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的現行教育制度
巴西教育制度
巴西教育(公立學校免費):
巴西教育分為兩級: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礎教育分為三級:兒童教育(3)年制、初級教育(8)年制、中等教育(3)年制。初級教育相當於我國的小學和初中,中等教育相當於我國的高中。
高等教育分為聯邦、州立、市立、私立,高等學府專業設置比較齊全,採用電氣化現代教學模式。巴西聯邦和州立大學一般實行免費教育。巴西擁有眾多知名學府:其中對保羅大學、里約大學等,在世界著名大學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名次高於中國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自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列入巴西外交部和教育部的協議研究生計劃中,巴西大學開始向中國大學畢業生提供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PHD)獎學金。
葡語的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腳步的加快,中國同葡語國家的交往逐漸密切。
而目前我國葡語人才出現了極為短缺現象,乃至於已經退休的懂葡語的大使、參贊都被用人單位請出。因此,培養葡語人才已是目前國家發展需要的一個當務之急,一個勢在必行的教育工程
B. 巴西政治體制是什麼
巴西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政體。
巴西帝國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
1、議會:兩院制議會,分上院(貴族院)和下院(眾議院)。
2、政府:又稱內閣或政府委員會。由國務大臣(政府首腦)及37名部長構成,首任國務大臣為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
3、國家元首:國家元首為皇帝(Imperador),主要有兩位:佩德羅一世和佩德羅二世。
4、司法機構:貴族院為司法機構,一般來說由貴族院組織王座法庭,由皇帝和大法官同時行使司法權。
5、樞密院:為咨詢和決策機構,由25名皇帝的親信組成。
6、督政府:為軍事機構,由首相提名的軍官組成。
7、攝政委員會:1831—1840年代行政府職能的機構,後失去了其職能。
8、政黨:主要由聯邦黨和保守黨,兩黨執政制。
巴西自8000年前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是自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發現巴西後才開始的。
巴西被葡萄牙發現後,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獨立,成立了巴西帝國。1889年,巴西爆發了軍事政變,巴西帝國被推翻,巴西由君主立憲政體轉為共和政體至今。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之後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並後,荷蘭人一度佔領巴西為己有(1624-1654年),但因為優秀的荷蘭總督約翰·毛里茨於1644年去職,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戰爭後,重新奪取巴西。
1693年巴西發現大金礦,成為世界黃金的主要出產地,因此讓葡萄牙國王極度富裕,建立王權強大的絕對君主制。
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攜王室貴族和政府遷往巴西,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C. 古巴是什麼社會制度
社會主義國家走合作社道路,共同富裕,縮小城鄉差別,撈勞分配,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也是國民需要的,奔小康,同工同酬。不勞不得,國家強盛,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社會福利。
D. 巴西經濟制度
摘要 巴西經濟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與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其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是世界第7大經濟體,美洲第2大經濟體。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話,其國內生產總值則達到1.8萬億美元。綜合實力居拉美首位。
E. 巴西是什麼制度(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
巴西是資本主義!目前社會主義的有中國,古巴,寮國,越南,朝鮮。。。
F. 越南實行什麼社會制度
與中國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制度,1990年開始模仿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逐步取消了計劃經濟,開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甚至模仿中國提出了建設「越南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但是因為改革速度過快,依賴外資嚴重,大量外資流入越南,國有企業私有化等原因,今年開始受次貸危機影響,越南開始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
G. 世界主要國家的社會制度(最佳答案+30分)
