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喂養肉牛長的更快
目前喂牛可以利用農村的農作物秸稈養牛比較好,省錢,成本小利潤高。
㈡ 肉牛的一般飼養管理要點有哪些
青年牛的飼養管理要點有:(1) 飼養要點 大量供給青綠飼料,為成年後能大量採食創造條件。日糧應以粗飼料和多汁飼料為主,青貯以及青綠飼料的比例可占日糧的85%~90%,精料的日喂量保持在2~2.5千克。
18~24月齡,是奶牛交配受胎階段,自身的生長發育逐漸變得緩慢。這一階段要防止營養水平過高,導致牛體肥胖造成受孕困難。應以供給品質優良的乾草、青綠飼料、青貯飼料和塊根類飼料為主,精料為輔。到妊娠後期,適當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可喂2~3千克。在有放牧條件的地區,育成牛以放牧為主,並根據牧草生長情況,酌情增減飼料喂量。
(2)管理要點 定期測量體尺和稱重,及時了解牛的生長發育情況,糾正飼養不當,加強運動。在沒有放牧條件的地區,應提供牛自由運動的場所;做好發情、繁殖記錄;按摩乳房。對6~18月齡的育成母牛每天可按摩1次,18月齡以後每天按摩2次。按摩可與刷體同時進行。按摩乳房時,切忌擦拭乳頭,以免引起乳頭龜裂,或病原菌從乳頭孔侵入,導致乳房炎發生;及時補料。放牧草地質量不高、採食營養不足時,應適當補飼精料。
後備母牛各階段的理想體高和體況月齡 3 6 9 12 15 18 21 24體高(厘米) 92 104~105 112~113 118~120 124~126 129~132 134~137 138~141體況評分 2.2 2.3 2.4 2.8 2.9 3.2 3.4 3.5
㈢ 巴西種牛
巴西的牧場面積相當於耕地面積的3倍,廣闊無垠的牧場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養牛的頭數和牛肉的產量均佔世界第2位,豬的頭數名列世界第3位。養牛業以放牧為主,集約化的奶牛場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產品仍需大量進口。
肉牛:
肉牛生產是巴西畜牧業的支柱產業,主要分布於東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中部的巴西高原和亞馬遜平原。
主要品種有內絡爾牛Nellore)、居爾牛(Gyr),皆為過去從印度引進,至今保持純種繁育。另一種數量較多的牛為克利羅牛(Criollo),是19世紀從西班牙引進的,成年公牛體重可達800-1020kg。1997年巴西牛存欄數1.63億頭,年產牛肉515萬t,占當年世界牛肉產量的9.5%。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
奶牛:
巴西的奶牛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的大城市郊區。除本地品種外,引進的奶牛品種主要為黑白花奶牛,另外有更賽牛(Guernsey)、愛爾夏牛(Ayrshire)。1997年奶牛存欄數為2400萬頭,牛奶產量1924萬t,平均每頭牛產奶800kg左右。
㈣ 怎樣養殖肉牛
養殖好肉牛自然也是養殖戶們關心的問題,養殖好肉牛要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1、品種選擇:養牛養得好不如品種選得好,有些品種喂的再好就是不見肉牛體重增加快,這個原因表明肉牛品種對於肉牛生長速度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養牛戶在選擇肉牛品種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可以參考品種有魯西黃牛、西門塔爾牛或者利木贊牛。
