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主要有哪些礦產資源為鋼鐵工業發展提供了什麼樣的有力條件
巴西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勘探程度較低,其鑽探技術相對落後。但是環保要求很高,申請、實施程序較繁瑣
❷ 礦業投資風險有哪些
國家政策風險:是否符合標准;環保風險;事故風險:國際市場行情波動帶來的風險。
❸ 有誰知道礦山開采一般有什麼風險
淺談礦產勘查投資風險
《湖南長沙律師網》
作者:王成良
作為礦業投資的一環或重要的一個方面,礦產勘查無疑是最具挑戰性的投資行為。它所隱含的風險和具有特殊的博彩業的性質,可以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理性。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帶來資源消耗的急劇上升,我國資源保障程度卻一路下滑,對國外資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隨著礦產品價格的飆升,反過來刺激礦產勘查投資,機會主義也隨之盛行,可以說礦產勘查的投資風險在認識上被有意無意的縮小,投資回報則被不恰當的預期。今後的3--5年內,這種行為將會達到一個頂點。
礦產勘查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的特點
高風險在通常意義指礦產勘查的成功率較低。其對象是埋藏在地下的礦產資源,由於地質環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礦產勘查的高風險性是其主要特點。礦產資源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使礦產勘查從一開始到完成始終處於不斷探索的過程之中。
礦產勘查是一個過程較為復雜的經濟行為,投資風險隱含在礦產勘查的全過程之中,整個過程涉及到政策、法律法規、地方環境、市場、勘查礦種、技術力量和技術方法、地質難易程度等方方面面,較概略的說,隱含幾方面的風險——投資環境風險、市場風險、資源潛力風險。
1. 投資環境風險
投資環境決定投資方向,並進而決定規模和力度。在目前,我國的礦業投資環境明顯的帶有過渡色彩,即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轉型,成熟的礦業市場沒有形成。據www.cmrtrad.com—中蒙俄國際商務網站發布的信息,我國的礦業投資環境一般,屬於可以改造好的一類國家。另據加拿大溫哥華Fraser研究所根據各國(或區域)政府吸引礦產勘探投資政策進行的排名,結果我國政策潛力排名第31位,居於中等地位。綜合來說,我國的礦業投資環境非常一般。
1.1 法律、法規風險
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否及執行力,是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礦業投資環境的最重要的依據。也是作為投資者的抵抗風險的最後屏障。我國的礦法,制訂於1986年,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當產業經濟發生巨變的同時,我國的礦業經濟卻並未發生根本生的變化。先行礦法,未能從法律底線上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立法的滯後,探礦權和采礦權兩權分立,當是主因之一。盡管礦業作為我國重點扶持的基礎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的運行中處於重要的地位。但國家近15年來,對礦業的前期性投入——礦產勘查的投入逐年減少,另一方面產業政策法規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國近兩年資源形勢嚴重吃緊的重要原因。未來幾年,乃是礦業發展比較關鍵的一段時間,立法方面的完善,政府角色的轉換及程序處置方面的透明公正,對投資者利益的保障,對礦業公司的生產經營尤其是礦產勘查將產生重大的決定性的影響。
1.2 投資者與政府的搏弈風險
