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F1歷史上最厲害的車手是誰
中文名: 邁克爾·舒馬赫
外文名: Michael Schumacher
別名: 舒米
國籍: 德國
出生地: 赫爾姆海姆
出生日期: 1969年1月3日
身高: 1.74米
體重: 75公斤
運動項目: 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專業特點: 世界上最偉大的賽車手
主要獎項: 7次世界冠軍
重要事件: 幾乎打破了F1所有的記錄
愛好: 足球,橄欖球,卡丁車
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賽車手,是一位名字可以與F1賽車劃等號的賽車手。 2010年2月西班牙Jerez賽道F1季前測試
F1里,除了舒馬赫,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家庭背景
邁克爾·舒馬赫出身於一個德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父親為磚匠,也是一個卡丁車場的負責人,這種條件使他自幼即有機會從事卡丁車運動。盡管家庭不甚富裕,但舒馬赫的父親仍然替他爭取到了足夠的贊助,使得舒馬赫很早就得以展露他的才華。
卡丁車時代
舒馬赫自幼就參加卡丁車賽,1984、1985年他連續兩年取得德國青少年卡丁車總冠軍,1987年更獲得了歐洲卡丁車總冠軍,出色的表現使他受到了梅塞德斯-賓士(Mercedes-Benz)車廠的贊賞,拔擢他參加F3以及房車賽事。
初級方程式時代
1990年,舒馬赫獲得了德國F3總冠軍,並且參加了當年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在最後一圈,舒馬赫和領先的芬蘭車手米卡·哈基寧(Mika Hakkinen)發生碰撞,哈基寧退賽,舒馬赫拿下了本次大賽的冠軍。
車王紀年
1983年-開始參加卡丁車比賽 1984年-德國少年卡丁車冠軍 1985年-德國卡丁車賽少年組冠軍,世界少年卡丁車賽亞軍 早期賽車生涯
1986年-德國青年卡丁車季軍,歐洲卡丁賽亞軍,歐洲卡丁車決賽季軍 1987年-德國青年卡丁車冠軍,歐洲卡丁賽亞軍,歐洲卡丁車決賽冠軍 1988年-德國卡丁車賽冠軍,歐洲福特方程式亞軍,德國福特方程式第6名 1989年-德國三級方程式亞軍 1990年-德國F3錦標賽冠軍 1991年-初次亮相F1賽場,並分別代表喬丹及貝納通車隊出賽(代表喬丹出場一站之後轉投貝納通) 1992年-完成F1賽季,獲得車手總積分第3 1993年-取得52個積分列成績第4 1994年-擊敗希爾奪得世界冠軍 1995年-代表貝納通車隊再次奪得世界冠軍 1996年-加盟法拉利車隊初顯車神本色,列總排名第3 1997年-參加F1比賽,雖然積分列第2,但被指故意下維倫紐夫相撞被取消成績 1998年-參加F1比賽取得86個積分,但只能屈居第2 1999年-由於中途的比賽發生撞斷腳的意外,最終只取得44分,列總成績第4 2000年-為法拉利車隊獲得21年來首個車手總冠軍,同時也贏得了車隊總冠軍 2001年-提前4站奪得車手總冠軍,舒馬赫因此寫下光輝一頁 2002年-本年度舒馬赫記世人的焦點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的表演讓人嘆為觀止,拿下第5次F1車手總冠軍 2003年-在前幾站發揮不理想,但隨著F2003-GA 的推出,舒馬赫再次證明了他 邁克爾·舒馬赫
才是當今的車神,成功第6次贏得車手總冠軍 2004年-繼續代表法拉利出賽,毫無懸念地第7次奪得世界冠軍 2005年-一站一胎的比賽,讓舒馬赫只贏得鬧劇般的美國大獎賽,憑借其經驗,最終名列年度第三 2006年-在蒙扎賽道奪冠後,宣布2006賽季結束後退役 2006年巴西站後退役 2009年7月30日宣布從巴倫西亞大獎賽復出,開始頂替馬薩參加本賽季餘下的F1賽事 2009年8月11日因2月的摩托車賽發生事故造成的頸傷未愈,無法承受F1的高強度,宣布取消復出 2009年11月3日在中國北京鳥巢與維特爾搭檔為德國隊連續第三次獲得ROC國家杯,11月4日獲得車手杯亞軍 2009年12月23日梅賽德斯-賓士宣布邁克爾·舒馬赫將在2010年開始為代表梅賽德斯-賓士F1車隊復出,合同期為三年。這是舒馬赫在一年內第二次宣布復出,不同的是他將效力於梅賽德 邁克爾·舒馬赫
斯賓士-馬石油車隊。 2010復出證明比預期的更難。 尤其是2010年賽車的操控特性。 起初無法與隊友羅斯伯格在排位賽競爭,之後的比賽中穩步提升,但在最後的排名是令人失望的第九名。
個人成績
世界冠軍次數: 7次(1994- 1995, 2000-2004) 首次F1大獎賽: 1991年比利時斯帕 第一次獲得積分;1991年義大利GP(第5名) 首次登上領獎台: 1992年墨西哥 (第3名) 首次分站賽冠軍: 1992年比利時 斯帕賽道 首次桿位: 1994年摩納哥 F1大獎賽參賽次數:269F1大獎賽登台次數: 154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91次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68次 F1大獎賽創最快圈速次數: 76次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1441分 (F1歷史上唯一一位積分超過1000分的車手) 舒馬赫幾乎打破了F1的所有的記錄。 ★年度車手總冠軍: 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 邁克爾·舒馬赫
4年) (第二名為方吉奧5次) ★連續奪得年度總冠軍次數:5次(2000年至2004年) ★分站冠軍次數:91次(第二名為普羅斯特51次) ★桿位次數:68(前紀錄艾爾頓-塞納65) ★F1生涯總積分:1371分(第二名為普羅斯特798分) ★單賽季最多分站冠軍次數:13次(2004賽季) ★單賽季連續獲勝場次:7場(2004賽季) ★登上領獎台次數:154(第二名為普羅斯特106次) ★比賽最快圈速次數:76(第二名為普羅斯特41次) ★單賽季個人最多積分:148分(2004賽季) [滿分180分] ★在同一條賽道獲得分站冠軍次數最多:8次(1994、1995、1997、1998、2001、2002、2004、2006)法國站馬格尼庫斯賽道 ★上演「帽子戲法」次數(在同一站比賽中同時獲得桿位、跑出單圈最快並獲得冠軍):22次 ★連續在分站賽上得分次數:2001至2003年期間24站比賽連續得分 ★連續在分站賽上登上領獎台次數:2001至2002年期間連續19站 邁克爾·舒馬赫
★歷史上唯一一個曾在一年的各個分站賽中全部進入前三名的車手:2002賽季 ★年度車手積分榜上與亞軍差距最大的一次:2002年領先67分獲得冠軍(第二名是法拉利車隊的隊友巴里切羅) ★賽季過程中最早鎖定年度總冠軍:2002年離賽季結束還有6站時已經衛冕 ★邁克爾-舒馬赫和前隊友巴里切羅還是歷史上並肩獲得分站賽前兩名最多的隊友:兩人曾24次占據領獎台最高的一二位 註:以上統計截止至2011年4月16日F1中國站大獎賽