2、飼料搭配:注意飼料的搭配,要按照肉牛體重、品種進行合理搭配。為了節約成本,最好玉米、粗飼料都盡量直接向農戶購買,一來能節省一部分成本,二來能把好飼料質量關。3、防疫管理:養牛場防疫管理不單單利於生長,還減少了疾病的發生,間接的提升了利潤。管理不當是直接導致虧損、失敗的直接原因,不可小視,亡羊補牢是斷不可取的,希望養牛者要注意這一點。養殖肉牛遇到問題的話,可以上雲種養咨詢專家,它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平台。裡面集合了數萬名種植和養殖方面的專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2分鍾內就會得到回復。
㈤ 肉牛很瘦養不肥該怎麼養
肉牛瘦養不肥原因主要還是驅蟲問題
體內外驅蟲,也有講究,使用的葯物量,以及注射時間
還要考慮肺部以及肝部的驅蟲
我在沈陽地區養殖肉牛11年了,現在養殖240頭
㈥ 牛怎麼養殖技術
一、肉牛的飼養技術:肉牛高效飼養管理技術
市場對牛肉的需求越來越趨向於瘦肉多、脂肪少、肉質鮮嫩、多汁、肉的大理石紋明顯,味香可口。因此,肉牛在屠宰之前均需要一段時間的育肥。其飼養和管理技術也因肉牛生產的不同目的而改變,形成專門化生產的配套技術。現著重介紹當前肉牛生產中經濟效益較好的架子牛肥育和小牛肉肥育的主要技術和方法。
架子牛肥育的飼養管理技術:
1.架子牛的選擇
所謂「架子牛」一般是指未經育肥或不夠屠宰體況的個體,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階段,需經一段時間的強度肥育以達到增重長肉的目的。架子牛一般年齡為1~1.5歲。其特點是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經濟收益好。
架子牛的外貌選擇要點是:頭短額寬,嘴大頸粗,體軀寬深,前後軀較長,中軀較短,皮薄疏鬆,體格較大而肌肉不豐富,稜角明顯,背尻寬平,具有長肉的潛力。而對體軀過矮、窄背、尖尻、交膝、體況過瘦弱的牛隻不應選用。
2.肉牛品種的選擇
根據國內業已進行的肉牛生產類型看,選擇雜種肉牛(採用外來良種如夏洛來、利木贊、西門塔爾等品種公牛與中國地方黃牛雜交所產的雜種牛)、中國地方良種黃牛(秦川牛、晉南牛、魯西牛、南陽牛、溫嶺高峰牛等)均獲得成功。並可開發優質高檔牛肉的生產。
3.肉牛日糧的優化配合
應掌握四條原則:(1)確定架子肉牛的營養需要;(2)分析測定所喂的飼料的營養成分,提供營養依據。要有優質乾草和玉米青貯,精料多樣化,有較高的過瘤胃蛋白和高能量的飼料組成;(3)符合牛的消化生理要求;(4)飼料的價格較低廉。最後憑借飼養經驗優化日糧。
4.飼喂技術
採用全混合日糧喂飼,一天兩次,以便牛隻有充分時間反芻和休息。飲水供應充足,水質衛生潔凈。先喂後飲,注意水溫,冬季飲溫水,夏季飲涼水。草料勤保管,防止霉爛變質。
為改善肉質,添加酵母類菌體蛋白飼料,維生素A、E。
5.管理技術
(1)牛舍溫度的控制 美國對肉牛含有自動溫控設施。冬季保暖,夏季用空調,讓牛隻對能量利用達到最佳狀態。國內在用塑料薄膜擋風保溫,降低濕度,保持牛床乾燥。牛舍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夏季驅蚊滅蠅,讓牛吃飽睡好,利於長膘。
(2)拭刷牛體,清除糞便、污垢,促進代謝機能。
(3)控制運動,減少能量消耗。
(4)去勢肥育,是改善肉質的重要方法
二、肉牛的飼養技術:育肥肉牛的良好青粗飼料
注意控制飼料的酸度。青貯、黃貯等發酵飼料製成之後的pH值一般在5.0左右,發酵過程中還會生成乙酸和乳酸,這樣就會使得青貯飼料的酸度過高。酸度過高的青貯飼料不但降低適口性,而且對牲畜的牙齒胃腸有腐蝕性和刺激性,不利食用,適量加一點尿素能解決青貯飼料酸度過高的問題,而且還能提高青貯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酒糟、果渣發酵產品等酸度也較大,如果用這些飼料長期育肥肉牛,對牛的體質就會產生影響,牛隻會出現毛焦、皮緊等不良症狀,育肥效果也不理想,同時對牛肉品質影響也很大,在此情況下,可以在精飼料中添加一定量小蘇打進行飼喂。
