0.62億美元、馬來西亞0.39億美元、美國0.38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0.38億美元、奈及利亞0.35億美元、沙特0.33億美元、其他1.72億美元。(6)橙汁出口8.6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44%,其中出口比利時盧森堡3.13億美元、荷蘭2.45億美元、美國1.42億美元、日本0.76億美元、韓國0.26億美元、澳大利亞0.15億美元、波多黎各 0.099億美元、中國0.073億美元、紐西蘭0.036億美元、其他0.19億美元。(7)鮮、凍牛肉出口7.7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29%,其中出口智利1.12億美元、荷蘭1.09億美元、義大利0.64億美元、沙特0.63億美元、埃及0.58億美元、英國0.53億美元、俄羅斯0.45億美元、德國0.40億美元、西班牙0.39億美元、以色列0.28億美元、其他1.60億美元。(8)豆油(毛油)出口6.7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12%,其中出口伊朗2.25億美元、印度1.57億美元、中國1.17億美元、埃及0.43億美元、摩洛哥0.37億美元、孟加拉0.27億美元、塞內加爾0.17億美元、馬來西亞0.11億美元、南非0.10億美元、突尼西亞0.08億美元、其他0.19億美元。
四、巴西農業科學技術
巴西主要的農業科研和推廣機構是「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和「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分別成立於1973和1974年,均隸屬農業部。現在,巴西農牧研究公司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農業科研單位之一,擁有高級農業科研人員2000人,在全國有41個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來的22年裡,向社會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項,投資回收率高達43%。該公司的主要資金靠聯邦政府撥款,此外,該公司還經常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私人企業委託的研究項目。這個公司根據國家農業發展的需要,近20多年來研究的重點有:
1、大豆品種改良。70年代巴西大豆年產量僅150萬噸左右,經過該公司的努力,培育出了適合赤道地區生長的16個新品種,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低緯度地區試種大豆的熱帶國家。大豆的單產從每公頃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目前,巴西大豆種植已逐步由南部、東南部向北部轉移,特別是中西部稀樹草原地區,大豆產量達2500噸左右。
2、高產品種的培育。巴西已經成功地育成了適合本國氣候與土壤條件的小麥新品種,使單產大幅度提高,減少了對進口小麥的依賴。此外,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科學家們還培育成了胡羅卜、馬鈴薯、甘蔗良種。
3、稀樹草原的開發研究。鑒於稀樹草原對於巴西農業發展的重要性,1975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研究該地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問題。經過20餘年的研究和開發,吸引了外國資本,本地區的種植面積已由過去的450萬公頃擴大到1000多萬公頃,成為巴西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和出口基地。
4、根瘤菌育種技術。由於採用這種技術,已經使巴西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每年用於進口氮肥的費用估計可以節省15億美元。
5、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巴西在胚胎移植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擁有2.3萬名職工(其中科技人員1.3萬),在全國設有2500餘個辦事處,其使命是將農牧業新技術直接傳授給農業生產者。
五、巴西農業政策支持體系
(一)巴西農業政策的演變
在巴西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巴西的農業依然能夠繼續發展,主要得益於農業政策的適時調整。巴西農業政策的總體目標是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但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政策特點。以1994年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的達成為標志,巴西農業政策明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
在1995年以前,巴西的農業政策經歷了由補貼向價格支持的轉變,目的是支持和保護農民收入。1965-1985年用於農業的政策資金累計約2191億美元,其中310億用於農業補貼,其他用於投資和市場政策。限於財政壓力,巴西政府從1985年開始取消對農業的補貼,轉為以農產品價格支持為主的政策。1975年以前,巴西的農產品出口以咖啡為主。從1975年開始轉向穀物,如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麥等。為了促進農業結構的轉型,從1975年開始正式對大豆、豆類和木薯等實行價格支持。還專門成立了農牧業技術研究公司,改良大豆等,使之更適合於巴西的土壤。從1985年開始,價格支持(PGPM)成為農業政策的支柱,其目的是確保農民具有穩定的收入。價格支持主要有兩個手段:一是聯邦政府的直接購買(AGF),當市場價格低於規定最低價格時政府買入。例如1987年政府用最低價格方式購買農產品達1230萬噸;另一個是營銷貸款(EGF)。價格支持促進了巴西農業的發展。1985年到1995年,農業補貼由142億美元減少到60億美元,但是,穀物產量卻由5980萬噸增長到8000萬噸。
上述政策一直持續到1994年WTO的成立與農業協議的簽署。從1995年開始,農業市場更加開放。一方面出於財政壓力,另一方面考慮到必須遵守WTO的游戲規則,巴西政府開始轉變農業政策,提出了兩個新的政策措施來逐步取代舊的價格支持政策,即產品售空計劃(PEP)和期權合約補貼(option contracts)。舊的價格支持計劃目前僅限於稻米、玉米、小麥、木薯和豆類等主要作物。2000年,政府購買了51.7萬噸大米、9.3萬噸豆類和0.3萬噸其他作物。這一階段的政策目標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持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主要是針對大農場,減少價格支持,使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二是確保農民收入不低於城市居民收入,維持社會的穩定,主要是針對小農戶而採取家庭農業支持計劃,防止農村人口向大城市的過快和過度流動而造成社會問題。從1995年開始,雖然對農業的補貼和價格支持力度降低,但是穀物產量卻不斷增長,由1995年的8000萬噸增長到2001年的9830萬噸。