效力車隊
喬丹(1991年比利時站大獎賽) 貝納通(1991年義大利站大獎賽-1995年澳大利亞站大獎賽) 法拉利(1996年澳大利亞站大獎賽-2006年巴西站大獎賽)(F1歷史上為同一車隊效力時間最長車手) 梅賽德斯GP(2010年澳大利亞站大獎賽-)
經典比賽
1. 1992年,斯帕賽道,比利時大獎賽 舒馬赫的首場勝利,在雨天的環境下舒馬赫展示了自己的全部駕駛天才。在自己 邁克爾·舒馬赫滑出賽道後,舒馬赫被隊友布倫德超越,但是細心的舒馬赫注意到隊友的輪胎已經嚴重磨損了。舒馬赫推測自己的輪胎肯定也是如此,遂立即停站更換雨胎。這時在正確的時機做出的正確決定幫助他贏得了比賽。 2. 1995年,斯帕賽道,比利時大獎賽 這場比賽舒馬赫在多變的天氣環境中從第16位出發獲得了冠軍。舒馬赫堅持使用光胎最終獲得了勝利。不過這場勝利也有遺憾之處。由於在直道上擺車以阻止達蒙-希爾超車,舒馬赫受到了禁賽一場的處罰。 3. 1995年,紐博格林賽道,歐洲大獎賽 在舒馬赫代表貝納通車隊參加的最後一場歐洲大獎賽中,舒馬赫在家鄉父老面前贏得了自己在當年的最漂亮的一場勝利。在與阿萊西的纏斗中,舒馬赫在距比賽結束還有兩圈的時候超越對手,取得了冠軍。 4. 1996年,加泰羅尼亞賽道,西班牙大獎賽 這是舒馬赫代表法拉利贏得的第一場分站賽冠軍,仍然是在雨中。在這場比賽中,只有亞軍和季軍沒有被舒馬赫套圈――不過舒馬赫領先第二名阿萊西達到45秒鍾。「如果有人問我我願意花多少錢賭自己在這里贏得勝利,我會說一分錢都不會下,」賽後舒馬赫說。 5. 1998年,亨格羅林賽道,匈牙利大獎賽 靈異的駕駛技術,加上在這條極難超車的賽道上採用的三停戰術,舒馬赫在匈格羅林獲得了冠軍。技術總監羅斯-布朗要求舒馬赫在19圈的時間內擠出25秒的時間以保證一次停站,舒馬赫開始一路狂奔。舒馬赫在接到指令之後簡單了回答了一句「謝謝」,最終他做到了。 6. 2000年,鈴鹿賽道,日本大獎賽 在這場比賽結束之後,舒馬赫為法拉利帶來了21年以來的首次車手總冠軍。舒馬赫緊跟邁凱輪的米卡-哈基寧幾乎40圈,最終在維修站內完成了超越。這不是最使人窒息的比賽,但卻是最使人動情的一場。 03年F1聖馬利諾站承受喪母之痛
7.2003年 伊莫拉賽道 聖馬利諾大獎賽 賽前舒馬赫兄弟的母親去世,但舒馬赫還是強忍悲痛奪得了比賽的冠軍。賽後舒馬赫在領獎台上飽含熱淚,臂纏黑紗,這個冠軍也被認為是他職業生涯含金量最高的一個冠軍,帶給世人巨大的震撼。 8.2003年 A1賽道 奧地利大獎賽 比賽中舒馬赫第二次進站加油時由於技師無法拔出輸油管導致賽車起火,但舒馬赫鎮定自若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只是在駛出維修站時擦去頭盔上的滅火泡沫,並相繼超越了領先的萊科寧和爆缸的蒙托亞,成為最後一屆奧地利站大獎賽的冠軍。舒馬赫面對烈火處變不驚的故事,也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傳奇一筆。 9.2004年 馬尼庫爾賽道 法國大獎賽 本場比賽中,當比賽臨近尾聲階段時,法拉利工作人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出車房,羅斯布朗給舒馬赫安排了驚人的4次停站策略,最終舒馬赫領先阿隆索8.3秒取得勝利。本場比賽被譽為F1史上不可復制的經典之作,也是羅斯布朗與舒馬赫搭檔史上的經典一筆。這場比賽因為舒馬赫的賽車並沒有出現異常而安排非常規4次進站且取得冠軍而被載入F1的史冊。 10. 2006年 上海國際賽車場 中國站大獎賽 在排位賽第六,普利司通雨胎疲軟的情況下,通過主要對手 阿隆索的車隊錯誤的進站換胎決定在三號彎取得超越獲得冠軍
歷史回眸
1987年,邁克爾·舒馬赫參加卡丁車大賽並獲得冠軍,開始了其職業賽車生涯。之後,他轉到福特方程式賽車,並在歐洲和德國的錦標賽中分獲第二(第一名是前索伯車隊車手米卡·薩洛)和第四名。1989年,舒馬赫參加了德國三級方程式賽車,與他的隊友漢塞爾·弗倫岑並列第三名,與第二名僅差1分。1990年,他在該項賽事中5次獲勝,並在贏得澳門和斐濟大獎賽冠軍之後,取得了該賽季德國三級方程式的冠軍。 舒馬赫對Sports cars也非常熟悉,他是梅賽德斯少年隊的隊員,並贏得過在墨西哥城舉行的比賽。1991年,他再次駕駛Sports cars贏得了在Autopolis舉行的比賽。同年,他初次參加F3000大賽,並在日本sugo的比賽中獲得第二名。更為重要的是,1991年,舒馬赫首次涉足F1,代表喬丹車隊參加了比利時大獎賽。他在排位賽中獲得第七名,但由於離合器出現故障,在正式比賽時未能跑完第一圈。這是他唯一一次代表喬丹車隊參賽,之後,他很快就被貝納通車隊挖走了。 1992年,舒馬赫8次登上F1的領獎台,其中在比利時站首次登上分站賽冠軍寶座。賽季結束時,他以53分獲得第三名。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並贏得了葡萄牙站比邁克爾·舒馬赫寫真集(20張)賽的冠軍。1994年,舒馬赫令世界對他刮目相看,代表貝納通車隊參賽的他擊敗了威廉姆斯車隊的塞納獲得了當年F1的冠軍。塞納逝世後,舒馬赫似乎是不可戰勝的,雖然當時貝納通車隊陷於作弊的謠言之中,但他們戰勝了所有的諸如取消資格及禁賽的困難。在澳大利亞站的比賽中一次有爭議的事故後,舒馬赫爾以一分的優勢擊敗了達蒙·希爾取得了冠軍。九次勝利後,舒馬赫贏得了他的第二個F1冠軍。 1996年,舒馬赫轉到法拉利車隊。 那一年,他將不甚可靠的法拉利賽車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共贏得了三個分站賽冠軍。 1997年的競爭更加激烈,他贏得了摩納哥站、法國站、加拿大站、比利時站和日本站的冠軍,並以領先威廉姆斯車隊車手維倫紐夫一分的優勢進入了最後一站西班牙赫雷斯站的比賽。比賽卻又一次出現了爭議,兩人的賽車撞到了一起。維倫紐夫繼續比賽獲得了冠軍,舒馬赫卻被國際汽聯取消了成績。 1998年,法拉利賽車的可靠性能大大加強,邁克爾·舒馬赫也定下了取勝的決心。雖然賽季一開始邁凱輪車隊占據了領先的地位,但是舒馬赫並未放棄,駕駛著法拉利賽車盡力追趕,贏得了6個分站的比賽。在最後的角逐中,舒馬赫雖然獲得首發位置但起跑並不理想,隨後又在比賽中爆胎,從而第三次失去了奪冠的機會。 1999賽季對舒馬赫來說並不順利,他在開幕賽中就遇到了問題,但隨後他迅速領先。正當他有望為法拉利車隊奪得冠軍的時候,悲劇發生了。在英國站第一圈的比賽中,舒馬赫的腿因事故骨折,好幾個月無法參加比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賽季繼續進行而無能為力。他在當年最後兩站的比賽中重回賽場。盡管舒馬赫的隊友埃爾文最終以微弱的差距失去了年度冠軍車手的頭銜,但他們為法拉利車隊奪得了自1983年以來的第一個年度車隊冠軍。 2000賽季,埃爾文加盟美洲虎車隊,舒馬赫開始與巴里切羅搭檔。這個賽季無疑成為舒馬赫賽車生涯中最輝煌的賽季。贏得頭三站的比賽後,似乎這位法拉利王牌車手沖冠的勢頭無人可擋。雖然賽季中段的一些失誤使舒馬赫領先邁凱輪車手的優勢大大縮小,但舒馬赫奪冠的決心並沒有動搖。在倒數第二站日本鈴鹿站的比賽後,舒馬赫贏得了他的第三個世界冠軍並為法拉利車隊奪得21年來首個年度車手冠軍。