理論上來說有三種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實際上在現階段只有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這兩種社會制度存在。
社會主義:北美洲 古巴
亞洲 中國 越南 朝鮮 寮國
其中中國是當今社會主義國家裡最強大的。
至於資本主義,是沒法統計的。因為向美國,法國,德國,小日本,就俄羅斯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有些國家治度不是很明確,半社會主義半資本主義,如果沒錯的話像埃及,就曾向蘇聯學習發展經驗,表面資本主義,實際有社會主義成分,所以這不好說,我只能這樣告訴你,社會主義國家就5個了。
H. 求巴西國家的福利制度,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都對社會保險制度進行了改革,許多拉美國家也進行了改革。應巴西、阿根廷社會保險部門的邀請,2006年10月23日—11月3日,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組團對兩國社會保險制度進行了考察。期間,訪問了巴西國家和聖保羅市社會發展與救助局、阿根廷社會保障管理局和社會保險協會等,雙方就社會保險有關問題進行了座談與交流。
一、巴西社會保險基本情況
巴西社會保險制度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在一些國有企業和較大的私營企業建立了退休與撫恤基金會,形成了社會保險制度的雛形。1926年,全國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保險管理機構棗國家聯邦公務員退休和撫恤局(後改為國家勞動者退休和救助局),之後,相繼成立了海員、商業職工、銀行、貨車司機等行業性的退休和撫恤局。1967年,國家政府為了統一各地、各行業的社會保險機構,建立了國家社會保險局,屬聯邦政府管轄。社會保險基金由雇員每月繳納工資的8%,企業為雇員繳納8%,不足部分由聯邦政府財政供給。同時,國家政府為各級政府公務員、職員和軍警人員建立了獨立的社會保險制度。1971年,國家政府頒發「救助農業勞動者計劃」,將農民納入了社會保險制度之內。1973年,政府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將所有居民納入到社會保險制度之內。1977年,頒發了私營企業社會保險法令。1986年,建立了小企業主和部分自由職業者社會保險制度。1988年,國家頒發了新的憲法。新憲法規定:社會保險制度由國家社會保險制度、私人保險制度和個體工商戶保險制度三部分組成。1990年前,國家公務員不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由政府代為繳納,之後,改為公務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比例為工資的6%。1993年,又根據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把繳費比例分為9%、10%、11%、12%四個檔次。
巴西社會保障管理體系與我國有所不同,國家議會是最高管理層,它下設社會保障福利委員會負責制定法律法規和綜合協調,醫療保險由衛生部管理,失業保險由勞工部管理,社會保障福利部負責管理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福利部下設國家社會保險局(經辦機構)。根據國家行政區,國家社會保險局下設5個地區分局、102個城市局和一千多辦事處,共有工作人員5萬人。為了方便流動人員和地處偏僻地區的人員辦理參保手續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他們還設置了流動辦理處(車、船等)。
巴西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現收現付制,所需資金由個人、單位(僱主)和政府三方負擔,個人和單位(僱主)按規定繳費,不足部分由政府承擔。不同人群在繳費比例、養老金水平等方面有所區別:(1)企業雇員按照工資收入,按照8%—11%比例繳納,僱主按照雇員工資的20%繳納,養老金按照全部工作年限的平均工資的80%確定。規定男65歲、工作35年,女60歲、工作30年,並繳費15年,退休時才可以領取養老金。對繳費不到15年、收入又較低者,可以申請領取社會救濟。(2)公務員個人按照工資的11%繳納,單位為其繳納22%,養老金為退休前工資的100%,以後,養老金隨同在職公務員工資同步上調。(3)農民按照農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逐年調整提高比例,最終繳費比例為8%。起初,為了推動農民參保,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定的較低,年滿60歲、繳費3年者,就能領取到養老金,只是水平較低,為此,政府財政投入較大。
其他保險:20世紀50年代,建立了全民醫療保健體系,全民享有醫療保健權利。1997年,頒發了全民健康醫療保險法。更早些,建立了工傷保險,規定雇員個人不需繳費,只有僱主繳費,並實行差別費率。失業保險基本上由政府承擔費用。
二、阿根廷社會保險基本情況
進入20世紀90年代,受智利模式的影響,拉美許多國家進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體上其改革模式可分為替代式、並行式和混合式三種類型:
(1)替代式的特點是停止原現收現付體制運行(實施過程中有一段過渡時期),改革後,新參保人員都要加入私營的、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這種模式較過去辦法較為徹底、激進。
(2)並行式的特點是保留了原現收現付體制,但縮小了它的規模,同時,建立一個新的、私營管理的、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新的參保人員可以在新、老制度間選擇一個制度並加入。這樣一來,兩個制度並行運轉,相互競爭。
