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克羅埃西亞點球大戰什麼時候開始
巴西克羅埃西亞點球大戰12月9日晚23時開始。北京時間12月9日晚23時,2022年卡達世界盃1/4決賽,90分鍾內巴西0-0克羅埃西亞,比賽進入加時賽。加時賽階段克羅埃西亞1-1巴西,隨後,雙方進入殘酷的點球大戰。點球大戰,克羅埃西亞獲勝,率先晉級四強。
❷ 巴西隊和阿根廷什麼時間開始打
巴西隊和阿根廷開始打比賽時間為 11月11日 07:45
❸ 巴西以前遭受二戰了嗎
沒有,首先作為一次世界性的大戰,很少有國家能夠逃脫這場政治和軍事的劫難。但是南美洲的國家比較走運,他們遠離歐洲大陸,所以倒還是比較平靜,沒有發生戰爭。但是也不能說是南線無戰事。因為德國在開始進攻英法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美國的因素,所以早已經開始策動南美洲國家的親德勢力奪取政權,以便用這些國家來牽制美國,好讓他騰不出來管歐洲的事情。但是美國是什麼國家?豈容後院起火的事情發生?所以在南美洲的國家騷亂初露端倪的時候就已經強勢介入,撫平騷亂了。
所以說,二戰時期,南美像巴西這樣的國家主要是發生了政治動亂,確沒有戰爭發生,更談不上遭到別人遠涉重洋的侵略了。謝謝
❹ 一戰、二戰的時候,拉丁美洲國家在干什麼
一戰、二戰期間的拉丁美洲國家,受到的戰爭洗禮相對較少。期間主要是國家發展與種族的融合。 這也奠定了之後拉丁美洲國家的國際地位。
分析一戰、二戰時期的部分拉丁美洲國家,不難發現其變化及動作: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族青年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向法國宣戰。德國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同時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及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戰爭主要在由德國和奧匈帝國還有義大利組成的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組成的協約國(Allied Powers)之間進行。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歐美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比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戰爭最初在歐洲進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歐洲范圍。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捲入戰亂。一戰中雙方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帶給人類空前的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最終以同盟國集團的德、奧匈等國戰敗而結束。
即1914--1918.。
與此同時
1910年--1917年,墨西哥在幹革命,推翻蒂亞斯的獨裁統治,挫敗美國干涉,制定了1917年的新憲法;1920年起,墨西哥進入相對和平時期。
哥倫比亞就沒什麼大事了,無非就是種咖啡,採石油,種香蕉之類的,一直到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然後人民不幹啦,1930年哥倫比亞共產黨就成立了。
委內瑞拉1908年戈麥斯發動政變奪取政權,開始長達27年的親美獨裁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荷殼牌石油公司開始在委內瑞拉建廠。戰後,美國資本大批湧入。20世紀20年代末,由於馬拉開波湖盆地油田的開發,委內瑞拉成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之一。隨著石油等工業部門的發展,委內瑞拉工人階級逐漸形成。1928年 2月,爆發了大規模反獨裁政權的群眾運動。1935年以後,民主運動再度高漲,國家民主黨 (1941年改稱民主行動黨 )和共產黨(1937)等相繼成立。
蓋亞那也一樣啊,被美國壓榨,美國公司跑去那采資源。
厄瓜多在自由黨人L.普拉薩·古鐵雷斯任總統期間(1901~1905,1912~1916),政局相對穩定,經濟有所發展,可可成為主要出口商品。1916~1925年,厄瓜多的政治、經濟大權完全掌握在商業和農業銀行手中。1925年一些青年軍官發動起義,推翻代表金融資產階級利益的G.S.科爾多瓦政府(即厄瓜多七月革命)。