在最後一站馬來西亞站中的比賽後,他還為法拉利車隊贏得了年度車隊冠軍。 2001年,法拉利車隊和舒馬赫從第一站澳大利亞站的比賽到最後一站日本站的比賽一直占優。在17站的比賽中,舒馬赫打破了無數的紀錄,並在倒數第5站匈牙利站的比賽中提前贏得了他的第四個世界冠軍。他現在是贏得大獎賽冠軍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超過了阿蘭·普羅斯特的52次,以及胡安·曼紐爾·方吉奧的五個世界冠軍的紀錄,舒馬赫帶著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強大的法拉利車隊一起開始了2002年賽季。 從賽季的第十一站起一直到整個2002賽季末,這位德國明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紀錄,證明著他的冠軍實力。而2002年在奧地利也出現了不光彩的一幕,隊友巴里切羅迫於車隊壓力將勝利讓給了舒馬赫,接踵而來的是車迷們對站在領獎台上的世界冠軍噓聲一片。至今這一舉動仍處於激烈的爭論之中。 2003賽季,舒馬赫與吉米·萊科寧和胡安·帕伯羅·蒙托亞對冠軍頭銜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但混亂的美國大獎賽使又一個世界冠軍成為了舒馬赫的囊中之物,同時德國車王獲得的的車手冠軍頭銜也增加到了了6個。 2004賽季,邁克爾·舒馬赫再次統治了F1賽場,在前13場比賽中他獲得了其中12場比賽的勝利,加上在賽季倒數第2場大獎賽-日本大獎賽再次拿到冠軍,從而使自己在2004年的獲勝場次達到了13次。今後我們可能很難看到有人能夠打破舒馬赫獲得7個車手總冠軍的這一紀錄了。 2005賽季沒有被邁克爾·舒馬赫打破的紀錄已所剩無幾,我們唯一想知道的是如果他能夠接受一位水平相當的車手作為隊友的話,他還能獲得多少車手冠軍頭銜、拿到多少場大獎賽的勝利。不幸的是,我們永遠無法知道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車手到底有多麼偉大。 2006賽季雷諾的表現著實令人吃驚,而舒馬赫也和阿隆索戰的難解難分,在一場場艱苦的比賽中,舒馬赫積攢著自己的優勢,而倒數第二站的日本鈴木賽道上法拉利卻出現了罕見的爆缸事故,最終使車王與第八個世界冠軍失之交臂,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但我們依舊承認,車王的告別沒有缺憾,一如既往的精彩。 2009年11月3日,2009年ROC世界車王爭霸賽國家杯決賽拉開戰幕,最終由舒馬赫和維特爾代表的德國隊以2比1擊敗新科世界冠軍巴頓和英國車手普里奧克斯,幫助德國隊取得冠軍,繼2007年、2008年後,第三次奪得ROC世界車王爭霸的國家杯冠軍。同時,在個人賽上,舒馬赫以微弱劣勢遺憾的輸給瑞典車手艾科斯特羅姆獲得車手個人亞軍。 F1世界大獎賽自1950年舉辦以來,迄今為止一共產生了27名冠軍,其中有13人曾經獲得兩次以上的冠軍。其中胡安-曼紐爾-范吉奧一共獲得五次冠軍,這個記錄使其他冠軍車手黯然失色,整整保持了五十年無人打破。而現在,邁克爾-舒馬赫,則以他的七屆冠軍成為新一代巨星,他的成就超過了前輩,在同時代的車手中更是無人可比,而且他似乎一點都沒有退步的跡象。F1里,除了舒馬赫,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主要獎項
1992: ADAC Motor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全德汽車俱樂部年度最佳運動員】 1993: Golden Steering Wheel Award(Bild am Sonntag newspaper) 【金方向盤獎(《星期日圖片報》) 1993: Bambi 1994: AvD Sports Award 【AvD體育獎】 1994: Golden 1 (ARD Sports Gala) 1995: German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德國年度最佳運動員】 1995: Golden Camera Award (Hörzu magazine) 【金牌攝影獎】 1995: Golden 1 1997: Silver Laurel Award 【銀桂獎】 1997: Golden Lion Award(RTL) 【金獅獎(德國RTL電視台)】 2001: World Sport Award 【世界體育大獎】 2001: Freedom of the City of Modena 【摩德納自由獎章】 2001: European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歐洲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7年領取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
2001: 'Race of Champions' (L'Equipe) 【王中王】 2002: World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世界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2: 'Champion of Sports' (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體育冠軍獎】 2002: European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歐洲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3: Honorary Ambassador for the Republic of San Marino 【聖馬利諾共和國大使】 2003: European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歐洲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3: 'Race of Champions' (L'Equipe) 【王中王】 2004: World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世界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4: German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Year 【德國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4: 'Race of Champions' (L'Equipe) 【王中王】 2004: Sports Personality of the Century (ZDF) 