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巴西政府要開發熱帶雨林呢
1、首先巴西人口的增長,導致糧食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所以需要開發熱帶雨林。
2、其次巴西如果不開發熱帶雨林,必須開發巴西高原東北部的半乾旱地區。
3、最後要在那裡修建灌溉系統,需要巨大的投資,政府可能承受不起。
Ⅱ 巴西的拓荒者正在砍樹開荒
巴西人民由東南方向向西北亞馬遜平原移民,建了亞馬遜橫貫公路,砍伐熱帶雨林
這是由國家經濟發展狀況決定的,巴西城市化屬於畸形的,工農業集中在東南部,農業以熱帶初級產品加工為主。開發亞馬遜平原可以暫時得到大量耕地,便於種植業,砍伐的樹木也可以賣給發達國家,賺取利潤
但是熱帶雨林的氣候效益遠大於經濟利益,對全球氣候變暖有重大的有利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地球之肺」「醫學寶庫」等名稱,發達國家一邊呼籲保護雨林,一邊又從巴西購買大量樹木。而巴西現階段只能通過賣雨林賺取利潤。
Ⅲ 世界上哪個國家破壞起大自然最厲害
世界上破壞大自然最厲害的國家可能就是美利堅了。他們污染自然的工廠都設置在別的國家,而且非常的多。
Ⅳ 據說巴西有很多貧民窟,巴西有很多閑置土地,那些城市貧民為什麼不去種地呢
1、巴西實行土地私有制,城市貧民根本不擁有那些土地,所以無法耕種,而且貧民之所以貧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不擁有土地這種生產要素;
2、即使他們擁有土地,種地也是需要其他成本的,比如種子、肥料、農葯和農業機械,這些都需要資金,貧民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購置這些生產資料;
3、貧民的個人主觀原因了,總有一部分不願地種地,即使在大城市裡乞討也這里生活下去,他們也許很懶惰等等。
Ⅳ 巴西開發亞馬孫平原的雨林區的狀況和結果如何對此你有何良策
北部地區的開發,除了建立瑪瑙斯自由貿易區外,還因地制宜發展采礦業。大型鐵礦由國有公司開采,同時修建了通往出海口的公路,從而帶動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中西部地區在政府遷都巴西利亞後,仍然以發展農業為主,特別強調以先進農業技術推動高新農業的發展。1973年,巴西建立了隸屬農業部的農牧業研究機構———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截至1996年,該公司已經研究出8000餘項成果並得到推廣,使巴西農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巴西大規模開發亞馬孫地區的利弊。亞馬孫平原位於巴西北部,其森林覆蓋率為70%,樹種多達4000餘種,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該地區不僅農業資源豐富多樣,而且礦產、水力資源雄厚;這里有世界儲量最大的高品位鋁土礦和鐵礦等。亞馬孫地區雖是巴西開發最早的地區,但其自然優勢和天然資源一直未被充分認識和有效利用,所以,至今是巴西最不發達的經濟區。其面積佔全國的42%,人口僅4%,國民收入佔全國的2%。
開發亞馬孫地區的成功之處表現在:1.亞馬孫公路網通過庫亞巴和巴西利亞與國家經濟重心東南部及南部公路網聯成一體,有利於北方經濟開發和對外聯系,並吸引大批移民到新墾區,對鞏固北部邊陲有戰略意義。2.增加了穀物生產。如北部羅賴馬地區也有望成為農業開發的重點地區和重要的稻米產地。3.政府依靠瑪瑙斯自由貿易區的工業發展及本區鐵、鋁土、錳、黃金等礦產資源開發,抵償沉重的外債。4.亞馬孫地區巨大水能和森林的開發,為北方經濟發展及鋼鐵生產提供了重要能源。
但是,開發所造成的損失和不利影響更為嚴重,其主要表現是:
大片砍伐森林,開辟養牛牧場,得不償失。據統計,1965年~1979年,巴西政府投資4億美元,資助187個牧場,結果毀掉價值77億美元的木材,每年畜產品所得僅2500萬美元。此外,農墾開發導致大規模森林被破壞。據統計,近二三十年間,被砍伐和破壞的森林至少佔其森林總面積的5%,並以每年1000公頃的速度減少。森林破壞,植被減少,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濫,河床淤積,甚至還可能引起局部氣候變化。東海岸巴拉那州是傳統的咖啡產區,近年霜害屢次發生,迫使咖啡園北移5個緯度至無霜區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可是,1979年霜害也隨之而來。此外,亞馬孫雨林面積究竟減少了多少,雖各說不一,但重要的是砍伐速度卻日益增長。如按1973年~1974年的速度,整個亞馬孫雨林在35年內將喪失殆盡。雨林面積的減少被視為80年代世界最大的生態問題,這是不可逆轉的世紀性過失。
修築公路實際效益不大。從長遠考慮,亞馬孫地區經濟如以礦業和林業為基礎,則大規模公路建設並非是邊遠地區礦業和森林開發的必要條件,長途運輸礦石和木材,鐵路和河運遠遠比公路運輸更經濟。因為,巴西是缺油國家,石油消費量80%靠進口,況且亞馬孫公路網大部分為土路,在常年多暴雨、路面養護不善的情況下,雨季全然不能通車。再者,在空曠邊陲修建公路雖然有利於軍事巡視,但實際軍事安全的增強與移民屯墾分不開,這也是農墾移民失敗的重要原因。
毀林開荒發展耕作業和牧業,並未取得農業移民定居的目的。將人口眾多、貧困的東北部與人煙稀少、經濟尚處於「空白」待開發狀況的亞馬孫地區相聯合,必然是困難重重,開發緩慢。事實證明,那些從乾旱區到濕熱區開發農業的移民,遇到的氣候濕熱、病蟲害、草荒土地開荒後肥力減退和農作物產量大幅度下降等一系列難題,遠比在故土解決吃飯問題難上加難。
