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堅果效應原理
巴西果效應(Brazil nut effect)是指如果把兩種顆粒的混合物置於容器中,然後施加外加的振盪,體積比較大的顆粒會上升到表層,而較小的顆粒會沉降到底部。關於這種古老的效應的動力學機制至今仍眾說紛紜。
巴西果效應得名於歐洲的一種早餐穆茲利,穆茲利是用干水果和燕麥混合製成的。在食用時,最先從這種食品里倒出來的一定是個頭最大的巴西果。
1998年又發現了與之相反的反巴西果效應,即體積大的顆粒下沉而體積小的顆粒上升。
巴西果效應和反巴西果效應已經成為顆粒物理學中一類非常熱門的話題。這類現象的一個現實重要性在於,在很多工業活動中(如制葯,運輸等行業)顆粒混合和分離總是要考慮的問題。
顆粒物質是以離散態形式存在的物質形態,是一種復雜體系,其運動規律與一般固體和液體很不相同,近年來引起物理學界的廣泛關注。對於一個大小顆粒混合的系統,當受到外界擾動(如振動,搖動等)時,會發生大小顆粒的分離,一般是大顆粒運動到上層,小顆粒運動到下層,這就是所謂的「巴西果效應」(Brazil nut effect)。這在自然界和生產中普遍存在,是一個人們所熟知的現象。但是長久以來人們對其形成機理並不十分清楚。
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垂直振動也會導致大顆粒運動到下層,小顆粒運動到上層,產生所謂「反巴西果效應」。對這一新現象,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小組在《Nature》上發表了不同的研究結果。他們未觀察到「反巴西果」現象,但是隨氣壓的變化,導致了大顆粒上升的速度發生改變。
中科院物理所陸坤權研究員的小組,通過不同密度大球在不同尺寸顆粒床中振動的實驗,系統研究了大球上升和下降的規律。發現當大球和顆粒密度比大於某臨界值時,則大球上升(巴西果效應),且上升速度隨密度比增大呈冪次方變快。而當密度比小於此臨界值時,則大球下降(反巴西果效應),下降速度隨密度比減小呈冪次方變快。更重要的是,發現氣體在「反巴西果」的形成中起關鍵作用。在振動狀態下形成「反巴西果」的顆粒床中,測量得負的氣壓,正是這個負壓驅動了密度小的大顆粒向下運動,形成了「反巴西果」現象。在相同條件下,抽空的系統中則觀察不到「反巴西果」現象。而在一定振動頻率和加速度下是否產生負壓又與床顆粒的大小及密度有關。
『貳』 巴西堅果有哪些醫學作用
巴西栗種子可食用,外形特別像鮑魚,所以商品名叫鮑魚果。種仁肥白香潤,有香氣,吃起來酥脆可口,特別香美,回味香濃;營養豐富,含有百分之十四的蛋白質,百分之十一的碳水化合物,百分之六十七的脂肪。脂肪中約有百分之二十五是飽和脂肪,百分之四十一是單元不飽和脂肪,百分之三十四是多元不飽和脂肪。在堅果類食品中,巴西栗是飽和脂肪含量最高的堅果,其所含的飽和脂肪甚至比澳洲胡桃更高。 巴西栗又含有豐富的硒、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鈣、磷、鐵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巴西堅果是當今已知富含有機硒素最高的植物,能夠促進谷胱甘肽的合成。最新研究表明:巴西堅果對於解酒護肝的作用相當明顯。 由於口味極佳,營養豐富,巴西栗素有「堅果之王」的稱呼。經常食用可增強大腦記憶能力,是旅遊休閑佳品和饋贈親友之高檔禮品。 種殼堅硬,吃的時候需要藉助堅果鉗子或者取仁小器。 種子的脂肪含量高,保存不易,特別是已經去殼的巴西栗,很容易腐壞。 種子也可以用來榨油,巴西栗的油可以食用,也可以做為鍾表的潤滑油及繪畫用的顏料。
『叄』 巴西堅果效應
如果買了盒混有各種大小穀粒或果仁的什錦果麥,往往會發現大的堅果會浮在上層,細碎的穀粒則留在下層。因為盒裝的什錦堅果中,顆粒最大的是巴西堅果,所以研究粒子運動的工程師稱呼這種現象為巴西核果效應(Brazil
Nut Effect)。一般的解釋是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顆粒在運輸振動的過程中,所有的顆粒都互相接觸運動,小的顆粒會掉入大顆粒之間的空洞,可是大的顆粒無法進入小的顆粒之間的空洞,所以小的顆粒最後會聚集在底部,讓大的顆粒留在頂部,或者認為顆粒的相對運動造成對流現象,盒裡中央的顆粒向上運動,側邊的顆粒則向下運動,大的顆粒因為無法融入狹窄的下降流,所以被拘限在表層。
『肆』 巴西的堅果是什麼果有哪些
巴西堅果就是巴西栗,形狀似鮑魚,所以又叫鮑魚果。
巴西果的營養價值:巴西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氨基酸、鈣鐵磷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常吃可以健腦,還可以體改記憶力,有解酒喝酒的功效,特別適宜身體虛弱的人吃。
『伍』 巴西堅果有哪些副作用
巴西堅果來自南美Bertholletia excelsa或巴西堅果樹。它們是健康脂肪,蛋白質,纖維和硒的良好來源。巴西堅果是鱗翅目科的南美樹,是該樹商業上可食用的種子的名稱。
巴西堅果的蛋白質含量為14%,碳水化合物為12%,脂肪為66%;他們的熱量中有85%來自脂肪,而100克食物可提供656總熱量。
『陸』 這種既營養又危險的堅果,每天最好只吃1~2粒
巴西堅果,又叫鮑魚果,營養豐富。然而,它含有一些大量攝入可能產生潛在危害的成分,所以吃巴西堅果一定要悠著點,最好別貪吃。
巴西堅果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硒。雖然身體需要硒來維持生存,但 過量的硒會很危險 。身體只需要一點點硒就能維持其作為抗氧化劑的重要作用,支持你的免疫系統,幫助調節你的甲狀腺以及其他生物功能。
由於土壤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巴西堅果中的硒含量因其產地而略有不同 。美國農業部稱巴西堅果每盎司含有544微克的硒。一盎司巴西堅果相當於6粒仁,也就是28.35克。換句話說, 一顆巴西堅果大約含有96微克的硒。
1、吃多少硒安全?