【20世紀最佳運動員】 2006: Freedom of the City of Maranello 【馬拉內羅自由獎章】 2007: Prince of Asturias Award for Sport 【(西班站在領獎台上的邁克爾·舒馬赫(11張)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 2007: German TV Prize in the Special Awards Category 【德國電視特別獎】 2008: 'the most popular european personality' in France【法國人最喜愛的歐洲明星】 2008:全德最恩愛夫妻(德國《鏡中女人》雜志) 2010:【終身特別成就獎(《西班牙世界體育報》)】 2010年4月29日:【法國榮譽軍團勛章(French Legion of Honor)】(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菲永(Francois Fillon)親自授予) 2010年11月1日German GQ"MAN OF THE YAER″【年度人物大賞】
慈善活動
賽道上的舒馬赫極端冷靜和冷酷,但賽道之外的他用種種善舉證明了自己的愛心: 2004年末印度洋海嘯,舒馬赫取消了新年聚會,捐出1000萬美金(超越比爾·蓋茨等大富豪,是世界最大一筆私人捐款)。而在聯合國幾年前的官方統計上,舒馬赫的捐款就超過了百萬美金。 舒馬赫十幾歲時,就將他參加F3比賽獲得的3.2萬歐元獎金全部捐了出去。1995年,他將12.7萬歐元捐獻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筆錢是他原本要用來操辦婚禮的。 -舒馬赫在FIA2007年年度會議中被推舉成為國際汽聯全球道路安全基金會的成員,其實一直以來,舒馬赫都致力於FIA的道路安全工作 2009年1月舒馬赫探望哥斯大黎加地震災區
。 舒馬赫是一個十足的足球迷,他經常參加各類慈善足球賽事,他和羅納爾多、齊達內是很好的朋友。 舒馬赫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教育和體育大使(2002年接授),德國器官捐獻組織成員,他在塞內加爾和薩拉熱窩建學校、醫院。 舒馬赫還加入了以下慈善組織或機構: Nazionale Piloti慈善足球隊。
明星粉絲
明確表示或被報道過自己的偶像是舒馬赫的名人有: 羅納爾多(著名足球運動員),亨德利(檯球皇帝),塞巴斯蒂安·維特爾(德國F1車手),漢密爾頓(英國F1車手),馬薩(巴西F1車手),德拉羅薩(西班牙F1車手),波多爾斯基(德國國腳),林志穎,肖欽(鞍馬世界冠軍),呂林(乒乓球奧運冠軍),田亮(著名跳水運動員),郭晶晶,李玟(著名歌手),郎朗(天才鋼琴少年),許茹芸(著名歌手),任賢齊等等。
出征車王賽
2011年4月23日,舒馬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的ROC比賽,七屆F1車手總冠軍將繼續攜手維特爾為德國隊作戰。 2011年ROC賽事來到了德國的法蘭克福,國家杯的時間為12月3日,屆時德國本土車迷可以繼續一睹新老兩代車王的風采。關於為什麼會對ROC這么情有獨鍾,七屆F1車手總冠軍舒馬赫解釋說:「能夠代表自己的國家參加比賽是一種榮譽,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在這項賽事中展現自己的實力。去年我們在比賽中表現的不錯,今年比賽來到法蘭克福,我們會繼續努力。在ROC比賽中,你和車迷之間的距離會被拉近,你能夠在轟鳴的引擎聲中聽到他們在為你加油喝彩。
㈡ F1中塞納的奪冠次數沒舒馬赫多,但為什麼塞納叫車神,舒馬赫叫車王。
主要是因為舒馬赫和塞納同時比賽的時候總是處於下風,塞納死後舒馬赫才開始了他的王朝。
1994年,塞納轉會威廉姆斯並簽訂了年薪1500萬美元、為期兩年的協議。信誓旦旦的他決心在威廉姆斯找回自己過去的輝煌。
賽季第一站,塞納取得巴西英特拉哥斯賽道的桿位,可是在領先的情況下,他的賽車滑出了賽道。第二站賽納依然拿到桿位,但在發車時,被哈基寧撞出賽道,再次退出比賽。
第三站是聲名狼藉的伊莫拉賽道,正賽開始之前,事故就一個勁的發生:先是巴里切羅受重傷,排位賽中RATZENBERG撞車導致頸椎折斷身亡.直覺曾告誡塞納退出比賽,但是一向堅毅喜歡挑戰的塞納還是坐進了賽車,不幸真的發生了,他的賽車撞上了防護牆,其本人也沒有逃過此劫,命喪伊莫拉。
(2)f1巴西站為什麼沒有最佳車手擴展閱讀:
1992年,舒馬赫8次登上F1的領獎台,其中在比利時站首次登上分站賽冠軍寶座。賽季結束時,他以53分獲得第三名。
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並贏得了葡萄牙站比賽的冠軍。
1994年,舒馬赫代表貝納通車隊參賽,擊敗了威廉姆斯車隊的塞納獲得了當年F1的冠軍。在澳大利亞站的比賽中一次有爭議的事故後,舒馬赫爾以一分的優勢擊敗了達蒙·希爾取得了冠軍。九次勝利後,舒馬赫贏得了他的第二個F1冠軍。
㈢ F1車手戰績最好的是誰
目前來說,現役車手中我覺得應該是阿龍索和KIMI啦!
阿龍索,他的技術真的是非常的好呢!而且他的人也越來越惹人喜歡了,是因為經歷多了的緣故嗎?大家都知道,在一個不被重視的車隊,想要拿到好的成績是多麼的難!F1畢竟不是一個人開的多好就可以取得冠軍的!但是阿龍索就是這樣的環境下,他還是取得了109的總積分!靠的是什麼?自然就是他完美的技術和過硬的心理素質!
漢密爾頓確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但是姜還是老的辣,漢和阿比,首先在心理素質方面就遜了一籌,不然的話07賽季的冠軍就是漢的啦,漢在07巴西站的表現再一次說明成功是靠日積月累的,世上沒有天才,只有不斷在失敗中摸索著成功的人.當然就第一才參加就能的亞軍的成績來看,漢的前途就不可限量的,但如果就現在而言,我還是認為應該是阿龍索!
當然,F1現役車手中技術最好的人還有一個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KIMI!這個不管是誰的車迷都不得不承認的!但KIMI唯一的敗點就是他是——倒霉王子,不然總冠軍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總是退賽自然是影響成績的,但這和KIMI的技術並沒有任何關系,大家不能因為他的倒霉就否認了他的技術!6次分站冠軍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至於馬薩...我只能說他是個非常非常可愛的人,非常非常好的人。他的性格決定了他顧大局成全了KIMI本年度的總冠軍。而不是向MC內戰,整的什麼都沒得到。但是就技術而言,我只能說,如果馬薩開的不是法拉利,他絕對連第四的成績都得不到,這是很公正的。而且馬薩雨戰,真的是糟糕的讓人郁悶。當然我很喜歡馬薩,我想每一個法拉利的車迷都會喜歡他的。
--------------------------
樓上的那幾位,人家問的是現役好不好!舒米已經退役了耶!不過如果單說F1車手裡誰技術最好,我也首推舒馬赫!!!