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政府是代表國家行使該權利的主體。在礦業權市場未完全成熟前,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政府對資源的佔有。政府在兩權市場建設上,目前,尚處於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角色。一方面,通過礦產資源規劃,探礦權、采礦權的招拍掛,特別是對於資源配置,具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地位,投資者只能在這個框架下從業,處於極不對稱的地位;另一方面,特別是地方政府,都有將所在地資源盡快地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沖動,特別是轉化為財政收入的沖動,盡可能的使利益最大化,投資者必須要忍受前期資金付出的巨大壓力。如在西部地區,個別有色金屬探礦權的招拍掛,其出讓金達到千萬元之巨,而據了解,該區的地質工作程度非常之低,探礦項目的成功性並不大,那麼先於礦產勘查之前所付出的出讓金白白地給政府了。此行為無疑於殺雛雞而取卵。
合法的礦產勘查從程序上首先要獲得勘查許可證。許可證的的取得,有兩種途徑:行政授予和通過招拍掛取得。這里就有一個政府自由栽量權的問題,哪些項目行政授予,哪些項目招拍掛,又通過什麼程序途徑方法,人為操作的因素非常之多。特別除一般石料、磚瓦粘土、建築用砂、水泥用灰岩等礦產外的礦產勘查項目,因地質風險的不可預期,招拍掛方式顯然不僅僅是風險前置的問題,而且是要承擔雙重風險的問題。目前,政府並沒有風險退出機制,即使最終勘查資源為零,招拍掛所付出的出讓金也不會返還(如前例子)。行政授予,通過兩級行政授予(部級和省廳級)的程序設置是非常合理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特別涉及地方縣市過程的核審過程,其障礙非常大。主要表現為:
A、無礦權迭置的證明非常難開;
B、商業性機密得不到保障;
C、政府部門不願承擔安全風險;
D、政府有關人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E、某些腐敗行為。
礦產勘查投資不同於其它工業項目投資之處還在於投資地域確定性,由於礦產資源賦存的地域性較強,礦床的位置是固定的,一旦項目確定,就再無選擇的餘地,而只能是前赴後繼。為了查明和獲取該礦床的資源,有時不得不在投資過程中不斷委曲求全,接受當地政府和地方提出的某些苛刻條件。
1.3 土地政策和生態環境風險 土地政策是影響當前我國礦業權市場的最大因素之一。同樣據加拿大溫哥華Fraser研究所發布的資料,光從礦產資源潛力來看礦業投資的排名我國第17位,但一旦加上土地政策,排名立刻下跌14位,說明影響非常大。我國現行的土地政策,對於礦產勘查項目所確定的區域其上地面附屬物的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我國的土地也是屬於國家所有的,但其土地使用權則比較復雜,特別包產到戶的農村,其使用權的鏈條拉的很長、分的很散。另外,地面附屬物的歸屬也相當復雜,不僅涉及農戶(或其他所有者)、村民小組、村集體、鄉,還涉及農、林、牧、水利等部門。征地和附屬物的處理、賠償標准無花八門,很難商談。國外礦業公司在我國的礦業投資要出問題,一般也就出在土地處理,面對錯綜復雜的土地關系,望而卻步。
礦產勘查另一顯著的特點是對生態環境會造成潛在的嚴重的破壞。礦產勘查的最終目標是礦業開發,采礦及礦山建設對環境破壞主要表現為形成污染源、采空區的地面塌陷、廢渣堆及尾沙庫的泥石流、露天開採的地面景觀破壞等等。生態環境治理和恢復投入高,難度大。項目潛在的生態環境風險很大。
1.4 稅費風險 礦業稅收制度是礦業投資環境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是評價一個國家礦業投資環境及潛力的一個主要指標,同時還反映了一個國家礦業競爭力的水平。目前我國礦山企業承擔的主要稅費種類很多,稅費較重,遠高於其它工業企業,根據原國家經貿委的調查統計,我國冶金礦山稅費負擔率為15%~25%、煤炭行業為12%、有色金屬礦山為8.5%、鋼鐵企業為6.6%、黃金行業為6.5%。造成我國礦山企業稅費比例過高的主要稅種為資源稅和增值稅。在探礦權運轉階段,探礦所得的稅費如何增收,國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但一般而言,探礦權能夠轉讓的,均為投資有一定成果的項目,會產生一部分利潤。如果,僅從利潤角度徵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礦業投資的地域性,此地成功一個項目,當地地方政府有可能就徵收了一定的利稅;其他地方失敗幾個項目,其投資成本,如何在成功項目中折算,也即投資失敗項目的成本如何分攤,政府並沒有相應的稅費計算方法。這是探礦權運作過程中,存在的一個政策性極不明確的稅費隱患。
因此,國家礦業稅收制度的調整,對礦業投資項目的收益影響非常大。在目前我國強調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的同時,走出去開發國外礦山,我們也面臨著這樣的選擇,但如對其礦業稅收制度了解不清而貿然進入,必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2. 市場風險
