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風族是怎麼樣的

巴西風族是怎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2-25 13:34:23

A. 巴西的主要民族是什麼

巴西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頻繁混血。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起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西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巴西人口的種族構成十分復雜。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其中,白人佔69.4%,,混血人口佔22.3%,非洲裔黑人佔7.4%,亞裔佔0.5%,,印第安人占不到1%, 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長較快。在巴西,不同種族,多種膚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移民進入到巴西。隨著巴西種植園的興起和礦區的開采,從1532年起,葡萄牙開始從非洲大量販運黑奴到巴西。19世紀以後,又有一些中國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因此巴西有民族大熔爐之稱。

B. 巴西人得風情是什麼樣的

在當地有一句俗語,稱巴西人是「可愛、可親、不可信」,可愛是指巴西人的身材都長得很好看,肉桂色的皮膚,因此,很多外國遊客都喜歡到巴西去,找巴西姑娘聊天;可親是指巴西人對人和藹可親,純朴而沒有心計,即便是對外人心裡也不會設防,給人一種見面熟的感覺,而且很熱心助人,因此,外國人到了巴西,絕不會有一種孤獨感,很快就能與巴西人接交朋友;不可信是指巴西人不守時,往往約好時間會面,他會遲到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也不足為怪,也不用道歉,大家卻都覺得很自然。
巴西位於拉丁美洲,是離我國最遙遠的國家之一,有人說,如果從地心鑽個洞,出口就到了巴西,因此,巴西的季節正好和我們的相反,我們現在進入了冬季,而巴西初夏即將來到,我們是晚上8點,巴西是早上點,如果從北京飛往巴西,光是飛行時間就需要一天一夜,因此,需要中途換乘飛機。巴西國土也很大,有850多萬平方公里,差中國110萬的領土,可是巴西的可耕地是中國的3倍,有3億多公頃;巴西的原始森林面積有450萬平方公里,因此,巴西是一個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是全世界公認的「巴西是潛在的大國」,國民經濟居世界第十位,僅次於西方七國集團,中國和俄羅斯;巴西是500年前葡萄牙人發現的,經歷了300年的葡萄牙統治,葡萄牙人當初在巴西的紅木,大量的運往歐洲,因此,巴西的國名也就是「紅木」的意思。此後,葡萄牙人發現巴西非常適合種咖啡和甘蔗,因此,巴西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甘蔗生產國,一直保持到現在。19世紀末,英國人將足球帶到了巴西,因此,巴西的足球也聞名天下,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巴西是世界上第二個發行郵票的國家,僅次於英國。
巴西還存在著種族歧視,主要表現在:黑人和混血種人的收入要低於白人,社會地位也低於白人,受教育的程度也低於白人;但是,巴西沒有種族沖突,各國的移民都能和睦相處,從沒發生過象印尼或歐洲那樣的大規模的排斥移民的沖突,因此,人稱巴西是人種的大熔爐,移民之間的通婚現象非常普遍。

在巴西的華僑大約有25萬,主要集中在聖保羅。華僑移民巴西,大致經歷了這么幾個過程,1810年第一批中國人到巴西種植茶葉,50年代至60年代,香港和廣東一帶移民巴西較多,80年代以後,台灣和大陸移民增多。華人主要從事餐館業。
巴西的美食代表主要是烤肉和煮豆飯,烤肉是南方菜的特色,南方有大片的牧場,養了很多的牛,所以吃烤肉很普遍,每逢周末都聚集烤肉吃。煮豆飯過去是奴隸吃的,用豬牛的下水和豆煮成,據說熱量很大,耐飢,是奴隸的主食,現在加上了各種鮮美的肉,味道已經不是過去那樣了,味道要鮮美得多。各地餐館都有煮豆飯供應。巴西未婚同居很普遍,因為巴西的法律規定,一個人一生只能結兩次婚,第三次結婚就不許離婚。因此很多人就分居生活,造成了同居現象增多。
巴西人把教堂結婚視為最高尚的,只要有身份的家庭,都是在教堂舉行婚禮,婚禮相當隆重。在神父前交換結婚戒子,都要與來賓共飲香檳酒。
巴西人最重要的節日是聖誕節
巴西人老了一般都靠老夫老妻相伴,其次就是子女照顧,上敬老院的還是比較少;一般上敬老院的都是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巴西發放了養老金,一般還夠用。
如果去巴西旅遊 里約熱內盧,它是世界十大旅遊城市之一,那裡有連綿不斷的海灘,平坦細沙,也有原始森林,還有湖泊,據說,象里約熱內盧那樣,將海、山、湖都聚集在一個現代城市中是不可多見的。其次還有黑金城、奧林達和巴西利亞,這是三個榮獲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前兩年城市是巴西古城的代表作,巴西利亞是統一規劃的現代化城市,還有薩爾瓦多,那裡有很多的古老教堂,值得一看,還可以到巴西北部亞馬孫河看看;在巴西的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伊瓜蘇瀑布和世界上最大的濕地潘塔納爾,這些都是世界名勝。