可以說,亞馬孫地區農業開發弊多利少,所確定的目標基本上沒達到,相反對社會、經濟、生態等多方面產生不良後果。究其失敗的原因,首先是開發計劃倉促上馬,對開發原則、步驟和措施未經周密調查研究,缺乏技術經濟論證;其次是對地區開發方向缺乏長遠、全局觀點;第三是熱帶資源的開發利用,迄今尚缺乏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
Ⅵ 巴西在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努力改變殖民地經濟結構方面,都採取了哪些積極的措施
巴西在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努力改變殖民地經濟結構方面,都採取了哪些積極的措施
地區間發展失衡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拉美國家自不例外。今天,這個問題依然是制約拉美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作為拉美第一大國的巴西,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區的差異性大,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更具典型性,而其治理地區發展失衡過程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給其它國家提供了啟示。
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表現
由於歷史、地理、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巴西人口和主要經濟活動集中於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因此東南部和南部地區最為發達、中西部地區次之、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最不發達。由此導致巴西出現了所謂的「發達的巴西」和「落後的巴西」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盡管巴西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來縮小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地區發展不平衡依然困擾其經濟的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地區之間財富分布不均;各地區在中央財政收支中比重差異顯著;人類發展指數(HDI)水平雖普遍有所改善,但其中部分指標差距依然明顯;人口的地區分布也相差懸殊,等等。
更為重要的是,地區發展不平衡與居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不平等緊密相連,並且相互作用。巴西不同地區不僅人口分布不平衡,而且種族分布也不平衡。由於巴西的不發達地區聚集了比重較大的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因此落後地區的發展問題直接表現為這些群體的貧困問題。巴西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就成了人的經濟不平等、社會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問題。有統計顯示,不同的種族貧困狀況大相徑庭,其中混血人種和印第安人往往是貧困的代名詞,是最易遭受不平等的群體。如,非洲後裔、混血人種和印第安人的平均收入遠低於白種人和亞裔巴西人。此外,巴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城市化水平超前,大量人口聚集於超大城市。據統計,1989年巴西東北部和北部、東南部以及南部地區的9個城市的人口為4060萬,佔全國人口的近1/3。其中,僅東南部地區的三大城市—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貝洛奧里藏特市就集中了2740萬人,佔全國全部城市人口的65.5%、佔全國人口的20%。
城市貧困問題是巴西發展模式的產物,也是亟待解決的痼疾之一。據統計,1989年上述9大城市中大約有1150萬窮人,佔全部城市人口的28.2%。其中,位於東南部地區的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兩個城市的窮人絕對數量最多,均超過300萬,分別佔9個城市全部城市窮人數量的27%左右。而由於人口過分地聚集於擁擠的城市,引發了城市居民基本的衛生和環境等基礎設施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其中廣大城市貧民既是受害者也是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演變
導致巴西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的主要是地理、資源、歷史和政策等四方面因素。有分析則認為,地理特徵如氣候因素,以及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差異導致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還有學者通過對巴西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深入研究後發現「巴西的經濟發展,尤其是通過實施進口替代戰略來發展工業化的同時加劇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到底是何種因素導致或者加劇了地區發展的差距,巴西政府又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
