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龜換殼與腐甲的區別
1、本質不同
換殼是烏龜生長期間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換殼是長大的必要途徑。而腐甲則是一種病,是受到病菌感染造成的。
2、顏色不同
換殼脫下的皮是白色半透明狀態,而腐甲的顏色是不一致的,有的是黃的,有時還出血。
3、形態不同
換殼是烏龜在正常情況下脫下來的皮,成型的,有原來皮膚的紋理,而腐甲是腐爛的一團,沒有形狀。
4、軟硬不同
換殼是脫下的硬皮或柔軟的軟皮,而腐甲是漿狀,粘乎的。
5、連接皮膚不同
烏龜正常換殼後,脫掉的皮和皮膚是分離的,是死皮,而腐皮是皮膚上的潰爛,是粘在皮膚上,和原來皮膚融為一體的。
6、作用不同
換殼促進烏龜生長,對身體有益,而腐甲是烏龜生的一種病,嚴重的會造成烏龜死亡。
7、處理方式不同
換殼是自然現象,而腐甲是一種病,需要給烏龜進行治療。
(1)巴西烏龜腐皮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
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一9時投喂飼料。
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
(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
(3)定質。投喂的飼料應該保持新鮮,餵食過後,要及時清除剩殘食物,以防飼料腐爛發臭,影響烏龜的食慾和污染水質。
(4)定量。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餐稍有剩餘為宜。一般每隔1~2天投食1次。
2. 小巴西龜腐皮病症狀
1、症狀:皮膚出現潰瘍和壞死的病灶。重度腐皮病:病龜頭部已經不能正常伸縮;皮病潰瘍:最容易發生在腋窩、跨窩、頸部等皮膚褶皺較多的部位。
2、病因:該病是一種單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龜皮膚破損後感染細菌,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毒素,使受傷部位周圍組織出現死。
3、防治:首先清除患處的病灶,用抗生素軟膏如百多幫塗抹,每天換葯1次,然後將病龜進行隔離喂養。可放潮濕處,切忌放入水中,以免加重病情。待傷愈後再入池。
3. 巴西龜的 腐皮和蛻皮怎麼區分
巴西龜的 腐皮和蛻皮區分:
腐皮是不成片狀的,而且不是以脫落的方式,而是一種糜爛狀態。
蛻皮怎的皮則是一片片的,質地比較硬,半透明狀。
腐皮病是由單泡桿菌感染引起的。因飼養密度較大,龜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後,引起受傷部位皮膚組織壞死。水質污染也易引起龜患病,如不即時治療到後期會導致死亡。
【龜類防治腐皮病】
一、症狀與病理
龜的皮膚的任何部位發生潰爛,病灶處腫脹肉眼可見病龜的患部潰爛,表皮發白。
二、疾病的治療
首先清除息處的病灶,用金黴素眼膏塗抹,每天1次。若龜自己進食,可在食物中填加土黴素粉;若龜己停食,可用土黴素然後將病龜隔離喂養。
還可以把病龜放在有少量土黴素的水裡,水不要太多,浸泡半小時後干養(不是絕對的干),或者用金黴素眼葯膏塗抹。
切忌放水飼養,以免加重病情,龜恢復後再入池飼養。
4. 如何區分烏龜脫皮和腐皮
烏龜脫皮和腐皮區分要點
1、脫皮和腐皮顯示的顏色不同
烏龜脫皮通常呈現為半透明狀;而腐皮大多呈暗黃色或者白色等顏色。
2、脫皮和腐皮的質感不同
烏龜脫皮和腐皮的觸感不同,脫皮的質地比較堅硬;而在觸摸烏龜腐皮,只會感覺像是觸摸到散空漿糊狀的潰爛物一樣。
3、磨掘櫻脫皮和腐皮的面積和形態不同
一般情況下烏龜脫皮,都是完整的一塊脫落的,並且脫落的皮膚還會清晰的保留烏龜本身的紋理;而腐皮通常是模糊不清的一塊。
4、腐皮通常連接著潰爛的皮膚
通過觀察烏龜的皮膚可以發現:烏龜腐皮剝落的地方 很有大多連接有潰爛的皮膚,發現這種現象則可以斷定為烏龜出現腐皮和皮膚問題了,此時需盡快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它進行治療,否則烏龜的病情很容易加重,甚至導致烏龜死亡。
5、兩者作用不同
烏龜脫皮指的是烏龜脫去舊的表皮,露出新生的皮膚,瞎叢這一過程是烏龜成長的體現;而腐皮是烏龜常見的一種疾病。
6、處理方式不同
烏龜在脫皮的時候,不必對其進行干預,讓烏龜的皮膚自行脫落即可。如果強行撕掉烏龜將要脫落的皮膚,反而容易對其新生的皮膚造成傷害。而如果烏龜出現腐皮,症狀輕微的話,則需要對出現腐皮部分進行消毒處理,隨後干養病龜30分鍾,同樣操作連續進行3~4天,患處即可慢慢痊癒。
以上即爪爪博士總結的烏龜腐皮和脫皮的區分要點,希望可以幫助你正確對以上兩種現象進行區分,以給予烏龜恰當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