C. 巴西季風氣候特點

巴西南部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所處位置是在南回歸線以北,即在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北部,氣流從熱帶高氣壓帶流向赤道低壓帶,根據北右南左(就是用手的規律,手掌朝上,(大拇指不並攏)四個指尖指向低壓,大拇指方向即風為向)的規律,所吹的風就是東南風(從東南吹向西北)

D. 巴西的民風民俗有什麼的特色

巴西的風俗習慣與歐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時較拘禮,有時又十分隨和。初見面時,人們以握手為禮,然而親戚朋友彼此問候,也習慣擁抱、親頰。不僅如此,就是對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可以擁抱、親頰。「社交」禮儀的親頰,是在兩頰各親一下。男女彼此親頰問候,女人與女人也習慣如此,然而在大多數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興這一套,而習慣握手,同時用左手在對方肩上拍一拍。比較親近的男士彼此習慣擁抱,在對方背上重重拍打。不過,由於社會地位有高低,究竟誰該親誰,其中有微妙的區別。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眾面前表露情感,他們慷慨好客,到他們家裡做客,酒杯里永遠有酒,盤子與咖啡杯里永遠不空。
巴西民族勤勞、嚴肅、認真、自信,人們的觀念正在日益加強,他們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對前途充滿自信和樂觀,相信巴西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和強國。
在巴西,沐浴禮是巴西的印第安人接待客人時的一種特殊禮儀,請客人到河裡洗澡次數越多,越表示熱情。熟人相見,男士之間互相擁抱,相互拍打後背,以示關系非同一般。女士之間,或女士遇到熟識的男士,則要親吻面頰,嘴裡還要發出親吻之聲,但嘴不接觸臉,表示親熱。在一些社交場合,身份高的女士經常伸出手,讓人親吻。以吻手代替握手,是表示對婦女的尊重。當然,在巴西也有握手的禮節,這一般在初次見面或在不太熟識的人之間發生。身份較高的人、年長者、主人或婦女和別人見面,一般要先伸出手,身份低的人、年輕人、客人等不能搶先伸手,否則被認為不恭。
巴西人贈送禮物時,接受禮品的人要當面打開包裝,不管喜歡或不喜歡,都要向送禮者表示謝意。但不是所有東西都可當做禮品贈送的,例如,巴西人忌諱把手帕當禮品。
與人交談時要專注地傾聽,不隨便插嘴打斷別人的話。在非打斷不可時,也要先向對方致歉。不向別人打聽財產、工資等情況。對於25歲以上的女性,一般不問她們的年齡和婚姻狀況。
巴西人喜歡飲酒,但一般不勸酒,也不灌酒。正餐過後,侍者端上甜點、水果、咖啡或茶。巴西人招待普通朋友,一般是到餐館請客,只有知已或親密朋友才邀到家用餐。客人應邀出席家宴時,都要帶些禮物送給主人。

E. 巴西的風土人情,.急求!!

提起巴西的民俗風情,人們總是首先想到桑巴舞和狂歡節,其實除了這些,巴西還有獨具魅力的印第安文化,還有形形色色的禮儀習俗,多樣而精美的音樂、引人注目雕塑建築……走進巴西,一切都會呈現在你眼前。

巴西的風俗習慣與歐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時較拘禮,有時又十分隨和。初見面時,人們以握手為禮,然而親戚朋友彼此問候,也習慣擁抱、親頰。不僅如此,就是對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可以擁抱、親頰。「社交」禮儀的親頰,是在兩頰各親一下。男女彼此親頰問候,女人與女人也習慣如此,然而在大多數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興這一套,而習慣握手,同時用左手在對方肩上拍一拍。比較親近的男士彼此習慣擁抱,在對方背上重重拍打。不過,由於社會地位有高低,究竟誰該親誰,其中有微妙的區別。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眾面前表露情感,他們慷慨好客,到他們家裡做客,酒杯里永遠有酒,盤子與咖啡杯里永遠不空。