㈧ 巴西大力發展大豆種植業,為什麼非洲國家不學習他們

因為大豆可能並不適合我們國家的發展,而且我們國家人口眾多,根本就不適合效仿他人。

㈨ 非洲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經濟多樣的改革,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經濟的特點

近年來,
在多種因素作用下,
非洲經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
許多非洲國
家進入了歷史上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
非洲經濟的良好表現,
不僅烘託了中非合
作論壇的氛圍,也為進一步發展互利共贏的中非關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1.
多數國家經濟增速加快,部分國家出現飛躍性增長。

2003年以來,
非洲經濟擺脫低迷狀態,
進入穩步增長階段。
據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報告,2003年非洲經濟增長率為4.3%,2004年為4.5%,2
005年超過5%。權威機構最近預測2006年非洲經濟增長率為5.4%,
2007年可望提高到5.
9%。
非洲經濟的這一良好表現,
在非洲歷史上是罕
見的。
由於近年來石油價格持續上漲,
非洲產油國的經濟表現尤為醒目。
撒哈拉
以南8個石油出口國安哥拉、喀麥隆、查德、剛果、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
蓬和奈及利亞的經濟增長率連續達到或超過10%,呈現出十分喜人的發展態
勢。

2.
經濟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改革措施繼續推進。

歷史上西方國家對非洲的長期殖民統治,
導致了非洲經濟對外部市場尤其是宗主
國市場的嚴重依賴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認識到,要發展經濟,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就必須進行經濟改革,
改造殖民地經濟結構,
擺脫經濟發展對外
部的依賴。為實現這一目標,非洲國家領導人先後制定了《蒙羅維亞宣言》

《拉
各斯行動計劃》以及《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
。這些文件是非洲國家領導人對非
洲經濟發展現狀與出路長期思考的重要成果,
標志著非洲經濟改革的認識不斷深
化。
尤其是
《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
全面分析了非洲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
因素,
提出了非洲經濟發展的戰略思想,
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規劃。

洲各國在《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的指引下,不斷推進經濟改革,採取了一些務
實的行動,
制定了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
並借鑒其他國家經濟改革的經驗,
取得
了一些積極成果。

3.
區域經濟合作升溫,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
南部非洲經濟合作已明確時間表。
2006年10
月,
南部非洲14國領導人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特別峰會,
商討加快「南部非洲發
展共同體經濟一體化」步伐的措施,確定了南共體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具體目標,
2008年建立自由貿易區,
2010年建立關稅同盟,
2015年建立共同市
場。
其二,
西非經濟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首腦會議
已達成短期行動計劃,
即2007年底前建立自由貿易區和關稅同盟,
改善西非
國家出口商品的市場准入;
實施一系列能源、
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項目;
建立用於預防和解決地區沖突的和平基金。
目前西非地區經濟一體化已從初級合
作階段躍升為高級合作階段,
在非洲處於領先水平。
其三,
東非和中非的自由貿
易區計劃已經啟動。2004年3月,東部非洲三國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
正式簽署東非關稅同盟協議。
2004年7月,
中部非洲國家自由貿易區正式啟
動。
這些措施均在朝著實現全非洲貨物、
資本、
貨幣和服務自由流通的遠景目標
前進。如果成功實施,將促進非洲經濟發展,增強非洲的國際競爭力。按照目前
進度及構想,非洲統一大市場有望在今後30年內建成。