關於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起因。巴西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始於殖民時代不合理的國際貿易分工,而且受制於不同地區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從殖民地時代到20世紀早期,巴西各地區的經濟主要通過國際貿易渠道形成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在工業化進程中,本國內需沒有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之前,初級產品的出口是拉動巴西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當時,能夠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地方就決定了區域的聚集模式。交替的增長周期使那些生產相應出口商品的地區受益,其中出現了東北部地區的「蔗糖周期」、中南部的「黃金和咖啡周期」,以及北部地區的「橡膠周期」,等等。由於本國經濟嚴重依賴幾種初級產品的出口,國際市場的行情波動決定了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決定著生產不同初級產品的地區的發展。東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都以出口初級產品作為經濟支柱,前者主要出口蔗糖和棉花,後者以出口咖啡為主,到1870年左右,兩個地區的收入相當,幾乎看不出經濟發展的差異。
後來這兩個地區的經濟走勢發生了嚴重分化:南部地區得益於國際市場咖啡需求的持續增長(據統計,在1840~1910年期間,國際咖啡市場的需求年均增長率達到5%),並受益於英國在基礎設施上的投資、素質良好的歐洲移民人力資本以及技術進步。隨著咖啡出口數量急劇增加,南部地區經濟日趨繁榮。大宗出口收入還為南部地區的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19世紀末期國家出台的本幣貶值、關稅保護等一系列政策讓咖啡出口商和聖保羅地區的加工商受益。與此相反,東北部地區的蔗糖和棉花出口卻頻頻受阻。蔗糖出口既面臨歐洲甜菜糖的替代,更受到加勒比地區蔗糖的競爭。在國際市場糖價下跌的同時,巴西東北部地區的製糖業沒有採用先進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減少,轉而靠銷往本國的南部地區。在19世紀後幾十年,國際棉花市場需求疲軟,而產自美國南方採用更高技術和擁有更低國內運輸成本的棉花佔領了當時的主要市場—英國。因此,東北部地區的棉花也開始面向南部地區的市場,但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紡織工業保護主義。20世紀之交,對內貿易成為支撐東北部地區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在20世紀頭十幾年,東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之間的地區差距已經形成。
從上述分析看,總的來講,地理因素(如氣候、地形、土壤等)和歷史因素(殖民經濟體系、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波動等)決定了巴西最初的區域聚集模式,也可以認為是導致19世紀末期在巴西形成南北經濟「二元結構」的重要決定因素,並由此拉開了巴西地區發展不平衡局面的序幕。
關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凸現。這是巴西在20世紀初期至60年代之前推進工業化發展戰略過程的一個「副產品」。在這個發展階段,地區的平衡問題基本不在巴西政府的發展議程關注之內,相反,政府實施的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措施,導致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的加劇。客觀上講,政策因素成為人為地加深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推動力量。
在此階段,巴西經濟經歷了重要的結構性轉變。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工業逐漸取代農業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而東南部地區則成為內向型工業發展戰略階段的主要受益地區,因為巴西政府將發展的關注點一直放在本身已經較為發達的東南部和中南部地區。具體包括:早在20年代左右,巴西就形成了對東南部地區的咖啡產業的支持政策,這是首次從地區的角度出台這樣的措施,強調對南部地區發展的關注;到了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階段,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的地區收入分配變得更多地集中於發達的東南部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後,巴西政府重點關注的是中南部地區的工業部門的發展,力圖解決收支不平衡問題,並推動工業化進程的深化。