㈣ 人物 | F1史上最偉大的10位車手 公認的賽場傳奇
雖然說賽車是一項強調團隊協作的體育運動,但坐在方向盤後的車手才是賽車的靈魂,讓這項運動變得如此富有魅力。作為喜歡賽車運動的車迷,今天我們就來熟悉一下在F1史上大家公認的10位最偉大的賽車手。
胡安·曼紐·范吉奧(JuanManuelFangio)
車手漢密爾頓1985年出生在英國,他是榜單上唯一仍在活躍在F1賽場的車手,也是F1史上第一位黑人車手。2007年,年輕的漢密爾頓以職業車手的身份進入F1,開始展現自己的賽車天賦。截止目前,漢密爾頓已經拿下6屆F1年度總冠軍,成為最有可能打破舒馬赫奪冠紀錄的車手。憑借梅賽德斯車隊的領先優勢,以及漢密爾頓目前極佳的狀態。外界預計,無論2020賽季何時開始,今年漢密爾頓都是最可能奪冠的車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關於F1年度車手冠軍的問題
我已查過權威資料,從1950年F1誕生以來,沒有哪位總冠軍在當年沒有拿到一個分站冠軍。
㈥ F1中有沒有拿到車手總冠軍的,車隊卻不能拿到總冠軍的。
有,記得哈基靈拿第二個冠軍那年的車隊冠軍是法拉力。 給分吧
㈦ F1賽車 十大賽車手
F1十大豪傑
一、紀錄之王舒馬赫
舒馬赫是F1車手隊伍中最有天賦的人物。每場比賽之前,他進行的准備也最為全面、最為穩妥。在車隊里,舒馬赫無疑是一面旗幟。無論在賽場內,還是在賽場外,他總是全神貫注於車賽,很少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擾。即使在母親去世之後,他仍然堅持參加比賽。他的行動不時鼓舞著隊友與他一道奮斗。
34歲的舒馬赫在東京得到了第六個冠軍,創造了F1大賽的新紀錄,他目前是保持紀錄項目最多的車手。盡管年輕的車手對舒馬赫總是懷抱冠軍不放氣憤不已,可是他們對舒馬赫在濕滑的跑道上能夠奇妙地控制高速飛奔的汽車也是欽佩之至。
最佳表現:1995年霍根海姆賽道。在濕滑的賽道上,舒馬赫只用了幾圈就超過了所有的對手並最終奪取了冠軍。
二、藝術大師方吉奧
「方吉奧」是F1最經常被提及的名字,他創造的紀錄是無數後輩沖擊的目標。2003年,34歲的舒馬赫超越了方吉奧,成為第一個6奪年度車手總冠軍的人,寫下新的神話。
在F1賽車界,方吉奧是有名的「藝術大師」。這位靦腆的阿根廷人的駕車技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且他對於賽車的了解恐怕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F1車手。正是依靠超人的技術和預判能力,方吉奧逃過了賽車場上的許多陷阱。
1934年以後,方吉奧開始參加賽車比賽。在阿根廷的賽車歷史上,方吉奧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多次獲得阿根廷汽車大賽冠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阿根廷的賽車跑道猶如死亡通道。為了讓觀眾看著刺激,車手們在質量不高的跑道上開車狂奔,十分危險,經常出現車毀人亡的悲劇。1940年、1941年,方吉奧連續兩年獲得全國比賽的冠軍。此時,方吉奧迫切希望到賽車運動更為發達的歐洲開拓自己的事業。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的美夢一時間難以實現。
1950年,方吉奧來到歐洲賽車場時,他已經38歲了。在之後的7年時間里。方吉奧獲得了5個世界冠軍,在51站比賽中獲勝24站。作為精明的F1大賽戰略家,方吉奧不僅在比賽中展現了擅長控制比賽的能力,而且在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上,他也表現出超強的控制能力。剛來歐洲時,方吉奧只能與名氣不大的車隊合作,精明的他只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合同,因為他知道憑著出類拔萃的表現,很快會有大牌車隊上門找他。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方吉奧就進入了優秀車隊。
最佳表現:1957年德國霍根海姆賽道。賽場上,方吉奧的賽車的輪胎出現了毛病,不得不在修理站呆了很長時間,比其他車手竟然落後了1分鍾。但是最終方吉奧以3秒的優勢奪取了冠軍。同時,方吉奧在這次比賽中,連續7次創造了單圈速度最快的紀錄。
三、巴西的民族英雄賽納
1960年,塞納出生在巴西最大的城市聖保羅。從20歲開始,塞納就是巴西的賽車英雄。自1982年以始,塞納先後獲得過福特方程大賽、英國冠軍賽、歐洲冠軍賽、英國F3大賽等著名賽事的冠軍。1984年後,塞納先後效力於雷諾、本田、麥克拉倫和威廉姆斯等F1車隊,並且多次登上了冠軍寶座。1.75米的身高、英俊的容貌、突出的戰績,使塞納在歐洲和巴西的女性車迷當中頗有人緣。當年塞納稱雄F1車壇時,舒馬赫和普羅斯特全都得讓他三分。在塞納看來,幫助他獲得大賽冠軍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上帝的幫助。上帝安排他進入了賽車運動。同時,上帝又給予他獲得勝利的一切本事。與舒馬赫等人不同,塞納在賽場內外人氣都很旺。天生的良好氣質、文質彬彬的談吐和無時不刻表現出來的睿智使得他總是超人一等。盡管他在賽場上有時表現得相當粗魯,但是車迷們仍然愛戴他。在摩納哥的埃莫拉賽道上,塞納贏得過6次冠軍。可是,1994年5月的埃莫拉賽道卻吞噬了這位巴西車手的生命。盡管塞納的世界冠軍的數量不如舒馬赫多。可是在獲得首發位置的數量方面,舒馬赫很難超越塞納創下的65次桿位的世界紀錄。塞納命喪賽車場之後,人們對法拉利車隊、對塞納所效力的威廉姆斯車隊都提出了種種置疑。塞納的家屬也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疑問,但是最終對事故的調查還是不了了之。最佳表現:1988年的鈴鹿賽道。第一圈比賽結束時,塞納尚處在第16名,可是到比賽結束時,他後來居上奪取了冠軍。
四、父子兩代皆喪生賽場的阿斯卡利
1918年7月13日,阿斯卡利出生在義大利的米蘭。他的父親安東尼奧阿斯卡利是當時義大利最為著名的賽車手,經常帶著兒子參加各種車賽。就在阿斯卡利的第七個孩子出生之前的兩周,他在法國的大獎賽上丟掉了性命。從那時開始,小阿斯卡利就希望成為像父親一樣的車手。
受戰爭的影響,阿斯卡利的事業中斷了幾年,1947年,他重操舊業。法拉利車隊的老闆恩佐和是阿斯卡利父親的朋友。在他的幫助下,阿斯卡利進入了法拉利車隊。
1950年代,阿斯卡利在兩年的時間里控制了大賽,奪得了冠軍。史學家認為,他對比賽的控製程度只有當今的舒馬赫才能夠趕得上。1952年和1953年連獲冠軍的阿斯卡利在1955年出事了。他的賽車撞進了蒙特卡羅港口,車子入水後,阿斯卡利竟然靠游泳逃脫了死亡而且一點沒有受傷。但是幾天之後,在蒙扎賽道上練習時,阿斯卡利沒有應那句老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而是追隨先父喪生於賽車場。
最佳表現:1953年的希爾維斯通車道。阿斯卡利自始至終領先於方吉奧,最終獲得了冠軍。
五、克拉克魂歸蘇格蘭
在阿斯頓.馬丁的幫襯下,克拉克在1960年獲得了參加F1大賽的資格。從1960年到1968年期間,克拉克共獲得了25個分站賽冠軍,還兩度成為車手總冠軍。盡管克拉克實現了人生之夢,成為了F1冠軍,但是他的好運到此為止,最終這位叱吒F1賽道的車手魂歸蘇格蘭。在1968賽季,克拉克首先在南非站獲得了冠軍,大有超過方吉奧再次獲得總冠軍的氣勢。可是,同年在霍根海姆舉行的F2汽車大賽上,克拉克車毀人亡。事後,賽車界對於這位謙虛的蘇格蘭人總是念念不忘。在F1歷史上,克拉克與方吉奧和塞納齊名。