現在人們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勞和努力發家致富,贊揚貧窮的天主教會正在不斷失去信徒。巴西民族勤勞、嚴肅、認真、自信,人們的觀念正在日益加強,他們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對前途充滿自信和樂觀,相信巴西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和強國。

F. 巴西都有哪些民俗風情

提起巴西的民俗風情,人們總是首先想到桑巴舞和狂歡節,其實除了這些,巴西還有獨具魅力的印第安文化,還有形形色色的禮儀習俗,多樣而精美的音樂、引人注目雕塑建築……走進巴西,一切都會呈現在你眼前。

巴西的風俗習慣與歐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時較拘禮,有時又十分隨和。初見面時,人們以握手為禮,然而親戚朋友彼此問候,也習慣擁抱、親頰。不僅如此,就是對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可以擁抱、親頰。「社交」禮儀的親頰,是在兩頰各親一下。男女彼此親頰問候,女人與女人也習慣如此,然而在大多數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興這一套,而習慣握手,同時用左手在對方肩上拍一拍。比較親近的男士彼此習慣擁抱,在對方背上重重拍打。不過,由於社會地位有高低,究竟誰該親誰,其中有微妙的區別。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眾面前表露情感,他們慷慨好客,到他們家裡做客,酒杯里永遠有酒,盤子與咖啡杯里永遠不空。

現在人們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勞和努力發家致富,贊揚貧窮的天主教會正在不斷失去信徒。巴西民族勤勞、嚴肅、認真、自信,人們的觀念正在日益加強,他們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對前途充滿自信和樂觀,相信巴西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和強國。
巴西最大節日是狂歡節:
狂歡節

G. 巴西的氣候怎樣

巴西全境大部份為熱帶氣候,亞馬孫平原為赤道多雨氣候,巴西高原為熱帶干濕季氣候,最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亞馬遜平原降水豐沛,東北部地區略為乾燥。熱帶氣候: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H. 巴西的特點是什麼

巴西是一個十分富有特色的國家:

  1. 具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和流量最大的河流;

  2. 其土著居民是特色之一;

  3. 足球是巴西的國球,這項運動也是巴西的象徵;

  4. 高原上的首都,巴西利亞整體的設計規劃極具特色;

  5. 東南沿海具有濃郁的巴西風情;

  6. 桑巴舞等等文化也十分精彩。

I. 各國的風族習慣

http://post..com/f?kz=141232425
字數長,無法全部復制用來回答
以下截取部分

世界各國外交禮儀

1. 涉外活動言行忌
舉止忌: 嚴忌姿勢歪斜,手舞足蹈,以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過近,左顧右盼,目視遠處,頻頻看錶,舒伸懶腰,玩弄東西,抓耳撓腮。

忌話忌: 嚴忌荒唐淫穢,他人履歷,女子私事,工資收入,私人財產,衣飾價值,批評尊長,非議宗教,嘲弄異俗。

語氣忌: 嚴忌大聲辯論,高談闊論,惡言惡語,尋根問底,爭吵辱罵,出言不遜。

禮遇忌: 嚴忌冷落他人,獨談到底,輕易表態,打斷異議,糾纏不止,隨意插話,隨意辭別。

2. 涉外活動拍照忌
在涉外活動中,人們在拍照時,必須不能違犯特定國家、地區、民族的禁忌。凡在邊境口岸、機場、博物館、住宅私室、新產品與新科技展覽會、珍貴文物展覽館等處,應嚴忌隨意拍照。
在被允許的情況下,對古畫及其他古文物進行拍照時,嚴忌使用閃光燈。凡在"禁止拍照"標志的地方或地區,人們應自覺忌諱拍照。在通常情況下,應忌諱給不相識的人(特別是女子)拍照。

3. 涉外活動衛生忌
個人衛生: 忌蓬頭垢面,忌衣裝鞋帽或領口袖口不潔。在正式場合,忌諱挖眼屎、擤鼻涕、摳鼻孔、挖耳穢、剔牙齒、剪指甲等不衛生的動作。患有傳染病的人嚴忌參加外事活動。

環境衛生: 切忌隨地吐痰、亂彈煙灰、亂丟果皮紙屑或其他不潔之物,忌諱把雨具及鞋下的泥水、泥巴等帶入室內,忌諱把痰盂等不潔器具放在室內醒目的地方。

4. 商界禮忌種種
東南亞禮忌: 與東南亞商人洽談商務時,嚴忌翹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懸著顛來顛去。否則,必引起對方反感,交易會當即告吹。