與此同時,東北部等地區的發展不僅沒有得到聯邦政府的專門的產業支持政策(如扶持糖或棉花生產的政策或產業調整政策),相反,在面對國際市場激烈競爭而轉向本國東南部等發達地區市場的情況下,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讓東北部地區還不得不消費價格高昂的工業製成品。因此,東北部等地區與中南部等地區之間的貿易條件在不斷惡化,東北部地區靠輸出初級產品獲得的收入又被人為地以價格「剪刀差」的形式被中南部等地區獲得,落後地區客觀上為巴西全國的、尤其是東南部等發達地區的工業化進程的資本積累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重視效率的發展戰略下,巴西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如1956~1960年發展計劃)來促進國家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並進一步使經濟布局向東南部地區集中,而並沒有任何對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擔憂。事實上,隨著巴西在這個階段經濟的高速增長,它所採取的將投資集中於經濟增長領先地區來促進國家發展的政策使地區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
關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關注。實際上,早在1940年,巴西政府就倡導「西進」運動。50年代以後,巴西歷屆政府一直把開發落後地區作為基本口號之一,致力於對東北部、亞馬遜流域和中西部地區的開發。
1956年庫比契克當政時期,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夢想」,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在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新都,並於1960年正式遷都巴西利亞。「遷都」是巴西政府開發落後地區的重要舉措。巴西利亞位於中部高原,地理位置比較居中,可以充分發揮全國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的作用,其輻射力可以達到邊疆地區。在遷都後的3~5年裡,巴西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特別是農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遷都的同時,政府還修建了通往東北部地區和北部地區的公路,從而為落後地區的開發奠定了基礎。在隨後的幾十年裡,遷都政策也使區域發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
20世紀60~80年代,巴西政府採取更多切實行動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這個階段可謂巴西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其間的1968~1973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長,GDP年均增長率達10%以上,被譽為巴西「經濟奇跡」。因此,這個階段的經濟環境為巴西政府解決地區差異創造了實力和條件,也為國家利用優勢產業反哺落後產業、鼓勵優勢地區反哺落後地區來解決二元經濟結構問題成為可能和必然。巴西政府開始高度關注地區之間存在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並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例如,直接投資於落後地區的發展項目、實行稅收優惠等,有效遏制了區域聚集程度過高的趨勢,促進了北部、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以北部地區為例,60年代以前該地區主要依賴橡膠出口,但在60年代期間卻失去了在世界市場的幾乎全部份額,此後僅靠技術含量較低的微波橡膠出口收入維持。針對這種狀況,聯邦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加大了對這個地區的投資開發力度,如對私人投資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刺激措施,通過公共投資加強該地區與外界連通的道路交通建設,鼓勵國有企業增加向該地區的直接投資,等等,為該地區帶來發展動力。盡管北部地區在經濟增長中也出現了環境退化、收入分配惡化等現象,但在改變地區落後面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1988年新憲法頒布後,巴西治理落後地區的努力受到一定的干擾。地方政府參與財政收入分配的比例銳減,聯邦政府對於地區發展的投資一度減少。這些地區經濟基礎設施的匱乏,使得貿易和運輸等缺乏效率,導致了生產成本的攀升,之後通貨膨脹問題開始突顯。為此,1994年巴西出台了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穩定計劃,這些行動加上貿易自由化等改革措施,成功地吸引了外國直接投資,有效地規避了資金缺乏等困境。應當講,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即巴西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階段,巴西基本保持了80年代中期治理地區的不平衡發展所取得的成果。