最佳表現:1967年的蒙扎賽道。比賽臨近結束時,克拉克車胎被扎破,但是他仍然領先一整圈,最後一圈,在汽油耗盡的情況下,他駕駛著賽車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六、差點成為射擊冠軍的斯圖爾特
斯圖爾特最大的特點是有些結巴,這使他沒有獲得參加1960年奧運會射擊隊的資格。此後,斯圖爾特借了一輛賽車,開始練起車來。在1965年斯圖爾特正式成為F1車手之前,他還參加了F3的比賽。
他的過人之處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他的勇氣和智慧。斯圖爾特參加F1時,恰好是事故頻發階段,人們總將F1大賽與死神聯系在一起。可是,斯圖爾特卻獲得了3次車手總冠軍。
他在事業處於最高峰時離開了F1跑道。其後,斯圖爾特開始不遺餘力地為車手的安全奔走。當今F1賽車的不少安全防護措施都是斯圖爾特提出來的。
最佳表現:1968年霍根海姆賽道。當時,雨水和霧氣包圍了整個賽道。賽車場的能見度幾乎等於零。但是,斯圖爾特卻在第一圈之後就領先了8秒,比賽結束獲得冠軍時,他比列第二位的車手提前了整整4分鍾,這在F1賽車史上是罕見的差距。
七、兩進F1的勞達
勞達是F1大賽中二進宮並且取得成功的為數不多的車手之一。1971年,奧地利人憑借自己的雄厚資金,進入了F1大賽,並且在法拉利車隊獲得了兩個車手總冠軍。
1979年,勞達突然退出。3年之後,勞達回到了F1大賽,但是這次加盟的不是法拉利車隊,而是麥克拉倫車隊。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個人的第三個F1車手總冠軍。
勞達是F1大賽中的智多星。每次比賽之前,他都要分析一下本站比賽可能遇到的風險,衡量一下冒險是否值得。退役後,勞達還當過美洲虎隊的掌門人。
最佳表現:1976年尼爾布格靈賽道。這時處處小心謹慎的勞達遇到的惟一一次致命風險,但是他巧妙地逃脫了。比賽中,汽車起火,勞達被燒得疼痛難忍,可是他最終還是獲得比賽的第四名。
八、全能型車手莫斯
在英國,只要一提到斯特林莫斯的名字,人們就會想到F1大賽。莫斯出生在英國的一個賽車世家裡。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莫斯和母親都是摩托車、賽車比賽的高手。盡管莫斯的全家都是運動員,可是他小時候卻是多愁多病身。莫斯的腎病一段時間里沒有得到很好的醫治,差點斷送了他的前程。
1951年,干過多種職業的莫斯終於來到了法拉利車隊。可是當比賽快要開始時,車隊卻臨時換人,這讓莫斯深感失望。後來,法拉利車隊曾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莫斯始終沒有同法拉利和解。在1951年到1961年的10年時間里,莫斯從來沒有拿到過一次F1總冠軍。可是,他在其他比賽中卻為英國獲得了不少冠軍。
最佳表現:1955年安特里車道。莫斯擊敗了隊友方吉奧,奪取了他的16場勝利的第一場。
九、駕駛自造賽車拿冠軍的布拉海姆
布拉海姆是澳大利亞第二代車手中的佼佼者。布拉海姆15歲時離開了學校,到一家修車場工作。同時,心計頗深的布拉海姆每個晚上都到科加拉工程學院進修工程師課程。
1946年他憑手藝在悉尼開設了一家小小的汽車修理廠。不久,布拉海姆結識了美國人約翰尼.斯昆博格。布拉海姆專門為斯昆博格製造小型賽車,積累了不少製造賽車的經驗。很快,布拉海姆從修車人、造車人變成了開車人。他第一次參加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比賽就獲得了冠軍。與此同時,布拉海姆與羅恩.陶拉納克結成了夥伴關系,這種關系一直保持到歐洲的F1賽場上。1955年,布拉海姆進入了歐洲的汽車大賽。
歐洲干凈、整潔和平滑的車道,代替了澳大利亞崎嶇不平、骯臟的賽道,良好的條件使布拉海姆更加熱愛F1大賽。這位不苟言笑的澳大利亞人,是迄今F1賽車界惟一一位開著自己製造的賽車獲得世界冠軍的車手。
從1955年到1970年,布拉海姆參加了126場F1大獎賽的比賽,獲勝14場。
最佳表現:1966年蘭斯車道。40歲的布拉海姆迎來了他個人賽車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刻。他駕駛著自己製造的賽車在蘭斯車道上拿到了冠軍。
十、綽號最多的車手普羅斯特
在13年的時間里,普羅斯特在F1賽車場上為法蘭西民族多次獲得了榮耀。
1985年,普羅斯特獲得了法國政府頒發的榮譽騎士獎章。1999年,他又獲得了20世紀世界體育大獎。
普羅斯特的賽車事業持續時間很長,因此在業內,綽號最多的車手莫過於他。由於他攻於心計,人們送給普羅斯特一個綽號「計算器」。同時,車手勞達還給他起了一個不雅的綽號「婊子養的快兒子」。普羅斯特的鷹鉤鼻子使其他車手暗地裡稱之為「大鼻子」。
普羅斯特與其他車手相比,他的穩定性是最值得稱道的,很少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對參加的每一場比賽,普羅斯特賽後總要認真地評述一番,而且講得出道理來。在F1賽車手當中,一提到「教授」,人們自然知道指的是普羅斯特。三度F1車手總冠軍普羅斯特在麥克拉倫車隊和威廉姆斯車隊都是核心人物。
舒馬赫崛起之後,普羅斯特顯然走上了下坡路,但是他利用媒體的能力高於對手,所以仍然能得到好評。普羅斯特創下的199場F1大賽獲勝51場的成績曾被認為是最難打破的紀錄之一。他費盡心血創建了一支F1新車隊,卻在新世紀開始之後不得不解散,這恐怕是普羅斯特一生中最難過的事情。
最佳表現:1985年蒙扎賽道。比賽中他展示了完美無缺的技術,獲得了個人第一個年度車手總冠軍。
㈧ 巴西站,舒馬赫會拿總冠軍嗎
天氣要是看車王不爽的話,那就不好講嘍!!!!!
㈨ F1巴西站
北京時間10月22日1時33分,法拉利車隊芬蘭車手萊科寧率先沖過巴西大獎賽終點獲得今年第六個分站勝利,並以110分,1分的優勢獲得車手世界冠軍。賽前最大熱門漢密爾頓本站比賽僅名列第七,屈居年度亞軍。衛冕世界冠軍阿隆索獲得本站季軍,並成為年度季軍。至此,2007年F1世錦賽大幕落下。 英特 拉格斯賽道氣溫36攝氏度,賽道表面高達63攝氏度,這是本周末以來的溫度最高值,也是全年17站比賽中的頂峰。比炙熱烈日更熱烈的是巴西車迷,比賽開始前賽道上所有看台都被觀眾填滿,紅是這里的主色調。
巴西本土車手繼去年後再獲桿位,他能衛冕巴西大獎賽勝利嗎。更重要的焦點在馬薩身後,漢密爾頓、萊科寧和阿隆索將為年度車手總冠軍展開大決戰。
馬薩切線起步,直接將賽車擋在漢密爾頓前面。萊科寧從外線輕而易舉的超過漢密爾頓晉升到第二位。阿隆索的啟動速度稍慢,直路上被韋伯超過,不過他利用理想入彎線路反超韋伯並在出二號彎時從內側爬過漢密爾頓。漢密爾頓在阿隆索的威逼下顯然有點手軟。
跌落到第四位的漢密爾頓在隨後的直道上向阿隆索發起進攻。見阿隆索死守內線,漢密爾頓閃至外線延後剎車。銀箭賽車右前輪拉出青煙——漢密爾頓沖出賽道!駛過砂石緩沖區回到賽道後漢密爾頓的名次已下降到第8位,前面是兩部寶馬和紅牛車手韋伯。
馬薩和萊科寧領先,阿隆索第三。漢密爾頓嘗試超越海德菲爾德。第7圈,海德菲爾德在一號彎剎車太遲,漢密爾頓借機上升一位。此時庫比卡已經超車,現在擋在漢密爾頓前面的是韋伯。但是就當漢密爾頓欲向韋伯發起沖擊時,邁凱輪2號賽車突然慢了下來!
