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大的熱帶雨林位於巴西的什麼地區
巴西北部是廣闊的亞馬遜雨林,
亞馬孫河雨林,位於南美洲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佔地700萬平方公里(7億公頃),使這片雨林生機盎然的就是亞馬孫河。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包括法屬蓋亞那。其中4個國家將雨林所屬州份取名亞馬孫州(Amazonas)。亞馬孫雨林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2. 巴西最大的熱帶雨林被稱為什麼
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被成為『地球之肺』
3. 巴西的熱帶雨林問題
會,會造成動物棲息地減少,熱帶雨林是地球的肺,還會降低空氣質量,刀耕火種只會導致惡性循環,會導致水土流失和土壤含氮量減少
4. 巴西是熱帶雨林區嗎
巴西 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在巴西高原上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
5. 巴西熱帶雨林
答案如下:
1.熱帶雨林的樹木生長很快,對促進光合作用起著重要作用。這些林木每年從空氣中攝取上百萬噸二氧化碳,有了雨林就可以保持大氣環境的平衡
2.砍伐和焚燒熱帶雨林加快了不凡,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這是一種連鎖反應。
3.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加大雨林所在地人民的教育,提高其素質,此外限制有污染的企業進入雨林;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特色化經濟。
此外如果你對這個問題,還可以通過一下銜接獲取你要的信息: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11219/630312.html
http://2006fjnd.blog.163.com/blog/static/135629112007119102134613/
為了保護環境,更是讓我們廣大的網民更加了解,我在後面附上一部分內容:
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O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
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遜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遜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主要是由於燒荒耕作、過度採伐、過度放牧和森林火災等,其中燒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個熱帶森林減少面積的45%。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亞馬遜森林,把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製造大量的氧氣,亞馬遜熱帶雨林由此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亞馬遜熱帶雨林貯蓄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森林的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東北部的一些地區就因為毀掉了大片的森林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在秘魯,由於森林木斷遭到破壞,1925-1980年間就爆發了4300次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4.6萬人。目前,每年仍有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僅O.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地塊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OO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然而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那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有人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對皿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摘自自然之友編《20世紀環境警示錄》
6. 巴西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
(1)巴西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2)熱帶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①調節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稱為地球之肺; ②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稱為蓄水海綿; ③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護時間最長的場所,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3)當前造成亞馬孫雨林毀壞的直接原因是①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②采礦、修路、城鎮建設; ③開辟大型農場和牧場.
(4)巴西北部人口少的原因是北部是茂密的雨林,開發歷史較晚;北部是濕熱的亞馬孫平原,不適合人類居住.
故答案為:(1)赤道附近.
(2)①調節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稱為地球之肺; ②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稱為蓄水海綿; ③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護時間最長的場所,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3)直接原因:①過度的遷移農業、商業性伐木;②采礦、修路、城鎮建設; ③開辟大型農場和牧場.
(4)北部是茂密的雨林,開發歷史較晚;北部是濕熱的亞馬孫平原,不適合人類居住.
7. 巴西熱帶雨林叫什麼
亞馬遜熱帶雨林啊。
8. 巴西是熱帶雨林嗎
巴西大部分處在熱帶雨林氣候,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是常年高溫多雨
9. 巴西熱帶雨林的概況
南美洲的亞馬孫雨林(60%面積位於巴西)位於亞馬孫盆地,是全球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要大,有7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茂密的熱帶森林,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但在過去30年,巴西政府將亞馬孫州轉為工廠區,及資助道路興建計劃、住屋及工業發展。
亞馬孫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1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還有至少27種甲蟲。可能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亞馬孫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這里已有幾個世紀。但大約500年前歐洲人來到這里後,許多土著人便淪為奴隸、死於疾病或被迫放棄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這里的雨林現正處於嚴重的危險之中,因為人們為了開闢土地來種莊稼,或飼養牲畜來供應美國的肉類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對它濫伐濫砍!
亞馬孫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孫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孫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亞馬孫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樹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這種氣體的大量存在使地球變暖,危害氣候,以至極地冰蓋融化,引起洪水泛濫。樹木也產生氧氣,它是人類及所有動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由此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亞馬孫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有些雨林的樹木長得極高,達60米以上。它們的葉子形成「篷」,像一把雨傘,將光線擋住。因此樹下幾乎不生長什麼低矮的植物。
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亞馬遜熱帶雨林貯蓄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森林的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東北部的一些地區就因為毀掉了大片的森林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在秘魯,由於森林木斷遭到破壞,1925至1980年間就爆發了4300次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4.6萬人。目前,每年仍有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孫河流域的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地塊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亞馬孫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00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然而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那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有人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