20世紀6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是巴西政府開始關注、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重要階段,通過其採取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碼阻止了地區發展差距的繼續拉大,但是巴西不同地區發展的現實情況依然存在嚴重的不平衡。
區域發展不平衡是一種普遍現象,巴西也不例外。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在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上將束手無策或無所作為,尤其在當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惡化主要是由人為的政策因素導致的情況下,更應運用政策手段加以彌合,以縮小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起碼要防止地區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治理地區發展失衡的經驗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西歷屆政府一直在為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作不懈的努力,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治理落後地區發展問題方面積累了經驗。
實現落後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實在落後地區的內部也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落後地區內部也可以劃分出相對發達的次區域和更為落後的次區域。因此分析整個落後地區存在的優勢,創造該地區內部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扶持地區內部的「增長極」來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將是關鍵。
其實,巴西早在治理北部地區時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因地制宜地成功創造了三個「增長極」:亞馬遜地區的「馬瑙斯自由貿易區增長極」、朗多尼亞州的「西部農業增長極」、帕拉州的卡拉雅斯「礦產和金屬產業增長極」。以上三個地區成為20世紀70~80年代北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治理東北部地區的過程中,巴西政府力爭改變以往支柱經濟較為單一的局面,著重實施經濟多元化戰略,結合各地的優勢,打造出石化、紡織服裝和金屬礦產等支柱產業。
採取多管齊下的政策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巴西政府治理落後地區採取的措施大的方面分為兩種:投資政策和稅收政策。鼓勵私人部門、公共部門和國有企業向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優勢產業等領域進行投資,同時以稅收優惠措施給予鼓勵。事實上,在巴西政府的治理措施中,聯邦政府轉移支付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1970年,北部、東北部和中南部地區在中央財政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1.4%、10.0%和88.6%。而同期上述地區在中央財政支出中的佔比分別為3.2%、13.4%和83.4%,其中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在支出中的比重分別比其在收入中的比重高出1.8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說明聯邦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對該地區的發展予以扶持。實際上,縮小地區發展差距,資金尤其是聯邦政府能夠掌控的財政收入多寡是影響治理措施力度的重要條件。在1988年之後的一段時期,由於改革後的巴西聯邦政府財力一度銳減,導致對落後地區的治理政策弱化。
通過成立專門機構甚至立法來保證政策的延續性。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來,巴西政府為治理地區發展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治理措施的脈絡基本上為:地區發展差距拉大→開始關注→初期以調研性質為主→出台鼓勵性措施→設立專門的發展基金→寫入法律法規(1988年憲法)→(1999年以後)成立專門的主管機構→成為國策(2003年出台國家地區發展政策)→更廣泛范圍的合作來治理(與其他拉美國家合作)。
