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盧拉,巴西之子的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巴西現任總統盧拉早年和青年時期的真實生活。盧拉出身貧寒,僅接受過小學教育,是巴西有史以來學歷最低的總統。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1945年10月27日出生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內地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7歲時隨全家移居聖保羅。盧拉只上了5年小學,很小就到街上擦皮鞋,12歲在洗染店學徒,14歲成為一家五金廠的正式工人。1966年,在巴西共產黨員哥哥的帶領下,盧拉開始積極參加工會運動。1975和1978年,盧拉兩次當選為擁有10萬工人的ABC地區冶金工人工會主席。
影片以盧拉母親琳杜女士的敘述方式,講述了盧拉這位改變巴西命運的偉大總統的故事。
巴西盧拉的真實背景:
1945年10月27日,盧拉出生於巴西貧困的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小城,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倒數第二。因為家境困難,父親拋棄妻小移居聖保羅。少年盧拉先後做過沿街小販、擦鞋匠和臨時郵差。14歲時,盧拉有幸成為一名倉儲工,隨後進入一家鋼鐵廠擔任車床工,18歲時因工傷失掉了左手小指,這起事故也激發起他維護工人權益的意識,並投身於工人運動。25歲時,由於手頭拮據無法給懷孕的妻子治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懷有8個月身孕的妻子撒手人寰。1972年,年僅26歲的盧拉當選為當地工會領袖,並先後兩次發起當地鋼鐵工人的大罷工,成為當年巴西反抗軍政府獨裁統治的「先鋒」。
1980年2月,盧拉創建了勞工黨;4月在籌備罷工過程中,盧拉被軍政府逮捕並被判處3年半監禁。迫於工人運動的壓力,次年高等法院宣告無罪釋放盧拉。1985年巴西恢復民主後,盧拉逐步登上巴西政壇:1986年高票當選聯邦眾議員;1989年放棄連選眾議員的機會參選總統,遺憾地止步第二輪;1990年創建旨在團結拉美左派力量的「聖保羅論壇」;1994年和1998年先後兩次參選總統,均在第一輪中敗給當時實現巴西經濟穩定的卡多佐。
前三次競選失敗後,盧拉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他提出向英國工黨學習,將自己包裝成「巴西的布萊爾」,改變其「激進工人領袖」形象。為此,他聘用了形象顧問,修剪了大鬍子,換掉了開領T恤,代之以筆挺西裝……新形象伴隨著新的競選策略,2002年盧拉組建了與「紡織巨頭」阿倫卡爾的競選聯盟,最終在自己的第四次競選中贏得總統職位。
獲勝後,盧拉潸然淚下:「我曾多少次因沒有高文憑而遭批,今天我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文憑——共和國總統的文憑。」2006年,憑借著四年的成功執政,盧拉獲得連任。
超高支持率的「窮人」代表
自2003年執政以來,盧拉延續了前任的經濟政策,在國際經濟總體趨好的環境中,實現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經濟的快速增長。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盧拉實現了自己任內GDP年均4.3%的增長,巴西重回世界經濟十強行列,為此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紛紛將巴西提升為「投資級」。金融危機爆發後,憑借著宏觀經濟的穩定,巴西成為率先走出危機的國家之一。
在2002年競選期間,盧拉將「確保所有巴西人一日三餐」作為自己任內最大使命。執政7年多來,盧拉政府推行了「零飢餓計劃」、「家庭救助金計劃」等系列社會政策。社會政策受惠家庭達1100萬戶;貧困階層收入五年間增長22%;2003~2006年新增465萬個就業崗位;最低工資創下20多年來的最高值;中產階級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從2004年的42%升至52%;赤貧人數在盧拉首個任期減少27.7%。另外,盧拉還努力向發展中國家推介「零飢餓計劃」,實現本國社會政策的國際化,塑造巴西的國際新形象。