維持 健康 所需硒的推薦攝入量如下
2、吃多少硒可能導致中毒?
只吃一顆巴西堅果就能使你超過每日推薦的攝入量,達到137%。然而,雖然硒攝入量很大,但這個量不大可能引起嚴重的中毒反應。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列出了從食物和補充劑中攝入硒的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醫學博士Michael Greger建議, 每天吃4個巴西堅果可能會使你達到硒的每日可耐受限度,並使你有中毒的風險 。 在吃巴西堅果時,一定還要考慮你吃的其他食物的硒含量,例如魚,火腿,牛肉,火雞和雞蛋。此外,如果你正在服用硒補充劑,一定要檢查成分中硒的含量,並將其計算到你的每日攝入量中。
3、硒的中毒症狀
過量攝入硒的早期指標是你的 呼吸中有大蒜味和嘴裡有金屬味 。
高硒攝入量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 指甲脫落或變脆、皮膚病變、惡心、腹瀉、皮疹、斑釉牙、乏力、易怒、神經系統異常等。
更嚴重的硒中毒症狀是 胃腸道和神經反應 ,例如: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心肌梗死、震顫、頭暈、心力衰竭等、但是極少數出現死亡。
鋇是一種金屬元素,植物可以從土壤中吸收鋇。 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巴西堅果中含有不同濃度的鋇(大約占重量的0.1%~0.3%)。鋇中毒是罕見的 ,通常是意外的或由自殺性攝入引起的。其結果可能導致肌肉無力和癱瘓,損害心臟和呼吸衰竭。 在某些情況下,僅攝入0.2克的鋇鹽就可能有中毒的風險,但人的致死劑量通常在1克至30克之間。然而,當堅果進入你的身體時,鋇並沒有被完全吸收。
巴西堅果具有高含量的放射性元素-鐳,要比其他食物高1000倍。這不是由於污染或土壤中鐳含量升高造成的,而是巴西堅果樹非常復雜的根系造成的 ,對土壤中的物質具有更強的吸收能力。 相對而言,巴西堅果中的鐳並不危險。
由於放射性是呈累積性的,許多人認為生活中任何過量或不必要的輻射暴露都應該避免。但是,鉀-40 、鐳-226和鈾-238 是食物中最常見的放射性核素。 所有食物都有放射性 。例如, 巴西堅果的輻射含量比香蕉高60%左右。因此,如果你想避免含有輻射的食物和飲料,這是不可能的。相反,避免過量輻射更有效的方法是我們生活中其他地方經歷的指數級高劑量輻射。例如X光片或CT掃描。
一個X光片的輻射是巴西堅果的437.5倍。
一次全身CT掃描的輻射大約是巴西堅果的66250倍。
如果一生中減少一次不必要的CT掃描,那麼可能抵消你一生中從巴西堅果所受到的輻射。
巴西堅果營養豐富。除了含有豐富的膳食硒,還富含鐵、銅、磷、鋅和鎂。它也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也是不飽和脂肪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也是B族復合維生素的極佳來源,如硫胺素、核黃素、泛酸、煙酸、葉酸和吡哆醇。
巴西堅果有助於保持消化系統的 健康 ,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和心臟病的風險。此外,還有一定的抗炎、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巴西堅果的放射性較高,硒和鋇含量也很高,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醫生和營養學家不告訴我們要像躲避瘟疫一樣避開它們?那麼巴西堅果對你有好處嗎?是的,適量吃一些是有好處的。
過敏人群,最好不要食用。如果正在服用葯物,那麼吃巴西堅果之前最好咨詢醫生。
關注 @DoctorFood ,獲得更多的 健康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