在對北部地區的開發過程中,1953年巴西政府成立「亞馬遜經濟開發計劃管理局」,開始組織對亞馬遜地區進行有計劃的開發;在東北部地區開發過程中,巴西政府成立了「東北銀行」,為開發東北部地區提供雄厚的資金來源;成立「東北部開發管理局」,負責對東北部地區的開發;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是包括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在內的巴西不平等問題被1988年的巴西憲法所關注;1989年,巴西創建的「憲法融資基金」被認為是該國又一個最為重要的地區政策工具,其目標就是通過給予地方企業以特許貸款實現相應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享有優惠待遇的是「微型」和「小型」的農業生產者、「小型」和「微型」的企業、利用當地原材料的生產活動以及勞動密集型和基本食品生產經營項目等。此外,巴西政府的治理思路正在跳出落後地區自身、甚至是國家的界限,從更大的地理范圍(如拉美地區和世界范圍內)尋求解決落後地區的治理方法和經驗,其中巴西與歐盟還就地區發展問題建立了對話機制等。
巴西政治制度的設計有利於地區發展政策的形成。巴西國內較小且經濟實力弱的州在國會佔有席位的比例遠多於那些經濟實力強大的州,從而體現出較高的代表性。而代表性差異主要表現在北部和東南部地區之間。東南部地區擁有全部選民的46%,但在議會中只佔有33.6%的席位;而北部地區擁有4.8%的選民,卻在議會中佔有11.3%的議席。北部地區具有的較高代表性始於1932年,目的是要制衡聖保羅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在聯邦中的力量,削減上述實力強大的州對整個國家的控制能力,這種政治制度一直延續至今。正是讓經濟實力弱小的州在聯邦議會中具有了較高的代表性,使得聯邦政府、國會可以將地區不平衡問題納入政治議程。
治理地區發展失衡的教訓
要避免人為因素加大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差距。拉美國家獨立後因政策偏差而人為地加大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比較普遍。在以工業化為主導的現代化進程中實行的某些經濟政策及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結構調整,不僅未能改變經濟活動主要集中於少數地區的不合理格局,反而進一步拉大了地區間的發展差距。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初,巴西政府實施促進民族工業發展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但民族工業主要集中於東南部地區;為發揮東南部和南部地區在全國經濟中的優勢和輻射作用,政府實行的傾斜政策反而不利於各地區的平衡發展。
區域開發應建立在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在拉美,巴西開發落後地區的經驗最多,但教訓也不少。巴西採取的一些措施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其開發落後地區的戰略過於「貪大求快」。1971年,巴西政府提出了包括把亞馬遜地區納入一體化的「全國發展計劃」,目標是「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使巴西躋身於發達國家之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巴西政府對西部的開發採取了超出國力的大預算、大規模、大投資的辦法,例如「大卡拉雅斯計劃」的預算投資高達600億美元。此外,由於缺乏可行性研究,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長達5000千米的「泛亞馬遜公路」的使用率一度僅為50%,造成投資的極大浪費。這些耗資巨大的工程一度使巴西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在開發落後地區的過程中,違反了自然法則,忽視發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造成「20世紀80年代世界最大的生態問題」。20世紀70年代,為了實現在20世紀末使巴西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夢想,軍政府鼓勵外資和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到亞馬遜地區投資。但由於法規不完善,加上投資者急功近利,燒林開荒建牧場,結果使亞馬遜森林、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鏈遭到了破壞。1998年,亞馬遜熱帶雨林被毀面積達1.68萬平方千米。1999年2月巴西政府不得不頒布法令,無限期地不再受理對亞馬遜森林開發的申請,要求已採伐20平方千米以上的企業立即停止採伐。巴西熱帶雨林面積的減少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世紀性過失」。
地區發展不平衡嚴重危及社會和諧。城市化過於集中於超大城市的模式是包括巴西在內的拉美國家在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一大弊端。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拉美國家普遍出現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但這種始終以大城市急劇擴張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也使城市化出現失控。落後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人口向城市的大規模遷移使本已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進一步惡化。過度集聚化的城市發展造成人口、私人投資等從貧困地區向發達地區轉移;為了應對中心城市人口無節制的增長,國家只能加大對中心城市的投資而減少對落後地區的投資,導致落後地區經濟發展進一步被削弱,地區發展差距不斷拉大,從而引發新一輪人口遷移。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大了中心城市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並對經濟社會的總體穩定構成威脅。