2.1 經濟周期的影響 礦產勘查的周期與國民經濟運行周期密切相關並受其影響,經濟發展的周期性特徵決定了對礦產品的需求量和市場價格具有明顯的周期性。一般而言,當某種礦產品價格處於低潮時,該礦種的勘查投入會相應減少,探求的資源量/儲量在該時期內會相應的少。而當某種礦產品價格較好時,其礦產勘查的投入會增多。如我省的鉬礦勘查,在2002年低潮期,有很多個企支撐不下去,而在2003年鉬礦價格狂漲以來,光麗水地區鉬礦投資額2004年度即接近5000萬元的合同探礦額。由此可見,經濟周期對礦產勘查的影響之巨。
2.2 市場發達程度的制約 由於我國的探礦權市場發育不成熟,相應的市場機制也很不成熟,各方面的市場配套沒有建立,當前尚處於市場培育階段。該階段市場風險控制不能用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來控制,而是對投資環境和項目能否成功運作的敏感度來控制,「頭口水」喝好了,通體舒服,弄不好,也會嗆去。
2.3 融資風險 探礦權投入的資本需求,以及相當長的勘查周期,使得的資本的沉澱周期較長。目前,探礦投資的風險基金沒有設立,市場融資渠道不暢,融資風險比較大。
3. 技術風險(地質風險)
3.1 技術力量風險 人類礦產勘查的實踐證明,礦業投資的特點是找礦難度大、成本高、效果差,勘探、開發的風險是一般工業企業不可比的。勘查風險其實是技術力量的風險或者說是探礦者的風險。發現一座經濟可采礦床的概率非常低(國際上統計,成功率只有1~2%),並且從發現到探明一個經濟可采礦床的平均成本相當高。探礦者的不同,對於勘查項目的成功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同的探礦者,勘查的結果可能千差成別。探礦者的敬業精神、技術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勘查有運氣的成份,但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人的因素,探礦者的工作態度、工作經驗、工作思路、勘查方法的運用、方法手段的組合、勘查過程對目標礦產的動態認知能力和超前的敏感性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缺一不可。特別勘查前期的預、普查階段,探礦者的綜合探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2 資源量的風險 一個勘查成功的礦床,其儲量/資源量的具有可變性,主要在於地質參數、礦床邊界確定、礦床有用組份及品位確定、計算方法等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即便選取了某一計准面,仍然具有一定的計量的誤差。如原國家儲量委員會對儲量誤差的意見為:A級儲量允許誤差±20%,B級儲量允許誤差±30%,C級儲量允許誤差±45%。這方面,意味著地質儲量/資源量在開采時有可能減少很多。理論上講所有類型的工業項目普遍都具有不確定性,但由於額外的地質風險,不確定性這一點在礦業領域更為突出。礦產資源賦存隱蔽,成分復雜多變,在自然界中,絕無雷同的礦床,因而對它的尋找、探明以至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不斷地探索、研究,並總有不同程度的風險存在。
3.3 開采技術條件風險 礦產勘查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對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研究一般要在詳查階段進行,但對礦床的能否開發利用也是決定性的指標之一,因此,預、普查階段的該方面風險不能完全避免。
3.4 選冶技術條件風險 該風險基本等同於開采技術條件風險。我國的礦產勘查史上,因選冶技術不過關而導致大量呆礦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在預、普查階段該方面的風險也不能完全避免。
礦產勘查的高風險主要有投資環境因素、市場因素、地質因素三大方面造成的,由此對於礦產勘查的投資,其風險防範也主要要從上述三個方面入手,盡可能的使風險量化分析,以期能夠控制或掌握,最大限度的減少因風險原因帶來的損失。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1d582010009aq.html
❹ 海外礦業投資風險有哪些應該如何防控
海外礦業投資項目的風險類型很多,所以礦業投資失敗的原因也是各有不同,中盈基岩在之前有做過關於《海外礦業投資風險的分析和防控》線上分享,在此也簡單的梳理一下.