巴西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新政府打著「秩序和進步」的口號,並以總統制為基礎來加強巴西的近代化,除了生產全世界四分之三產量的咖啡之外,在經濟上也締造了佳績。後來在19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恐慌下,「咖啡經濟」受到了沉痛的打擊,隨之而來的政變、獨裁統治和君主立憲等體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玻利維亞15世紀就被西班牙占成殖民地了,一戰之前幾十年和智利打仗,打了幾年,輸了,丟了一片領土,一戰之後的十幾年1932年,又和巴拉圭打仗,又被人刷了經驗,又喪失了大片領土。
智利在1891年,海軍軍官J.蒙特發動內戰,奪取政權。此後,地主階級聯合大進出口商通過國會控制政府,開始了所謂「國會共和時期」(1891~1920)。這個時期,智利經濟有所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也逐漸成長起來,1909年成立了工人聯合會。1912年,在L.E.羅卡瓦隆領導下成立了社會勞工黨。
巴拉圭1904~1936年,自由黨掌權。這期間,黨爭不止,黨閥擅權,政治混亂,經濟發展緩慢。
烏拉圭算是比較安定的國家了,在20世紀上半葉,經濟穩定、社會安寧。直到1973年發生軍事政變。
阿根廷1853年,烏爾基薩將軍制定了第一部憲法,建立聯邦共和國,烏成為阿制憲後第一任總統。1860年改為共和國。20世紀30年代起出現軍、文人交替執政局面。但是政局相對其他國家來說,也算是比較穩定的。
其實一戰基本上可以說算是歐洲的戰爭,南美地區基本沒有捲入戰爭,所以這些國家在一戰期間基本上就是采礦採石油,種咖啡種香蕉,暴力一點的國家或者地區就你打我,我打你,但都是局部戰爭,很少有大規模戰爭。
二戰開始,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從39年九月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5月8日,蘇俄和波蘭部隊攻克柏林,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帝國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並於1945年9月2日簽署投降書為止。
這期間
墨西哥1920年起進入和平時期。但歷屆政府並沒有認真貫徹1917年憲法原則和社會改革綱領。土改進行緩慢,工人生活貧困,外國資本控制著墨西哥大量財富,經濟發展遲緩。1934年L.卡德納斯當選總統。他組織資產階級左翼激進政府,實行社會經濟改革,大力推進土改,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比其執政前歷屆政府20年分配總額還多一倍以上。1937年實行鐵路國有化,1938年將外資石油公司全部收歸國有,建立石油、鐵路等國家資本主義工業部門。這些改革為實現國家工業化創造了條件。墨西哥雖然沒有大規模捲入二戰,但是眾所周知墨西哥當時是美國的小弟,完全被美國控制,所以站在同盟國這邊,開放了一些港口,也有派兵出戰的表現。
哥倫比亞在1930年 7月成立哥倫比亞共產黨。同年,自由黨人E.奧拉亞·埃雷拉當選總統(1930~1934在任)。自由黨再度執政後,在人民的壓力下實行了一些改革。A.洛佩斯·普馬雷霍第一次執政期間,於1936年修改憲法:明確三權分立原則,實行直接選舉;廢除天主教會對教育的壟斷;規定工人有權罷工,有選擇職業的自由;政府承認農民佔領私人荒地的所有權,規定工人的最高工作日和失業補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工業品進口減少,咖啡輸出增多,哥倫比亞的工農業都有所發展,國家黃金儲備增加,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哥倫比亞與日本斷交,1943年11月對德宣戰。1946年,保守黨人M.奧斯皮納·佩雷斯在美國支持下當選總統(1946~1950在任)大肆迫害自由黨人和勞動人民。1948年 4月,自由黨左翼領袖J.E.蓋坦被暗殺,導致人民武裝起義。1949年保守黨人L.E.戈麥斯·卡斯特羅當選總統,執行親美獨裁政策。1950年農民在山區組織游擊隊,多次擊退政府軍的圍攻。1953年武裝部隊司令G.羅哈斯·皮尼利亞發動政變上台,1957年被迫下台。同年自由黨和保守黨達成協議,組成全國陣線,決定從1958年起16年內兩黨輪流擔任總統,共同組閣。
