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南美有一個巨像,是一個人高高的站在山頂上面張開雙手,面向大海。
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像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 耶穌像耶穌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已超過75年,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噸,高三十八公尺,張開的雙手寬28公尺,由波蘭裔法國藝術家朗多夫斯基(Paul Landovsky)所設計,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間先在法國造好雕像片段,然後運到巴西組裝,整體採用水泥材質,歷時四年建成,也堪稱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里約市區里幾乎各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它!耶穌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基座同時也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堂。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神父佩德羅·瑪麗亞·博斯[2]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年成為共和國後,這個設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象徵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綵,這一天是巴西主保聖人聖母Aparecida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又稱守護神節)。落成典禮的一大亮點是照明系統的啟動,原本計劃是由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從他在那不勒斯的遊船上,通過他發明的無線電啟動開關,但是由於當天天氣狀況惡劣,信號強度受到影響,最終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員手工開啟。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樞機大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彌撒,這使得這座基督像成為朝聖聖地,從此以後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禮和宣布結婚。
『貳』 巴西里約熱內盧高山上那個人像叫什麼有什麼意義嗎
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耶穌雕像。他所在的山為耶酥山。真名科爾科瓦多山,該山的形狀如駝背人,故又名駝背山;峰頂因有耶酥塑像,所以也叫耶酥山,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山上的耶酥像是為了慶祝巴西獨立100周年而建的。耶酥塑像建在峰頂的巨大岩石上。工程始於1926年,由巴西人Heitor設計,法國雕塑家保羅.朗多夫斯基負責建造。通過募捐籌款,經過5年的施工,1931年10月12日建成。耶酥面對浩瀚無際的大西洋站立著,手臂張開,從遠處望去,猶如巨型的十字架。塑像的含義是,救世主伸開寬大的雙臂,擁抱這座城市,從里約熱內盧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這座塑像。 耶酥塑像線條明朗,呈銀灰色。塑像高38米,頭部長3.75米,頭重35.6噸,手長3.2米,每隻手重9.1噸,兩手相距28米,整個塑像總重量為205噸。它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巨型雕塑珍品之一,現已成為巴西的標志。耶酥山,是延伸到大西洋邊卡里奧卡山幾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海拔710米。山上古木參天,飛瀑湧泉,常有雲霧繚繞,是里約熱內盧著名的風景區。從海平面看過去耶酥山高大挺拔,氣勢磅礴,山形峻峭,附近有小山麵包山襯托,加上這里依山傍海的城區和曲折的海岸線,從遠處看去,整體構成一幅完美的風光圖畫。登上耶酥山頂,環顧四周,人仿如置身畫中。山腳就是世界著名海灘科帕卡巴那海灘。
『叄』 巴西著名雕像是誰
巴西著名雕像是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是拯救世人的耶穌基督。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也叫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它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落成於1931年,總高38米,體積龐大,有1145噸重,左右手的指間距達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穌基督身著長袍,雙臂平舉,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預示著博愛的精神和對獨立的贊許。耶穌像面向著碧波盪漾的大西洋,張開著的雙臂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顯得莊重、威嚴。耶穌基督的身影與群山融為一體,一些雲團不時飄浮在山峰之間,使耶穌像若隱若現,使他顯得更加神秘聖潔。巨大的耶穌塑像建在這座高山的頂端,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從市內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成為巴西名城裡約熱內盧最著名的標志。
2007年7月7日,該基督像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該基督像座落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又稱駝背山或耶穌山)山頂之上,俯瞰著整個里約熱內盧市。耶穌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肆』 巴西標志性雕像叫什麼
巴西標志性雕像叫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雕像,也叫巴西基督像、救世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山上,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基督雕像總高38米,頭部長近4米,釘在受難十字架上的兩手伸展寬度達28米。整座雕像用鋼筋混凝土堆砌雕塑而成,外部以石材包貼,總重量1145噸。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1931年10月12日落成,這一天是巴西的聖母顯靈日。
基督雕像矗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頂,俯瞰著整個里約熱內盧市,從里約城的每個角落望去,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耶穌受難的身影。久而久之,人們都叫科科瓦多山為耶穌山,真名反而被人們遺忘了。
2007年7月7日,該基督像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耶穌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遊客可以選擇坐車從盤山公路或乘登山軌道電車上山游覽。到達終點後輾轉四座電動扶梯就來到了耶穌像的腳下。
『伍』 巴西的標志性雕像
巴西的標志性雕像: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雕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山上,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落成於1931年,總高38米,體積龐大,有1145噸重,左右手的指間距達到了23米。
里約熱內盧基督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
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綵,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樞機大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彌撒。這使得這座基督像成為朝聖聖地。
『陸』 有個站在山上張開雙臂的雕塑 名字叫什麼
叫做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也叫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山上,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落成於1931年,總高38米,體積龐大,有1145噸重,左右手的指間距達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穌基督身著長袍,雙臂平舉,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預示著博愛的精神和對獨立的贊許。
(6)巴西塑像怎麼畫畫擴展閱讀:
建造背景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神父佩德羅·瑪麗亞·博斯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
1921年,建一個宗教地標的設想又一次被提出,這一次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親自提議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紀念像周」的活動來吸引捐款,還在全世界范圍內搞了一次基督像競賽,看誰能設計出最好的基督像。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綵,這一天是巴西主保阿帕雷西達聖母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又稱守護神節)。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總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樞機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彌撒,並宣布這座基督像被列為朝聖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