除了常見的勘探風險、可行性風險、礦山經營風險、市場風險和地緣政治風險外,在此特別為海外礦業投資者提供以下建議。
1、對於礦業項目的5個特點(資源密集、人才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市場密集)一定要理解透徹,並有充分的應對策略,切勿下手快,否則資金鏈斷裂也快。
2、把握礦業項目進入周期和特點,礦業項目分為5個階段:綠地階段,勘探階段、基金階段、生產階段和必坑復墾階段。投資風險由高到低,投資者需根據自己的實力和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階段進入。
3、投資項目先投「人」,選對人就是項目成功的基礎。
4、經營團隊管理的重要性,項目的成功運作,需要投資者對經營管理團隊的把控能力,投資者要有自己的專業團隊把控項目的全過程。
5、能賺錢的石頭才是礦,要正確區分「礦化」與「礦體」、「礦產資源量」與「礦石儲量」的區別。必須對礦產資源量轉換為礦石儲量的十大因素進行盡職調查,缺一不可:采礦、加工、選礦、基礎設施、經濟、市場、法律、環境、社會、政府因素等。其中采礦中,還必須調查「水、工、環」等。
6、投資礦業項目的核心:是對成礦規律的客觀探索和認識,利用。
7、盡職調查必須是自己的團隊干。
8、對於礦業項目,一定要提防化驗結果造假。
❺ 巴西的能源礦產不多,這對巴西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利,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什麼(至少三點)
巴西是一個資源大國,但是巴西的能源資源相對幾個大國而言,以煤、石油為主的能源礦產資源不多,但是巴西的的其他資源比較有優勢,特別是農業,水利等資源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國家,巴西為了解決本國的經濟發展,緩減本國的能源需求,將大量的糧食作物用來製作工業酒精,發展本國工業。
巴西本身是一個地多人少的國家,其農產品主要用來銷售,如果巴西本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堅持將大量的農業產品用於工業生產,那麼很多糧食資源欠缺的國家將會更加貧困和貧窮,社會不安定問題更加日益突出,社會和諧發展將會受到阻礙,經濟發展,貧富差距更加嚴峻,地區安全,社會沖突,恐怖活動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會日益嚴重。
石油,煤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常規能源,但是它卻是不可再生能源,是地球上的生物經過幾千年的地質演變而成的,用一點少一點,並且,這些常規能源在燃燒是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生態環境,為了縮小社會差距,減小貧富差距,共同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環境,穩定社會糧食安全,巴西可以放棄或盡可能少用生物能源,加大科技投入,發展風力,太陽能發電,潮汐能發電等新能源開發。
❻ 巴西盛產哪些礦產品
能源礦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鈾礦、油頁岩
金屬礦產主要有鐵礦、錳礦、鋁土礦、錫礦、鈮鉭礦、銅礦、鉛鋅礦、鎳礦、金礦等
❼ 海外礦業投資的風險
海外礦業投資過程中遇到的風險,一般可分為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宏觀風險主要是投資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金融等方面的變化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微觀風險主要是指投資決策以及項目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
國家政治風險是指因礦業項目所在國的政權變換、社會動盪、種族沖突等,導致項目資產被徵用、被沒收、被迫關閉或工程無限期拖延。對於政治風險,控制方法之一就是要求礦業項目投資回收期短,但對於投資回收期究竟應短到何種程度,這需要對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民族和文化等有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對其政治變化的趨勢作出相應判斷。一種補償辦法就是投保海外投資信用保險,包括商業性質的保險和政府機構的保險。
對於金融財務風險,如果項目所在國貨幣是國際流通貨幣,通過金融衍生工具(如利率期權、遠期利率協議等)來對沖風險比較有效;如果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則可採取一些經營管理手段來降低匯率風險,並盡量從項目所在國獲取自由兌換流通貨幣的承諾。
投資礦業始於尋找具有經濟價值的礦床。所以,勘探在礦業開發過程中占首要地位。勘探風險是指對礦床的特徵不能完全確定或者發現的礦點成為經濟礦床的概率低。解決勘探風險,礦產勘探工作者通常把勘探工作分解為若干順序階段,一旦發現礦床沒有經濟潛力,下一階段工作就應及時放棄,使無效益的費用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也必須小心防止某一階段由於太挑剔,過早放棄而丟失有經濟前景的礦床。因此,在勘探階段,對每一次勘探都需要進行技術經濟判斷,以證明可繼續進行下一步勘探。