4.
資源經濟仍居主導地位,經濟多元化趨勢明顯。

金融頻道申請認證!
財富值雙倍 檢索優先 專屬展現 同行交流
非洲是資源豐富的大陸,能源和礦產品等資源開發一直是非洲國家的優勢產業,
資源經濟在非洲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石油資源開發更引人注目。
隨著非洲石油探明儲量不斷上升,
以及產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長,
非洲在全球石油
供應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但是,
由於國際市場能源和礦產品的價格經常大幅
波動,
國際市場價格直接決定一些非洲國家經濟的景氣狀況,
不利於其經濟持續
穩定發展。為改變這一態勢,近年來,非洲產油國大力推進經濟多元化戰略,在
繼續發揮資源優勢、
加快石油工業發展的同時,
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
積極改善
投資環境,發展石油上下游工業。如奈及利亞、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安哥拉等
國家鼓勵外國公司投資海上油氣田,
就近開辦石油煉化工業,
吸引了巨額的外國
投資。
許多非洲國家已經認識到,
實施符合非洲現狀的經濟多樣化戰略,
是非洲
國家發展方向。

5.
國際社會增加援助和減免債務,外部發展環境趨於改善。

2002年6月,
西方八國首腦會議通過了向非洲提供援助的
《非洲行動計劃》

2003年6月通過了《援助非洲行動計劃實施報告》
,承諾進一步增加發展援
助,
減免非洲國家債務等。
據統計,
2003年非洲國家獲得的官方發展援助增
加了3.9%,從2002年的222.3億美元增至230.9億美元。八國
集團峰會還決定免除18個非洲國家400億美元債務,
並在今後5年增加10
0億美元對非政府開發援助貸款。最近,有關國家紛紛宣布對非洲的援助計劃,
中國已宣布今後三年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貸款,
其中相當一部
分面向非洲;
英國承諾2005/2006財年對非洲援助增至10億英鎊,
2
006/2007財年達到12.
5億英鎊;
日本決定在今後3年將對非援助翻
一番。顯然,增加援助和減免債務,有利於實現非洲經濟振興、貧困人口減半等
發展目標,也為非洲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當然,目前非洲經濟尚存在不少困難,增長面臨不少制約。非洲農業基礎薄弱、
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
資金和技術等生產要素不足、
人口增長過快、
勞動力素質
較低等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但是,只要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局不發生扭轉,
只要非洲各國繼續聯合自強,非洲經濟發展的前景就依然十分光明。

二、農牧生產主要特點及地位

1
、非洲現有
53
個獨立國家,面積
3029
萬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島嶼)
,占世
界陸地總面積的
1/5
;人口
7.8
億。

2
、非洲有「高原大陸」之稱。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沙漠面積約占非洲大陸
面積的
40
%,撒哈拉沙漠為世界之最,面積
777
萬平方公里。非洲氣候地處熱
帶,
95
%以上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在
20
℃以上,只有南北兩
端和局部山區的年平均溫度低於
20
℃。

3
、農業是非洲最重要的經濟部門。非洲除南非、利比亞等
11
國外,其餘都是以
農業為主的國家,
農業產值約佔全洲國民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
農業產值比重超

30
%的有
21
個國家;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
2/3
,有
1/2
的國家農業人口占
80
%以上;農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額的
1/4
,有
32
個國家的出口貿易以農產品
為主;
非洲還是世界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的重要產地,
許多產品在世界上佔有極重
要的地位。

4
、注重發展出口經濟作物,但
80%
的國家糧食不能自給。非洲雖有發展農
業生產的良好條件,但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下,許多國家都是單一種植,把物力、
財力、
人力集中在供出口的經濟作物生產上,
糧食生產落後,
80
%的國家和地區
糧食不能自給,每年進口大批糧食。

5
、土地佔有制形式的多樣性。非洲土地佔有制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前資
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
包括盛行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落所有制和普遍存在於北
非、
東北非的地主佔有制,
在部分熱帶叢林及高山地帶,
還存在著原始公社所有
制;二是歐洲殖民者入侵後,霸佔了大片肥沃土地,僱用當地勞動力,經營種植
園或農場,
形成了資本主義土地佔有制;
三是國家獨立後,
有的實行土地國有化,
有的進行土地改革,
並組織一些合作社,
出現了一種新的土地佔有制形式———
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6
、農業生產水平低。非洲許多國家還盛行遷移農業,多數地區的耕作方式
和技術都非常落後,現代化水平極低,仰天靠地,豐歉皆由天定,使農業生產水
平低而不穩。
糧食單產不足世界平均數的一半,
咖啡、
棉花等也只有世界單產水
平的
2/3
,都是水平最低的一洲。