與此同時,地區差異的擴大使地方離心傾向不斷上升,對國家的政治穩定帶來挑戰,對國家的統一構成潛在的威脅。20世紀90年代,不僅在巴西南部的南里奧格蘭德、聖卡塔琳娜和巴拉那3個州存在20多個分裂組織,一些分裂分子甚至醞釀成立獨立國家,而且在東北部的分裂分子也提出要建立一個包括經濟發展較落後地區在內的獨立共和國。
結語
巴西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治理地區發展差距的任務也非常艱巨。巴西政府一方面不斷提升對失衡地區發展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在制定系統的戰略,以動員全局的力量治理這個難題。歷史上,巴西北部和東北部地區依靠初級產品出口的經濟結構就因受到國際市場的變化而使各自的發展歷程開始走向分化,而地區收入的減少加之國家發展戰略的轉軌也加劇了北部和東北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因此,在治理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上,既要依靠本國內部的正確政策,也需要一個有利的國際條件,這樣才能維持巴西經濟社會穩定的發展,以保證按照既定的政策治理落後地區的進程不至於被干擾或是被打斷。
其實,與巴西的情況類似,其它拉美大國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也甚為嚴重。其中,在墨西哥,聯邦區、哈利斯科州和新萊昂州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致使其他地區的經濟似乎無足輕重;在阿根廷,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軸心的潘帕斯地區發展一支獨秀,其他省份則長期被排除在增長的繁榮之外。因此,拉美國家出現的「一個國家、兩個世界」,甚至「一個城市、兩種景象」的發展失衡情況應當引起我國的高度重視。
Ⅶ 巴西人為什麼每年都要燃燒大量的熱帶雨林
巴西是否每年都要燃燒熱帶雨林,主要從以下幾點來了解。
1.巴西的熱帶雨林
這里所說的熱帶雨林叫做亞馬孫熱帶雨林 ,其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以及蘇利南,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
因此,雖然巴西每年都會燃燒大量熱帶雨林,但那也不過是一種年復一年的自然規律罷了。並不需要太過於驚慌。
Ⅷ 巴西森林資源豐富,河流流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植被),被譽為「地球之肺」
你好,
巴西森林資源豐富,亞馬孫河流流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植被),被譽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肺指的是南美洲的熱帶雨林,現在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正面臨著被亂砍亂伐,燒林開荒,城市化,工業化的威脅,面積不斷的減少,
Ⅸ 巴西亞馬孫12個月的砍伐面積比牙買加國土面積還大,為何大規模砍伐
巴西亞馬孫12個月的砍伐面積比2019年增加了9.5%,甚至超過了牙買加國土的面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其想要發展經濟。
對於巴西而言,他們守著偌大一片雨林是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的。這片雨林是猴子的天堂,不是人類的樂園。只有把它改造成為人類所需要的環境,它才能夠為巴西人民提供經濟效益。
個人認為既然大家都想留住亞馬孫平原,那就不應該單純的只讓巴西做出犧牲,而應該每個提出倡議並且加入巴黎協議的國家,都要援助巴西,幫助他發展經濟。
Ⅹ 以前的巴西,為什麼要砍伐亞馬遜森林的樹木
不是以前巴西要砍伐亞馬遜森林的樹木,是現在的巴西還在砍伐亞馬遜的樹。人口擴張,大宗貿易出口國家等等,都是導致巴西大量砍伐亞馬遜森林的原因。
巴西是一個兩億多人口的人口大國。 1951年開始巴西人口迎來爆炸性增長,人口增長率長期是2.9%到3.07。 1951年巴西人口只有5000多萬,到了2012年正式破兩億大關,2018年人口更是到達2.12億。 67年時間人口翻了幾番,到達2.12億。多出來的這些人口住哪裡?糧食在哪裡?只會去開發森林。所以這些年巴西人口爆炸增長的同時,也是巴西熱帶森林被毀滅開發的時期。由於不懂得科學開發熱帶雨林,種植作物。
巴西一直是大宗貿易出口國家,大宗貿易出口簡單來說就是原材料出口。礦山開採的礦石,森林裡開采出來的木材。巴西由於熱帶雨林的存在,巴西木材出口一直是國際家居木料重要來源之一。巴西的紅木也是重要奢侈品傢具打造必要的材料來源。巴西這個名字葡萄牙語就是紅木的意思,可見巴西木材對於國際傢具市場影響 。巴西自葡萄牙殖民以來一直都是國際木材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