中東禮忌: 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館里洽談貿易。與他們會面時,宜喝咖啡、茶或清涼飲料,嚴忌飲酒、吸煙、談女人、拍照,也不要談論中東政局和國際石油政策。

俄羅斯禮忌: 俄羅斯及東歐諸國,對西方商人的禮待是極其熱情的。在同俄羅斯人洽談貿易時,切忌稱呼"俄國人"。

英國禮忌: 到英國洽談貿易時,要有三條忌諱:1.忌系有紋的領帶(因為帶紋的領帶可能被認為是軍隊或學生校服領帶的仿製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為談話的笑料;3.不要把英國人稱呼為"英國人"。

法國禮忌: 到法國洽談貿易時,嚴忌過多地談論個人私事。因為法國人不喜歡大談家庭及個人生活的隱私。

南美禮忌: 赴南美洲做生意的人,為了入境隨俗,在洽談交易的過程中,宜穿深色服裝,談話宜親熱並且距離靠近一些,忌穿淺色服裝,忌談當地政治問題。

德國禮忌: 德國商人很注重工作效率。因此,同他們洽談貿易時,嚴忌神聊或節外生枝地閑談。德國北部地區的商人,均重視自己的頭銜,當對同他們一次次熱情握手,一次次稱呼其頭銜時,他必然格外高興。

瑞士禮忌: 若給瑞士的公司寄信,收信人應寫公司的全稱,嚴忌寫公司工作人員的名字。因為,如果收信人不在,此信永遠也不會被打開的。瑞士人崇拜老字型大小的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建於是1895年之前,那麼你應在工作證件上或名片上特別強調出來。

美國禮忌: 與美國人洽談交易時,不必過多地握手與客套,貿易談判可直截了當地進入正題,甚至從吃早點時即可開始。

芬蘭禮忌: 與芬蘭商人洽談時,應重視行握手禮,應多呼其"經理"之類的職銜。談判地點多在辦事處,一般不在宴會上。談判成功之後,芬蘭商人往往邀請你赴家宴與洗蒸汽浴。這是一種很重要的禮節。如你應邀赴宴時,忌諱遲到,且不要忘記向女主人送上5朵或7朵(忌雙數的)鮮花。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前,客人不宜先行自飲。在暢談時,應忌諱談當地的政治問題。

(三)一些國家收取小費的情況

1.在奧地利,盡管各項費用中已經包括了服務費,但餐廳服務員和司機們希望能額外得到幾個先令的小費。

2.瑞士明文規定,司機可以要求得到數額為車費10%的小費。大餐館中,雖然小費很受歡迎,但未有公開收取小費的。

3.義大利人雖然很樂意得到小費,但他們卻都閉口不談。在餐館里,當服務員給客人送去帳單時,客人會默默地將小費放入在端帳單的小盤子上,再在上面蓋上餐巾或餐紙。

4.在法國,財政部在稅收方面也把小費收入統計在內,規定餐館等服務行業起碼收取10%的小費。

5.東歐有的國家政府不準收取小費但這些國家裡的服務員對小費是樂意接受的,如能得到一些西方貨幣就更好了。

6.美國有些人簡直靠收小費發財,總是來者不拒。

7.在墨西哥,100個比索(約合半個多美元)的小費可使一個普通工人的日收入至少提高1/7,收到這樣的小費會使其感激不盡。在機場,旅客要付給搬運工100個比索,好的飯店則要給150個比索。私人員游除得到商定的報酬外,每日還要多收150到200個比索。

8.北非及中東幾乎干什麼都收小費:擦鞋匠、搬運工、導游、海關人員、簽證官員、甚至警察也不例外。在埃及,許多人靠收小費來改善自己的收入。對一些為別人照看汽車的老人和孩子來說,小費就是他們的全部收入。如果遊客不給他們小費,他們會追著索取。

9.在泰國,客人在餐館吃飯時如能給占餐費10%的小費則被認為是大方的。大多數飯店都已把服務費包括在費用之內了,然而由於服務員一般都很究,不管小費有多少,他們都高興。小費多,服務質量就好。

10.在日本一般情況下付小費不但沒有必要,還會令人討厭。無論門衛、服務員還是出租汽車司機誰都不指望收小費。當遊客把錢塞到他們手裡時,許多人(盡管不是全部)會拒絕接受。但在飯店裡,你應該給服侍你進餐的女招待員2000至3000日元,給小費的時間應在剛住進時就交她。此外,也需要給行李員和陪同人員一定數目的報答。

閱讀全文

與巴西風族是怎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