委內瑞拉在20世紀20年代末,由於馬拉開波湖盆地油田的開發,成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之一。隨著石油等工業部門的發展,委內瑞拉工人階級逐漸形成。1928年 2月,爆發了大規模反獨裁政權的群眾運動。1935年以後,民主運動再度高漲,國家民主黨 (1941年改稱民主行動黨 )和共產黨(1937)等相繼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委內瑞拉的食品、紡織、印刷等民族工業有所發展,一些大庄園逐漸變為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農場。1945年10月,一批青年軍官和民主行動黨人發動政變,推翻了I.梅迪納·安加里塔政權,成立革命執政委員會,由民主行動黨領袖R.貝坦庫爾特任主席。1947年12月舉行第一次普選,民主行動黨人R.加列戈斯當選總統,次年 2月就職。民主行動黨政府宣布實行民主自由,並對外國石油公司增加所得稅。1948年11月,美國支持M.佩雷斯·希門尼斯發動政變,建立親美軍事獨裁統治。1958年 1月委內瑞拉人民起義推翻了佩雷斯·希門尼斯政權。同年12月舉行普選,貝坦庫爾特當選總統,次年 3月由民主行動黨、民主共和聯盟、基督教社會黨組成三黨聯合政府。
蓋亞那繼續被歐美國家壓榨orz
厄瓜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站在同盟國一邊,自由黨總統C.A.阿羅約·德爾里奧將加拉帕戈斯群島租讓給美國作空軍基地。1941年厄瓜多同秘魯發生邊界武裝沖突,結果失敗,喪失大片國土。1944年 5月阿羅約·德爾里奧被人民起義推翻,J.M.貝拉斯科·伊瓦拉就任總統(見厄瓜多人民起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厄瓜多民族民主運動高漲。1945年頒布了一部比較民主的憲法。同年底,美國被迫撤除設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空軍基地。1947年發生軍事政變,貝拉斯科·伊瓦拉政府被推翻。1948年自由黨人G.普拉薩出任總統,同美國簽訂雙邊軍事協定。1952年貝拉斯科·伊瓦拉第3次當選總統。同年8月,厄瓜多同秘魯、智利共同簽署維護 200海裏海洋權的《聖地亞哥宣言》。1956年以後曾多次建立親美獨裁政權。1968年6月貝拉斯科·伊瓦拉第5次當選總統。兩年後他解散議會,宣布全國戒嚴,獨攬大權。1971年由於美國漁船不斷在厄瓜多領海非法捕魚,厄美關系緊張。
玻利維亞32年才被人胖揍一頓,還沒緩過來
智利在1936年,激進黨、共產黨、社會黨、民主黨和勞工聯盟組成人民陣線。激進黨在人民陣線支持下執政,P.A.塞爾達(1938~1942)、J.A.里奧斯·莫拉萊斯(1942~1946)和G.岡薩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繼任總統。前兩屆政府曾大力興辦學校,成立「生產開發公司」,發展民族工業,向農民貸款,發展對外貿易。與此同時,無產階級更加壯大。1941年國會選舉時,有18名工人代表被選入國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4年與蘇聯建立外交關系,1945年對軸心國宣戰。岡薩雷斯·魏地拉執政初期,曾吸收共產黨人入閣。1947年起,關押並流放大批共產黨人,鎮壓罷工工人,並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斷交。1948年頒布<保衛民主法>,宣布共產黨為非法。1952年,C.伊瓦涅斯·德爾坎波當選總統後,繼續執行對外追隨美國、對內壓迫人民的政策。由於美國資本的控制,智利民族工業發展非常緩慢;農業亦非常落後,全國70%的可耕地掌握在大地主手中。人民生活日益困苦,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日益發展。
巴拉圭1936年2月17日,R.弗朗哥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他加強中央集權,實行一些政治、經濟改革,徵收大庄園主部分閑置土地,分配給無地農民。1939年 4月,J.F.埃斯蒂加里維亞在自由黨支持下當選總統,1940年9月因飛機失事遇難。H.莫里尼戈繼任總統後,實行軍事獨裁統治。1948年2月,「紅黨」把他趕下台,奪取政權,由J.N.岡薩雷斯任總統。此後政局混亂,總統更迭頻繁。1954年 5月,A.斯特羅斯納發動政變,推翻當時的總統F.查韋斯,利用紅黨和軍隊維持其統治。他對外依靠美國,對內嚴厲鎮壓反對派,執政至今。
烏拉圭繼續安定
阿根廷一直在中立,因為戰前阿的政策相當親德,很晚才對德宣戰,而且時任的總統傾向於納粹制度,戰後也很多納粹逃到阿根廷。
其實在珍珠港事變後,當時烏拉圭國家黨領導人的講話最能代表南美洲國家的心聲,他說:「這場戰爭應該由金黃頭發的人和黃種人自己解決。反正這是獅子與獅子為爭奪獵物的斗爭。」幾乎所有南美洲人也抱著這樣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因此,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
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巴西:
巴西是惟一積極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南美洲國家。二戰全面爆發前,巴西與納粹德國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系,主要是巴西向德國出口商品,德國給巴西提供軍火。戰爭爆發前一年,德國25%的進口來自巴西。同一年,巴西開始從德國大量進口武器。自1930年起,投機分子瓦加斯統治著這個擁有四千五百萬人口的南美最大國家,正如其政府成員公開所說,瓦加斯在意識形態上接近德意日軸心國。1937年11月10日,他發動政變廢止憲法、禁止一切政黨活動,使自己成了所謂的「新國家」的獨裁者。二戰在歐洲全面爆發後,美國一邊觀望「不出手」,一邊又督促南美洲各國加入盟國陣營。1940年7月至1941年12月,美國向巴西提供了為數不少的軍事、技術和財政援助。1941年2月,巴西總統瓦加斯向美國保證,如果美國受到別國攻擊,巴西將全力支持美國。同一年,美國便開始支持巴西在里約熱內盧附近建造大型煉鋼廠,這座煉鋼廠建成後就成了巴西工業化的象徵。巴西在美國的支援下,很快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成為南美洲舉足輕重的國家。有歷史學家說:「戰爭期間,美國把對拉丁美洲四分之三的軍事投資給了巴西。依靠美國的財政和技術援助,巴西在拉丁美洲加強了自己的優勢地位,超越了阿根廷。」
為了阻止巴西與美國的交往,1942年2月至8月,德國擊沉了近20艘巴西商船,巴西於8月28日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1944年6月30日,一支由美國訓練和裝備的26000名巴西遠征軍陸軍部隊加入美軍第五師,投入義大利戰場。據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巴西空軍共執行了2550次飛行任務,有1889名巴西人陣亡,在前線陣亡的約有650人。
1933年至1938年期間,巴西與德國保持著密切的貿易關系,德國把瓦加斯威權政府看作是理想的夥伴。1938年,德國25%的進口、主要是原料和農產品來自巴西,同期巴西與美國的貿易額下降。同一年,巴西開始從德國進口武器。 1938年,瓦加斯借口加強民族主義,禁止外國人從事政治活動。這樣,在巴西南方生活的八十萬德國移民受到了限制,當時的德國移民接受納粹的學校教材和宣傳材料、報紙和德國烏發電影製片廠的電影。1931年起在巴西存在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有五千名黨員,該黨由於進行政治活動,也遭到取締。
以下為全文轉自網路:巴西是盟軍的一員,早在二戰初期就被美國爭取,加入了盟軍並獲取大量的軍事援助.巴西陸軍在義大利有出色戰績,巴西遠征軍第一師在1945年7月6日回國前,在遠離故土的戰場,巴西遠征軍奮戰了239天,陸軍部隊一共俘獲了敵方將軍2名、軍官892名和士兵19679名,其代價是陣亡13名軍官444名士兵,2064名戰傷,658名事故受傷,被俘1名軍官34名士兵,失蹤16人。空軍部隊共有48名飛行員執行了445次戰斗任務,出擊2546架次共計5465飛行小時,投彈約1010噸,擊毀了1304輛汽車、12列火車、8台裝甲車輛、25座鐵路公里橋梁和31個燃料庫和彈葯庫。大隊的損失是,飛機被擊落22架,飛行員當中5名在防空炮火下陣亡,3名在事故中喪生,3名被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西除了派遣遠征軍直接赴歐作戰,還在空運中轉以及大西洋船隊的護航中也作出了貢獻。雖然沒有遠征軍那麼引人注目,但是這些貢獻對於保護大西洋航線的暢通、巴拿馬運河的防衛、加勒比、南大西洋的反潛作戰以及補給運輸交通線路的鞏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遠赴重洋的那支遠征軍部隊,雖然由於缺乏作戰經驗,在最早的戰斗中發揮不佳,但是在緊張的戰斗中他們也學會了本領,逐漸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可以說,對於在義大利的戰斗,任何遠征軍將士都為此感到光榮。盡管從組織上看來,遠征軍是隸屬於美軍門下,從補給到作戰幾乎都聽任於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帶有雇傭兵的色彩,但是他們的英勇行為以及從作戰的歷史來看,直到現在,巴西人還是以此為榮,並對遠征義大利的行動進行著高度的評價。
雖然到了最後,幾乎所有的南美國家都象徵性地對軸心國宣戰,但是只有巴西,才是對戰爭作出了有意義的貢獻,通過與美國的深入合作,在巴西國內,瓦加斯總統所期待的經濟軍事各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參戰以前所興建的鋼鐵廠就是巴西的工業化所邁出的第一步,這以後,由於美國在巴西軍事基地的建設,從客觀上,巴西的鐵道、機場、道路等交通設施比起戰前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同樣,由於遠征軍獲得的現代化武器以及在實戰中取得的現在作戰的經驗,巴西的國防力量比起南美各國也有了巨大的差異。無形中,巴西在南美各國中的威望也上升到了不可動搖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遠征軍的士兵還在另一個意義上改變了巴西自身。