(3)混合式的特點是將原現收現付體制保留下來,作為養老保險計劃的第一支柱,由它提供全國統一的、基礎性的養老金。同時,建立一個私營性的、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作為第二支柱,提供輔助性的養老金。與並行式不同的是該私營性養老保險計劃為強制性的。
1994年,阿根廷進行了改革並選擇了混合式養老保險計劃,它的第一支柱為統一的、基礎性的養老保險計劃,第二支柱由輔助性、現收現付的養老保險計劃和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兩部分組成,參保人員可以在兩者中進行選擇。
衛生部負責管理醫療保險,就業和社會保障部負責管理工傷保險。養老保險由國家、私營基金組織管理,代表國家管理養老保險的機構是ANSES,它隸屬於勞工部、就業和社會保障部。1992年,國家發布了2284號法令,其中規定ANSES為獨立的、垂直的管理機構,屬於國家公務員。它在全國有9個大區管理機構、262個服務單位,現有職工7966人。除了一般性的辦事機構外,還設置了免費電話咨詢服務,全國設有10處電話服務中心,每月電話量約為60萬人次。此外,還建立了服務網站(月點擊率120萬人次)、移動服務點和128個基金支付中心、3993銀行服務點。
國家規定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10.7%、個人11%和個體工商戶27%,採取現收現付制,基金不足部分由國家財政補充。參保人員可以選擇ANSES管理養老保險,也可以選擇私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養老保險,私營優先,選擇私營時個人可以多繳。目前,87%的參保人員選擇私營基金管理公司。選擇ANSES管理養老保險時,養老金為:基礎性養老金(全國統一)+改革前的待遇+改革後的繳費待遇+家庭人口的差別待遇。選擇私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養老保險時,養老金為:基礎性養老金(全國統一)+改革前的待遇+基金銀行存款收入+家庭人口的差別待遇。
ANSES主要任務:(1)為參保人員(包括家庭成員)確定待遇水平及應享受的權利,其包括退休老人、戰爭倖存者、殘疾人員;(2)通過銀行,用現金方式提供給以上人員社會保障津貼。目前,為358萬人支付養老金和津貼,為私營養老保險計劃下的17萬人代發養老金,並為部分失業人員、享受救濟人員和享受疾病津貼的就業者提供服務;(3)提供社會保障信息、咨詢和資料庫的維護;(4)與其他國家、省級、地方政府部門及社會計劃服務機構合作。
ANSES正在建立一個可以與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國家進行社會保障數據交換、共享的網路。
三、改革成效、問題和啟發
巴西、阿根廷及拉美國家的社會保險改革進程較快,改革幅度也較大,改革的重點是改變現收現付制、引進私營化管理體制。雖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制度運行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和矛盾:(1)覆蓋面還不夠廣泛。兩國雖然在社會保險制度上覆蓋了大多數人,由於經濟水平較低,絕大多數人無能力繳費,就不能享受待遇。引進私營養老保險計劃(主要是建立個人帳戶)後,本應激勵參保人員繳費的積極性,但實際情況是參保並繳費的人數並沒有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勞動力市場機構的變化有關,較大規模的靈活就業人群、較高的失業率、較多的貧困人員和繳費的自願性等因素,增加了覆蓋面的擴大難度。(2)私營化的市場競爭存在缺陷。參與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的公司開始時較多,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淘汰了一部分,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幾家。這樣一來,又出現了一些副作用:市場被少數幾家公司所壟斷;基金投資渠道受到限制,回報率受到影響;投資模式差別不大,各種方式投資的回報率非常接近。(3)管理成本越來越高。由於私營化的管理公司的介入,使得養老保險管理越來越分散,總的管理成本就隨之增加了。規定管理費用是從基金中提取,這樣就耗費了基金資源。管理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私營化的管理公司之間缺乏競爭。(4)在較長時期內,國家財政負擔較重。由於私營性的養老保險計劃覆蓋面較低,繳費能力不高,大量的老年貧困人口需要國家政府支付最低養老金和養老救濟金。
雖然私營化的養老金體制還不很成熟,但從實踐情況看,這兩個國家還是取得了一些顯著成績,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
(1)初步明確了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原有的體制中,社會保險的繳費與待遇享受之間缺乏聯系,繳費的義務不明確、不充分,而享受的待遇又給擴大化了,這樣收少出多,就使得基金出現危機。在新的養老保險計劃下,特別是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繳費與待遇享受的關聯性加強了,多繳多得,個人繳費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此外,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的另一個優點是在財政上具有可持續性,盡管在短時間內,政府要承擔制度轉軌成本,但從長期看,政府所需承擔的費用是會下降的。社會保險不同於社會救助,只有明確權利與義務,才能具有長期性、持續性。