與開發建設有關的風險,主要是由於礦床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從而導致工程設計的變更、工程進度延遲、基建投資增加,以及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如果礦山開發工程不能保質、按時完成,不能按計劃采出礦石,將對礦業項目的現金流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導致項目不能按期償還貸款,直至虧損。為了有效控制與開發建設有關的風險,在礦業項目的勘探與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查明與開采有關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在設計階段對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予以足夠的重視,並妥善地作出安排。
與采礦和加工有關的技術風險。常規成熟的工藝技術一般風險不大,而新的工藝技術則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使用新的工藝技術時,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所需時間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是,最終生產能力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能力的不確定性。對於與采礦和加工有關的技術風險控制,礦業項目採用新工藝技術時,需進行半工業試驗或工業試驗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進行這種試驗的成本,就如同技術風險的保險費。
生產經營和銷售風險。礦床地質條件的變化,礦石有價組分的品位、儲量、選冶性能都會導致礦山產量和采選成本變化。經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礦業項目預期效益的實現。礦產品價格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對礦產品市場價格的長期趨勢和短期波動的預測,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對於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價格風險,可採取期權、期貨等金融工具,將其價格定位在一定的水平上。簽訂長期銷售協議是降低銷售風險的主要方法,協議的買方可以是項目投資者,也可以是對項目產品有興趣的第三方;通過協議安排,買方可對項目融資承擔間接的財務保證責任,協議的價格一般以國際市場的某種公認價格(如倫敦有色金屬交易所價格)作為基礎,按照項目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
環境保護的風險。礦業活動另一顯著特點,是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視;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礦業項目在環境保護上的成本會不斷增加,甚至可能因環境問題而被迫關閉。環境保護的風險是我國企業進行海外礦業開發時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國家及地區。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國際環保組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環境的關注度會很快提高。對於環境保護,需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對環境狀態和環境影響進行研究和評價,可以採用我國國家標准或發達國家標准來實施環境保護。
❽ 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礦產資源
巴西礦產資源概況
巴西的礦業生產目前正處在上升期。巴西的礦藏很豐富,現生產70多種礦物,其中金屬礦有21種;鈮、鉭資源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錫和石墨儲量佔世界第二位,鐵礦資源佔世界第五位。它目前的生產礦山有1900多個,但主要是一些生產非金屬的小型礦山,如花崗岩、裝飾用的石材和高嶺土礦山。近年來巴西發現了大量的鋁土礦和銅礦資源,使巴西成為了世界上一個鋁和銅資源的供應國。由於國際價格和國際市場需求的上升,巴西2003年的礦石與金屬的生產總額比上一年升高2.8%,其產值達到了241億美元。
巴西的礦藏主要分布在南部與東南地區,主要產地是米納斯吉拉斯州和聖保羅州,但是最近幾年,巴西在巴拉州和亞馬孫州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進行地質勘探,希望在那裡找到尚未發現的礦物資源。巴西主要的裝飾石材生產基地是巴伊亞州,采礦設備的主要製造中心是聖保羅州,其次是貝洛奧里藏特。
❾ 巴西主要有哪些礦產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鈾礦、鋁礬土、錳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鎳礦和黃金礦.煤礦儲量230億噸,但品位低.石油儲量約36億桶,另有相當於15億桶石油的油頁岩,天然氣儲量133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52.2%.
❿ 巴西的礦產資源有哪些
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
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佔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10)巴西礦業有什麼風險擴展閱讀: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樞紐--伊泰普水電站。
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
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