漢密爾頓只能眼看著其他車手從身後輕松超過。在近半圈的路程中,漢密爾頓努力嘗試調整賽車,希望銀箭可以恢復速度。終於在進入賽道第三階段後邁凱輪賽車重新開始加速。漢密爾頓恢復速度後很快連超巴里切羅和蘇蒂爾升至第16位。接著又連續超過科瓦萊寧、小舒馬赫、戴維森、佐藤琢磨和中島一貴。巴頓因賽車故障退賽後漢密爾頓升至第十。
領先的馬薩、萊科寧和阿隆索分別在第20、21和22圈進站,加油時間為8至9秒。回到賽道後相互順序不變。漢密爾頓的策略有變,他在第23圈停站加油時間只有5.8秒並換上超軟胎,回到賽道後名次又下降到第13位。三圈後漢密爾頓就超越巴里切羅,繼而超過維泰爾,並利用小舒馬赫進站升至第9位。
比賽進行了30圈。法拉利速度奇快,馬薩領先萊科寧3秒。阿隆索已經落後對手近20秒,甚至遭到輕油庫比卡的緊逼。阿隆索僅抵擋了兩圈就被庫比卡超過失守第三位。此時阿隆索的圈速在1分14秒6,漢密爾頓的圈速為1分13秒5左右,速度快過法拉利。
漢密爾頓在第36圈第二次進站,他使用超軟胎只跑了13圈。回到賽道後漢密爾頓仍在第9位,但是此時他前面的正好是兩部法拉利賽車。阿隆索則利用庫比卡進站回到第三位,此時他已落後法拉利30秒。在3號彎,一輛雷諾賽車撞得支離破碎,科瓦萊寧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F1新秀賽季。
40圈後比賽進入膠著狀態。馬薩、萊科寧和阿隆索之間的位置看起來很難改變。庫特哈德進站後漢密爾頓位居第8位。前面分別是兩次進站的特魯利、庫比卡和一次進站的羅斯伯格和海德菲爾德。馬薩在第50圈進站,領先位置讓給萊科寧。萊科寧第52圈進站,出站後剛好領先馬薩確立頭位。
隨著萊科寧獲得領先,世界冠軍形勢明朗了許多。阿隆索已無法對法拉利構成威脅,萊科寧10分在握。這意味著漢密爾頓要想獲得世界冠軍就必須以第五名完賽。而漢密爾頓在第57圈完成第三次進站後,又超過幾乎不做任何抵擋的庫特哈德後仍然位居第8位。
最後10圈,漢密爾頓先做出最快圈速,並利用特魯利進站上升到第7位。前面兩位車手是海德菲爾德和羅斯伯格。羅斯伯格與第四位的庫比卡爭奪非常激烈,威廉姆斯車手終於在倒數第2圈超越對手升至第四。但是這對漢密爾頓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一圈沒有任何意外,法拉利芬蘭車手萊科寧順利通過終點贏得巴西大獎賽勝利,並獲得車手世界冠軍。賽前最大熱門漢密爾頓本站比賽僅名列第七,屈居年度亞軍。衛冕世界冠軍阿隆索獲得本站季軍,並成為年度季軍。至此,2007年F1世錦賽大幕落下。
22日凌晨,本年度F1大獎賽在巴西上演終極對決。賽前被媒體認為沖擊總冠軍可能性只有1%的法拉利「冰人」萊科寧創造奇跡,他勇奪巴西站冠軍,並逆轉漢密爾頓加冕年度總冠軍。
好運①:對手沖出賽道
賽前,107分在手的漢密爾頓一臉凝重,最大的奪冠熱門卻彷彿最緊張;阿隆索103分,賽前他在沉思,好像還在思考如何奪冠這道復雜的數學題;萊科寧100分,這個往日里不苟言笑的芬蘭「冰人」卻難得地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比賽開始了,一向有著完美車隊戰術的法拉利這次也沒有讓觀眾失望。桿位發車的馬薩切線啟動壓住身後的漢密爾頓,幫助隊友萊科寧在進入第一個彎角前就超過小漢,躍居第二。賽場一片驚呼,而與此同時,第四位發車的阿隆索也借機超過漢密爾頓,積分領先者甫一發車就退到第四!年輕的小漢顯然沒有料到這樣的開局,他開始頭腦發熱,瘋狂地試圖超越身前的賽車,焦急的心態隨即讓他錯過剎車點而沖出賽道。一圈不到,漢密爾頓已經退到第八!這讓萊科寧和阿隆索都平穩了心態,他們深知,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安穩地跑好了,自己就會有機會奪冠。
好運②:對手賽車故障
無漏偏逢連夜雨,第七圈,漢密爾頓駕駛的銀色邁凱輪2號賽車居然越跑越慢,變速箱故障讓他的賽車幾乎停下,他只能眼看身後的「菜鳥」從身邊掠過。賽車恢復正常後,小漢奮起直追,但經此一截,他的排名跌到了第十八位!這時,黃色的巴西國旗、紅色的法拉利大旗開始迎風飄搖,彷彿總冠軍已然到手。
好運③:隊友全力護駕
老道的萊科寧緊緊跟在隊友馬薩身後等待機會,他明白,自己只要贏得本站冠軍,總冠軍就會向他走來。而殺紅了眼的漢密爾頓盡管憑借賽車的優勢一路追到第八,但他面對攔在身前已經將自己包圍的兩部法拉利賽車毫無辦法。法拉利用兩次完美的停站策略鞏固了自己的領先地位,而萊科寧也正是在第二次停站後壓倒馬薩開始領跑,駛向總冠軍。此時,邁凱輪卻不知為何為漢密爾頓安排了三次停站,這也直接斷送了他的奪冠前途。
1小時28分15秒270,萊科寧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而隨著阿隆索和漢密爾頓分別以第三和第七名結束比賽,芬蘭人終於在自己的第七個F1賽季實現了世界冠軍夢。領獎台上,這個曾經在終點線前爆缸的「倒霉蛋」痛飲香檳,笑得無比開心。看來好運氣來了,真是擋也擋不住。至此,2007年F1大幕落下,漢密爾頓和阿隆索分別獲得年度亞軍和季軍。
㈩ 急!2003年的F1巴西站,萊科寧根據賽會的仲裁把手裡的冠軍獎杯交給了費斯切拉!