由於巴西在戰前和別的南美國家一樣,還是一個獨裁氣息嚴重,等級差別森嚴的國家,這一次大規模的遠征歐陸,所招募的士兵大多來自社會的底層,然而到了義大利,隸屬在美軍這么一支民主氣息相對濃厚的軍隊下,平等的思想在他們身上紮下了根,也為他們培養了一種自信和自尊以及對個性的認識。他們回到了國家以後,很快便成為了推動巴西民主化的先鋒力量。戰後的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和別的以軍人當政的南美軍事獨裁國家有著不同,在國內動亂政變不絕的那些國家中,唯有巴西保持著一種相對而言安定和發展的狀態,這一切,和那239天的遠征都應該有著一定的聯系。而新一代巴西總統中甚至也有原來遠征軍的成員。由此可見,那一支規模不大的遠征軍,對於戰後所巴西起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的.
巴西是積極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唯一南美國家,兩萬六千名巴西士兵在義大利戰線與盟國並肩作戰,參戰給巴西帶來了軍事現代化、使巴西獲得了進入工業時代的入場券,在南美洲擁有了更大的實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西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源源不斷地供應盟軍戰略物資,派兵作戰.積極配合盟軍的軍事行動,從政治、經濟和軍事各方面貢獻出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勝利鋪平了道路。
所以,拉丁美洲的各個國家在一戰、二戰時期主要動向概括為: 融合、抗爭、發展。
❺ 此國是世界強國,但卻從未跟大國打過仗,戰鬥力差到極點
中國有個說法叫做「紙老虎」,意思是看起來強大兇猛,但是其實不堪一擊,非常弱小。這個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世界上很多國家,看起來是世界強國,非常強大,但是實際上,戰鬥力很渣,而且是渣到了極點。最典型的就是下面這個大國,那看起來是世界強國,但是其卻從來沒有跟大國打過仗,戰鬥力渣到極點。
這個國家就是世界最大國之一的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整個占據南美洲東部,面臨大西洋,整個面積達到8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億。從身軀來看,那是純褲者南美洲最大,最強的國家,其發展曾經還一度媲美美國。
尤其是一戰,二戰期間,發展很快,成為當時最繁榮的國家之一,而且直到現在,也是世界公認的大國強國。但是,巴西看起來強大,看起來是大國,但是卻是世界戰鬥力最渣的大國了,其主要表現在兩點。
第一,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
巴西從建國到現在,也是歷經很多戰爭,如太平洋戰爭、阿根廷戰爭、巴拉圭戰爭等,巴西在跟這些國家的戰爭過程中那是全勝。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巴西很強,但是,之所以如此,只能說是南美洲國家太弱,其中僅次於巴西的阿純尺根廷,舉國之力還打不過英國的一個遠征艦隊,就足以說明問題。
第二,從未與大國交戰。
一個軍事強國,大國,那是都在跟大國戰爭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最典型如俄羅斯、美國,那是打敗了世界同樣強大的日本、德國才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的,即使義大利也跟英法俄等大國交手,我國的強悍,也是如此。而巴西就不一樣了,巴做薯西建國200多年時間,雖然戰爭不少,但是從未直接捲入世界大戰。
所以巴西從來都沒有跟世界強國,大國交手,所謂不挑戰強者,你就不知道強者有多強,而巴西就是如此。巴西的軍事水平,可以說在南美算可以,但是真正跟大國交手,那麼就是渣到極點。當年希特勒就風趣的諷刺,如果巴西人會打仗,蛇都能抽煙了,可見對於巴西真是戰力的評估。
因此,巴西看起來很是強大,但是其根本不知道真正軍事強國強到什麼程度。就好比清朝末年,清朝依舊是東亞第一強,但是,在世界級的強國英國等面前,立刻就不行了。所以對於巴西來說,看起來大,看起來強,實際上戰鬥力很弱。這也是世界范圍內對巴西這個大國不感冒,而且巴西存在感那麼低的原因了。
如果像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強國,那麼不怒自威,怎麼可能沒有存在感呢!相比之下,義大利都要比巴西強很多,義大利是出了名的豆腐渣,但是義大利好歹跟世界大國亮劍,戰爭,經驗十足,至少是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這也是義大利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在歐洲地位依舊很高的原因了。