憑借著有效的政府治理,盧拉在巴西維持了80%的民意支持率,成為巴西歷史上民意支持率最高的總統。「窮人的代表」成為盧拉的另一個「代名詞」。
自信外交與「中國夥伴論」
在外交方面,盧拉通過運用「總統外交」、「貿易外交」、「文化外交」、「慷慨外交」、「乙醇外交」等多種渠道,拓寬了巴西外交空間,實現了外貿多元化,增強了巴西經濟發展的自主權,擴大了巴西在聯合國改革、WTO談判、氣候變化談判等重大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另外,盧拉是南南合作的捍衛者。擺脫對歐美發達國家的依賴,從南南合作中尋找出路是盧拉外交思想的重要原則。通過堅定的外交開拓,巴西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額超過了與發達國家的貿易總量,亞洲、非洲市場的開發為巴西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福音,這也增強了巴西抵禦外部危機的免疫力。
「中國」是盧拉就任總統以來常掛嘴邊的字眼,而「亞洲朋友」、「戰略夥伴」、「外交優先國家」等成為盧拉用來修飾中國的常用詞彙。盧拉曾多次強調,「中國是巴西對外政策中的優先合作夥伴」,「巴中關系應成為未來國家共同發展與和平相處的典範」。
中巴關系在盧拉任期內獲得了全面快速增長,中巴兩國領導人在國際重大場合的會晤頻率迅速提高,而盧拉對華的友好態度也提高了巴西「中國熱」的溫度,中國元素甚至成為2010年裡約熱內盧狂歡節上的重要內容。
在2003年就任總統以來,盧拉先後3次訪問中國,其中兩次國事訪問,另外一次是觀摩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兩次國事訪問中,盧拉分別為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巴西研究中心揭牌剪綵。盧拉在給巴西研究中心的題詞中寫道「我堅信:中國和巴西正在書寫人類歷史的新篇章」,我們從中可以領會這位「巴西之子」對中國的友好態度。
憑借著「積極且自信」的外交戰略,盧拉在幫助提升巴西國際地位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榮登美國《新聞周刊》2008年度「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2009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影響近十年的50位偉人」之一,同年先後被法國《世界報》和西班牙《國家報》評為「2009年度人物」,2010年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授予「全球政治家」獎,2010年位列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25位最具影響力的領袖人物」之首,美國著名導演邁克爾·摩爾稱贊盧拉總統是「拉丁美洲工人階級真正的兒子」……
國際的廣泛認可使盧拉成為「巴西的名片」,就連巴西在野黨也不得不承認,「盧拉是個出色的政治家和談判家」。有關他將競選世界銀行行長、聯合國秘書長的提議,更是讓人們對這位政壇風雲人物的未來充滿了猜想。
2. 巴西總統長子確診,當地官方對此有何表示
巴西總統長子感染新冠,目前為止當地官員還沒有什麼表示,個人認為也沒有什麼需要表示的,不過巴西總統也是挺倒霉的,幼子的新冠肺炎剛剛治好,緊接著長子又出問題。因此在病毒面前,沒有身份區分,只要是個人,就能夠感染,不過我認為總統長子感染新冠,對巴西全國來說,這個影響可大可小。
因此我能夠理解他不顧疫情出去和外人接觸。但是接觸歸接觸,連安全措施都不做好,這顯然是不對的,更何況在他的工作里,接觸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單單只是看檢測體溫來限制入境這也不太靠譜,還是有許多人連症狀都沒有。但是不管怎麼樣,巴西總統長子這一次感染,讓我們能夠理解到,生命沒有貴賤。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3. 巴西總統之子反華言論說了什麼
巴西總統之子反華言論說了什麼?巴西總統之子反華言論說了什麼?巴西總統之子反華言論說了什麼?巴西總統之子反華言論說了什麼?