(2)可行的配套措施是制度平穩過渡的保證。從一種國家型的、帶有福利性的社會保險制度要轉變為以個人型的、帶有私營性質的社會保險制度,其改革幅度不能不說是巨大的,改革深度不能不說是深刻的,要完成這樣的任務並能實現新舊制度的平穩過度,不僅需要政治決策,更需要細致的、可行的、有效的辦法加以輔助、配套。巴西、阿根廷在改革初期,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政策,如,對私營養老保險計劃進行嚴格的市場監管;設立最低養老金和社會救助金等,來彌補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的缺陷(主要是對老年貧困人員);通過金融市場改革,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作提供條件;國家財政承擔了制度轉型成本等等。
(3)投資運行是基金保值增值的必然選擇。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後,實行了私營養老保險計劃和基金的儲蓄,使得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規模迅速擴大,基金的保值增值就成為一個現實的、急需明確的問題。在改革初期,南美國家就制定了基金投資計劃和投資監督機制,從投資實效上看,養老保險投資資本市場都獲得了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在近十年的時間內,投資回報保持著較高水平,平均每年的實際匯報率在10%左右,阿根廷是10.4%。為了保證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安全性,降低投資風險,兩國都採取了數量監管模式,限定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范圍和每項金融工具的數量比例。從投資組合比例看,政府債劵占據主要位置(一般在60%以上),其次是金融機構存款和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劵產品,雖能投資股票但比例不高。基金投資是一種必然選擇,投資渠道多元化和分散化也是發展趨勢。
(4)社會保障是社會公平、社會穩定的基礎。社會保險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特殊形式,直接成為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之間的紐帶。兩國雖在收入方面貧富差距較大,但在社會保險方面採取的基本原則、辦法是基本相同的,體現了在社會保險面前人人平等。他們都將農民和低收入階層等人群納入了社會保險范圍,並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特殊的政策。這部分人群的社會保險開支主要來源於政府財政,而且政府財政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讓每個人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體現社會公平,是兩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通過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制度維護社會穩定、社會公平,是國家通常採取的施政方針之一。
I. 巴西是資本主義制度國家嗎
巴西是資本主義國家,判斷一個國家的社會屬性,應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一:巴西生產資料是資本家佔有;二:政治地位來看,巴西是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三:從指導思想來看,巴西是以資產階級的指導思想為主導的。
J. 巴西是什麼政治制度為什麼有王子
國名:巴西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旗地為綠色,中間是一個黃色菱形,其四個頂點與旗邊的距離均相等。菱形中間是一個藍色天球儀,其上有一條拱形白帶。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該國廣闊的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天球儀上的拱形白帶將球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象徵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白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秩序和進步」。
一名男孩手舉國旗觀看巴西獨立日慶典
國徽: 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2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重要節日:獨立日:9月7日(1822年);國慶日:9月7日(1822年);印第安人日:4月19日;吉卜賽人日:5月24日。
國家政要: 總統盧拉·達席爾瓦 (Lula da Silva) ,2002年10月當選,2003年1月1日任職;2006年10月再次當選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參議院議長若澤·薩爾內,2009年2月當選;眾議院議長米謝爾·特梅爾,2009年2月當選 。
自然地理: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巴西稱亞馬孫河為世界第一長河
身著盛裝的卡拉雅族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人進行弓箭比賽
身著盛裝的巴西帕塔
肖族跳起民族舞蹈
人口:1.87億, 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種人佔54. 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 94%,黑種人佔5. 39%,黃種人佔0.46%,印第安人約佔0. 16%。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