參考文獻:《巴西簡明史》。
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南美洲國家在干什麼
二戰中的南美洲成了一片沒有硝煙的樂土。除了巴西以外,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
南美國家和地區(12個):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烏拉圭;20世紀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為重新瓜分和爭霸世界,多次發動局部戰爭,
逐漸演進為人類歷史上極為野蠻、極為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民族奴役、恐怖統治和種族滅絕威脅強加於世界眾多國家和人民。然而,二戰中的南美洲似乎成了一片沒有硝煙的樂土。
珍珠港事變後,當時烏拉圭國家黨領導人的講話最能代表南美洲國家的心聲,他說:「這場戰爭應該由金黃頭發的人和黃種人自己解決。反正這是獅子與獅子為爭奪獵物的斗爭。」幾乎所有南美洲人也抱著這樣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因此,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
巴西是惟一積極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南美洲國家。二戰全面爆發前,巴西與納粹德國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系,主要是巴西向德國出口商品,德國給巴西提供軍火。戰爭爆發前一年,德國25%的進口來自巴西。同一年,巴西開始從德國大量進口武器。
(6)巴西什麼時候開始打仗的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幾乎全世界的大國都參與了戰爭,七大洲四大洋中獨獨漏掉了一個,那就是南美洲,全世界都在打仗,戰火居然沒有蔓延到南美洲,所以南美洲也成了一個最沒有存在感的地方。
其實這和地理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南美洲曾經是歐洲大國的殖民地,據資料顯示,在大航海時代,南美洲就已經成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此地被各國控制著,他們不用自己擔心防禦工事,所以也沒有很強的軍隊。
雖然南美的國家也不少,但是他們只有在周邊打打架也就沒啥大事了,也正是他們遠離了政治中心,所以他們才能保全自己,即便是在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他們也能偏安一隅。
也正是因為南美洲獨特的地理優勢,讓這里的人除了本地人就是殖民者的移民後代,這里地廣人稀,他們可以有大量的資源可以揮霍,比如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地方是非常悠閑的,他們的超市早晨開門營業,到了中午就休息了,到下午再開門營業,每周末都會和家人出海旅遊。
❼ 躲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巴西,為何沒有成為強國
因為巴西開始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825年獨立後又進入封建帝制,從1889年開始,巴西國內就一片混亂。直到1985年軍隊政府才還政於民。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世界大戰的時候,巴西國內一直處於混亂狀態。
巴西最早的時候,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緊接著進入封建帝制獨立之後,葡萄牙的貴族一啊,霸佔著巴西的土地,沿用著過去的奴隸制度。接著軍隊又推翻了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就是由於一戰的遺留問題,世界開始經濟大蕭條時期,巴西的內部也開始混亂不堪,又是政變,又是專權,又是君主立憲的。接著又變成了軍政權。直到第2次世界大戰都結束40年之後,巴西的政府才變成了人民的政府。
三、巴西的經濟地位其實很高巴西的地理環境特別的好,有豐富的地理資源,國內的生產總值也成為了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系。更是全球五大金磚國家之一。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之一。所以巴西在世界的經濟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好想參加巴西狂歡節,你們想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