4. 巴西總統菲格雷簡介
1984年5月巴西總統菲格雷多來訪時贈送的嵌料石銀鶴,鶴身後半部由色彩柔和的寶石原礦石製成,其餘部分以純銀製成,融天然石材的自然美與人工雕塑藝術於一體。巴西是世界著名的寶石產地,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寶石蘊藏地,各種高低檔寶石品類繁多,將未經雕琢的寶石原礦石直接裝飾在貴金屬工藝品上,意趣無窮。
1982年11月5日
巴西巴拉圭合建的世界最大水電站主壩建成
1982年11月5日,巴西和巴拉圭共同修建的世界上最大水電工程——伊泰普水電站主壩正式建成,兩國總統一起打開了大壩的14個閘門。
當巴西總統菲格雷多和巴拉圭總統斯特羅斯納按動水閘的特別裝置之後,滔滔的巴拉那河水便以每秒8000立方米的速度迅猛沖出閘門進入溢洪道,激起層層巨浪。
這座水電站1974年開始興建,至今已花費140億美元。預計這座水電站到1983年將部分投入使用。這座水電站的建成是拉美國家間相互合作、發展國民經濟的一個可喜成果。
伊泰普水電站建在巴拉那河上,大壩全長7公里,壩高190米。壩內蓄滿水後,蓄水量將達290億立方米,大壩以北的河上將出現一個總面積達1350平方公里的巨大人工湖,湖的大半在巴西,小半在巴拉圭境內。
5. 巴西總統之子辱華言論說了什麼
也擼華言論秀沒有值得去關注,不肖一顧
6. 巴西總統沒做總統之前,是做什麼的呢
雅伊爾·博索納羅在出任巴西總統之前,他曾經是一個軍人出身。後來軍政府垮台,他轉而投向了政治,曾經當選過里約熱內盧市議員。後來成為了聯邦議會議員。到後來競選巴西總統成功。
對於這位新總統的前景,我並不是多麼看好,因為他有太多的出格的言論,並不是一個相當負有責任感的領導者,而且他對於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發表了很多令人反感的言論,所以正是那句老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想這位新總統的道路肯定不會太好走。
7. 巴西總統之子不當言論說了啥
因為他說了一句話,對這個整個巴西情國家情況來看是不當的,所以說應該予以消除和處理。
8. 盧拉,巴西之子的介紹
《盧拉,巴西之子》,由巴西著名導演法比奧·巴瑞托執導、巴西最昂貴的電影,2010年元旦在巴西公開首映,通過133分鍾的敘述,電影高度濃縮了巴西現任總統盧拉65年的精彩人生歷程。這種有別於政界人士卸任後才出版傳記的做法在巴西國內招來了部分非議,但電影的成功之處恰恰在於它喚起了觀眾對巴西近半個多世紀巨變的真實回憶,以及對這位「巴西歷史上最偉大總統」的廣泛認可。
9. 巴西總統長子確診新冠了
是的。當地時間8月25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長子、參議員弗拉維奧·博索納羅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弗拉維奧的顧問團隊表示他已開始服用羥氯喹和阿奇黴素,目前未出現感染症狀。總統博索納羅一直倡導使用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並宣稱該葯治癒了他的新冠肺炎,但羥氯喹的療效並未獲醫療界認可。
此前,博索納羅幼子、今年22歲的雷南·博索納羅於8月15日確診新冠肺炎,其母於8月21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雷南已痊癒。巴西第一夫人米歇爾·博索納羅也曾於7月30日確診新冠肺炎,8月15日她發文稱自己已痊癒。
(9)巴西總統之子講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總統檢測轉陰後首次出席公開活動,全程佩戴口罩,沒有發表講話
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7月29日在總統府出席「鄉村女性權益」項目啟動儀式。這是他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後首次出席公開活動。博索納羅和妻子米歇爾一同出席活動,全程佩戴口罩,沒有發表講話。
美聯社報道,在總統府舉辦的類似活動中,通常有總統講話環節。然而,博索納羅沒有依照慣例,活動結束後立即離場。博索納羅現年65歲,主張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很少在公眾場合戴口罩。他本月7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隨後在官邸自我隔離、遠程辦公。