7
、畜牧業地位重要,但生產水平低。畜牧業是非洲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
其中波札那、茅利塔尼亞、索馬里、納米比亞等都以畜牧業為主。
1981
年共
有各種牲畜
5
億多頭,
人均一頭多;
不少牲畜數量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
如駱
駝占
2/3
,山羊和毛驢分別占
1/3

1/4
。由於經營粗放,多游牧、半游牧,因
此生產率和商品率都很低,出肉率、產奶量等都是世界最低水平。

8
、林業發展較快,但利用不合理、非洲森林面積達
6.4
億公頃,佔世界的
17
%,森林覆蓋率為
21
%,是世界重要的熱帶木材產區之一。近年來林業發展
較快,木材採伐量的增長超過世界平均速度。但利用不合理,所產木材
90
%作
薪柴,
工業用材很少,
並多以原木形式出口;
大部系熱帶森林,
採伐很少,
因此,
非洲林業發展潛力很大。

非洲土地肥沃,海岸線漫長,是一塊宜農、宜牧、宜植、宜漁的好地方,
被稱為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區域、
牧業區域經濟作物產區和漁業區域,
是大多數國
家的經濟支柱。非洲的可可、丁香、腰果等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也是世界上
熱帶森林最廣闊的地區,盛產烏木、桃花心木、黑檀木、紫檀木、羅漢松等珍稀
名貴樹種。洲的糧食作物種類繁多,有麥、稻、玉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等,
還有特產木薯、大蕉、椰棗、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
經濟作物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棉花、
劍麻、
花生、
油棕、
腰果、
芝麻、
咖啡、
可可、甘蔗、煙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的產量都很高。乳香、沒葯、卡里特果、
柯拉、阿爾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㈩ 巴西經濟狀況

巴西綜合實力居拉美地區首位,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跡」。20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
(一)2005年經濟形勢
2005年,受石油漲價、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政府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投資不足以及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巴西經濟雖繼續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長率為2.3%,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也低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內通貨膨脹基本得到控制,財政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巴西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外匯儲備的增加為提前償還外債創造了條件。
受乾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響,2005年巴西農牧業產值僅增長0.8%,而上年增長率達5.3%。南部農業主要產區減產5.51%,全國主要作物總產量為1.13億噸,比上年減產658萬噸。總收獲面積為4760.4萬公頃,同比減少0.58%。預計2006年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693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4.68%;產量為1.28億噸,同比增長13.22%。
巴西工業保持連續6年增長勢頭,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產值僅增長2.5%,低於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業和建築業增長率均為1.3%,大大低於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門增長3.6%,採掘業增長最快,達10.9%。
巴西服務業2005年增長率為2%,比上年少1.3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的增長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賃業和政府機構服務業產值增長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門(包括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初級財政盈餘(不包括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收支差額)累計達935.04億雷亞爾(合374.6億美元),佔GDP的4.84%,比預期目標高0.59個百分點。聯邦政府、州和市級政府以及國有企業完成的比例分別佔2.88%、1.10%和0.85%。雖然2005年累計實現初級財政盈餘935.04億雷亞爾,但同期累計支付的債務和利息高達1571.45億雷亞爾(合629.6億美元,佔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終的財政結果是賬面赤字634.41億雷亞爾(合254.2億美元),佔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匯儲備余額為538億美元,比11月底減少10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兩次提前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154.4億美元)。2005年巴西累計吸引外資151.93億美元,比上年(181.66億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價格上漲,但由於美元對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進口商品和進口農業生產物資價格下跌,彌補了因農業歉收5.5%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年通貨膨脹率為5.69%,略超過預定目標(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業人數125.4萬人,比上年有所減少,但遠高於2003年64.5萬人的水平,為1992年以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第二個年份。巴西勞動部預測,盧拉政府4年執政期滿時,新增正式就業人數可達500萬人,超過上屆政府創造的就業人數(181.5萬人)一倍多。與此同時,2005年平均失業率也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與2005年大致一樣,國際環境的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漲跌,將影響巴西鐵礦砂、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農業生產將直接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匯率變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200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4.3%,雷亞爾持續升值勢必影響巴西的出口。
總體來看,2006年巴西經濟可望稍好於2005年。據預測,2006年巴西GDP增長率可望達到4.5%。

閱讀全文

與非洲向巴西學習什麼改善經濟狀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