2 0 0 3 年 巴 西 大 獎 賽
北京時間4月7日,2003賽季F1大獎賽第三站在巴西聖保羅的因特拉格賽道進行,本站比賽從始至終都充滿了戲劇性。由於賽前巴西突降暴雨,因此比賽開始比原定時間推遲了17分鍾,在原計劃需要完成71圈的比賽中車手們只完成了55圈的角逐便因為韋伯的賽車發生事故使得比賽提前宣告結束,總共有10名車手完成了本站比賽,最終麥克拉倫車隊的芬蘭車手萊科寧以1小時29分53秒179的成績繼獲得馬來西亞站分站冠軍後再奪第三站冠軍,這也是萊科寧個人奪得第2個分站冠軍,獲得亞軍的是喬丹車隊的義大利車手費斯切拉,他也為喬丹車隊參加的第200場比賽獻上了最好的禮物,第三名則是雷諾車隊的西班牙車手阿隆索,但是阿隆索在比賽最後階段發生事故受傷被送往醫院。邁克爾-舒馬赫則在第25圈時因賽車滑出賽道而退出比賽。三站過後,萊科寧以26分排在車手積分榜頭名位置,麥克拉倫車隊以41分排在車隊積分榜榜首。
本站比賽是喬丹車隊參加的第200站比賽,同時也是國際汽聯自1950年成立以來的第700站賽事,但是比賽在開始前便被一場暴雨所打亂,正式比賽在比原定計劃時間推遲了17分鍾後開始,前7圈比賽20輛賽車是在安全車的帶領下完成的,到第17圈比賽時,索伯車隊的海德菲爾德和米納爾迪車隊的威爾遜相繼推出比賽。第18圈時,由於費爾曼的賽車右前輪突然脫落,賽車在失控把潘尼斯也給撞出了賽道,安全車第二次進入賽道引導其他賽車繼續比賽。第24圈時,蒙托亞和巴西本土車手皮佐尼亞相繼在第三號彎道處賽車滑出賽道撞到防護牆後退出比賽,1圈後德國人邁克爾-舒馬赫也沒有在相同的位置逃過「劫難」,他的賽車也以幾乎相同的位置和相同的方式撞到防護牆而被迫退出比賽,而這次事故這使得安全車第三次出現在賽道上。
第31和32圈,維斯塔潘和巴頓也在彎道處滑出賽道提前結束了個人在本站中的比賽。第42圈時,阿隆索由於在賽會搖動黃色旗幟時超車違規,被賽會處罰進工作站一次。當賽車行駛到44圈時,本土車手法拉利車隊的巴里切羅利用一個「S」彎超過了排在首位的庫爾特哈德,這個場面立刻引來了現場巴西車迷的一片歡呼,但巴里切羅的領先優勢沒有保持多久,他在第47圈時由於賽車出現技術故障,停在賽道邊而被迫退出比賽。第54圈美洲虎車隊的澳大利亞車手韋伯的賽車突然撞在防護牆,使得賽車破碎不堪,並且碎片灑落賽道影響了比賽的繼續進行,這時賽會宣布比賽結束,最終成績將根據宣布比賽結束前兩圈的成績為最終成績。最後麥克拉倫車隊的芬蘭車手萊科寧以1小時29分53秒179的成績奪得了他個人車手生涯的第二個分站冠軍,第他的時速為204.197公里/小時,第二名被喬丹車隊的義大利車手費斯切拉奪走,第三位的是雷諾車隊的西班牙人阿隆索,但阿隆索卻沒有登上最終的領獎台,因為他在跑「最後」一圈時賽車被韋伯的賽車碎片「所累」撞到了防護牆,這次事故使得阿隆索受傷,目前他的傷勢情況還不得而知。當大會舉起紅旗宣告結束時,當時排在第1位的喬丹車隊車手費斯切拉歡喜異常,不過大會最終宣布的冠軍是麥克拉倫車隊的芬蘭車手萊科寧,排在第二位的是費斯切拉,第三-八位的分別是阿隆索,庫爾特哈德,弗倫岑,維倫紐夫,韋伯和特魯利。本站比賽過後車手們將在4月20日轉戰聖馬利諾進行2003賽季F1大獎賽第四站的比賽
費斯切拉慶職業生涯首冠 萊科寧大度為對手祝福
在巴黎召開的聽證會上國際汽聯正式宣布喬丹車隊的費斯切拉獲得巴西大獎賽的冠軍,而此前被「判為」冠軍的麥克拉倫車隊萊科寧最終排在第二位。由於名次的改判致使目前的車隊和車手積分榜都發生了改變,麥克拉倫車隊還是繼續以39分高居榜首,但是僅僅比法拉利車隊高出23分,而萊科寧的成績目前是26分,領先世界冠軍舒馬赫16分。在F1第三站巴西大獎賽中,由於事故頻出,大賽組委會在第55圈被迫終止比賽,當時費斯切拉排在首位,但是根據國際汽聯的規定,終止比賽的最終排名以前兩圈為主,所以萊科寧獲得冠軍。但是事後這一判罰遭到了業內和媒體的一致反對,這時喬丹車隊站出來表示他們手中有證據證明在終止比賽時費斯切拉已經開始了第56圈比賽,所以國際汽聯召開聽證會商討最終的排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費斯切拉終於贏得了勝利。
這是費斯切拉職業生涯第一個分戰賽冠軍,同時也是喬丹車隊第4個分戰賽冠軍,喬丹車隊上次獲得分戰賽冠軍還是在1999年的歐洲紐博格林大獎賽,另外由於巴西站是喬丹車隊第200場F1比賽,所以此戰的勝利對於車隊來說也具有特殊意義。喬丹車隊老闆埃迪-喬丹說道:「我為費斯切拉、車隊、贊助商福特和我們的車迷感到高興,我對於國際汽聯更改排名感到很滿意,因為這才是正確的判罰。這是一場比賽,所以對於車手來說獲得自己真正的排名才是對他們的尊重。不過很可惜,費斯切拉的這個冠軍並沒有被馬上承認,要不他就可以站在最高領獎台上慶祝自己的首個分戰賽冠軍。另外巴西站的勝利也證明了我們是F1的頂尖車隊,總之對於過去的巴西站我們感到滿意。」
最終獲得冠軍的費斯切拉目前積10分排在第四位,在得知自己最終獲得冠軍時費斯切拉顯得很激動,「我對於國際汽聯做出的決定感到高興,我和車隊最近都在研究比賽的最終結果,錄像證明我當時已經開始了第56圈比賽,所以我們申訴希望得到公正的判罰。對我們來說要想在賽後改變判罰確實很困難,但是我還是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分戰賽冠軍感到高興,這是車隊和車迷的功勞,我盼望今後能夠有更加出色的成績。我已經等不及下站比賽,因為義大利是我的家鄉,我希望在這里贏得勝利。不過我也有遺憾,那就是我沒有站在最高的領獎台慶祝勝利。總之,我現在對於自己非常的自豪,因為我終於成了冠軍。」萊科寧從「幸運」的被判冠軍到「不幸」的被改判為亞軍,他經歷了一場從大喜到大悲的波折,五天前他還站在巴西站的最高領獎台上噴灑香檳,舉起冠軍獎杯接受車迷的歡呼,但是五天之後他卻成了亞軍,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萊科寧顯得很大度:「我在這里祝賀費斯切拉和喬丹車隊的勝利,幾周前我剛剛在馬來西亞大獎賽獲得職業生涯首個冠軍,所以我清楚冠軍在車手心目中的分量,我想費斯切拉一定非常高興。在過去的比賽中麥克拉倫車隊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新賽季才剛剛開始,我們對於今後的比賽充滿信心,所以我對於改判並不太失望。」麥克拉倫車隊老闆丹尼斯對此說道:「其實我在幾天前就看到了錄像,錄像中已經證明了喬丹車隊的勝利,在這里我向費斯切拉和埃迪-喬丹表示祝賀。當然我們的車隊最終沒有獲得巴西站前三名讓我感到遺憾,但是我能夠想像這場勝利在埃迪-喬丹心目中的分量。」F1第四站聖馬利諾大獎賽將在4月20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