博索納羅7月25日宣布自己最新一次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隨後騎摩托車外出,沒有戴口罩。他沒有說明最後一次病毒檢測的具體時間,但在25日之前已現身官邸前的降旗儀式。博索納羅3月曾率團訪問美國,超過20名代表團成員回國後確診感染。博索納羅當月3次接受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0. 巴西總統的成長經歷
巴西總統盧拉10月29日在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中以壓倒性優勢,戰勝社會民主黨的聖保羅州前州長熱拉爾多•阿爾克明,輕松贏得第二個任期。盧拉是巴西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因為自幼家庭貧困,盧拉小小年紀就開始沿街擦鞋,幫助郵差送信。這段艱難的生活使盧拉後來經常受到巴西上流社會的嘲諷和挖苦,但也使他在從政生涯中拉近了和窮人的距離。
巴西出了個「卡斯特羅」
盧拉原名叫路易斯·依納西奧·達·席爾瓦,盧拉是人們後來送給他的綽號,在葡萄牙語中是「魷魚」的意思。盧拉1945年出生於巴西落後的東北部伯南布哥州的加拉尼溫斯,在家中的八個孩子中排行第七。
盧拉剛出生不久,他的父親阿里斯蒂德隨著外出打工謀生的人潮來到聖保羅的桑托斯港,成為當地一名碼頭工人。1956年,盧拉隨著母親和另外七個兄弟姐妹也來到了聖保羅。窮人在都市的生活異常艱辛,盧拉小小年紀就開始沿街擦鞋,幫助郵差送信。上學後,他經常在課余時間兜售花生和橙子,補貼家中生活。
這段艱難的生活使盧拉後來經常受到巴西上流社會的嘲諷和挖苦,但也使他在從政生涯中拉近了和窮人的距離。在巴西政壇,盧拉一直被視為窮人的代言人,他比其他巴西政治家更能體會處於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
1966年,盧拉進入維拉雷斯公司工作。在那裡,由哥哥介紹,盧拉進入公司工會工作。也正是從那時起,盧拉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由於工作勤奮,年僅27歲的盧拉於1972年當選為聖貝納多·多斯坎波斯和迪亞德馬冶金工人工會第一書記。1975年和1978年又兩度當選為該工會主席,並領導了反抗當時軍政府軍事獨裁的聖保羅等三城市大罷工運動,加速了巴西軍政府的垮台。
1980年2月,盧拉聯合一些工會人士、知識分子和學者成立了勞工黨,成為巴西軍政府時期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同年4月,盧拉正准備再次號召聖保羅鋼鐵工人舉行罷工,卻被軍政府逮捕,並被判處三年半監禁,後被高等法院宣布無罪釋放。在和巴西軍政府的較量中,盧拉逐漸成為受到巴西工人擁護的領導人,成為當時反抗軍政府統治的象徵。盧拉也因此被拉美媒體喻為「巴西的卡斯特羅」。
除下T恤換西裝
1986年,盧拉高票當選為巴西全國立憲會議聯邦眾議員後,開始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沖刺—競選巴西總統。
1989年,盧拉首次參加總統競選就獲得了3100萬張選票,但輸給了後來因經濟丑聞而遭議會彈劾的科洛爾。在1994年和1998年的大選中,他又兩度敗給了現任總統卡多佐。雖然三次參加總統選舉受挫,但盧拉並沒有就此放棄。2002年他再次參加選舉,而且在民意測驗中一直遙遙領先,第一輪投票就獲得絕對性優勢,距離總統的寶座已只有一步之遙。
盧拉在此前三次選舉中得票數總是處於第二位,其主要原因是政見過於偏激,引起了中間選民的擔憂。這次盧拉吸取教訓,決定向英國工黨學習,採取「中間路線」,改變以前的「激進工人領袖」形象。
為了在媒體和公眾面前贏得更多的好感和支持,盧拉脫掉了隨意的T恤,換上了筆挺的西服。此外,在競選過程中,盧拉也很少發表措辭激烈的言論,避免被對手抓住把柄。巴西媒體評價說,和以前的形象相比,如今的盧拉顯得更加溫和成熟。盧拉本人也承認說:「我在不斷地改變自己,因為這個世界在不斷地改變。」終於在2002年他當選為巴西總統,成為巴西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