牛隻進入秋冬季節,養殖方式由放牧轉為舍飼,此時就需要進行粗飼料的儲備。利用牧草、玉米、稻草秸稈和青貯、黃貯、微貯、氨化等技術相結合生產粗飼料。目前玉米全株青貯不僅養分損失少(一般不超過15%)、保存時間長,而且可保持飼料的多汁性,經乳酸菌發酵後,適口性改善,是育肥肉牛的良好青粗飼料。僅青貯玉米秸稈稱為黃貯。微貯是指在青貯過程中加入高效活性發酵劑進行厭氧發酵,目前運用最廣的是纖維素分解菌類,微貯可以使青貯的效果更好,但此技術還不完全成熟。氨化主要是針對稻草、麥秸等含水量較低,木質素比較高的作物秸稈,通過噴灑一定量的氨水進行鹼化處理,氨化好的秸稈為黃棕色,發亮,有一種糊香味,質地柔軟,增加了適口性,但是氨化後的飼料必須進行放氨處理,否則極易引起肉牛的氨中毒。這些處理技術在增加肉牛對秸稈採食量的同時還增加了粗飼料的非蛋白氮源的補充。
在儲備好粗飼料的同時還要進行精飼料的儲備,包括能量飼料和蛋白飼料的儲備。能量飼料主要以玉米為主。蛋白飼料可以用價格 第二相對較低的菜籽餅和棉粕代替豆粕。此外,還要儲備一些飼料添加劑,如舔磚等,以補充飼料營養成分的不足,防止飼料品質劣化,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和飼料利用率,增強肉牛的抗病能力,促進正常發育和加速生長。
育肥過程中注意牛舍通風。肉牛在0℃~4℃並不影響生長發育速度,但是目前許多牛場過分重視牛舍的保溫,使得牛捨出現高濕,當濕度超過70%,牛的生長發育速度就會下降,因此在建立牛舍時需要將通風設施考慮在內。另外還要保證牛隻具有充足的光照,光照可以通過牛舍的建設實現,還可在晴朗的天氣將牛牽出牛舍進行自然光照。另外,秋冬季節牛隻進入全飼,牛群飼養密度加大,疫病傳播危險性增加,通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牛隻的發病幾率。 肉牛及時補欄。進入秋冬季節,一些大型放牧地區結束了放牧期,受飼草飼料的限制,當年出生的小犢牛需要進行處理。此時無論從價格上還是質量上來說,育肥場購進小牛都比較合適。另外,對於遠距離購進肉牛的育肥場來說還需要注意牛的運輸應激綜合征,即「爛肺病」,需要採取以下措施:挑選經驗豐富者選牛,不要急於裝車,觀察調理數天;避免雙層、不避風雨的車輛;途中考慮牛隻的飲水、補飼、鎮靜、強身(如科特壯)、避倒卧;落地飲水、補鹽、防寒、降溫、逐步變料、加強營養、消毒隔離;選好葯物、合理配方、適時足量控制病牛、及早淘汰病重牛。
㈦ '牛怎麼養法
肉牛飼養中必須強調優質粗飼料的供應。從粗蛋白含量和飼料的可消化性上看,常用粗飼料中青乾草、豆秸、玉米秸比麥秸、稻草和穀草等質量要好。玉米秸粗蛋白可達5.7%左右,干物質消化率可達50%。對於肉牛來說是一種較好的粗飼料,但是玉米秸有比較硬的外殼,影響肉牛的採食。目前最好的方法是用揉碎機將玉米秸進行揉碎處理,變成松軟的飼料。經氨化處理可以增加玉米秸粗蛋白的含量,提高玉米秸的消化率。
非蛋白氮在瘤胃內分解形成氨氣能夠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合成菌體蛋白,菌體蛋白是反芻動物營養需要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瘤胃內的氨氣是由日糧中降解部分蛋白質產生的。因此,在一定的范圍內增加瘤胃內氨的濃度可以提高菌體蛋白的產量。非蛋白氮特別是尿素,已在養牛業中廣泛利用。尿素中氮的含量為46.7%,1千克尿素的含氮量相當於2.6~2.9千克粗蛋白質所含的氮量或者是相當於5~8千克油餅類所含的氮量。一般認為尿素取代日糧總氮的25%左右時效果較好。使用尿素時應注意:
日糧蛋白質超過13%時再添加尿素效果差。這是因為13%的蛋白質日糧所釋放的氨足夠供給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需要。供給充足的碳源與尿素釋放的氨相結合,澱粉在瘤胃內發酵快,與尿素釋放的速度相適應,能夠提供足夠的能量供給微生物合成蛋白質。添加量為1千克澱粉加入100克尿素。日糧中補充硫、磷、鐵、錳、鈷等,氮與硫的比例以10~14:1為宜。代替日糧蛋白的尿素用量應逐漸加入,大約2~4周的適應期。由於氨在瘤胃內分解的速度比微生物利用氨利用的速度快好幾倍,因此,多餘的氨在瘤胃內蓄積容易引起氨中毒現象。延緩尿素分解的方法有:抑制脲酶活性、糊化澱粉包被尿素、製作尿素衍生物。一般奶牛日糧中尿素的用量決不要超過日糧干物質的1%,肉牛尿素的添加量不超過精料的3%。給氨中毒的牛灌服冰醋酸或冷水使瘤胃降溫可以防止死亡。
只喂麥秸的肉牛體重幾乎不增加,甚至出現減重現象,進行氨化後的秸稈飼喂肉牛,日增重也只有200克左右。因此,要使肉牛有一定的增重提高出欄率,必須添加一定量的精料。常用的精料有玉米、豆餅、棉餅、麩皮、大麥、高粱等。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氨基酸的過程中,氮代謝和糖代謝是密切聯系的,增加精料的喂量可以使微生物在合成蛋白質時獲得充足的能量。一般精料的喂量為2~3千克,肉牛日增重可達1千克左右。過分強調粗飼料的喂養會造成肉牛日增重較低,飼養周期長,出欄率低,肉牛的屠宰年齡偏高,肉質差
㈧ 養肉牛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首先是要了解肉牛品種,肉牛的偶品種要好。在當地適合養殖什麼品種,養殖哪種肉牛長得快。
二:草料資源
牛羊都是食草動物。每個地區都有青草還有一些廢棄的農作物,比如玉米秸、大豆秸稈、地瓜秧等。如果當地資源不夠,那麼可以種植牧草, 可以種植歐洲菊苣、魯梅克斯喂春夏秋,冬季種植黑麥草。其實幾乎很多草都適合它吃的,最常見的是黑麥草就,種一次,一年四季只輪換著割就好,
三:養牛場建設
1、地形:開闊整齊,理想正方形、長方形,避免狹長和多邊角
2、地勢:要求圈舍地面高於四周,通風採光良好,排水良好,圈舍保證冬暖夏涼,防雨防雪。
3、水源: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肉牛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4、土質:土質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較適宜,黏土最不適。沙壤土土質松軟,抗壓性和透水性強,吸濕性、導熱性小,毛細管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後沒有硬結、有利於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乾燥 ,有利於肉牛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5、社會聯系:應便於防疫,距村莊居民點500米下風處,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鐵路)500米,距化工廠、畜產品加工廠等1500米以外,交通供電方便,周圍飼料資源尤其是粗飼料資源豐富,且盡量避免周圍有同等規模的肉牛養殖場,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無人畜地方病。
四:消毒
1、嚴格隔離飼養,杜絕帶病源的人員或被污染的飼料、車輛等進入生產區。從外面進入牛場內的人員需紫外線消毒5分鍾。
2、外來人員車輛禁止進入牛場,確需進入者嚴格消毒並登記後才能進入。
3、定期清理消毒墊、消毒池,使用的消毒葯要交替使用。
㈨ 巴西肉牛放牧區優越的自然條件
摘要 (l)位於巴西高原,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草類茂盛,有利於大牧場放牧業發展;巴西高原人口密度小(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交通便利;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